2018年近代史自考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2018年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及答案

2018年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及答案

2018年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及答案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是全国高等院校本科生的( )A.公选课B. 必选课C.任选课D.必修课正确答案:D2.中国的近现代史,是指( )A.1840年以来中国的历史B.1911年以来中国的历史C.1919年以来中国的历史D.1949年以来中国的历史正确答案:A3.在中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等地区已经出现早期文明社会要素的时间是( )A.约在四五千年以前B.约在五六千年以前C.约在六七千年以前D.约在七八千年以前正确答案:B4.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是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 )A.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君主立宪制度C.民主共和制度D.酋长制度正确答案:A5.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结构特点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 )A.平等制度B.封建宗法等级制度C.城市制度D.乡村制度正确答案:B6.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思想体系的核心是( )A.法家思想B.道家思想C.儒家思想D.杂家思想正确答案:C7.标志着世界历史开始进入资本主义时代的事实是( )A.1640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B.1775年的美国资产阶级革命C.1789年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D.1861年的俄国资产阶级革命正确答案:A8.中国近代史的起点是( )A.虎门销烟B.鸦片战争C.洋务运动D.中华民国建立正确答案:B9.英国用武力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A.《北京条约》B.《南京条约》C.《黄埔条约》D.《望厦条约》正确答案:B10.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是( )A.封建社会B.半封建社会C.半殖民地社会D.殖民地社会正确答案:A11.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是( )A.半殖民地社会B.半封建社会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不完全的殖民地社会正确答案:C12.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目的,是要把中国变成自己的( )A.封建社会B.半封建社会C.半殖民地D.殖民地正确答案:D13.近代中国诞生的新兴的被压迫阶级是( )A.资产阶级B.地主阶级C.工人阶级D.农民阶级正确答案:C14. 中国工人阶级最早出现于( )A.19世纪40至50年代B.19世纪50至60年代C.19世纪60至70年代D.19世纪70至80年代正确答案:A15.近代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 )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B.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C.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D.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正确答案:C16.鸦片战争前中国灿烂的古代文明主要指( )A.中国的历史文化从未间断一直延续至今B.中国古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丰富多彩灿烂辉煌C.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D.古代中国的文学艺术高峰迭起美不胜收正确答案:ABCD17.五六千年以前,在中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等地区已经出现早期文明社会要素,主要有( )A.城市B. 墓葬C.农业D.家畜饲养正确答案:ABCD18.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领域主要是( )A.天文学B. 数学C.农学D.医药学正确答案:ABCD19.中华民族奉献给人类的杰出科技成果四大发明是( )A.造纸术B. 印刷术C.火药D.指南针正确答案:ABCD20.在古代中国的历史上,出现过许多伟大壮举和动人佳话,包括( )A.汉代张骞班超通西域B.唐代玄奘西行印度取经C.鉴真东渡日本传经D.明代郑和下西洋正确答案:ABCD21.中国在几千年的历史中产生了许多杰出的( )A.政治家B.军事家C. 思想家D.教育家正确答案:ABCD22.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上出现过一些“盛世”,主要是( )A.汉代的“文景之治”B.唐代的“贞观之治”C.唐代的“开元之治”D.清代的“康雍乾盛世”正确答案:ABCD23.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需要两大前提,即( )A.少数人积累大量的货币财富B.劳动者丧失生产资料变成自由出卖劳动力的无产者C.思想上的启蒙运动D.世界市场的广泛开拓正确答案:AB24.英国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的原因是( )A.英国资本主义扩张发展的客观要求B.英国政府蓄谋已久的武装侵略政策C.中国人民禁烟斗争D.中国广阔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正确答案:ABD25.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西方列强攫取中国大量侵略特权的条约有( )A.《南京条约》B.《虎门条约》C.《望厦条约》D.《黄埔条约》正确答案:ABCD26.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主要有( )A.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B.封建势力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基础和支柱C.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仍然占主导地位D.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已产生,但发展缓慢,力量软弱正确答案:ABCD27.鸦片战争后中国新产生的阶级有( )A.工人阶级B.资产阶级C.农民阶级D.地主阶级正确答案:AB。

2018年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真题及答案

2018年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真题及答案

2018年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1840年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的性质是()。

A.奴隶社会B.封建社会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答案】B【解析】以1840年鸦片战争为标志,中国由封建社会逐步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所以1840年鸦片战争之前,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封建社会。

【考点】鸦片战争前的中国2.鸦片战争后,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是()。

A.龚自珍B.林则徐C.魏源D.王韬【答案】C【解析】1843年,魏源在《四洲志》的基础上编纂了《海国图志》,综述世界各国历史、地理及中国应采取的对外政策,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军事和科学技术,以期国家富强来抵御侵略。

【考点】反侵略斗争的失败和民族意识的觉醒3.洋务运动时期最早创办的翻译学堂的是()。

A.同文馆B.广方言馆C.译书局D.译书馆【答案】A【解析】1862年奕䜣创办京师同文馆,是洋务运动时期最早创办的翻译学堂;1863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广方言馆。

【考点】洋务运动的兴起4.1911年,在保路运动中规模最大、斗争最激烈的省份是()。

A.湖北B.湖南C.广东D.四川【答案】D【解析】1911年5月清政府宣布“铁路干线收归国有”,并将粤汉、川汉铁路的路权出卖给帝国主义,引起湖北、湖南、广东、四川反对,保路运动兴起,四川尤其强烈。

【考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覆灭和中华民国的建立5.中国历史上第一步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钦定宪法大纲》C.《中华民国约法》D.《中华民国宪法》【答案】A【解析】1912年3月,临时参议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

【考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覆灭和中华民国的建立6.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的会议是()。

全国自考2018年10月03708中国近代史纲要真题及答案(附详细解析)

全国自考2018年10月03708中国近代史纲要真题及答案(附详细解析)

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卷(课程代码 03708)本试卷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B、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C、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矛盾D、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2.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

A、政治控制B、军事侵略C、经济掠夺D、文化渗透3.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

A、长沙战役B、北伐受挫C、天京事变D、安庆失守4.太平天国后期,洪仁玕提出的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是()。

A、《四洲志》B、《海国图志》C、《资政新篇》D、《盛世危言》5.洋务派创办的第一个规模较大的近代军事工业是()。

A、江南制造总局B、金陵机器局C、马尾船政局D、天津机器局6.近代中国向西方派遣第一批留学生是在()。

A、洋务运动时期B、戊戌维新时期C、清末“新政”时期D、辛亥革命时期7.在中国近代史上,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的第一次正面交锋是()。

A、洋务派与顽固派的论战B、洋务派与维新派的论战C、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D、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8.19世纪90年代,梁启超宣传变法维新主张的著作是()。

A、《新学伪经考》B、《仁学》C、《人类公理》D、《变法通义》9.1904年至1905年,为争夺在华利益而在中国东北进行战争的帝国主义国家是()。

2018年4月全国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18年4月全国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18年4月全国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3. 简答题 4. 论述题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19世纪初,向中国大肆走私鸦片的主要国家是( )A.美国B.英国C.日本D.俄国正确答案:B2.将中国领土台湾割让给日本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瑷珲条约》正确答案:C解析: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后由中国政府以3000万两白银赎回)、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给日本。

3.基督教在中国设立的最大的出版机构广学会发行的报刊是( ) A.《中国丛报》B.《北华捷报》C.《字林西报》D.《万国公报》正确答案:D解析:《万国公报》是广学会发行的,除介绍西方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状况外,还竭力宣扬殖民地奴化思想,为外国列强侵华进行辩护。

4.中国近代史上人民群众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 ) A.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B.太平天国抗击洋枪队的斗争C.台湾人民的抗日斗争D.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正确答案:A解析:1841年5月,广州郊区三元里人民联络附近103个乡的群众,与英国侵略者展开激烈战斗,这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

5.鸦片战争后,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是( )A.林则徐B.王韬C.龚自珍D.魏源正确答案:D解析:1843年,魏源编纂《海国图志》,综述世界各国历史、地理及中国应采取的对外政策,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军事和科学技术,以期国家富强来抵御侵略。

6.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的纲领性文件是( )A.《原道觉世训》B.《十款天条》C.《天朝田亩制度》D.《资政新篇》正确答案:C解析:《天朝田亩制度》颁布于1853年冬,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战争特点的纲领性文件。

2018年10月自考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及答案

2018年10月自考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及答案

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科目代码:03708一、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A)A.地主阶段和农民阶级的矛盾B.帝国主义和中华名族的矛盾C.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矛盾D.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2、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 B )A.政治控制B.军事侵略C.经济掠夺D.文化渗透3、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 C )A.长沙战役B.北伐受挫C.天京事变D.安庆失守4、太平天国后期,洪仁轩提出的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是( C )。

A.《四洲志》B.《海国图志》C.《资政新篇》D.《盛世危言》5、洋务派创办的第一个规模较大的近代军事工业是( A )。

A.江南制造总局B.金陵机器局C.马尾船政局D.天津机器局6、近代中国向西方派遣第一批留学生是在( A )。

A.洋务运动时期B.戊戌维新时期C.清末"新政"时期D.辛亥革命时期7、在中国近代史上,资产阶级思想和封建主义思想的第一次正面交锋是( C )。

A.洋务派与顽固派的论战B.洋务派与维新派的论战C.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D.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8.19世纪90年代,梁启超宣传变法维新主张的著作是( D )。

A.《新学伪经考》B.《仁学》C.《人类公理》D.《变法通义》9.1904年至1905年,为争夺在华利益而在中国东北进行战争的帝国主义国家是( A )。

A.日本与俄国B.美国与英国C.英国与日本D.美国与俄国10.在1911年爆发的保路运动中,规模最大,斗争最激烈的省份是( D )。

A.湖南B.湖北C.广东D.四川11.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 B )。

A.三民主义B.新三民主义C.新民主主义D.社会主义12.1928年12月,在东北宣布"服从南京国民政府,改易旗帜"的是( D )。

A.孙传芳B.吴佩孚C.张作霖D.张学良13.1935年,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会议是( A )。

2018年10月03708中国近代史纲要自考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8年10月03708中国近代史纲要自考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8年10月自考真题】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一、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A.地主阶段和农民阶级的矛盾B.帝国主义和中华名族的矛盾C.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矛盾D.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答案】A【解析】1840年鸦片战争之前,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封建社会。

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考点】鸦片战争前的中国2、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A.政治控制B.军事侵略C.经济掠夺D.文化渗透【答案】B【解析】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选和主要的是进行军事侵略,迫使中国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

【考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3、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A.长沙战役B.北伐受挫C.天京事变D.安庆失守【答案】C【解析】1856年9月,天京事变发生,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被杀,翼王石达开出走后败亡。

天京事变是太平天国由盛转衰转折点,它大大地削弱了太平天国的领导和军事力量,造成了严重危机。

【考点】太平天国农民战争4、太平天国后期,洪仁轩提出的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是()。

A.《四洲志》B.《海国图志》C.《资政新篇》D.《盛世危言》【解析】太平天国后期,"干王"洪仁轩提出《资政新篇》,作为统"筹全局的建议。

《资政新篇》是一个带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改革与建设方案,但有个致命弱点是通篇未涉及农民和土地问题,缺乏实施的阶级基础和社会条件。

"【考点】太平天国农民战争5、洋务派创办的第一个规模较大的近代军事工业是()。

A.江南制造总局B.金陵机器局C.马尾船政局D.天津机器局【答案】A【解析】李鸿章筹备的伤害江南制造总局是洋务派办的第一个规模较大的可称为近代军事工业的兵工厂。

【考点】洋务运动的兴起6、近代中国向西方派遣第一批留学生是在()。

2018年4月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真题(含答案解析)

2018年4月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真题(含答案解析)

2018年4月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真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50 分。

1、19 世纪初,向中国大肆走私鸦片的主要国家是( )A、美国B、英国C、日本D、俄国【答案】B【解析】19世纪初,特指第一次鸦片战争前,此间英国为最早来中国走私鸦片的主要国家,其次是法国2、将中国领土台湾割让给日本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瑷珲条约》【答案】C【解析】A.1840年,英国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1842年清政府与英国签订《江宁条约》即《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是1860年中国清朝政府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在北京分别与英国、法国、俄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包括《中英北京条约》、《中法北京条约》、《中俄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是中国清朝政府和日本明治政府于1895年4月17日(光绪二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在日本马关(今山口县下关市)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原名《马关新约》,清政府代表李鸿章、李经方。

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后因三国干涉还辽而未能得逞)、台湾岛及其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2亿两白银。

中国还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并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投资办厂。

D.1858年5月28日与俄罗斯帝国签订不平等条约《瑷珲条约》该条约令中国失去了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约60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把乌苏里江以东的中国领土划为中俄共管;黑龙江、乌苏里江只准中、俄两国船只航行。

1860年清政府在《北京条约》中认可该不平等条约。

3、基督教在中国设立的最大出版机构广学会发行的报刊是( )A、《中国丛报》B、《北华捷报》C、《字林西报》D、《万国公报》【答案】D【解析】D.广学会是基督教在中国设立的最大出版机构,出版发行《万国公报》4、中国近代史上人民群众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 )A、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B、太平天国抗击洋枪队的斗争C、台湾人民的抗日斗争D、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答案】A【解析】A.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第二年,即1841年5月,英军在广州泥城登陆,攻占广州城北各炮台,并逼迫清政府订立了屈辱的《广州和约》。

自考《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真题和答案

自考《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真题和答案

2018年10月自考《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真题和答案一、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A.地主阶段和农民阶级的矛盾B.帝国主义和中华名族的矛盾C.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矛盾D.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考点】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答案】A【解析】1840年鸦片战争之前,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封建社会。

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2、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A.政治控制B.军事侵略C.经济掠夺D.文化渗透【考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答案】B【解析】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选和主要的是进行军事侵略,迫使中国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

3、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A.长沙战役B.北伐受挫C.天京事变D.安庆失守【考点】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答案】C【解析】1856年9月,天京事变发生,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被杀,翼王石达开出走后败亡。

天京事变是太平天国由盛转衰转折点,它大大地削弱了太平天国的领导和军事力量,造成了严重危机。

4、太平天国后期,洪仁轩提出的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是()。

A.《四洲志》B.《海国图志》C.《资政新篇》D.《盛世危言》【考点】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答案】C【解析】太平天国后期,"干王"洪仁轩提出《资政新篇》,作为统"筹全局的建议。

《资政新篇》是一个带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改革与建设方案,但有个致命弱点是通篇未涉及农民和土地问题,缺乏实施的阶级基础和社会条件。

"5、洋务派创办的第一个规模较大的近代军事工业是()。

A.江南制造总局B.金陵机器局C.马尾船政局D.天津机器局【考点】洋务运动的兴起【答案】A【解析】李鸿章筹备的伤害江南制造总局是洋务派办的第一个规模较大的可称为近代军事工业的兵工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近代史自考试题及答案简答题:1、试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

(一)经济基础——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和发展,它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最基础的条件。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新航路开辟后,英国成为大西洋航路的中心,便利了英国的海外贸易和掠夺。

b.海外贸易的拓展,推动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发展,手工工场在制呢、采煤、炼铁、造船等领域建立并得到发展。

c.随着制呢业的发展,“圈地运动”愈演愈烈,英国农村出现许多的资本主义牧场和农场,同时出现农业工人。

在英国,资本主义已深入农村。

(二)阶级基础——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形成,他们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主要推动者和领导阶级,是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兴起的必要条件。

海外贸易和掠夺的进行,圈地运动的发展,使英国的银行家、大商人和手工工场主积累了大量的资本,逐渐形成新兴的资产阶级。

在农村经营农场和牧场的农场主和牧场主,有的也经营工商业,他们成为新贵族,同其他资产阶级分子有着共同额利益。

(三)客观条件——海上霸权的确立16世纪统治英国的都铎王朝在竭力削弱旧贵族的势力,同时鼓励工商业和海外掠夺,打败了老牌的殖民强国西班牙,建立了海上霸权,这一切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四)根本原因——封建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随着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封建专制统治和资本主义发展的矛盾,成为英国社会的根本矛盾,它们矛盾的不断激化,最终成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原因。

(五)直接原因——封建王朝专制统治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17世纪,斯图亚特王朝厉行专制,经常触犯到资产阶级的利益。

又实行宗教专制,迫害“清教徒”。

导致阶级矛盾激化。

(六)思想基础——清教运动宗教改革后,英国国教在英国确立统治地位,清教运动主要目的是清除国教中的天主教残余,这与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有非常多的共同要求,这一时期的资本主义并未取得对封建主义的绝对优势,资产阶级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成熟的理论体系,借助清教运动这一形式成了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的主要选择,它成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

2、简述平等派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作用及其思想影响。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激进民主派。

代表小资产阶级利益。

成员有中小店主、手艺匠、帮工、学徒以及公簿持有农等。

领袖为J.李尔本。

平等派的思想主要反映在李尔本、R.奥弗顿、W.沃尔温等人的著作中,其理论基础是人民主权说和自然权利说。

第一次内战期间,平等派的思想已在伦敦和其他一些地区传播。

1646年,从一个思想流派形成为一个政治派别。

平等派主张:未来的国家应该是共和国;废除王权和上议院;由人民选举产生的下议院享有最高权力;扩大选举权;消灭专卖权和垄断,实行自由贸易;减轻赋税,取消什一税、消费税和关税;将被圈占的土地归还农民等。

1647年4月底,在平等派思想影响下,新模范军的士兵选出自己的代表——鼓动员与军官代表共同组成全军会议,同议会里长老派作斗争。

1647年8月6日军队开进伦敦,驱散了议会里反对他们的长老派议员。

接着,军队里以O.克伦威尔为首的高级军官和平等派士兵之间的矛盾迅速上升。

独立派高级军官主张建立立宪君主制,实行有财产资格限制的选举权。

平等派的一些代表则主张建立一院制的共和国,实行成年男子普选权。

双方相持不下。

克伦威尔下令休会。

11月15日在魏尔军事检阅时,平等派士兵企图趁机起义,遭克伦威尔镇压,士兵阿诺德被当场枪决。

1648年第二次内战起,独立派、平等派重新联合,击败王党。

1649年共和国成立后,平等派继续为实现他们的理想与克伦威尔等新当权者作斗争。

当年春,平等派的士兵在伦敦和牛津郡发动起义,均遭到镇压。

后来,平等派分裂为许多小的派别,逐渐衰落。

平等派:1646年7月,主张政治平等、主权在民。

3、分析法国成为启蒙运动中心的原因和特点。

原因:第一、法国是欧洲各国中封建统治最顽固、最反动的堡垒,是封建制度的最高典型,法国社会中第三等级与特权等级之间的矛盾特别尖锐,而封建制度的危机又空前严重,这就为启蒙运动的出现提供了社会基础;第二、法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力量的日益加强,形成了一批既有经济实力,又有文化教养的新兴阶级的代表,为启蒙运动的掀起提供了阶级基础;第三,教权势力的顽固和疯狂,迫使新兴阶级的思想家抛开宗教外衣,投向公开的理性宣传,而近代科学的兴起和英国革命的成功,则为启蒙运动的兴起提供了科学依据和理论实践经验,从而使法国的启蒙运动成为欧洲之中心特点:a、目标明确。

启蒙思想家的锋芒所向十分明确,即反对王权、神权和特权,努力改变旧制度,建立新体制,各个启蒙思想家之间虽然存在着分歧和争论,但只要涉及到封建专制统治与反动的教权势力,他们总是采取共同行动,而且每个启蒙学者都根据各自研究的领域,积极宣传“理性”与科学,始终把主攻目标对准专制王朝与天主教会。

他们高唱“理性”的赞歌,向往“理性的王国”,提倡用理性作为衡量一切、判断一切的尺度,把封建专制制度比作漫漫长夜,呼唤用理性的阳光驱逐现实的黑暗,消灭专制王权和贵族特权。

强调只有科学才能使人正确认识自然,破除宗教迷信,从而增进人类的福利,实现美好的自由、平等、民主的新社会。

b、思想一致。

启蒙思想家都有基本相同的哲学理论作为指导思想,这就是怀疑论、自然神论和无神论。

在启蒙思想家中,虽然多为自然科学家、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文学家,而哲学家只占少数,但他们的思想和理论却在启蒙运动中起着主导作用,那些虽没有哲学著作的启蒙学者,也奉行着大体一致的哲学信仰,而且在启蒙运动的不同发展阶段上成为批判宗教神学的有力武器。

怀疑论成为启蒙运动准备阶段的思想先导,而自然神论则成为启蒙运动发展阶段的思想家的标记,无神论则把启蒙运动推向更高的成熟阶段。

正是在这种哲学思想的指导下,才使启蒙运动经久不衰,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哲学革命成了政治革命的先导,并使启蒙运动具有明确的行动纲领。

c、行动坚决。

启蒙思想家都正视现实,认真思考,联系群众,不畏强暴。

他们深入社会,细心观察,对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端进行独立思考展开无情抨击,提出了理想社会的蓝图,为之进行不息的斗争。

他们以人民自居,以宣传群众,启迪民智为己任,为使群众改变旧观念接受新思想,他们出版专门的学术、理论著作外,还出版了普及性的通俗读物,还运用小说、戏剧、诗歌等文艺作品让更多的下层群众了解新观念。

因此,不少启蒙思想家都是学识渊博,才华横溢的多面手,例如伏尔泰,不仅著有哲学著作,还发表了大量的史学著作、文艺小说、戏剧和诗歌,堪称为启蒙运动的导师和领袖。

这些思想家,常常冒着上断头台、坐牢和流放的危险,为追求正义、向往光明而贡献出自己的全部智慧。

启蒙运动虽然有种种共同的特点,但在如何改变封建制度上,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别,反映出各派思想家的不同政治主张。

4、列举西欧启蒙运动中对后世影响较大的思想家及其主要思想主张,并简要说明其影响。

1) 霍布士:霍布士在其代表作《利维坦》中,全面阐述了他的政治社会思想。

他提倡社会契约说,认为专制君主制是国家组织的最好形式,这种思想代表了资产阶级化的贵族和大资产阶级集团的利益。

霍布士对于洛克和18世纪欧美资产阶级思想家产生了重大影响。

2) 约翰·洛克:洛克提倡社会契约说,主张君主立宪。

他首次提出国家分权的学说。

他的思想奠定了近代资产阶级国家观的基础,其分权主张被孟德斯鸠发展为三权分立的国家学说,成为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立国的基本原则。

3) 伏尔泰:伏尔泰对天主教进行了严厉批判,提倡自然权利说,反对君主专制制度,赞成实行开明制度,但对人民抱有很大的偏见。

伏尔泰大胆揭露法国旧制度的一切弊端,并且向愚昧和无知宣战。

4) 孟德斯鸠:孟德斯鸠的代表作是《论法的精神》。

他不但抨击了暴君政体,而且还研究防止或避免出现暴君政体的具体办法,提出“三权分立”学说,为资产阶级国家的政体构成提供了理论依据,他是资产阶级法学的奠基人,对各国资产阶级政治和法律的确立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

5) 卢梭:小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家卢梭的代表作是《社会契约论》。

他提出了人民主权的思想,认为自由、平等是自然赋予每个人的权利。

反对三权分立学说,主张人民的意志高于一切。

其主张为法国大革命和美国革命提供了思想指导,为欧洲现代政治体制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5、请指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

1) (联邦政府与各个州政府的分权)新宪法总的精神是:联邦政府(亦即中央政府)的权力大大加强,各州仍保留相当大的独立性。

2) (行政)以总统为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总统由选民间接选出。

总统的权力相当大,他享有行政、军事大权及部分的立法权。

3) (立法)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

法律只要由国会两院通过,总统批准,即可生效。

4) 选举众议院议员的选民资格,宪法没有明文规定,而是留给各州自行处理。

但是联邦宪法没有对于任何联邦官职加以财产资格的限制。

5) (司法)设置最高法院作为最高司法机关。

法官由总统任命,并取得参议院的同意,其任职是终身的。

6) 实行三权分立。

美国保守派在《联邦宪法》中确立“三权分立”原则,都是为了限制人民的权力。

7) 《联邦宪法》对于人民的民主权力只字未提,后来在民主分子的激烈反对下补充的《权利法案》中确立了人民应该享有的权利。

6、试分析法国大革命的前提条件、特点及其历史意义。

前提条件:资本主义经济有了更长足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更壮大;经历了较为彻底的思想解放运动,思想更成熟,已经不再打着宗教旗帜进行革命,而是以理性主义为核心,提出较完整的推翻封建专制统治的理由和将建立的资本主义国家的雏形;在革命过程中,始终坚持民主、自由的原则。

特点:法国人民所具有的追求民主,热爱自由的精神。

法国大革命是一场典型的自下而上革命,其中失控的暴力正是人民群众作用的结果。

从一开始,革命的导火索就是完全没有组织的街头武斗,革命者们在街头演讲鼓动更多的人反对国王,到最后,众叛亲离的国王只能依靠瑞士雇佣军来保护。

狂乱的巴黎市民在解除了这些雇佣军最后的武装之后,用极其残忍的方法杀死了这些瑞士人。

意义:1、法国大革命是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最彻底的一次资产阶级革命,摧毁了法国一千多年来的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2、在法国大革命中,资产阶级与人民结成联盟,抛开了宗教的外衣,充分显示了人民群众的力量,使整个革命沿着上升路线前进,一直进行到胜利,这是一次人民的革命。

3、法国大革命动摇了欧洲封建统治的基础,有力地推动了整个欧洲的反封建斗争,加速了欧洲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也促进了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

7、用具体史实说明人民在革命中的作用。

人民群众发起了法国大革命(攻占巴士底狱)并一次又一次推动大革命的进展(以后的两次起义)直至将大革命推向高潮(雅各宾专政),总体说来,人民在法国大革命中的作用是发起,并在危难中拯救大革命,一次次的推动大革命进行,直至最终胜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