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至理名言(摘选)(ppt文档)
曾国藩名言名句

曾国藩名言名句
1.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习而不思考就是愚昧,思考而不学习就是危险。
2. 勤奋是成功之母,懒惰是失败之父。
勤奋是成功的根基,懒惰是失败的根源。
3. 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
一个人一天的计划在于早晨,一年的计划在于春天,一生的计划在于勤奋。
4.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看着池塘里的鱼儿羡慕不如退而去结网。
5.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世界上没有做不到的事情,只怕没有决心的人。
曾国藩是中国清朝末年的著名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的名言名句充满着智慧和哲理,深受人们的喜爱和尊重。
他的这些名言名句,不仅给人们以启迪,也激励着人们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努力奋斗。
在现代社会,我们仍然可以从曾国藩的名言名句中汲取智慧,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工作。
希望我们能够铭记这些名言名句,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追求更美好的生活。
曾国藩15句至理名言,你不成功可能只是因为懒

曾国藩15句至理名言,你不成功可能只是因为懒
1、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人才,皆以一傲字致败。
2、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
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见识也。
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
此三者缺一不可。
3、既往不恋,当下不杂,未来不迎。
4、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
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5、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
6、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7、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
日月既往,不可复追。
8、多躁者必无沉毅之识,多畏者必无卓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质实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
9、轻财足以聚人,侓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10、用功不求太猛,但求有恒
11、坚其志,苦其心,劳其力,事无大小,必有所成。
12、与多疑人共事,事必不成。
与好利人共事,己必受累。
13、行事不可任心,说话不可任口
14、人生莫惧少时贫。
15、太柔则靡,太刚则折;刚自柔出,柔能克刚。
曾国藩传经典语录

曾国藩传经典语录1. “既往不恋,当下不杂,未来不迎。
”就像走路一样,你总不能一直回头看走过的路吧,得专注于脚下的路,也别去瞎想前面还有多远,这样才能走得稳啊!例子:当你在为过去的失败懊悔时,想想这句话,别留恋啦,赶紧专注于现在要做的事呀!2. “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这简直就是人际交往的法宝啊!你大方点对待别人,严格要求自己,宽容些,再以身作则,那还愁没人跟随你吗?例子:看看那些成功的领导者,不都是这样做的嘛!3. “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哎呀呀,这说得太对啦!懒惰能毁掉一个人,骄傲也能啊!例子:你身边那些无所事事的人,不就是因为懒嘛,还有那些有点本事就了不起的人,最后不也栽跟头了。
4. “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
”就好像分蛋糕,大家一起分才开心嘛,做决策人多了反而乱套啦!例子:在团队合作中,利益共享,决策时少数有能力的人定就好啦!5. “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真诚和踏实多重要啊,那些虚伪和取巧的早晚会露馅!例子:那些老老实实做事的人,最后都能成功,那些耍小聪明的,最后不都栽了。
6. “多躁者必无沉毅之识,多畏者必无卓越之见。
”总是浮躁的人哪能有深沉的见识,总是胆小的人怎么会有高明的见解呢!例子:你看那些毛毛躁躁的人,能做成大事吗?肯定不能啊!7. “受不得穷,立不得品,受不得屈,做不得事。
”不经历贫穷怎么能磨炼品格,受不了委屈怎么能做成事呢!例子:想想那些成功人士,哪个不是经历了各种磨难啊!8. “群居守口,独处守心。
”和大家在一起时别乱说话,自己一个人的时候要守住内心,这多重要啊!例子:在人多的场合,乱说话可会惹麻烦的,自己一个人时也得坚守正道呀!9. “劝人不可指其过,须先美其长。
人喜则语言易入,怒则语言难入。
”这就跟哄小孩一样嘛,先夸夸再讲道理呀!例子:你要劝别人,先夸夸人家,人家一高兴就容易听进去啦!10. “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
曾国潘之三十六字诀PPT

病从懒起,勤可养生
第16页
16
曾国潘做人三十六字诀
17
慎
慎者小,则所成者小;慎 者大,则所成者大。
『宦海风波,须以"慎"字撑舵; 心存畏慎,居高 不危; 祸从口出,立言宜慎
向上司奏事,更须十分谨慎;被人参劾者,每在 于用人不慎; 以慎治骄,立于不败
第6页
6
曾国潘做人三十六字诀
07
暇
心中必有休暇之致,方能 胜大任
暇意:世事多因忙里错,且更从容; 暇心:" 暇"字是养心的秘诀
暇情:留一分自在方可容得大事; 暇谋:紧 要关头,仗一"暇"字定风波
第7页
7
曾国潘做人三十六字诀
08
淡
人我之际,须看得平;功 名之际,须看得淡
事务缠身之时,淡以求乐;自视常若平淡无奇 ,则成大器
25
谦
君子大过人处,只在虚心 而已
心虚则可受人之益; 有成就时,谨守"花未全开 月未圆"七字; 傲为凶德,以"谦"之概之
谦亦有度,过谦则近伪
第25页
25
曾国潘做人三十六字诀
26
辣
小仁者,大仁之贼也
以严为师:欲正人先正己; 治家贵严:严父常 多孝子; 严绳人才:不经磨练不成材 驭下之道:莫先于严; 治军从严:不严则无勇 敢之气; 乱世用重典:心不模棱手要辣
第36页
36
曾国潘做人三十六字诀
Thanks!
第37页
和气致祥:巩固人生的起点; 和能生威:用"和" 字打造
团队精神; 和光同尘:团结一切可用的力量
曾国藩名言名句大全人生哲理

曾国藩名言名句大全人生哲理1、听言当以理观。
一闻在辄以为据,往往多失。
——曾国藩2、有恻隐之心者,必有羞恶。
——曾国藩3、人于平旦不寐时,能不作一毫妄想,可谓智矣。
——曾国藩4、举世惟一真字难得。
——曾国藩5、凡将举事,必先平意清神,清神意平,物乃可正。
——曾国藩6、人之精神不可无所寄。
——曾国藩7、为善者常受福,为利者常受祸,心安为福,心劳为祸。
——曾国藩8、尽人事以听天,吾唯日日谨慎而已。
——曾国藩9、须有宁拙毋巧之意,而后可以持久。
——曾国藩10、米已成饭,木已成舟,只好听之而已。
——曾国藩11、不深思则不能造于道。
不深思而得者,其得易失。
——曾国藩12、以爱妻子之心事亲,则无往而不孝。
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
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
——曾国藩13、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曾国藩14、惟正己可以化人,惟尽己可以服人。
——曾国藩15、遇诡诈人变幻百端,不可测度,吾一以至诚待之,彼术自穷。
——曾国藩16、处事速不如思,便不如当,用意不如平心。
——曾国藩17、人之处于患难,只有一个处置。
尽人谋之后,却须泰然处之。
——曾国藩18、盛世创业之英雄,以襟怀豁达为第一义。
——曾国藩19、禁大言以务实。
——曾国藩20、学而废者,不若不学而废者。
学而废者恃学而有骄,骄必辱。
不学而废者愧己而自卑,卑则全勇多于人谓之暴,才多于人谓之妖。
——曾国藩21、省事是清心之法,读书是省事之法。
——曾国藩22、功不独居,过不推诿。
——曾国藩23、智慧愈苦而愈明。
——曾国藩24、常常提其朝气为要。
——曾国藩25、天下事未有不由艰苦中来,而可大可久者也。
——曾国藩26、不可轻率评讥古人。
——曾国藩27、放开手,使开胆,不复瞻前顾后。
——曾国藩28、自其外者学之而得于内者谓之明,自其内者得之而兼于外者谓之诚,诚与明一也。
——曾国藩29、凡天下事,虑之贵,详行之贵,力谋之贵,众断之贵独。
——曾国藩30、无好小利。
曾国藩至理名言(摘选)

人生适意不可多得,当尽心竭力,做 成一个局面。 本性倔强,渐近于愎,不知不觉做出 许多不恕之事(不宽容),说出许多 不恕之话,至今愧耻无已。 日慎一日,以求事之济。千万忍耐, 忍耐千万。久而敬之四字,对友,凡 事亦然。
习劳为办事之本。引用一班能耐劳苦之正人, 日久自有大效。 不轻进人,不妄亲人。 天下庸人,以惰字败;天下才人,以傲字败。 凡说话不中事理、不担斤两者,其下必不服 (有理、有力)。 凡事后而悔己之隙,与事后而以人之隙,皆 阅历浅耳。 办大事者以多选替手为第一义。
明理在前,一味蛮横,所谓瞎闹。 往往积劳之人,非即成名之人;成名之人, 非即享福之人。吾兄弟但从积劳二字上着 力,,, 俭以养廉,直而能忍。 用人极难,听言亦殊不易,全赖见多识广, 熟思审处,方寸中又一定之权衡。 富贵功名,皆人世浮荣,惟胸次浩大是真正 受用。
吾屡教家人崇俭习劳,盖艰苦则筋骨渐强, 娇养则精力愈弱也。 既奢之后,而返之于俭,若登天然。 小心安命,埋头任事。 毁誉祸福置之度外,此处有定力,到处皆坦 途矣。 困心横虑,正是磨炼英雄,玉汝于成。怄气 从不说出,一味忍耐,咬定牙根,徐图自强。
曾国藩
在诸贤杰中称最钝拙,其所遭值事会,亦终 身在拂逆之中,然乃立德、立功、立言三并 不朽,所成就震古烁今而莫与京者,一生得 力在立志自拔于流俗。而困而知,而勉而行, 历百千艰阻而不挫屈,不求近效,铢积寸累。 受之以虚,将之以勤,植之以刚,贞之以恒, 帅之以诚,勇猛精进,艰苦卓绝。如斯而已, 如斯而已。
君子有高世独立之志,而不予人以易 窥;有藐万承却三军之气,而未尝轻 于一发。 祸机之发,莫烈于猜忌。 人才,非困厄则不能激,非危心深虑 则不能达。
家书
朱子言“为学”譬如熬肉,先须用猛火煮, 后用慢火温。 “用功”譬若掘井,与其多掘数井而皆不及 泉,何若老守一井,力求及泉,而用之不竭 乎! 凡专一业之人,必有心得,亦必有疑义。 士人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有志则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 敢以一得自足,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三者 缺一不可。(有志,有识,有恒)
曾国藩家训PPT幻灯片课件

Family teachings for Zeng’s offspring
1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曾家人人刻苦自立,自强不息,和穷人一样克勤克 俭操持家务,坚持体力劳动,奋发半耕半读,因此 能吃苦耐劳,从而磨练出一副钢筋铁骨。加上知书 达理,德才兼备,随时可以对待恶劣环境。所以历 经百年,改朝换代,内战外患,天灾人祸,唯曾氏 书香门第欣欣向荣。曾国藩家族至今绵延至第八代。 240余人中,大多数成为教育界和科技界的名家大 师,没出一个纨绔子弟。如此人才辈出的家族,确 实值得整个中华民族细细研究,为之效法。
2
傲为凶得 惰为衰气 二者皆为败家之道
天下古今之人才, 皆以一傲字致败; 天下古今之庸人, 皆以一惰字致败。
3
有福不可享尽 有势不可使尽
由俭入奢易于下水 由奢返俭难于上天
欲得家运绵长,第一要禁止奢侈享用。
4
居家四败 妇女奢淫者败 子弟骄怠者败 兄弟不合者败 侮师慢客者败
5
勤俭孝友 勤劳简朴持家 孝敬父母长辈 友好兄弟姐妹 团结左邻右舍
6
家富抵不过三 代 国强抵不过 百年
7
三至祥
孝致祥 和致祥 恕致祥
8
治家
一家能勤能敬,虽乱 世亦有兴旺气象。
一身能勤能敬,虽愚 人亦有贤智风味。
9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不为圣贤 便为禽兽
莫问收获 但问耕耘
10
领悟
静与勤 静是养心修身之道, 勤是立身建业之本。
践行此道者, 始不惑, 终不败。
-何恩春
11
盛时常做衰时想 上场当念下场时
12
曾国藩经典100句大全

曾国藩经典100句大全《曾国藩家书》中挑选出的100句至理名言,以修身、勤学、交友、治家和为政五个方面分门别类,精炼而全面地涵盖了曾国藩一生的个人修养和为人处世之道。
一、修身篇:君子之大过人处1.疑心生则计较多,而出纳吝矣;私心生则好恶偏,而轻重乖矣。
2.天下之理,满则招损,亢则有悔。
3.凡人无不可为圣贤,绝不系乎读书之多寡。
4.无故而怨天,则天必不许;无故而尤人,则人必不服。
5.学作圣贤,全由自己作主,不与天命相干涉。
6.精神愈用则愈出,阳气愈提则愈盛。
7.凶德致败者约有二端:日长傲,日多言。
8.做人之道,大抵不外敬恕二字。
9.少劳而老逸犹可,少甘而老苦则难矣。
10.每日饭后走数千步,是养生家第一秘诀。
11.欲去骄字,不轻非笑人;欲去惰字,不晏起。
12.立身以不妄语为本。
13.人生唯有常是第一美德。
14.治心以广大二字为药,治身以不药二字为药。
15.好汉打脱牙和血吞。
16.自古圣贤豪杰、文人才士,其豁达光明大略相同。
17.强字须从明字做出18.君子大过人处,只在虚心而已。
19.成大事半是天缘半是迁就。
20.莫怕寒村,莫怕悭吝,莫贪大方,莫贪豪爽。
21.富贵功名,皆人世浮荣,唯胸次浩大,真正受用。
22.虚心实力勤苦谨慎八字,尽其在我而已。
23.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24.养生以少恼怒为本。
25.在自修处求强则可,在胜人处求强则不可。
26.俯畏人言,仰畏天命,皆从磨炼后得来。
27.清则易柔,惟志趣高坚,则可变柔为刚。
28.君子之道,以知命为第一要务。
29.慎独则心安,主敬则身强。
30.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31.有德者畏疑谤之无因,而抑然自修,则谤亦日熄。
二、勤学篇:学问之道无穷32.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日专而已矣。
33.凡从师必久而后可以获益。
34.凡人必有师。
35.人苟能自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
36.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
37.凡人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孟子曰:人皆可以为尧舜。 人亦孰不欲向上?(本能的,思想,行 动) 学绝道丧,人欲横流。 扶世教正人心者。 义丰词约 偏于收敛,而贫于发扬。
以己之所信易天下,则行且终其身以转战于 此浊世,若何而后能磨炼其身心,以自立于 不败?若何而后能遇事物泛应曲当,无所挠 枉?天下最大之学问,殆生于挫折讥妒之林, 惟恃一己之心力,不吐不茹,不靡不回,卒 乃变举世之风气而挽一时之浩劫。
练勇之道,必须营官昼夜从事,乃可 渐几于熟,如鸡伏卵,如炉炼丹,未 宜须臾稍离。(教育家之于学生及吾 人之自行修养)
苍苍者究竟未知何若,吾辈竭力为之, 成败不复计耳。
时事愈艰,自须先之以戒惧惕厉。傲 兀郁积之气,足以肩任艰巨,然视事 太易,亦是一弊。
凡善弈者,每于棋危劫急之时,一面 自救,一面破敌,往往因病成妍,转 败为功。
军事,悍鸷之气,骄气相连;安详之 气,惰气相连。
敬字、恒字二端,是彻始彻终工夫。
心常用则活,不用则窒,如泉在地, 不凿汲则不得甘醴,如玉在璞,不切 磋则不成令器。
敬,惟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最为 切当。
天下事当于大处着眼,小处下手。先 立乎其大者,辅以“铢积寸累”工夫。
取人(学习别人长处)为善,与人 (帮助他人)为善。大抵取诸人者, 当在小处、实处;与人者,当在大处、 空处。
方今民穷财困,吾辈势不能别有噢咻 生息之术,计惟力去害民之人,以听 吾民之自孳自活而已。
带勇之人,一要才堪治民;二要不怕 死;三要不急急名利;四要耐受辛苦。 大抵有忠义血性,则四者相从以俱至。
名将得士卒之心,盖有钱财之外。金 多则奋勇蚁附,利尽则冷落兽散。
国藩入世已深,厌阅一种宽厚论说、 模棱气象,养成不黑不白、不痛不痒 之世界,误人家国已非一日。
治军以勤字为先,实阅历而知其不可易。未 有平日不早起,而临敌忽能早起者;未有平 日不习劳尔临敌忽能习劳者;未有平日不忍 饥耐寒,而临敌忽能忍饥耐寒者。吾辈当共 习勤劳,先之以愧厉,继之以痛惩。
大抵世之所以弥乱者,第一在黑白混淆,第 二在君子愈让,小人愈妄。
专从危难之际,默察朴拙之人,则几 矣。
信,只不说假话耳,然却极难。
自古大乱之世,必先变乱是非,然后政治颠倒, 灾害从之。赏罚之任,视乎权位,有得行,有 不得行。至于维持是非之公,则吾辈皆有不可 辞之任。
莅事以明字为第一要义。明有二:曰 高明,曰精明。同一境,而登山者独 见其远,乘城者独觉其旷。此高明之 说也。同一物,而臆度者不如权衡之 审,目巧者不如尺度之确。此精明之 说也。凡高明者,欲降心抑志,以遽 趋于平实,颇不易易。若能事事求精, 轻重长短,一丝不差,则渐实矣。能 实则渐平 矣。
治心治身,理不必太多,知不可太杂, 切身日日用得着的,不过一两句,所 谓守约也。
骄、惰未有不败者。勤医惰,慎医骄。 此二字之先,须有一诚字,以立之本。
大局日坏,吾辈不可不竭力支持,做 一分算一分,在一日撑一日。
收之欲其广,用之欲其慎。
观人之道,以朴实廉介为质。有其质, 而更傅以他长,斯为可贵;无其质, 则长处亦不足恃。
字字皆得之阅历而切于实际。
闻伯夷之风者,懦夫有立志。
盖人生天地间,本以奋斗(勤奋的斗 争?)为生涯,何时何事,非在战争 中者?
凡任事者,苟能体其意而服膺之,必 终身受用不尽也。
观人、用人。求友求助
责善忧世,相观而善,有自来也。
书札
言治术,莫若综核名实;言学术,莫 若笃实践履。 物穷则变,救浮华者莫如质; 吾辈今日苟有所见,而欲为行远之计, 又可不早具坚车乎哉? 耐冷耐苦,耐劳耐闲。 人材高下,视其志趣。卑者安流俗庸 陋,日趋污下;高者慕往哲盛隆,日 即高明;
求才之道,须如白圭之治生,如鹰隼之击物, 不得不休;又如趺之有母,雉之有媒,以类 相求,以气相引,庶几得一而可及其余。
凡沉疴在身,而人力可以自为主持者,约有 二端:一曰以志帅气,一曰以静制动。
吾辈读书人,大约失之笨拙,当安于拙,以 勤补之,以慎出之,不可弄巧卖智,所误更 甚。
平日非至稳之兵,必不可轻用险着;平日非 至正之道,必不可轻用奇谋。
曾国藩
在诸贤杰中称最钝拙,其所遭值事会,亦终 身在拂逆之中,然乃立德、立功、立言三并 不朽,所成就震古烁今而莫与京者,一生得 力在立志自拔于流俗。而困而知,而勉而行, 历百千艰阻而不挫屈,不求近效,铢积寸累。 受之以虚,将之以勤,植之以刚,贞之以恒, 帅之以诚,勇猛精进,艰苦卓绝。如斯而已, 如斯而已。
爱民乃行军第一义,须日日三令五申, 视为性命根本之事,毋视为要结粉饰 之文。
风骨者,内足自立、外无所求之谓, 非傲慢之谓也。
养身之道,以“君逸臣劳”四字为要。清心、 劳身。 用兵之道,最重自立,不贵求人。驭将之道, 最贵推诚,不贵权术。 奉方寸如严师,畏天理如刑罚,庶几刻刻敬 惮。 凡办一事,必有许多艰难波折,吾辈总以诚 心求之,虚心处之。心诚则志专而气足,千 磨百折,而不改其常度,终有顺理成章之一 日。心虚则不动客气,不挟私见,终可为人 共亮。
大抵任事之人,断不能有誉而无毁, 有恩而无怨。衡人者,但求一长可取, 不可因微瑕而弃有用之材。
居高位者,以知人、晓事二者为职。 天下无一成不变之君子,无一成不变 之小人。群誉群毁,吾常穆然深念, 不敢附和。
无兵不足深忧,无饷不足痛哭,
攘利不先、赴义恐后、忠愤耿耿者, 不可亟得,其可为浩叹也。
今日百废莫举,千疮并溃,无可收拾。 独赖此精忠耿耿之寸衷,与斯民相对 于骨岳血渊之中,冀其塞绝横流之人 欲,以挽回厌乱之天心,庶几万有一 补。
集思广益本非易事,要当内持定见, 六辔在手;外广延纳,万流赴壑,乃 为尽善。
急于求效,杂以浮情客气,则或泰山 当前而不克见。以瓦注者巧,以钩注 者惮,以黄金注者昏。外重而内轻, 其为蔽也久矣。
日中则昃,月盈则亏,战战兢兢,上 下怵惕者,后得胜。
欲学为文,当扫荡一副旧习,赤地新立,将前 此所业荡然若丧其所有,乃始别有一番文境。
彼此恒以过相砭,以善相养,千里同心。
敬以持躬,恕以待人。敬则小心翼翼,事无巨 细,皆不敢忽。恕则常留余地以处人,功不独 居,过不推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