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七校联考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有答案)AqMAUU
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2014—2015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物理科试卷命题学校:东北育才学校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
其中1—8题为单项选则,9—12题为多项选择。
多选题少选得2分,错选不得分)1.如图所示,轻杆长为L,一端固定在水平轴上的O点,另一端系一个小球(可视为质点).小球以O为圆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且能通过最高点,g为重力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通过最高点时速度不可能小于gLB.小球通过最高点时所受轻杆的作用力可能为零C.小球通过最高点时所受轻杆的作用力随小球速度的增大而增大D.小球通过最高点时所受轻杆的作用力随小球速度的增大而减小2.空间站是科学家进行天文探测和科学试验的特殊而又重要的场所,我国将于2020年前后将建成规模较大、长期有人参与的轨道空间站。
假设某空间站正在地球赤道平面内的圆周轨道上运行,其离地球表面的高度为同步卫星离地球表面高度的十分之一,且运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第| 一|好| 题| 网A.同步卫星的运行周期比空间站运行周期小B.空间站运行的速度大于同步卫星运行速度C.站在地球赤道上的人观察到空间站向西运动D.在空间站工作的宇航员因所受合力为零而在舱中悬浮或静止3. 很多国家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时,先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形轨道1运行,然后在Q点点火,使其沿椭圆轨道2运行,最后在P点再次点火,将卫星送入同步圆形轨道3运行,如图所示.已知轨道1、2相切于Q点,轨道2、3相切于P点.若只考虑地球对卫星的引力作用,则卫星分别在1、2、3轨道上正常运行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卫星在1、2、3轨道上正常运行时的周期分别为T1、T2、T3,则有T1>T2>T3B.卫星沿轨道2由Q点运动到P点时引力做负功,卫星与地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C.根据公式v=ωr可知,卫星在轨道3上的运行速度大于在轨道1上的运行速度D.根据v=GMr可知,卫星在轨道2上任意位置的速度都小于在轨道1上的运行速度4.我国志愿者王跃曾与俄罗斯志愿者一起进行“火星-500”的实验活动。
2014-2015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一物理试卷

2014-2015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一物理试卷(满分100分需时9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请把答案番号填在答题卡上)1、小船以一定的速度垂直河岸向对岸划行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水流速度越大,小船运动的路程越长,时间不变水流速度越大,小船运动的路程越长,时间越短水流速度越大,小船运动的路程越长,时间越长水流速度越大,小船运动的路程和时间都不变2、从水平匀速飞行的飞机上向地面空投物资(不计空气阻力),飞机上的人和地面上的人看投下的物体运动路线分别是( )沿竖直线,沿斜向直线沿竖直线,沿曲线沿斜向直线,沿曲线沿曲线,沿竖直线3、如图所示,在匀速转动的圆盘上有一个与转盘相对静止的物体,物体相对于转盘的运动趋势是( )沿切线方向 B 、沿半径指向圆心C.沿半径背离圆心 D 、没有运动趋势4、如图所示,用细绳拴着质量为m 的物体,在竖直平面内做半径为R 的圆周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小球过最高点时,绳子张力可以为零小球过最高点时的速度是0 小球做圆周运动过最高点时的最小速度是2/gRD 、小球过最高点时,绳子对小球的作用力可以与球所受重力方向相反5、两颗人造地球卫星,都在圆形轨道上运行,轨道半径之比2:1,则它们速度之比等于( )A 、1:2B 、2:1C 、1:2D 、2:16.在人造卫星上可成功完成的实验是 ( )A .单摆测重力加速度B .用密度计测液体的密度C .用天平称物体的质量D .用弹簧秤测量拉力7.如图所示,一物体以一定的速度沿水平面由A 点滑到B 点,摩擦力做功W1;若该物体从A ′沿两斜面滑到B ′,摩擦力做的总功为W2,已知物体与各接触面的动摩擦因数均相同,则( )A .W1=W2B .W1>W2C .W1<W2D .不能确定W1、W2大小关系8.汽车由静止开始运动,若要使汽车在开始运动的一小段时间内保持匀加速直线运动,则 ( )A .不断增大牵引力功率B .不断减小牵引力功率C .保持牵引力功率不变D .不能判断牵引力功率如何变化9.美国的NBA 篮球赛非常精彩,吸引了众多观众.经常有这样的场面:在临终场0.1s 的时候,运动员把球投出且准确命中,获得比赛胜利.如果运动员投篮过程中对篮球做功为W ,出手高度为h1,篮筐距地面高度为h2,球的质量为m ,空气阻力不计,则篮球进筐时的动能为( )A .W+21mgh mgh -B .W+12mgh mgh -C .21mgh mgh +-WD .12mgh mgh --W10.如图所示,一细绳的上端固定在天花板上靠近墙壁的O 点,下端拴一小球,L 点是小球下垂时的平衡位置,Q 点代表一固定在墙上的细长钉子,位于OL 直线上,N点在Q 点正上方,且QN=QL ,M 点与Q 点等高.现将小球从竖直位置(保持绳绷直)拉开到与N 等高的P 点,释放后任其向L 摆动,运动过程中空气阻力可忽略不计,小球到达L 后.因细绳被长钉挡住,将开始沿以Q 为中心的圆弧继续运动,在此以后 ( )A .小球向右摆到M 点,然后就摆回来B .小球沿圆弧摆到N 点,然后竖直下落C .小球将绕Q 点旋转,直至细绳完全缠绕在钉子上为止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二.不定项选择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各题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得4分,部分选对得2分,选错或不选得0分。
2014-2015年重庆市七校联考高一(下)期中物理试卷(解析版)

2014-2015学年重庆市七校联考高一(下)期中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4分)下列过程中,物体机械能不守恒的是()A.降落伞在空中匀速下落B.物体在光滑斜面上自由下滑C.小球被平抛后在空中运动的过程D.物体在拉力作用下,在粗糙水平面上匀速运动2.(4分)关于人造地球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卫星的轨道半径越大,周期越小B.卫星的轨道半径越大,线速度越小C.卫星的轨道半径越大,角速度越大D.卫星的轨道半径越大,向心加速度越大3.(4分)如图所示,水平天花板下用长度相同的绝缘细线悬挂起来的两个相同的带电介质小球a、b,左边放一个带正电的固定球+Q时,两悬球都保持竖直方向.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a球带正电,b球带正电,并且a球带电荷量较大B.a球带负电,b球带正电,并且a球带电荷量较小C.a球带负电,b球带正电,并且a球带电荷量较大D.a球带正电,b球带负电,并且a球带电荷量较小4.(4分)我国已经成功发射北斗COMPASS﹣G1地球同步卫星.据了解这已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发射的第三颗地球同步卫星.则对于这三颗已发射的同步卫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它们的运行速度大小相等,且都大于7.9 km/sB.它们的运行周期可能不同C.它们离地心的距离可能不同D.它们的角速度与静止在赤道上物体的角速度相同5.(4分)如图所示,虚线a、b、c代表电场中三个等势面,相邻等势面之间的电势差相同.实线为一带正电的质点仅在电场力作用下通过该区域的运动轨迹,P、Q是这条轨迹上的两点,由此可知()A.三个等势面中,c等势面电势高B.带电质点通过P点时电势能较大C.带电质点通过Q点时动能较小D.带电质点通过P点时加速度较小6.(4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小车的一端。
受到水平恒力F作用后,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设小车与物体间的摩擦力为f,车长为L,车发生的位移为S时,物体从小车一端运动到另一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物体具有的动能为(F﹣f)(S+L)B.小车具有的动能为fSC.这一过程中物体与车之间产生的热量为f(S+L)D.物体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f(S+L)7.(4分)如图所示,一木块沿着高度相同、倾角不同的三个斜面由顶端静止下滑到底端,若木块与各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都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过程倾角大的重力做功多B.下滑到底端时,倾角大的重力的功率小C.下滑到底端时,倾角等于45°的动能最大D.该过程倾角最大的,机械能损失最小8.(4分)经长期观测,人们在宇宙中已经发现了“双星系统”.“双星系统”由两颗相距较近的恒星组成,每颗恒星的半径远小于两颗恒星之间的距离,而且双星系统一般远离其他天体.如图,两颗星球组成的双星,在相互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绕连线上某一定点O做匀速圆周运动,现测得两颗星球之间的距离为L,质量之比为m1:m2=3:2,则可知()A.m1、m2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之比为2:3B.m1、m2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之比为2:3C.m1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D.m2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每小题至少有两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9.(4分)物体由于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了重力所具有的能量叫重力势能,物体的重力势能与参考平面有关,现有质量为m的小球,从离桌面H高处由静止下落,桌面离地面高度为h,如图所示,下面关于小球落地时的重力势能及整个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变化分别是()A.若以地面为参考平面,分别为:mgh,增加mg(H﹣h )B.若以桌面为参考平面,分别为:mgh,增加mg(H+h)C.若以地面为参考平面,分别为:0,减少mg(H+h)D.若以桌面为参考平面,分别为:﹣mgh,减少mg(H+h)10.(4分)等量正点电荷Q固定在如图所示的菱形长对角线两端,a、b为该菱形的短对角线端点,O为两对角线交点.下列措施中能让a点的电场强度等于零的有()A.在O点固定点电荷﹣B.在O点固定点电荷﹣4QC.在b点固定点电荷﹣Q D.在b点固定点电荷+Q11.(4分)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放置A、B两物体,其中B物体上固定着一个质量不计的弹簧,并静止在水平面上,A物体以速度v0向B运动,并压缩弹簧,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任意时刻,A、B受到的弹簧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同B.当A、B两物体距离最近时,B物体的速度增到最大C.由A、B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D.当弹簧再次恢复原长时,B物体的速度达到最大值12.(4分)一辆汽车在平直的水泥路面上匀速行驶,t0时刻突然进入一长段平直的煤渣路面.已知汽车在煤渣路面上行驶时的阻力大于在水泥路面上行驶的阻力.若该汽车牵引力功率恒定,则下列描述该汽车速度v、加速度a、阻力的功率P f和牵引力F四个物理量的大小随时间变化趋势中正确的有()A.B.C.D.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空3分,共18分)13.(6分)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1)实验中通过改变橡皮筋的(填“长度”或“条数”)改变功的值.(2)操作正确的情况下,以功W为纵坐标,以(填“v”、“v2”或“”)为横坐标做出的图线最接近一条倾斜的直线.14.(12分)验证m1、m2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用如图1实验装置.m2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m1上拖着的纸带打出一系列的点,对纸带上的点迹进行测量,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图2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O是打下的第一个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图中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2所示.已知m1=50g,m2=150g,则(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①在纸带上打下记数点5时的速度v=m/s;②从打下第“0”点到打下第“5”点的过程中系统动能的增量△E k=J,系统势能的减少量△E p=J;(取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10m/s2)③若某同学作出v2﹣h图象如图3,则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m/s2.四、计算分析(共3个小题,共44分.要用黑色笔书写,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计算过程,所画图形、表格、字迹清楚整洁)15.(12分)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不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1)推导第一宇宙速度v1的表达式;(2)若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运行轨道距离地面高度为h,求卫星的运行周期T.16.(15分)如图所示,在O点放置一个正电荷,在过O点的竖直平面内的A 点,自由释放一个带正电的小球,小球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q,小球落下的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它与以O点为圆心,R为半径的圆(图中实线表示)相交于B、C两点,O、C在同一水平线上,∠BOC=30°,A距离OC的竖直高度为2R,若小球通过B点的速度为,试求:(1)小球通过C点的速度大小;(2)A、B两点间的电势差;(3)若以C点作为参考点(零势能点),试确定A点的电势。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物理期末试卷

高一期末模拟考试物理试卷2015.06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考试号、姓名、座位号分别填写在答题卷相应位置上。
2.所有试题的答案均须填写在答题卷上,答案写在试卷上的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如图所示,细杆上固定两个小球a和b,杆绕O点做匀速转动,则A.a、b两球角速度相等B.a、b两球线速度相等C.a球的线速度比b球的大D.a球的角速度比b球的大2.如图所示,距地面h高处以初速度v0沿水平方向抛出一个小球,不计空气阻力,小球在下落过程中A.小球在a点比c点具有的动能大B.小球在a、b、c三点具有的动能一样大C.小球在a、b、c三点重力的功率一样大D.小球在a、b、c三点具有的机械能相等3.如图所示,空间有一电场,电场中有两个点a和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电场是匀强电场B.a点的电场强度比b点的大C.b点的电势比a点的高D.正电荷在a、b两点受力方向相同4.真空中两个静止的点电荷,它们之间的库仑力为F。
若它们的电荷量都减小为原来的一半,距离增大为原来的2倍,它们之间的库仑力变为A.F B.8F C.18F D.116F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公式QCU=可知,电容器的电容大小与电量成正比,与电压成反比B.电容器的电容大小和电容器两端电压,电容器带电量均无关C.电容器的电容越大,它的带电量越多a bωhvabcabD .电容器的带电量越多,它的电容越大6.北斗导航系统又被称为“双星定位系统”,具有导航、定位等功能。
“北斗”系统中两颗工作卫星1和2均绕地心O 做匀速圆周运动,轨道半径均为r ,某时刻两颗工作卫星分别位于轨道上的A 、B 两位置,如图所示。
若卫星均顺时针运行,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 ,地球半径为R ,不计卫星间的相互作用力。
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A .此时这两颗卫星的向心加速度一定相等B .如果使卫星l 加速,它就一定能追上卫星2C .卫星l 由位置A 运动至位置B 所需的时间为3rr R gD .卫星1由位置A 运动到位置B 的过程中万有引力做正功7.如图所示,光滑斜面的顶端固定一弹簧,一小球向右滑行,并冲上固定在地面上的斜面。
重庆市七校联考2014_2015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七校联考高一化学试题试卷分为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 铅笔将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上。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交回。
5.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O-16C-12N-14S-32Al-27Na-23 Mn-55 Cl-35.5 第I 卷(选择题,共42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4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3分,共42分) 1.如图是一个一次性加热杯的示意图。
当水袋破裂时,水与固体碎块混和,杯内食物温度明显上升。
制造此加热杯可选用的固体碎块是( ) A .硝酸铵 B .食盐 C .蔗糖D .生石灰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表示方法中正确的是( )A .H 2O 2的电子式:B .CO 2分子的结构式:O=C=OC .原子核内有8个中子的碳原子:C 148D .氯化钠的分子式:NaCl3.今年是门捷列夫诞辰180周年,下列事实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只有( ) A .碱性:KOH >NaOHB .相对分子质量:Ar >KC .酸性:HClO 4>H 2SO 4D .元素的金属性:Mg >Al 4.已知aA n+、bB(n+1)+、cC n-、dD(n+1)-均是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短周期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C>D>A>BB .原子序数b>a>c>dC .离子半径D>C>B>AD .单质的还原性A>B>C>D 5.下列物质性质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①热稳定性:H 2O >HF >H 2S ②还原性:HI >HBr >HCl ③熔沸点:AsH 3>PH 3>NH 3④酸性:HNO 3>H 2CO 3>H 2SiO 3A.①③ B.①④C.②④D.②③6.金刚石和石墨是碳元素的两种结构不同的单质。
重庆市名校联盟2014-2015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半期联合考试试题

重庆市名校联盟2014~2015学年下期中期联合考试高2017级 物理测试试题卷命题:重庆市名校联盟命题组本试卷共4页,满分11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涂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综合题的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卡规定的地方。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说法符合史实的是( )A .开普勒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B .牛顿发现了行星的运动规律C .第谷通过观察发现行星运动轨道是椭圆,总结了行星轨道运行规律D .卡文迪许第一次在实验室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2.关于曲线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曲线运动不一定都是变速运动B .做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方向时刻变化,故曲线运动不可能是匀变速运动C .物体在一个恒力作用下有可能做曲线运动D .物体只有受到方向时刻变化的力的作用下才可能做曲线运动3.某人在划船渡河时始终保持船身与河岸垂直,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船的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B .水的流速越大,渡河时间越短C .水流速度越大,渡河时间越长D .水流速度越大,渡河时经过的位移越大4.如图所示的皮带传动装置中,皮带不打滑,A 、B 分别是两轮边缘上的点,则下列关于A 、B 两点运动情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周期相同 B .线速度大小相同 C .角速度相同 D .向心加速度大小相同5.甲、乙两球位于同一竖直线上的不同位置,甲比乙高h ,如图所示,将甲、乙两球分别以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的初速度沿同一方向抛出,不计空气阻力,下列条件中有可能使乙球击中甲球的是( )A .甲比乙早抛出,且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B .甲比乙后抛出,且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C .甲比乙早抛出,且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重庆市七校联考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F A 题2图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七校联考高一物理试题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1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 铅笔将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上。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关于静电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沿着电场线方向,场强一定越来越小B .在复杂电场中的电场线是可以相交的C .同一电场线上的各点,电势一定相等D .正电荷沿电场线方向移动时,电势能一定减小2.如题2图所示,一个物体在水平恒力F 的作用下从A 点由静止开始运动到B 点,第一次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移动,第二次在粗糙的水平面上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第一次F 做功多B .第二次F 做功多C .第一次物体到达B 点时的动能大D .第二次物体到达B 点时的动能大3.如题3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固定金属小球A ,用原长为L 0的绝缘弹簧将A 与另一个金属小球B 连接,让它们带上等量同种电荷,弹簧伸长量为x 1,若两球电荷量各漏掉一半,弹簧伸长量变为x 2,则有( )A .x 2=12x 1B .x 2=14x 1 C .x 2>14x 1 D .x 2<14x 1 4.关于人造地球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地球周围作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的线速度都等于7.9 km/sB .发射速度大于7.9 km/s 的人造地球卫星进入轨道后的线速度一定大于7.9 km/sC .由RGM v 可知,离地面越高的卫星其发射速度越小 D .卫星的轨道半径因某种原因缓慢减小,其线速度将变大题3图题7图题9图 题6图题8图5.“嫦娥二号”绕月球的运动可看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嫦娥二号”卫星的运行周期、离月面高度、月球半径和万有引力常量.根据以上信息能求出( )A .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大小B .月球到地球的距离C .月球对“嫦娥二号”万有引力的大小D .“嫦娥二号”的质量 6.如题6图所示,一平行板电容器的两个极板水平放置,两极板间有一带电量不变的小油滴,油滴在极板间运动时所受空气阻力的大小与其速率成正比.若两极板间电压为零,经一段时间后,油滴以速率v 匀速下降;若两极板间的电势差为U ,经一段时间后,油滴以速率v 匀速上升.若两极板间电势差为-U ,油滴做匀速运动时速度的大小、方向将是( )A .2v 、向下B .2v 、向上C .3v 、向下D .3v 、向上7.如题7图所示,竖直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轻弹簧,下端固定在地面上,将一个金属球放置在弹簧顶端(球与弹簧不粘连),并用力向下压球.稳定后用细线把弹簧拴牢.烧断细线,球将被弹起,脱离弹簧后能继续向上运动,则该球从细线被烧断到刚脱离弹簧的运动过程中( )A .球的机械能守恒B .球的动能先增大后减小,机械能一直增加C .球脱离弹簧时弹簧的长度小于原长D .球在刚脱离弹簧时动能最大 8.起重机的钢索将重物由地面吊到空中某个高度,其速度—时间图象如题8图所示,则钢索拉力的功率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可能是图中的哪一个 (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重庆市名校联盟2014届高三联合考试物理试题(word版)

重庆市名校联盟2014届高三联合考试物理试题(word 版)物理 (共11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如图所示,放在斜面上的小盒子中装有一些沙子,恰沿斜面匀速下滑,若在小盒子中再缓缓加入一些沙子,那么A .斜面对小盒的摩擦力不变B .小盒所受的合外力增大C .小盒将加速下滑D .小盒仍将匀速下滑 2.火星和木星沿各自的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根据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可知A .火星与木星公转周期相等B .火星和木星绕太阳运行速度的大小始终相等C .太阳位于木星运行椭圆轨道的某焦点上D .相同时间内,火星与太阳连线扫过的面积等于木星与太阳连线扫过的面积3.太阳内部持续不断地发生着4个质子(11H )聚变为1个氦核(42He )的热核反应,核反应方程是411H→42He +2X ,这个核反应释放出大量核能。
已知质子、氦核、X 的质量分别为m 1、m 2、m 3,真空中的光速为c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方程中的X 表示中子(10n )B .方程中的X 表示正电子(01e )C .这个核反应中质量亏损Δm =4m 1-m 2D .这个核反应中释放的核能ΔE =(4m 1-m 2-m 3)c 24.如图所示,实线为不知方向的三条电场线,从电场中M 点以相同速度飞出a 、b 两个带电粒子,运动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不计粒子的重力。
则A .a 、b 一定是同性电荷的两个带电粒子B .沿M —P 轨迹方向电势将降低,沿M —N 轨迹方向电势将升高C .a 粒子的加速度将减小,b 粒子的加速度将增加D .a 粒子的电势能增加,b 粒子的电势能减小5.如图所示,电阻不计的竖直光滑金属轨道PMNQ ,其PMN 部分是半径为r 的1/4圆弧,NQ 部分水平且足够长,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 ,方向垂直于PMNQ 平面指向纸里.一粗细均匀的金属杆质量为m ,电阻为R ,长为 2 r ,从图示位置由静止释放,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 ,金属杆与轨道始终保持良好接触,则A .杆下滑过程机械能守恒B .杆最终不可能沿NQ 匀速运动C .杆从释放到杆全部滑至水平轨道过程中产生的电能等于2mgrD .杆从释放到杆全部滑至水平轨道过程中,通过杆的电荷量等于 2(2)4Br R π-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68分)6.(19分)(1)、(10分)如图所示为某同学在一次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其中ABCDEF 是用打点频率为50Hz 的打点计时器连续打出的6个点,该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A 点到各点的距离,并记录在图中(单位:cm )则:①图中五个数据中有不符合有效数字要求的一组数据应改为_______cm ;②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是_______m/s 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③根据以上②问计算结果....可以估计纸带是该同学最可能做下列那个实验打出的纸带是 A .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B .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C .用落体法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D .用斜面和小车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④根据以上③问结果,为了求出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的阻力,还需测量的物理量有 (用字母表示并说明含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 A B 题2图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七校联考高一物理试题命题学校:重庆市铜梁中学 命题人:王成建 审题人: 周尚平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1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 铅笔将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上。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关于静电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沿着电场线方向,场强一定越来越小B .在复杂电场中的电场线是可以相交的C .同一电场线上的各点,电势一定相等D .正电荷沿电场线方向移动时,电势能一定减小2.如题2图所示,一个物体在水平恒力F 的作用下从A 点由静止开始运动到B 点,第一次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移动,第二次在粗糙的水平面上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第一次F 做功多B .第二次F 做功多C .第一次物体到达B 点时的动能大D .第二次物体到达B 点时的动能大3.如题3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固定金属小球A ,用原长为L 0的绝缘弹簧将A 与另一个金属小球B 连接,让它们带上等量同种电荷,弹簧伸长量为x 1,若两球电荷量各漏掉一半,弹簧伸长量变为x 2,则有( )A .x 2=12x 1B .x 2=14x 1 C .x 2>14x 1 D .x 2<14x 1 4.关于人造地球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地球周围作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的线速度都等于7.9 km/sB .发射速度大于7.9 km/s 的人造地球卫星进入轨道后的线速度一定大于7.9 km/sC .由RGM v 可知,离地面越高的卫星其发射速度越小 D .卫星的轨道半径因某种原因缓慢减小,其线速度将变大5.“嫦娥二号”绕月球的运动可看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嫦娥二号”卫星的运行周期、离月面高度、月球半径和万有引力常量.根据以上信息能求出( )A .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大小B .月球到地球的距离C .月球对“嫦娥二号”万有引力的大小D .“嫦娥二号”的质量 题3图题7图 题9图 题6图 题8图题10图6.如题6图所示,一平行板电容器的两个极板水平放置,两极板间有一带电量不变的小油滴,油滴在极板间运动时所受空气阻力的大小与其速率成正比.若两极板间电压为零,经一段时间后,油滴以速率v 匀速下降;若两极板间的电势差为U ,经一段时间后,油滴以速率v 匀速上升.若两极板间电势差为-U ,油滴做匀速运动时速度的大小、方向将是( )A .2v 、向下B .2v 、向上C .3v 、向下D .3v 、向上7.如题7图所示,竖直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轻弹簧,下端固定在地面上,将一个金属球放置在弹簧顶端(球与弹簧不粘连),并用力向下压球.稳定后用细线把弹簧拴牢.烧断细线,球将被弹起,脱离弹簧后能继续向上运动,则该球从细线被烧断到刚脱离弹簧的运动过程中( )A .球的机械能守恒B .球的动能先增大后减小,机械能一直增加C .球脱离弹簧时弹簧的长度小于原长D .球在刚脱离弹簧时动能最大8.起重机的钢索将重物由地面吊到空中某个高度,其速度—时间图象如题8图所示,则钢索拉力的功率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可能是图中的哪一个 (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每小题至少有两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9.如题9图所示,在地面上以速度v 0抛出质量为m 的物体,抛出后物体落在比地面低h 的海平面上,若以地面为零势能参考面,且不计空气阻力,则( )A .物体在海平面的重力势能为mghB .重力对物体做的功为mghC .物体在海平面上的动能为mgh mv +2021 D .物体在海平面上的机械能为mgh mv +2021 10.我国于2010年1月17日在西昌成功发射第三颗北斗导航卫星,此前,我国已成功发射了两颗北斗导航卫星,这次发射的北斗导航卫星是一颗地球同步卫星.如题10图所示,假若第三颗北斗导航卫星先沿椭圆轨道1飞行,后在远地点P 处点火加速,由椭圆轨道1变成地球同步圆轨道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第三颗北斗导航卫星在轨道2运行时处于平衡状态B .第三颗北斗导航卫星在轨道2运行时的向心加速度比在赤道上相对地球静止的物体的向心加速度大C .第三颗北斗导航卫星在轨道1上运行时P 点的速度小于它在轨道2上P 点的速度D .第三颗北斗导航卫星在轨道1上的P 点和轨道2上的P 点的加速度大小相等11.如题11图所示,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上板带负电,下板带正电,断开电源,带电小球以速度v 0水平射入电场,且沿下板边缘飞出.若下板不动,将上板上移一小段距离,两极板上电量不改变,小题13图题14图 题11图 A B h θ题12图 球仍以相同的速度v 0从原处飞入,则带电小球( )A .将打在下板中央B .仍沿原轨迹由下板边缘飞出C .不发生偏转,沿直线运动D .若上板不动,将下板上移一段距离,小球可能打在下板的中央 12.如题12图所示,一倾角为θ=30°的光滑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一根轻绳跨过光滑定滑轮,一端连接小物块A ,另一端连接小物块B .两物块质量均为m ,重力加速度为g .最初用力托着物块B ,使物块A 静止在斜面底端,物块B 静止在离地面高度为h 处,且绳被拉直.现释放物块B ,则从刚释放到物块B 落地的过程中( )A .物块A 的最大速度为2ghB .物块A 的最大速度为ghC .绳的拉力对物块A 做功为mgh 43D .绳的拉力对物块A 做功为mgh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2分)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8分)13.某同学做探究做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如题13图所示,图中小车在一条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沿木板滑行,这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为W .当用2条,3条…相同的橡皮筋实验时,使每次实验中橡皮筋伸长的长度都保持一致.每次实验中小车获得的速度都由打点计时器所打的纸带测出.(1)实验中小车会受到阻力,可以使木板适当倾斜来平衡摩擦力,需要在 (填“左”或“右”)侧垫高木板.(2)若粗糙的木板水平,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当小车速度最大时,关于橡皮筋所处的状态与小车所在的位置可能是( )A .橡皮筋处于原长状态B .橡皮筋仍处于伸长状态C .小车在两个铁钉连线处D .小车已过两个铁钉连线处1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气垫导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装置如题14图甲所示.当气垫导轨正常工作时导轨两侧喷出的气体使滑块悬浮在导轨上方,滑块运动时与导轨间的阻力可忽略不计.在气垫导轨上相隔一定距离L 的两处安装两个光电传感器A 、B ,滑块P 上固定一遮光条,若光线被遮光条遮挡,光电传感器会输出高电压,两光电传感器采集数据后与计算机相连.滑块在细线的牵引下向左加速运动,遮光条经过光电传感器A 、B 时,通过计算机可以得到如题14图乙所示的电压U 随时间t 变化的图线.题16图 (1)当采用图甲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滑块P 机械能守恒B .钩码Q 机械能守恒C .滑块P 和钩码Q 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D .以上三种说法都正确 (2)实验前,接通电源,将滑块(不挂钩码)置于气垫导轨上,轻推滑块,当图乙中的Δt 1________Δt 2(选填“>”“=”或“<”)时,说明气垫导轨已经水平.(3)滑块P 用细线跨过气垫导轨左端的定滑轮与质量为m 的钩码Q 相连,将滑块P 由图甲所示位置释放,通过计算机得到的图像如图乙所示,若Δt 1、Δt 2、遮光条宽度d 、A 与B 间的距离L 、滑块质量M 、钩码质量m 已知,若上述物理量间满足关系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表明在上述过程中,滑块和钩码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4)若遮光条宽度d =8.400mm ,A 、B 间的距离L =160.00cm ,Δt 1=8.40⨯10-3s ,Δt 2=4.20⨯10-3s , 滑块质量M =180g , 钩码Q 质量m =20g ,则滑块从A 运动到B 的过程中系统势能的减少量ΔE p =________ J ,系统动能的增量ΔE k =________ J .(g =9.80m/s 2,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四、计算题(共44分)15.(10分)地球同步通信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与地球的自转周期相同,均为T .(1)求地球同步通信卫星绕地球运行的角速度大小;(2)已知地球半径为R ,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求地球同步通信卫星的轨道半径.16.(16分)蹦极是一项既惊险又刺激的运动,深受年轻人的喜爱.如题16图乙所示,原长L =16 m 的橡皮绳一端固定在塔架的P 点,另一端系在蹦极者的腰部。
蹦极者从P 点由静止跳下,到达A 处时绳刚好伸直,继续下降到最低点B 处,BP 之间距离h =20 m .又知:蹦极者的质量m =60 kg ,所受空气阻力f 恒为体重的15,蹦极者可视为质点,g =10 m/s 2.求: (1)蹦极者到达A 点时的速度大小;(2)橡皮绳的弹性势能的最大值;(3)蹦极者从P 下降到A 、再从A 下降到B 时蹦极者与橡皮绳组成的系统机械能的变化量分别计为ΔE 1、ΔE 2,则ΔE 1 :ΔE 2为多少?17.(18分)如题17图所示,两平行金属板A 、B 板长L =8 cm ,两板间距离d =8 cm ,A 板比B 板电势高300 V ,一带正电的粒子带电量 q =10-10 C ,质量m =10-20 kg ,沿电场中心线OR 垂直电场线飞入电场,初速度v 0=2×106 m/s ,粒子飞出平行板电场后经过界面MN 、PS 间的无电场区域后,进入固定在O 点的点电荷Q 形成的电场区域(设界面PS 右边点电荷的电场分布不受界面影响),已知两界面MN 、PS 相距为12 cm ,O 点在中心线上距离界面PS 9 cm 处,粒子穿过界面PS 最后垂直打在放置于中心线上的荧光屏bc 上(带电粒子越过界面PS 后做圆周运动)(静电力常数k =9×109 N·m 2/C 2)(1)求粒子穿过界面MN 时偏离中心线OR 的距离多远?(2)试在图上粗略画出粒子运动的轨迹;(3)确定点电荷Q 的电性并求其电量的大小.题17图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七校联考高一物理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