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水景观设计任务书

合集下载

滨水景观设计任务书2013

滨水景观设计任务书2013

烟台大学建筑学院 2013秋学期作业任务书学生版滨水景观规划设计9—16周景观设计教研室2013-10-22一、教学目的1、了解滨水景观设计的内容及相关规范。

2、学习滨水景观空间的组织手法。

3、掌握小景点的深入设计与表达。

4、掌握滨水环境景观设计的方法、思路,训练室外尺度感和对宜人尺度的理解与把握,5、加深对场所和领域概念的理解。

二、设计内容及依据1 规范与指导性法规文件:《城市水系规划规范》《环境景观——滨水工程》2 项目名称:招远市金泉河滨水景观设计3 规划设计条件与要求:3.1 以滨水空间总平面图(电子稿)为基础,结合竖向图、道路规划图、综合功能规划、现状图等为依据展开设计工作。

3.2 通过系统调研、分析,确定本项目的设计定位、项目特点、使用人群特点,确定景观规划设计的要点、特点与关键内容,以此为基础展开设计。

3.3 结合景观设计考虑游步道和自行车道等非机动车道与连续开放空间的联系,结合竖向设计考虑防洪与使用功能等。

3.4掌握滨水景观设计的内容、功能和作用,熟悉公共空间尺度,关注公共开放尺度的空间营造。

注意完善滨水环境功能,创建各类活动场所。

3.5合理运用借景、对景、夹景、框景等景观组织手段组织滨水区景观。

3.6注重滨水环境个性化与特色营造;研究地方文化特色,赋予滨水环境以丰富的文化内涵。

三、设计成果图幅要求:A3图册,规范制图。

表达内容:(出图比例自定)1.景观规划总平面图2.鸟瞰图:表现形式不限3.设计分析图(景观轴线与节点分析、景观功能分析、交通流线分析、景观视线分析为必须,其他任选总数不少于3张)(1)、区位分析图;(2)、景观特色分析;(3)、景观结构分析(景观轴线与节点分析);(4)、景观功能分区;(5)、交通流线组织;(6)、空间结构分析;(7)、景观视线分析;(8)、竖向分析;(9)、绿化分析;(10)、照明分析。

4.主要景点效果图(不小于四处)5.主要剖立面图;(不小于三处)6.设计说明(不少于200字)四、设计周期第9—16周,共8周。

滨水景观设计说明(共五则)

滨水景观设计说明(共五则)

滨水景观设计说明(共五则)第一篇:滨水景观设计说明设计说明:一、基本概况:此设计是城市滨水文化广场,临近松花江,该广场规划占地面积7200平方米,广场东西长度90米,南北长度60米,广场为四边形。

广场是由一个上升的空间到一个下沉的空间是由一个河流联系而成,在空间上形成高低的变化提升广场韵味,广场在城市格局中是与道路相连,由多种软、硬质景观构成,在广场中采用步行的交通手段,满足人们的生活活动需要。

二、设计主要思想:该广场是以满族文化为设计理念,主要体现满族的民族文化和生活习俗。

三、设计原则:1、“以人为本”,创造舒适宜人的可人环境,体现人为生态。

人是景观的使用者。

因此首先考虑使用者的的要求、做好总体布局,要有利于广场环境,减少建设中的种种矛盾,提高环境质量等方面的功能要求。

2、“以滨水、绿化为主”,体现自然生态。

设计中水景以水池、喷泉的形式,通过对动静的处理手段活跃空间气氛,增加空间的连贯性和趣味性。

在设置水景时考虑的广场的安全性,为防止儿童、盲人跌撞的装置,同时考虑了地面排水以及防滑的因素。

植物造景,绿地中配置高大乔木,茂密的灌木,营造出令人心旷神怡的环境。

疏密适当,高低错落,形成一定的层次感;色彩丰富,主要以常绿树种作为“背景”,四季不同花色的花灌木进行搭配。

尽量避免裸露地面,广泛进行垂直绿化以及各种灌木和草本类花卉加以点缀,使广场达到四季常绿,三季有花。

3、“因地制宜”是植物造景的根本。

在广场景观设计中,“因地制宜”应是“适地适树”、“适景适树”最重要的立地条件。

选择适生树种和乡土树种,要做到宜树则树,宜花则花,宜草则草,充分反映出地方特色,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最经济、最节约,也能使植物发挥出最大的生态效益,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崇尚自然”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纵观古今中外广场环境设计,都以“接近自然,回归自然”作为设计法则,贯穿于整个设计与建造中。

只有在有限的生活空间利用自然、师法自然,寻求人与建筑小品、山水、植物之间的和谐共处,才能使环境有融于自然之感,达到人和自然的和谐。

滨水景观设计方案

滨水景观设计方案

滨水景观设计方案
目录
1.概述
1.1 背景
1.1.1 城市发展需求
1.1.2 环境保护意识
1.2 目的
1.2.1 提升城市形象
1.2.2 增加居民休闲空间
1.3 意义
1.3.1 促进经济发展
1.3.2 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概述
在城市发展的背景下,人们对环境保护和人居空间的需求越来越高。

因此,滨水景观设计成为一种重要的方式来提升城市形象,增加居民的休闲空间。

背景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的绿地和水系逐渐减少,城市面临着空间紧张和环境恶化的问题。

因此,滨水景观设计应运而生,成为改善城市环境的重要手段。

城市发展需求
滨水景观设计能够为城市增添独特魅力,吸引游客和投资,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同时,通过打造优美的滨水景观,也可以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

环境保护意识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对城市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滨水景观设计可以有效保护水资源,提升城市的生态环境,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目的
滨水景观设计的目的在于提升城市形象,打造宜居的生活环境,增加居民的休闲空间。

促进经济发展
通过滨水景观设计,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者,推动城市经济的繁荣发展。

同时,优美的景观也将为周边的商业活动带来更多的人气和商机。

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优质的城市环境可以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让他们在美丽的滨水景观中放松心情,享受生活。

滨水景观设计不仅是城市形象的提升,更是为居民打造舒适宜居的生活空间。

滨水景观工程设计项目策划书

滨水景观工程设计项目策划书

滨水景观工程(生态休闲段)设计项目策划书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2006-11-25项目名称:滨水景观工程(生态休闲段)建设单位:综合治理开发建设指挥部区位规划范围临沂市兰山区,东至临西十路涑河桥,西至西外环,南至南涑堤路,北至聚才路,占地面积37公顷。

项目建设目的加强涑河两岸综合治理开发建设,彻底改善涑河河道的泻洪条件,提高城市防洪能力,全面启动涑河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和旧城改造工程,从根本上改善沿岸群众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提升城市环境品质。

项目策划建议建设原则:***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合理开发利用各类资源,强调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建设可持续发展兰山区。

*** 坚持因地制宜原则。

从兰山区具体的资源与环境条件出发,合理规划布局,明确地块功能,充分发挥其优势,强调体现地方特色。

*** 坚持源头生态建设和过程生态建设及末端生态建设的统一.生态建设不局限于恢复和重建退化的生态系统,更要在市民行为过程和行为初始、行为背景中展开和进行,在经济过程和社会过程中进行.***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充分考虑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心理需求、行为特征和审美观念;强调生态城区建设的全民参与性,实现政府、企业和公众等各方力量的有机结合。

生态规划与建设项目特征:兰山区无公害花卉(鲜果)基地1.生态规划与建设按序列即:源、链、系、业四个不同等级层次进行的生态规划与建设,不同等级层次的生态规划与建设在目标及建设手段等方面可以存在差异。

既要考虑各个具体模式,又要整合不同的模式。

一个等级上的生态规划与建设是上等级生态规划与建设的组成部分,同时又是下等级生态规划与建设的系统综合,而由此构成的生态规划与建设链,其最终建设目标都是一致的,即实现这一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2.不同等级层次的程式2。

1源——兰山区无公害花卉(鲜果)基地规划与建设模式绿色花卉(鲜果)基地规划与建设既可创建成为就业培训基地也是保证产品安全生产的基础.基地规模大小可以不等,但其经营主体一般可为个体或专项企业。

设计任务书二

设计任务书二

《现代景观规划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二——滚子河滨水景观规划设计一、项目概况1.设计范围:北起乾坤大道,南至槐荫大道;西至西滨河路,东临滚子河(详见附图),面积约181839m2。

常水位20.80,最高水位25.4。

二、设计要求1、以人为本,注重文化2、依据现状,做出亲水性堤岸3、满足观景、休憩、娱乐等多种功能需求4、合理组织堤岸岸线三、课程进度安排阶段一:环境认知与设计构思(5月8日——5月18日)1..熟悉滨水景观设计的基本知识,解读任务书。

2.场地环境认知与分析:察看现场,了解具体地形地貌,熟悉场地特征。

3.基址分析:基于场地认知,绘制基址分析图纸。

阶段二:方案的确定修改(5月19——6月5日)1.初步方案。

在基址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滨水景观规划设计思想、目标定位、主要构思、节点布置等。

2.方案扩初。

修改初步方案,确定各类平面图纸。

3.综合考虑上述阶段的多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对空间构思从整体到细部进行最后调整和深化,包括场地设计、平面深入设计及景观设计等阶段三:设计的表达与表现(6月6日——6月30日)2.图纸规格:1)、图纸尺寸:A2,张数视需要确定;2)、表现方式:电脑制图3.图纸内容1)、封面(名称、班级、姓名、专业、指导老师)2)、图纸目录3)、总平面图4)、各类分析、配置图:功能分析图、交通分析图、竖向设计图、亲水性堤岸的断面设计图、景观视线分析图、绿化配置图等5)、透视图6)、意向图:构筑物意向图、铺地意向图、灯具意向图等4.设计说明:要求条理清晰。

不少于1000字1)、规划构思,主题形式、特点、性质和效果;2)、景观园林艺术效果分析、简介;3)、分项规划内容:功能分区、园路、建筑设施、地形改造、绿化配置、基础设施等;全部设计成果应制作成电子文件。

文本文件采用Microsoft Word的doc格式文件,图形文件采用AutoCADR2007以上的dwg格式文件,电脑效果图(渲染图),可采用*.jpg文件格式。

滨水景观风貌规划项目计划书

滨水景观风貌规划项目计划书

滨水景观风貌规划项目计划书滨水沿岸景观风貌规划项目计划书一、项目概况*******位于江苏省北部,隶属于地级宿迁市,南濒洪泽湖,北连沭阳县,西南与泗洪县接壤,西北与宿豫区毗邻,东部与淮安市淮阴区交界。

泗阳历史悠久,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史和两千年建县史的古老城市,夏商时属徐州,周代属青州,春秋时属吴,战国时属楚。

秦始皇二十六年建凌县,汉武帝元鼎元年在泗水下游之北臵*******,始称泗阳。

西汉泗水国都城驻跸之所,中国唯一的“杨树之乡”。

中国八大名酒——洋河大曲自此发源,京杭大运河、古黄河穿境而过,全国四大淡水湖之一洪泽湖依膝而卧。

京杭运河是我国发展内河水运“两横一纵两网”总体布局规划方案中南北纵向大通道,是内河运输的黄金水道。

宿迁段全长112km,等级为内河二级,经徐州从宿迁西北横贯东南,主要承担从山东、徐州到苏南、上海、浙江的煤炭、矿建、水泥等运输任务,根据宿迁段四个梯级船闸的统计资料表明,2005年全年货物通过量为59986万吨。

可以说她是宿迁境内最重要的内河航道,在宿迁的综合运输体系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与公路、铁路一起构成的宿迁交通运输总骨架中发挥着水路运输的重要作用。

按照新一轮*******城总体规划确立的“以两河风光、楚汉文化为特色,以纺织服装、精深木业和电光源为支撑的新兴中等工贸生态城市”的定位,由运河北岸中心城区、运河南岸古镇区及省级经济开发区构成的“三区”用地格局已经形成。

本次“*******京杭运河沿岸景观风貌规划”是旨在保护古运河,为古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所实施的一部分;同时也是提升古城风貌、改善人居环境,使之成为泗阳城市新亮点、新名片的一个文化、旅游、商贸景区综合建设项目;需要进一步挖掘运河水文化,彰显滨水城市特色,充分发挥运河的历史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打造“滨水城市、运河新城”。

二、项目思考1、本案重点解决的问题(1)如何避免城市与河关系的脱节?(2)如何保证河流两岸设计的整体性?(3)如何增强沿岸地区生态建设?(4)如何解决运河滨水区域的可达性、可视性、参与性和经营性,使之成为*******休闲旅游的品牌和城市绿廊,并能增加就业,促进城市经济发展?(5)如何提高地段的标志性和可识别性,营造出特色鲜明又富有地方文化内涵的城市形象?(6)景观水体往往与自然界中的大水体相连,水位受大水体涨落的影响非常大,造成亲水平台的设计受到极大制约,建成后也常常达不到预想的效果,甚至留下了安全隐患,如何解决这一问题?(7)如何综合考虑政府、开发商以及当地居民等多方面利益要求,平衡他们之间的利益关系,争取实现环境、经济、社会综合效益的最大化?2、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与思路(1)按照现代城市功能和城市风貌要求,促进城市近河区域的发展,适当增加生活服务用地的比例;根据防洪要求与实际地形,不同地段采用不同的岸线设计,使河流与堤岸间实现自然过渡与衔接,增强亲水性。

滨水生态公园景观规划设计

滨水生态公园景观规划设计

生态科普区
环境教育
利用植物园、生态馆等场所,开展环境教育活动,提高市民的环 境保护意识。
互动体验
设置互动式解说牌、环保小游戏等设施,增强市民对环境保护的参 与感和互动性。
科研合作
与科研机构合作,开展生态科研项目,为公园的生态保护提供科学 依据。
03
详细设计
道路与交通设计
道路分级
01
根据公园使用功能和交通流量,设计不同级别的道路,包括主
通过景观元素和设施的设计,展示了当地 的历史和文化,使市民对本土文化有更深 的认识和认同。
未来发展与可持续性展望
生态修复与保护
随着时间的推移,滨水生态公园的生态系统将进一步完善和稳定,为市民提供更加优质的 环境。
促进绿色出行
通过与城市绿道的连接,滨水生态公园将促进市民采用绿色出行方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
1. 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构建健康的水生态系统。
2. 保留并改造工业遗存,传承城市历史文化。 3. 创造多样化的活动空间,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4. 融入绿色低碳理念,实现可持续发展。
规划理念与特色
规划理念:本次设计秉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强调尊重自然、保护生态、传承历史、以人为本的原 则。 1. 生态修复:通过植物配置、水体净化等方式,改善生 态环境质量。
总体规划布局
生态优先
以生态保护为前提,合理 规划布局,确保滨水生态 公园的可持续发展。
完整性
保持滨水区域的完整性, 将公园与城市融为一体, 促进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 生。
功能性
充分考虑游客的需求,设 置各类功能区域,为市民 提供多样化的休闲娱乐场 所。
入口景观区
标志性景观
在公园入口处设置标志性景观, 如大型雕塑、特色花坛等,提升

滨水景观设计方案

滨水景观设计方案

滨水景观设计方案一、前言滨水景观设计是一种以水域为核心的景观规划与建设,通过对水环境进行修复和改造,打造出人们休闲、娱乐、观赏的理想场所。

本方案旨在探讨如何在特定的滨水区域进行景观设计,创造出独特而宜人的环境,满足人们对美的追求以及提升城市形象的需求。

二、区域整体规划1. 区域简介本设计方案选取了A市的滨水区域作为设计的范围。

该区域毗邻市中心,拥有丰富的滨水资源,但目前的利用情况较为混乱,缺乏明确的规划和设计。

2. 规划目标本方案的规划目标是充分利用滨水资源,打造出一个生态、美观、宜人的景观区域,提供多样化的休闲娱乐功能,并与周边环境相协调,使其成为城市的亮点。

3. 规划原则- 生态原则:保护并改善水环境,增加绿化覆盖率,注重植物的选择和保护。

- 开放原则:打破原有封闭局面,将滨水区域与城市其他地区联系紧密,提供便利的交通及步行系统。

- 多功能原则:充分考虑人们的需求,提供多样化的休闲娱乐设施,如步行道、健身区、文化活动区等。

三、设计细节1. 水域改造针对滨水区域的水域,我们将进行改造和修复工作。

清理并治理污染物,确保水质达到相关标准。

同时,在水域周边种植适合水边生长的植被,打造自然、生态的景观。

2. 景观道路与步行系统设计中将考虑道路的拓宽和改造,使之更适合人们步行以及骑行。

道路两侧将设置绿化带,并考虑种植树木和草坪等植被,以提供舒适的环境和更好的空气质量。

3. 休闲设施为了满足人们的休闲娱乐需求,滨水景观区将设置多样化的设施。

如儿童游乐区、健身区、露天剧场等。

这些设施将根据滨水区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合理布局,既满足需求,又融入整体景观。

4. 文化活动区设计中将设置文化活动区,举办不同类型的文艺表演和展览活动,吸引市民和游客的参与。

同时,本地文化特色也将在该区域展现,以提升本地文化的认同感和影响力。

5. 照明设计照明设计是滨水景观设计非常重要的部分,合理的照明能够提升夜间景观的美感,并增强安全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滨水景观设计任务书
设计要求
一、景观设计内容
1、项目区概况
项目区位于成都市青白江区姚渡镇,东临金堂赵镇,南靠青白江清泉、福洪,西界西江河与日新镇相望。

地理坐标约在东经104°19′,北纬30°42′,海拔472—490米。

北邻的毗河为沱江三级支流,水源来自岷江,上段为柏条河,通过都江堰枢纽蒲柏闸分流,向东南,至郫县石堤堰,是东风渠引水的主水源,不仅是成都平原的主要排洪河道之一,而且是都江堰渠系的灌排两用河道。

研究区属亚热带气候,冬春干旱,夏季多雨,全镇气候温和、湿润。

年平均温度℃,年均降雨量900毫米,年日照时数小时,常年盛行风向为东北风,风速1—2级。

目前姚渡镇境内毗河景观主要存在一下两个方面问题,一是,河道自然形态破坏严重;毗河南岸是姚渡场镇所在地,每年雨季的抗洪防汛压力大。

近年来,姚渡镇政府逐年对河道进行修整加固,导致河道被截弯取直,河岸硬化比例逐渐增加,致使蜿蜒曲折多变的河道自然形态消失,河岸缓冲带植被减少,造成湿地生物多样性降低,生态失衡。

二是,河流水污染现象普遍;目前姚渡场镇排水设施较为落后,部分沿河的农家和居民区生活污水为经处理直接排入毗河。

另一方面是沿岸农业生产管理较为粗放,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效果不佳,化肥和农药残留随着灌溉水流入毗河,造成水体溶解氧下降,自净能力减弱。

三是、沿岸场镇区建筑风貌杂乱无章,各片区景观建筑不协调,新旧建筑风格不统一,居民区自住房屋违章加层现象普遍。

场镇道路未形成系统,断头路较多,道路绿化率低,没有形成绿化网络和系统,城镇整体风貌瞻观效果差。

为改善毗河沿岸景观,塑造姚渡镇新形象,拟对毗河沿岸滨河景观及场镇区域进行景观规划设计。

本次规划范围为姚渡镇域内毗河段以及部分场镇区,具体范围为南至金石路,北至毗河北岸,东西为姚渡镇域界(如下图)。

总面积约公顷。

,
项目区详细资料见附件内容。

2、规划设计原则
(1)自然生态及多样性原则
~
遵循水的自然运行规律,模拟自然水系的自然生态群落结构,以绿化及植物造景为主体,营造自然的富有生趣的滨水景观,构建丰富多样的生态环境。

(2)延续性原则
保持滨水空间与规划区域总体空间结构的联结,强化水系与城市绿地景观系统、城市建筑之间的有机联系;通过对人文景观和空间环境的营造,延续当地的历史文脉。

(3)亲水性原则
充分凸显水的可亲近性,积极营造可亲近的滨水空间,体现人文关怀,尽可能做到“可见”、“可近”、“可触”,促进人与自然的融合,营造良好的滨水空间。

(4)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重视水环境综合整治,处理好当前和将来长远发展的关系,统筹兼顾、综合协调,以实现对水系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5)效益最大化的原则
?
充分利用交通区位、环境资源和教育资源优势,通过用地的合理布局,实现土地收益的最大化。

3、规划设计目标
打造滨河新景观,体现姚渡镇新形象,将沿河场镇开发、传统文化保护与滨河生态保护及可持续发展有机融合,做到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四大效益的统一。

4、规划设计内容
(1)研究姚渡镇毗河沿岸景观带的区位、自然现状以及人文现状等概况,了解毗河的对该镇的经济、社会、生态和环境保护的价值,并进行景观规划定位;
(2)依据规划设计原则,以及研究区域现状分析,进行滨河景观规划总体构思;
(3)依据总体构思,确定滨河景观功能分区;
(4)进行景观要素(植被、水、建筑物、景观小品、铺装等)及配套设施的景观设计;、
(5)完成相关图纸内容。

(6)完成说明书的编写工作。

二、设计要求
1、规划要对区域内功能分区、景观建筑空间布置、交通组织等统筹安排、合理布局;对整体布局、重要节点及各主能建筑做出效果示意图。

2、解决好有关方面的衔接:充分把握拟规划区域在整个姚渡镇中的地位和作用,处理好滨河区和整个姚渡镇及其场镇建成区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姚渡镇历史文化、地方民俗、风土人情的融合;坚持科学发展、持续发展、以人为本的理念。

景观设计应达到宜游的目的,成为群众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3、考虑远期与近期实施的关系:规划区域的开发应具有一定的策略性,要结合用地的现状情况进行分期建设,规划设计和布局也应有一定的灵活性,使规划区域能根据周边地区开发和环境变化,以及未来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变化,不断做出调整的可能性,从而保持其吸引力和生命力。

4、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开展更为深入的景观规划设计工作;能对所学知识与技能进行自主性的适当拓展,能对规划对象进行综合分析与研究;能够做到思路与逻辑关系较清晰,有一定的系统性与科学性;图纸表达美观清晰,文字表达层次分明、语句通顺,论证说明有力。

设计最终成果

一、图纸
1、区位分析图
2、现状综合分析图
3、景观规划设计总平面图
4、功能分区图
5、景观结构图
6、交通组织分析图
7、景观分析图(视线)
,
8、竖向设计图
9、整体鸟瞰图(效果图)
10、景观照明示意图
11、分区详图
12、驳岸、景观小品等专项图
13、其它必要的表现图和效果图
二、说明书
时间安排
|
第1周星期一----滨水景观设计理论
第2周星期一----滨水景观设计案例汇报;资料整理、现状调研分析
第2周星期四---- 公园快题
第3周星期一----现状分析汇报
第3周星期四----确定设计思路,概念构思
第4周星期一---- 一草
第4周星期四----一草汇报,方案修改
第5周星期一---- 二草
.
第6周星期四----二草汇报,方案修改
第7周星期一---- 总平深化,定稿
第7周星期四----分区详图设计
第8周星期一---- 分区详图设计
第8周星期四----专项设计
第9周星期一---- 方案最终汇报
第9周星期四----方案完善修改
第10周星期一---完成文本和说明书
第10周星期四----成果整理
第11周星期一---交图,居住区景观设计理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