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水景观设计说明 (1)

合集下载

滨水景观设计说明(共五则)

滨水景观设计说明(共五则)

滨水景观设计说明(共五则)第一篇:滨水景观设计说明设计说明:一、基本概况:此设计是城市滨水文化广场,临近松花江,该广场规划占地面积7200平方米,广场东西长度90米,南北长度60米,广场为四边形。

广场是由一个上升的空间到一个下沉的空间是由一个河流联系而成,在空间上形成高低的变化提升广场韵味,广场在城市格局中是与道路相连,由多种软、硬质景观构成,在广场中采用步行的交通手段,满足人们的生活活动需要。

二、设计主要思想:该广场是以满族文化为设计理念,主要体现满族的民族文化和生活习俗。

三、设计原则:1、“以人为本”,创造舒适宜人的可人环境,体现人为生态。

人是景观的使用者。

因此首先考虑使用者的的要求、做好总体布局,要有利于广场环境,减少建设中的种种矛盾,提高环境质量等方面的功能要求。

2、“以滨水、绿化为主”,体现自然生态。

设计中水景以水池、喷泉的形式,通过对动静的处理手段活跃空间气氛,增加空间的连贯性和趣味性。

在设置水景时考虑的广场的安全性,为防止儿童、盲人跌撞的装置,同时考虑了地面排水以及防滑的因素。

植物造景,绿地中配置高大乔木,茂密的灌木,营造出令人心旷神怡的环境。

疏密适当,高低错落,形成一定的层次感;色彩丰富,主要以常绿树种作为“背景”,四季不同花色的花灌木进行搭配。

尽量避免裸露地面,广泛进行垂直绿化以及各种灌木和草本类花卉加以点缀,使广场达到四季常绿,三季有花。

3、“因地制宜”是植物造景的根本。

在广场景观设计中,“因地制宜”应是“适地适树”、“适景适树”最重要的立地条件。

选择适生树种和乡土树种,要做到宜树则树,宜花则花,宜草则草,充分反映出地方特色,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最经济、最节约,也能使植物发挥出最大的生态效益,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崇尚自然”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纵观古今中外广场环境设计,都以“接近自然,回归自然”作为设计法则,贯穿于整个设计与建造中。

只有在有限的生活空间利用自然、师法自然,寻求人与建筑小品、山水、植物之间的和谐共处,才能使环境有融于自然之感,达到人和自然的和谐。

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方案第一章滨水景观设计的基本环境形态特征

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方案第一章滨水景观设计的基本环境形态特征
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方案 第一章 滨水景观设计的基本环境形态特征
• 1.1 水的特征和寓意 • 1.2 水与生存环境 • 1.3 滨水环境设计理论发展与前沿课题
第一章 滨水景观设计的基本环境形态特征
• 水的特征和寓意
第一章 滨水景观设计的基本环境形态特征
• 水的特征和寓意
第一章 滨水景观设计的基本环境形态特征
第三章 滨水景观的生态保护规划与设计
• 3.2 保护和建立完善的生态体系
3.2.1 建立水岸植被缓冲带 应尽可能保留原有的自然植被。尽量避免在水边进行纯观赏性绿化,而应参照原有 自然植被群落进行适地适树的搭配。 水岸植被缓冲带一般设置在水边到水边的交界带上,地表径流需经过植被缓冲带最 终流入水体中,从而使污染物得到一定程度的净化的拦截,其宽度应根据实际情况, 由各种相关指标综合决定。
第三章 滨水景观的生态保护规划与设计
• 3.1 保护水质和处理水污染,利用水资源
3.1.3 水资源利用 水资源利用包括水循环利用和水资源收集两方面的内容。 在水循环利用方面,小型水体应尽可能利用大型水体进行循环净化,也可利用
经过污水处理厂处理过的处理水作为净化水体。 在水资源收集方面,应尽可能将处理后的生活污水和雨水纳入水资源的利用体
第三章 滨水景观的生态保护规划与设计
• 3.2 保护和建立完善的生态体系
3.2.2 湿地保护和建设
湿地系统的保育和恢复是滨水景观 设计的重要内容。滨水区除保持水 体的自然形态之外,还应尽可能多 设置一些小型的蓄水池和间歇性湿 地,收集雨水和收纳洪水,从而增 强景观的丰富性和滨水景观抵抗洪 水的能力,对景观和生态都具有重 要的意义。
所谓柔性水工结构,是与刚性水工结构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即采用一种相对容许变 化,同时又对水体及驳岸没有严重影响的结构进行滨水区域的建设,也是一种生态 的并且最小程度破坏自然的水工结构。

滨水景观设计方案

滨水景观设计方案

滨水景观设计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滨水地区的景观设计成为城市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滨水景观设计不仅能够提供人们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还能够提升城市形象,增加城市的吸引力。

本文将围绕滨水景观设计方案展开探讨,从设计理念、功能区划、植被选择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设计理念滨水景观设计的理念应该紧密结合当地的地理环境和文化特色,从而打造一处与城市环境相融合的滨水景观。

设计理念可以分为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景观两个方面。

1.自然景观自然景观方面,可以利用滨水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水资源,打造出丰富多样的水景,如人工湖、喷泉、瀑布等。

在植被选择上,可以考虑种植适应水环境的植物,如芦苇、莲花等,以营造出自然而生态的氛围。

2.历史文化景观历史文化景观方面,可以通过保护和修复滨水地区的历史建筑和文物,结合传统文化元素,打造出独具特色的滨水景观。

例如,在设计中可以引入传统建筑风格、雕塑、碑文等元素,以展示当地的文化底蕴。

二、功能区划滨水景观设计应该根据地区的特点和需求进行功能区划,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根据滨水景观的不同功能,可以将设计划分为休闲娱乐区、健身区、文化交流区等。

1.休闲娱乐区休闲娱乐区是滨水景观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可以设置长椅、亭子等休息设施,提供人们一个舒适的休闲场所。

同时,可以规划游乐设施、草坪、露天剧场等,以满足人们的娱乐需求。

2.健身区健身区是提供人们运动和锻炼的场所。

可以设置户外健身器材、篮球场、足球场等,供人们进行各种体育活动,促进身心健康。

3.文化交流区文化交流区是滨水景观设计中展示当地文化特色和开展各种文化活动的场所。

可以设置露天剧场、文化艺术展示区等,以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

三、植被选择植被选择是滨水景观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选择合适的植被,可以营造出绿意盎然的景观效果,提升人们的舒适感和视觉享受。

1.水生植物滨水区域常年湿润,适合种植水生植物。

如芦苇、荷花、莲花等,这些植物既能提供文化景观的装饰效果,又能为湿地提供保护和净化功能。

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方案第一章滨水景观设计的基本环境形态特征

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方案第一章滨水景观设计的基本环境形态特征

第一章 滨水景观设计的基本环境形态特征
• 1.3滨水环境设计理论发展轨迹
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环境运动的高涨和生态意识的觉醒,滨水地区的复兴 成为环境保护的一大课题。
第一章 滨水景观设计的基本环境形态特征
• 1.3滨水环境设计理论发展轨迹
滨水环境研究的前沿课题 (1)历史遗迹保护和改造 (2)进行用地功能重组 (3)滨水地区的交通线路组织 (4)场地特征的塑造 (5)生态恢复
第三章 滨水景观的生态保护规划与设计
• 3.1 保护水质和处理水污染,利用水资源 • 3.2 保护和建立完善的生态体系 • 2.3 运用天然环保材料和做法 • 2.4 采用可再生能源 • 2.5 生态教育
第三章 滨水景观的生态保护规划与设计
• 3.1 保护水质和处理水污染,利用水资源
水污染主要是浮游物以及有机物、氮和磷等营养盐类、重金属离子、有毒物质等 水中溶解质造成的。这些浮游物和水中溶解质会使水中动植物的生活及水体性质 本身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从而造成不同程度的水污染。 在进行滨水生态保护与设计时,水资源的最大化和最优化节约和利用也是重点考 虑内容之一,主要体现在:
东京世田谷区多磨川北城市肌理关系图
第二章 滨水景观设计的范畴和方法
• 2.3 滨水景观的设计原则
2.3.1 保护与开发平衡的原则 2.3.2 突出滨水空间公共性的原则 2.3.3 积极推动公众参与的原则 2.3.4 延续和挖掘深层的地域文化涵义的原则
第二章 滨水景观设计的范畴和方法
• 2.4 滨水景观的设计方法
第一章 滨水景观设计的基本环境形态特征
• 1.3滨水环境设计理论发展轨迹
工业革命之前的滨水空间,是城市生活的核心地带
第一章 滨水景观设计的基本环境形态特征

滨水景观设计方案

滨水景观设计方案

滨水景观设计方案
目录
1.概述
1.1 背景
1.1.1 城市发展需求
1.1.2 环境保护意识
1.2 目的
1.2.1 提升城市形象
1.2.2 增加居民休闲空间
1.3 意义
1.3.1 促进经济发展
1.3.2 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概述
在城市发展的背景下,人们对环境保护和人居空间的需求越来越高。

因此,滨水景观设计成为一种重要的方式来提升城市形象,增加居民的休闲空间。

背景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的绿地和水系逐渐减少,城市面临着空间紧张和环境恶化的问题。

因此,滨水景观设计应运而生,成为改善城市环境的重要手段。

城市发展需求
滨水景观设计能够为城市增添独特魅力,吸引游客和投资,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同时,通过打造优美的滨水景观,也可以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

环境保护意识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对城市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滨水景观设计可以有效保护水资源,提升城市的生态环境,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目的
滨水景观设计的目的在于提升城市形象,打造宜居的生活环境,增加居民的休闲空间。

促进经济发展
通过滨水景观设计,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者,推动城市经济的繁荣发展。

同时,优美的景观也将为周边的商业活动带来更多的人气和商机。

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优质的城市环境可以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让他们在美丽的滨水景观中放松心情,享受生活。

滨水景观设计不仅是城市形象的提升,更是为居民打造舒适宜居的生活空间。

(精品论文范文)滨水公园设计说明

(精品论文范文)滨水公园设计说明

滨水公园设计摘要畅春园景观设计从生态的角度出发,着重对当地绿色景观的缺乏与大小东湖的水系进行治理规划,改善该区域景观环境匮乏现状,有效地防止生态的破坏欲恶化。

提高市容市貌和市民生活环境质量,提供优美静雅的城市滨水景观,满足市民对户外活动的需求。

同时将该区域与城市的发展向联系起来,打造成城市对外展示的门窗,运用畅春园设计主题中蕴含的交流合作思想与充实的文化底蕴,来树立城市形象和良好的精神面貌。

既迎合了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又满足了人们对现代城市景观欣赏的眼光需求,达到城市发展的需求与景观规划的双赢。

关键字:生态景观、城市滨水景观、城市形象。

AbstractChangchunyuan landscape is designed from the point of ecological ecological view.Based on the warter system of Daxiao east Lake, it focises on consummating of local green landscape: the effeltive preventing of the deterioration of ecological desteruction:the imporving of resideuts living standard and quality of the city envioronment for the purpose of provicling a beautifui warterfornt landscape for the citizens altivities.Atthe same time,as a citys display window, it link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esign the me of Changchunyuan Landscape, which mainly contains the idea of communication and cooperation, and envichment of cultural foundation, it establishes upstanding image and good mental outlook of the city. All in all ,Changchunyuan Landpscape meets the needs of morden citys development and the demand of peoples appreciative Vision of the urban landscape , which is oibsolutely a win-win situation for both city development and landscape dewign.Key Words:Ecological landscape, urban waterfront landscape, city image前言20世纪城市化(urbanization)的巨大变化与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深造成世界各国面临不同程度的景观危机。

滨水景观设计1

滨水景观设计1
运用景观元素如植物、水体、小品等,打造丰富多彩的滨 水景观。
建筑设计
结合滨水环境特点,设计具有地域特色和时代感的建筑形 态。
照明设计
通过合理的照明设计,营造舒适宜人的夜间滨水环境。
施工图绘制与审查
01
施工图绘制
按照相关规范和要求,绘制详细的滨水景观施工图,包括平面图、立面
图、剖面图等。
02
技术交底
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
防洪与水资源管理
滨水区域易受洪涝灾害影响,设计 需结合防洪措施,合理规划水资源, 确保景观安全与可持续性。
文化遗产与历史传承
许多滨水区域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 遗产,设计需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 进行创新,实现文化传承与发展。
公众参与与社区营造
滨水景观设计需注重公众参与, 满足社区居民需求,营造具有归
空间组织
可持续性
合理规划住宅区的空间组织, 设置公共绿地、休闲步道、 儿童游乐设施等,提供多样 化的户外活动空间。
注重景观的可持续性设计, 采用节能、环保的材料和技 术,降低维护成本,提高生 态效益。
06
滨水景观设计挑战与趋势
面临的挑战
环境保护与生态平衡
滨水区域通常是生态敏感区,设计 需考虑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保
小品元素运用
运用雕塑、座椅、灯具 等小品元素,点缀滨水 景观,增加趣味性和艺 术性。
04
滨水景观设计方法
现场调研与分析
现场踏勘
对滨水区域进行实地踏勘,了解地形地貌、水文条件、 植被状况等自然环境因素。
数据分析
收集相关气象、水文、地质等资料,对滨水区域进行 定量和定性分析。
案例研究
借鉴国内外优秀滨水景观设计案例,分析其设计理念 和手法。

滨水景观设计方案

滨水景观设计方案

滨水景观设计方案在城市化进程中,滨水景观设计成为了城市规划重要的组成部分。

滨水景观设计不仅仅是为了美化城市,更是为了满足人们需求,提高公共空间的利用率。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设计师需要从环境和功能两个方面入手,做好细节设计,满足人们的需求。

环境设计方面,设计师需要考虑滨水区域的自然特征,同时保留其独特的自然风貌。

例如在开发滨水公园时,应考虑周边环境的风土人情,调查当地历史文化等,从而保证公园的风貌与周边环境协调一致。

此外,公园中应设立自然保护区,保留稀有物种,保持生态平衡。

在功能设计方面,滨水景观需要考虑人们的需求,提供多样化的体验和服务,满足市民的公共休闲和娱乐需求。

例如在公园中,可以设立自行车道、儿童游乐区等休闲娱乐设施。

此外,在公园中应设立休憩区域,灌木丛等,为人们提供一个安静的场所,感受大自然的静谧之美。

细节设计是滨水景观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例如,公园中的凉亭、亭子等建筑可以采用当地传统建筑风格,保证建筑与环境协调一致。

同时,在公园中应有绿化带、水池等,让人与自然环境结合。

此外,公园中的垃圾桶、路灯等设施也需要精心选择、设计,以满足公园内的各项需求。

滨水景观设计需要我们根据所处环境来制定相应的计划和策略。

以花都大道滨水景观设计为例,设计师采用了以“人文环境、绿色环境、滨水环境、公共环境”为基础的设计理念,设计出了融合自然生态和城市文化的滨水景观。

这一设计方案将生态景观与人工景观有机融合,为市民提供一个旅游、游玩和休闲的场所。

总之,滨水景观设计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设计师需要从环境、功能和细节入手,满足人们的需求,同时保证环境的协调一致。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我们相信滨水景观设计会越来越先进、丰富,让我们的城市更加美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原新区滨水带景观设计说明
一、项目背景
地形地貌
蒙山县四周群山环抱,境内丘陵起伏,地势东北高,西南低,湄江纵贯其中。

县境东西宽43公里,南北长70公里。

北部的新圩镇、文圩镇、蒙山镇及西河镇为盆地。

南部的黄村、汉豪、陈塘为峡谷地。

县境西连大瑶山。

西北部的骛山,属萌诸岭山脉,海拔1104米,是全县的最高峰。

东北部有鸡冠山脉,从荔浦县的猪头山起延伸经蒙山、昭平两县,成为两县的天然分界线。

北部有白面山,西南部有百崖顶、大道岭,南部有高山岭。

水文状况
县内有大小河流159条,均发源于金秀大瑶山山脉和鸡冠山山脉等山系,其中较大的江河有24条。

湄江是蒙山江河的主流,属西江水系,是西江支流蒙江的上游,发源于大瑶山,从县西北新圩镇的坝头村入境,流经新圩镇、西河镇、蒙山镇(县城)、黄村镇、汉豪乡、陈塘镇,下经藤县在蒙江镇汇入浔江,全长107。

50公里,县内流程86。

86公里,水位最高为112。

61米,最低为106。

61米。

主要的支流有壬山河、茶山河、瓦冲江、百合江、夏宜河等河流。

气候特征
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县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

雨热同季,夏季长,酷热;冬季短,严寒期短,无霜期长。

年平均气温为19。

7℃,平均最高气温24。

5℃,极端最高气温38。

5℃(1971年7月22日),极端最低气温一4。

5℃(1955年1月12日)。

全县太阳年辐射总量为102。

03千卡/平方厘米,平均年日照总量为1581小时。

年平均降雨量为1738。

7毫米,最多为2529毫米(197年),最少为1138。

3毫米(1958年)。

降雨季节分布不均匀,雨季一般始于4月中旬,终于8月下旬。

主要气象灾害有:倒春寒、冰雹、狂风。

暴雨、寒露风、霜冻等。

土壤状况
全县分为水稻土、旱地土、山地土3个立类。

水稻上有7个亚类,18个上属,43个土种,均宜种植水稻。

旱地土多分布在村庄前后及河流两岸、河谷地带,是多种农作物适生
地。

但大部分耕作层浅,保水保肥力差。

一般山地上以山地黄红土、山地紫色土、山地红土3个上属为主。

4自然资源
矿藏:有金、银、铜、铅、锌、硫铁矿、石英石、石灰石、重晶石、金刚石等。

以重晶石、黄金、铅锌、红石、硫铁矿储量最丰富。

水产:鱼类有鲢、鲤、塘角、草鱼等10多种。

野生动物:较为珍贵的有山猪、果子狸、穿山甲、竹鼠、獐、獭、蜕、鹿、相思鸟、翡翠、鹤鸽、春丝鸟等,其中大鲵、穿山甲、白鹇、原鸡、大灵猫、小灵猫、水獭、麝、毛冠鹿等为国家级保护动物。

植物:森林植物有40个科72个属80个种,马尾松遍布全县,以松、杉为优势树种。

野生药用植物有山碴、金银花、罗汉果、绞股蓝等90多种。

食用真菌类有木耳、香菇。

草菇、凤尾菇、猴头菇等。

药用真菌类有获警、灵芝等。

土地:2001年,全县土地总面积12。

79万公顷。

其中农业用地2。

26万公顷,占总面积问%,林地10。

10万公顷,占79%;宜林荒地4000公顷,占3%;宜牧草地22327公顷,占1。

82%;水域3707公顷,占2。

9%,城镇、村庄、道路、工厂等用地2500公顷,占1。

96%;石山44公顷,占0。

03%。

水能资源:全县水能蕴藏量为5。

62万千瓦,可供开发量3。

18万千瓦。

已开发13930千瓦,占可开发量43。

8%。

可供利的水源年均总量为14。

99亿立方米,耕地面积年耗水量只占19。

5%。

二、景观规划理念与目标
规划理念:
(1)景观空间的开放性与亲水性;
(2)景观的可游性、可赏性和可参与性;
(3)景观的生态性和以人为本的设计;
目标:造就城市节点形象,提高城市品位,完善城市功能,为城市居民及过往行人提供一处休憩、游赏、观景与交流的场所。

三、规划依据
1、国家有关绿地、建筑、市政、电力方面规划
2、新乡市城市整体规划
3、新区现状基础资料
4、设计任务书
四、规划原则
1、生态性设计原则:
围绕以植物造景为主的生态型城市景观的营造,利用植物的不同生态习性及形态、色彩、特性等营造各具特色的景观区域,植物配置运用乔、灌、草三者相结合的多层次植物群落的构筑,在有限的绿地范围内,达到最大的绿量,使之产生最大的生态效益。

2、亲水性设计原则:
该滨水绿地,整块用地沿湖岸依次展开,现状决定了亲水性设计的原则。

水,对人类有着天然的亲和力,因此沿湖边布置铺装硬地,布置园路,点缀景观建筑小品,所有的铺装小广场、园路、景观小品均依水展开,给人以感官上的愉悦,心理上的惬意,同时,又可从立面上丰富景观效果。

3、休闲性设计原则:
休闲性是现代城市绿地设计重要的特征之一,是生活性景观设计的重要内容,又是体现现代景观设计的“人本主义”原则的重要标志之一。

为了给人们快节奏的生活带来欢乐、悠闲、幽雅的感受,在设计中精心设置了园路,休息观景亭、台等,达到道路线型流畅、曲径通幽、移步换景的效果。

五、总体布局规划设计
景观总体布局:
总体布局上按点、线、面相结合的方式,将一条曲动的主游路把一系列景观节点很好的连接展开。

(一)、花前月下景区:
该景区位于湖泊西北部,广场为完全对称式布局,中轴线的中心为一旱地喷泉,两侧为石构艺术小品及花坛,景区内设置游步道,将各景点相连,绿地内种植以各色花灌木组成不同的色彩,视觉效果强烈。

近水处设一木制亲水观景平台,可满足人们的亲水心理,同时亦可满足举家到此观景、嬉戏、健身的不同层次的需求。

该景区在绿色翠堤上,成为视觉的凝聚点,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向心力。

(二)、古韵新影景区
该景区与花前月下景区相邻,入口广场采用一尊玉溪雕塑,来映射新区的商业发展历史,以最高的诚信向世人展示新乡市人民的高尚品格和商业精神,诚信为本,和谐发展的共同发展的理念。

广场有特设的构筑物和图腾铺装来呼应雕塑。

(三)、翠堤春晓景区:
该景区是一个单独的空间,半私密性质,以一座采用现代拉膜结构的白色为主景,这种轻盈的结构在水边十分合适,造型美观大方,色彩柔和,富有现代气息,屹立在风光逶迤的湖边,与湖上帆影遥相呼应,不仅有一份心旷神怡的意境,还象征新区在日新月异的经济发展进程中,展翅高飞,一帆风顺。

虽然是寓意,却代表了人民的心愿。

在此观景,情景交融,自然美景与现代城市景观相互融合,相互渗透,达到了景观渗透的效果。

(四)、欢乐家园景区
该景区位于南侧,入口广场设有中心喷泉和两侧的小型景观喷泉,弧形圆形花坛对称分布于广场两侧,造型独特的景观灯立于花坛中心,十分壮观。

在滨水处有大型健身馆和游泳馆,白色的馆顶、艳丽的鲜花、五彩的灯光形成强烈的色与光的对比效果,极具现代感,与近水远天相映衬,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五)、伊林垂钓景区
该景区位于湖泊西部,在景区的中部设有一个观景长廊和一处露天茶座,当游人疲惫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