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语文三年级下册:《14“军神”》word教案 (1)

合集下载

《军神》教案

《军神》教案

《军神》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军神、镇定、肃然起敬、堪称”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学习他坚韧不拔的品质。

4.引导学生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刘伯承坚韧不拔的品质和钢铁般的意志。

三、教学难点感受刘伯承的品质和意志,学习如何运用语言表现人物性格。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及有关刘伯承的故事资料。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有关刘伯承的故事。

五、教学时间: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教师出示刘伯承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他的名字和事迹。

2.教师介绍刘伯承的背景和事迹,引出课题《军神》。

3.学生齐读课题,质疑:军神是什么意思?刘伯承为什么被称为军神?(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教师指名读课文,纠正字音和语调。

3.学生交流初步感知: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教师随即板书:刘伯承、沃克医生、手术。

4.教师引导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并让学生找出相应的语句。

(三)细读课文,品读词句1.教师引导学生自主研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刘伯承为什么被称为军神?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的军神品质?2.学生小组交流讨论,互相学习。

教师巡视指导,引导学生从重点词句入手,深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学习人物的品质和精神。

以下是一个示例:(1)刘伯承的镇定自若:引导学生抓住“一声不吭”、“抓破”、“数清”等词语体会刘伯承的坚强意志和镇定自若。

教师随即板书:镇定自若、坚强意志。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部分内容。

(2)刘伯承的坚韧不拔:引导学生抓住“七十二刀”、“脸色苍白”、“勉强一笑”等词语体会刘伯承的坚韧不拔和顽强毅力。

教师随即板书:坚韧不拔、顽强毅力。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部分内容。

(3)沃克医生的敬佩:引导学生抓住“肃然起敬”、“堪称”等词语体会沃克医生对刘伯承的敬佩和赞赏。

沪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军神

沪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军神

沪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军神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中国古代人们对军神的崇拜和祭祀活动。

•掌握“急行军”这首军歌的歌词和曲调。

•理解“道德经”中关于“不争”的道理,并尝试用自己的话简单解释。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让他们自主模仿唱“急行军”。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他们有领悟中国民间信仰文化的能力。

•培养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让他们尝试用自己的语言理解并表达“不争”的道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理解中国古代人们的信仰情感和怀念战争英雄的情感,建立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2.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道德经”中关于“不争”的道理。

•帮助学生理解并领会歌曲中表达的“战斗意志”和“英雄情怀”。

三、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10分钟)引导学生回忆上一堂课学习的内容,复习有关“雨巷”的诗句,并与这课的主题联系起来:“雨巷”中的老屋和老树,有没有曾经见过或听说过的“老祠堂”?2. 了解古人对军神的崇拜(10分钟)通过图片、视频、故事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化中对军神的崇拜,以及一个叫做“关帝庙”的地方,人们是赞扬英雄和祈求平安。

3. 唱歌:急行军(20分钟)让学生看视频,感受一下急行军的气势。

然后播放这首歌让学生模仿,点名独唱。

然后让学生自己掌握歌曲的歌词和曲调,以2-3句歌词为一段,停顿一下,再跟随音乐节奏完成,最后在班级中进行小合唱,体验激情和合作的感觉。

4. 理解文本:《道德经》(30分钟)展示《道德经》中有关“不争”的章节,并以学生理解能力为导向,让他们思考并总结出其中的道理,并让学生用简单的语言进行表达,以激励学生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5. 总结与课后作业(10分钟)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查看学生的学习情况,提出问题和解惑。

布置课后作业:将《急行军》这首歌送到家布置,让家长与孩子一起演唱这首歌。

四、教学评估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阶段性测试,音乐表现评分、小组讨论和课堂活跃度等多种评估方式,来全面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并及时及时认识到学生需进一步加强的方面,与家长保持沟通,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

小学语文-沪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军神”

小学语文-沪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军神”

小学语文-沪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军神”教学流程一、揭题导入。

1.板书课题,学生随教师书空。

2.齐读课题,简要谈谈读后的感受。

3.大屏幕出示刘伯承元帅生前的一组照片,简介元帅生平。

(刘伯承,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他在硝烟与战火中度过了几十个春秋,戎马生七十多年,他为中国革命事业,解放事业新中国的建设建立了卓越的功勋。

他的一充满了传奇色彩。

人们不仅尊称他为军神,还有人称他为武神教书先生编外参谋等,这每一种称呼的后面,都有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

那么,《军神》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呢?)(点评:真实的照片,极富感染力的语言,让刘伯承元帅光辉而活的形象印入学生的心田,心油然升起一种崇敬之情,带着这样的情感走入文本,为后面的教学作好了情感铺垫。

这样的情境创设,可以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急于探求军神背后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看谁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2.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

3.简单交流读后的感受。

(点评:对于这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来说,学生很容易就能了解故事的梗概。

要求学生快速阅读,可以训练学生快速捕获文章重要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习惯。

)三、锁定重点,品读军神内涵。

1.再次快速浏览全文,到沃克医生称赞军神刘伯承的话,并画下来。

(大屏幕出示重点句:沃克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2.齐读这句话,体会沃克医生说这句话时带着怎样的感情?(惊讶、激动、美、崇敬)3.带着自己的体会再读读这个句子!4.引导质疑:此刻你最想弄明白什么?(学生问题预设:沃克什么会惊呆了?为什说刘伯承是一个真正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为什么称他为军神?)5.引导学生自主解疑:其实这些为什么的答案就在课文之中,只要我们用心去读课文,去体会,你一定会从文中找到答案!(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问题阅读讨论、合作解疑;教师参与讨论。

)(点评:带着自己的疑问与文本进行全身心的对话,凭借自己已有的知识、能力和阅读经验,进行自我解疑的尝试,是语文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自主实践过程。

《军神》备课教案——突出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情商及情感力

《军神》备课教案——突出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情商及情感力

《军神》精选备课教案——突出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情商及情感力作为我国的一部重要影视作品,《军神》一经推出便收获了广泛的关注和好评。

而在教育领域,影视剧也常常被运用来进行情感教育,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本文将就《军神》精选备课教案进行分析,探讨如何通过突出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情商及情感力。

一、何为情感教育情感教育是指教育过程中通过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培养学生的情感品质、引导学生产生必要的情感体验并加以控制的一种教育方式。

情感教育是整个教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之一,它既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情感素质和情商,增进学生的人际关系,也有助于快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就感,有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

二、《军神》在情感教育中的作用《军神》是一部纪念烈士牺牲的传记电视剧,整部电视剧以逝去的军事英雄邱少华的生命与精神传承为主线,通过展现邱少华的革命、军事生涯和伟大牺牲,向观众展现了一名在战乱年代中赤诚献身、革命信仰坚定的军事英雄形象,刻画出了中华民族对党和人民的血染、忠诚,寄托了人民对英雄的感恩之情,使得情感教育方面效果显著。

1. 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作为一部以烈士牺牲为主题的影视作品,《军神》最大的作用之一就是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在电视剧中,邱少华以他的实际行动和革命精神为学生成为了榜样,在看过《军神》后,学生们对于烈士和牺牲的理解都比以前更加的正确和深刻了,理解到了什么是真正的爱国精神和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

2. 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情感在电视剧中,邱少华始终对待战友、家人、亲人等人都非常的关心和爱护,他的这种行为为学生成为了一个榜样。

光看到这种情境和邱少华个人的表现已使学生对邱少华产生了极高的自尊心和参与感,这就对集体主义情感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 促进学生内心情感的释放和发展优秀的电视作品会在情感教育中有强大的辅助作用。

《军神》作为一部高品质的制作,展现了烈士慷慨牺牲、忠诚于理想和信仰等强烈的情感特征,这对于学生的情感发展非常有帮助。

《军神》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军神》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军神》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历史背景和人物形象。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课文中的生字词进行口语表达的能力。

(3)学会通过查阅资料、讨论等方式,深入了解课文背景和相关知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尊重和敬仰之情。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

(3)培养学生勇敢、坚毅、顽强拼搏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历史背景和人物形象。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历史背景和人物形象。

(2)运用课文中的生字词进行口语表达。

三、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军神》。

2. 生字词卡片。

3. 相关历史背景资料。

4. 多媒体教学设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军神》的背景和主要内容。

(2)激发学生对课文人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课文背景和相关知识。

3. 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所描述的人物形象和特点。

(2)学生通过讨论,总结课文中表现出的军神精神。

4. 课堂讲解:(1)教师对课文进行详细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2)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生字词进行口语表达。

5. 课堂练习:(1)学生进行生字词书写练习。

(2)学生进行课文内容填空练习。

6. 情感升华:(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军神的意义,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学生分享自己对于军神的理解和感悟。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拓展作业:(1)学生查阅相关资料,深入了解课文背景和相关知识。

沪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军神

沪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军神

沪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军神》教学内容本次教学将主要围绕着一篇课文展开:《军神》。

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军人的辛苦、坚韧、英勇,让学生学会尊重并感恩他们的付出。

教学目标•了解军人的艰苦生活和他们的奉献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家国情怀;•激发学生的向上向善、勇敢坚强的品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了解军人的艰苦生活和他们的奉献精神;•学生能够理解文章的含义和主旨;•学生能够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与思考。

教学难点•学生思维的引导,使得学生能够从课文中真正体会到军人的辛苦、坚韧、英勇;•如何通过语言表达,使得学生的感受和思考能够得到充分的表达和呈现。

教学方法本次教学将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来促进学生的学习:•课前了解士兵、军人的生活;•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课文的阅读和理解;•进行思维引导,让学生深入思考;•进行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进行反思、总结。

学习过程第一步:引导学生了解军人的生活在课前,让学生了解一些军人在部队的工作与生活,让学生对军人有一定的认识,使得学生在后续的学习中更容易从课文中领悟到军人的辛苦、坚韧、英勇。

第二步:小组合作阅读课文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课文的阅读,合理地分配角色,鼓励学生多次反复阅读,并进一步理解文章的含义。

在阅读的过程中,指导学生尝试体味课文中的色彩、音乐、节奏等艺术表现手法,增强学生的阅读体验。

第三步:思维引导引导学生思考军人所面对的困难和压力。

帮助学生解决疑惑,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进而理解文章的含义。

第四步:讨论交流让学生通过交流和讨论,分享对军人的理解和看法,让学生有机会畅所欲言。

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感受,鼓励学生多方面思考,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第五步:反思总结在学生对军人理解更深层次的时候,帮助学生自主总结,以促进其思考的深度和广度,让学生在反思思考的过程中,对语言的运用和思考方式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军神》教案 _1

《军神》教案 _1

《军神》教案《军神》教案 1教学目标1.认识“沃、匪”等5个生字,会写“庆、诊”等15个字,会写“诊所、年龄”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能读出人物说话的语气。

3.能说出沃克医生是怎么发现刘伯承是军人的,以及称他为“军神”的原因。

4.能从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中体会人物的内心。

5.能用沃克医生的口吻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重点1.朗读课文,能读出人物说话的语气。

2.能从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中体会人物的内心。

教学难点1.能说出沃克医生是怎么发现刘伯承是军人的,以及称他为“军神”的原因。

2.能用沃克医生的口吻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1.教师讲解关羽刮骨疗毒的故事。

学生认真倾听,说说你从中感受到关羽怎样的特点。

(感受到关羽豪迈大胆、勇敢无畏、意志坚强的特点)2.出示课文题目。

(出示课件1)课件1三国时期,蜀国名将关羽不用麻药,刮骨疗毒,全无痛苦之色,神医华佗尊称他为“天神”。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中也有这样一个人,他在不使用麻醉剂的情况下忍受了七十二刀的刀割之痛,却一声不吭,他就是刘伯承。

为他实施手术的沃克医生尊称他为“军神”。

(板书:军神)学生齐读课文题目。

设计意图:用学生熟悉的相类似的故事导入新课,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既注重了故事之间的联系,又使学生对即将学习的课文内容有大致的了解。

3.学生阅读,了解人物。

(出示课件2)课件2刘伯承(1892-1986),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

原名明昭,四川开县(今属重庆)人。

1912年考入重庆军政府将校学堂。

192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参与领导南昌起义,任中共前敌委员会参谋团参谋长。

1935年1月在遵义会议上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军区、晋冀鲁豫野战军、中原军区、中原野战军、第二野战军司令员。

1947年8月初,同邓小平率部千里挺进大别山,对扭转全国战局起了巨大作用。

三年级下语文教案-军神_沪教版

三年级下语文教案-军神_沪教版

三年级下语文教案-军神_沪教版课题14.军神教学目标1.能在阅读过程中独立认识生字10个:诊剂怔涔攥崭衷勉赫承;能区分“教训”、“教育”和“训斥”,并会正确使用。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了解刘伯承在不用麻醉剂的情况下接受眼科手术的故事,并能按照一定的顺序复述课文的内容。

3.感受刘伯承作为军人那钢铁般的意志。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能区分“教训”、“教育”和“训斥”,并会正确使用。

2. 通过课文学习理解“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如果你是一位军人,那么,你就是一个‘军神’!”这句话的意思,感受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

教学难点能按照一定的顺序复述课文的内容教学媒体词语若干,课文朗读录音。

板书设计 14 “军神”——刘伯承元帅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拒绝使用麻醉剂一声不哼脸色苍白平静回答攥住、青筋暴起数刀数本课小结引导学生精读课文,感悟“神” :1.从沃克医生的神态变化中感悟。

这篇课文描写的主要人物是刘伯承,但描写人物的同时,重点写沃克医生的神态和情绪变化。

手术前,沃克医生的表情开始是“冷冷”的,当刘伯承拒绝用麻醉药时又“愣住了”,手术后,当病人说出刀数时,沃克医生又对他非常佩服。

这些神情的变化,先让学生读书中自主发现,然后再充分的感情朗读,并想想、议议:思考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从侧面了解刘伯承坚强的意志。

2.从刘伯承治眼的表现中感悟。

教学时让学生默读,引导学生找出文本中刘伯承手术时表现的相关词句:(1)刘伯承不愿意使用麻醉剂。

(2)手术时,他的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垫单,汗雨如下。

(3)手术结束后脸色苍白,勉强一笑。

在学生通过朗读,抓住重点词句的感悟,让学生从中感悟到一般的军人是做不到的,从而领悟到刘伯承手术中忍受剧烈痛苦,体现出他坚强的意志。

反馈教学效果的作业1.年轻人在德国人开的诊所里做眼科手术。

2.海龟在海滩上做游戏。

3.全校师生在操场上举行升旗仪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军神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表现“军神”的重点词语,能说出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的原因。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初步感受刘伯承坚忍不拔的钢铁意志。

教学过程:
一、图文对照,初读感知。

1.导入:今天这节课,我们将学习——军神(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2.(屏显课文插图)看了这张图,你一定有许多的疑问,说给大家听听。

(学生据图质疑,师筛选问题:①图上画的是谁?②他们
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3.放声朗读课文,然后图文对照,解决刚才提出的问题。

4.学生交流,简介图中人物与他们之间发生的事。

二、直奔中心,理清脉络。

1.看图,请你用一句话说说画面的内容。

(手术后,沃克与刘伯承谈话的情景。


2.文中哪句话最能反映画面上沃克医生翘起大拇指时说的内容?听录音,在书上用直线画出。

(放课文第四节录音)
3.交流并出示:了不起!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不是普通的军人,你是一位了不起的军神!
4.这是沃克医生在手术后对刘伯承的赞叹,那么文章的其他几节又讲了什么内容呢?快速读读课文的其他几节。

(理清文章脉络:§1、求治§2、术前§3、术后)
5.过度:沃克医生为什么要称刘伯承为“军神”呢?(出示问题)相信大家也有这样的疑问。

那就让我们一起带着这个问题
来学习课文,寻找答案。

三、抓住关键,读中感悟。

1.(出示:了不起!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不是普通的军人,你是一位了不起的军神!)你有什么疑问吗?
2.生交流:为什么称刘伯承为“会说话的钢板”?
3.理解“钢板”,钢板有什么特点?(说明刘伯承意志坚强)
4.文中哪些词句具体反映了刘伯承有坚强的意志?请大家分四人小组学习2——4自然段,并划出有关的词句。

5.大堂交流:
出示第二节文字、交流
重点体会:
①“坚决不愿意”、“恳切”
(感受刘伯承不怕疼痛的勇气)
指导朗读第一、二句话,通过提示语读出人物的语气。

②“能!我一定能!”
能!我一定能!
能,我一定能。

(比较两个句子的异同,体会语气的坚定并读好这句话)
③“自个儿爬上手术台”
(联系自己打针时的情景说说体会)
④师小结,引读——了不起!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
⑤分角色朗读§2
出示第三节文字、交流
重点体会:
①“一声不吭”、“紧紧抓住”
(体会刘伯承强忍剧痛时表现出的坚韧不拔的意志)
读好这句话
②“崭新的垫单竟被抓破了”
(体会刘伯承当时所忍受的疼痛是何等剧烈)
③分角色朗读§3
④师小结,齐读:了不起!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
出示第四节文字、交流
重点体会:
①“笑着说”
(在难以忍受的手术后竟还能笑着说——坚毅顽强)
根据提示语读好这句话
②“吓了一跳”、“不禁失声喊道”
(在常人无法忍受的疼痛过程中竟能清楚地数刀数,所以沃克医生会…)
感情朗读,感受沃克医生的由衷敬佩
③小结,引读——你不是普通的军人,你是一位了不起的军神!
④分角色朗读§4
⑤师小结、过度
四、围绕重点,巩固练习。

1.口头填空
出示:因为,所以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

2.拓展练说
同学们,慈祥的刘爷爷就在我们面前(屏幕出示照片),此时此刻你想和刘爷爷说什么心里话吗?
3.小结,感情朗读§2~§4
板书设计:
求治
14.军神术前坚忍不拔的
(刘伯承)术中钢铁意志
术后
抓住沃克情感变化的语句组织教学,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在文中找出有关句子解决问题,学生阅读很认真,讨论很热烈。

学生对刘伯承元帅很感兴趣,课前可组织学生收集一些资料交流一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