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33认识简单的机械第3课时参考PPT

合集下载

粤教版科学六下第3课《滑轮、轮轴与齿轮》教学设计

粤教版科学六下第3课《滑轮、轮轴与齿轮》教学设计

粤教版科学六下第3课《滑轮、轮轴与齿轮》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粤教版科学六下第3课《滑轮、轮轴与齿轮》主要介绍了滑轮、轮轴和齿轮三种简单机械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这三种简单机械的特点和用途,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力的作用效果、摩擦力等基础知识,对简单机械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滑轮、轮轴和齿轮的工作原理和应用还需进一步学习和掌握。

此外,学生对实际操作和观察感兴趣,应充分利用这一点进行教学。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滑轮、轮轴和齿轮的工作原理和特点,学会使用这三种简单机械。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滑轮、轮轴和齿轮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2.难点:滑轮、轮轴和齿轮在实际应用中的选择和计算。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实验教学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滑轮、轮轴、齿轮等实物和模型。

2.实验材料:绳子、杠杆、小车等。

3.课件:教材中的图片和实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滑轮、轮轴和齿轮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简单机械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介绍滑轮、轮轴和齿轮的定义、特点和应用,让学生对这些简单机械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操练(15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滑轮、轮轴和齿轮,观察它们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滑轮、轮轴和齿轮在实际应用中的选择和计算。

教师选取部分小组的讨论成果进行点评和讲解。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还有哪些生活中的机械属于滑轮、轮轴和齿轮?它们是如何工作的?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滑轮、轮轴和齿轮的特点和应用。

简单机械第1课时杠杆课件---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全

简单机械第1课时杠杆课件---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全

阻力臂 L2 阻力F2
动力F1 动力臂 L1
O l1
l2
F2 F1
3.人身上的杠杆 人体的杠杆系统,都有四个基本组成部分: 骨—— 一根硬棒; 肌肉收缩——动力的来源; 两根骨之间可以活动的关节——支点; 移动肢体或物体——阻力的来源。
读图
• 寻找手臂上的杠杆
当手拿物体抬 起时找出相应 的杠杆,以及 支点、动力、 阻力。
l2=
F1×l1 = 300N×20cm
F2
200N
=30cm。
课堂小结
1、杠杆: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就称 为杠杆。 2、杠杆五要素:支点、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3、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F1×l1=F2×l2。
4、杠杆的分类 (1)省力杠杆:省力、费距离;如小推车、扳手、羊角锤。 (2)费力杠杆:费力、省距离;例如:镊子、筷子等。 (3)等臂杠杆:不省力、不省距离;例如:跷跷板、天平秤。
杠杆类型
力臂关系
两力关系
特点
省力杠杆 费力杠杆 等臂杠杆
L1 > L2 L1 < L2 L1 = L2
F1 < F2 F1 > F2 F1 = F2
省力、费距离 费力、省距离 不省力、不省距离
说明:判断杠杆的类型,实际就是比较动力臂和阻力臂
的大小。
思考与讨论
赛艇上的桨属于费力杠杆,因为水对桨的阻力的阻力臂大于人手对船 桨的动力的动力臂。
F动=
F阻×L阻 L动
F阻一般是不能改变的。
减小动力的方法: 1、减小阻力臂L阻。 2、增大动力臂L动。
4.我国古代对杠杆的应用
用来捣谷 的舂
用来在井上 汲水的桔槔
课堂测评
1.关于杠杆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D)

3.3.认识简单机械(6课时)要点

3.3.认识简单机械(6课时)要点

安吉县高禹中学九年级上册科学导学案(§3.3认识简单机械①)课型:新授课 主备人:周道海 审核人: 班级: 姓名: 时间:11. -------------------------------------------------------------------------------【学习目标•重难点】知道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能找出杠杆的五要素:支点、阻力、阻力臂、动力、动力臂; 了解杠杆的历史及发展过程;认识机械的使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重点:认识杠杆的五要素:支点、阻力、阻力臂、动力、动力臂; 难点:会找阻力臂、动力臂。

【预习指导•先学思考】1、看图1、图2、图3,标出杠杆的五要素,写出它们的定义2、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运用到杠杆原理而工作的。

【探究活动•展示交流】思考:猿人想要把大石块移动,用硬杆捅石块捅不动,怎么办? 设计方案解决。

观察:找一找,下列生活中工具在使用时的相同点图 1 图3找出杠杆的基本特征:杠杆的五要素:提示:在人体中也有很多杠杆,你能找出哪些?【总结质疑•课堂检测】小结存在问题:课堂检测标出下列杠杆的五要素课外提高找出指甲钳工作时运用到的杠杆安吉县高禹中学九年级上册科学导学案(§3.3认识简单机械②)课型:新授课 主备人:周道海 审核人: 班级: 姓名: 时间:11. -------------------------------------------------------------------------------【学习目标•重难点】能用简单的器材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根据实验数据说出杠杆平衡条件中的数学表达式; 重点:掌握杠杆的平衡条件; 难点:掌握杠杆的平衡条件。

【预习指导•先学思考】画出图1、图2中力F 1、F 2的力臂。

【探究活动•展示交流】杠杆的平衡思考:在图3中你有几种方法使在右边加上钩码后,使杠杆处于水平位置?概念:杠杆在动力和阻力的作用下,保持 或 状态,我们就说杠杆处于平衡。

九年级科学上册 第三章 第4节 简单机械 第3课时 滑轮课件

九年级科学上册 第三章 第4节 简单机械 第3课时 滑轮课件

即 F=12 G
G 3:拉力的方向与重物的移动方向相同。
结论:使用动滑轮可以__省_力,但不能改变施力的___
方向
第十一页,共二十一页。
思考题:
1:使用(shǐyòng)定滑轮的好处是改_变_用_力_的_方_向__。 2:使用(shǐyòng)动滑轮的好处是省_力___。 3.能否利用(lìyòng)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优点把它们组 合起来,使它们即省力又方便呢?
为什么?
2、动滑轮: 转动轴与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
特点:能省力一半,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为什么?
第九页,共二十一页。
定滑轮
A:支点(zhīdiǎn)在轴心O处。
.0
l2 l1
G F
B:动力臂l1等于(děngyú)阻力臂 1:l定2 滑轮实际上就是(jiùshì)等臂杠杆。
F
2:拉力大小始终等于重物的重力大小。
能。把它们组合成滑轮组。
第十二页,共二十一页。
第十三页,共二十一页。
三、滑轮组 由一个(yī ɡè)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
F
F=
1 2
G
G n=2
F
F=
1 2
G
n=2GF=1 3GF
n=3
G
结论 : (jiélùn)
拉力(lālì)F的大小与吊起动滑轮的绳子股数n有关。
第十四页,共二十一页。
使用滑轮组时,动滑轮被几股绳子(shéng zi)吊起,所用力就
(a)
(b)
(c)
(d)
第十九页,共二十一页。
如图所示,物体A重G=80N,在F=10N拉力下匀速前进 此时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等于(děngyú)___2_0NN.

简单机械第1课时(PPT课件(初中科学)40张)

简单机械第1课时(PPT课件(初中科学)40张)
(F1变大了) 乙
l1 O

l´ O
l1

思考与讨论
如何使杠杆最省力?
提示:比较F沿不同 方向时力臂的大小。
沿F2方向用力时动力臂最大,所以F2最小。
如图所示,用撬棒向下撬石头,手握在撬
棒的末端B端,其中AO=0.1米,OB=1米,若
石头对A的压力为500牛,求在B端至少要用多
大的力才能撬起石头。
核桃钳就属于简单机械——杠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杠杆的知识。
一、杠杆
1.认识杠杆
我们每天都在使用机械,有简单的机械,也有 复杂的机械。
简单机械
较复杂的机械
这些能给我们提供方便的工具都称为机械。
• 任何复杂的机械都是由一些简单机械组合而成的。 • 杠杆就是一种非常简单的机械。
尝试使用下图各种工具,体验在使用过程中有什么 共同特征。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4节 简单机械
第1课时 杠杆
学习目标
能指出杠杆的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和阻力臂。 会绘制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图示。 理解杠杆平衡原理,并能应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解决简单
的问题;会辨认生活中常见的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和等 臂杠杆。
情境导入
比一比:女生用核桃钳夹 核桃,男生用手捏核桃, 看谁先把核桃压碎。
画出下列杠杆的力臂
L2 L1
F2
O
L1 F1
L2 F2
2.人体上的杠杆
人体的杠杆系统,都有四个基本组成部分: 骨—— 一根硬棒; 肌肉收缩——动力的来源; 两根骨之间可以活动的关节——支点; 移动肢体或物体——阻力的来源。
寻找手臂上的杠杆
当手拿物体抬起时 找出相应的杠杆, 以及支点、动力、 阻力。

第4章 第1节 机械运动(第3课时) 教学设计

第4章   第1节 机械运动(第3课时)  教学设计

第1节机械运动(第3课时)【核心概念】3.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学习内容与要求】3.1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②了解速度的定义和单位,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教学目标】1.科学观念:了解速度的测量方法;理解匀速直线运动的定义;了解变速运动的定义;知道生活中测量速度的方法。

2.科学思维:正确根据图像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提升观察、分析、描述和表达能力。

3.探究实践:通过小活动、读图等形式,理解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区别;了解生活中速度测量的一般方法。

4.态度责任:通过互动、合作等方法,形成关心身边的事物、乐于合作的意识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材分析】本课时内容为新浙教版七上第四章第1节《机械运动》的第3课时,主要内容为运动的测量,主要介绍匀速直线运动、变速运动及速度的测量等。

本课时内容既是速度的深入更是后续二力平衡等内容的基础,所以本课时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

【教学思路】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速度的测量→生活中的速度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可以从简单的直线运动开始。

探索活动:1)图4.1-11记录了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的行驶情况,在坐标图中画出路程与时间关系图像,判断甲、乙两辆汽车在各段时间内速度的特点。

参考:甲车运动路线为直线,在各段时间内速度相等;乙车运动路程为直线,在各段时间内的速度不相等,且越来越大。

甲车匀速直线运动;乙车变速直线运动2)让一辆少车从斜面滑下,标记小车每隔相同时间所在的位置,参考:vAB=sAB/tAB= 4.00cm/2s=0.04m/2s=0.02m/svBC=sBC/tBC= 5.00cm/2s=0.05m/1s=0.05m/s小车沿斜面下滑时,路线是直线的,为直线运动,但速度是越来越大的。

即小车从斜面滑下时,做变速直线运动。

一个物体沿直线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它的速度不变。

物体沿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作匀速直线运动。

s-t图像:v-t图像: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运动,其运动方向和快慢都不变的,是运动状态不变的运动。

2023年上湘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五单元:简单机械《生活中的“好帮手”》教案

2023年上湘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五单元:简单机械《生活中的“好帮手”》教案

第五单元简单机械第一课生活中的“好帮手”一、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认识生活中常见的简单工具,知道利用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完成好工作。

知道完成某些任务需要特定的工具。

2.科学探究针对生活中的工作难题(如拔钉子),尝试用不同的工具帮助解决,在比较中发现使用不同工具做同样的事情,效果是不同的。

对生活中简单工具的作用能提出自己的问题。

3.科学态度积极参与用不同工具拔钉子的体验活动,敢于尝试,乐于交流。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初步认识到工具作为技术的物化成果,可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捷。

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装满水的纯净水桶、钉入钉子的木板、拧紧的螺丝钉、未开瓶的汽水、木板、羊角锤、扳手、螺丝刀,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记录笔、活动手册。

三、教学时间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1)看单元页画面,读小诗:井中汲水用辘轳,给个支点撬重物,上山公路盘山修,滑轮组合增力度。

(2)提问:根据画面和小诗,你得到了哪些信息?(3)学生自由发言。

(4)引入并思考:从本节课开始,我们将进入《简单机械》的学习。

首先,我们来看看生活中的“好帮手”。

(5)展示并交流:课件展示或实物展示。

你在生活中遇到过与下图类似的难题吗?你是怎样解决的?a.出示汽水瓶,如何将它打开?b.出示钉有钉子的木板,怎样取出钉子?钉有螺丝钉的木板呢?c.出示两个人搬运大油桶,该怎么办?(6)学生自由发言。

(二)新课学习1. 寻找生活中的“好帮手”(1)讲述:我们在生活中经常遇到类似难题,为了克服这些难题,提高工作效率,人们发明了很多工具,这些工具成为了人们的“好帮手”。

(2)课件展示教材P56下方四幅图。

(3)交流:根据图片说一说,人们是使用了哪些“好帮手”来解决难题的?(4)小结:第一幅图,借用木板搭成斜面,使大油桶滚动起来,省力;第二幅图,用开瓶器开汽水瓶,省力。

第三幅图,用扳手拧开螺帽,省力。

第四幅图,用羊角锤取出钉子,省力。

(5)思考:想一想,你还知道哪些“好帮手”?它们能发挥什么作用?原因是什么?请把你想出来的“好帮手”记录在活动手册上。

简单机械第2课时(PPT课件(初中科学)27张)

简单机械第2课时(PPT课件(初中科学)27张)

___0_.2_5___m。
A
F
B
F1
F2
F3



3.如图所示,用下列装置提升同一重物,若不计滑轮自 重及摩擦,则最省力的是( C )
4.如图所示,物体重G=500N,滑轮重10N,当物
体匀速上升时,则挂钩B承受拉力为_5_0_0__N,绳
A处承受__2_5_5__N的拉力,拉力F为___2_5_5____N,
若绳子自由端向上拉动0.5米,则物体向上移动
第4节 简单机械
第2课时 滑轮
学习目标
了解定滑轮、动滑轮的工作原理。 知道定滑轮、动滑轮的实质是一个杠杆,了解滑轮组及
其工作原理。 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探究科学规律的兴趣、严谨的
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情境导入 想一想
施工人员要把 钢材、木料、 水泥等运到楼 上通常会怎样 做呢?
活动
测出钩码和动滑轮的总重G
记录承重绳子股数和F1、F2
F1
比较G和F1、F2的关系
F2 实验 钩码和动滑 承重绳子 拉力(N)
轮总重(N) 的股数
G
G

F1=
1 2
G

F2=
1 3
G

2

3
F= 1
n
G总
思考:判断下列承重绳子的股数为多少?
F 断绳法 奇动偶定
n=5
F n=4
F n=4
承 重 绳 子 的 股 数 为
A.F1较大 B.F3较大 C.F1、F2、F3的大小不能确定 D.将钩码提升相同的高度,力F1、F2、F3所做的功相等
2. 用滑轮按图甲、乙、丙所示三种不同方式,拉着同一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会画定滑轮和动滑轮的杠杆五要素
21
练习: (1)G=100牛,不计动滑轮重力和绳子与滑轮的摩擦 力弹簧秤A、B、C的读数分别为多大?
22
(2)G1=100牛,G2=30牛,此时 G1刚好在桌面上做 匀速直线运动,不计动滑轮重和绳与滑轮间的摩擦, 则大物体G1和桌面之间的摩擦力为多大?若动滑轮 重20牛,则大物体G1和桌面之间的摩擦力为多大?
(1)图线显示是一条直线说明了什么?▲;
(2)图线中x0=▲(用所给量表示)
(杭州外国语学校2005年高中招生试卷)
19
20
1.什么叫做定滑轮?定滑轮的特点、实质?
特点:能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 实质:等臂杠杆
2.什么叫做动滑轮?动滑轮的特点、实质?
特点:能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实质:动力臂为2倍阻力臂的省力杠杆



13
12.“塔吊”是现在建筑工地上常见的起重设备,用
“塔吊
可将重物方便地安放到工作区内,如图甲所示。现有
一“塔吊”,他有一水平臂AD,水平臂AD可分为AB和BD两部分,
AB叫平衡臂,BD叫吊臂。A端装有配重体,它的质量m=5吨。C
处装有可在水平臂BD上移动的滑轮组,C移动的范围是从B点到D
点。已知:AB=10米,BD=50米。若“塔”身的宽度和铁架、滑
11
1.现在有一根约30多千克的均匀铁棒,一杆最大 称量为20千克的杆秤。在学过杠杆的平衡原理之 后,你能想出一个办法用这杆秤来称量铁棒的质 量吗?
F1
oG
12
2.传说中山神庙的老和尚让他的三个弟子到山 下去挑水。但徒弟们都很懒,你推我,我推你, 谁也不想下山。无奈之下,老和尚就叫他们三 个一起下山去抬水。但到了山下,他们犯难了, 如何能三个人一起抬一桶水,每个人既不吃亏 又意不。占便宜呢?你帮忙想个办乙法给他们出出主
10
11.如图所示, 杠杆两端分别挂甲、乙两实心铝块, 杠杆平衡, 若: (1)把它们都向支点移相同的距离; (2)把它们都背着支点移相同的距离; (3)把它们各去掉相同的质量; (4)给它们各增加相同的质量; (5)将它们同时浸没在水中; (6)将甲浸没在水中,乙浸没在酒精中; 则杠杆是否继续保持平衡?
15
14.如图所示,硬质均匀木条OA的长为80厘米,左 端与竖直墙壁连接,可以绕O点自由转动;木条的 A端以细绳悬于B点,木条恰好水平,且AB与木条 垂直,一个质量为800克的小物块M在木条上从O 点以v=0.2米/秒的速度向右作匀速运动,经2.5秒 到达C点时,细绳恰好断裂,则细绳能承受的最大 拉力是______牛(木条质量及物块的体积大小均 可忽略不计)。
(2005年河北省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8
8.如图所示,OA=25厘米,OB=20厘米,OC=20厘
米,AC=15厘米,B点所挂物体重为45牛,当杠杆水
平平衡时,弹簧秤的示数为( )
A.36牛
B.45牛
C.50牛
D.60牛
9
9.画出图中作用在A 点最小的力的方向 。
10.在一直径是100 厘米,质量是40千克的均匀圆柱 体放在水平地面上, 靠在10厘米的台阶边,如图所示, 为使它滚上台阶,那么在圆柱体边缘的哪一点, 沿什 么方向施力时, 才能使用力最小?在图上画出此力, 并求出此力的大小。
轮组的重力及摩擦均不及,请计算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当C移动到D点时,计算该“塔吊”能吊起重物的最 大质量; (2)今想用此“塔吊”起吊质量为2吨的物体。那么, 为安全起吊,C最远可以移动到离B点多远的地方; 14
13.如图所示是锅炉的保险阀门。当阀门受到的蒸汽 压力超过其安全值时,阀门就会自动打开。如果 OB=2米,OA=0.5米,阀门的底面积S=1厘米2,锅 炉内气体的安全压强值(即内外压强差)P=6×105 帕,则B处所挂的G重为________牛。
1
1、如图所示的开瓶器实质是一个杠杆,画出杠杆的
五要素,它是一个
杠杆。
2
2.如图为切纸刀正在切纸的示意图,F1为动力图是羊角锤拔钉子示意图,请在图上画出这个杠 杆的五要素。
4
4、杠杆处于 静止或匀速转动 状态叫作杠杆的平衡,
杠杆在
F1L1=F2L2 时能处于平衡状态。
度(足够大)的风对准它们竖直向上吹时,则以下的说
法中正确的是 ( )
A.杠杆左端下降
B.杠杆右端下降
C.杠杆仍然在水平方向处于平衡状态
D.无法判断杠杆的转动情况
6
(1)
(2)
(3)
(4)
(5)
(7) (6)
(8)
(9)
(13)
(10) (14)
(11)
(12)
6.属于省力杠杆
的是:
7。
7.图5为电工常用的克丝钳,它的设计和使用 应用了很多物理知识。其中,钳把包了一层胶皮 是为了____________钳子的刀口做得比较薄是 为了_____________钳把做的比钳口长是为了 _____________。
5
5、乒乓球、保龄球等表面都是光滑的,为什么高尔夫
球的表面上布满小坑呢?经有关科学家研究发现:两个
等大的球,一个表面布满小坑,另一个光滑,在空中高
速飞行时,表面布满小坑的球受到的空气阻力较小.现将
质量与体积均相等的两个小球A(表面布满小坑)与B
(表面光滑)分别利用细绳悬挂在等臂杠杆的两端,使
杠杆水平平衡,如图所示.当从两球正下方同时以相同速
18
17.杆秤是我国常见的称量工具。为了研究杆秤的刻度
是否均匀,取一把刻度尺来研究,在最左端加上配重,使
刻度尺的重心G0距提纽O左边L0的地方,如图所示,用质 量为m1的钩码做秤砣,把它挂在离提纽O为x的地方;逐次 增加待测物体的质量mx,调节秤砣的位置,使刻度尺保持 平衡。记录下每次平衡时的待测物体的质量mx与秤砣离提 纽O的距离x,以x为横坐标,mx为纵坐标,做出如图所示 图线。
16
15.如图所示,一支均匀的直尺放在水平桌面上, 一端伸出桌面,已知伸出桌面的部分是全尺的1/3。 当在B端挂一5牛的重物时,直尺的A端刚刚开始翘 起,则此木尺的重量是______牛。
17
16.如图所示,在杠杆AB的中点O处挂一个重物G,杠 杆B处受一个水平方向力F的作用,绕A点沿图示方向 转动。当杠杆匀速转动时,力F将______(填“变 大”、“变小”或“不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