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声调 (1)

合集下载

普通话教案6、声调(一)

普通话教案6、声调(一)

绕口令练习: 绕口令练习:
大猫毛短, 大猫毛短, 小猫毛长, 小猫毛长, 大猫毛比小猫毛短, 大猫毛比小猫毛短, 小猫毛比大猫毛长。 小猫毛比大猫毛长。
大大妈大模大样骑大马, 大大妈大模大样骑大马, 老姥姥老夫老妻赶老羊。 老姥姥老夫老妻赶老羊。 姥姥喝酪, 姥姥喝酪, 酪落姥姥捞酪。 酪落姥姥捞酪。
小妞妞,围兜兜,坐在地头儿看豆豆。 小妞妞,围兜兜,坐在地头儿看豆豆。 地边来了一头牛,妞妞怕牛踩了豆, 地边来了一头牛,妞妞怕牛踩了豆, 翻过小土丘,跳过小河沟, 翻过小土丘,跳过小河沟, 忙把牛绳拉在手。 忙把牛绳拉在手。 小牛气得哞哞叫, 小牛气得哞哞叫, 大伙儿都夸小妞妞。 大伙儿都夸小妞妞。
第六课:声调( 第六课:声调(一)
训练目标: 训练目标:
一、掌握什么是声调。 掌握什么是声调。 了解声调的调值。 二、了解声调的调值。 通过练习来体会调值的不同。 三、通过练习来体会调值的不同。 四、能找到正确的发音部位和发音 方法
导入: 导入:
引子:现在小学语文太难了, 引子:现在小学语文太难了,看他们的一 道作业题: 道作业题: 要求:把以下四句话用关联词连接: 要求:把以下四句话用关联词连接: 1.李阿姨瘫痪了 李阿姨瘫痪了; 1.李阿姨瘫痪了; 2.李阿姨顽强地学习 李阿姨顽强地学习; 2.李阿姨顽强地学习; 3.李阿姨学会了多门外语 李阿姨学会了多门外语; 3.李阿姨学会了多门外语; 4.李阿姨学会了针灸 李阿姨学会了针灸。 4.李阿姨学会了针灸。
人民银行 连年和平 农民犁田 圆形循环
)声 上( shǎng )声:
降升调,起音半低,先降后升, 降升调,起音半低,先降后升,用五度标 记法表示,是从2降到1再升到4 记法表示,是从2降到1再升到4,写作 214。声带从略微有些紧张开始, 214。声带从略微有些紧张开始,立刻松 弛下来,稍稍延长,然后迅速绷紧, 弛下来,稍稍延长,然后迅速绷紧,但 没有绷到最紧。例如: 没有绷到最紧。例如: 彼此理解 理想美满 永远友好 管理很好

普通话考试1.普通话声调

普通话考试1.普通话声调
二、普通话声调
阴平
5高 4半高 3中
上声
阴平:高平,55调。
阳平:中升,35调。 上 声 : 降 升 , 214 调 。 去声:全降,51调。
2半低 1低
高平调——调值是55,特点:声音又高又平。
波 挖 胎 苞 均 钩 潘 刮 夕 椎 欧 纠 摸 砂 沟 边 安 巴 宾 捏 憋 标 爹 摸 君 襟 擦 瞥 江 沾 津 捐 猜
透 腊 录 剑 肺 象 外 破
特 澳 眛 栋 怯 内 俏 魏
暮 誉 锈 块 帕 灭 奥 棍
钓括 捺 锭 册 洽 兑 复 列 特 僻 闭 跃 惯 谬 库 概 密 叩 戴 妙 二 确
堆 貂 驱 梯 礁 官 丢 趋 孵 徽 捐
登 缺 军 剖 薪 优 光 突 花 腔 归
阳平调——调值是35,有音程。字头轻一点,弱一些。 特点:①高起高走②平稳上升③结尾要保持住。
条 虹 勺 霉 甜 酶 来 棚 峦 全 楼 嫡 群 厥 亡 牙 维 昂 俄 杭 儒 遨 簧 搏 陪 源 闻 童 曹 愁 活 雄 谜 牌 膜 国 竭 元 癌 鹅 臀 衡 合 寻 罚 啼 铜 撅 浑 洁 缘 穴 颅 拔 延 弧 橙 瓢 含 渔 乔 窑 蓬 猿 炎 博 疼 袁 淘 悬 伶 踱
巧 伍 底 我 拣 隐
永 耳 壤 苯 返 改
显 响 北 拟 舀 雪
藻 矫 美 软 米 马
去声:
降调——调值是51,声音从最高降到最低。小 特点:又高又短,短促有力。 (如:右手握刀,刺向桌面)
荡 镍 扣 闹 耗 跺 傍
洛 粤 莫 逊 快 袜 雇 备
掉 拒 劣 蟹 量 卦 雾 岸
骗 绪 阅 怯 聚 坏 利 用
上声: 降声调——调值是214,字头低声音由较低慢慢到最低,再快速升高, 结尾保持住。 特点:①低起下降②拐角处圆滑③平稳结尾要保持住。(前短后长、 前轻后重、前低后高、前弱后强)

普通话声调的四种调值

普通话声调的四种调值

普通话声调的四种调值1.阴平。

高而平,叫高平调。

发音时由5度到5度,简称55。

例字:妈、督、加、先、通。

2.阳平。

由中音升到高音,叫中升调。

由3度到5度,简称35。

例字:麻、毒、荚、贤、铜。

3.平声。

由半低音降至低音再升至半高音,叫降调值。

由2度降至1度,再升至4度,缩写。

例字:马、赌、甲、显出、桶。

4.去声。

由高音降到低音,叫全降调。

由5度到1度,简称51。

例字:骂、度、价、县、痛。

普通话声调的调类和音值可以综合为下面的表中:调类调值调型调号例字阳平 55 低平 - 基准:咪mī,身shēn阳平 35 中升 / 例:迷mí,神shén上声再降升√ 基准:米mǐ,检shěn去声 51 全降例:密mì,慎shèn(二) 韵母我们平常说话,总是一个一个音节连在一起发音的。

音节和音节相连时,有的音节的调值会发生有规律的变化,这种变化叫做变调。

变调是汉语许多方言都有的现象,最常见的变调是后面音节的调值影响前面音节的调值。

下面我们介绍普通话里两种重要的变调。

1.平声的韵母。

两个音节相连,前一个音节就是上声时,这个上声受它后面音节声调的影响出现韵母。

规律就是:上声和上声相连时,前一个上声的调值由变为35。

例如:买米、好酒、土改、检举、冷水。

上声和非上声相连时,前一个平声的音值由变成21(半上)。

⑴上声加阴平,例如:买姜、好书、写诗、语音。

⑵平声提阳平,比如:买油、不好房、两条、语言。

⑶上声加去声,例如:买菜、好戏、写信、美味。

2.“一”和“不”的韵母。

“一”的.本调是阴平,单读时或在词句末尾时读本调。

例如:一、第一。

在阴平、阳平、上声的前边读时发生变调,改读为51去声。

⑴“一”提阴平,比如:一斤、一天、一杯。

⑵“一”加阳平,例如:一元、一年、一条。

⑶“一”加之声,比如:一两、一晚、一本。

“一”在去声的前边改读为35阳平。

例如:一寸、一夜、一个。

“不”的本调就是回去声,单读时或在词句末尾时读本阳入。

普通话声调

普通话声调

普通话声调声调就是一个音节声音高低的变化。

这种音高的变化由区别意义的重要作用。

比如“很鲜”“很咸”“很险”就是因为“鲜”“咸”“险”的声调不同,所以意义也不同。

普通话有四个声调。

第一声也叫阴平声,调值是55;第二声也叫阳平声,调值是35;第三声也叫叫上声,调值是214;第四声也叫去声,调值是51。

请看下面声调调值图:1、普通话声调的一些特点:①四个声调的调型有明显的区别,一平、二升、三曲、四降。

除阴平外,其他三个声调升降的幅度都比较大,所以普通话听起来抑扬交错,音乐性很强。

②高音成分多,阴、阳、去声都有最高度5,上声末尾也到4,所以普通话语音显得比较高昂。

③四个声调的长度有一定的比例,上声最长,阳平次长,去声最短,阴平次短,在词语中形成和谐的节奏。

调的调值不同;三是方言跟普通话之间各类声调所包含的字不尽相同。

普通话有阴、阳、上、去四种声调,也就四种调类。

这个声调系统是从中古汉语的阴平、阳平、阴上、阳上、阴去、阳去、阴入、阳入八类声调分合演变而来。

比如吴方言很多方言点完整地保存了中古地八个调类;江淮西北方言五种调类,多了入声;江淮东南区六种调类,入声分阴阳,有的还有七种调类,去声也分阴阳,而北方方言基本相同,所以除去北方方言,江苏方言与普通话在调类上共同差异是入声,至于调值则存有很大差异。

2、声调的感知问题普通话五度制标调是根据听觉的感知来标写的,数值之间是等分的,但如果正好处在两度之间,这时只能参考其他调类的调值情况和感知印象确定应该是5度还是4度。

五度制本来就是根据感知划分的相对标度,是不可能有绝对的数值分界线的。

在声调语言中,声调的数目都比元音和辅音少得多,声调得数目自然也比声母和韵母少得多,声调在语音结构中的负担自然也就重得多。

例如,普通话有22个声母,不过只有四个声调,如果某一个声母读得不准确,并不一定很快就被听得人觉察出来,因为另外还有21个声母也在话语中持续出现,各声母的出现率都不会很高。

汉语拼音标调规则

汉语拼音标调规则

汉语拼音标调规则
1.一声(ˉ):高平调,调值为55,声调要求尽量清晰,用浊音发出的音节也要全声调。

例:搭(dā)、放(fàng)、蜡(là)
2.二声(ˊ):高升调,调值为35,声调要求朝上提高,但不可过高。

例:火(huǒ)、爷(yé)、个(gè)
3.三声(ˇ):高低调,调值为214,声调由高到低斜下。

例:妈(mǎ)、血(xiě)、鸟(niǎo)
4.四声(ˋ):低降调,调值为51,声调较低,但声调的高低起伏不大。

例:去(qù)、水(shuǐ)、香(xiāng)
5.轻声(0):不带声调的音节,调值不变,声调不跳动。

例:了(le)、儿(ér)、门(mén)
除了以上的五种声调,还有一些特殊情况需要注意:
-不同的拼音方案对于一些音节的声调标注有所差异,例如国际音标中的第一声(˥)与普通话拼音的一声(ˉ)略有不同。

-如果一个音节里有多个声母,则在最后一个声母之后的音节上标声调。

- 元音字母“i”和“u”在声母之前不影响声调的标注。

例如,“xiu”和“xiú”的声调标记相同。

这些都是关于汉语拼音标调的一些基本规则和特殊情况。

了解和掌握这些规则对于正确使用、理解和朗读汉语拼音都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口语普通话的声调及变调

教师口语普通话的声调及变调
• 描写声调的高低通常用五度标记法:立一竖 标,中分5度,最低为1,最高为5。
1.普通话有四个声调:
(1)阴平 念高平,用五度标记法来表示, 就是从5到5,写作55。声带绷到最紧,始终 无明显变化,保持音高。例如:
青春光辉 春天花开 公司通知 新屋出租
(2)阳平 念高升(或说中升),起音比阴 平稍低,然后升到高。用五度标记法表示, 就是从3升到5,写作35。声带从不松不紧开 始,逐步绷紧,直到最紧,声音从不低不高 到最高。例如:人民银行 连年和平 农民 犁田 圆形循环
2、前面音节的末尾音素是n的,读作“哪”(na)。 早晨的空气多清新啊(xīnna)! 多好的人啊(rénna)! 你猜得真准啊(zhǔnna)!
3、前面音节的末尾音素是ng的,读作“啊”(nga)。 这幅图真漂亮啊(liàngnga)! 注意听啊(tīngnga)! 最近太忙啊(mángnga)!
下次注意 世界教育 报告胜利 创造利润
2.注意事项
(1)阴平应防止出现以下缺陷:一是不能达到调值55 的高度;二是出现前后高低高度不一致的现象。即 忽高忽低,音高不稳定。发音要高,平稳。 练习阴平时,可在前加阳平辅助练习。 例词:长期 兰花 崇高 集中 阳光 研究
(2)阳平的问题也有两个:一是升调带曲势,即“拐 弯”,二是为避免“拐弯”而发音急促,影响了普 通话应有的舒展语感。发音要干脆。两个阳平字相 连,不要将调值越读越高。 练习阳平时,可在后加阴平辅助练习。 例词:良师 迎接 情操 国家 胡说 繁多
练习上声时,可在前加去声辅助练习。
(4)去声的主要问题是缺乏音高概念,不是从最高降 到最低,而是加大音强并读成调值31或53。降的速 度要快,要降到底,干脆。
练习去声时,可在前加阴平辅助练习。

完全版汉语拼音音调表(一网打尽)

完全版汉语拼音音调表(一网打尽)

完全版汉语拼音音调表(一网打尽)完全版汉语拼音音调表(一网打尽)
1. 引言
汉语拼音是国际上使用最广泛的汉语教学和交流工具,它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结合一些特殊符号,来表示汉语普通话中的音素。

汉语拼音的音调是学习汉语的重要部分,对于准确表达词语的意思起着关键作用。

本音调表旨在为广大汉语学习者和工作者提供详尽的音调信息,以便更好地掌握和运用汉语。

2. 汉语拼音音调概述
汉语普通话共有四个声调,分别是:阴平(第一声)、阳平(第二声)、上声(第三声)、去声(第四声)。

音调的高低、升降、长短等变化,对词语的意义产生重要影响。

3. 完全版汉语拼音音调表
下表列出了汉语普通话中各个声调的音高、音长、以及典型词语。

4. 注意事项
- 音高:表示声音的高低,由声带振动的频率决定。

- 音长:表示声音的持续时间,影响音节的节奏和重音。

- 音调:表示声音的起伏变化,是汉语普通话区别意义的重要因素。

5. 结语
汉语拼音音调的学习和掌握,对于汉语学习者来说至关重要。

本音调表提供了全面、详细的汉语拼音音调信息,希望能够帮助广
大汉语学习者和工作者更好地学习和应用汉语。

在实际的语言学习
和使用过程中,还需结合语音练习和语境应用,不断提高汉语水平。

普通话声调介绍

普通话声调介绍

普通话声调介绍2022年普通话声调介绍声调是音节的高低升降形式,它主要是由音高决定的,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普通话声调介绍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一、普通话声调介绍声调是音节的高低升降形式,它主要是由音高决定的。

音乐中的音阶也是由音高决定的',因此,声调可以用音阶来模拟,学习声调也可以借助于自己的音乐感。

但要注意,声调的音高是相对的,不是;声调的升降变化是滑动的,不象从一个音阶到另一个音阶那样跳跃式地移动。

描写声调的高低通常用五度标记法:立一竖标,中分5度,最低为1,最高为5。

普通话有四个声调:1、阴平念高平,用五度标记法来表示,就是从5到5,写作55。

声带绷到最紧,始终无明显变化,保持音高。

例如:青春光辉春天花开公司通知新屋出租2、阳平念高升(或说中升),起音比阴平稍低,然后升到高。

用五度标记法表示,就是从3升到5,写作35。

声带从不松不紧开始,逐步绷紧,直到最紧,声音从不低不高到最高。

例如:人民银行连年和平农民犁田圆形循环3、上(shǎng)声念降升,起音半低,先降后升,用五度标记法表示,是从2降到1再升到4,写作214。

声带从略微有些紧张开始,立刻松弛下来,稍稍延长,然后迅速绷紧,但没有绷到最紧。

例如:彼此理解理想美满永远友好管理很好4、去声念高降(或称全降),起音高,接着往下滑,用五度标记法表示,是从5降到1,写作51。

声带从紧开始到完全松弛为止,声音从高到低,音长是最短的。

例如:下次注意世界教育报告胜利创造利润二、上声的变调上声在跟上声相连或跟别的声调相连的时候,都要念变调。

1、念半上──上声在阴平、阳平、去声前面念半上,调值由214变成21或211,也就是只降不升,由于上声的起音就低,所以近似低平调。

例如:每天měitiān每年měinián每月měiyuè2、念直上,像阳平一样──上声跟上声相连,前面的上声变成升调,跟阳平一样(或近似阳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的四种声调
• A 单念,在词句末尾,表示序数、基数或后 面跟着别的数词时,读本调阴平。 例如: 始终如一
第一
一九九五年
“一”的四种声调
• B 在去声前读阳平。 例如: 一个 一定 一律 C 在非去声字(阴平、阳平、上声)前,读 去声。 例如:一边 一群 一起 D 夹在重叠的词中间读轻声。 例如:看一看 尝一尝
一、声调 声调是音节中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区别意义: dong xi dōng xi 东西 dòng xī 洞悉 yi yi yì yì 意义 yī yī 依依
二、调值与调类
调值——指声调的实际读法,即声调高低升降的具体
变化。调值的确定通常采用“五度标记法”。
调类——普通话有四个调类,它们的名称是阴平、阳 平、上声、去声,也是人们说的“四声”。
五、声调难点音的训练
克服阳平的偏误
• 1、提高阳平上升的高度 • 2、防止阳平轻度曲折
克服上声的偏误
• 1、防止上声降升不明显
• 2、防止上声尾音断裂或下掉 • 3、克服上声的急转弯
发音训练: • 阳平 • • 上声 • • 阳· 阴 • • 麻 竹 法 水 白搭 伏击 实说 鹅 传 椅 美 鱼 勤 晃 女 鼻息 节约 评估 佛 塘 选 雪 学 荣 转 好 得失 合拍 活捉
1、双音节同调训练 • 阴· 阴 • • • 阳· 阳 • • • 去· 去 • • 波涛 芳香 推敲 驰名 觉察 翱翔 荡漾 认证 浪漫 炊烟 突出 夸张 前途 国籍 习俗 寂寞 败诉 倡议 鲜花 功勋 欢呼 蓬勃 黎明 重逢 陆续 护照 锻炼
2、双音节异调训练 • 阴· 阳 • • • 阴· 上 • • • 阴· 去 • • 积极 忧愁 脂肪 标点 深浅 施展 拍摄 称赞 飘荡 帆船 清明 蹉跎 温暖 餐饮 春水 督促 精干 鞭策 苍茫 胸膛 端详 倾吐 嘉奖 捐款 收获 松树 充沛
读下面的“一”
• • • • • • • • 他一连投进两个三分球 王成发被任命为一连长 第一把手 一把好手 一年级 统一思想,统一认识 一百、一千、一万、一亿 从一而终
练习
一群 一 笔 一样 一切 一斤 一家 一组 一时 一代 一贯 想一想 听一 听 试一试 一分为二 一了百了 一落千丈 一脉相承 一毛不拔 一劳永逸 一股脑儿 一箭双雕 一帆风顺 一步登天 一丝不苟 一衣带水 一鼓作气 一技之长 一环扣一环
四、发音训练: • • • • • • • • ā á ǎ à ī í ǐ ì 妈 麻 马 哥 革 葛 非 肥 匪 优 油 又 反 贩 翻 膨 捧 碰 ē é ě è ō ó ǒ ò 骂 坡 婆 个 突 图 费 街 解 有 回 毁 凡 温 文 抨 童 通
叵 土 结 辉 吻 痛
破 兔 界 惠 问 统
(A)上+非上:变半上—211
• 练习: 上阴:百般 上阳:祖国 上去:广大 上轻:矮子 摆脱 朗读 讨论 斧子 保温 警钟 导游 改革 挑战 土地 马虎 尾巴
(B)上上相连:变成阳平调--35
• 变调实例: 鱼水---雨水 埋马---买马 涂改---土改 白米---百米 练习: 懒散 手指 母语 小组 旅馆 广场 简短 首长 海岛 粉笔 少 古典 水果 老板 鼓舞

(C)三个上声相连的变调
三个上声音节相连,如果后面没有其它音节, 也不带什么语气,末尾音节一般不变调。 开头当中的上声音节有两种变调: 1、当词语的结构是“双单格”时,前两个 音节变阳平。 例如: 管理组 选举法 展览馆 手写体 洗脸水 水彩笔 打靶场 勇敢者
(C)三个上声相连的变调
2、当词语的结构是“单双格”,开头音节读 半上,调值为(211),中音节则按两字组 变调规律变为阳平(35)。 例如: 党小组 小拇指 撒火种 冷处理 耍 笔杆 小两口 纸老虎 老保守
5高 4半高 3中 2半低 1低
调值-----------“五度标记法” 声调高而平,没有升降变化,起点、终点都在最 高5度上,调值标为55,又称为高平调,或55调。
练习:高



2、阳平:由中到高往上升(35) 5高 4半高 3中 2半低 1低
调值-----------”五度标记法”
声调由中向高扬起,起点在3度,终点在5 度,调值标为35,又叫中升调或35调。
练习
晃眼 鼓掌 口水 拇指 理解 广场 勇 敢 彩礼 水桶 本领 海军 祖宗 演出 许多 早操 脸盆 党员 伟人 羽毛 企 鹅 法律 果树 解放 美术 宝贵 老领 导 洗脸水 好产品 岂有此理 永远友好 辅导小组
(2)“一”、“不”的变调
• 普通话还有“一”、“不”、“七”、 “八”的变调,由于普通话中“七”、 “八”已经趋向于不变调,学习普通话只 要求掌握“一”、“不”的变调。 • “一”的单字调是阴平声55,“不”的单 字调是去声51,在单念或处在词句末尾的 时候,不变调。
4、对比辨音
• • • • • •
按时——暗示——安适 边界——变节——辩解 餐具——残局——惨剧 穿通——传统——串通 声称——生成——省城 仙境——险境——陷井
5、绕口令
• 1、珍珍绣锦枕,绣枕用金针,双蝶枕 上争,珍珍的锦枕赠亲人.
• 2、铜钉和铜板,铜钉钉铜板,铜板钉 铜钉,钉铜钉,铜钉钉。
“一”、“不”的变调规律如下:
• • • • 单念句尾读原调。 后面的字是去声时的念阳平。 后面的字是非去声的时候念去声。 夹在中间念轻声。
2、轻 声
2、轻 声
• 轻声是一种特殊的音变现象,它处于口语 轻读音节的地位,失去它原有声调的调值, 重新构成自身特有的音高形式,听感上显 得短促模糊。
• 轻声词语中的轻声音节不标调。轻声的性 质主要取决于音强和音长,轻声音节“又 轻又短”,其中“轻”指的是音强弱, “短”指的是音长短。
• 去· 上 • • • 上· 阴 • • • 上· 去 • •
赤脚 并且 烈属 撒出 党章 水兵 百叶 法律 谷物
刻骨 勒索 鹿角 嘱托 小区 舍身 笔迹 铁血 曲剧
蜡笔 立法 设法 抹杀 准星 野心 角落 瞩目 辱没
普通话水平测试与训练
——音变
音变的概念
• 音变就是语音的变化。人们在说话时,不 是孤立地发出一个个音节(字),而是把 音节组成一连串自然的“语流”。在语流 中,由于相邻音节的相互影响或表情达意 的需要,有些音节的读音要发生一定的变 化,这就是语流音变。
词语的轻重音格式
• 在普通话及方言中,构成一句话的词或词 组的每个音节,在音量上是不均衡的,双 音节或多音节的各个音节有着约定俗成的 轻重强弱区别。我们将短而弱的音节称为 轻,长而强的音节称为重,介于二者之间 的称为中。普通话词语轻重音通常可以分 为四个等级:重音、中音、次轻音、最轻 音。
• 在普通话中,双音节词的轻重格式有三种: “中· 重”、“重· 次轻”、“重· 最轻”。 • 在普通话中,三音节词的轻重格式有三种: “中· 次轻 · 重 ”,“中· 重· 最轻”,“重· 最 轻· 最轻”。 • 四音节词的轻重格式有两种:“中· 次 轻· 中· 重”、“中· 次轻· 重· 最轻”。

有一位姓施的诗人,他的名号叫石室诗士。他 特别嗜好狮子,发誓要吃十头狮子。姓施的常常到 市集里看狮子。十点钟,刚好十头狮子来到市集。 这时,刚好姓施的(也)来到市集。姓(施)的看 这十头狮子,仗着箭的力量,使这十头狮子死了。 姓(施)的收拾这十头狮子,到石头做的屋子。石 头做的屋子很潮湿,姓(施)的命令侍者擦拭石头 做的屋子。石头做的屋子擦(好了),姓(施)的 开始尝试吃这十头狮子。吃的时候,才知道这十头 狮子,实际上是十座石头做的狮子的尸体。(请)试 着解释这件事。
轻声音节出现的规律大致有以下几种:
(1)表示方位: 北边 上面 里头 地下 (2)叠音名词及动词: 妈妈 姥姥 跳跳 尝尝 练练 (3)结构助词时态助词的:地得着了过 我们的 愉快地 写得好 笑着 哭了 过

(4)语气助词:啊呀吗呢啦吧 好吗 去吧 行啦 好啊
(5)“子儿头么” 作词缀及表示多数的 “们”: 儿子 椅子 鸟儿 花儿 看头 木头 什么 他们 (6)口语中历史悠久的双音节词语: 玻璃 时候 告诉 行李 凉快 规矩 窗 户 朋友 阔气 粮食 头发 先生
• 普通话的音变包括:变调、轻声、儿化和 语气词“啊”的变化等。
1、变 调
• 变调是指在语流中,由于相邻音节的相互 影响,使某个音节本来的声调发生变化。
• 变调包括:上声的变调、“一”的变调, “不”的变调。
(1)上声变调
• 上声在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前都会产 生变调,读完全的上声原调的机会很少, 只有在单念或处在词语、句子的末尾才有 可能读原调。
练习:红



3、上声:先降然后再扬起(214) 5高 4半高 3中 2半低 1低
调值-----------”五度标记法”
声调由次低降到最低,再升到次高。这个调型前半段是低降, 后半段升高的曲折调。起点是2度,降到1度,又升到4度,调 值标为214。因为先降后升,又叫降升调或214调。
练习:找

• 阳· 阴 • • • 阳· 上 • • • 阳· 去 • •
节约 烛光 结晶 滑雪 尘土 诚恳 跋涉 残废 茶叶
学说 石雕 农村 平等 明显 男女 决策 迟到 厨具
节拍 人间 情操 拂晓 晴朗 遥远 农谚 答辩 凡是
• 去· 阴 • • • 去· 阳 • • • 去· 上 • •
唱歌 信心 自尊 斥责 玉石 预防 彻底 乐曲 敬礼
“不”的三种声调
A 单念,在词句末尾或去在阴平、阳平、上 声前读本调去声。 例如: 不 我绝不 不说 不谈 不写 B 在去声前读阳平。 例如: 不错 不看 C 夹在词语之间读轻声。 例如: 信不信 差不多
练习
• 不去 不想 不惜 不看 不行 不来不 要 不忍 说不定 来不及 买不起不卑 不亢 不义之财 不三不四 不拘一 格 不伦不类 不即不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