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铵沉淀

合集下载

蛋白纯化硫酸铵沉淀盐析法

蛋白纯化硫酸铵沉淀盐析法

蛋白纯化硫酸铵沉淀盐析法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蛋白纯化硫酸铵沉淀盐析还能想起那些在荧屏中曾经震撼过我们,具有超能力的英雄么?蜘蛛侠,敏捷,灵活迅速飞流直下,忽闪直冲高楼;绿巨人浩克,力量,速度,耐力,在我们的想象力中膨胀;还有,我们随身携带星形盾牌,品格高尚的美国队长……幻想里中的人物形象存在我们的记忆力,然而生物背景出身的我们,总归要锻炼出属于自己的实验技能,即便是相同的实验步骤,每个人做出来的结果也不尽相同,差别在哪?反复练习,用心总结出属于自己的心得,转化为自己的实验“超能力”吧。

本文总结了蛋白纯化硫酸铵沉淀详细的实验原理、步骤,供大家参考。

-------锻炼属于我们自己的实验“超能力”之一我是超级蜘蛛精看我有劲儿不?冲啊,我是美国队而我是一只冷静的科研小蜗牛这次,我们所要分享的便是一种很常见,但是也很重要的蛋白质纯化方法:硫酸铵沉淀蛋白法,一起走进实验室吧。

硫酸铵沉淀法是粗分离蛋白时常用的纯化和浓缩蛋白的技术。

蛋白质的溶解度和盐浓度密切相关,在低浓度的条件下,随着盐浓度的增加,蛋白质的溶解度增加;但在高浓度的盐溶液里,盐离子竞争性的结合蛋白表面的水分子,破坏蛋白表面的水化膜,溶解度降低,蛋白质在疏水作用下聚集形成沉淀。

每种蛋白质的溶解度不同,因此可以用不同浓度的盐溶液来沉淀不同的蛋白质。

硫酸铵的溶解度大,解离形成大量的NH4+、SO42-离子,会结合大量的水分子,使蛋白质的溶解度下降,另外,其温度系数小,不易使蛋白质变性,因此,蛋白质粗分离时硫酸铵沉淀法是很重要的一种技术,后续可采用层析技术进一步纯化蛋白,效率更高。

硫酸铵沉淀法是常用的分离免疫球蛋白的方法。

各种不同蛋白质盐析需要不同浓度的硫酸铵溶液。

在实验中建议配置不同梯度浓度的硫酸铵溶液来确定蛋白质沉淀所需的最佳浓度。

(1)参照如下表格配置不同浓度的硫酸铵溶液;例如,在25 ℃条件下,配置饱和度为100 %的硫酸铵溶液,称取767 g的硫酸铵固体,边搅拌边加入到1 L的蒸馏水中,完全溶解后,用氨水或者硫酸调节pH到。

igm硫酸铵沉淀

igm硫酸铵沉淀

igm硫酸铵沉淀
硫酸铵沉淀法是分离免疫球蛋白的常用方法,特别是针对抗体的分离。

原理主要是高浓度的硫酸铵破坏蛋白表明的水化膜,降低球蛋白的溶解性。

在具体操作上,一般首先过滤或离心来得到上清液,然后加入饱和硫酸铵至终浓度45%,静置沉淀蛋白。

之后,用最小体积的PBS或硼酸盐缓冲液溶解沉淀的蛋白,并用PBS或硼酸盐(含0.02%叠氮钠)缓冲液来洗脱。

最后通过电泳来检测分子量大小,并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抗体浓度。

这种方法适用于分离各种免疫球蛋白,包括鼠抗所有亚类、其他种属抗体、任何种属的IgM、IgG、IgA等。

但请注意,不同的免疫球蛋白适宜的硫酸铵浓度可能会有所不同。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咨询专业实验室工作人员。

硫酸铵分级沉淀原理及实验方案

硫酸铵分级沉淀原理及实验方案

一,基本原理硫酸铵沉淀法可用于从大量粗制剂中浓缩和部分纯化蛋白质。

用此方法可以将主要的免疫球从样品中分离,是免疫球蛋白分离的常用方法。

高浓度的盐离子在蛋白质溶液中可与蛋白质竞争水分子,从而破坏蛋白质表面的水化膜,降低其溶解度,使之从溶液中沉淀出来。

各种蛋白质的溶解度不同,因而可利用不同浓度的盐溶液来沉淀不同的蛋白质。

这种方法称之为盐析。

盐浓度通常用饱和度来表示。

硫酸铵因其溶解度大,温度系数小和不易使蛋白变性而应用最为广范。

二,试剂及仪器1 . 组织培养上清液、血清样品或腹水等2. 硫酸铵(NH 4 )SO 43. 饱和硫酸铵溶液(SAS )4. 蒸馏水5. PBS( 含0.2g /L 叠氮钠)6. 透析袋7. 超速离心机8. pH 计9. 磁力搅拌器三,操作步骤以腹水或组织培养上清液为例来介绍抗体的硫酸铵沉淀。

各种不同的免疫球蛋白盐析所需硫酸铵的饱和度也不完全相同。

通常用来分离抗体的硫酸铵饱和度为33% —50% 。

(一)配制饱和硫酸铵溶液(SAS )1.将767g (NH 4 )2 SO 4 边搅拌边慢慢加到1 升蒸馏水中。

用氨水或硫酸调到硫酸pH7.0 。

此即饱和度为100% 的硫酸铵溶液(4.1 mol/L, 25 °C ).2.其它不同饱和度铵溶液的配制(二)沉淀1.样品(如腹水)20 000 ′g 离心30 min ,除去细胞碎片;2.保留上清液并测量体积;3.边搅拌边慢慢加入等体积的SAS 到上清液中,终浓度为1 :1 (4.将溶液放在磁力搅拌器上搅拌6 小时或搅拌过夜(4 °C ),使蛋白质充分沉淀。

(三)透析1.蛋白质溶液10 000 ′g 离心30 min (4 °C )。

弃上清保留沉淀;2.将沉淀溶于少量(10-20ml )PBS -0.2g /L 叠氮钠中。

沉淀溶解后放入透析袋对PBS -0.2g /L 叠氮钠透析24-48 小时(4 °C ),每隔3-6 小时换透析缓冲液一次,以彻底除去硫酸氨;3.透析液离心,测定上清液中蛋白质含量。

硫酸铵沉淀时间

硫酸铵沉淀时间

硫酸铵沉淀时间
硫酸铵沉淀时间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硫酸铵在溶液中形成的沉淀所需的时间。

硫酸铵是一种常用的化学试剂,广泛应用于化学分析、冶金、医药等领域。

硫酸铵沉淀时间的测定对于分析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硫酸铵沉淀时间的影响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温度、浓度、
pH值、搅拌速度等。

其中,温度是影响硫酸铵沉淀时间最为
显著的因素之一。

一般来说,温度越高,硫酸铵沉淀时间越短;反之,温度越低,硫酸铵沉淀时间越长。

此外,硫酸铵浓度、pH值等因素也会对硫酸铵沉淀时间产生一定的影响。

硫酸铵沉淀时间的测定方法有很多种,常用的包括比色法、电导法、滴定法等。

其中,比色法是一种简单易行、准确可靠的测定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
1.将待测溶液加入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硫酸铵和硫酸钡溶液。

2.用玻璃棒搅拌均匀,然后静置一段时间。

3.观察溶液中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如果有,则说明硫酸铵已
经沉淀。

4.记录下静置时间t,即为硫酸铵沉淀时间。

需要注意的是,在测定硫酸铵沉淀时间时,应该尽量保持实验条件的一致性,以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此外,还应该选择合适的测定方法和仪器设备,以满足实验要求。

总之,硫酸铵沉淀时间是化学分析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对于保证分析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测定方法和条件,以获得更为准确和可靠的结果。

蛋白纯化硫酸铵沉淀盐析法

蛋白纯化硫酸铵沉淀盐析法

蛋白纯化硫酸铵沉淀盐析之袁州冬雪创作还能想起那些在荧屏中曾震撼过我们,具有超才能的英雄么?蜘蛛侠,火速,矫捷迅速飞流直下,忽闪直冲高楼;绿伟人浩克,力气,速度,耐力,在我们的想象力中膨胀;还有,我们随身携带星形盾牌,品格高尚的美国队长……幻想里中的人物形象存在我们的记忆力,然而生物布景出身的我们,总归要锻炼出属于自己的实验技能,即即是相同的实验步调,每一个人做出来的成果也不尽相同,不同在哪?反复操练,用心总结出属于自己的心得,转化为自己的实验“超才能”吧.本文总结了蛋白纯化硫酸铵沉淀详细的实验原理、步调,供大家参考.-------锻炼属于我们自己的实验“超才能”之一我是超等蜘蛛精看我有劲儿不?冲啊,我是美国队长而我是一只岑寂的科研小蜗牛这次,我们所要分享的即是一种很罕见,但是也很重要的蛋白质纯化方法:硫酸铵沉淀蛋白法,一起走进实验室吧.硫酸铵沉淀法是粗分离蛋白时常常使用的纯化和稀释蛋白的技术.蛋白质的溶解度和盐浓度紧密亲密相关,在低浓度的条件下,随着盐浓度的增加,蛋白质的溶解度增加;但在高浓度的盐溶液里,盐离子竞争性的连系蛋白概况的水分子,破坏蛋白概况的水化膜,溶解度降低,蛋白质在疏水作用下堆积形成沉淀.每种蛋白质的溶解度分歧,因此可以用分歧浓度的盐溶液来沉淀分歧的蛋白质.硫酸铵的溶解度大,解离形成大量的NH4+、SO42-离子,会连系大量的水分子,使蛋白质的溶解度下降,别的,其温度系数小,不容易使蛋白质变性,因此,蛋白质粗分离时硫酸铵沉淀法是很重要的一种技术,后续可采取层析技术进一步纯化蛋白,效率更高.硫酸铵沉淀法是常常使用的分离免疫球蛋白的方法.各种分歧蛋白质盐析需要分歧浓度的硫酸铵溶液.在实验中建议配置分歧梯度浓度的硫酸铵溶液来确定蛋白质沉淀所需的最佳浓度.(1)参照如下表格配置分歧浓度的硫酸铵溶液;例如,在25 ℃条件下,配置饱和度为100 %的硫酸铵溶液,称取767 g的硫酸铵固体,边搅拌边加入到1 L的蒸馏水中,完全溶解后,用氨水或者硫酸调节pH到7.0.(2)沉淀蛋白将样品离心,去除沉淀,保存上清液并丈量体积;一边搅拌一边渐渐的加入硫酸铵.接着,将溶液放在磁力搅拌器上搅拌6 h,或者4 ℃,搅拌过夜,使蛋白质充分沉淀.加入硫酸铵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加入硫酸铵固体,在操纵上速度缓慢,不容易太快,否则会造成蛋白变性;另外一种方式是加入饱和的硫酸铵液体,但若需要较高浓度的硫酸铵溶液,需要加入较大体积的饱和硫酸铵溶液,在后续实验操纵中,因蛋白质上清液和硫酸铵饱和溶液的体积之和过大,离心机无法离心,因此根据需要加入的硫酸铵饱和溶液的体积选择合适的方法.别的,每种蛋白质沉淀所需要的硫酸铵溶液的浓度也分歧,因此在每次实验中应该做好观察记录,积累经历值.分享来自网上的一种简单的方法来估计蛋白沉淀所需要的硫酸铵溶液的浓度范围,供大家参考:将蛋白质溶液分成5份,每份分别加入硫酸铵至浓度分别为20%、30%、40%、50%、60%,离心,弃蛋白质沉淀,留取上清,再向上清液中加入硫酸铵,使得浓度从原先的20%升高到30%,30%的浓度升到40%,40%的浓度升为50%.......,离心保存沉淀,分析沉淀中是否含有目标蛋白,以此确定沉淀目标蛋白所需要的最佳硫酸铵溶液的浓度.(3)透析除去硫酸铵将蛋白质溶液离心沉淀,弃上清保存沉淀.加入10-20 ml的PBS-叠氮化钠溶液溶解蛋白质,叠氮化钠不于蛋白质反应,但能防止蛋白质变性.蛋白沉淀溶解之后,放入透析袋中透析24-48 h,每隔5 h 更换透析液除去硫酸铵.收集透析液,离心,测定上清中蛋白质的含量.友情提示:成长中的实验达人:从未犯错的人,从未试图创新.--------爱因斯坦所以做好详细的实验步调,实验成果的分析,不竭测验测验,不竭总结吧.。

硫酸铵沉淀

硫酸铵沉淀

硫酸铵沉淀:有生物活性的蛋白一般在做硫胺沉淀的时候要小心一点。

最保险的做法是,把硫酸铵配成饱和溶液,把蛋白溶液置于冰浴上,再把饱和硫胺溶液一滴一滴的加到你的蛋白溶液中,最好边加边搅拌,避免局部硫胺浓度过高,但搅拌的时候注意不要搅出气泡。

按照你的比例加完之后,最好放冰箱静置至少2h,充分沉淀后离心即可。

4M的硫酸铵pH值为4.6,在这个酸度下可能会有一些蛋白质变性,要小心。

硫酸铵会破坏蛋白质水化层,最好是缓和地加入。

边加入边搅拌,如果在磁力搅拌器上搅拌,小漩涡中心有很多泡沫就表示蛋白质变性,使得溶液粘度增加,泡沫难破,那就很难保证你的蛋白质有没有变性了。

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中的溶解度。

固体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的温度下,某物质在100克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的克数,用字母s表示,其单位是“g/100g水”。

在未注明的情况下,通常溶解度指的是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

溶液饱和度(化学)某种溶液的饱和度是指在100g该溶液中溶质在溶液中所占质量分数.一般情况下,一种溶液的饱和度在同一温度下不会变.要想使不饱和溶液饱和度增加可以选择增加溶质.在刚好有晶体析出的时候就是溶液刚好饱和的时候.溶液饱和度不会出现100%加固体比较好,加得越慢越好。

如果加快了,会造成局部浓度过大,造成意想不到的沉淀。

硫酸铵沉淀的时候应该要注意pH值的变化,就我的实验来说,一株产淀粉酶曲霉固态发酵之后用超纯水浸泡离心,得到含有酶的上清液的pH值为6.5,但是淀粉酶能耐受pH4.5,为了去除更多杂质蛋白质,我把硫酸铵浓度调节到2摩尔每升的同时会控制pH值为4.5,4度过夜之后离心取上清液再调节到pH值7.0,4度放置,离心,又去除一部分杂质蛋白质,上清液直接用pH7.0的疏水层析系统来纯化。

一个纤维素酶的纯化我也用类似的方法,只不过第一步是用4.0。

硫酸铵是酸式盐,2M时pH值约为5,4M时更低,用来沉淀蛋白质的时候情况就更复杂了,所以最好知道自己需要的蛋白质的耐受情况,不要搞死了。

硫酸铵沉淀蛋白质原理

硫酸铵沉淀蛋白质原理

硫酸铵沉淀蛋白质原理
硫酸铵沉淀蛋白质是常用的蛋白质分离和纯化方法之一。

该方法
的原理是利用硫酸铵盐溶液中的盐度效应,调节蛋白质水合层,使蛋
白质失去溶解性沉淀出来。

硫酸铵的加入将水合壳破坏,蛋白质的疏
水部位暴露出来,因而沉淀,从而实现了对蛋白质的分离和提纯。

硫酸铵沉淀蛋白质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首先,将待提取的蛋白
质样品加入适量的硫酸铵盐溶液中并充分搅拌,一般可选取25%、35%、50%、60%和75%等不同浓度的硫酸铵盐溶液。

然后,待溶液静置约30
分钟后,离心沉淀。

最后,可通过去除上清液、冲洗、离心等方式获
得沉淀的蛋白质。

硫酸铵沉淀法

硫酸铵沉淀法

硫酸铵沉淀法
硫酸铵沉淀法(Ammonium sulfate precipitation)是一种常用的蛋白质纯化方法。

其原理是利用硫酸铵对蛋白质的沉淀作用进行蛋白质的分离和纯化。

硫酸铵对蛋白质的沉淀作用是由于硫酸铵对蛋白质中的部分疏水性氨基酸侧链产生物理分离作用的结果。

硫酸铵沉淀法的步骤如下:
1. 加入适量的硫酸铵至蛋白质溶液中,使溶液中的硫酸铵浓度达到一定值,使蛋白质沉淀。

2. 用离心将沉淀分离出来。

3. 溶解沉淀并用适当的缓冲液进行层析纯化。

硫酸铵沉淀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沉淀效果好,适用范围广,并且可以采用多次沉淀提高纯化程度。

缺点是会降低蛋白质的活性并且会引入硫酸铵等离子体,可能对下游应用造成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硫酸铵沉淀:
有生物活性的蛋白一般在做硫胺沉淀的时候要小心一点。

最保险的做法就是,把硫酸铵配成饱与溶液,把蛋白溶液置于冰浴上,再把饱与硫胺溶液一滴一滴的加到您的蛋白溶液中,最好边加边搅拌,避免局部硫胺浓度过高,但搅拌的时候注意不要搅出气泡。

按照您的比例加完之后,最好放冰箱静置至少2h,充分沉淀后离心即可。

4M的硫酸铵pH值为4、6,在这个酸度下可能会有一些蛋白质变性,要小心。

硫酸铵会破坏蛋白质水化层,最好就是缓与地加入。

边加入边搅拌,如果在磁力搅拌器上搅拌,小漩涡中心有很多泡沫就表示蛋白质变性,使得溶液粘度增加,泡沫难破,那就很难保证您的蛋白质有没有变性了。

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中达到饱与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其单位就是“g/100g水”。

在未注明的情况下,通常溶解度指的就是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

溶液饱与度(化学)
某种溶液的饱与度就是指在100g该溶液中溶质在溶液中所占质量分数、一般情况下,一种溶液的饱与度在同一温度下不会变、要想使不饱与溶液饱与度增加可以选择增加溶质、在刚好有晶体析出的时候就就是溶液刚好饱与的时候、溶液饱与度不会出现100%
加固体比较好,加得越慢越好。

如果加快了,会造成局部浓度过大,造成意想不到的沉淀。

硫酸铵沉淀的时候应该要注意pH值的变化,就我的实验来说,一株产淀粉酶曲霉固态发酵之后用超纯水浸泡离心,得到含有酶的上清液的pH值为6、5,但就是淀粉酶能耐受pH4、5,为了去除更多杂质蛋白质,我把硫酸铵浓度调节到2摩尔每升的同时会控制pH值为4、5,4度过夜之后离心取上清液再调节到pH值7、0,4度放置,离心,又去除一部分杂质蛋白质,上清液直接用pH7、0的疏水层析系统来纯化。

一个纤维素酶的纯化我也用类似的方法,只不过第一步就是用4、0。

硫酸铵就是酸式盐,2M时pH值约为5,4M时更低,用来沉淀蛋白质的时候情况就更复杂了,所以最好知道自己需要的蛋白质的耐受情况,不要搞死了。

透析之前要选用一个不影响自己想要的蛋白质的pH值,硫酸铵沉淀与透析都要保持一致,才能使损失减少。

透析时候产生的沉淀不知道就是不就是您想要的蛋白质,不过下次做最好谨慎一点,做我说过的预备实验。

分段盐析的方法
对分离目的蛋白的盐析,最好采用分段盐析。

由于不同的蛋白质其溶解度与等电点不同,沉淀时所需的pH值与离子强度也不相同,改变盐的浓度与溶液的pH值,可将混合液中的蛋白质分批盐析分开,这种分离蛋白质
的方法称为分段盐析法(fractional saltingout)。

如半饱与硫酸铵可沉淀血浆球蛋白,饱与硫酸铵则可沉淀包括血浆清蛋白在内的全部蛋白质。

1、分段盐析的条件先需要进行小实验探索,如:先进行0%-30%的硫酸铵沉淀,再进行30%-60%的硫酸铵沉淀,最后进行60%-80%的硫酸铵沉淀。

2、每一段盐析静置之后都将离心取沉淀,透析并检测活性。

通过实验结果可以瞧出哪一段盐析出来的目的产物最多,相对来说杂质就更少。

3、比如实验中的活性物质主要在60%-80%这段出来,在以后的实验中,就可以首先进行0%-60%的硫酸铵沉淀,这段沉淀物可以抛弃(去处大多数
杂质);然后进行60%-80%的硫酸铵沉淀,这段沉淀出来就是物质就是所需
要的目的物质含量比较高的物质,将其收集进行下一步纯化工作。

盐析法:
蛋白质、酶在低盐浓度下的溶解度随着盐浓度升高而增加(此时称为盐溶);当盐浓度不断上升时,蛋白质与酶的溶解度又以不同程度下降并先后析出,称为蛋白质的盐析。

这一现象就是由于蛋白质分子内及分子间电荷的极性基团有着静电引力,当水中加入少量盐类时,由于盐类离子与水分子对蛋
白质分子上的极性基团的影响,使蛋白质在水中溶解度增大。

但盐浓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时,蛋白质表面的电荷大量被中与,水化膜被破坏,于就是蛋白质就相互聚集而沉淀析出。

盐析法就根据不同蛋白质与酶在一定浓度的盐溶液中溶解度降低程度的不同而达到彼此分离的方法。

硫酸铵,25度时饱与溶解度为4、1M,即767g/L;0度时饱与溶解度为3、9M,即676g/L。

应用硫酸铵时,对蛋白氮的测定有干扰,且缓冲能力比较差。

硫酸铵浓溶液的pH在4、5-5、5之间,当用其她pH值进行盐析时,需用硫酸或氨水调节。

硫酸铵饱与度计算方法及加入方式:在分段盐析时,加盐浓度一般以饱与度表示,饱与溶液的饱与度定为100%。

用硫酸铵盐析时其溶液饱与度调整方法有3种。

一就是当蛋白质溶液体积不大,所需调整的浓度不高时,可加入饱与硫酸铵溶液;
饱与硫酸铵配制方法可加入过量的硫酸铵,加热至50-60度保温数分钟,趁热滤去沉淀,再在0度或25度下平衡1-2天,有固体析出时即达100%饱与度。

盐析所需饱与度可按下式计算:
今天作的实验就是利用硫酸铵沉淀蛋白质,从之前作过的经验知道,这一个步骤就是有名的烦,要慢慢用敲的把硫酸铵缓缓的加入蛋白质溶液中。

相关的原理可以在庄荣辉学习网站中找到,与盐溶刚好相反,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硫酸铵,会使得蛋白质的溶解度下降,因而沉淀出来。

因为硫酸铵所解离的离子容很大,所带的电子数也多(NH4+, SO42-),因此当其溶入水中时,会吸引大量水分子与这些离子水合。

蛋白质分子表面多少有一些较不具极性的区域,水分子会在这些非极性区的表面聚集,形成类似『水笼』的构造(请见下图),以便把蛋白质溶入水中。

一旦蛋白质溶液加入硫酸铵,后者吸引了大量水分子,使水笼无法有效隔离蛋白质的非极性区,造成这些非极性区之间的吸引,因而沉淀下来。

因此,分子表面上若有越多的非极性区域,就越容易用硫酸铵沉淀下来。

在计算所添加的硫酸铵的重量方面,找到了一个不错的网站——硫酸铵计算机
这个网页上可以靠着输入实验温度、溶液体积、想要到达的百分浓度以及初始的百分浓度这四个数值,就可以得到需要添加的硫酸铵克数,以及在加入固体硫酸铵后所增加的体积,算就是一个很不错的网站。

此外另一个比较值得提的,就是我有用两种方式加入硫酸铵,第一种就是固体的硫酸铵模碎加入,另一种就是将硫酸铵溶成饱与溶液再加入,各有各的优缺点,比较如下:
1、造成蛋白质变质的程度:固体的硫酸铵>硫酸铵饱与溶液
利用硫酸铵饱与溶液真的超棒,滴入的速度可以很快而不造成变质(没试过用倒入的)。

不像固体的硫酸铵只能磨碎慢慢加入,速度一快蛋白质就坏了(溶液有致密的白色气泡产生)。

2、操作的容易度: 硫酸铵饱与溶液>>固体的硫酸铵
固体硫酸铵最大的缺点就就是操作不容易,要一直敲敲敲又不能太快,所以当您要溶解的蛋白质很多时,这就是很累的步骤。

然而硫酸铵饱与溶液比较麻烦只有在配制部分,要先加热让它饱合后,回到操作温度让它过饱与,最后用滤纸把硫酸铵结晶去掉。

3、蛋白质溶液的体积放大程度硫酸铵饱与溶液>>固体的硫酸铵
这就是使用硫酸铵饱与溶液最头痛的部分,举例来说,要让100 ml的硫酸铵百分比从0%到25%, 如果就是加入固体的硫酸铵,只会让溶液从100 ml变成107 ml左右,但若就是加入硫酸铵饱与溶液,会让溶液变成125 ml!而且若就是要提高到50%,须加等量的硫酸铵饱与溶液,所以会让蛋白质溶液从100 ml变成200 ml。

因此在加入硫酸铵时,若就是低百分浓度可以利用硫酸铵饱与溶液,然而如果就是高百分浓度的,除非不在意蛋白质溶液体积的放大(反正都要离心离下来),否则还就是用固体硫酸铵来的好。

所以今天从0%拉到25%及从25%拉到50%时,都就是利用硫酸铵饱与溶液,但就是当要从50%拉到75%时,我选择利用固体硫酸铵,因为如果用硫酸铵饱与溶液, 离心机无法离那么多的溶液体积。

硫酸铵沉淀法纯化蛋白的原理与操作及配比用表- Ox Liu - Ox Liu的博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