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流计法传热系数

合集下载

断桥铝型材的传热系数

断桥铝型材的传热系数

断桥铝型材的传热系数一、介绍断桥铝型材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建筑材料,其特点是在铝合金型材的内外两侧通过一层隔热材料隔开,形成了类似于“桥”或“断桥”的结构。

这种结构能够有效地阻断热量的传递,提高建筑物的保温性能。

断桥铝型材的传热系数是用来衡量其传热性能的重要指标。

传热系数越低,代表断桥铝型材对热量的传导能力越弱,保温性能越好。

对于建筑物来说,选择传热系数较低的断桥铝型材可以有效地降低热能的损失,提高节能效果。

二、断桥铝型材的结构断桥铝型材一般由两个铝型材和一层隔热材料组成。

其中,两个铝型材分别被称为“室内铝合金型材”和“室外铝合金型材”。

两个铝型材通过连接件连接在一起,形成框架结构。

隔热材料通常是一种具有良好隔热性能的塑料材料,如聚氨酯发泡材料、聚酰胺发泡材料等。

这层隔热材料被精确地插入到两个铝型材之间,起到隔热的作用,阻止热量的传导。

断桥铝型材的结构使得室内铝合金型材和室外铝合金型材之间几乎没有热传导,从而有效地降低了热量的流失。

三、断桥铝型材的传热机理传热机理是决定断桥铝型材传热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断桥铝型材中,传热可以通过三种方式进行:传导、对流和辐射。

1.传导:传导是指热量通过物体内部分子间的碰撞和振动传递的过程。

断桥铝型材中的室内铝合金型材和室外铝合金型材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但由于连接件通常材质的导热系数较低,所以热量传导较弱。

2.对流:对流是指热量通过流体(空气)的传递过程。

断桥铝型材的结构使得室内空气和室外空气之间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减少了热气的流动,从而降低了对流传热。

3.辐射:辐射是指热能以电磁波的形式传播的过程。

断桥铝型材通过隔热材料阻碍了热能的辐射传递,降低了辐射传热的发生。

综上所述,断桥铝型材的结构和材料选择使得它具有较低的传热系数,实现了良好的保温性能。

四、影响断桥铝型材传热系数的因素断桥铝型材的传热系数受多个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隔热材料的选择:不同的隔热材料具有不同的导热系数,导热系数越小,则断桥铝型材的传热系数越低。

导热系数检测内容及方法

导热系数检测内容及方法

导热系数检测内容及方法(1)防护热板法检测导热系数本方法适用于处于干燥状态下单一材料或者复合板材等中低温导热系数的测定。

依据标准:《绝热材料稳态热阻及有关特性的测定防护热板法》GB/T10294-88原理:在稳态条件下,防护热板装置的中心计量区域内,在具有平行表面的均匀板状试件中,建立类似于以两个平行匀温平板为界的无限大平板中存在的一维恒定热流。

为保证中心计量单元建立一维热流的准确测量热流密度,加热单元应分为在中心的计量单元和由隔缝分开的环绕计量单元的防护单元。

并且需有足够的边缘绝热或(和)外防护套,特别是在远高于或低于室温下运行的装置,必须设置外防护套。

通过测定稳定状态下流过计量单元的一维恒定热流量Q、计量单元的面积A、试件冷、热表面的温度差/T,可计算出试件的热阻R 或热导率CA(C1试验仪器:1.1平板导热仪(1)导热系数测定范围:(0∙020~L000)W∕(m∙K)(2)相对误差:±3%(3)重复性误差:±2%(4)热面温度范围:(0-80)℃(5)冷面温度范围:(5~60)℃1.2、钢直尺1.3、游标卡尺2、试件要求:1)尺寸试件测量范围:30OmmX30OnInIXI(10~38)mm试件的表面用适当方法加工平整,使试件与面板紧密接触,刚性试件表面应制作的与面板一样平整,并且整个表面的不平行度应在试件厚度的±2%。

试件的尺寸应该完全覆盖加热单元的表面,由于热膨胀和板的压力,试件的厚度可能变化,在装置中在实际的测定温度和压力下测量试件厚度。

热敏感材料不应暴露在会改变试件性质的温度下,当试件在实验室空气中吸收水分显著(如硅酸盐制品),在干燥结束后尽快将试件放入装置中以避免吸收水分。

3、试件加工试验前,将试件加工成30OnlnI(长)×300mm(宽)的正方形,并且保证冷热两个传热面的平行度,特别是硬质材料的试件,如果冷热两个测试面不平行,这种情况下必须将试件磨平后才能做实验。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检测方案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检测方案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检测方案1、适用范围适用于现场采用热流计法检测建筑不透明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

2、检测依据2.1《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现场检测技术规程》(JGJ/T357-2015)2.2《建筑物建筑物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及采暖供热量检测方法》(GB/T23483-2016)3、技术指标热流计的物理性能应符合下表规定4、主要仪器设备4.1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现场检测仪5、检验人员检验人员须经培训考核合格的持证上岗人员,检验工作中,检验人员应认真负责。

6、试验方法6.1 建筑物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测定6.1.1建筑物围护结构主体传热系数宜采用热流计法进行测定。

6.1.2 测点位置:宜用红外热像技术协助确定,测点应避免靠近热桥、裂缝和有空气渗漏的部分,不要受加热、制冷装置和风扇的直接影响。

被测区域的外表面要避免雨雪侵袭和阳光直射。

6.1.3将热流计直接安装在被测围护结构的内表面上,要与表面完全接触;热流计不应受阳光直射。

6.1.4在被测围护结构两侧表面安装温度传感器。

内表面温度传感器应靠近热流计安装,外表面温度传感器宜在与热流计相对应的位置安装。

温度传感器的安装位置不应受到太阳辐射或室内热源的直接影响。

温度传感器连同其引线应与被测表面接触紧密,引线长度不应少于0.1m。

6.1.5检测期间室内空气温度应保持基本稳定,测试时室内空气温度的波动范围在±3K之内,围护结构高温侧表面温度与低温侧表面温度以满足下表的要求。

在检测过程中的任何时刻不应高于低温侧表面温度。

温差要求6.1.6热流密度和内、外表面温度应同步记录,记录时间间隔不应大于30mm,可以取多次采样数据的平均值,采样间隔短于传感器最小时间常数的1/2。

6.2建筑物室内外平均温度的测定6.2.1采用温度自记仪进行连续检测,检测数据记录时间间隔不应大于60min,测试持续时间不应少于72h。

6.2.2建筑物室内平均温度的检测部位应为底层、顶层和中间层的代表性房间,且每层的测点数不应少于3个。

热箱-热流计法用于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现场检测

热箱-热流计法用于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现场检测

测 标 准》, 并于 2 0 1 0年 7月 1实 施 。 目前 围护 结 构 传 热 系数 现场 检测 方法 包 括热 流计 法 、 热箱 法 , 但 这 两 种方 法存 在 一 定 局 限 性 。 因此 , 研 制 一 种 不 受 环 境 条件 限制 , 且 检 测 时 间 短 的 检测 方 法 具 有 现 实 意
设 置 采暖 系统 的地 区 , 冬 季 检 测 应 在 采 暖 系统 正 常 运行后 进 行 ; 对 未设 置采 暖 系统 的地 区 , 应在 人 为适
2 热 箱 一热 流 计 法 及检 测 系统 设 计
2 . 1 热 箱 一热流计 法
笔者 基于 热流 计法 , 并借 鉴 热箱 法 的优点 , 提 出

不 受季 节 限制 。但 局 限性 也 是 显 而 易 见 的 : 热 箱 体 积较 大 , 不便 于 携带 和安 装 , 不适合现场作业 , 冷
( 热) 桥 和一 些 不规则 的部位无 法 检测 。
K/W
J G J / T 1 3 2 -2 0 0 9第 7 . 1 . 7条 规 定 : “ 检 测 时 间 宜选在 最冷 月 , 且 应 避 开气 温 剧 烈 变 化 的 天气 。对
式 中 —— 被测 围护结构 的实 测热 阻 , m ・ K / W t h — — 被测 围护结 构 热端表 面温 度 , ℃
— —
被测 围护结构 冷端 表面 温度 , ℃
热 电势 , V
c —— 热流 传感 器测 头系数 , W/ ( m ・ V)
被测 围护 结构传 热 系数 K的计 算式 为 :
重点 实验 室 .重庆 4 0 0 0 4 5 )

要: 分析 热 流计 法 、 热 箱法 用 于围护 结构 传 热 系数现 场 检 测 的局 限性 , 据 此提 出热 箱 一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现场检测方法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现场检测方法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现场检测方法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是表征围护结构传热量大小的一个物理量,是围护结构保温性能的评价指标,也是隔热性能的指标之一。

热流计法是目前国内外常用的现场测试方法,国际标准和美国ASTM 标准都对热流计法作了较为详细的规定。

国家行业标准《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检验标准》中明确指出: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现场检测宜采用热流计法或经国家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认定的其他方法。

1. 检测原理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可定义为:在稳态传热条件下,围护结构两侧空气温度差为1℃时,单位时间通过单位面积传递的热量,热流计法其本质是要求通过热流计的热流即为通过被测对象的热流,并且该热流平行于温度梯度方向,即通过热流计的热流为一维传导,并且不考虑向四周的扩散,此时只要同时测得冷热两端的温度,即可根据公式计算出被测对象的热阻和传热系数。

2.热流计传感器介绍热流计是一种用于测定建筑围护结构热流密度的传感,输出的电信号是通过热流计热流密度的函数。

它由芯、热电堆、骨架、表面板及引线柱组成,如图 1 所示。

图 1 热流计构造图3.热工性能现场检测方法(1)刚刚完工的外围护结构含水率特别高,检测时热流值不稳定,对现场热工性能检测的数据会有异议。

所以检测房间的选择现场检测宜在受检墙体已干透或主体结构施工完成至少3个月后进行。

使墙体基本干燥后对墙体进行热工性能检测,当测试主体部位的传热系数时,为了使传热过程接近一维传热,检测墙面长度和宽度越大越好,一定程度上检测房间越大越好。

热流计的测点位置应尽量选择在大面积墙面的中央。

如果建筑结构复杂,需按不同部位设置测点,求加权平均值。

另外考虑到房间的内外空气流动所选房间要易于封闭。

温度测点应选择在热流计测点边沿15 cm处,室外对应位置也应布置温度测点,在被测部位的内表面布置至少3块热流计,在热流计的周围布置不少于3个铜-康铜热电偶,在对应的外表面也同样地布置相应的热电偶,将这些热流计和热电偶用导线与温度、热流巡回自动检测仪连接之后,在内侧用加热器加热、或用空调控温,将温度设定为内外相差10℃以上,每30 min记录1次数据,开始一段时间的数据只能作为参考。

导热系数的测定方法

导热系数的测定方法

导热系数的测定方法导热系数(thermal conductivity)是指物质传导热量的能力,是描述物质热传导性能的重要参数。

测定物质的导热系数有多种方法,下面将介绍其中常用的几种方法。

1.热板法测定导热系数热板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导热系数的方法。

该方法需要将待测物质包裹在两块热板之间,首先加热其中一块热板,保持另一块热板的温度恒定,然后通过测量两块热板之间传导的热流量和温度差来计算导热系数。

该方法适用于导热系数在0.03-200W/m·K范围内的材料。

2.平板法测定导热系数平板法是另一种常用的测定导热系数的方法。

该方法将待测物质切割成平板状,在平板两侧施加不同温度,通过测量两侧温度差和传导热流量来计算导热系数。

该方法适用于导热系数在0.1-500W/m·K范围内的材料。

3.横向比热差法测定导热系数横向比热差法是一种用于测定导热系数的动态方法。

该方法将待测物质制成棒状,在其表面施加周期性的热源和热沉,通过测量棒状物体两处的温度差和周期性热流量来计算导热系数。

该方法适用于导热系数在0.2-10W/m·K范围内的材料。

4.传导-对流法测定导热系数传导-对流法是一种用于测定导热系数的方法。

该方法将待测物质加工成圆柱形,通过测量圆柱的传热速率和端部的温度差来计算导热系数。

在传热过程中考虑了传导和对流两个因素。

该方法适用于导热系数在0.03-100W/m·K范围内的材料。

5.热流计法测定导热系数热流计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导热系数的方法。

该方法使用热流计进行测量,将待测物质放置在热流计中,通过测量热流计两侧温度的变化和流过的热量来计算导热系数。

该方法适用于导热系数在0.1-500W/m·K范围内的材料。

除上述方法外,还有一些其他测定导热系数的方法,例如横向比热法、横向热流测量法、测量材料的导电系数然后通过Wiedemann-Franz定律计算导热系数等。

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选择合适的方法需要考虑待测物质的性质、测试条件和测量精度等因素。

导热系数测试标准

导热系数测试标准

导热系数测试标准导热系数是指物质在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上的热量传导率,是衡量材料导热性能的重要参数。

导热系数测试标准是评价材料导热性能的依据,对于各种导热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一、导热系数测试的意义。

导热系数测试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可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在工程领域中,材料的导热性能直接影响着工程结构的热工性能,因此对导热系数的测试标准要求尤为严格。

只有通过标准化的测试方法,才能够准确地评价材料的导热性能,为工程设计和材料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二、导热系数测试的方法。

1. 热板法,热板法是一种常用的导热系数测试方法,通过在被测材料上施加一定的热量,测量材料两侧温度差,从而计算出导热系数。

该方法适用于导热系数较小的材料。

2. 热流计法,热流计法是利用热流计测量被测材料上的热流密度,通过测量热流密度和温度差,计算出导热系数。

该方法适用于导热系数较大的材料。

3. 横向热导率法,横向热导率法是通过测量材料横向传热的性能,来计算导热系数。

该方法适用于导热系数各向同性的材料。

三、导热系数测试的标准。

1. ASTM标准,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ASTM)发布了一系列关于导热系数测试的标准,如ASTM C177-13、ASTM C518-15等。

这些标准规定了导热系数测试的方法、设备、操作流程等内容,保证了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2. ISO标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也发布了一系列关于导热系数测试的标准,如ISO 8301:1991、ISO 8302:1991等。

这些标准与ASTM标准类似,都是为了保证导热系数测试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3. GB标准,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也发布了一些关于导热系数测试的国家标准,如GB/T 13475-92、GB/T 10294-2008等。

这些标准是根据国内材料测试的需要而制定,保证了国内导热系数测试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四、导热系数测试的应用。

导热系数测试标准的执行,可以为各种导热材料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导热系数和传热系数

导热系数和传热系数

导热系数和传热系数导热和传热是热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

导热系数和传热系数是用来描述物质传导热量的性质和特性的两个参数。

本文将详细介绍导热系数和传热系数的定义、计算方法以及在工业和生活中的应用。

一、导热系数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导热系数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横截面积上的温度梯度时传导热量的能力,通常用λ表示。

导热系数的单位是热传导导热系数、热距离系数或热传递系数。

导热系数与物质的导热性能有关,常用于描述材料的热传导性能。

导热系数的计算可以使用弗洛依德-迪兹定律。

根据该定律,单位面积上的传热速率Q与温度梯度ΔT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Q = -λ * ΔT其中,Q表示传热速率,λ表示导热系数,ΔT表示温度梯度。

根据上述公式,我们可以通过测量单位面积上的温度梯度和单位时间内传热量来计算导热系数。

实际测量中,通常采用热流法或热阻法来进行。

二、传热系数的定义和计算方法传热系数是指单位面积上的传热速率与温度差之间的比例,通常用h表示。

传热系数是一个综合性的参数,综合了传导、对流和辐射等多种传热方式的影响。

传热系数可以用于描述物体与周围环境进行热量交换的能力。

传热系数的计算可以使用牛顿冷却定律。

根据该定律,单位面积上的传热速率Q与温度差ΔT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Q = h * ΔT其中,Q表示传热速率,h表示传热系数,ΔT表示温度差。

传热系数的计算通常需要进行实验测量,因为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流体性质、流动速度、壁面条件等。

实验中常用热对流乘积法或热平衡法来测定传热系数。

三、导热系数和传热系数的应用导热系数和传热系数在许多领域中都具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应用领域:1. 建筑工程:在建筑工程中,导热系数和传热系数被用于评估建筑材料的隔热性能。

通过选择导热系数较低的材料,可以减少建筑物的热能损失,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 热工学:热工学是工程热力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导热系数和传热系数是研究传热现象的基本参数之一。

在热工学中,通过计算导热系数和传热系数,可以预测和优化热设备的热效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流计法传热系数
温度传感器不确定度不大于0、5℃。

3、3 动态分析数据处理软件4试验步骤4、1 测量步骤4、1、1热流计应直接安装在受检围护结构的内表面上,且应于表面完全接触。

4、1、2温度传感器应在受检围护结构两侧表面安装。

内表面温度传感器应靠近热流计安装。

4、2测量条件4、2、1检测时间宜选择在最冷月,对设置采暖系统的地区,冬季检测应在采暖系统正常运行后进行。

对未设置采暖系统的地区,应人为适当提高室内温度后进行检测。

4、2、2围护结构高温侧表面温度应高于低温侧温度10℃以上,且在检测过程中的任何时刻不得等于或低于低温侧表面温度。

4、2、3测点位置不应靠近热桥、裂缝和有空气渗漏的部位,不应受加热、制冷装置和风扇的直接影响,且应避免阳光直射。

4、3、测量的持续时间4、3、1检测持续时间不应少于96h,检测期间室内空气温度应保持稳定,受检区外表面宜避免雨雪侵袭和阳光直射。

4、3、2检测期间,应定时记录热流密度和内、外表面温度,记录时间间隔不应大于60min。

5记录与结果处理
5、1 数据分析宜采用动态分析法。

当满足下列条件时,可采用算术平均法:5、1、1围护结构主体部位热阻的末次计算值与24h之前的计算值相差不大于5%;5、1、2检测期间内第一个INT(2DT/3)天内与最后一个同样长的天数内围护结构主体部位热阻的计算值相差不大于5%。

(DT持续天数,INT表示整数部分)5、1、3当采用算术
平均法进行数据分析时,应按下式计算围护结构主体部位的热阻,并应使用全天数据(24h的整数倍)进行计算:
式中:R------围护结构主体部位的热阻(㎡K/W);----围护结构主体部位内表面温度的第j次测量值(℃);----围护结构主体部位外表面温度的第j次测量值(℃);-----围护结构主体部位热流密度的第j次测量值(W/㎡)。

5、2当采用动态分析法时,宜使用与标准配套的数据处理软件进行计算。

5、3围护结构主体部位传热系数应按下式计算:
U=1/(Ri+R+Re)式中:U------围护结构主体部位传热系数[W/(㎡K)]; Ri------内表面换热阻,应按国家标注《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中附录表2、2的规定采用;Re------外表面换热阻,应按国家标注《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GB50176-93中附录表2、3的规定采用。

5、4合格指标判定方法5、4、1受检围护结构主体部位传热系数应满足设计图纸的规定;当图纸未作具体规定时,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5、4、2当受检围护结构主体部位传热系数结构满足上述规定未合格,否则应判为不合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