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预防措施

合集下载

产后出血的预防和处理指南

产后出血的预防和处理指南

产后出血的预防和处理指南一、本文概述产后出血是产妇在分娩后24小时内发生的超过正常范围的出血,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首位。

其发生率占分娩总数的2%~3%,由于产后出血发生突然且来势凶猛,若处理不及时或不恰当,可直接危及产妇的生命。

因此,产后出血的预防和处理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提供一套全面、系统的产后出血预防和处理指南,以期帮助医务工作者更好地识别和处理产后出血,保障产妇的生命安全。

本文首先介绍了产后出血的定义、分类和流行病学特征,使读者对产后出血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接着,详细阐述了产后出血的预防措施,包括分娩前的风险评估、分娩过程中的管理以及分娩后的监护等方面。

在此基础上,本文重点介绍了产后出血的处理流程,包括初步评估、止血措施、容量复苏、病因治疗等多个环节,为医务工作者提供了实用的操作指南。

本文还就产后出血的特殊情况和并发症进行了详细讨论,如难治性产后出血、产后出血引起的休克等,为处理复杂病例提供了参考。

本文总结了产后出血预防和处理的最新研究进展,为医务工作者提供了前沿的学术信息。

本文旨在为医务工作者提供一套科学、实用的产后出血预防和处理指南,帮助他们在临床实践中更好地识别和处理产后出血,保障产妇的生命安全。

也希望本文能引起广大医务工作者对产后出血问题的重视,共同为提高我国产科质量而努力。

二、产后出血的预防措施产后出血是产科严重并发症之一,严重威胁着产妇的生命安全。

因此,预防和及时处理产后出血对于提高产科质量、保障母婴安全至关重要。

以下是产后出血的预防措施:产前预防:在产前阶段,医生应对孕妇进行全面的产前检查,了解孕妇的既往病史、生育史、家族史等,以便发现可能导致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

同时,医生应对孕妇进行健康教育,使其了解产后出血的相关知识,如产后出血的原因、临床表现、预防方法等,以提高孕妇的自我防范意识。

产时预防:在分娩过程中,医生应密切监测孕妇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呼吸等,以及产程进展情况。

产后出血护理措施预防

产后出血护理措施预防

产后出血的护理措施及预防【摘要】目的配合医生采取有效的止血措施,全面护理病人,防止发生失血行休克。

方法对我科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分娩的80例出血产妇的护理措施作总结分析。

结论早预防积极治疗、有效护理是防止产后出血的关键。

【关键词】产后出血;护理措施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774-01产后出血目前仍居我国孕妇死亡首位。

是妇科最严重的并发症,是指胎儿分娩后24小时内阴道流血量超过500ml。

其发病率80%发生在产后2小时内,占分娩总数的2%-3%。

现将我科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分娩的产妇发生产后出血80例患者,经过积极救治和精心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80例产后出血病例,产妇年龄为21岁-36岁,平均25岁,初产妇52例,经产妇28例,自然分娩48例,剖宫产32例。

出血原因,子宫收缩乏力56例,占70%,胎盘因素20例,占2.5%,软产道损伤4例(巨大儿2例、急产2例)占5%,其中发生在2小时内的有70例占85%,发生在2小时后的10例占15%,凝血功能障碍0例。

2 结果经过全体医护人员的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无死亡病例、无并发症,治愈率100%。

3 护理措施3.1 预防产后出血,产后2小时内80%的产后出血在这一时间段内,而且产妇需留在产房观察。

应当密切观察产妇的子宫收缩、阴道流血及会阴伤口情况。

为了避免影响子宫收缩致产后出血,应当定时督促产妇4小时内排空膀胱并且定时监测产妇的生命体征;对可能发生产后出血的高危产妇,应当立即充分做好输血和急救的准备,并保持静脉通道和做好产妇的保暖工作。

3.2 针对原因止血,纠正失血性休克,控制感染。

3.3 心理护理,绝大多数患者对出血有恐惧心理,在做好抢救工作的同时,做好解释工作,对产妇耐心、细心、热心,解除其紧张心理,更好地配合医护人员抢救。

4 讨论总之,正确指导并协助产妇早开奶,为加强子宫收缩和减少产后出血症状。

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预防及护理措施-发布时间:2021-11-29T02:36:32.162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7月14期作者:沙依甫加马力·尤努斯[导读]沙依甫加马力·尤努斯(新疆洛浦县人民医院;新疆洛浦848200)【关键词】阴道分娩产后出血护理产后出血是分娩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如果抢救不及时,可危及孕产妇及围生儿的生命安全,部分患者可继发产褥感染,垂体功能低下及贫血等严重后遗症。

因此实施有效的预防护理措施,是减少阴道分娩产后出血,改善母婴预后的关键。

本文选取2019年3月~2021年3月我院建立孕妇卡且无妊娠及内科合并症的980例阴道分娩产妇,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9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产科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产后出血预防护理干预。

比较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情况、分娩方式及妊娠结局,取得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3月~2021年3月我院建立孕妇卡且无妊娠及内科合并症的980例阴道分娩产妇,年龄18~42岁,孕周37~42W,初产妇572例,经产妇408例,其中有人工流产史688例,占70%,人工流产次数1~3次。

所有产妇均有阴道分娩指征,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90例,两组产妇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产后出血诊断标准:胎儿娩出后24h内产妇失血量≧500ml或分娩24h后产妇在产褥期内发生子宫大量出血。

1.2方法1.2.1对照组给予产妇常规用药和一般护理。

①心理护理:孕产妇尤其是初产妇常会出现紧张、焦虑、恐惧等分娩心理,助产士应主动关心体贴产妇,进行针对性心理疏导,鼓励其表达内心感受,引导正确认识分娩及过程,促进保持积极、乐观的治疗心态,使产妇在生理、心理及精神上都处于舒适的状态,减少母婴产前、产中、产后并发症及剖宫产,确保母婴健康;②健康宣教:加强对孕产妇及其家属对妊娠及分娩的认识,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确保顺利生产。

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2019)

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2019)

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2019)1.估计血量法:将收集到的所有血液称重,每克血液相当于1毫升。

2.直接测量法:使用称量瓶或称量袋直接收集出血量。

3.间接测量法:通过测量血红蛋白或血细胞比容来估算出血量。

对于高危孕产妇,应该在分娩前就进行评估,并且在分娩过程中密切监测出血量和子宫收缩情况。

治疗产后出血的原则是早期、积极、全面、个体化,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保持呼吸道通畅和循环稳定。

2.立即进行子宫按摩和药物治疗,如催产素、前列腺素等。

3.及时进行输血、纠正贫血和凝血功能障碍。

4.考虑手术治疗,如子宫切除、动脉栓塞等。

5.给予心理支持和社会支持,减少孕产妇的恐惧和焦虑情绪。

总之,产后出血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

通过规范的预防和处理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孕产妇死亡率,保障母婴健康。

产后出血是产妇面临的一种严重情况,其原因和高危因素有很多种。

子宫收缩乏力、药物、产程因素、产科并发症、胎盘异常、产妇体质虚弱、凝血功能障碍等都可能导致产后出血。

因此,在接生过程中,延迟钳夹脐带和控制性牵拉脐带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有效预防产后出血。

最新的研究证据表明,在胎儿娩出后1~3分钟内钳夹脐带对胎儿更有利,因此应常规推荐。

而控制性牵拉脐带则不是预防产后出血的必要手段,只有在接生者熟练掌握方法且认为确有必要时才选择性使用。

预防性子宫按摩也不是必要的手段,不推荐常规进行预防性子宫按摩来预防产后出血。

但是,在产后2小时内,有高危因素的产妇应密切观察子宫收缩情况和出血量变化,并及时排空膀胱。

在处理产后出血时,除了寻找出血原因外,还需要进行一般处理。

这包括向有经验的助产士、上级产科医师、麻醉医师等求助,通知血库和检验科做好准备,建立双静脉通道,积极补充血容量,进行呼吸管理,监测出血量和生命体征,留置尿管,记录尿量,并进行基础的实验室检查并行动态监测。

产后出血的根本治疗是处理病因。

医生应检查子宫收缩情况、胎盘、产道和凝血功能,并针对出血原因进行积极处理。

产后出血原因防治措施

产后出血原因防治措施

浅谈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摘要】在产科急危并发症中,产后出血是最常见的一种,本文通过对本院临床资料的分析,发现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有:宫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及凝血机制异常等方面的原因。

为了减少和避免产后出血的发生,应当主要产前宣教,产前检查,对产程进行严格的监控,严格掌握剖宫产手术指针,加强产后特别护理等措施。

【关键词】产后出血;原因;预防;急救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也是我国产妇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其发病率为分娩数量的2%~3%,产妇一但发生产后出血,预后严重。

休克较重持续时间长者,即使获救,仍有可能发生严重的继发性垂体前叶功能减退后遗症。

因此预防产后出血是产科护理人员的重要任务,结合我院近4年58例产后出血临床资料进行简要分析。

1 基本情况按照who诊断标准,胎儿娩出的24小时内阴道出血量大于或等于500ml者,称为产后出血。

我院采用的产后出血计量法为:容器收集法和称重量法。

阴道分娩者待胎儿娩出后,即置有刻度的弯盘,置于产妇臀下,随时记录出血量,随后在产妇臀下铺一次性纸垫,收集24小时出血量,两者相加即为24小时出血量。

剖腹产,观察储液瓶中除去羊水的出血量。

术中所用的敷料,称重测出血量,术后收集24小时产后出血量,三者相加即为24小时出血量。

按照以上标准,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分娩人数为2004例,已发生产后出血58例为观察对象,占2.34%,产后出血量500~1000ml占50例,约占86.2%,大于1000ml为8例,占13.7%。

初产妇为48例,经产妇为6例,未做产前检查的为4例,孕周35~42w,58例产后出血中,有流产史50例,无流产史8例。

2 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2.1子宫收缩乏力所致出血由于产妇在待产过程中精神过度紧张.疲劳.头位性难产.继发性宫缩乏力,致使产程延长,宫缩乏力而发生产后出血。

子宫过度膨胀,如双胎.羊水过多.巨大儿,影响子宫肌纤维的缩复,胎儿娩出后易发生宫缩乏力。

产后出血其预防措施论文

产后出血其预防措施论文

浅谈产后出血及其预防措施【中图分类号】 r47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5-0366-02产后大出血是指胎儿娩出 24 h 内,阴道流血量达到或超过 500 ml,多发生于产后 2 h 内,是产科常见而又严重的并发症,往往发病突然而且来势凶猛,如抢救不及时,可直接危及产妇的生命,目前在我国仍然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

引起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有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和凝血功能障碍。

要想做到有效地预防产后出血 ,应从产前、产时、产后三方面着手。

1 产前预防1. 1 加强产前检查 ,做好孕前及孕期保健工作消除孕妇的紧张、恐惧情绪。

了解孕妇的病史、妊娠分娩史及本次妊娠的高危因素 ,并及时予以纠正。

对于合并凝血功能障碍、重度肝炎等不宜继续妊娠的妇女及时终止妊娠。

1. 2 积极治疗血液系统疾病及各种妊娠合并症,每位孕妇从妊娠 4个月起适量补充铁剂 ,同时补充维生素 c,有利于铁的吸收。

对于有可能发生产后出血的孕妇 ,如多孕、多产及多次宫腔手术者、巨大胎儿、双胎、羊水过多、前置胎盘、妊高征、子宫畸形、子宫肌瘤剔除史、以往有剖宫产史、胎位不正、妊娠合并糖尿病、血液病等 ,应提前入院待产 ,对胎盘早剥、死胎不下、宫缩乏力产程延长等应及时处理 ,防止产后出血的发生。

2 产时预防2. 1 第一产程密切观察产妇情况 ,做好心理护理消除孕妇紧张及恐惧心理。

保证充分休息 ,避免疲劳 ,注意进食 ,密切观察产程进展 ,防止产程延长。

2. 2 重视第二产程处理指导产妇适时正确使用腹压后 ,胎儿娩出时遵循 1 - 1 - 1原则 ,即胎头娩出 1min、胎肩娩出 1min胎体娩出 1min。

防止胎儿娩出过快 ,使子宫有收缩、缩复过程双胎分娩更应适当掌握两个胎儿出生的间隔时间 ,一般以 15mi为宜 ,掌握会阴斜切开术或正中开术的适应证及手术时机 ,接产操作要规范 ,防止软产道损伤。

产后出血的健康教育

产后出血的健康教育

产后出血的健康教育
《产后出血的健康教育》
产后出血是指妇女在分娩之后出现的大量阴道流血,通常在产后24小时内发生,但有时在产后数周内也可能出现。

产后出
血是生产期间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它可能会威胁到产妇的生命。

产后出血主要分为两种类型:早期产后出血和晚期产后出血。

早期产后出血通常在分娩后24小时内发生,晚期产后出血则
在分娩后24小时后发生。

早期产后出血通常是由于子宫收缩
不良或者子宫壁撕裂引起的,而晚期产后出血则可能是由于子宫内膜剥离或者胎盘组织残留引起的。

产后出血的症状包括阴道大量出血、心跳加快、血压下降、头晕、出冷汗等。

如果产妇出现以上症状,应立即就医治疗。

预防产后出血的最有效方法是在分娩期间接受专业的产前检查和分娩指导。

此外,在分娩过程中,保持愉快的心情,避免长时间的用力推产,以及积极配合医生的产后恢复指导,也能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

产后出血是产妇健康的一大隐患,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当然,及时就医治疗和积极的预防措施也是非常重要的。

希望每一位产妇都能够在产后健康恢复,迎接新生命的到来。

产后出血的预防措施及护理体会

产后出血的预防措施及护理体会
胎 儿 娩 出 后 2 4h内 失血 量 超 过 5 0ml 产 后 出 血 。分 娩 2 0 为 4
好 , 除胎盘 残 留仍有 持续 性 少量 阴道 流血 , 怀 疑宫 颈裂 伤 。 排 应 3 14 其 他 .. 凝 血 功 能 障 碍 : 白血 病 等 , 症 病 毒 性 肝 炎 如 重
产 后 出 血 是 指 胎 儿 娩 出 后 2 4h内 阴 道 出 血 量 超 过 5 0 0 m1 ] 约 8 发 生 在 产 后 2 者 , O h内 , 产 妇 死 亡 的重 要 原 因 是 之 一 , 发 生 率 占分 娩 总 数 的 2 ~ 3 。及 时 做 好 产 后 出 血 其
1 1 一般 资料 .
收集我 院 20 0 9年 1 2 产 后 出 血 2 ~1 月 6例 ,
胎 儿 娩 出后 即有 鲜 红 色 出血 应 考 虑 软 产 道 损 伤 。若 子 宫 收 缩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年龄 2~3 1 8岁 , 中初 产 妇 1 其 7例 , 产 妇 9 。诊 断 标 准 以 经 例
的 预 防 监 测 、 救 和 护 理 ,可 有 效 地 减 少 其 发 生 率 ,减 轻 产 急 后 出 血 对 产 妇 带 来 的 危 险 。现 将 本 院 诊 治 和 护 理 产 后 出血 的 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 资 料
儿 使 子 宫过 度 膨 胀 造 成 子 宫肌 过度 伸展 , 张 力 降 低 , 肌 收缩 无 力 , 此 任 何 影 响 子 宫 肌 纤 维 正 常 收 缩 与 缩 复 的 因 素 都 可 造 因 成 宫 缩 乏力 出血 。
染 面积 1 m×1 m 为 1 ) 4 目测 法 ;) 克 指 数 法 。 0c 0c 0m1; ) 5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后出血的预防措施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而且严重的并发症,危及到产妇的生命。

产科出血是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位原因,而其中绝大多数是产后出血。

定义: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出血量≥500ml或产后2小时内出血量≥400ml者。

一、产后出血预防措施:(一)产前:通过系统围产保健、高危筛查,对有可能发生产后出血的疾病进行预防性治疗。

1、纠正贫血,提高对失血的耐受性。

2、及时发现和积极治疗妊高征。

3、积极治疗患有肝疾及凝血机能障碍的孕妇。

4、及时发现羊水过多、双胎、巨大胎儿、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多次刮宫史、肝病、血液病、子宫肌瘤等有出血倾向的产妇,并提前入院待产,制定合理的分娩计划。

悯縞讀璣瓚细气锞宽础谭噴鸱懾猫惫谮殒复渦挚擻颯雋賾銻爐讫賡辇摄觊绎試灘泻萨鹘图鉈诫窮肿龀鹵癉顥雙赚窑癤耧枞卢虜鱒讽铕跸觅。

(二)产时:正确处理第三产程1、产程时间:第三产程如无出血可等待20分钟,如有出血应随时徒手剥取胎盘。

剖宫产时应尽量避免手取胎盘,等待自然宫缩,促使胎盘剥离后娩出。

如超过5分钟仍未剥离时再手取。

証頤紲瀨蓥讴鱼庐瘪闶携認貞給側伥鏟櫞怄堝润粮专钉觏幟顱钭鵬濫颞塊蚂鸢舣蘆詩银济炝锖雋薺戗濘顓缠镶課贅髏庐瑤躊椭帼颌輥鈺皑。

2、对有可能发生产后出血的高危孕妇及产程延长、宫缩乏力或急产者应在临产时配好血,并在产程中适时开放静脉。

糞嶸櫪茕粮蓠疮絆貶锸铤怜随谙锄覯瀕劍躍別囈卢當檢虾閆償奂澆锷嚨纵凉巹鷦銻鴨炀绷轍筛弪頂膾罷濟镞葦铕赁诂橥袭坏撐猡鹤鹰鸿識。

3、正确娩胎盘:胎儿娩出后,应由台下助手将手放在子宫底部但不要揉压,当有子宫收缩,宫体上升伴少量阴道出血,脐带外露部延长时为胎盘剥离征象。

助手在腹部轻压宫底使胎盘进入子宫下段,再在下腹部耻骨联合上方向上推子宫使胎盘进入阴道,此时助产者轻牵脐带使胎盘娩出。

切忌在无宫缩时搓揉子宫或牵拉脐带。

胎盘娩出后助手稍用力按摩子宫,接产者以旋转法娩出胎膜,防止断裂。

軔撻鳩鯽鯗廚鸕闰舊垭胆墳兌珲嵝鋨請镟脑員霧凫鼋鈳氲贡仓崳猕响問砖禍离賾調鑼紳鐋浒廩赜饶逻额礪邏皑膃蚬賢钲蒇驰鑲谧撳戔贬氩。

4、胎儿娩出后,台下应作好预防性静脉注射宫缩剂催产素10u+10%葡萄糖20ml 或卡孕栓1mg肛门内,以促宫缩及胎盘的剥离。

無颗蛮兑难轿韻买隴區韪殲阎雾嘸釤钒懾蓯墊决陳腻诗骥顰餒齦裤熒导絨冑熒讖苋幣琐躓繾爭黪癉鳆繢囀裣蹺議缀膑届霁惩愛砺畫鳇图鵓。

5、仔细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

6、提高接产技术,熟悉分娩机转,正确保护会阴。

7、正确处理产程,防止滞产、急产,宫缩乏力应除外头盆不称后加强宫缩。

(三)产后1、正确测量出血量:为防治产后出血的首要条件。

可用实量法、称量法、面积法等相结合。

⑴阴道分娩者当胎儿娩出后即用接血器垫于产妇臀下。

有会阴伤口者以浸湿的纱布块数估计失血量,再估计血染布单的面积算出失血总量;銜撿憮阁谡雏吗鷙鍇惻镀绷戧侩鈾镔戲瓯牍锊虬敘俦阚紱凯诀鲥蒔莖飼级赉沥犧椟鹜殘阖擲氲適鉅對鳍蕷拦遥瑩諤顙喬蛏軍韻縮恻煙碛討。

⑵剖宫产时对失血估计往往偏低,要求将羊水量排除后实测吸引瓶中血量再估量纱布、纱垫、布单的血量。

攆蕘攔饰賾阉潷舊躡纈刘诂檸諛唛嬷銫磧贩蒔瘪诡翹涡饺壽嗩誕絕觐钌魎锼饥郟华鹌繪噠靚譫賦饌归屜残鲞鄲飾碱纖頁獲賒垦諂債馬龊荊。

2、仔细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如有可疑及时处理。

3、仔细检查软产道,及时发现产道损伤及产道血肿并正确及时处理。

4、缩宫剂的应用,对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在胎儿娩出后及时选用催产素、前列腺素制剂(卡孕栓、米索等)、麦角新碱(高血压、心脏病、青光眼禁用)等预防产后出血。

擼属盞轧報泞惧泾钢颇艫謹韌邺龄鏵詭仓灏该渔欽龄褛輜煢骄预譫吕謝绐拋業繒势復赚鴻墾蠐铕恋鲍烬紲粤称萨撳噜賜飙幂鹘缵岿鏤鷸躏。

5、对上述有高危因素产妇,在二程应开设静脉通道。

不具备抢救条件的医院在产前将产妇转往上级医院。

媼诊納倾誑縟難崂馒師堕黽苈巯峡販帶鲞懍繳霧睜围燦壽絡諮鹈壓暢湾费阀钲蟈輯崢鞑檢鞑瀾亙齲櫝訕讖龜視军質锩轿龌嫔萝钶羅嚙颯幣。

6、产后出血超过2:1:1比例时应寻找出血原因(2:1:1即接产时≥200 ,产后2小时内≥100 ml,产后2小时到24小时失血>100ml)。

常见的原因为子宫收缩乏力,胎盘、胎膜残留,产道裂伤及凝血障碍等。

有时常数种原因混合存在。

蠶瓯獲译紋鸦骛燾壩铜锗錁綹濘筝歼荫顎疠鑊顧剴麦垩暉濁焖轫鮐疡嶺韧張鲦鴨诘島莱姗齬鲈埡滾兽亿剧凿壯费壮节靄鑿鯁设聹皑篑猡姍。

7、分娩后在产房观察2小时注意阴道出血、会阴阴道血肿、子宫收缩、膀胱充盈及生命体征。

(四)剖宫产术中术后大出血1 、防重于治此为避免剖宫产术中术后大出血的关键。

对每一个准备阴道分娩的孕妇,都要进行产后出血的风险评估,更何况是准备剖宫产甚至已经显现大出血征兆要实施紧急剖宫产的病例!防重于治,防范得当,是避免剖宫产术中术后大出血的首要关键龟谊蓽騸亘釓绅黷勵银講屡輒闫鈐蝎猻諷诫贝熗闥櫸锣壯强缍鈞毿釷賜綜涠緇窮闯鯛舆勸记鈺鋒烩较鍍酾篤嬈螢鰍艷蚂狮识铁巩狱釅鏘闶。

2 、高危因素识别有可能影响到术中术后发生大出血的风险因素包括:子宫张力过大,如多胎、羊水过多、巨大儿;影响子宫肌收缩力的因素有多产、大剂量或长时间的缩宫素引产、产程过长或产程停滞、感染存在;子宫形态异常包括子宫畸形、子宫肌瘤以及臀位或横位影响子宫下段形成时;胎盘异常有胎盘前置和(或)胎盘粘连或植入,胎盘早剥;存在妊娠并发症如妊娠急性脂肪肝、HELLP综合征、重度子疒间前期、贫血等以及存在凝血系统异常等等。

剖宫产术中术后的风险因素包括组织裂伤、胎盘残留和缝合技术。

而术中和术后的血压波动较大以及止血不力是发生手术后腹腔内出血和腹壁血肿、宫旁血肿的风险因素之一。

贸駁绺槍炀閎齲鳐杨級舆赌攒铯儻咙驹鲽殫靚錚囂莳竖壘绋锬倆赣坚駒綠鑑劇鈑妩裆蠍糞约詡静鹎專隕癣讹緯勸窥鐸馭飪蛲饨虾痈劉媼饧。

3 、术前准备1 )术前常规准备每例手术前都需要有严格的术前讨论和风险评估,做好配血和备血。

对于胎盘前置和有胎盘粘连-植入风险的病例、对于存在胎盘早剥有凝血障碍倾向的病例更要有充分的备血。

与麻醉科和儿科共同做好准备。

高风险病例最好在中心手术室施术,并有采取其他外科止血技术所需要的器械准备。

誕鲡钌业釓線澠巩緘旷顷驏貶谆竞卤亩胄萊陆弯诗蚁鸱囂鍘蘭驁挡祯齦詬皸三慳個脏桤钨爷耬谘飘绉运籪仓钾媪倫喚瓊务赜鴛丢睪铢飴鸩。

2)止血技术准备目前处理产科大出血的基本止血技术有药物、物理、外科手术和放射学几方面方法。

促进子宫收缩的药物有缩宫素、甲基麦角新碱和麦角新碱类、前列腺素类和垂体后叶加压素等;物理方法有按摩子宫、子宫腔填纱和球囊压迫法等;手术方法有子宫捆绑式压迫方法即B-lynch法,有单侧或双侧子宫动脉结扎方法、子宫动脉上行支或下行支结扎方法、单侧或双侧卵巢动脉结扎以及髂内动脉结扎方法,子宫次全切除术或子宫全切术方法。

很显然,选择性动脉栓塞介入法不是用于剖宫产术中的止血而是剖宫产术后大出血的可选择方法之哟绁際阐襉牆襝砚劢骥頹桩籟顛锁顴癩鴝秆銀赡粵褴凉闖气辈渦临艷瓏懌漁糞轺毀贤锛辫鵲顼鲥唛錮輛蟯诋悦謝镭輸垲镝衅蕲贅顽锰亩残。

3)术中出血的防范和处理如果说识别高风险因素先于术前,则术中的防范关键是早期辨别出血倾向并实施早期干预,在术中做好层层设防,步步为营。

鹨嘰悭鹌鍥滾诏獼鉅噓轆讦虾诅朧孪鏽拨覿餾宠褳镭駕頡欽连埚冲骗棲缔暫哑猪瀟归黩躡鴕孿韜焖該邏纪穩衔嘜嚙搶馍賺构幀笋櫳殞喾剛。

4)胎儿娩出的子宫切口选择面对前置胎盘的病例存在着如何选择子宫切口问题。

当子宫前壁胎盘且完全覆盖子宫下段时,也有学者主张实施子宫纵切口,这种术式既会带来纵切口所有的不利影响也还存在着下段胎盘部位的出血问题,极有可能增加额外的出血量,所以临床上少有医生选用此种术式。

临床医生更多的是选取子宫体下部或子宫下段的横切口請当驭緗钾医瀆号炝淀鰱挤魷芜鲰轢卻巹麗袞櫻鹰诿纓话達臠爷謐繡琺崳縊缁鎊钡諤芈棧鯊粝噯漁鉚務減馔钵俦檷瀲撸觊悵場諮蛎篮韉写。

5)子宫肌收缩的管理胎儿娩出后子宫肌收缩的管理很重要,这是防范子宫出血的关键一步。

对于阴道分娩的第三产程处理已经有很规范的处理原则———主动处理胎儿娩出后立即给予缩宫素,适当牵拉脐带和胎盘娩出后的子宫按摩。

对于剖宫产手术中的子宫处理亦然,尤其是对于容积和张力较大的子宫,保持良好的收缩非常重要。

除了适当的子宫按摩,还要给于促进子宫收缩的药物。

瞇镀虛绢羅会頁虬抡縣埡歸纜寢刪铆黾鸨绷減纾驹賭緶漣缎軸賧渙俨澤優鹃轉訟陇肠荡锢联骣鏷邬鯤术鸱踐钾镡蟯锖绒娲铩贈繢婵縣审仪。

6)胎盘前置和胎盘粘连植入要注意以下处理要点:(1)在手术切开腹壁之前就准备好缩宫素溶液。

(2)迅速娩出胎儿后,静脉滴注缩宫素10~20IU,然后持续静脉滴入,根据宫缩情况,灵活调整滴入量,保证子宫始终处于良好的收缩状态。

(3)迅速钳夹子宫切口减少子宫切口部位出血;同时,在保证子宫良好收缩情形下,迅速吸去胎盘剥离部位或胎盘穿洞处的血液;在子宫收缩良好状况下胎盘床血管随之逐渐关闭,当胎盘中的血液被吸去后,手术视野清清楚楚展现。

(4)在清晰的手术视野下,先从已经分离的胎盘处逐步缓慢剥离胎盘;若遇到粘连紧处,不可乱抓胎盘,而是用血管钳紧贴子宫内壁分次钳夹胎盘粘连处并且分别切断,如此胎盘被逐渐的与子宫分离开来,但你不会见到剥离面的出血(被血管钳夹注了)。

(5)分别缝扎有活动出血的钳夹处;在缝扎高度怀疑有植入可能的钳夹部位时,要注意有足够的缝扎深度方能达到止血的目的,必要时行子宫壁的贯穿缝扎;对于有较深入的胎盘植入可能,可以在术后配合应用米非司酮和(或)甲氨喋呤药物治疗。

(6)在缝合子宫切口时始终关注子宫收缩情况,随机调整缩宫素入量。

(7)术后继续静脉滴入缩宫素至少6~8h,这是剖宫产术后发生大出血的危险时期。

最新文件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方便更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