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集中供热管网与用户连接的形式
暖气管道连接方式

常见的暖气管道的连接方式
图一:上进下出,对角连接
此种连接方法是最为合理,最有利于水循环的连接方式。
图二:上进下出,同侧连接。
此种连接方式比较适合于高度在80cm以下的散热器。
过高的散热器不利于水流循环。
图三:底进底出连接方式
现在基本上所有新建设的住宅小区都是这种连接方式,暖气管道是铺设在屋内地面的。
厂家在制作散热器时是需要在散热器的内部,靠近进水口的位置设置一个隔板,这样水流强制在散热器内部循环。
常见的几种串连管道连接方法:
图一:同侧并联连接方式。
此种管道连接方式的优势在于管道中的水流可以同时流如自家的散热器和楼下的散热器,相互不受影响。
而串联管道的连接方式是必须要经过自家的散热器,才可流到楼下的散热器
图二:对角并联连接方式
串连并连相结合的连接方式:。
供热管网与户内采暖系统连接方式的选用

供热管网与户内采暖系统连接方式的选用摘要:本文简述了常用的热源分类及供热管网,本文重点研究了室外热水供热管网与采暖建筑常用连接方式,并提出了室外供热管网与采暖建筑连接方式选用原则。
关键词:供热管网,高层建筑,连接方式,采暖建筑前言:热源通过供热管网将热量提供给采暖建筑时,设计人员需要统筹考虑室外供热管网与采暖建筑连接方式对采暖建筑的影响。
设计人员必须深入了解建筑用途及室内采暖方式,方能确定室外热网连接方式,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方案,从而促进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以及环境效益的有效提升。
1热源及管网常用的集中供热热源有废热或工业余热、热电厂或区域锅炉房等提供的蒸汽或热水等供热介质;热水供热管网可采用开式热力网、闭式双管制、闭式多管制。
本文以民用建筑连接方式为研究对象,室外供热管网为双管制热水供热系统。
然而在多数采暖建筑中,采暖方式不尽相同,如果热网只在特定热媒参数下运行,无法保证所有用户的室内供暖系统达到设计标准。
需要设计人员结合具体情况,选择正确连接方式,从而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方案,确保供热系统取得良好的经济收益和环境收益。
2采暖建筑与室外供热管网连接方式供暖系统热用户与热水网路系统连接方式可分为直接连接和间接连接。
直接连接是用户直接连接于室外供热管网上,管网水力工况和供热工况与用户采暖系统密切相关;间接连接方式是在用户侧设有换热器,将用户系统与管网隔离,形成两个独立的系统,用户与网路直接的水力工况互不影响。
2.1无混合装置的直连方式多数低温热水采暖系统采用无混合装置的直接连接方式;该连接方式热水由室外供热管网直接进入室内采暖系统,在散热设备内放热后,返回热网回水系统内(见图2.1中A)。
该连接方式简单造价低,但这种连接方式只能应用在室外供热管网温度不超过相关规范规定的室内散热设备的最高热媒温度,并且用户接口处热网的供回水管的资用压差大于采暖用户要求的压力损失。
图2.1 双管制闭式热水直接连接方式示意图当集中供热系统热网采用高温水供热,管网设计水温高于相关规范规定的用户室内散热设备的最高热媒温度,并且用户接口处热网的供回水管的资用压差大于采暖用户要求的压力损失,仍采用直接连接方式时,需采用装水喷射器或装混水泵的形式。
暖气水路连接方法

暖气水路连接方法
暖气水路是指将暖气设备与供暖管道连接起来的方法。
根据不同的暖气设备和管道布局,有多种不同的连接方法。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暖气水路连接方法:
1. 单管串联连接:将所有的供暖设备依次串联连接起来,热水从一个设备流向下一个设备,依次循环加热。
2. 双管并联连接:将供暖设备按照并联的方式连接到管道上,冷水和热水分别通过不同的管道进入和流出设备。
3. 放射式连接:将供暖设备与管道通过放射式连接,供暖设备和管道呈放射状,形成一个网状的连接结构。
4. 上下对接连接:将供暖设备和管道垂直安装,通过上下对接的方式连接起来。
5. 环形连接:将供暖设备和管道形成一个环形连接,热水循环流动。
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连接方式,具体的暖气水路连接方法还会根据实际情况和设计需求进行调整和选择。
在进行水路连接时,需要注意合理布局,保证热水的流动和供暖的效果。
地暖系统管户连接

地暖系统管户连接管户连接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外网管道与住户采暖系统直接的连接,或者说是热源与住户采暖系统的连接1.当水温小于60度的时候,也就是供水温度满足直接连接用户采暖管道的时候,我们可以优先考虑是否可以采用直接连接。
有的朋友可能会说既然水温都满足要求了还有什么不可以直接连接的?那可不一定。
1)当外网的工作压力不满足要求的时候,不能直接连接室外管网。
比如,既有的室外管网是直接供给附近的高层建筑的,那么就要考虑是否其现有管网的工作压力超过了本建筑所选管材的允许承受的压力。
即使不列出具体的数字,朋友们心中也应该有这样一个概念:每一种管材、阀件都只能在一定的工作压力的范围。
高层建筑和多层建筑的地暖管材可能按照不同的工作压力选择的,这一点请朋友们注意。
如果强行接入,可能导致的结果就是因为管道无法承受过大的压力而崩裂。
在专业术语里,这点叫做不超压。
遇到这种情况可以采用换热器间接连接,或者设计地暖、选择材料的时候选用承压能力较高的材料。
再比如我们新建的是一个高层建筑,而原有的管网是供给多层建筑的。
这里肯定不存在“不超压”的情况。
那么是否可以直接连接了呢?也不一定。
每个采暖系统的定压不一定相同,这点也要请朋友们注意。
在一般的情况下。
热水采暖系统压力采用最高建筑加3~5m的富裕压力(必要时还要加上汽化压力)。
如果原小区管网只有6层的多层,系统定压有20多米也就够了,而新建的高层定压可能需要40多米的压力才能够保证系统正常运转,如果直接连接起来的话,必然导致建筑高区的住户内无法充满循环水,因而也就会导致不热的问题了。
我们必须要保证采暖系统充满水,而且留足富裕压力。
在专业术语里,这点叫做不倒空。
遇到这种情况可以采用换热器间接连接,或者单独考虑热源。
2)当外网的资用压力不满足要求的时候,不能直接连接室外管网。
资用压力和系统工作压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请注意。
系统工作压力的是保证采暖系统不超压、不倒空的。
是维持采暖系统正常运转所不可或缺的。
浅谈集中供热管网敷设

浅谈集中供热管网敷设摘要:集中供热管网优化影响着居民的供热质量,良好的供热管网可以保证城市供暖稳定性和安全性。
但是集中供热管网辐射难度也较大,因此为了充分发挥集中供热的作用,本文阐述了集中供热管网主要特征,对集中供热管网敷设及其优化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集中供热管网;特征;敷设;优化集中供热管网是由输热干线、配热干线、直线等部分组成。
输热干线担负着集中供热管网的主线供应职责、配热干线则担负着住宅小区的主供热职能,支线负责住宅小区供热干线进户需求。
随着城市环保工作的不断深入,集中供热管网的合理敷设能够有效减少供热锅炉污染的排放,达到提高城市空气质量目的。
1、集中供热管网的主要特征集中供热管网特征主要表现为:(1)节能环保的特征。
集中供热管网系统可以节约能源,而且供暖设备噪音较低,同时与城市居民区距离较远,不会对周围环境带来干扰,有高效率的特点,能够有效满足城市环保发展的要求。
集中供热管网系统具有较好的集中性,烟囱在设计上采用不同的高度,有效降低了环境污染。
利用集中供热管网系统,锅炉容量较大,发电效率较高,有效实现了能源的节约。
(2)可靠性高的特征。
集中供热管网系统实现了自动化控制,可以根据室外温度自动进行动态调整,确保供暖的质量,而且有效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同时利用中央加热设备,其质量普遍较高,所以在运行上具有较好的可靠性,系统故障率较低。
2、集中供热管网敷设的分析2.1集中供热管网敷设方式的分析。
现代城市集中供热管网敷设主要以地下敷设及地上敷设两种敷设方式为主。
地下敷设不影响城市交通及市容,是现代城市集中供热管网敷设的主要方式。
地下敷设又分为有沟敷设及直埋敷设两种,有沟敷设是将供热管线敷设在地沟内,管线本身不承受外接荷载,减少了管线受地面荷载引发渗漏等情况的发生。
直埋敷设是将管线直接埋设于土壤中,因此管线不仅承受土壤自身荷载,同时也承受着道路车辆荷载。
但是,直埋敷设造价低、施工简便的特点使得这一技术在现代城市集中供热管网辐射中有着广泛的供应。
试论供暖管网与用户系统连接方式的选用

摘要 : 简述 了供 暖管 网正确选 用连 接方 式 的必要性 , ‘ 并介 绍用 户 系统 与 室外热 网的连接 方 式以及连接 方式 的选 用原 则。
Abta t sr c :Th e e st f c o sng rg t o n cin tpe fr he tn s p l p n t r i p e e e a d c so s se e n c si o h o i ih c n e t y o ai g u p y pie ewo k s r sntd n u tm y tm, c n e to y e y o o n ci n tp s c o i gae ito u e . ho sn l nr d c d
关键 词 : 暖管 网; 供 连接 方 式; 选用
Ke y wor :h aigs p l ie n t r ; o n cin tpe ; h o ig ds e tn u py pp ewo k c n e t y s c o sn o
中 图 分类 号 :U8 T 3
文 献 标识 码 : A
・10・ 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价值 工程
试 论供 暖管 网与用户 系统连接方式 的选用
He tn u p y P p t r n n e t n T p so s o S se Ch o i g a i g S p l i e Ne wo k a d Co n ci y e fCu t m y t m o sn o
文章编号 :0 6 4 1 (0 0)9 0 - 1 10 — 3 2 1 0 — 10 0 1 1
1 正 确 选 用 连接 方 式 的 必 要 性 干 区域 、 区分 别 设流 量 调 节 阀进 行 控 制 。 既可 以起 到 热 网 平衡 作 各 目前 , 国 采 用 的 集 中 供 热 系统 按 供 热 系统 的 热 源 不 同 , 分 用 , 能使 近 端 用 户 不发 生 超 压 问题 。 我 可 又 为热 电厂 供 热 系统 、 域 锅 炉 房 供 热 系统 、 用 工 业 余 热 的供 热 系 区 利 23混 水 直 连 如 热 网 中热 媒 为 高 温 水 ,而 用 户 中供 暖 系统 的 . 统 等 。 采 用 比较 多的 是 区域 锅 炉 房 供 热 系统 。 水 温 通 常低 于 热 网中 的 水温 , 采 用 混水 器 进 行 混 合 的 直 接 连接 方 可 但是在大型集 中供暖或 区域性热 力管 网中,由于用 户多种多 式 。 来 自室 外热 网的 高 温水 进 入 混 合 器 后 , 喷 射 与 用 户 内 部 系统 经 样 , 以某 一 既 定 热 媒 参 数 下运 行 的 热 网 , 然 不可 能直 接 或 自动 的部 分 回 水相 结 合 ,达 到所 需要 的温 度 后 进 入 用 户 内部 供 暖 系统 , 若 显 地保证所有用户 的室 内供 暖系统都达到各 自的设计要求。 根据实际 通 过 散 热 设 备放 出 热 量后 , 一 部 分 参 与 混 合 的 回水 外 , 接 回到 除 直 采 用 可 情况就需要在局部系统热媒入 口处对其参数进行改变和调 节, 正确 热 网的 回水 干管 中。 用 混合 器 的入 口装置 , 户 系统 的 温度 , 以 合 理 地 选 用连 接 方式 , 方 案 进 行 是 否合 理 , 否 取 得 经济 效 益 、 根 据 用 户 的 要 求 ,在 低 于 室 外热 网供 水 温 度 的 范 围 内任 意 选 择 , 是 能 社 一 般 应 用 于连 接用 户 的 低 温 热水 ( 57 o 供 暖 系统 。 9 /0C) 会 效 益 、 境 效 益 的重 要 因素 。 环 2 用 户 系 统 与 室外 热 网的 连 接 方式 24设 加 压 混 水 泵 的直 接 连 接 当 供 热 入 口处供 回 水 干 管 之 间 . 采 用户系统 的热媒压力和流量与室外管 网的参数完全无关, 而且 压 差 比较 小 , 用 混水 器 不 能 克 服 用 户 内部 供 暖 系统 的阻 力 和 提供 有 自身完全独立 的水利工况, 用户系统 热媒 的温度工况可借助 自动 所 要 求 的热 媒 参 数 流 量 时 , 用 跨 接在 入 口供 回水 管 之 间 的 水 泵进 利 调节器控制进入热交换器 的室外热网的热媒参数进行调 节。 这种连 行混合的直 接连接方式。 热网的供水和来 自水泵的部 分回水混合 降 接 方 式 多 用于 热 网压 力过 大 , 过 了 用 户 内部 系统 的 允许 压 力 的 限 温 后 进 入用 户供 暖 系 统 。两 种 水 的 混合 比例 靠 水 泵 后 的 阀 门来 调 超 为避免水泵扬程增高 , 导致回水窜入热网的供水管 , 在入 口的供 制时 , 必 须 将 局 部 系统 同热 网水 利 工 况 分 隔 开 的 情 况 下 , 用 表 节 。 在 采 面 式 加 热器 问接 或 独 立 连 接 的入 口装 置 。 或者 当室 外 管 网 与静 压 很 水 干管 上 应 安装 止 回 阀。 高 的 高 层 建筑 连 接 时 , 用 直 接 连 接 可 能 会把 整 个 热 网 的共 同 压 力 采 25供水管或回水 管上设水泵 的直接连接 在 入 口供 水管上装 . 提 高 , 是 采 用 表 面 式 热 交 换 器 的独 立 式 间 接 连 接 , 多 即热 网 中 的 水 有水 泵 的直 接连 接 ,这 种入 口形 式 用 于 当入 口供 水 管压 力不 足 , 即
浅谈集中供热管网的设计

浅谈集中供热管网的设计浅谈集中供热管网的设计摘要:随着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城市集中供热得到迅速发展。
对供热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主要介绍热负荷的分类、热指标的确定、供热参数的选择、水压图的绘制、供热管网的敷设方式等方面,阐述了直埋供热管线的设计要点及预制直埋保温管的主要质量要求,以保证供热质量。
关键词:热负荷,热指标,供热管网,敷设方式1前言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的集中供热事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目前我国 668 个城市中,268个城市建设有集中供热设施,全国集中供热面积已达86540万平方米。
随着城市集中供热的迅速发展,热网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
由于热网工程规模大、造价高,且影响面广,涉及城市规划建设和环境美化。
保证供热质量能否把生产的热能根据热网用户需要进行合理分配,这就要求热网在设计过程中选择最优方案、进行最佳设计。
2集中供热管网的设计2.1热负荷2.1.1热负荷的分类热负荷分为生产热负荷、采暖通风热负荷、生活热负荷和空调冷负荷。
生产热负荷主要是指用于生产工艺过程所需要的热负荷;采暖通风热负荷是指当室外空气温度降低到供暖设计温度时,为保持室内空气温度符合设计要求,需由供热设备向房间输入的热量;生活热负荷是指民用建筑和工厂中生活用热。
由于在山西地区集中供热管网主要为采暖热负荷,在省会城市太原部分管网考虑了一部分空调冷负荷。
因此文中主要对采暖热负荷相关内容进行论述。
热负荷的确定是一项细致的工作,设计中需反复计算及核定。
热负荷分为季节性热负荷和固定常年热负荷两种。
山西省适用于季节性热负荷,其特点与室外气象条件有着密切关系,所以在调查时要考虑到山西省近10年间平均最冷的5d 的平均温度,室内温度不低于18℃。
准确计算热负荷,才能达到降低工程造价,减少运行成本,保证供暖质量的目的。
2.1.2热指标的确定热指标的选择是设计中的决定因素,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初投资和运行费用。
目前有些地区在设计中,热指标选用时都略有偏大,取的都是上限。
集中供热管网与用户连接的形式和连接

一
、
用户 系统 与 室外 热 网 的连 接 方 式
131热 力站 设 置 旁 通 混 水 泵 的直 接 连 接 _. 在 热 力 站 内一 级 网供 回水 管 之 间 的 旁 通 管 上 安 装 水 泵 . 引 抽 回水 压 入 供 水 管 , 合 后 再 进 入 二 级 网路 。此 种 方 式 可 提 高 一 级 混 网供 、 回水 温 差 ; 于新 建 管 网 可 缩 小 一 级 网 的 设 计 管 径 . 对 降低 一 级 网 的建 设 费 用 。混 合 比 的计 算公 式 如 下 :
管 网 与静 压 很 高 的 高 层 建 筑 连 接 时 , 用 直 接 连 接 可 能 会 把 整 个 采 热 网 的共 同压 力 提 高 . 是 采 用 表 面 式 热 交 换 器 的独 立 式 间 接 连 多 接 , 即热 网 中 的 水 不 进 入 用 户 室 内 系 统 , 只 是 通 人 热 交 换 器 作 而 为一 次 热 媒 来 加 热 循 环 于 用 户 系 统 的 二 次 热 媒 。该 入 口装 置 在 高
式 中 : h 混水 量 t G~ / h
G 一 一 级 网循 环 水 量 t w / h
G一 二级 网循 环 水 量 t / h
对 于 既有 供 热 管 网 , 热 网 改 造 极 其 困 难 的情 况 下 . 采 用 在 可 此 种 方 法 来 增 大 一 级 网 的供 回水 运行 温 差 , 大 二 级 网混 合 比 的 加 方 法 来 满 足 供 热 负 荷不 断增 长 的需 求 。 种 方 式 适 用 于 一 级 网供 此 回水 压 差 能 满 足 用 户 系统 需 用 压 差 的热 力 站 。 】3 热力 站设 置加 压 混 水 泵 的直 接 链 接 .2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集中供热管网与用户连接的形式
魏 萍 孔国辉 李 倩
济宁热力公司
摘要:本文针对建筑物高度不同的小区,简要介绍了三种典型连接方式:间接连接、直接连接、混水连接,并通过分析范例说明其适用性。
关键词:建筑物高度、间接连接、直接连接、混水连接
一般说来,建筑楼房根据其高度不同分为低层、多层、小高层、高层和超高层建筑。
在对这些高度不同建筑物进行集中供热连网设计时,应考虑集中供热热介质、管网压力,室内系统的承压,室内系统对外网的水力影响等因素,因此选择什么样的热网与室内采暖系统连接方式,是十分重要的。
根据近几年济宁市城区集中供热管网与用户连接情况,介绍以下几种典型连接方式。
一、蒸汽(高温水)网间接连接
例某小区为蒸汽(高温水)集中供热,供热区域内的建筑物有多层、小高层和高层建筑。
分析:蒸汽(高温水)网供热流程:蒸汽(高温水) 换热系统 多层(高层)。
如果把多层建筑、小高层建筑(室内采暖系统不分区)与高层建筑的室内采暖系统连接在同一水力系统上,则系统的静压太高;换热哭、水泵、散热设备等都要承受较高的压力,不利于运行管理和节能。
因此,宜采用图一所示的连接方式。
蒸汽
1.高区系统换热器
2.高区系统循环泵
3.高区系统补水泵
4.高区系统定压点
5.低区系统换热器
6.低区系统循环泵
7.低区系统补水泵
8.低区系统定压点(图一)
图中把高层建筑的室内采暖系统分做高区、低区两个系统,高、低区系统的划分高度
应与小区内大多数小高层高度一致,这样把高层建筑的低区系统与小高层、多层建筑物的室内采暖系统列为一个水力系统。
考虑到多层建筑采暖系统散热设备承压不高于0.4MPa,在近端的多层建筑采暖入口安装压差调节阀。
在热力站设两套热交换系统,一套供高区系统,一套供低区系统,两系统各有自己的循环水泵、补水定压装置及室外管网。
并根据不同水力工况确定定压点压力值。
这种连接方式在设计时也可灵活变形:
1、根据小区建筑情况,可把高区系统的换热器、循环泵、补水定压装置等设备设在高层建筑的地下室或某一设备层;以减少室外二级热网中的管道数量,节省投资。
2、根据小区规划情况,可在多层建筑群比较集中的小区内,单独设置多层建筑换热系统,依据规划分区确定供热分区。
3、若小高层及高层建筑的室内采暖系统以每7层为一个分区采暖系统,则可将小高层、高层的高、低区采暖系统分开,小高层、高层的低区与多层建筑物采暖系统列为一个水力系统。
二、低温水网直接(间接)连接系统
某小区采用热源为低温水,供、回水温度95℃~70℃,该供热区域内同样有多层、小高层(室内采暖系统不分区)和高层建筑。
分析:城市集中供热热网水压不会太高,在水力工况能满足高层低区、小高层、多层采暖系统管网压力的条件下,因不希望系统静水压力过高,所以不应把高层建筑的高区系统与热网直连。
拟采用如图二、图三。
(图二)
1.分水器
2.集水器
3.高区系统换热器
4.高区系统循环泵
5.高区系统补水泵
6.高区系统定压点
图二为多层建筑、小高层建筑、高层建筑的低区通过分、集水器与热网直连。
高层建筑的高区系统通过换热器、循环水泵与二级网间接连接,并专设高区系统补水定压的装置。
图三为多层建筑、小高层建筑、高层建筑的低区采暖系统通过分、集水器与热网直连。
高层建筑的高区采暖系统与热网采用特殊的间接连接方式连接;供水管采用中间管道泵,回水管设水减压阀。
1.分水器
2.集水器
3.管道泵
4.减压阀
5.调节阀
6.电磁阀
系统运行时,水减压阀可将上层系统的回水压力减至与热网要求符合的数值,高区系统供水管及回水管上设电磁阀;并与水泵联锁,其作用是防止突然性停泵,空气倒灌入上层系统。
与水泵并联的调节阀用于调节水泵流量。
与水减压阀并联的调节阀用来作为减压阀失灵时的备件。
这种连接方式简称为升压泵加减压阀连接方式,由于连接简单,设备投资少,省地,是一种很实用的连接方式,并已在工程中使用过,效果较好。
图二、图三连接方式在设计中的灵活变形:
根据小区实际情况,将高区系统图二中的换热器、循环水泵、补水定压装置及图三,可根据小高层及高层建筑的室内采暖系统形式,若小高层及高层建筑的室内采暖系统1-7层为一个系统,7层以上为一系统,则可将小高层、高层的低区与多层建筑物采暖系统列为一个水力系统。
相对图二、图三来说,变形后多层建筑采暖系统的定压点压力值变低。
三、混水直连系统
单纯直连方式是指一级网供、回水直接进入热用户。
混水直连是指一级网供水在进入用户系统之前进行混水后再连接。
单纯直连方式与混水直连方式相比,在管径相同,经济比摩阻相同的情况下,后者输送的热量大于前者,因此混水直连方式供热系统在同样的热网管径下可带较大供热面积,比单纯直连方式供热系统具有更大的供热能力。
1、热力站设置旁通混水泵的直接连接(见图四)
在热力站内一级网供回水管之间的旁通管上安装水泵,抽引回水压入供水管,混合后再进入二级网路。
此种方式可提高一级网供、回水温差;对于新建管网可缩小一级网的设计管径,降低一级网的建设费用。
混合比μ的计算公式如下:
μ=G h/G w G=G h+G w
1.分水器
2.集水器 3混水泵
式中:G h—混水量t/h G w—一级网循环水量t/h
G—二级网循环水量t/h
对于既有供热管网,在热网改造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可采用此种方法来增大一级网的供回水运行温差,加大二级网混合比的方法来满足供热负荷不断增长的需求。
此种方式适用于一级网供回水压差能满足用户系统需用压差的热力站。
2、热力站设置加压混水泵的直接连接(见图五)
1.分水器
2.集水器 3混水泵
在热力站一级网供水管上设置水泵,同时将泵吸入口处的供水管与用户系统的回水管连通,使得该泵同时抽引一级网供水与用户系统的部分回水,同时具有加压与混水的两种功能。
此种方式主要用在以旁通混水泵形式为主的混水直连供热系统中的那些一级网供回水压差低于用户系统需用压差的热力站。
但要注意泵的扬程不能太高,要根据实际情况进
行计算。
参考文献
[1]陆耀庆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王宇清供热工程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魏萍,女,出生年用1976年5月, 1999年7月毕业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本科学历及学土学位,工作单位:济宁市热力公司,暖通专业工程师,中级职称,连年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联系地址:济宁市热力公司,邮政编码:272000,传真:2312496,电子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