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幼儿游戏的特点与作用

合集下载

《学前教育原理》第五章 幼儿园游戏

《学前教育原理》第五章  幼儿园游戏

教学 教师利用游戏形式为完成一定教学任务 游戏 而编制的、用于作业教学的游戏。
区域游戏的特性
以自选活动为主 以自主活动为主 以小组活动为主 教师对幼儿行为以间接控制为主 教育价值主要附着在区内的操作材料
教学游戏的特性
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构成环节或组织形式而存在,是游 戏化的或具有某些游戏因素的教学活动。
(四)游戏与幼儿人格发展
1、游戏是幼儿自我意识产生和发展的重要途径或方法。 2、游戏可以促进幼儿人格和谐,有利于幼儿积极情感、 意志品志、良好性格的发展,保证幼儿的心理健康。
四、游戏的分类
(一)皮亚杰——认知发展角度分类 (二)帕 顿——社会性发展角度分类 (三)我国按游戏教育作用的分类
(一)皮亚杰——认知发展角度分类
教学游戏是幼儿园游戏的特殊形式,可以使幼儿在非游 戏活动中产生一定程度的游戏体验,因此可以把它看作 是游戏活动的衍生物,归入幼儿园的游戏活动范畴。
幼儿园游戏兼具自然性和教育性
一方面,幼儿园游戏对于幼儿具有“自然性”活动; 另一方面,幼儿园游戏对于教育者又是具有“教育性” 的活动。
“自然性”和“教育性”的双重性质决定了幼儿园游 戏是幼儿游戏的一种特殊的存在形式。
思考 什么是幼儿园游戏?它有什么特点?
幼儿园游戏
实际上幼儿园里的游戏可以分成两大类:
区域游戏:被幼儿称作“玩”的“游戏”
(幼儿的“创造”——侧重于幼儿的一般发展)
教学游戏:被教师称作“游戏”的教学
(教师的“创造”——侧重于知识技能的传授)
幼儿园游戏
区域 游戏
幼儿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分为 角色、表演、美劳、建构、益智、运动 六大类。
二、游戏的特征 (一)游戏的外部可观察行为特征 (二)游戏的描述性特征 (三)游戏的本质性特征

幼儿园数学教育中游戏的作用、特点与研究指导

幼儿园数学教育中游戏的作用、特点与研究指导

幼儿园数学教育中游戏的作用、特点与研究指导导读:教师在设计游戏时,内容要重点突出数、形知识和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规则不要过于复杂,而且情节应让幼儿所能理解的。

小班和中班的数学活动应以游戏方法进行,以游戏为主,大班可适当减少,这样有利于培养幼儿学习的习惯和认真完成学习任务的态度。

数学: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

它产生于生产实践,与人类文明同时开始,又随着生产实践、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应用极为广泛。

人的全部生活实践(衣、食、住、住)几乎都离不开数学。

最简单的事例,像小朋友有几只手,班上有几个小朋友一样,都要用数量来表示。

数学还广泛地运用于音乐、科学技术、工业生产等各个领域,甚至自然界的一切生物,花朵、太阳、蜗牛、小鸟等也可以用几何图形的组合来表示。

由于数学在自然及社会科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因而数学历来是小学和中学的一门主要基础课程,也是一门工具课程。

数学是学生学习其它文化科学知识,从事各种实践活动的必要基础知识的工具。

幼儿生活在社会和物质的世界中,周围环境中的形形色色物体均表现为一定的数量,有一定的形式,大小也各不相同,并与一定的空间形式存在着。

因此,孩子自出生之日起,就不可避免地要和数学打交道。

幼儿园的数学教育是向幼儿进行数学的启蒙教育,教幼儿认识周围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初步懂得关于数量、形状、时间、空间等方面的概念,学会进行简单地计算,从而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能力,促进其智力发展,使他们更好地认识客观事物,与人交往,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有关问题。

游戏是幼儿时期的主要活动,是数学教育的有力手段。

幼儿通过游戏,获得粗浅的知识和生活经验。

各种游戏促进幼儿智力发展,培养幼儿感知觉、思维想象、记忆和操作能力。

幼儿的生活离不开游戏,游戏对于幼儿,正如学龄前习对于青少年,工作和劳动对于成年人一样重要。

游戏又是最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一种活动,它能给儿童以快乐并从中受到教育。

因此,游戏是幼儿教育独具特色的强有力的教育手段。

学前儿童游戏教案

学前儿童游戏教案

学前儿童游戏教案第一篇:学前儿童游戏教案第一单元学前儿童游戏导论第一节游戏的本质一、“游戏”的词义二、游戏的本质学说三、游戏的本质特征第二节幼儿游戏的特征一、幼儿游戏与成人游戏的区别二、幼儿游戏的基本特征三、幼儿游戏的发展阶段第三节学前游戏教育一、幼儿游戏与学前教育的关系二、游戏教育及其模式探索第二单元角色游戏第一节角色游戏概述一、角色游戏的特点二、角色游戏的结构三、角色游戏的产生和发展第二节角色游戏的教育作用一、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二、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三、促进幼儿意志品质的发展四、促进幼儿身体和语言的发展第三节角色游戏的指导一、角色游戏指导的主要内容二、各年龄班幼儿角色游戏的特点与指导第四节角色游戏指导与教学技能实训项目一角色游戏的观察与记录项目二角色游戏的教学指导计划第三单元表演游戏第一节表演游戏的特点和教育作用一、表演游戏的特点二、表演游戏的种类三、表演游戏的教育作用第二节表演游戏的指导一、表演游戏指导的基本任务二、各年龄班幼儿表演游戏的特点与指导第三节表演技能实训项目一手影表演技能项目二木偶表演技能项目三歌唱表演技能项目四综合表演技能第四单元结构游戏第一节结构游戏的特点和教育作用一、结构游戏的特点二、结构游戏的分类三、结构游戏的教育作用第二节结构游戏的指导一、结构游戏指导的基本任务二、各年龄班幼儿结构游戏的特点及指导三、结构游戏教学指导范例第三节建构技能实训项目一积木建构技能项目二凸点型积塑建构技能项目三分割拼图的设计与制作技能项目四七巧板的制作与游戏指导技能项目五其他常用拼板玩具的制作技能第五单元体育游戏第一节体育游戏的特点和教育作用一、体育游戏的特点二、各年龄班幼儿体育游戏的特点三、体育游戏的教育作用第二节体育游戏的结构和分类一、体育游戏的结构二、体育游戏的分类第三节体育游戏的组织和指导一、幼儿自主体育游戏的指导二、体育教学游戏的组织和指导第四节体育游戏的创编一、体育游戏创编的步骤和方法二、体育游戏情节的构思方法三、体育游戏竞赛方法的设计四、体育游戏细节的设计第五节体育游戏教学技能实训项目一幼儿园体育教学活动观摩与记录项目二幼儿体育游戏的创编与改编项目三幼儿体育游戏的教学活动设计一、体育游戏的结构二、体育游戏的分类第三节体育游戏的组织和指导一、幼儿自主体育游戏的指导二、体育教学游戏的组织和指导第四节体育游戏的创编一、体育游戏创编的步骤和方法二、体育游戏情节的构思方法三、体育游戏竞赛方法的设计四、体育游戏细节的设计第五节体育游戏教学技能实训项目一幼儿园体育教学活动观摩与记录项目二幼儿体育游戏的创编与改编项目三幼儿体育游戏的教学活动设计第六单元智力游戏第一节智力游戏的特点和指导一、智力是什么二、智力游戏的结构和特点三、智力游戏的指导第二节发展观察力的智力游戏一、听觉游戏二、视觉游戏三、触觉游戏四、嗅觉与味觉游戏五、观察力游戏的指导第三节发展注意力和记忆力的智力游戏一、注意力游戏二、记忆力游戏第四节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智力游戏一、想象再造游戏二、想象创造游戏第五节发展思维能力和操作能力的智力游戏一、发展思维能力的游戏二、发展操作能力的游戏第六节智力游戏教学技能实训项目一发展观察力的智力游戏活动设计项目二发展记忆力的智力游戏活动设计项目三迷宫设计项目四游戏棋设计项目五幼儿智力游戏的教学活动设计第七单元其他游戏第一节语言游戏一、幼儿语言发展阶段二、幼儿语言游戏的类型三、幼儿语言游戏的指导要求第二节数学游戏一、幼儿数概念的发展阶段二、幼儿数学游戏的主要内容第三节音乐游戏一、幼儿音乐游戏的类型二、幼儿音乐游戏的设计第四节美术游戏一、幼儿绘画游戏的发展阶段二、幼儿美术游戏的指导第五节集体娱乐游戏一、集体娱乐游戏的组织二、集体娱乐游戏的主持技巧第六节婴幼儿游戏一、婴儿的发展与游戏引导二、婴幼儿游戏的类型三、婴幼儿游戏的指导要点第一单元学前儿童游戏导论要求:了解游戏的一般概念,了解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游戏学说,理解游戏的本质特征,认清游戏乐趣的自足机制,明辨幼儿游戏与成人游戏的区别,深刻理解幼儿游戏的本质特征。

幼儿园游戏的特点

幼儿园游戏的特点

第十二章第一节幼儿园游戏的特点幼儿园中的游戏于园外游戏相比,在外形上有自身的特点:一、游戏时间固定园外游戏没有固定时间,随意性大,使游戏变成可有可无的活动。

而园内游戏作为教育内容的一部分被有目的、有计划的安排在一定时间内,体现游戏活动开展的计划性和时间的稳定性。

二、游戏环境的教育性托幼机构外的儿童游戏,可以随时随地开展,他们可以在家庭、游乐场、居住小区等户外场地玩游戏;游戏的内容随儿童拥有的玩具材料而定,随时会受外界的干扰而使内容发生变化。

家长提供的玩具缺乏一定的教育意图,随儿童兴趣,随家长的期望或兴趣而定,不能充分发挥玩具材料在儿童游戏中的作用;儿童对自然界的沙、石头等感兴趣,但家长往往因为安全卫生等问题而加以制止。

托幼机构的游戏环境都是经过教育者按教育目的和要求精心设计的,有符合儿童年龄特点的,丰富多样的玩具和游戏材料,有根据儿童游戏特点创设、布置的游戏场地。

游戏场地的布置和游戏材料的提供都符合安全、卫生的要求,有利于儿童健康成长,避免或减少了意外伤害事故和不安全因素的发生。

教师通过游戏环境的创设,将教育意图客体化、物质化,让儿童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获得发展。

三、伙伴关系的稳定性现代社会的独生子女最大的缺憾就是缺少兄弟姐妹,在家里交往的对象全是成人,与成人玩的时间多,与儿童玩的时间少,造成儿童早熟,缺乏童趣;在户外儿童交往的对象带有极大的偶然性,碰到谁跟谁玩,这样就使儿童缺乏形成稳固的伙伴关系的条件,伙伴往往以小型的分散的为主,无明显的群体特征。

这些都不利于儿童社会性的发展。

因此,幼儿园游戏中,儿童结成的伙伴关系是相对稳定的,而且伙伴多,年龄相当,兴趣相同,相互交往的机会多,弥补了独生子女缺乏伙伴的缺陷社会规则,促进同伴关系的发展。

四、教育者的指导性在托幼机构以外的儿童游戏,成人也时常关注、指导儿童的游戏,但指导往往带有很大的随机性和片面性,受成人教育观、儿童观的影响较大,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干扰和阻碍儿童游戏的发展。

幼儿教育学第八章幼儿游戏

幼儿教育学第八章幼儿游戏
教师以游戏参加者的身份 用自己的行动以及游戏的语 言或游戏的材料,暗示幼儿 的游戏行为,促进幼儿游戏 的发展。这是创造性游戏的 主要指导方式。
(2)以教师身份直接点拨的显性指导——直接 “教” 这种指导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幼儿获得一定的 经验,从而更好地开展游戏,或当游戏中出现 一些偶发事件时,有必要进行及时的指导。
都意识到了自己应该做什么一座大桥,但选择的材料都是小型的积木,结
果,桥面搭了很久也没搭好。这时,教师悄悄地拿来一些大
型的板材,在幼儿旁边搭起了大桥,幼儿一看也学着拿来大
板材搭了起来,教师微笑着点头表示鼓励。不一会儿,大桥
就搭好了。
3) 幼儿搭了一艘漂亮的小船,但是小船没有栏杆,教师直
【归纳小结】
(1)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是幼儿 生活的主要内容; (2)游戏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 (3)游戏是幼儿特有的一种学习方式。
游戏的涵义与特征:
(一)什么是游戏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 动。是适合幼儿年龄特点 的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 通过模仿和想象,反映周 围现实生活的一种独特的 社会活动。
水面上。老师不失时机地组织幼儿讨论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
幼儿开始研究各种纸的质地,以及不同质地的纸的耐水性强弱
的原因。
案例二
• 为了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认识到人各有长短, 因此要互相合作、取长补短,教师设计了一个“摘果子”的游戏 。两棵树之间拴上一根绳子,绳子上吊着4个筐,筐里有“水果 ”。每个筐下放着一把小椅子。每4个孩子为一组,每组中有3个 矮个子的、一个高个子的幼儿。只有高个子的幼儿站在椅子上才 能摘到果子。游戏的任务是看哪一组先把果子全部摘回来。在最 初的游戏中,每个幼儿都奋勇争先,都想把果子摘回来,但是, 矮个子的幼儿站在椅子上,怎么踮脚也够不着果子。结果,没有 一组能把果子全部摘回来,有的组采到的果子很少,有的组一个 也没摘到。于是,老师提出了问题:“问题出在哪里?怎样才能 完成任务呢?”幼儿通过讨论想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我们分工 合作,高个子负责摘,矮个子负责运。这个办法果然管用。

幼教游戏知识点总结大班

幼教游戏知识点总结大班

幼教游戏知识点总结大班一、游戏概念及特点1. 游戏的定义游戏是儿童在自愿、自主、自主的情况下参与,充满趣味和乐趣,目的是享受乐趣和满足心理需求的一种活动。

2. 游戏的特点(1)自愿参与:儿童游戏是自主选择参与的,没有外力干预。

(2)乐趣和情趣:游戏是基于儿童的乐趣和情趣,能引起儿童的兴趣。

(3)目的性:游戏要有一个目的,可以是娱乐、学习、锻炼等。

(4)规则性:游戏必须有规则,儿童在游戏中需要遵守一定的规则,这也有助于培养他们的纪律性和社会性。

二、幼儿游戏的发展1. 幼儿游戏的阶段(1)单体游戏期:1-2岁,主要进行个体活动,如爬行、站立、行走等。

(2)对话游戏期:2-3岁,主要进行对话游戏,表达自己的意愿和需求。

(3)合作游戏期:3-4岁,开始参与多人游戏,学会分享和互动。

(4)规范游戏期:4-5岁,开始遵守游戏规则,学会合理竞争和合作。

2. 幼儿游戏的特征(1)观感的多样性:儿童喜欢用多种感官参与游戏活动,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

(2)情感的真实性:儿童在游戏中表现出真实的情感,包括喜怒哀乐、亲情关系、友情交往等。

(3)行为的循序性:儿童的行为在游戏中会呈现出一定的顺序性,如先后顺序、连续性等。

(4)思维的固定性:儿童在游戏中会表现出一定的思维固定性,如喜欢进行重复性游戏。

三、幼儿游戏的分类1. 教具游戏:如积木、拼图、穿珠子等,通过这些教具让儿童进行一定的认知和操作训练。

2. 角色扮演游戏:如模仿家庭生活、模仿职业等,儿童可以在游戏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体验不同的生活场景。

3. 拼图游戏:如大型拼图、立体拼图等,通过拼图游戏培养儿童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4. 认知游戏:如认识颜色、形状、大小等,让儿童通过游戏认识不同的事物。

5. 操作游戏:如搭积木、搭乐高等,通过操作游戏锻炼儿童的手眼协调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四、幼儿游戏的意义1. 促进发展:游戏是儿童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机会,通过游戏可以促进儿童的身体、智力、情感和社交等各个方面的发展。

《幼儿园游戏》课程标准(2)

《幼儿园游戏》课程标准(2)

《幼儿园游戏》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幼儿园游戏》课程编号:05132413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课程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幼儿游戏的相关理论学说,掌握游戏的本质特征,懂得游戏在教育教学和儿童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对幼儿游戏进行指导。

指导学生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把游戏作为幼儿园课程的基本组成部分,让幼儿通过游戏学习,在游戏中成长。

课程内容:第一章游戏概论本章教学主要内容:1、游戏的特征和功能2、游戏理论3、幼儿游戏的发展。

4、游戏的影响因素教学重点:幼儿园游戏的特征和功能教学难点与关键:幼儿园游戏的概念、早期理论及代表人物知识拓展要求:能掌握幼儿游戏的本质和内涵以及其特点和分类第二章游戏的分类及教师在游戏中的角色定位本章教学主要内容:1、游戏的分类2、教师在游戏中的角色定位3、教师在游戏中的指导要点。

教学重点:教师在幼儿游戏中的角色和作用教学难点与关键:游戏的分类知识拓展要求:了解自主性游戏第三章角色游戏本章教学主要内容:1、角色游戏概述2、角色游戏的组织与指导。

教学重点:角色游戏的特点及结构、各年龄阶段游戏特点与指导要点教学难点与关键:角色游戏的产生和发展知识拓展要求:理解幼儿园角色游戏中常见的问题第四章表演游戏本章教学主要内容:1、表演游戏概述2、表演游戏的组织与指导。

教学重点:表演游戏的特点和教育作用、各年龄阶段游戏特点与指导要点教学难点与关键:各年龄阶段表演游戏的设计知识拓展要求:表演游戏与角色游戏的区别第五章结构游戏本章教学主要内容:1、结构游戏概述2、结构游戏的组织与指导。

教学重点:结构游戏的特点和教育作用教学难点与关键:各年龄阶段游戏特点与指导要点及方案设计知识拓展要求:幼儿结构游戏的发展阶段第六章规则游戏本章教学主要内容:1、规则游戏概述2、规则游戏的组织与指导3、规则游戏的编制。

教学重点:规则游戏的特点和教育作用教学难点与关键:规则游戏的特点和教育作用知识拓展要求:规则游戏对幼儿发展的价值第七章亲子游戏本章教学主要内容:1、亲子游戏概述2、家庭亲子游戏3、幼儿园亲子游戏。

(完整word版)幼儿园游戏组织与指导(大纲)

(完整word版)幼儿园游戏组织与指导(大纲)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大纲幼儿园游戏组织与指导一、说明(一)课程性质《幼儿园游戏组织与指导》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是培养和检验学生关于幼儿游戏及开展与指导的基本理论以及应用能力而设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幼儿游戏的本质、特征、分类、影响因素、发展规律及教育价值;教育实施部分阐释幼儿游戏教育实施的基本任务、原则以及做好对幼儿游戏的教育指导及评价等诸多实践性的思路、策略和方法.全书所阐述的幼儿游戏的基本原理具有抽象理论思维的特点,同时它的内容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应用性和可操作性。

(二)教学目的使学生在了解国内外现代游戏理论的基础上,认识幼儿游戏的本质特征、发展规律、教育价值,理解在学前教育中实施游戏、实现游戏与教育的有机结合的基本原理、原则,把握在教育中实施游戏的基本环节和任务,努力提高自身对幼儿游戏进行科学教育指导的实践能力,增强在学前教育实践中贯彻与落实“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和把游戏作为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的自觉性与积极性。

(四)教学方式本课程采用讲授、讨论、情景模作、自学的方式进行教学。

对于游戏的分类部分,建议教师利用多媒体讲解,借助图片帮助学生理解。

为了配合课堂教学,本课程安排有课程见习,可安排学生到幼儿园参观见习,并要求写出见习报告。

要求学生应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既努力掌握本学科的理论,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注意联系各类学前教育机构的实际,进行一些调查研究和教育实践活动。

在学习过程中还应注意培养各种能力,如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等等。

(五)考核要求1.考核的方式及成绩评定本课程成绩考核由平时成绩和卷面成绩两大部分构成,期末卷面成绩占总评成绩的50%,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的50%,具体包括课程预习(占总评成绩的10%)、课程作业(占总评成绩的10%)、课堂考勤(占总评成绩的10%)、能力考核(占总评成绩的10%)、课外阅读(占总评成绩的10%)五个方面构成,符合学校关于成绩评定的规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幼儿游戏的特点与作用
一、填空题
1.幼儿游戏的特点有( )性、( )性、( )性、社会性、( )性。

2.幼儿在游戏中的行为表现水平都( )于他们日常的行为水平。

3.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它是幼儿( )的主要形式,尤其是集体性游戏,对幼儿社会性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二、名词解释
幼儿游戏
三、解答题
1.举例说明幼儿游戏的特点。

2.幼儿游戏的作用有哪些
第二节游戏的种类
一、填空题
1.根据游戏的教育作用和特点将游戏划分为( )游戏和规则性游戏两大类。

2.创造性游戏主要包括角色游戏、( )游戏和( )游戏。

3.有规则游戏主要包括( )游戏、体育游戏、( )游戏。

4.角色游戏具有经验性、( )性、( )性三种特点。

5.结构游戏具有材料多样性和( )性两个特点。

6.表演游戏具有( )性、( )性和自创性三个特点。

7.有规则游戏一般包括游戏的目的、玩法、( )和( ),其中( )是核心。

二、选择题
1.幼儿时期最典型的、最有特色的游戏是( )。

A.结构游戏 B.角色游戏 c.表演游戏 D.智力游戏
2.被称为“塑造工程师的游戏”的是( )。

A.结构游戏 B.角色游戏 c.表演游戏 D.智力游戏三、名词解释
1.创造性游戏
2.角色游戏
3.结构游戏
4.表演游戏
5.规则性游戏
6.智力游戏
7.体育游戏
8.音乐游戏
第三节幼儿游戏的指导
一、填空题
1.指导游戏一般从游戏的准备工作、游戏中的( )、教师( )游戏三个环节人手。

2.结构游戏根据所用材料不同,可分为( )材料和不定型材料两种。

3.教师介入游戏有( )游戏、( )游戏和指导游戏三种形式。

二、解答题
1.如何指导有规则游戏
2.举例说明教师如何介入幼儿的游戏。

3.如何指导角色游戏
4.如何指导定型材料游戏
5.如何指导表演游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