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节能设计的探讨及注意事项

合集下载

我国房屋建筑的节能设计

我国房屋建筑的节能设计

探讨我国房屋建筑的节能设计摘要:节能降耗是当今时代发展的主题。

任何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这一主题。

因而对于能耗较大的建筑行业而言,节能降耗同样是永恒追求的话题。

因而本文主要就如何加强房屋建筑的节能设计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房屋建筑;节能降耗;设计在房屋建筑工程设计中,节能设计是一项系统而又复杂的工作。

节能设计作为整个建筑施工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促进建筑节能降耗成效提升的关键环节。

因而在房屋建筑设计工作中加强节能设计就显得十分必要。

那么我们应如何做好这项工作呢?笔者以下带着这一问题,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与经验,就此展开以下几点探究性的分析。

1.分析加强房屋建筑节能设计的重要性据不完全统计和相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现有的95%以上的房屋建筑属于高能耗建筑,80%的新建建筑的节能工作不达标,而未来我国房屋建筑的发展趋势是智能化、节能化、低碳化和环保化,因而作为新时期背景下的房屋建筑节能设计人员,必须在设计工作中充分认识到加强节能设计的重要性,不断强化自身的节能意识,并致力于自身专业技术水平的提升,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并始终结合房屋建筑功能发挥的需要,切实做好房屋建筑的节能设计工作。

由此可见,不管是促进我国建筑节能事业的发展还是促进自身的发展,做好房屋建筑节能设计工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关于如何做好房屋建筑节能设计工作的几点建议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对加强房屋建筑节能设计的重要性有了一定的认识。

那么我们应该做好房屋建筑节能设计工作呢?笔者以下就分别从房屋建筑的外墙、屋面、门窗等方面的节能设计方案作出以下分析。

2.1房屋建筑设计中外墙的节能设计方案外墙作为与外界直接接触的界面,其保温效果的好坏对整个建筑外墙的节能功效有着直接的影响。

因此,在外墙节能设计过程中,主要就是构建外墙的保温体系,一般而言,房屋建筑外墙的保温体系应由外墙的外保温、内保温以及砌体的自保温。

因而做好外墙的节能设计,首先必须结合外墙保温体系确定设计方案,一般情况下,外墙保温设计方案应包括节能材料、节能工艺和施工流程[1]。

关于建筑节能设计的探讨

关于建筑节能设计的探讨

关于建筑节能设计的探讨摘要:目前,建筑节能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我国是能源短缺的国家,但建筑能耗却是同等气候条件下发达国家的2-3倍。

高能耗不利于建筑可持续性发展,需要我们重新研究节能设计策略,从建筑节能设计的实际情况分析和探讨,充分挖掘建筑节能的潜能。

关键词:建筑节能,设计,探讨中图分类号:tu20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引言我国人均能源占有量极为短缺,能源供求矛盾不断升级,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建筑能耗越来越成为国民经济的巨大负担,如何解决建筑节能、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利用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严峻的形势要求建筑设计充分考虑节能问题,创新节能措施,实施绿色建筑设计。

2、节能环保前提下的建筑设计原则节能建筑就应该是充分利用阳光、雨水等可再生能源,最大限度的节电节水,大力发展绿色节能建筑是中国建筑业未来发展的方向。

我们在节能环保的建筑设计上要遵从以下原则:一是资源利用效率要达到最高,对各种建筑用的资源,包括能源、土地、水、各种建筑材料等,都要高效率地利用,尽可能的节约能源;二是对环境影响最小,防止建筑对土壤、空气和水的污染,尽量使用本地建材,重复利用建筑材料;三是对生态环境最好,不单只是满足“人”的物质与精神需求,更应该使其与生态环境保持应有的平衡关系,需考虑到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3、节能建筑的整体环境设计整体环境设计是建立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从城市总体规划要求出发,从场地的基本条件、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气候条件、动植物生长状况等方面分析设计的可行性和经济性,进行综合分析、整体设计。

设计方法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要引入绿色建筑理论,与当地自然环境、资源、社会、人文等背景相结合,改变不合理的布局模式、区域划分、空间结构和资源配置,让城市的历史文脉、自然地理特征得以沿袭;另一方面要加强环境绿化,用绿化覆盖地面,造成比较凉爽、舒适的环境,减少路面吸热,净化空气,提高空间的氧含量,创造出良好的微气候。

4、节能建筑单体的设计方法4.1建筑位置及朝向。

我国建筑节能设计的探讨

我国建筑节能设计的探讨

我国建筑节能设计的探讨陈兆峰(佛山市置地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广东佛山528300)工程技术脯耍]建筑节能作为能源节约的一方面,是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具体体现、是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减轻大气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更是改善建筑热环境的需要。

本文根据国内建筑节能设计现状,从建筑物的外壳、体形、朝向、平面布置、门窗、屋顶等方面就节能问题进砖飞初号臻斌,巨罐词】建筑;节能没计;环境1国内外现状我国自1986年建设部颁发绡掰i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以来,已陆续建设了一批节能试点小区,取得了一些经验。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人,高档旅游宾馆、高级写宇楼的耗能量高出普通住宅建筑的6—7倍,于是我国又相继制订了旅游旅馆建设热工与空气调节节能设计标>蛰和健筑外窗性能及检测方法标>龄等。

为确保有关标准的贯彻执行,一些大咳市纷纷出台建筑节能行政法规,开展建筑节能研究,如t啬体材料革新、节能窗、太阳能建筑技术等,一些成果也已在相当范围内推广应用。

但是存在的问题依然不少,其中建筑设计节能就是—个薄弱环节。

欧美发达国家在经历了召由危机后普遍都把建筑的节能管理作为国家的大政方针,从经济上加以引导、鼓励或限制,并已取得显著成效。

目前国际上节能热正在升温,世界性的建筑节能新高潮正在现代新技术的基础上兴起。

2中外建筑案例的比较我国目前建筑能耗已占到总能耗的27.5%,因此唤起人们对可持续发展建筑的实践,在建筑开发和设计领域尤为重要。

建筑产业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建筑设计方法也具有地域性的特点和差异。

为找出中外在节能建筑方面是否存在差异,以下对收集来的建筑设计案例进行分析。

国外的70个案例大都来自发达国家,所以表1可看成是我国与发达国家情况的比较。

表1中外节能建筑昀没训胄?冠统计绽什甄嚣使用睁睫计寿岳中国昀定倒1S十国升的定伊170十室删箍蜂牟耷翩磕嶂庠●旧自鲍》件555荆用自舵啪g3=04加茌,t目护罐I甸的儇酲魄如畦蕾11l05l刺用喜取再觉92,I,刺用自虹西风,Z332黑用芦且慢性木8127燕用熏蕊畦旧7j04但用高歧赡矗囝T d135卓凋主阳t6503Z蹦'毫●带麓O e e9髓母的量复卡佣631,露碑的砑癖膏佣27I O口使用‘域村辑e10g图2中外建筑案例中使嗣均设比*£的缅伟黜b表从表1和图2我们可以发现,中外建筑中运用得最多的前5项设计法:在我国:1)加强外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2)利用自然通风:3)利用自然采光;4)利用自然地貌;5)使用建筑遮阳。

建筑节能施工需注意什么

建筑节能施工需注意什么

建筑节能施工需注意什么在如今的建筑领域,节能施工已经成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课题。

它不仅有助于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环境污染,还能为居住者提供更加舒适和健康的生活空间。

然而,要实现有效的建筑节能施工,有许多关键的注意事项需要我们牢记在心。

首先,建筑节能施工前的规划和设计至关重要。

这就像是为一场战役制定战略一样,必须精心谋划。

在规划阶段,要充分考虑建筑的朝向、形状和布局。

理想的建筑朝向应该能够最大程度地利用自然采光和通风,减少对人工照明和空调系统的依赖。

比如,在北半球,建筑物朝南的方向能够接收更多的阳光,冬季可以利用太阳能来取暖,夏季则可以通过合理的遮阳措施避免过热。

建筑的形状和布局也会影响能源效率。

简洁规整的形状能够减少建筑的表面积,从而降低热量的散失。

合理的布局可以让室内空间更好地流通空气,提高通风效果。

此外,在设计时还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和保温隔热技术。

保温隔热材料的选择是节能施工中的一个重点。

常见的保温材料如聚苯乙烯泡沫板、岩棉、玻璃棉等,它们的性能和适用范围各不相同。

在选择时,要考虑材料的导热系数、防火性能、耐久性以及环保性等因素。

导热系数越低,保温隔热效果越好。

但同时也要注意防火性能,确保建筑的安全性。

对于耐久性,优质的保温材料能够在长期使用中保持其性能,减少维修和更换的成本。

施工过程中的细节把控同样不可忽视。

保温层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节能效果。

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操作,确保保温层的厚度均匀、无空鼓和裂缝。

在粘贴保温板时,要保证粘结剂的涂抹均匀,粘结牢固。

对于需要拼接的保温板,拼接处要严密无缝,避免出现热桥现象。

热桥是指建筑结构中热量容易传递的部位,如梁、柱与墙体的交接处,如果处理不当,会导致大量的热量散失。

门窗的节能施工也是关键环节之一。

门窗是建筑中热量散失和空气渗透的主要部位,因此选择高性能的门窗至关重要。

优质的门窗应该具有良好的气密性能、水密性能和保温性能。

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的节能设计探讨

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的节能设计探讨

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的节能设计探讨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的节能设计一直是当今建筑界关注的重要议题。

随着全球能源消耗的增长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节能设计不仅可以减少能源消耗,还能改善室内舒适度和空气质量。

本文将探讨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的节能设计的一些关键策略。

首先,建筑外墙的保温设计是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的关键步骤。

通过在建筑外墙添加保温材料,可以减少热量的传输,提高建筑的隔热性能。

常见的保温材料包括聚苯板、岩棉板、聚氨酯等。

此外,设计师还可以通过增加建筑外墙的厚度和改善墙体的密封性来提高隔热性能。

其次,优化建筑的采光设计也是重要的节能策略。

合理的采光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光源,减少对人工照明的依赖。

例如,建筑师可以通过在建筑外墙上设置透明玻璃、天窗和天井,将自然光引入建筑内部。

此外,利用遮阳设施来避免直射阳光的照射,可以减少建筑内部的热量积聚。

第三,建筑的供暖和制冷系统设计也是节能的重要策略。

在住宅建筑中,可以采用地暖或者太阳能供暖系统来减少对传统供暖设备的依赖。

在公共建筑中,可以结合使用高效节能的空调设备,同时通过设立温度控制系统,优化管理建筑内部的温度。

除此之外,建筑材料的选择也是节能设计的关键因素之一、选择具有良好保温性能的建筑材料,如砌块和混凝土等,可以减少能源的消耗。

此外,使用可再生材料、低VOC材料和环保材料也可以提高建筑的节能性能。

最后,建筑的能耗监测和控制系统也是重要的节能设计策略。

通过安装能耗监测设备和自动控制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建筑的能源使用情况,并对建筑内部的能源使用进行调整。

此外,合理的室内照明设计和空气质量调控系统也能提高建筑的节能性能。

总的来说,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的节能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建筑的外窗保温、采光设计、供暖和制冷系统、建筑材料选择以及能耗监测和控制系统等多个因素。

通过科学的设计和合理的选择,可以减少能源消耗,提高建筑的节能性能,并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节能设计审查要点及注意事项

节能设计审查要点及注意事项

节能设计审查要点及注意事项一、要点:1.了解法律法规:审查人员要熟悉国家和地方的节能政策、建筑能效标准和技术规范等法律法规,确保设计符合相关规定。

2.建筑形态和朝向:审查建筑的形态和朝向是否合理。

合理的建筑形态和朝向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自然光和自然通风,降低照明和空调的能耗。

3.建筑外墙及窗户:审查外墙和窗户的材料选择、隔热层厚度、气密性等。

合理选择材料和进行隔热处理可以减少建筑热量的传输和室内外热量的交换。

4.采光设计:审查建筑的采光设计,包括光线自然引入的方式、采光面积、窗帘等控制措施。

合理的采光设计可以减少照明的使用,提高室内舒适度。

5.热源系统:审查热源系统的设计方案,包括供热、供冷、通风等设备的选择、运行效率和控制方式。

合理的热源系统设计可以提高能源利用率和室内舒适度。

6.电器及照明设计:审查建筑的电器和照明设计,包括用电设备的选择、能效等级和使用方式。

合理的电器和照明设计可以减少用电量和损耗。

7.智能控制系统:审查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包括建筑自动化设备、传感器和控制算法等。

合理的智能控制系统可以实现能源管理和优化控制,提高建筑能效。

8.能源测量与监测:审查能源测量与监测方案,包括建筑能耗数据的采集、分析和报告。

完善的能源测量与监测系统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二、注意事项:1.综合考虑:审查过程中要注意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节能措施,避免单一措施的依赖。

2.技术可行性与经济性:审查时要评估节能措施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性。

有些措施在技术上可行,但经济上不切实际,需进行权衡和取舍。

3.需求与供给:审查过程中要注意建筑对能源的需求和能源供给的匹配。

应确保能源供给满足建筑的实际需求,避免过量供应或供应不足。

4.人性化和舒适度:审查时要充分考虑建筑内部的人性化和舒适度。

节能措施不应降低用户的舒适度和使用体验。

5.设计与施工并重:审查时要注意设计与施工的一致性。

设计方案应符合施工规范和可操作性,确保施工过程中能够按照设计要求进行。

对建筑设计与建筑节能的相关探讨

对建筑设计与建筑节能的相关探讨
保 温材 料 。
1 、 当前 我 国建 筑设计 现 状
随 着我 国 城市 化进 程 的不 断 加快 , 对 于 建 筑设 计 的需 求 也越 来 越 大 。建 筑 不仅 在 施 工过 程 中会 产 生 大量 的 能 源 消耗 , 在 使 用 时 的如 采 暖 、 空调 等 环 节也 会 消耗 大 量 的能源 。建 筑 设计 师 作 为建筑 设 计 的节 能 理念 的执行 者 , 在 设 计 过 程 中将 保 护 自然 环 境 、 降低 建 筑 能 源损 耗 、 提 高 自然 资 源 利用 率 等 作 为设 计 的重 点 , 才 能 实现 建 筑 的可持 续 发展 。数据 显 示 , 在我国, 建 筑 能耗 占 到 社 会 总能 耗 的 4 5 %,而我 国在 建 筑节 能 方 面 的研 究 较 发 达 国家 的起 步 要 晚, 在 技 能技 术 等方 面 的水 平较 低 , 如 在 单位 面积 的采 暖成 本 上 , 我 国的能 耗 是 西方 发 达 国家 的3 倍 以上 。 在建 筑设 计 中融 入 建筑 节 能理 念 , 运 用节 能新 技
5 、 门 窗节能 的设计
门窗 作为 建 筑热 量散 失最 为 严重 的地 方 , 由其 所 带来 的建 筑 能 源 的损 耗 占总 损耗 的 三分 之一 。因此 , 建筑 的节 能设 计 , 要 做 好 门窗 的 能源 损耗 控 制 , 如尽 量 的减 小 外 门窗 的 面积 ; 减 小其 冷 风 渗 透和 提 高 其气 密 性 ; 改善 门窗 的 保温 导 热性 能 , 减 小 门窗本 身 带来 的热 传递 等 。 具体 可采 取 以下 的几 个措 施 :
术, 以迫 在眉 睫 。
最后, 严 格 按 照公 安部 最 新 6 5 号令 , 在 新 标 准发 布 前 , 从严执行《 民用 建 筑 外保 温 系统 及外 墙装 饰 防火 暂行 规定 》 ( 公通 字 [ 2 0 0 9 ] 4 6 号) 第二 条 、 建筑 的节 能 设计

探讨建筑节能设计的相关问题

探讨建筑节能设计的相关问题
层 复合 墙 体 。
四、建筑设计中节能的必要性
建筑节 能是全球性能源危机 大背景下经 济发展 的必然需要 。能源 是人类 生存与发展
均传 热 系数 可 以通过 面 积加 权平 均 计算 得
到。
( 3 ) 保温材 料所用部位不同 ,计算 的方 式 也随之不 同,其材料导热系数所对 应修正系
此 ,在建筑节 能设计 中,门窗是 需要重点处 理的部位 。设 计时,在保证采光 、通风 、美
观的基础上 ,须使外 门窗洞 口的面积尽量减 小,气密性尽 量提高,冷风渗透尽 量减少 。 只有这样 ,外 门窗本身的保温性能才能提高 , 门窗本 身的传热量才能减少 。
2 . 3 屋 面 节 能设 计 对 于 顶 层 房 间 , 屋 顶 是 比例 最 大 的 围 护
输送渠道 及实现 方式来节约能源 ,即 “ 采暖、 空调和通 风节能设计” 。 2 . 1外墙节能设计 现 有 的外 墙 节 能保 温措 施 根 据 位置 分 为 :外 墙 内保温 、外墙 外保温和 内外混合保 温三种 。这三种保温 形式各有优缺 点,其 目 的都是 使传热系数符合 所属地区 的限值 。在 设计 时,采用 的砌体 必须是保温性 能比较好 的 , 如 加 气 混 凝 土 自保 温 砌 体 ,也 可 采 用 多
对 于屋 面 、外墙 等部位 所使用保温 材料
的密度 ,导热 系数 、燃烧性能等重要指 标应 该标 注于建筑节 能设计说 明中,具 体的做法 为:( 1 ) 模塑聚苯 乙烯泡沫( E P S ) 、挤塑聚苯 乙 烯泡 沫( x P s ) 和聚 氨酯泡 沫( P u ) 等有机 高分子 保温 材料的使用必须达 到国家标准要求 ,( 2 ) 外墙和屋面均要查看传热系数 K值和热惰性 指标 D值 ,当外墙和屋面的 K值满足要求但 D值不满足要求时, 应计算外墙和屋顶 的内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节能设计的探讨及注意事项
发表时间:2017-05-13T12:56:51.503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1月下作者:李昕昕
[导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推动了行业的发展,对于建筑工程的规划设计也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

吉林东北亚国际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吉林长春 130000
摘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推动了行业的发展,对于建筑工程的规划设计也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不仅必须满足基本的居住功能,还必须凸显舒适性和人性化,强调节能减排,以更好的适应时代发展的客观需求。

因此,加强对于建筑工程节能设计的研究非常重要。

本文对建筑节能设计过程中的耗能问题进行了简单阐述,介绍了建筑节能设计的目标与内容,同时还分析了建筑节能设计的发展现状以及实际需求,对建筑设计中节能设计的应用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节能;建筑设计;节能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21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伴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能源消耗的额度也逐年增大,能源问题已成为焦点,其严重违背了可持续发展原则,制约了国家经济建设,阻碍社会发展。

目前,建筑业耗能居于首位,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的节能标准,切实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原则。

1.当前建筑设计中的能耗问题
1.1公众缺乏节能意识
就现阶段而言,消费者在房地产市场中买房最为关注的问题依然是房价,而在房子的设计方面几乎很少有人会关心是否节能的问题,这就暴露出公众当前对于节能的意识还严重缺乏,而这种意识的缺乏在一定程度上就限制了节能技术的发展,也阻碍了节能建筑的推广,而且对能源政策同样造成了较大的障碍。

1.2建筑设计的能源浪费现象严重
当前我国在能源与生态环境问题方面有着较大的现实压力,导致开发商非常容易忽略定案时的能源节约问题。

由于现阶段不成熟的生态能源转换技术及大量消耗热能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了建筑业和社会生活的发展,因此这就给建筑业发展能源供应敲响了警钟。

在生态建筑中,随着不断加大的热能消耗,致使我国的生态环境破坏越来越严重,这对建筑系统内外的物质循环及能量转换也造成了严重影响。

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太阳能资源不能被充分有效的利用,使得设计人员无法因地制宜的对太阳能、风能等资源加以充分利用,也无法让太阳能充分转换为电能,这不仅加速了供暖途中热量的散失,也造成了大量煤炭资源及生态资源的消耗和浪费。

2.建筑节能设计的要点
2.1建筑的体型设计和布局
建筑的体型、高度,楼体之间的间距,建筑物的朝向,以及住宅区的绿色植物、道路分布,建筑物周边的地理环境,都是影响建筑质量的重要因素。

在规划设计时综合性地对建筑布局进行充分考虑,甚至是居民的风俗民情和生活习惯,严谨把握每个建筑物的功能设计,尤其重视住宅区的采光情况、局部地区气候的变化和空气的流通情况,满足使用功能需求的同时,还要注重节能的标准,另外考虑建筑物的冷热需求,合理设计建筑物的朝向,建筑物之间的间距以及建筑物周边的环境,切实考虑到建筑的综合性效益,减少空调的使用额度,从而降低能源的消耗。

2.2建筑的材料设计
首先考虑节能因素的设计,当前,建筑物应用效率较高的是高效保温材料、倒置式保温方法,节能的首要一个因素就是保温层材料的选择,切忌选择密度较高的材料,极易造成屋面厚度过大,选材要适中,致力于生态建筑理念,严格把握选材。

其次考虑建筑物的各个功能的节能举措,致力于降低能耗,规避建筑的各个角落能源的不合理使用。

例如建筑物的外窗以及窗框的选材,尽量使用新型节能保暖外窗,着重使用热工性能良好的材料,从而达到能源的最低消耗,生态的最优利用。

另外,要注重在建筑中所占比例较大的墙体材料,选择密度适中,防水性较好的材料,充分保证墙体内部以及墙体外部的保温技术,即提高了建筑物的美观程度,同时还能够防潮,既保证了建筑的安全性,又提高了建筑的实用性,同时合理采取节能设计方案,积极落实建筑的节能改造,从而实现建筑的最优化、生态的最大化。

2.3外窗节能设计
建筑外围护结构最重要的结构就是窗户,也是外围护结构中热量散失最主要的原因。

通常住宅的外窗(包括阳台玻璃门)面积约占建筑面积的20%左右,其中通过外窗损失的能量约占建筑总耗能的29%左右。

住宅节能设计中,外窗节能设计措施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方式:(1)使用双层或多层中空玻璃或者镀膜玻璃。

厂家提供玻璃数据显示,玻璃比空气的导热系数高得多,可利用双层玻璃之间的空气层来提高热阻值;(2)控制住宅窗墙比,外窗的面积不仅要满足采光要求,还应考虑节能保温。

换句话来讲,就是在满足自然采光的规范要求内,外窗的玻璃面积越小越有利于节能保温;(3)提高外窗密闭性。

主要是采用材质较好的铝合金型材,比如断桥铝,另外就是门窗的配件要选密闭性好的材料,比如毛毡、泡沫密封条等;(4)窗选型要合理。

窗的形式有很多种,住宅建筑用的最多的就是平开窗和推拉窗,实验表明:推拉窗经过长时间使用后,密封条表面磨损严重,空气对流加大,能量消耗加大。

而选用相同型材和玻璃的条件下,平开窗在窗扇关闭后,窗扇和窗框之间压条压得较紧,不会形成对流,节能优势明显,所以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尽量选择使用平开窗,可以有效的提高建筑的节能效果。

2.4遮阳系统设计
遮阳系统是建筑布局设计中一个非常关键的组成部分,通常包括了水平式、垂直式和综合式,需要根据不同的部位,采用不同的设计。

在针对遮阳系统进技能设计时,需要坚持几个基本原则,一是因地制宜,在不同的区域,由于日照、温度等的差异性,遮阳的时间存在着很大的区别。

以工程在江西为例,其本身属于季风性气候,夏季炎热干燥,日照强度大,冬季阴冷多雨,光照严重不足,基于此,遮阳系统设计的目标有三个,(1)夏季的遮阳功能,减少阳光直射,二是冬季的保温功能,不能影响光照;(2)平面布局,建筑应该尽量
避免东西向设计,避免强烈太阳辐射的影响,充分发挥遮阳系统的作用;(3)节能原则,在不同位置,遮阳系统能够发挥出不同的节能效果,一般情况下,外遮阳系统的效果更好,不过在实际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因素众多,必须坚持节能原则,对其进行合理配置。

2.5建筑的平面节能设计
在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的情况下,应适度减少建筑物外围的护栏结构比例,净量保持平面布局的规整,并且充分利用太阳能,从而减少能源的消耗,冬季时,可以增加室内的光照,夏季时,达到减少阳光的辐射,同时,还要规避建筑物的传热能耗,适当将屋面进行密封式的入孔处理,夏季利于空气的疏散,冬季又具有良好的集热功能,既达到减少能耗,又减少了屋内能耗的损失。

节能措施中还可以考虑通风平衡等因素,譬如,空气对流设计,在建筑平面设计时,侧重考虑户型、朝向、门窗的设计,规避气流转折,利用空间气流的对流性质提高建筑的质量,主动调节气温措施,最大程度上达到节能效益,同时,在实际的建筑设计中,考虑夏季要疏散热量、冬季可以达到集热的效果,从而达到最优的生态作用。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于建筑设计来说,建筑节能设计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一项相当有难度的任务,建筑行业能否健康发展、以及人民群众的居住环境是否舒适安全在很大程度上受建筑节能设计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所以要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全面考虑各方面因素,对节能建筑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要有正确的认识,不断改进建筑材料及施工技术,使建筑节能设计的可持续发展从根本上得到保证。

参考文献
[1]王卿.探究房屋建筑设计中的节能环保问题[J].江西建材,2013(6):5-10.
[2]张志平.房屋建筑设计中的节能设计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24):110.
[3]唐维臻.分析房屋建筑设计中的节能设计方案[J].建材与装饰,2016(27):72-73.
[4]李永亮.关于建筑设计中节能设计的探讨[J].门窗,2015(04):146,15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