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课后习题答案精简版

毛概课后习题答案精简版
毛概课后习题答案精简版

《概论课》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

1、简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时间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主要有哪些?它们各自形成的背景是什么?

第一,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是20世纪上半叶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实践基础是中国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思想文化条件是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马克思主义的引进和传播。

第二,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是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开放的世界;实践基础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第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当今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

第四,科学发展观: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的

3、如何理解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第一要义是发展,及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核心以人为本,即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即既要总揽全局,又要处理好各种重大关系。第二章

1、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党的十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党章》明确指出: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1)根本前提:一切从实际出发(2)根本途径:理论联系实际(3)实质和核心:实事求是(4)根本目的和验证条件: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第三章

1、简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主要内容。

1948年《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地表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内容,这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2、试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依据以及其内容。

依据: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情决定

内无民主制度,外无民族独立,只能武装斗争

农民是可靠地同盟军和主力军,只有土地革命,才能发动。

农村是敌人通知的薄弱环节,可建设根据地与城市敌人斗争

现实的可能性: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及其不平衡

自己自足的自然经济广泛存在

军阀割据和军阀混战造成的缝隙——根据地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受过大革命影响、有过高涨的革命群众运动的地方——建立根据地的群众基础

全国革命形势继续向前发展

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党的领导及其正确的政策

内容:

土地革命——革命的中心内容

武装革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根据地建设和土地革命的保证

根据地建设——革命的战略阵地,是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的依托。

3、试述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

三个法宝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两个基本特点,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武装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统一战线的中心支柱。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第四章

1、简述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内容。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概括为“一化三改”。“一化”是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是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他们之家相互联系,不可分离,可以比喻为鸟的主体和两翼,一化是主体,三改是两翼,两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这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体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紧密结合,体现了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的有机统一。

2、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1.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2.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3.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4.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过于简单化。

第五章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