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电荷ppt课件
合集下载
(课件)两种电荷 九年级全一册物理精优备课(人教版)

有多余的电子
接触
金属箔片 (不带电) 既不多余
也不缺电 子
得到一些电子 后
(带正电) 玻璃棒
缺少电子
接触
金属箔片 (不带电) 既不多余也
不缺电子
失去一些电子 后
带上了负电 带上了正电
排斥,张角变大 排斥,张角变大
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接触极性相同的不同带电体时,金属箔张角大小不一样,说 明什么问题?
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 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
摩擦起电的认识:
原因 不同物质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束缚能力不同
原子核对核外电子束缚能力强的物质得电子,带负
结果 电;原子核对核外电子束缚能力弱的物质失电子,
带正电
实质
电荷转移
能的转化
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易错提醒
同种物质相互摩擦不能带电
[知识拓展] 有关静电现象的例子:静电除尘、静电喷涂、静电复印;电视机 、电脑屏容易吸附灰尘,裤子在秋天容易吸附灰尘,雷暴。
温馨提示
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三种方式 (1)利用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2)利用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 相互吸引。 (3)用验电器来检验。
例 4.小华在医院挂水时发现医院有个形状类似于空调的装置——
3.2017 年底,“悟空”号卫星上的计算机被太空中带正电的某些粒子击中,导致“死机”。在
遥控指令下,计算机重新启动,卫星恢复正常,带正电的粒子可能是( )
A.原子核 质子
B.原子核 中子
C.电子 原子核
D.电子 质子
答案:A。
4.小明将毛皮与橡胶棒摩擦这一过程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A.毛皮与橡胶棒摩擦起电是创造了电荷 B.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能够吸引轻小物体 C.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带负电的物体会互相吸引 D.橡胶棒能带上电荷,说明橡胶棒是导体 答案:B。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ppt【共34张PPT】

5、把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A和B接触一下,再分
开一段距离,发现两球之间相互排斥,则A、B
两球原来的带电情况可能是 (
)
A.带有等量异种电荷
√B.带有等量同种电荷
C.带有不等量异种电荷
√√D.一个带电,另一个不带电
A、B是两个不带电的相同的绝缘金属球,它们 靠近带正电荷的金球C.在下列情况中,判 断A、B两球的带电情况:
静电计的外壳一定是金属的,金属外壳与 内部的金属杆及金属指针构成了一个特殊的电 容器,它在静电计工作时起着重要的作用。而 验电器外壳的主要作用是为了避免气流的影响 ,它一般是用玻璃制作的。
验电器与静电计在作用上的不同
验电器的主要作用有:
(1)检验导体是否带电。
(2)检验导体所带电性。
静电计也称作指针式验电器,这说明它完全 具备验电器的各种作用。由于静电计的特殊结构 ,使得它又具备验电器不能替代的某些作用。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问题:
• 我们如何才能使物质带上电呢?请 同学们想一想,探讨探讨。
二、起电的方法
知识回顾
原子的构成
质子(正电) 原子核 由于静电计的特殊结构,使得它又具备验电器不能替代的某些作用。
由于静电计的特殊结构,使得它又具备验电器不能替代的某些作用。
则A_______,B_______.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原子(
中子(不带电) 核外电子 中性) 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11、某人做静电感应实验,有下列步骤及结论:①把不带电的绝缘导体球甲移近带负电的绝缘导体球乙,但甲、乙两球不接触。 (2)检验导体所带电性。
两个带有同种电荷的导体接触,电荷会重新分配,若不受外界影响,两个完全相同的带电导体,接触后再分开,二者将原来所带电量的总和平均分配
九年级物理两种电荷

有 机 玻 璃
玻 璃
+
毛 皮 ++
丝 绸
-
纸
金 属
-
硬 橡 胶-
石 蜡
涤 纶
硬 塑 料
聚 乙 烯
初中物理
视频3:金属摩擦起电
初中物理
初中物理
实验6:不同物体的导电性能不同
初中物理
金属棒能够导电
初中物理
三、导体和绝缘体
1 导体 (1)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 (2)常见的导体: 金属、人体、大地、石墨、食盐水溶液等。
初中物理
(3)导体导电的原因: 导体中存在大量自由电荷。 金 属——自由电子
初中物理
初中物理
电荷在金属棒中的定向移动
多余电子
自由电子
A
B
塑料棒不能导电
初中物理
三、导体和绝缘体
2 绝缘体 (1)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 (2)常见的绝缘体: 橡胶、玻璃、塑料、空气、油等。
初中物理
(3)绝缘体不易导电的原因: 几乎没有自由电荷。
原子核所带正电荷与核外所有电子的负电荷 数量相等时,原子不显电性。
初中物理
2 摩擦起电的解释 原子核对电子束缚能力不同。
初中物理
初中物理
负(-) 丝绸
束缚能力弱 失去电子
正(+)
玻璃棒
摩擦起电并没有创造电荷; 摩擦起电的本质:电子的转移。
初中物理
一些物质的起电顺序(正负)
弱 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 强
三、导体和绝缘体 导体容易导电;绝缘体不容易导电。 导体中含有大量自由电荷。
初中物理
布置作业
1. 基础性作业:完成“学生资源”中的课后练习。
《初二物理第一课》PPT课件

.
14
经典例题
1.长途汽车经过长时间以判断 轮胎内的空气是否充足。这主要是因为敲击的轮 胎内空气充足时发出声音的( ) A.响度较大 B.音调较高 C.音调较低 D.响度较小
.
15
经典例题
2.妈妈买碗时常把两只碗碰一碰,听听发出的声音。 她判断碗的好坏时主要的根据是声音的( ) A.音调;B.响度;C.音色;D.音量。
.
13
新格列佛游记
电影导演用动得很慢的录音带来记录小人演 员的说话;相反地,用动得很快的录音带来记录 比佳的说话。在银幕上却用普通的速度放映这影 片。
放映的结果正合需要是不难理解的。小人的 声音来到听众耳朵里的时候,既然比正常的声音 振动次数多,那末音调当然就变高。比佳的声音 来到听众耳朵里的时候就比正常的声音振动次数 少,这样音调当然就变低。
.
12
新格列佛游记
在影片《新格列佛游记》里,那些小人是用 高音说话的,因为只有高音才跟他们的小喉头 配合,而大人比佳却用低音说话。
但是在拍摄这张影片的时候,扮演小人的 是些成年演员,扮演比佳的是个孩子。那末, 影片上的声调又是怎样使它改变的呢?导演用 了一种根据声音的物理特点而想出来的方法, 这就改变了音调。
.
33
经典例题
【例9】一面镜竖直挂在墙上,某人站在镜前1米处,从镜子 里只看到自己的上半身。他要看到自已的全身,则 ( ) A.应后退到距镜2米远处。 B.应前进到距离O.5米远处。 C.应后退到距离4米远处。 D.无论前进或后退都不能实现。
【例10】按照我国交通管理的规定,“红灯停、绿灯行、黄 灯预备”,规定红灯发出的光作为交通的停止信号,其原因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教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3.1 电现象 课件

+
–
–
––
因缺少电子而带正电 因得到电子而带负电
摩擦起电的原因
• 摩擦起电的实质: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 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使正负电荷分开.
• 转移的电荷是负电荷,而不是正电荷.
1.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电荷相互排斥 ➢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 --
-
-
-
-
-
-
-
-
-
-
-
--
-
-
-
---
-
电流的方向
电流方向的判断: 如图,移动的电荷是负_电__荷____,电荷 移动方向从为A到_B_______.电流从方B向到为A __________.
A
B
如何形成持续的电流呢?
电池的构造:
电池
电池
电路中电流的流向,如下图:
电流从正极流出,从负极流回电池.
A、两个带正电,一个带负电 B、两个带负电,一个带正电 C、两个带正电,一个不带电 D、两个带异种电,一个不带电
电像水一样可以流动!!
电流时怎样产生的
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电流的方向
• 电荷的定向移动就形成电流. • 物理学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
向为电流的方向.
-
-
-
-
- --
--
- - ---
1、经常使用的电风扇,扇叶表面 往往会有一些灰尘,你能解释吗?
2、电视机的荧光屏表面经常有许 多灰尘,又是什么原因?
想一想: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与被丝 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一样吗?
阅读材料:人们通过大量的实验研
究发现,用摩擦的方法可以使各种 各样的物质带电。带电后的物体凡 是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互相吸引 的,必定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互 相排斥;凡是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 棒互相吸引的,必定跟丝绸摩擦过 的玻璃棒互相排斥。
初中物理教育科学九年级上册第三章认识电路第一节电现象PPT

2 电荷量
⑴定义:电荷的多少
⑵ 单位是:库(仑)(C)
人们通过大量的研究发现,不同物质之间相互摩擦都会带上电 荷,为什么物质相互摩擦后会带上电荷呢?要研究这个问题,我们 得从物质的微观结构说起。
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1856-1940)发现了比原子小得 多的带负电的粒子——电子,揭开了原子具有结构的秘密。
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 负电。电子是带有最小电 荷的粒子。人们把最小电 荷叫做元电荷,常用符号 e表示。e=1.6×10-19C
任何带电体所带电荷 都是e的整数倍。
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正电
荷数与核外所有电子总共带的负电荷
数相等,整个原子呈中性,也就是原 子对外不显带电的性质。
+1 1
氢原子
+8 2
成了很强的电场。这个强大的电场,足以 把云内外的大气层击穿,于是在云与地面 之间或者在云的不同部位之间以及不同云 块之间激发出耀眼的闪光。这就是人们常 说的闪电。强烈的电流在空气中通过时,造 成沿途的空气突然膨胀,同时推挤周围的空 气,使空气产生猛烈的震动,此时震动所产 生的声音就是雷声。
人造闪电 摩擦起电机
知识点一 摩擦起电
定义:一些物体被摩擦后,能够吸引轻小物 体。人们就说这些摩擦后的物体带了“电”, 或者说带了“电荷” 。
生活中的摩擦起电现象
在干燥的秋冬季节,晚上脱毛衣时会发现一些 小火花,并伴有“啪啪”的响声,这是由于脱毛 衣时因 摩擦 起电,发生 火花放电 的缘故。
电视机的荧光屏上经常粘有灰层,这是因为电视机工 作时,屏幕上有 电荷 ,而具有了 吸引轻小物体 的性质 。
识记:摩擦起电的原因:正失弱,负得强。
静电感应
一个带电的物体与不 带电的导体相互靠近时, 由于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会使导体内部的电荷重新 分布;异种电荷被吸引到 带电体附近而同种电荷被 排斥到带电体的另一端。 这种现象叫静电感应。
⑴定义:电荷的多少
⑵ 单位是:库(仑)(C)
人们通过大量的研究发现,不同物质之间相互摩擦都会带上电 荷,为什么物质相互摩擦后会带上电荷呢?要研究这个问题,我们 得从物质的微观结构说起。
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1856-1940)发现了比原子小得 多的带负电的粒子——电子,揭开了原子具有结构的秘密。
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 负电。电子是带有最小电 荷的粒子。人们把最小电 荷叫做元电荷,常用符号 e表示。e=1.6×10-19C
任何带电体所带电荷 都是e的整数倍。
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正电
荷数与核外所有电子总共带的负电荷
数相等,整个原子呈中性,也就是原 子对外不显带电的性质。
+1 1
氢原子
+8 2
成了很强的电场。这个强大的电场,足以 把云内外的大气层击穿,于是在云与地面 之间或者在云的不同部位之间以及不同云 块之间激发出耀眼的闪光。这就是人们常 说的闪电。强烈的电流在空气中通过时,造 成沿途的空气突然膨胀,同时推挤周围的空 气,使空气产生猛烈的震动,此时震动所产 生的声音就是雷声。
人造闪电 摩擦起电机
知识点一 摩擦起电
定义:一些物体被摩擦后,能够吸引轻小物 体。人们就说这些摩擦后的物体带了“电”, 或者说带了“电荷” 。
生活中的摩擦起电现象
在干燥的秋冬季节,晚上脱毛衣时会发现一些 小火花,并伴有“啪啪”的响声,这是由于脱毛 衣时因 摩擦 起电,发生 火花放电 的缘故。
电视机的荧光屏上经常粘有灰层,这是因为电视机工 作时,屏幕上有 电荷 ,而具有了 吸引轻小物体 的性质 。
识记:摩擦起电的原因:正失弱,负得强。
静电感应
一个带电的物体与不 带电的导体相互靠近时, 由于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会使导体内部的电荷重新 分布;异种电荷被吸引到 带电体附近而同种电荷被 排斥到带电体的另一端。 这种现象叫静电感应。
1.1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自由电子:
金属中离原子核最远的电子往往会脱离原子核 的束缚在金属中自由活动,这种电子叫自由电子。 (金属导电的根本原因是自由电子的移动。)
静电感应:
当一个带电体靠近导体时,由于电荷间相互 吸引或排斥,导体中的自由电荷便会趋向或远离 带电体,使导体靠近带电体的一端带异号电荷, 远离带电体的一端带同号电荷。这种现象叫静电 感应。(静电感应实现了电荷的分开是电荷在物 体内的转移。)
油罐车的尾部有一条铁链
第一章 静电场
1.1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电荷>>起电
1、什么叫起电? 使不带电的物体带电的过程。
二、使物体起电的方法:
一般物体不带电,是否其内部没有电荷? 试从物质微观结构的角度解释橡胶棒带负 电的实质?
一、电荷
1、原子结构 质子(带正电) 原子核 原子 中子(不带电) 核外电子(带负电) 原子核的正电荷数量与电子的负电荷数 量一样多,所以整个原子对外界不显电性。
√
√
A.导体B带负电; B.导体B左端出现负电荷,右端出现正电 荷,并且电荷量大小相等; C.若A不动,将B沿图中虚线分开,则左边 的电荷量小于右边的电荷量; D.若A、B接触一下,A、B金属体所带总 电荷量保持不变.
2、图7中A、B是两个不带电的相同的绝缘金属 球,它们靠近带正电荷的金球C.在下列情况 中,判断A、B两球的带电情况: (1)A、B接触后分开,再移去C, 正电 负电 则A________ ,B______ ; (2)A、B接触,先移去C后,再把AB分开, 不带电 不带电 则A_______ ,B_______ . (3)A、B接触,用手指瞬间接触B后再移去C , 负电 负电 则A________, B_______;
二、电荷守恒定律
初中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14.1 电是什么 课件_2

【巩固练习 达标测评】
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摩擦起电的是 ( B ) A.用头发摩擦过的钢笔杆能够将碎纸屑吸引起来 B.磁铁能把钢针吸引起来 C.用干燥的毛刷刷毛料衣服时,毛刷上吸附着许多
细微脏物 D.在干燥的天气中脱毛衣时,听到轻微的“噼啪”
声,甚至在夜晚能看见火花
【巩固练习 达标测评】
结论:
一些物体被摩檫后,能够吸引轻小 物体,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物体带 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
二、探究电荷种类和电荷间的相互作 用规律
参照图14-3所示的实验进行探究,并把观 察到的现象填写下来 (1)用两跟毛皮摩檫过的橡胶棒相互靠近时, 它们之间发生相互 排斥 现象。
(2)两跟用丝绸摩檫过的玻璃棒相互靠近时, 它们之间发生相互 排斥 的现象。
D.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一个用细线吊 起的塑料小球,小球被排开,小球一定带负电
【学后反思 拓展延伸】
1.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解决了什么?收获 了什么?
2.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去靠近一个泡沫小 球时,小球被吸引,这个小球带电吗?
作业设计
再见
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好习惯的养成,在于不受坏习惯的诱惑。 变老并不等于成熟,真正的成熟在于看透。 学到很多东西的决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的东西。 学贵精不贵博。……知得十件而都不到地,不如知得一件却到地也。 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罗曼·罗兰 严酷的纪律不应当用在与功课或文学练习有关曲事情上面,只能逢到道德问题感受危险的时候才施用。——夸美纽斯 我流浪了那么久,还不想回家。因为你不在家,我便永远没有家。 现实的压力压的我们喘不过气也压的我们走向成功。 沉默不是简单地指一味不说话,沉不住气的人容易失败,适时的沉默是一种智慧一种技巧一种优势在握的心态。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不尊重别人的自尊心,就好像一颗经不住阳光的宝石。——诺贝尔 所有的胜利,与征服自己的胜利比起来,都是微不足道。 你被拒绝的越多,你就成长得越快;你学的越多,就越能成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pt课件.
18
七、电荷在导体中的定向移动
1、导体:善于导电的物体
(金属、人体、大地、石墨、酸碱盐溶液、湿木)
2、绝缘体:不善于导电的物体
(干木、陶瓷、玻璃、橡胶、油、塑料)
导体与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的界线。
ppt课件.
21
金属导体为例:
学生讨论:
1.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为什是正电, 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为什么是负电?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作用: 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验电器的张角越大,它所带的电荷越多。
ppt课件.
14
四、电荷量
1.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简称电荷。
2.电荷的单位为库仑,简称库, 符号是C。
例如:一根摩擦过的玻璃棒或橡胶棒所 带的电荷,大约只有10-7C。一片雷雨云带 电的电荷,大约有几十库仑。
ppt课件.
(带电的物体也叫做“带电体 ”)
你在生活中见过类似 的摩擦起电现象吗?
ppt课件.
4
在干燥的秋冬季节,晚上 脱毛衣时会发现一些小火花, 并伴有“啪啪”的响声,这是 由于脱毛衣时因摩擦 起电, 发生放电 的缘故。
ppt课件.
5
3、两种电荷——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
被丝绸摩擦的玻 璃棒带的电荷叫 做正电荷;
• 电火花是因为电场击穿空气的瞬间,电子与空气分子的剧 烈碰撞导致的发光现象(涉及到原子能级跃迁的问题), 跟高温没有直接关系,不要跟一般意义上的火花搞混淆了, 这里应该看做一种发光现象。
ppt课件.
25
Hale Waihona Puke 课堂作业:1、用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带 电,电荷间的相
互作用是
。
2、ABCD四个带电体,若A排斥B,A吸引C,C
• 放电是一个比较大的概念,实质就是电荷的转移 和正负电荷的抵消,中和是放电的一种。像闪电 或者电火花等都是属于剧烈的放电现象,能够击 穿空气,大量电荷瞬间转移,产生比较大的能量, 避雷针就是利用尖端放电实现的。
ppt课件.
24
• 因为大量电荷在一个极小空间产生了极强的电场,使得空 气的原子或分子发生了电离形成正负离子,从而在原本不 导电的空气间建立了一条供电荷行走的通路,我们称之击 穿了空气,于是电荷移动产生电流。
排斥D, 如果D是带负电的,那么,C带的是
电,A带的是 电,B带的是 电。
3、在橡胶、人体、玻璃、陶瓷、铜、铝中,属于
是导体的是
;属于绝缘体的是
。
4、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是
,作用是 。
ppt课件.
26
此课件可编辑版,如对课件有异 议或侵权的请及时联系删除! 课件可编辑版,请放心使用!
ppt课件.
被毛皮摩擦的橡 胶棒带的电荷叫 做负电荷。
玻正 橡负
ppt课件.
6
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同排异吸
ppt课件.
7
带电的头发飘起来
同种电荷p相pt课件互. 排斥
8
2、物体带电的方法
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摩擦的两
物体带等量的异种电荷。
接触起电:用带电体接触不带电的物体,使不带
2.用塑料梳子多梳几下头发,头发为什么 会越梳越蓬松,并随梳子“飘”起来。
3.如果我们身上穿了化纤衣服,有时候会 发现衣服会粘在皮肤上,为什么?
4.冬天在晚上脱毛衣时,有时会发出响声, 甚至出现火花,简要分析一下原因。
ppt课件.
23
• 在干燥的环境下,毛衣和衬衫导电性很差,脱毛 衣瞬间由于摩擦产生的电荷不会被中和而是迅速 积聚,在毛衣与衬衫间较小的空间内产生瞬时的 极强的电场,击穿空气从而有火花或者声音(这 个过程是才是放电中和),但由于放电功率很小, 故对人体没有危害。
纸屑又很快飞开,这是因为( )D A、纸屑不带电,所以不能被橡胶棒吸引
而飞开
B、纸屑质量太小,不能带电
C、纸屑带的是正电荷,同种电荷互相排
斥,所以飞开
D、纸屑带的是负电荷,同种电荷互相排
斥,所以飞开
ppt课件.
11
3、用丝线吊起三个通草球,其中任
意两个靠近都相互吸引,则它们可
能是( D )
A、两个带正电,一个带负电
电的物体带电,两物体带等量的同种电荷。
感应起电:用带电体靠近不带电的物体,使不带
电的物体带电,两物体带异种电荷。
ppt课件.
9
知识应用:
1、用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 靠近轻质小球,小球被吸引过 来,则小球是( D) A、带正电 B、带负电 C、不带电 D、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
ppt课件.
10
2、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吸引轻小纸屑后,
B、两个带负电,一个带正电
C、两个带正电,一个不带电
D、两个带异种电,一个不带电
ppt课件.
12
4、已知A B C D 四个带电体,AB 相互吸引,BC相互排斥,CD相互
吸引,D带正电,则A 带 正 电, B带 负 电,C带 负 电
ppt课件.
13
三、验电器
结构: 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 工作原理:
• 电流是在电场作用下电荷的定向移动,是电场能量的一种 表现形式,比如在电场中放入一个电荷,它会受到电场力 的作用而运动,即电场力对它做功使之具有了动能,从能 量转化的观点来看,就是电场能转化为了动能,而当电流 通过纯电阻时会将电能转化为热能。注意用词,并不是电 流产生能量,而是电流本身具有能量,能够进行能量的转 移和转化。
一、电荷
1、带电体: 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就
说明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
电视机的荧光屏上经
常粘有灰层,这是因为电 视机工作时,屏幕上带 有 电荷 ,而具有了 吸引轻小物体 的性质。
ppt课件.
3
2、摩擦起电 摩擦过的物体能吸引轻小物体,则
说明该物体带了电荷。这种现象叫摩擦 起电现象。
想一想:这个氧
原子带电吗?
8
想一想:这个氧
离子带电吗?
六、摩擦起电的实质:
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束缚电子本领强
的物体得到电子带负电,束缚电子本领弱
的物体失去电子带正电。
强 得 负,弱 失 正。
丝绸与玻璃棒摩擦时,丝绸束缚电子的
本领强,得到电子带负电;玻璃棒束缚电
子的本领弱,失去电子带正电。
摩擦起电的实质:电子的得失
15
五、原子的结构 元电荷 1、物质的构成:分子、原子组成 2、原子由 原子核(带正电)和核外电子
(带负电)组成
3、元电荷(e) (1)e=1.6×10-19C (2)任何带电体所带电荷都是e的整 数倍
4、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正电荷 数与核外所有电子总共带的负电荷数
相等,整个原子呈中性,也就是原子 对外不显带电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