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电大中国法律思想史第二次作业
2024春期国开电大法学本科《法治思想概论》在线形考(第一至四次形考作业)试题及答案

国开电大法学本科《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在线形考说明:资料整理于2024年5月;适用于2024春季学期国开电大法学本科学员一平台在线形考考试。
判断正误题,共25题,每题4分,共100分。
1.习近平同志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主要创立者,对这一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发挥了决定性作用,作出了决定性贡献。
A.对B.错[答案]A2.2020年11月16日至17日,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党中央正式明确提出了"习近平法治思想"。
A 对B 错[答案]A3.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在长期的实践基础上、科学的理论探索中、深厚的历史涵养下形成、创立和发展起来的,蕴含着清晰的实践逻辑、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
A.对B.错[答案]A4.习近平法治思想是根源于实践、运用于实践、在实践中经受检验、在实践中创新发展的科学理论。
A.对B.错[答案IA5.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三个逻辑是相互独立、自成体系的。
A 对B.错第一至四次形考作业试题及答案 第一次形考作业 试题及答案[答案]B6.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内含着丰富的法治理论。
它的创始人仅为马克思一人。
A对B错[答案IB7.习近平法治思想旗帜鲜明地提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之魂。
A.对B错[答案]A8.习近平法治思想本质上是人民的理论,人民性是其最鲜明的特征,人民立场是其根本政治立场。
A.对B错[答案]A9.习近平法治思想洋溢着尊法据理的法治思维。
A.对B错[答案]A10.习近平法治思想贯通历史和现实、联系国际和国内、结合理论和实际,科学回答了全面依法治国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A.对B错[答案]A11.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实际上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A.对B错[答案]A12.1982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已经进行了两次修改。
A.对B错[答案]B13.1999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载入宪法。
《中国法律思想史》形考作业2参考答案

2015春法学本科中国法律思想史第二次考核试卷总分:100第1大题第2大题第3大题第4大题第5大题完成评阅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每题2分,共10题,共20分。
1.中国最早将"法律"二字连用是从( )开始的。
A. 《墨子》B. 《老子》C. 《管子 》D. 《韩非子》参考答案:D满分:得分:2.( )把礼法比作"坏絮"。
A. 王弼B. 阮籍C. 何晏D. 郭象参考答案:B满分:得分:3.西汉中期,儒家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是( )。
A. 晁错B. 陆贾C. 董仲舒D. 贾谊参考答案:C满分:得分:4.李世民治国的总方针是()。
A. 安人宁国B. 德礼为本,政教为用C. 轻徭薄赋D. 大明法度,众建贤才参考答案:A满分:得分:5.杜预修建与注律的基本精神是()。
A. 格之以名分B. 屈法伸情C. 文约而例直D. 天人感应参考答案:C满分:得分:6.“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所体现的政体本质是( )。
A. 君主立宪B. 三权分立C. 分封制D. 中央集权参考答案:D满分:得分:7.商鞅反对复古倒退,主张( )。
A. 圣人为法,必使之明白易B. 不法古,不修今C. 法令者,民之命也D. 法者,国之权衡也参考答案:B满分:得分:8.《庄子》法律思想的最主要特点是( )。
A. 惟人为治B. 莫若法天C. 隆礼重法D. 法律虚无主义参考答案:D满分:得分:9.汉初黄老学说发展的顶峰之作是( )。
A. 《淮南子》B. 《吕氏春秋》C. 《南华经》D. 《白虎通义》参考答案:D满分:得分:10.“法与时移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的说法,体现了法的( )。
A. 可变性B. 公开性C.公正性D. 规范性参考答案:A满分:得分:每题有两个以上选项是正确的。
每题3分,共10题,共30分。
1.法家"壹法"包括的内容有()。
A. 统一的立法权B. 统一人们的思想C. 统一的行政权D. 统一法令的内容参考答案:A B D满分:得分:2.商鞅重刑理论的主要措施是()。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二OO二年上半年期末考试法学专业《中国法律思想史》试题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二OO二年上半年期末考试法学专业《中国法律思想史》试题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以德配天2、不法先王,不是礼义3、兼相爱,交相利4、文约而例直,听省而禁简二、不定项选择题(下面各题所给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一项是正确的,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入括号内。
每小题2分,共30分)1、西周时期,神权法思想发生了一次重大变化,周公提出了()。
A代天行罚B以德配天C亲亲、尊尊D世卿世禄2、子产铸刑书及其争论,在中国法律思想史上的重要意义是()A冲破了秘密刑思想的束缚B第一次肯定了公布成文刑法的"合礼合法"C打破了"刑不上大夫"的传统D维护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3、提出"民贵君轻"说和"暴君放伐"论的先秦思想家是()A荀况B贾谊C管仲D孟轲4、孔丘将礼视为立法、司法的指导原则,具体表现在()。
A.主张"正名" B.主张"礼乐征自天子出"C.主张"父子相隐" D.反对"铸刑鼎"5、荀子的隆礼重法学说是建立在()基础之上的。
A.性善论B.性恶论C.性无善无恶论D.好利恶害论6、墨翟推崇"天志"的目的在于强调法律的()。
A.权威B.来源C.公正和平等D.基础7、墨翟认为政治首先要解决的"三患"是()。
A.民饥B.民寒C.不得息D.民死8、下面关于道家的政治法律思想的说法,正确的有()。
A.反对礼仪、否定忠孝B.崇尚兼爱,诅咒战争C.抨击法令,追求自由D.主张"无为而治",向往"小国寡民"的社会9、在法家中,第一个提出"刑无等级"原则的是()。
A.李悝B.齐国法家C.韩非D.商鞅10、关于"法"的起源,法家认为()。
A.人类社会之初并没有法B.法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C.法天造地设的神物D.法权神授11、董仲舒维护皇权的《春秋》法统说,包括()。
中国法律思想史作业二

关于合同法的基本原则(一)平等、自愿原则合同法的平等原则指的是当事人的民事法律地位平等,一方不得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另一方。
平等原则是民事法律的基本原则,是区别行政法律、刑事法律的重要特征,也是合同法其他原则赖以存在的基础。
合同法的自愿原则,既表现在当事人之间,因一方欺诈、胁迫订立的合同无效或者可以撤销,也表现在合同当事人与其他人之间,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
自愿原则是法律赋予的,同时也受到其他法律规定的限制,是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自愿”。
法律的限制主要有二方面。
一是实体法的规定,有的法律规定某些物品不得买卖,比如毒品;合同法明确规定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无效,对此当事人不能“自愿”认为有效;国家根据需要下达指令性任务或者国家订货任务的,有关法人、其他组织之间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权利和义务订立合同,不能“自愿”不订立。
这里讲的实体法,都是法律的强制性规定,涉及社会公共秩序。
法律限制的另一方面是程序法的规定。
有的法律规定当事人订立某类合同,需经批准;转移某类财产,主要是不动产,应当办理登记手续。
那么,当事人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不能“自愿”地不去办理。
强调和宣传平等、自愿原则,在中国目前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时期,意义重大。
我国的行政管理人员以及审判人员,管理的意识比较强,服务和保护的意识较为淡薄。
有的把不合理的干预当作保护。
实际生活中有的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县、乡两级,运用行政权力干预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有的审判人员滥用自由裁量权,以判决、裁定的形式代替当事人的合同权利;有的当事人利用经济优势,强迫另一方接受不合理、不公平的条款。
采用格式条款订立的合同,在适应合同社会化的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剥夺了相对方平等、自愿地协商合同条款的权利。
(二)公平、诚实信用原则《合同法》第5条规定,当事人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这里讲的公平,既表现在订立合同时的公平,显失公平的合同可以撤销;也表现在发生合同纠纷时公平处理,既要切实保护守约方的合法利益,也不能使违约方因较小的过失承担过重的责任;还表现在极个别的情况下,因客观情势发生异常变化,履行合同使当事人之间的利益重大失衡,公平地调整当事人之间的利益。
电大年秋中国法律思想史考核册试题及答案和的

中国法律思想史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
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夏、商、西周时期的主要法律思想,是奴隶主贵族的神权法思想和( ) 。
A.德治思想B •人治思想C •礼治思想D •道治思想2.西周礼治的基本原则是( ) 。
A.男女有别B •亲亲、尊尊C •嫡长继承D •兄友、弟恭3.墨家法律观的核心是( ) 。
A.兼相爱、交相利B •尚同、尚贤C.天志、明鬼D •远交、近攻4.在老子看来,最理想的治国方法是( ) 。
A.严刑峻罚B .无为而治C .小国寡民D .君尊臣忠5.战国时期礼法结合的先行者是( ) 。
A.孟子B .庄子C.苟子D .申不害6.提出“定分止争”观点的是( ) 。
A.子产B .商鞅C .贾谊D .孟子7.韩非的变法观点是( ) 。
A.祖宗不足法B .变古愈尽,便民愈甚C .法与时转则治D.礼、刑、道迭相为用8.管仲立法思想的特征是( ) 。
A.重农主义B .重商主义C .重工主义D .工商并重9.提出“深督轻罪”思想的是( ) 。
A.孟子B .李斯C .陆贾D .吕不韦10.中国封建正统法律思想形成于( )A.战国B .汉代C .隋唐D .宋元11.《淮南子》融合了儒、法、阴阳各家的思想,但其主要思想是( )A.道家B .墨家C .农家D .兵家12.刘颂重法主张的主要内容是( ) 。
A.恢复肉刑B .“文约而例直,听省而禁简”C•法令画一,执法必严D.“刑九赏一”13.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法哲学思想的是( )A.嵇康B .王弼C .郭象D .杜预14.张斐认为法律的基本精神是( )A.天道B •礼C •经义D.人情15. 确定“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的法典是( ) 。
A.《法经》B .《九章律》C .《唐律疏议》D .《大元通制》16.柳宗元认为决定国家和法律产生的是( )A.理B .禾I」C .势D .力17.朱熹“以严为本,而以宽济之”的思想体现在刑罚上为( )A.主张恢复肉邢B .主张取消肉刑C .主张扩大赎刑D.主张取消赎刑18.提出“三不足”变法论的是( ) 。
中国法律思想史作业答案

中国法律思想史作业答案中国法律思想史作业中国法律思想史作业1(完成第一编学习内容后进行)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夏、商、西周的神权法思想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大体可以概括为:形成于_______代,极盛于______,动摇于______。
2、夏、商奴隶主的神权法思想,其主要特征是“________”和“_________”思想。
3、礼治的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西周的礼治是建立在“普田之下,__________,率土之滨,_________”的土地________制基础上的。
二、单项选择题(每空3分,共15分) 1、商代,商王专设了“卜”、“巫”、“祝”,其主要任务是()。
A、占卜 B、写史 C、执法D、从事音乐工作2、西周时期,神权法思想发生了一次重大变化,周公提出了()。
A、代天行罚 B、以德配天 C、亲亲、尊尊 D、世卿世禄3、()是宗法等级制的一项核心内容。
A、宗法制B、分封制C、嫡长继承制D、君主制 4、“礼治”的基本原则是()。
A、亲亲、尊尊B、刑不上大夫C、礼不下庶人D、世卿世禄制 5、周公的“明德慎罚”论是儒家“()”思想的渊源。
A、轻徭薄赋B、德主刑辅C、世卿世禄D、轻罪重刑三、名词解释题(每题6分,共24分)1、周礼:即在周公主持下,对以往的宗法传统习惯进行补充、整理,制定出一套以维护宗法等级制度为中心的行为规范以及相应的典章制度、礼节仪式。
2、“亲亲”、“尊尊”:“亲亲”指必须亲爱自己的亲属特别是以父权为中心的尊亲属(长辈);必须做到父慈、子孝、兄友、弟恭。
“尊尊”指要求奴隶和平民服从奴隶主贵族,不得违抗;下级贵族也要服从上级贵族,所有贵族服从周天子,不得犯上,不得簪越。
3、“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这是西周时期礼治的基本特点之一,。
所谓“礼不下庶人”,是指礼主要是用来调整奴隶主阶级内部关系的,各级贵族按礼规定所享受的各种特权,奴隶和平民一律不得享受。
中国法律思想史形成性考核作业(二)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题)1、运用“天命”、“天罚”神权法思想的是:()A、夏、商;B、殷商;C、西周;D、东周。
2、“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的神权法思想出现在:()A、夏朝;B、商朝;C、西周;D、春秋。
3、殷商时提倡“敬鬼神”是为了使民:()A、懂法;B、守法;C、“畏法令”;D、尊神。
4、说:“夏桀罪恶多端,老天命令我去讨伐他,‘尔尚辅予一人,致天之罚’。
”的国王是:()A、夏禹;B、伯益;C、商纣王;D、商汤。
5、说:“天休(造福)于宁王(即文王),兴我小邦周。
”的人是:()A、周文王;B、周公;;C、周武王;D、周幽王。
6、神权法思想在西周的发展说法是:()A、“以德配天”说;B、“天命”、“天罚”说;C、“帝”或“上帝”说:、;D、“克配上帝”说。
7、西周礼治的基本原则是:()A、“区别对待,罪止一身”;B、“明德慎罚”;C、“亲亲”和“尊尊”;D、“以德配天”。
8、“明德慎罚”的法律思想形成于:()A、夏朝;B、商朝;C、殷商;D、西周。
9、提出“明德慎罚”法律思想的人是:()A、周公;B、周文王;C、周武王;D、周平王。
10、“区别对待、罪止一身”的法律思想产生于:()A、商朝;B、西周;C、东周;D、秦朝。
11、提出“修旧法,泽其善而业用之”的革新人是:()A、齐桓公;B、鲍叔牙;C、管敬仲;D、子产。
12、以下是属管仲法律改革主张的是;()A、要求“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B、“明德慎罚”;C、对“礼治”的继承的改造;D、批判或改革“刑不可知”。
13、实行“铸刑书,公布成文法”的古代法律改革家是:()A、子产;B、管仲;C、郑简公;D、邓析。
14、以下属子产主张的是:()A、“四民分居定业“;B、“作内政而寄军令;C、“令顺民心”,“与民分货”;D、以“宽”服民和以“猛”服民。
15、制定“竹刑”的古代法律改革人士是:()A、子产;B、邓析;C、郑简公;D、郑襄公。
国家开放大学山东02013《中国法律思想史》形成性考核二作业资料

中国法律思想史-形成性考核二复习题(带答案)
说明:每学期的课程题号都可能更换,请认真核对是您需要的题号后再下载!
【题号】
【判断题】董仲舒在利用“天人合一”的学说神话君权时,也试图利用这一学说来限制封建君主。
对
错
[认真学习课本知识,并分析作答上述题号]
参考答案是“对”。
【题号】
【判断题】“春秋决狱”最根本的原则是“圆心论罪”,即考察犯罪人的动机、主观心理的善恶来量刑定罪。
对
错
[认真学习课本知识,并分析作答上述题号]
参考答案是“对”。
【题号】
【判断题】在定罪量刑方面,刘颂提出了“罪刑法定”的司法原则。
对
错
[认真学习课本知识,并分析作答上述题号]
参考答案是“对”。
【题号】
【判断题】唐初礼刑并用的思想,被总结为“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
对
错
[认真学习课本知识,并分析作答上述题号]
参考答案是“对”。
【题号】
【判断题】《唐律疏议》以道家经义作为确定一般法律原则的主要依据。
对
错
[认真学习课本知识,并分析作答上述题号]
参考答案是“错”。
【题号】
【判断题】白居易的礼刑关系说,突破了儒家传统的德主刑辅的观点,更有利于地主阶级的统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芜湖电大中国法律思想史第二次作业
学号: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中国古代神权法思想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概括为:形成千夏,极盛于________,动摇于。
2.宗法是以______________为纽带调整家庭内部关系,维护家长、族长的统治地位和_____________的行为规范。
3.礼治的基本原则是________和_________。
4.春秋时期,私自制作“竹刑”的人是_____________。
5.儒家的法律观包括礼治、________、________。
6.中国历史上最早将礼和法结合起来的思想家是______________。
7.法家认为法是以_________为核心的成文行为规范。
8.第一个系统提出“禁奸止过,莫若重刑”的重刑论思想家是______________。
9.秦朝的“法治”思想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
10.封建正统思想的集大成者是______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每题2分,共20分)
1.礼治的基本特征是()。
A.亲亲、尊尊B.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C.君臣父子D.三纲五常
2.法家把法令具有绝对权威,任何人都要按法令办事称作()。
A.明法B.任法
C.壹法D.从法
3.朱熹的法律思想的核心是()。
A.不法古,不修今B.隆礼重法
C.有治人,无治法D.存天理,灭人欲
4.丘溶提出的“应经合义”的含义是()。
A.要求用儒家思想指导立法,改变严刑酷法
B.法律制度要合天理,顺民意
C.适用法令要公平、公正
D.制定法律应该因时、因势
5.为了限制君权,范忡淹主张()。
A.法令由一统B.民贵君轻
C.君臣共理天下D.天下之法
6.黄宗羲作为明清启蒙思想家,将()作为最高立法原则。
A.以天下为主,君为客
B.君为天下之主
C.三纲五常
D.法治
7.提出“师宜长技以制夷”口号的人是()。
A.龚自珍B.魏源
C.林则徐D.王夫之
8.龚自珍批判腐朽的科举制度,提倡()。
A.众建贤才B.任用汉族儒臣
C.慎守今之选,严廉察之责D.不拘一格降人才
9.提倡“国家以法治为先”的人是()。
A.洪秀全B.杨秀清
C.洪仁轩D.韦昌辉
10.孙中山“五权宪法”的精华是()。
A.节制资本B.权能分立
C.五权制衡D.直接民权
三、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至四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每题2分,共20分)
1.子产铸刑书及其引起的争论,在中国法律思想史上的意义有()。
A.它冲破了秘密刑思想的束缚B.它打破“刑不上大夫”的传统
C.它否定了贵族的法定特权D.它确立了“一断于法”的思想
2.儒家的德治论主张()。
A.以刑辅德B.以刑代德
C.以刑去德D.恤刑慎杀
3.苟况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明确提出了()三个重要的法学概念。
A.法条B.法义
C.法数D.类
4.墨家“兼爱”的特点有()。
A.“兼爱”是普遍的爱
B.“兼爱”是平等的爱
C.“兼爱”是先人后己,有己有人
D.“兼爱”以“交相利”为基础
5.法家正统法律思想的内容有()。
A.法自君出
B.应经合义,礼法融合
C.“三纲”是立法之本
D.德主刑辅,先教后刑
6.封建统治阶级治理国家的主要方法是()。
A.德B.礼
C.政D.刑
7.张之洞提出的“法律本实与经术相表里”的含义是()。
A.“经术”指纲常名教,是法律的经义所在
B.法律是“表”,即形式
C.经术是“里”,即内容
D.法律的作用强制老百姓服从封建统治秩序
8.资产阶级改良派变法维新思想的内容有()。
A.建立“君主立宪”,实行“三极分立”
B.变法以图存
C.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D.发展民族工业
9.在中同历史上,两次大的礼法之争发生在()。
A.西周
B.春秋战国
C.汉朝中期
D.清末
10.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包括()。
A.民族
B.民权
C.民生
D.民主
四、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2分)
1.一同天下之义
2.三不足
3.五权宪法
五、简答题(每题7分,共14分)
1.简述商鞅的“壹赏”、“壹刑”、“壹教”。
2.简述王夫之提出的“天下有定理而无定法”。
六、论述题(14分)
试述法家“法治”的内容和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