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论文蘑菇

合集下载

寒假社会实践报告蘑菇

寒假社会实践报告蘑菇

一、前言寒假期间,我积极参与了学校组织的寒假社会实践活动,选择了蘑菇栽培作为实践主题。

通过这次实践,我不仅掌握了蘑菇栽培的基本技术,还对蘑菇的市场需求进行了调研。

以下是我对这次实践活动的详细报告。

二、实践目的1. 学习蘑菇栽培的基本知识和技术。

2. 了解蘑菇的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

3. 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实践内容1. 蘑菇栽培技术学习(1)蘑菇的种类及特点在实践过程中,我了解到蘑菇种类繁多,其中常见的有香菇、平菇、金针菇等。

每种蘑菇都有其独特的生长习性和市场需求。

(2)蘑菇栽培环境要求蘑菇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照和通风条件。

通过查阅资料和实践操作,我学会了如何搭建蘑菇栽培室,调节室内温度和湿度,以及如何进行光照和通风管理。

(3)蘑菇栽培过程蘑菇栽培主要包括菌种准备、播种、发菌、出菇等环节。

在实践过程中,我亲自动手进行了菌种准备、播种和发菌等工作,并成功培养出了蘑菇。

2. 蘑菇市场调研(1)市场调查方法为了了解蘑菇的市场需求,我采用了问卷调查、实地考察和走访经销商等方式进行市场调研。

(2)市场调研结果通过调研,我发现蘑菇市场具有以下特点:① 蘑菇市场需求量大,消费者对蘑菇的喜爱程度较高。

② 不同种类的蘑菇市场需求有所差异,如香菇、平菇等。

③ 蘑菇价格受季节、产地、品质等因素影响较大。

四、实践总结1. 蘑菇栽培技术掌握通过本次实践,我成功掌握了蘑菇栽培的基本技术,包括菌种准备、播种、发菌、出菇等环节。

这些技能对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2. 市场调研能力提升在市场调研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运用问卷调查、实地考察等方法了解市场需求。

这对我今后的职业发展具有积极影响。

3. 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通过亲自动手进行蘑菇栽培和市场调研,我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五、建议与展望1. 加强蘑菇栽培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为进一步提高蘑菇产量和质量,建议加大对蘑菇栽培技术的推广力度,让更多农户掌握这一技术。

蘑菇实践活动体会

蘑菇实践活动体会

蘑菇实践活动体会《蘑菇实践活动体会》我一直觉得蘑菇是一种特别神奇的存在,就像大自然藏起来的小秘密。

你看啊,它们总是在那些不起眼的角落冒出来,有时候是在湿漉漉的树干上,有时候是在草丛里,像一个个小精灵突然就出现在眼前。

参加蘑菇实践活动,就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往神秘世界的门。

刚开始的时候,我就像个没头的苍蝇,在树林里乱转。

我心想,这蘑菇到底在哪呢?这时候我才发现,找蘑菇可不像在超市买菜,直接就能看到摆在那。

它得用心去发现,眼睛得像扫描仪一样,不放过任何一个小角落。

有一次,我看到一个白白嫩嫩的小蘑菇,长得特别可爱,就像一把小伞一样。

我当时兴奋得不行,差点就伸手去采了。

幸好有经验的伙伴及时拦住了我,告诉我有些蘑菇可是有毒的,长得好看不一定就能吃,就像那些外表漂亮但内心险恶的人一样。

这让我明白了,对待蘑菇得小心谨慎,不能只看外表就下判断。

在实践活动中,我还学到了很多关于蘑菇生长环境的知识。

蘑菇喜欢潮湿、阴暗的地方,就像那些喜欢在夜里活动的小动物一样。

它们需要特定的温度、湿度和土壤条件才能茁壮成长。

这就好比我们人啊,也需要适合自己的环境才能发展得好。

比如说,一个热爱艺术的人,要是生活在一个完全没有艺术氛围的地方,就像蘑菇没有了潮湿的环境,肯定很难发挥出自己的才能。

跟随着团队一起寻找蘑菇,大家就像一群寻宝者。

每个人都眼睛放光,对每一个可能长蘑菇的地方都充满期待。

我们互相分享着发现蘑菇的喜悦,那种感觉就像是小时候找到了藏在角落里的糖果一样开心。

当我们一起发现一片蘑菇丛的时候,那兴奋劲儿啊,简直无法形容。

大家围在一起,看着那些形态各异的蘑菇,就像在看一场大自然的艺术展览。

在这个过程中,我也体会到了耐心的重要性。

有时候找了半天都没有发现蘑菇的踪迹,心里就会很沮丧。

但是只要坚持下去,继续仔细地寻找,总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这就跟我们生活中的很多事情一样啊,学习、工作,都需要有耐心。

不能因为一时没有成果就放弃,说不定下一秒就成功了呢?而且啊,蘑菇的种类繁多,每一种都有自己的特点。

社会实践养蘑菇报告

社会实践养蘑菇报告

一、前言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推进,新型农业发展模式逐渐成为农业产业升级的重要方向。

其中,蘑菇种植作为一种高效、低耗、环保的农业生产方式,受到了广泛关注。

为了深入了解蘑菇种植的实际情况,提高自身实践能力,我们组织了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前往某蘑菇种植基地进行实地考察和操作学习。

以下是本次社会实践活动的详细报告。

二、实践背景及目的1. 实践背景近年来,蘑菇种植在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蘑菇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较高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市场前景。

然而,由于蘑菇种植技术要求较高,部分种植户在实际生产中存在技术不足、管理不善等问题,导致产量和品质不稳定。

2. 实践目的(1)了解蘑菇种植的基本流程和技术要求;(2)掌握蘑菇种植过程中的病虫害防治方法;(3)提高自身实践操作能力,为今后从事相关领域工作打下基础。

三、实践过程1. 调查了解在实践前,我们通过查阅资料、咨询专家等方式,对蘑菇种植的基本知识、技术要求、市场前景等方面进行了初步了解。

同时,我们还联系了某蘑菇种植基地,了解基地的基本情况、种植规模、技术优势等。

2. 实地考察到达基地后,我们首先参观了蘑菇种植车间,了解了蘑菇的生长环境、种植设施等。

随后,基地负责人向我们详细介绍了蘑菇种植的基本流程:(1)选种:选择优质菌种,确保产量和品质;(2)配料:将稻草、麦秆、玉米芯等原料进行粉碎、混合,并添加适量的石灰、石膏等调节剂;(3)接种:将菌种均匀地接种到配料中;(4)发酵:将接种后的配料堆积发酵,以杀死杂菌和促进菌丝生长;(5)播种:将发酵好的配料均匀地铺在培养床上,进行播种;(6)出菇管理: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通风等条件,促进蘑菇生长;(7)采收:当蘑菇长到一定大小后,进行采收。

3. 实践操作在基地负责人的指导下,我们进行了以下实践操作:(1)配料:将稻草、麦秆、玉米芯等原料进行粉碎、混合,并添加适量的石灰、石膏等调节剂;(2)接种:将菌种均匀地接种到配料中;(3)发酵:将接种后的配料堆积发酵;(4)播种:将发酵好的配料均匀地铺在培养床上,进行播种。

社会实践养蘑菇心得体会

社会实践养蘑菇心得体会

自从大学期间参加了社会实践养蘑菇项目,我便对这个看似简单却充满挑战的农业活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通过近一个月的实践,我不仅学到了丰富的蘑菇种植知识,更深刻体会到了农业劳动的艰辛与乐趣。

以下是我对这次社会实践养蘑菇的心得体会。

一、实践前的准备在参加养蘑菇实践之前,我对蘑菇的了解仅限于日常生活中的食用。

通过查阅资料,我了解到蘑菇是一种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高营养食品,且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我国是世界上蘑菇生产大国,蘑菇产业在我国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为了更好地参与实践,我提前了解了蘑菇的生长习性、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

我还购买了一些相关书籍,对蘑菇的生物学特性、栽培技术和管理措施进行了深入学习。

此外,我还通过网络、咨询专业人士等方式,对养蘑菇的注意事项进行了全面了解。

二、实践过程1. 选址与建棚实践的第一步是选址和建棚。

我们选择了位于郊区的农田作为蘑菇种植基地。

根据蘑菇的生长习性,我们选择了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地块。

在搭建大棚时,我们严格按照蘑菇生长所需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进行设计,确保蘑菇生长环境的稳定。

2. 蘑菇菌种的选择与培养蘑菇菌种的选择对蘑菇的产量和质量至关重要。

我们选择了适宜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优质菌种。

在培养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程进行,确保菌种的质量。

3. 蘑菇种植与管理蘑菇种植过程中,我们注重科学施肥、合理浇水、通风换气等管理措施。

在温度、湿度和光照方面,我们根据蘑菇的生长阶段进行调整,确保蘑菇生长环境的适宜。

同时,我们还定期对蘑菇进行病虫害防治,保证蘑菇的品质。

4. 收获与销售经过一个月的努力,我们成功收获了第一批蘑菇。

在收获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采摘标准进行,确保蘑菇的品质。

收获后,我们积极联系销售渠道,将新鲜的蘑菇销售给消费者。

三、心得体会1. 学会了蘑菇种植技术通过这次实践,我掌握了蘑菇的种植技术,包括菌种选择、培养、种植、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这些知识对我今后的农业生产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小班科学拓展性活动之菇类研究论文

小班科学拓展性活动之菇类研究论文

小班科学拓展性活动之菇类研究论文菇类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物之一,平时孩子们经常能见到、吃到,在我们成人的眼里,菇类是非常鲜美、很有营养的食物,但是在孩子们心理,不太喜欢蘑菇。

他们有的觉得蘑菇黑乎乎的,看着就不想吃,味道怪怪的,咽不下去,还有的孩子觉得蘑菇滑溜溜的,咬在嘴里恶心。

为了让孩子们爱上菇类,同时感知蘑菇独特的生长习性,我们进行了“蘑菇大探秘”科学拓展性活动。

通过诱发幼儿对蘑菇产生兴趣,驱动幼儿对其进行探索,聚焦幼儿的真实问题,开展关于蘑菇实践探究项目活动。

教育内容的选择,既要贴近幼儿的生活,为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要有助于拓宽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在谈话与调查中发现幼儿都见过菇类,但大部分幼儿不爱吃菌菇,也没有采过蘑菇。

为了满足孩子的好奇心,我们从网上订购了菇类,孩子们都很新奇,一只只小脑袋挤在一起,闻一闻、摸一摸、瞧一瞧,热闹地讨论着......经过查阅和咨询有经验的养菇人,原来菌菇种植包里有棉籽壳、玉米芯、豆粕和木屑,这些都是农作物的副产品,是将植物中好的有用的成分提取后剩下的物质,是很有营养的天然原料。

蘑菇在这些天然原料的培育下就会慢慢地长出来。

当孩子发现问题并持有强烈的求知欲时,教师要保护好孩子的这种好奇心,去追随幼儿的兴趣,来支持幼儿的科学探索活动。

菇类教育内容要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出发,关注幼儿的兴趣,引导幼儿积极主动的参与活动,孩子真正的探究始于对问题答案的追求,她们常常会对自己接触和观察到的食物现象提出有关的问题,她们通过观察发现了菇类的不同,生长周期不同,颜色不同,觉得黑色蘑菇是有毒的。

课程来源于生活,自然角是孩子观察探索的乐园。

从孩子不喜吃菇类这个点出发,用一次简单的菇类种植,激发孩子的求知情怀,建立探索的经验,将问题抛给孩子,将自主权还给孩子,挖掘课程背后蕴藏的教育价值。

孩子们经历了观察、呵护、发现、解决、成长、品尝、探究,在主动感知和亲身体验中获得了新的生活经验和能力提升,感受到自然和生命的神奇,体会探究和收获的喜悦。

野生菌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野生菌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野生菌社会实践心得体会野生菌社会实践心得体会一、实践背景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已经比较注重健康生活方式,而野生菌就成为了很多人关注的话题。

野生菌是指自然界中生长的菌类,与我们常见的蔬菜水果有所区别。

在野生菌中,有一些被誉为“菌中珍品”,因为它们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为了更好地了解野生菌并学习如何采摘和利用它们,我参加了一次野生菌社会实践活动。

二、实践过程在实践开始之前,我首先学习了关于野生菌的基础知识。

我了解到野生菌包括了很多种类,每一种都有其特有的生态环境和生长条件。

因此,我需要对不同种类的野生菌有一定的了解,才能更好地进行采摘和核实。

实践团队在实践开始前安排了一些培训课程,以加强我们的野生菌识别能力和安全意识。

我们学习了如何辨别野生菌的外观、气味和特点,以及如何避免误食有毒野生菌。

此外,我们还参观了一些野生菌基地,以了解野生菌的栽培和生长环境。

实践的第一天,我们前往野外进行实地考察。

我们的导师带领我们检查了一片野外生态环境,寻找可能存在野生菌的地方。

虽然天气并不完美,但我们还是找到了一些野生菌,比如蘑菇和山珍菌。

我们仔细观察了它们的外观和特点,并将它们带回实验室进行进一步的鉴定。

接下来的几天,我们在实验室里进行了更详细的鉴定工作。

我们使用显微镜观察野生菌的细胞结构,并与之前的学习成果进行核对。

鉴定的过程需要耐心和细致,但也具有很高的满足感。

通过鉴定,我了解到不同野生菌的特点和功效,这对于将来的采摘和利用非常有帮助。

在期末的总结会上,我们展示了我们的鉴定成果,并分享了我们的心得体会。

并且经过团队内部的讨论,我们决定将这次实践的成果汇总并整理,以便将来的研究参考。

三、收获与体会通过这次野生菌社会实践,我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体会。

首先,我学到了很多关于野生菌的知识。

我之前对野生菌的了解仅限于一些普通的品种,而通过这次实践,我了解到了更多的野生菌种类,包括了一些稀有的、具有药用价值的菌类。

这让我对野生菌的价值和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社会实践蘑菇蔬菜心得体会

社会实践蘑菇蔬菜心得体会

社会实践蘑菇蔬菜心得体会
在社会实践中,我选择参与了蘑菇蔬菜的种植与销售工作。

通过这段经历,我收获了很多宝贵的体会和心得。

首先,我深切体会到了农业劳动的辛苦和耐心。

种植蘑菇和蔬菜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从准备土壤、播种、施肥到浇水、除草、防虫,每一步都要仔细呵护。

而且,由于不同种类的菇菌和蔬菜有不同的生长环境和要求,我要对每一种作物都进行详细的了解和管理。

这让我意识到,农民朋友们的辛勤劳动不仅要具备耐心,还需要对土地和作物有足够的了解和把握。

其次,我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在种植和销售过程中,我和其他实践成员需要互相协作、互相支持。

有时候,一些农作业需要集中力量进行,大家要分工合作,互相配合,确保任务的顺利完成。

除此之外,在销售环节,我们也需要协作,处理好订单、包装以及物流等等。

通过团队合作,我们能够更加高效和有序地完成工作,也增进了我们之间的友谊和信任。

最后,我认识到了蘑菇蔬菜的重要性。

蘑菇和蔬菜是我们日常饮食中必不可少的食材,有着丰富的营养价值。

通过亲手种植和照料这些蘑菇和蔬菜,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食物的珍贵和劳作的意义。

我们需要珍惜每一颗蘑菇和蔬菜,尊重农民的辛勤努力。

总之,通过参与蘑菇蔬菜的种植与销售,我得到了很多宝贵的体会和经验。

我学会了农业劳动的辛苦和耐心,深刻认识到团
队合作的重要性,也更加珍视了蘑菇和蔬菜的价值。

这段实践经历让我受益匪浅,也让我更加感恩农民朋友们的辛勤劳动。

社会实践种植蘑菇心得体会

社会实践种植蘑菇心得体会

社会实践种植蘑菇心得体会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和实践,也是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锻炼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

本次社会实践主题为种植蘑菇,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实践,我对蘑菇种植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同时也收获了许多宝贵的体会和经验。

本次社会实践项目是在一家专业的蘑菇种植基地进行的。

经过导员的具体安排和指导,我先是参观了整个蘑菇种植基地,了解了蘑菇的生长环境和条件。

蘑菇是一种喜欢阴暗潮湿环境的食用菌类,在温度、湿度和光照等方面有着严格的要求。

在导员的指导下,我们对蘑菇的生长环境进行了调节和改良,确保了适宜的环境条件。

蘑菇的种植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利用菌棒进行栽培,另一种是利用菌种进行栽培。

在实践过程中,我了解到两种方法的优缺点。

利用菌棒进行栽培,可以减少传染病的风险,操作方便快捷,但生产成本相对较高;而利用菌种进行栽培,投资成本低,但需要较大空间和长周期的培育时间。

根据不同的条件和需求,我们选择了适合的种植方法,并进行了实际操作。

在种植过程中,我们注意到蘑菇的生长过程是一个复杂而又精密的过程。

蘑菇的生长需要合适的温度和湿度,还需要注意的是适度的通风和适宜的光照。

同时,蘑菇生长过程中的病虫害防治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通过实践,我们学会了如何调控温湿度,如何合理进行通风和光照管理,以及如何进行病虫害的预防和治理。

这些技能和知识对于蘑菇的正常生长和高产起着关键的作用。

在实践过程中,我深刻地认识到了勤奋和耐心的重要性。

种植蘑菇是一个需要耐心和细致的过程,没有耐心和细心的付出,是很难取得好的种植效果的。

每天都需要进行观察和维护,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这需要耐心和细致的工作态度。

同时,勤奋也是种植蘑菇取得成功的关键之一。

蘑菇的生长过程需要不断地投入时间和精力,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汗水。

只有付出足够的努力,才能获得丰收的果实。

此外,团队协作也是本次实践中的一大收获。

在蘑菇种植过程中,我们需要相互合作、相互支持,共同努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实践活动论文(蘑菇)小蘑菇大产业大文化大学问——《走进蘑菇种植户》系列综合实践活动洮西中学许小忠一、活动背景食用蘑菇(双孢蘑菇)是理想的天然食品或多功能食品,它营养丰富,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维生素C、尼克酸等含量高。

此外还有钠、钾、锰、铜、锌、氟、碘、酪氨酸和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5-磷酸腺甙以及多种氨基酸,如苏氨酸、天冬氨酸、亮氨酸、丙氨酸、羟基赖氨酸等,并含有非特异性植物凝集素等。

它高蛋白、低脂肪、低热量,,欧洲人把蘑菇誉为"植物肉",美国人甚至把蘑菇誉为"上帝的食品"。

据有关资料报道,成人每天吃25克鲜蘑菇就能满足一天所需要的维生素,一个体重70公斤的成人每天吃100-200克干蘑菇,就能够维持营养平衡。

蘑菇除营养丰富外,还有明显的药用保健价值。

祖国医学对蘑菇有一定认识。

<医学入门>称蘑菇能"悦神、开胃、止泻、止吐"。

<本草纲目>说蘑菇"益肠胃,化痰理气"。

我校所在地洮西镇,2006年拥有大棚蘑菇1400万平方尺,种植户236户,平均每户近6万平方尺,其中最大的户32万平方尺,最少的也达8000平方尺,蘑菇产值达3650万元,亩均效益2.5万元,仅此一项,在全镇农民人均收入中就占1587元,占全镇压农民人均收入的20%。

洮西已成为我省最大的双孢蘑菇生产基地,“中国食用菌之乡”和“国家标准化委员会食用菌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

食用菌协会被认定为省级50家重点考核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市10余家重点示范协会之一。

“银湖”牌子双孢蘑菇通过全国无公害农产品论证,并荣获常州市“第五届名优产品”称号。

2007年又有20多农户加入蘑菇种植的大军中,新增面积300多万平方尺,使总量达成1760万平方尺。

村头、路边、学校附近到处可见一排排蘑菇大棚,它已经成为洮西乡村一道亮丽的风景。

不少学生的家长本身就是蘑菇种植大户,学生们已真切地感受到蘑菇种植对当地的经济带来的巨大变化。

然而,学生对蘑菇本身的营养价值、经济价值及对蘑菇的种植过程、种植技术还了解甚少,且劳动观念淡薄,不善于发现问题,运用所学的知识独立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有必要开展一些综合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因此,我校决定将蘑菇的生产、销售等有关内容与学科教学结合起来,开展一系列的实践活动。

二、活动目的:1、通过对蘑菇的生产、加工、销售情况的了解,让学生知道蘑菇生产对当地经济的影响,关心当地经济发展情况,使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

立志为家乡建设做出贡献。

2、树立学生的劳动观念,发展学生的劳动技能,培养学生积极意识和实践能力。

3、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在实践中,让学生感受到学有所用,在应用中体验学习的乐趣。

三、活动内容设想以蘑菇的栽培、加工、销售等方面的内容为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载体,将各教学渗透到活动中去,让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发现问题,用所学的知识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使学生觉得学有所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由于该活动内容具体方案设想切实可行,对教师具有很大的吸引力,的利于提高教师综合实践课的教学能力,同时也能为教师写论文、评职称、调动积累资料和创造条件。

活动内容初步设想如下:1、语文:我们可以通过学生实地观察、听讲座和开展实践活动,写关于蘑菇生产、加工、销售等调查报告、写蘑菇的说明文、对蘑菇展开想像的议论文。

蘑菇种植大户他们三五户,几十个大棚聚集在一起,生活上独立,生产上相互协作,休息时常相聚在一起谈天说地,相互交流生产生活情况,已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因此,我们可以让学生写调查访问记,了解他们生产的艰辛,生活的艰苦,开展我和他们子女(同龄人)比童年等活动。

2、数学:让学生实地去计算每个棚蘑菇的栽种面积,搭建一个蘑菇大棚需要多少竹木、多少稻草,计算蘑菇棚架几何图形的面积、数量等。

测量蘑菇大棚高度(让学生自己想办法利用投影、相似三角形、勾股定理、每层棚架之间高度和层数等)3、英语:现在我镇的小小蘑菇已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如有外商来参观定货,你能用自己所学的英语知识对我镇的蘑菇营养价值,蘑菇生产、加工、销售等方面的其中的某一项或几项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吗?4、物理:由于蘑菇大棚中光线比较暗,菜摘时需要有电灯。

如果一个大棚内每隔一组床之间要装一盏电灯,一共要装多少盏电灯?保持蘑菇床的湿度需要水泵打水,蘑菇保存的冷藏库需要制冷设备,你能算出它们的总功率吗?一种植大户需要安装一只多大的电表方可安全使用?如何有效调控大棚内的温度和湿度?5、化学:蘑菇对土壤的酸碱度有一定的要求,让学生测试蘑菇营养土的酸碱度。

通过调查访问了解蘑菇从育菌种到栽培、加工需要用到哪些化学试剂?如何使用这些化学试剂,初步学会操作方法。

6、政治:通过听报告、调查、访问,研究农村多种经济的发展规模化、产业化对传统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及农村经济的影响,让学生学会用学过的知识对一些简单的社会经济现象进行分析。

7、信息技术:为了把蘑菇产业做强做大,更好更快地推向世界,及时的把信息传递出去。

让学生学会制作“洮西蘑菇信息网”页。

教师设立有关的资源信息库,把与蘑菇生产、加工、销售有关资料,及学生自身实践活动的有关资料、照片存放到资源库中让学生进行制作操作时选用。

8、生物:通过课堂学习蘑菇栽培知识、听讲座、参观访问等,了解蘑菇的生长过程,利用蘑菇种植大户的子女在校读书的有利条件,对蘑菇生长所需要的温度、湿度进行定时测定,找出温度、湿度与蘑菇产量的关系,让学生从中领悟到事物都有自身的发展规律。

9、营养与健康:通过学生查阅资料等手段,了解蘑菇的营养价值,药用价值。

如何识别可食用的菌和有毒菌等。

以上各学科教师之间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分工不分家,有些活动可合并在同一次活动中完成,整个系列活动是一个整体。

四、活动总体计划:1、组织有关教师对蘑菇大棚进行参观考察。

2、请镇政府有关领导来我校师生开讲座,介绍我镇的蘑菇生产、加工、销售情况。

3、学科教师组织教学研究活动,结合蘑菇生产、加工及本学科相关内容,拟定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编写学科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4、教研组协调各学科活动内容,制定总体活动计划。

5、根据活动计划及时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6、各组之间定期开展交流总结。

7、及时做好活动过程的材料收集整理工作,便于今后活动的进一步开展。

8、设立专项活动基金,对在活动中业绩突出的教师给予一定的经济奖励。

9、建立专门的网上信息资源库,供教师、学生查用。

五、活动实施情况2007年3月以来,我们已开展了以下活动:3月26日请金坛市食用菌协会会长袁留照教授作了《食用菌科普知识讲座》;四月份,开展了《对外来蘑菇种植户的一次采访》、《让蘑菇走向世界》;五月份,我们开展了《我为菇农搞测算》活动。

《食用菌的营养知识知多少》、《蘑菇棚的图纸设计》等活动方案已确定,活动开展已处于准备阶段。

六、活动过程中的几点体会1、确定开展活动的主题、设计具体的活动方案时,我们教师首先要做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研究主题和方案的可行性,是否切合实际、反映时代特征、主题是否鲜明等,同时要研究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结构、知识水平等,不能闭门造车,纸上谈兵。

2、教师对开展活动的内容所涉及到的科学知识和技能要熟悉,要首先去进行研究。

在学生活动前加强这方面的知识技能学习和研究。

这是开展好活动的前提。

3、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活动方案,由于综合实践活动处于起步阶段,大家都在摸着石头过河,开始设计的方案在实施中会发现存在许多问题,因此,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地实践中加强改进完善。

4、在活动中我们要多给学生独立或合作开展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去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想办法去解决问题。

但由于我们现在的学生已习惯于给予的教学模式,学生独立或合作完成某项工作的能力较差,因此我们在设计活动过程,设计问题时不要太大、太繁、太多,让学生摸不着边际,活动过程、问题的设计要有梯度,教师在活动中要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走进蘑菇种植户》系列活动(一)对外来蘑菇种植户的一次采访活动设计:洮西中学许小忠一、活动背景:当今学生由于学习任务重,平时生活是两点式,来回于家庭与学校之间,与外界交流活动的时间、空间很少,缺乏独立的与外界交流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各解决问题的能力,缺乏生活经验,劳动观念不强,学生的视野不开阔,不善于发现问题,运用所学的知识独立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有必要开展一些综合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我校校本课程中开设了《食用菌》课程,为了激发学生对这门课的学习兴趣,3月26日学生在多媒体教室已听了市农林局食用菌栽培技术专家、金坛市食用菌协会会长袁留照教授作的《食用菌科普讲座》。

学生对食用菌中双孢蘑菇的生长发育以及栽培技术方面的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

而离学校百米远的黄家棚村就有十多户从福建省福鼎市来的双孢蘑菇种植户,他们落户这里种植蘑菇有四个年头,学生站在教学楼阳台上台头,就能目睹蘑菇大棚外的一切。

学生们也迫切想到蘑菇大棚去探个究竟,了解双孢蘑菇生产实际情况。

同时,由于黄家棚村离离学校近,远离公路,学生活动的安全隐患少,只要教师充分准备,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活动一定能成功。

由于双孢蘑菇菌丝赖以生长的营养土的生产过程、向菇棚进料及翻料,接种菌丝等生产过程主要在暑期完成,大量产菇主要在秋天,而春菇只是秋菇的延续,现在气温较低春菇还只有极少量出土,春菇的大量出土还有待气温的进一步上升。

因此,我校决定让学生走进黄家棚村蘑菇种植户,首先观察春菇生长情况,听种植户对春菇生产作一个简单介绍;然后让学生与种植户家庭成员进行一次面对面的采访交流。

二、活动目标让学生走出学校,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走进社会,了解社会,尝试如何与社会、与他人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提高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参观访问活动,使学生树立起劳动观念,热爱生产劳动,热爱劳动人民。

学习劳动人民勤劳朴实,艰苦奋斗精神。

通过活动,让学生初步了解双孢蘑菇生产基本技术要求,为今后进一步探究双孢蘑菇生产过程打下基础。

三、访问形式学生在校自愿组合,教师适当微调,8人一组。

由教师带学生一同到学校附近的黄家棚蘑菇种植户进行采访。

采访过程中的一切活动由各小组自主组织进行,教师仅起监督、指导作用,对采访过程不作干涉。

四、活动时间:4月4日——4月19日五、活动地点:教室、黄家棚种植户。

六、活动对象:初一(3)班七、活动组织者:许小忠、许琴。

八、活动前的准备:教师:在学生活动前首先要做调查研究工作,并与种植户取得联系,并向他们说明这次活动的目的、主要内容等,肯请他们对我们学生的采访活动给予支持和配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