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485总线接口通讯协议定义标准以及管脚引脚介绍
读卡器主机485通讯接口说明(引脚定义如下表)

1.1.2、读卡器主机485通讯接口说明(引脚定义如下表) 表2 读卡器主机485通讯接口引脚定义:1.1.2.1、被动式485通讯协议 1.1.2.1.1、协议格式(如下表)1) SOH 和 END 都是一个字节的控制字符: SOH 控制器端定义为 <0x09> 读卡器端定义为 <0x0A> END 控制器及读卡器端均固定为 <0x0D> 其中 <0x> 为十六进制表示法.2) TYPE 为模块型式编号,固定为一个字节,本型式编号固定为 “A”.3) ID 为读卡器天线的识别代码(一般为1或 2),这一字节的 ASCII 字符必须是在 1 <0x31> 到8 <0x38>的范围内,假如控制器端传送之ID 值与读卡器天线地址编号相同时,则该读卡器将会接收控制器端所传送的数据,而读卡器响应时,也会传回相同的地址编号,同时读卡器主机上的ADD1 或 ADD2 指示灯会闪亮。
4) 8 BITS BCC 是所有字符的检查字段,为二个字节,有关 8 BITS BCC 的信息和范例程序,请参考1.1.2.1.55) RS485传输协议请设定为 ”E,8,1”,速率为 ”19200”1.1.2.1.2控制器发送讯息:表4 控制器发送讯息,模块代码(ID):<1> ~ <8> , 数据(DATA):<None>1.1.2.1.3读卡器响应讯息(有卡片感应):表5 有卡片感应时读卡器响应讯息数据(DATA):<00000FF1A >(*附注)1.1.2.1.4读卡器响应讯息(无卡片感应):表6 无卡片感应时读卡器响应讯息数据(DATA):<None>1.1.2.1.5 BCC 检查字符计算1)计算一个 BCC 检查字符BCC检查字符是将所有要传送出去的信号讯息,以逻辑互斥或XOR(exclusive-or)所产生的结果为BCC的值.表7表8 485格式如下表2) BCC的计算有4个步骤:A.排除 BCC 及 END,不加入 XOR.B."SOH" 与 "TYPE" XOR,产生一个二进制的值.C.将步骤 B 所 XOR 的结果,与 "ID" XOR.D.再将步骤 C 所产生的结果与 "FC" XOR,以此方法,继续将"DATA" 内容先后 XOR,则最后所互斥或的结果,即是 BCC 的值.3)以下为计算 BCC 时的范例:此范例中,卡片阅读机的 ID 为 1,功能参数码 F.A.为相应讯息段赋值表9 赋值表B.将 "SOH" 与 "TYPE" 两者的值 XOR,ANS表示运算后的结果.表 10B.将步骤 2 的结果 ANS 与 ID 的值 XOR.表11C.将其它 Byte 运算完后,最后一个结即是 BCC 的值.表12则 BCC 之值为:Hi Byte 为 33(HEX) (字符“3” ASCII code 为 33(HEX)). Low Byte 为 46(HEX) (字符“F” ASCII code 为 46(HEX)).4) 以下为用 BASIC 程序来产生"BCC"的范例Program to generate BCC values:10 ‘**************************************************20 ‘* Generate Block Check Character *30 ‘**************************************************40 MESSAGE$ = CHR$(10) +TYPE$ + ID$ + FC$ + DATA$50 BCC = 060 FOR I = 1 TO LEN ( MESSAGE$ )70 BCC = BCC XOR ASC ( MID$ ( MESSAGE$ , I , 1 ) )80 NEXT I若有程式方面之問題,請聯絡代理商或經銷商.5) 命令格式举例:A.查询命令:以读卡器地址为1举例。
rs485通信协议介绍

rs485通信协议介绍附录:RS485串⾏通讯协议1 主要性能本变频器通过内置的RS485标准接⼝,能与个⼈计算机、PLC 或同系列的变频器等连接,进⾏主从式、异步半双⼯串⾏通信。
其主要性能参见下表:项⽬规范适⽤机型 ALPHA3000系列变频器物理级EIA RS485 传输线屏蔽双绞线配线最长长度 500⽶连接台数主机⼀台,从机31台传输速度19200bps,9600bps,4800bps,2400bps,1200bps,600bps,300bps 数据交换⽅式异步串⾏、半双⼯传送协议点对点或⼴播字长 11位停⽌位长度 1位帧长 14字节固定奇偶校验奇校验出错检查⽅式异或校验2硬件连接 2.1硬件联接如下图:图 1 多台变频器⽤主机控制连接⽰意图图中的MASTER (主机)是ALPHA3000变频器、PC 机或可编程控制器(PLC ),图中的SLAVE (从机,在虚线框内)是变频器。
变频器做为主机,只要将从机的RS485端⼦和主机的RS485同名端⼦相联接即可;如果⽤PC 机或PLC 做为主机,则要在主机和总线之间增加⼀个RS485的转接器。
RS458串⾏总线接⼝最多可连接31台变频器做从机,每⼀个从机变频器都有⼀个唯⼀的号码(ID ),主机依靠ID 来识别每⼀台从机。
2.2 RS485转换器RS485转换器采⽤DB9/DB9外形,带孔的⼀端为RS232,带针的⼀端为RS485。
转换器外带接线转换头把RS485端的DB9接线转换为螺丝接线柱,便于通讯线缆的安装和拆卸。
接线转换头上“A+”为485收/发正端,“ B-”为485收/发负端,“GND”为485地线。
RS485接⼝组成半双⼯⽹络,⼀般只需⼆根连线,为获得良好的抗噪声⼲扰性和较长的传输距离,建议采⽤屏蔽双绞线传输。
3通讯协议3.1概述3.1.1通讯⽅式采⽤USS协议。
主机和从机之间⽤轮询的⽅式来进⾏通讯。
由主机启动每⼀次通信,主机向从机变频器发送任务报⽂,从机接到主机的任务命令后返回响应报⽂并执⾏相应动作。
RS485通信协议

RS485通信协议协议名称:RS485通信协议1. 引言RS485通信协议是一种用于串行通信的标准协议,常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
该协议定义了数据传输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规范,确保了多个设备之间的可靠通信。
本协议旨在详细描述RS485通信协议的标准格式和相关要求。
2. 范围本协议适用于使用RS485通信协议的设备和系统,包括但不限于工业控制系统、仪器仪表、数据采集设备等。
3. 术语和定义3.1 RS485:一种串行通信标准,支持多主多从的半双工通信方式。
3.2 数据传输速率:数据在物理介质上传输的速率,单位为bps。
3.3 帧:数据传输的最小单元,包括起始位、数据位、校验位和停止位。
3.4 主站:RS485通信网络中具有控制和管理功能的设备。
3.5 从站:RS485通信网络中执行主站指令的设备。
4. 物理层规范4.1 电气特性4.1.1 通信线路:使用双绞线作为通信介质,具有较好的抗干扰能力。
4.1.2 电压标准:通信线路的电平范围为-7V至+12V,其中-7V表示逻辑“1”,+12V表示逻辑“0”。
4.1.3 驱动能力:通信设备应具备足够的驱动能力,以确保信号在长距离传输时的稳定性。
4.2 连接方式4.2.1 线缆连接:使用双绞线连接主站和从站,其中一对线缆用于数据传输,另一对线缆用于信号地。
4.2.2 端子连接:使用标准的RS485通信端子连接主站和从站,确保连接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5. 数据链路层规范5.1 帧格式5.1.1 起始位:一个起始位,逻辑为低电平。
5.1.2 数据位:8个数据位,按照LSB(Least Significant Bit)先传输。
5.1.3 校验位:可选的奇偶校验位,用于检测数据传输的错误。
5.1.4 停止位:一个或多个停止位,逻辑为高电平。
5.2 数据传输5.2.1 主从通信:主站发起通信,从站响应并回复数据。
5.2.2 数据传输速率:根据实际需求,可选择不同的数据传输速率,如9600bps、19200bps等。
RS485引脚定义

RS485有两种,一种是半双工模式,只有DATA+和DATA-两线,另一种是全双工模式,有四线传输信号:T+,T-,R+,R-。
全双工模式时可认为是rs422。
1.英式标识为TDA(-) 、TDB(+) 、RDA(-) 、RDB(+) 、GND2.美式标识为Y 、Z 、A 、B 、GND3.中式标识为TXD(+)/A 、TXD(-)/B 、RXD(-) 、RXD(+)、GNDrs485两线一般定义为:"A, B"或"Date+,Date-"即常说的:”485+,485-”rs485四线一般定义为: "Y,Z,A, B,"具体还要根据厂家的使用信号针脚而定,有的使用了RTS或DTR等针脚的485信号DB9(RS485)接口针脚定义1脚为数据A,2脚为数据B,5脚为地。
RS-422的电气性能与RS-485完全一样。
主要的区别在于:RS-422有4根信号线:两根发送(Y、Z)、两根接收(A、B)。
由于RS-422的收与发是分开的,所以可以同时收和发(全双工)。
RS-485有2根信号线:发送和接收都是A和B。
由于RS-485的收与发是共用两根线所以不能够同时收和发(半双工)。
能否将RS-422的Y-A短接作为RS-485的A,将RS-422的Z-B短接作为RS-485的B呢?回答:不一定。
条件是RS-422必须是能够支持多机通信的。
波士电子的所有接口转换器的RS-422口都能够支持全双工多机通信,所以可以这样简单转换为RS-485。
RS-485(或RS-422)通信建议一定要接地线,因为RS-485(或RS-422)通信要求通信双方的地电位差小于1V。
即:半双工通信接 3 根线(+A、—B、地),全双工通信接 5 根线(+发、—发、+收、—收、地)。
为了安全起见,建议通信机器的外壳接大地。
典型的全双工多机通信1 连接主机端的RS485接口。
信号定义如下:RS485接口--------信号含义3 ----------- B RXD- 接收数据4 ------------A RXD+ 接收数据5------------ Y TXD+ 发送数据7------------ Z TXD- 发送数据2-连接从机端的RS485接口。
485各个管脚的意义

RS-485是一种基于差分信号传送的串行通信链路层协议。
它解决了RS-232协议传输距离太近(15m)的缺陷,是工业上广泛采用的较长距离数据通信链路层协议。
由于它使用一对双绞线传送差分信号,属半双工通信,所以需要进行接收和发送状态的转换。
一般的8脚TTL电平到RS-485电平转换芯片的引脚意义如下:RO——接收数据的TTL电平输出;RE——低电平有效的接收允许;DE——高电平有效的发送允许;DI——发送数据的TTL电平输入;A——485差分信号的正向端;B——485差分信号的反向端。
在RS-485电路设计中,通常将和DE短接,用1根信号线来控制,这样可以做到收发的切换。
RS-485芯片通常处于接收状态。
当要发送数据时,由程序控制/DE 变为高电平,然后UART 单元发送数据,程序要等待发送完毕后,再将RS-485芯片转换到接收状态。
发送完毕的标志一般由UART的特定寄存器提供状态指示,程序需要去查询。
在单片机电路中,一般用1根I/O线来控制RS-485芯片的接收和发送状态的转换。
这样需要由软件来控制I/O引脚的电平,以达到控制RS-485收发转换的目的。
这样的控制方法造成RS-485通信存在以下问题:◇在想要发送数据和真正的能发送数据之间,存在一定的转换延时;◇如果发送到接收的转换时机不当,则会造成数据丢失;◇在接收和发送数据转换期间,容易引入干扰,使UART单元收到多余的杂乱数据。
鉴于以上情况,笔者经过探索和参照其它相关电路,设计了一种可以实现RS-485接收和发送零延时转换的电路,如图2所示。
当不发送数据时,TTL电平的Tx信号为高电平,经V1反向为低电平,RS-485芯片处于接收状态。
当发送数据时,①若Tx为低电平,经V1反向后,DE/为高电平,发送允许。
此时由于DI 接地,所以RS-485芯片的输出端A、B产生表示低电平的差分信号,低电平的Tx被送出。
②若Tx为高电平,经V1反向后,DE/为低电平,RS-485芯片的A、B端处于高阻态。
RS485通信协议

RS485通信协议协议名称:RS485通信协议一、引言RS485通信协议是一种用于串行通信的标准协议,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数据采集设备、仪器仪表等领域。
本协议旨在规范RS485通信的数据帧格式、通信速率、错误检测等相关内容,以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
二、协议版本本协议的当前版本为1.0,后续版本的修订将在必要时进行。
三、通信参数1. 通信接口:RS4852. 通信速率:可配置,支持的范围为2400bps至115200bps3. 数据位:8位4. 停止位:1位5. 校验位:可选,支持无校验、奇校验和偶校验四、数据帧格式1. 起始位:1个起始位,固定为逻辑低电平2. 数据位:8位,按字节传输,低位在前3. 停止位:1个停止位,固定为逻辑高电平4. 校验位:可选,根据校验位的配置情况进行校验5. 同步字符:可选,用于同步通信双方的数据帧起始位置五、通信流程1. 主从模式:通信双方分为主机和从机,主机负责发起通信请求,从机负责响应请求并返回数据。
2. 数据传输:主机发送数据帧给从机,从机接收并解析数据,根据数据内容进行相应的处理,然后将结果返回给主机。
3. 错误处理:通信双方在传输过程中需要进行错误检测和纠正,确保数据的可靠性。
常用的错误检测方法包括奇偶校验、CRC校验等。
六、通信协议命令集1. 命令格式:命令由若干字节组成,包括命令码、参数等信息。
2. 命令解析:从机接收到命令后,根据命令码进行相应的处理,并返回执行结果给主机。
3. 命令集扩展:根据具体应用需求,可以扩展命令集,添加新的命令码和参数。
七、错误处理1. 数据校验错误:接收方在接收数据帧时,如果校验错误,则丢弃该帧,并向主机发送错误响应。
2. 超时处理:如果在规定时间内未收到从机的响应,则主机可以进行超时处理,例如重发命令或进行其他异常处理。
3. 其他错误:根据具体应用需求,可以定义其他错误码,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八、安全性保障1. 数据加密:根据具体应用需求,可以对通信数据进行加密,确保数据的安全性。
RS485通讯协议说明

摘要:阐述了RS-485总线规范,描述了影响RS-485总线通信速率和通信可靠性的三个因素,同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并讨论了总线负载能力和传输距离之间的具体关系。
关键词:RS-485 现场总线信号衰减信号反射当前自动控制系统中常用的网络,如现场总线CAN、Profibus、INTERBUS-S以及ARCNet的物理层都是基于RS-485的总线进行总结和研究。
一、EIA RS-485标准在自动化领域,随着分布式控制系统的发展,迫切需要一种总线能适合远距离的数字通信。
在RS-422标准的基础上,EIA研究出了一种支持多节点、远距离和接收高灵敏度的RS-485总线标准。
RS-485标准采有用平衡式发送,差分式接收的数据收发器来驱动总线,具体规格要求:接收器的输入电阻RIN≥12kΩ驱动器能输出±7V的共模电压输入端的电容≤50pF在节点数为32个,配置了120Ω的终端电阻的情况下,驱动器至少还能输出电压1.5V(终端电阻的大小与所用双绞线的参数有关)接收器的输入灵敏度为200mV(即(V+)-(V-)≥0.2V,表示信号“0”;(V+)-(V-)≤-0.2V,表示信号“1”)因为RS-485的远距离、多节点(32个)以及传输线成本低的特性,使得EIA RS-485成为工业应用中数据传输的首选标准。
二、影响RS-485总线通讯速度和通信可靠性的三个因素1、在通信电缆中的信号反射在通信过程中,有两种信号因导致信号反射:阻抗不连续和阻抗不匹配。
阻抗不连续,信号在传输线末端突然遇到电缆阻抗很小甚至没有,信号在这个地方就会引起反射,如图1所示。
这种信号反射的原理,与光从一种媒质进入另一种媒质要引起反射是相似的。
消除这种反射的方法,就必须在电缆的末端跨接一个与电缆的特性阻抗同样大小的终端电阻,使电缆的阻抗连续。
由于信号在电缆上的传输是双向的,因此,在通讯电缆的另一端可跨接一个同样大小的终端电阻,如图2所示。
485九针串口引脚定义

485九针串口引脚定义串口是计算机与外设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一种通信方式,通常使用串行通信协议。
串口引脚定义了在串口通信中数据传输的硬件连接方式,其中485九针串口引脚定义了485串口通信中的九个引脚及其功能。
下面将逐一介绍这九个引脚的定义。
1. VCC:VCC引脚是串口通信中的电源引脚,用于提供电源给串口设备。
通常情况下,VCC引脚的电压为5V或3.3V,具体电压根据串口设备的要求而定。
2. GND:GND引脚是串口通信中的地线引脚,用于提供电路的接地。
在串口通信中,设备之间的地线需要连接在一起,以确保信号的可靠传输。
3. TXD:TXD引脚是串口通信中的发送引脚,用于将数据发送给其他设备。
当计算机或其他设备需要发送数据时,数据将通过TXD引脚发送出去。
4. RXD:RXD引脚是串口通信中的接收引脚,用于接收其他设备发送过来的数据。
当计算机或其他设备需要接收数据时,数据将通过RXD引脚接收。
5. RTS:RTS引脚是串口通信中的请求发送引脚,用于请求发送数据。
当设备准备好发送数据时,会通过RTS引脚发送请求,通知其他设备可以接收数据。
6. CTS:CTS引脚是串口通信中的清除发送引脚,用于清除发送数据的请求。
当设备接收到其他设备的请求发送数据时,可以通过CTS引脚发送清除请求,告知其他设备暂停发送数据。
7. DTR:DTR引脚是串口通信中的数据终端就绪引脚,用于表示数据终端准备好进行通信。
当设备准备好进行通信时,会通过DTR引脚发送信号,通知其他设备可以开始通信。
8. DSR:DSR引脚是串口通信中的数据终端准备好引脚,用于表示数据终端已经准备好进行通信。
当设备接收到其他设备的DTR引脚信号后,会通过DSR引脚发送信号,表示准备好进行通信。
9. GND:GND引脚是串口通信中的地线引脚,与第二个GND引脚的作用相同,用于提供电路的接地。
以上就是485九针串口引脚的定义及其功能。
在进行串口通信时,正确连接和使用这九个引脚非常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s485总线接口通讯协议定义标准以及管脚引脚介绍
RS485总线标准是工业中(考勤,监控,数据采集系统)使用非常广泛的双向、平衡传输标准接口,支持多点连接,允许创建多达32个节点的网络; 最大传输距离1200m,支持1200m时为100kb/s的高速度传输,抗干扰能力很强,布线仅有两根线很简单。
RS485通信网络接口是一种总线式的结构,上位机(以个人电脑为例)和下位机(以51系列单片机51hei为例)都挂在通信总线上,RS485物理层的通信协议由RS485标准和51单片机的多机通讯方式。
由于RS-485是从RS-422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所以RS-485许多电气规定与RS-422相仿。
如都采用平衡传输方式、都需要在传输线上接终接电阻等。
RS-485可以采用二线与四线方式,二线制可实现真正的多点双向通信。
下面介绍以下rs485通讯接口定义的标准
1.英式标识为TDA(-)、TDB(+)、RDA(-)、RDB(+)、GND
2.美式标识为Y、Z、A、B、GND
3.中式标识为TXD(+)/A、TXD(-)/B、RXD(-)、RXD(+)、GND
rs485两线一般定义为:
A,B或Date+,Date-
即常说的:’485+,485-’
rs485四线一般定义为:
Y,Z,A,B,
一般rs485协议的接头没有固定的标准,可能根据厂家的不同引脚顺序和管脚功能可能不尽相同,但是官方一般都会提供产品说明书,用户可以查阅相关rs485管脚图定义或者引脚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