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学院课程设计(大作业)报告

合集下载

学生综合测评管理系统

学生综合测评管理系统

课程设计(大作业)报告课程名称:软件体系结构设计题目:学生综合测评管理系统院系:信息技术学院班级:设计者:学号:指导教师:设计时间:信息技术学院昆明学院课程设计(大作业)任务书课程设计报告摘要随着信息技术在管理上越来越深入而广泛的应用,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在技术上已逐步成熟。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新型学科,任何一个单位要生存要发展,要高效率地把内部活动有机地组织起来,就必须建立与自身特点相适应的管理信息系统。

首先,本文经过对学生综合测评系统发展现状的调查,面临技术上的发展的新形势,运用所学计算机软件工程相关理论,包括数据库原理等知识,综合考虑当前综合测评系统所应该具备的各种功能和外部环境的各种因素,进行系统评估,对各个方案设计进行再定位,从而选择最佳的方案设计。

其次,本文阐述了学生综合测评系统登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力求实现对系统信息的查询,添加,删除,修改等功能,最终构建集成为使用运转良好,扩展性、适应性强的综合测评系统。

文章介绍了学生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分析部分,包括可行性分析、业务流程分析等;系统设计部分主要介绍了系统功能设计和数据库设计及代码设计;系统实现部分说明了几个主要模块的算法,并附带了主要的界面和程序。

一、系统描述1、系统需求(1)系统功能:作为登录模块系统设计,我们经小组讨论,应具有欢迎界面,由于系统需要,在登录的同时应具有教师或者学生的权限选择,还应具备一个出错返回功能。

(2)登录系统涉及人员查询上传佐证材料的学生;审核提交学生上传资料的老师;系统管理员2、可行性分析由于本系统管理的对象单一,都是在校学生,且每个数据内容具有较强的关联性,涉及的计算过程不是很复杂。

因此,登录系统比较适合于采用JAVA,而综合测评和审核系统适用数据库管理。

本系统的登录模块界面采用Java编程实现,可以先画出草图再进行代码实现,这样做出的界面比较美观。

3、系统的功能简介本系统主要实现学生综合素质评分的查询、学生上传加分项的佐证材料、以及教师对学生上传的佐证材料进行审核并提交到数据库。

课程设计报告信工131刘杰..

课程设计报告信工131刘杰..

吉林建筑大学电气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设计题目:病房智能呼叫系统专业班级:信工131班学生姓名:刘杰学号:201311114指导老师:迟耀丹、张玉红设计时间:2015.07.06---2015.07.17教师评语:成绩:评阅老师日期目录一、设计任务和要求 (3)二、设计原理 (4)三、选择器件 (5)四、功能模块及运行结果 (12)五、总设计电路原理图 (16)六、心得体会总结 (19)一、设计任务和要求1、 1---5个开关模拟5个病房的呼叫输入信号,1号的优先级最高;1---5优先级依次降低;2、用一个数码管显示呼叫信号的号码;没信号呼叫时显示0;又多个信号呼叫时,显示优先级最高的呼叫号(其他呼叫号用指示灯显示);3、凡有呼叫发出5秒的呼叫声;4、功能扩展:对优先级低的呼叫声进行存储,处理完高优先级的呼叫,再进行低优先级的处理(发挥部分)。

二、设计原理1、设计思路:下面对4个要求逐一进行分析。

首先,根据题目要求用5个开关模拟5个病房的呼叫信号,由于1---5优先级依次降低,所以我们用优先编码器来控制其优先级;为了调和显示优先编码的顺序,我们用到了并行加法器;其次,要显示病房号码,就要使用数码管以及能将优先编码器产生的8421码转化为数码管显示的译码器;能够发出呼叫声,在仿真中就需要蜂鸣器来实现这个功能;对于存储呼叫信息,由于使用了优先编码器,当同时闭合两个开关或多个开关时,它会遵循优先级最高的来实现,当优先级高的开关断开后,之后的优先级较高的会进行操作,这个过程是自动的。

2、原理框图图(1) 原理框图用五个开关进行信号控制 优先编码存储译码显示呼叫的病房号灯选通电 路五个病房灯呼叫三、器件选择1、所用器件表一:设计所用的器件表器件名称数量单刀开关 5直流电源电压7灯泡 5电阻7电容 2非门 574LS148 174LS283 14511 2数码管 1555定时器 1蜂鸣器 12、主要器件的功能介绍(1)单刀开关:设计中用5个单刀开关控制灯的亮与灭,将5个开关由上而下分别设置成从K5--K1,当按下对应键位后,则相应的灯亮,断开开关后,则对应的灯灭。

数字电路仿真实训实验报告

数字电路仿真实训实验报告

课程设计(大作业)报告课程名称: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设计题目:多功能数字时钟的设计、仿真院系:信息技术学院班级:二班设计者:张三学号:79523指导教师:张延设计时间:2011年12月19日至12月23日信息技术学院昆明学院课程设计(大作业)任务书一、设计目的为了熟悉数字电路课程,学习proteus软件的使用,能够熟练用它进行数字电路的仿真设计,以及锻炼我们平时独立思考、善于动手操作的能力,培养应对问题的实战能力,提高实验技能,熟悉复杂数字电路的安装、测试方法,掌握关于多功能数字时钟的工作原理,掌握基本逻辑们电路、译码器、数据分配器、数据选择器、数值比较器、触发器、计数器、锁存器、555定时器等方面已经学过的知识,并能够将这些熟练应用于实际问题中,我认真的动手学习了数字时钟的基本原理,从实际中再次熟悉了关于本学期数字电路课程中学习的知识,更重要的是熟练掌握了关于proteus软件的使用,收获颇多,增强了自己的工程实践能力。

另外,数字钟是一种用数字电路技术实现时、分、秒计时的装置,与机械式时钟相比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直观性,且无机械装置,具有更更长的使用寿命,因此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数字钟从原理上讲是一种典型的数字电路,其中包括了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电路。

因此,我们此次设计数字钟就是为了了解数字钟的原理,从而学会制作数字钟。

而且通过数字钟的制作进一步的了解各种在制作中用到的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的作用及实用方法。

且由于数字钟包括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叙电路。

通过它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掌握各种组合逻辑电路与时序电路的原理与使用方法。

二、设计要求和设计指标设计一个数字时钟,具有“秒”、“分”、“时”计时和显示功能。

小时以24小时计时制计时;具有校时功能,能够对“分”、“时”进行调整;能够进行整点报时,报时规则为:在59Min51s后隔秒发出500Hz的低音报时信号,在59min59s时发出1kHz的高音报时信号,声响持续1s。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UML大作业》课程设计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UML大作业》课程设计

《UML 大作业》设计报告课程名称: 《UML 大作业》课程设计设计题目: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 班 级: 0844131 同组人员: 谢伊豪 王瑛婕 张哲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2015年12月25日目录一、引言 (2)1.1编写目的 (2)二、总体设计 (3)2.1需求分析 (3)2.2可行性分析 (3)三、系统设计 (5)3.1设计目标 (5)3.2项目规划 (5)3.3系统功能模块描述 (6)3.4功能图 (7)四、基于UML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分析设计 (9)4.1UML简介 (9)4.2定义业务流程 (9)4.2.1参与者之间的关系 (9)4.2.2系统用例图 (10)4.3类图 (10)4.4分析业务流程 (14)4.4.1学生登录查询业务流程活动图 (14)4.4.2学生登录查询业务流程时序图 (15)4.5教师录入成绩活动图 (15)4.6添加学生信息活动图 (16)五、程序功能模块描述 (16)5.1登录模块程序流程图 (16)5.2添加信息程序流程图 (17)5.3删除信息程序流程图 (17)5.4修改信息程序流程图 (18)5.5查询信息程序流程图 (18)六、程序类设计及数据库设计 (19)6.1程序类设计 (19)6.2数据库设计原则 (19)6.3数据库设计 (20)6.4数据流图分析 (21)6.5概念结构分析 (23)七、系统测试 (24)7.1测试案例 (24)7.2系统测试情况 (24)八、心得体会 (26)九、参考文献 (29)十、程序测试图 (29)十一、程序主要代码 (32)一、引言1.1 编写目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Student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以下简称SIMS,是针对学校人事处的大量业务处理工作而开发的管理软件,是典型的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它是一个教育单位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内容对于学校的决策者和管理者来说都至关重要,它能够为用户提供充足的信息和快捷的查询手段。

课程设计大作业任务书

课程设计大作业任务书

课程设计大作业任务书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第三章“物质与能量”的核心概念和原理,包括物质的组成、结构与性质,能量的转化与守恒,以及物质与能量的关系。

学生应能运用这些知识解释一些常见的物理现象,并培养实验操作和观察能力。

1.描述物质的基本组成和结构。

2.解释不同状态(固态、液态、气态)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

3.阐述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4.分析物质与能量的关系,并应用相关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5.运用实验方法和工具进行观察和测量。

6.通过数据分析,归纳和演绎物质的性质和能量变化规律。

7.结合生活实例,应用物质与能量的知识进行问题分析和解决。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对物质世界的探索兴趣和科学思维。

2.增强对物理实验的热爱,培养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强化环保意识,理解科学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涵盖第三章“物质与能量”的主要内容,包括:1.物质的基本组成和结构。

2.物质的性质和状态变化。

3.能量的守恒和转化定律。

4.物质与能量的关系及其应用。

具体到教材的每一章节,我们将分别讲解:•第3.1节:物质的基本组成和结构。

•第3.2节:固态、液态和气态物质的性质。

•第3.3节:物质状态变化的规律。

•第3.4节:能量的守恒和转化。

•第3.5节:生活中的物质与能量。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授课:1.讲授法:系统讲解物质与能量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讨论法:分组讨论生活中的物质与能量现象,促进学生思考。

3.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科学实验案例,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4.实验法:安排实验课,让学生亲身体验物质状态变化和能量转换。

四、教学资源为确保教学质量,将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包括:1.教材:《物理教程》第三章相关内容。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学术论文和科普资料。

3.多媒体资料:制作PPT和教学视频,辅助学生理解复杂概念。

4.实验设备:确保实验课所需的仪器和材料齐全,让学生动手实践。

C#课程设计报告

C#课程设计报告

C#课程设计报告C#课程设计报告西南大学荣昌校区课程教学实习档案表系部信息管理系学生姓名郭生文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号2220xx602053011年级20xx级指导教师肖兴江信管系(部)制表二0一三年5月6日课程名称:C#课程设计实习周数:9(周)实习单位:西南大学(荣昌校区)实习地点:二教4楼(2405)实习时间:20xx/2/1420xx/5/7一、实习目的、要求:实习的目的: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在企业管理中应用的普及,利用计算机实现企业人事管理势在必行。

对于大中型企业来说,利用计算机支持企业高效率完成劳动人事管理的日常事务,是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推动企业劳动人事管理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的必要条件;计算机管理所无法比拟的优点检索迅速、查找方便、可靠性高、存储量大、保密性好、寿命长、成本低等。

这些优点能够极大地提高人事管理的效率,也是企业的科学化、正规化管理,与世界接轨的重要条件。

不同的企业具有不同的人事管理制度,这就决定了不同的企业需要不同的人事管理系统。

目前市面上流行的人事管理系统不少,但是,对于企、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系统来说,不需要大型的数据库系统。

只需要一个操作方便,功能实用,能满足本中心对数据的管理及需求的系统。

我们的目标就是在于开发一个功能实用、操作方便,简单明了的人事管理系统.能够录入人事的基本资料,在操作上能够完成诸如添加、修改、删除、按各种条件进行查询、新用户的设置及密码修改等方面的工作,基本满足人事日常业务的需要。

实习的要求:1.利用c#程序设计一个管理信息系统;2.掌握程序的规划与开发方法;3.进行程序的需求分析;4.进行程序的设计;5.进行程序的测试与维护;6.完成系统设计报告,并提交源程序。

二、实习主要内容:1.需求分析对人事管理系统进行需求分析,对市场进行调查,得出系统的可行性,对可行性进行分析,列出需要实现的功能,然后进行各个模块的分析,得出功能模块和各个模块之间的关系列表。

定时闹钟课程设计大作业(DOC)

定时闹钟课程设计大作业(DOC)

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大作业设计题目:定时闹钟课程设计院系: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学生姓名:曹紫莹学号:201103010036专业班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嵌入式方向)11-1指导教师:赵凯2014.06.07目录1、课程内容要求及目的 (1)1.1设计题目 (1)1.2 设计要求 (1)1.3能显示时时-分分-秒秒。

(1)1.4能够设定定时时间、修改定时时间。

(1)2、设计实现方案 (2)2.1原理 (2)2.2 原理及工作过程说明 (2)3、硬件设计 (3)3.1 主控芯片AT89C51的设计 (3)3.2 时钟电路部分设计 (4)3.3 LCD显示电路部分 (5)4、软件设计 (6)4.1 软件设计概述 (6)4.2 主函数的设计 (6)4.3.1 程序初始化 (7)4.3.2 闹钟的实现 (8)4.3.3 显示程序 (8)5、实验总结及心得体会 (23)6、参考文献 (24)基于单片机的定时闹钟1、课程内容要求及目的1.1设计题目基于单片机的定时闹钟1.2 设计要求1、能显示时时-分分-秒秒。

2、能够设定定时时间、修改定时时间。

3、定时时间到能发出报警声或者启动继电器,从而控制电器的启停。

1.3LCD电子闹钟的特点和功能介绍时钟是将小时、分钟、秒钟显示于人的肉眼的计时装置。

而单片机模块中最常见的正是数字钟,数字钟是一种用数字电路技术实现时、分、秒计时的装置,与机械式时钟相比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直观性,且无机械装置,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因此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而LCD电子定时闹钟是以单片机为基础的数字电路实现对时、分、秒的数字显示的数字计时装置,它的计时周期为24小时,另外应有校时功能和一些显示日期、闹钟等附加功能。

一个基本的数字钟电路主要由译码显示器、“时”,“分”,“秒”,“星期”计数器、校时电路、报时电路和振荡器组成。

目前电子钟广泛用于各种私人和公众场合,成为我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不可缺少的好帮手。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数字秒表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数字秒表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课程设计(大作业)报告课程名称:数字电子技术设计题目:数字秒表院系:信息技术学院班级:设计者:学号:指导教师:**设计时间:2015.12.14--2015.12. 18 信息技术学院昆明学院课程设计(大作业)任务书目录一、设计目的 (1)二、设计要求和设计指标 (1)三、设计内容 (1)3.1电子秒表工作原理 (1)3.1.1总体设计 (2)3.1.2 脉冲电路设计 (2)3.1.3总清零控制电路 (6)3.1.4时间计数单元 (6)3.1.5分频电路 (8)3.1.6码驱动及显示单元 (9)3.1.7多功能数字秒表电路的组合 (10)3.2仿真结果与分析 (12)3.2.1 时钟发生器的测试 (12)3.2.2 计数、译码、显示单元的测试 (13)3.2.3 整体测试 (13)3.2.4 电子秒表准确度的测试 (14)四、本设计改进建议 (14)五、总结 (15)六、主要参考文献 (16)一、设计目的1、学习数字电路中基本RS触发器、单稳态触发器、时钟发生器及计数、译码显示器等单元电路的综合应用。

2、学习电子秒表的调试方法。

3、秒表由五位七段LED显示器显示,其中一位显示“min”,四位显示“s”,其中显示分辨率为0.01s,计时范围为0~9分59秒99毫秒;具有清零、启动计时、暂停计时及继续计时等功能;控制开关为两个;启动(继续)/暂停计时开关和复位开关。

二、设计要求和设计指标制作一个数字秒表,将单个数字秒表组合设计成可以同时对多人进行计时的多人数字秒表。

电子秒表的工作原理就是不断输出连续脉冲给加法计数器,而加法计数器通过译码器来显示它所记忆的脉冲周期个数。

1.时钟发生器:利用石英震荡555定时器构成的多谐振荡器做时钟源,产生脉冲。

2.记数器:对时钟信号进行记数并进位,百分之一秒和十分之一秒以及个位秒之间10进制,十位秒为六进制; 本设计采用可预置的十进制同步加法计数器74LS90构成电子秒表的计数单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设计(大作业)报告课程名称:网络协议工程设计题目:网络协议分析及实现院系:信息技术学院班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二班设计者:*****学号:*********指导教师:***********设计时间:2011.12.19——2011.12.23信息技术学院昆明学院课程设计(大作业)任务书课程设计(大作业)报告一、实验环境及器材(1).网络环境(设备选型)PC机一台,二层交换机一台,三层交换机两台,路由器一个,FTP服务器、打印服务器、Web服务器各一台,(这里用CISCO网络模拟器搭建)。

(2)、操作系统WindowsXP,如果需要,安装相应的服务(如FTP,SSH,TELNET,HTTP等)(3)、协议分析工具Windows环境下常用的工具有:Sniffer Pro、Ethereal、Iris以及Packet Tracer 等。

实验中使用Ethereal协议抓包分析工具。

二.实验过程第一部分: 网络构建及分析(1)题目分析及总体设计1.网络拓扑图构建下图为某企业网络的拓扑图,接入层采用二层交换机S2126,汇聚和核心层使用了两台三层交换机S3750A和S3750B,网络边缘采用一台路由器R1762用于连接到外部网络。

为了实现链路的冗余备份,S2126与S3750A之间使用两条链路相连。

S2126上连接一台PC,PC处于VLAN 100中。

S3750B上连接一台FTP服务器和一台打印服务器,两台服务器处于VLAN 200中。

S3750A使用具有三层特性的物理端口与R1762相连,在R1762的外部接口上连接一台外部的Web服务器。

拓扑编址:PC:172.16.100.100/24S3750AVLAN 100接口:172.16.100.1/24S3750A VLAN 200接口:172.16.200.1/24S3750A F0/20:10.1.1.2/24FTP服务器:172.16.200.10/24打印服务器:172.16.200.20/24R1762 F1/0:10.1.1.1/24R1762 F1/1:10.1.2.1/24网络需求为了实现网络资源的共享,需要PC机能够访问内部网络中的FTP服务器,以实现文件的上传和下载。

并且PC机需要连接到打印服务器以进行远程的打印操作。

PC机需要能够通过网络连接到外部的Web服务器,并能够进行Web网页的浏览。

(2)网络配置3 在S2126与S3750B上划分VLAN,并把PC机与服务器加入到相应的VLAN中。

4 配置S2126与S3750A之间的两条交换机间链路,以及S3750A与S3750B之间的交换机间链路。

5 在S2126与S3750A之间的冗余链路中使用STP技术防止桥接环路的产生,并通过手工配置使S3750A成为STP的根。

6 为S3750A的VLAN接口和R1762的接口配置IP地址。

7 在S3750A上使用具有三层特性的物理端口实现与R1762的互联。

8 在S3750A上实现VLAN 100与VLAN 200间的通信。

并在S3750A与R1762上使用静态路由,实现全网的互通。

9 在一台PC上配置FTP服务器,使VLAN 100中的PC能够进行文件的上传和下载。

10 在一台PC上配置网络打印机共享,使VLAN 100中的PC能够进行远程打印。

11 在一台PC上配置Web服务器,使VLAN 100中的PC能够进行Web网页的浏览。

12 在R1762上进行访问控制,允许VLAN 100中的主机只能访问外部Web服务器的Web服务,不允许访问Web服务器上的其它服务。

Web服务器:10.1.2.2/24/242.根据所提供的网络拓扑图,利用模拟系统构建网络,分析网络中可能用到的网络协议。

(2)实验步骤1.安装思科模拟器2.选用相应设备,并用正确的线缆按要求将各个端口联通3.按要求配置各个设备:(1)在S2126与S3750B上划分VLAN,并把PC机与服务器加入到相应的VLAN中。

1.在S2126上创建VLAN 100,并将F0/1接口加入到VLAN 100中。

配置过程:S2126#configureS2126(config)#vlan 100S2126(config-vlan)#exitS2126(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1S2126(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100Show结果:S2126#show running-configvlan 100!interface fastEthernet 0/1switchport access vlan 1002.在S3750B上创建VLAN 200,并将F0/1、F0/2接口加入到VLAN 200中配置过程:S3750B#configureS3750B(config)#vlanS3750B(config)#vlan 200S3750B(config-vlan)#exitS3750B(config)#interface range fastEthernet 0/1-2S3750B(config-if-range)#switchport access vlan 200Show结果:S3750B#show running-configvlan 200!interface FastEthernet 0/1switchport access vlan 200!interface FastEthernet 0/2switchport access vlan 200(2)配置S2126与S3750A之间的两条交换机间链路,以及S3750A与S3750B之间的交换机间链路。

1.将S2126的F0/23、F0/24接口设置为Trunk端口配置过程:S2126#configureS2126(config)#interface range fastEthernet 0/23-24S2126(config-if-range)#switchport mode trunkShow结果:S2126#show running-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23switchport mode trunk!interface fastEthernet 0/24switchport mode trunk2.将S3750A的F0/23、F0/24接口设置为Trunk端口配置过程:S3750A#configureS3750A (config)#interface range fastEthernet 0/23-24S3750A (config-if-range)#switchport mode trunkShow结果:S3750A #show running-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23switchport mode trunk!interface fastEthernet 0/24switchport mode trunk(3).将S3750A的F0/10接口和S3750A的F0/10接口设置为Trunk端口配置过程:S3750A#configureS3750A (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10S3750A (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S3750B#configureS3750B (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10S3750B (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Show结果:S3750A #show running-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10switchport mode trunkS3750B #show running-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10switchport mode trunk(4)在S2126与S3750A之间的冗余链路中使用STP技术防止桥接环路的产生,并通过手工配置使S3750A成为STP的根。

1.在S2126启用STP配置过程:S2126(config)#spanning-tree mode stpS2126(config)#spanning-treeShow结果:S2126#show spanning-treeStpVersion : STPSysStpStatus : Enabled2.在S3750A启用STP配置过程:S3750A(config)#spanning-tree mode stpS3750A (config)#spanning-treeShow结果:S3750A #show spanning-treeStpVersion : STPSysStpStatus : Enabled3.在S3750A上配置优先级(小于32768,并且是4096的倍数),使其成为根S3750A(config)# spanning-tree priority 4096Show结果:S2126#show spanning-treeStpVersion : STPSysStpStatus : EnabledBaseNumPorts : 24MaxAge : 20HelloTime : 2ForwardDelay : 15BridgeMaxAge : 20BridgeHelloTime : 2BridgeForwardDelay : 15MaxHops : 20TxHoldCount : 3PathCostMethod : LongBPDUGuard : DisabledBPDUFilter : DisabledBridgeAddr : 00d0.f88b.ca34Priority : 32768TimeSinceTopologyChange : 0d:0h:45m:54sTopologyChanges : 0DesignatedRoot : 100000D0F821A542RootCost : 200000RootPort : Fa0/23S3750A#show spanning-treeStpVersion : STPSysStpStatus : ENABLEDMaxAge : 20HelloTime : 2ForwardDelay : 15BridgeMaxAge : 20BridgeHelloTime : 2BridgeForwardDelay : 15MaxHops: 20TxHoldCount : 3PathCostMethod : LongBPDUGuard : DisabledBPDUFilter : DisabledBridgeAddr : 00d0.f821.a542Priority: 4096TimeSinceTopologyChange : 0d:0h:47m:4s TopologyChanges : 6DesignatedRoot : 1000.00d0.f821.a542RootCost : 0RootPort : 0(5)为S3750A的VLAN接口和R1762的接口配置IP地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