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普外一科及其导师队伍简介(精)
【精品】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普外一科及其导师队伍简介(精)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普外一科及其导师队伍简介(精)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普外一科及其导师队伍简介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普外科前身为具有光荣传统的白求恩第一临床学院普外科,于1960年由著名外科专家卢化义教授创建,历任科主任有我国著名外科学家、医学教育家谭毓铨教授、王有德教授等。
普外科经过40多年的发展壮大现已成为吉林省乃至东北三省普外科疾病诊治及科研教学中心。
普外科是吉林大学重点学科,第一医院优秀学科,吉林省普外科重点实验室,1980年被国家批准为医学硕士授权学科,1989年被国家批准为医学博士授权学科,临床医学博士后流动站。
现有150张床位,拥有高资历、高学位、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医生26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7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7人,博士后出站3人,获得博士学位13人;先后18人出国进修深造。
普外科拥有美国STRIKER腹腔镜、OLYMPUS电子腹腔镜、纤维胆道镜、纤维十二指肠镜、术中胆道造影,术中超声等先进设备。
吉林省普外科重点实验室设有显微外科实验室及免疫组织化学实验室。
普外科现任主任为王广义教授(E-mail:wgymd@),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第一医院外科教研室主任、卫生部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主任、吉林大学肝胆胰外科疾病诊疗中心及腹腔镜微创外科疾病诊疗中心主任、吉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吉林省高级专家、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委员、吉林省医学会外科分会主任委员。
担任《中华普通外科杂志》、《中国实用外科杂志》、等10余家杂志编委。
曾留学英国伦敦大学及美国匹兹堡大学。
普外科每年收治省内外住院患者5000余人,门诊量达2万人次。
1993年率先在吉林省开展先进的腹腔镜外科手术,也是当时国内较早开展腹腔镜手术的少数医院之一。
经过15年的发展,现已成功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胆道探查、脾切除、肝切除、肝囊肿及肝脓肿开窗引流术、结直肠癌根治术、肠粘连松解、胃肠肿瘤切除等近万例手术,疗效满意。
1999年开展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切口疝,痛苦轻、复发率低;2000年开展胆道疾病腹腔镜、胆道镜、十二指肠镜联合微创治疗;2002年开展临床肝移植,其中一例已健康生存5年;2005年开展系统性肝段切除治疗肝癌,间质瘤手术切除及甲状腺癌多功能保留颈淋巴结清扫术,Miccoli术式微创腔镜甲状腺肿瘤切除术的规范性治疗。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外科及其导师队伍简介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外科及其导师队伍简介神经外科(现有床位138张,其中二部40张)创建于60年代,创建人为我国著名的神经外科专家索敬贤教授。
现主任赵刚教授(电子邮箱ZhaoGang20052000@),副主任罗褀教授。
共有医护人员80名:其中教授6名,副教授9名,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13人。
年门诊量约一万四千余人次,年平均住院人数3000人次左右。
神经外科特色是颅底肿瘤,脑血管病,立体定向功能神经外科,脑胶质瘤综合治疗。
颅底肿瘤方面先后开展了听神经瘤,斜坡肿瘤,枕骨大孔区肿瘤,经单鼻孔入路切除垂体瘤及颅咽管瘤等手术,其中1996年率先在东北完成了斜坡肿瘤显微手术全切术,斜坡肿瘤及颅咽管瘤手术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近几年来还在省内率先开展了脑干肿瘤手术,存活率达国内先进水平。
脑血管病及外科治疗方面,于1960年完成全国首例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于1987年完成东北首例脑血管畸形血管内介入治疗。
1990年在全国率先开展了急性期脑血管闭塞的超选择溶栓治疗,并获得吉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3年完成省内首例游离弹簧圈栓赛治疗颅内动脉瘤。
胶质瘤的综合治疗方面先后开展了超选择化疗,氦氖激光内照射治疗及耐药基因方面的研究。
立体定向方面于1987年开展了胎脑移植及肾上腺细胞移植,并开展内窥镜辅助下的肿瘤切除,动脉瘤夹闭,脑室内血肿清除等治疗方面技术达国内先进水平。
人才培养:现已培养博士研究生53名,硕士研究生148名,进修生452名,其中有北京神经外科研究所副所长天坛医院介入神经放射中心主任,北京康复中心副主任、研究所所长,中山医科大学附属一院神经外科主任,广州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微侵袭杂志总编,深圳市中心医院急救中心神经外科主任,辽宁省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吉林大学二、三、四院神经外科主任,长春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主任等。
科研成就:主编实用神经外科学一书,近三年发表学术论文89篇,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省卫生厅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新技术奖2项,校医疗成果二、三等奖10余项,承担省级科研课题10余项,省部级科研课题1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科研经费100余万元。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护理学科及其导师队伍简介(精)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护理学科及其导师队伍简介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原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始建于1949年,是教育部直属高校—吉林大学所属,国家卫生部部管的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于一体的吉林省首家达标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全国百佳医院和“爱婴医院”。
吉大一院护理事业伴随着白求恩精神的发展历程,在临床护理、护理管理、护理教育、护理科研方面得以骄人业绩,医院现有开放床位1721张,全院共有护士993人(包括聘用护士409人),助理护士263人,其中正高职5人,副主任护师50人。
现有硕士生导师13人,在读博士2人,在读硕士24人(现有12名护理硕士生已毕业)。
拥有35个护理单元,并设护理部主任1人,副主任3人,科护士长4人,护士长68人。
4人担任护理学会专科主任委员,10人担任副主任委员,16人担任专科委员会委员,6人担任10种护理期刊的常务编委或编委。
2005年度吉林大学医疗成果7项,2007年度吉林大学医疗成果14项。
几年来共有70余名护士到日本、新加坡、韩国、英国、加拿大、中国香港等地进修学习。
每年承担着护理专业研究生、本科生、大专生、中专生的专业授课及临床生产实习培训,尤其近四年来每年还承担着加拿大LAVAL 大学护理学院2-3名护士学生的临床见习指导任务。
一院护理工作通过自己的网站《护理天地》与外界紧密了联系,加强了沟通、拓宽了视野,为适应护理文化跨国界的需要构建了友谊桥梁。
吉大一院护理队伍已经形成了全员学习、团队学习、全程学习的学习风气,护士的创新能力得到激发,护理人员整体素质得到提高,护理质量水准得到保证。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护理工作的每一步,都凝结着一院领导的支持和理解,凝结着广大护理人员的辛勤和奉献,凝结着社会各界广大人民的帮助和关爱,吉大一院护理人将继续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建立监督、检查机制,保证质量持续改进。
弘扬白求恩精神,以一流的质量,一流的技术,一流的服务,一流的环境为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为医疗卫生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中医科及其导师队伍简介(精)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中医科及其导师队伍简介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中医科,始建于1958年,曾因治疗“脊椎裂合并尿便功能障碍”而闻名全国。
历任主任:王啟振,安西川,李晓春,李有田,现任主任:董宇翔。
中医科以其“精诚,关爱,协作,进取”的科训,以“博采中西之术,普救病痛之人”的理念,发展着祖国传统医学。
在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科室的医疗水平及学术地位不断提高,以中西医结合治疗疾病为特长。
现已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综合性重要科室和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
其学科优势和专业特色在省内享有较高声誉。
是中华医学会吉林省中医学会,吉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吉林省针灸学会及长春市中医学会成员单位。
中医科床位20张,医生10名,护士8名,博士学历1名,硕士学历5名。
教授2名,副教授2名,主治医师 6名,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3名,护师4名。
科室有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生导师3名。
培养研究生情况:1992年建点,共招生58名,已毕业47名(包括6名留学生),在读11名。
现有硕士生导师1名。
中医教研室还承担本科生、七年制、药学系、成人教育、留学生及进修生的理论教学与生产实习任务。
共有立项课题31项,其中国家中医药管理局3项,吉林省科委、吉林省中医中药管理局、长春市科委及吉林大学课题20项。
获得科技进步奖4项、吉林大学医疗成果奖4项。
发表论文202篇,其中核心期刊126余篇,出版医学著作22部。
擅长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病及杂病。
专业特色:(一)中医内科:1、对内科系统疾病,尤其是慢性病如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结肠炎,慢性肝病,中风后遗症,心、脑供血不足,再生障碍性贫血,过敏性紫癜,糖尿病,甲亢等的预防、治疗及预后都有独特方法。
2、对内科系统杂病如抑郁症,男性不育,高泌乳症,更年期综合征,复发性口腔溃疡,痤疮等治疗更显现出其特色。
3、中药缓解肿瘤术后化疗副作用等的临床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发挥中医药特色,开展了中药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中药排石等。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血管外科及其导师队伍简介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血管外科及其导师队伍简介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血管外科成立于2004年7月。
现有床位36张。
在职医护人员13人。
外聘专家3人。
在赵文光主任的领导下,从无到有,逐渐发展壮大。
目前年门诊量约4000人次,年住院量700余人次,每年完成各种手术400余例。
目前主要治疗疾病包括动脉性疾病(如动脉硬化闭塞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脉瘤等);静脉性疾病(如大隐静脉曲张、深静脉血栓形成、静脉畸形等);淋巴系统疾病(如淋巴水肿)及各种血管瘤、动静脉瘘等。
尤其是对于各种动脉系统疾病的手术治疗处于省内领先水平。
在省内首先引进微创激光治疗系统,开展静脉曲张、静脉畸形和各种血管瘤的微创治疗。
并引进最新的激光照射理疗系统,配合术后治疗。
在省内首先开展了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术、颈动脉内膜剥脱术、颈动脉体瘤切除术、布-加综合症肝静脉出口成型术等术式。
科室始终坚持贯彻执行各项医疗规章制度、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及学术水平。
并注重人才计划性培养,承办省级及国家级学术活动,有计划的派送人员到国内外进修学习,定期组织学术活动及业务学习、校内外专家教授的学术讲座、新技术新疗法手术演示等,从而不断提高全体医务人员的医疗技术水平及科研学术能力。
吉大一院血管外科是一支团结协作、技术力量雄厚的团队。
我们将继续发扬敬业、求实、严谨、创新的学科精神,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竭诚为广大患者提供精湛的医疗水平及优良的服务。
导师队伍外科学(血管外)赵文光简介赵文光,男,1954年生,1983年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师从于我国著名血管病专家王嘉桔教授,1997年起任血管外科副主任,2000年晋升为硕士研究生导师,2004年起至今任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血管外科主任。
现担任东北三省血管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吉林省医学会血管外科分会主任委员,中国血管外科杂志常务编委、国际外科学杂志第一届编辑委员会编委,吉林省医学会、市医学会、省司法厅、市司法局特聘医疗鉴定专家、中华医药杂志专家编辑委员会常务编委、中华现代外科杂志常务委员。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及其导师队伍简介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及其导师队伍简介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生殖医学中心(以下简称生殖中心)作为我院重点发展学科,投入巨资,从省内外引进多位专家和多项辅助生殖技术正在建设。
我们将按着标准化、正规化、规范化的原则尽快完成。
本中心分为门诊和实验室两部分,分别座落于新门诊医技楼2层和8层,共计600米2。
其中门诊设有诊室、咨询室、辅助实验室、彩超室、治疗室和手术室等,可以全面完成男女不育不孕症临床诊治工作;实验室全部为层流净化实验室,包括IVF实验室和人工受精室两部分,均按着国家统一标准设计和装修,IVF实验室设有取卵室、移植室、培养室、冷冻室、取精室和精子处理室等,人工受精室设有取精室、精子处理室和人工受精室等,实验室将能完成夫精人工受精、供精人工受精、常规体外受精、单精子卵泡显微注射、胚胎遗传诊断及其各种衍生技术。
本中心全部引进进口高档精密仪器设备,主要有显微操作系统、倒置显微镜、解剖显微镜、相差显微镜、荧光显微镜、程序冷冻仪、CO2培养箱、多气培养箱、超净工作台、恒温板、激光打孔器、纯水系统、图像采集系统、罗氏电化学发光仪、芬兰雷勃酶标仪等。
本中心现有教授2名,副教授2名,硕士生导师2名,集妇产科学、胚胎学、遗传学、男科学为一体,成为我院一个极有发展前途的学科之一。
导师队伍妇产科学谢铁男简介谢铁男,男,生日1964年4月14日,副教授。
1987年7月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医疗一系,被分配至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院(现为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工作。
1992年赴加拿大魁北克拉瓦尔大学主宫医院妇科进修学习1年,主要学习妇科恶性肿瘤的诊断与治疗。
回国后率先开展阴道镜诊断宫颈疾病的临床应用。
1997年在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妇产科进修学习腹腔镜的妇科临床应用。
2000年及20006年在中山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生殖医学中心及妇科腔镜中心进修学习妇科生殖内分泌和辅助生殖技术及妇科腹腔镜的临床应用进展。
2008年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生殖医学中心进修学习生殖内分泌及辅助生殖技术的临床应用与进展。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胸外科及其导师队伍简介(精)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胸外科及其导师队伍简介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胸外科是由原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胸外科和中一加肿瘤中心于2001年4月重新组建的,是以医、教、研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科室。
新组建的胸外科目前是吉林省内拥床数最多,设备最先进,技术力量最雄厚的胸外科主要从事普通胸外科和乳腺外科各种疾病基础和临床诊治工作。
科室在原有的基础上借助与加拿大、美国和日本等西方先进国家建立的良好合作关系,重点解决了东北地区常见的、多发的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建科以来,在院领导的支持和全科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已确立了在东北三省普胸外科学的前沿地位。
年平均门诊量.5万人,住院病人为1500余人,年手术例数达700余例。
科室在原创的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的基础上,增加了假体重建和区段切除的手术例数,同时进一步规范乳腺癌的手术、放疗、化疗和内分泌治疗等综合性治疗统一标准。
近20年来在国内率先开展了经腋小切口胸膜切除术治疗青年人自发性气胸术式,低创伤性开胸术术式,气管重建及人工气管的研究,早期肺癌限局性切除配合放疗的前瞻性研究,补充性全肺切除术对残肺原发癌治疗价值的研究。
近10年来与加拿大拉瓦尔大学肺疾病研究中心合作,先后开展了痰免疫染色技术诊断早期肺癌,肺缩容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重点在肺癌、乳腺癌的前哨淋巴结的研究上加大合作力度。
3年前开展胸腔镜手术。
并与加拿大拉瓦尔大学临床流行病研究中心合作,探讨肺癌、外科医生赴加拿大、美国、日本等国攻读胸外科和临床流行病学学位及研修。
翻译《肺癌》和《胸外科面临的挑战》等2部参加编写《胸膜疾病的处理》1部世界权威性专著。
分别在1993年和2001年成功召开了2次以肺癌为主要议题之一的国际瘤会议。
科室承担教学以医学五年制为主,同时还承担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七年制双语教学、成人教育代培、委培及进修生等多层次的基础和临床教学工作。
近两年来与加拿大拉瓦尔大学建立了本科生和硕士生交换协议,目前有3名年轻教师在加拿大攻读硕士学位、博士后研究和临床研究,并接待3名加拿大本科生在我院临床实习。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手外科及其导师队伍简介(精)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手外科及其导师队伍简介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手外科现为吉林省重点学科(外科)、吉林省医学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吉林大学手外科中心,其附设有吉林省中医药修复重建二级实验室和吉林大学周围神经再生实验室。
由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路来金教授担任科主任,现有医生14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3人、主治医生4人,具有博士学位9人,具有硕士学位5人。
其中1人曾于英国留学,4人曾分别于日本名古屋大学、北里大学、弘前大学、东京医科大学专攻手外科。
现临床开放床位80张,年门诊量达3万余人次,住院人数2千余人次,手术量(急、慢诊)达4千余例。
科室拥有国内先进的四通道肌电图仪、手提式X透视仪、C形臂X光机、德国产手术显微镜、美国产史塞克电动多功能钻、取皮机和腕关节镜,日本产多普勒血流探测仪及蛇牌显微器械等先进设备25件,总价值200万元。
为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学科,是全国手外科副主任委员单位。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手外科自成立以来,根据上下肢解剖相近的特点,不断拓展诊治范围,诊治内容主要包括:四肢软组织缺损的修复、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四肢先天畸形的矫正、断肢断指的再植、游离足趾移植拇指再造等,特别在腕关节损伤的诊治、手与四肢软组织损伤的修复、小儿手足先天畸形、拇趾外翻畸形的矫治方面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
近五年来获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青年基金共2项,教育部中青年骨干教师基金、博士点基金、卫生部、吉林省科技厅及吉林大学各项科研基金24项,科研经费200余万元。
学科带头人路来金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现任吉林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副院长、二部院长、手足外科主任。
1993年~1995年曾在日本名古屋大学专攻手外科。
发明设计的前臂骨间后动脉为蒂的逆行岛状皮瓣、手掌背动脉及皮动脉逆行岛状皮瓣、带血管蒂头状骨移位替代术等10种手术方法已在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的58家医院得以推广应用,成为国内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和治疗晚期月骨无菌性坏死的常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普外一科及其导师队伍简介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普外科前身为具有光荣传统的白求恩第一临床学院普外科,于1960年由著名外科专家卢化义教授创建,历任科主任有我国著名外科学家、医学教育家谭毓铨教授、王有德教授等。
普外科经过40多年的发展壮大现已成为吉林省乃至东北三省普外科疾病诊治及科研教学中心。
普外科是吉林大学重点学科,第一医院优秀学科,吉林省普外科重点实验室,1980年被国家批准为医学硕士授权学科,1989年被国家批准为医学博士授权学科,临床医学博士后流动站。
现有150张床位,拥有高资历、高学位、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医生26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7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7人,博士后出站3人,获得博士学位13人;先后18人出国进修深造。
普外科拥有美国STRIKER腹腔镜、OLYMPUS电子腹腔镜、纤维胆道镜、纤维十二指肠镜、术中胆道造影,术中超声等先进设备。
吉林省普外科重点实验室设有显微外科实验室及免疫组织化学实验室。
普外科现任主任为王广义教授(E-mail:wgymd@),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第一医院外科教研室主任、卫生部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主任、吉林大学肝胆胰外科疾病诊疗中心及腹腔镜微创外科疾病诊疗中心主任、吉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吉林省高级专家、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委员、吉林省医学会外科分会主任委员。
担任《中华普通外科杂志》、《中国实用外科杂志》、等10余家杂志编委。
曾留学英国伦敦大学及美国匹兹堡大学。
普外科每年收治省内外住院患者5000余人,门诊量达2万人次。
1993年率先在吉林省开展先进的腹腔镜外科手术,也是当时国内较早开展腹腔镜手术的少数医院之一。
经过15年的发展,现已成功实
施腹腔镜胆囊切除、胆道探查、脾切除、肝切除、肝囊肿及肝脓肿开窗引流术、结直肠癌根治术、肠粘连松解、胃肠肿瘤切除等近万例手术,疗效满意。
1999年开展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切口疝,痛苦轻、复发率低;2000年开展胆道疾病腹腔镜、胆道镜、十二指肠镜联合微创治疗;2002年开展临床肝移植,其中一例已健康生存5年;2005年开展系统性肝段切除治疗肝癌,间质瘤手术切除及甲状腺癌多功能保留颈淋巴结清扫术,Miccoli术式微创腔镜甲状腺肿瘤切除术的规范性治疗。
普外科近5年承担并完成国家、省部级科研课题30项,获科研基金350余万元,在国内外学术杂志发表论文200余篇,编写医学专著26部。
门脉高压症血流动力学的系统研究、NO在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诊断与治疗中的作用及iNOS和VEGF对人胃癌血管生成和癌细胞增殖的影响研究3项课题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课题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研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连续600例无胆道损伤等19项课题获医疗成果奖。
近5年共培养硕士研究生31名,博士研究生27名,进修生101名。
主办学术会议10余次,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60人次。
科室注重人才计划性培养,有计划的派送人员到国内外进修学习,定期组织学术活动及业务学习、校内外专家教授的学术讲座、研究生seminar学术讨论、新技术新疗法手术演示等,从而不断提高全体医务人员的医疗技术水平及科研学术能力。
普外科始终禀承着敬业、求实、严谨、创新的学科精神,学术气氛浓郁、工作氛围和谐,是一支团结协作、技术力量雄厚的团队。
普外科全体医务人员将本着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思想,以病人为中心,竭诚为广大患者提供精湛的医疗水平及优良的服务质量。
导师队伍
外科学(普外)王广义简介
王广义,男,1956年1月出生,教授,主任医师,
博士生导师,医学博士,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普外科主
任、外科教研室主任、卫生部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
主任,吉林省高级专家,吉林大学肝胆胰外科诊疗中
心及吉林大学腹腔镜微创外科疾病诊疗中心主任。
吉
林大学教学示范教师,长春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社会兼职: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胆道外科学组委员、吉林省医学会普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吉林省医师协会常务理事、长春医学会普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华普通外科杂志》、《中国实用外科杂志》、《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等10余家杂志编委及《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特约通讯员。
国外留学经历: 1988年10月~89年12月英国伦敦大学圣乔治医学院留学生(研究生联合培养);1997年3月~98年3月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肝移植外科高级访问学者;2005年6月日本东京大学医学院肝胆外科。
几年来共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发表在国外医学杂志2篇,获优秀科技论文奖3篇,1篇被96日本外科学术年会选中大会交流、并获资助出席会议。
副主编医学专著2部、参与编写专著9部。
承担部、省级科研课题7项,获资助经费180万元。
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
获医疗成果奖8项。
国家专利2项,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40名。
外科学(普外)陈光简介
陈光,男,1961年11月生,医学博士。
现任吉
林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普外科副主任,教授,主任医
师, 硕士导师。
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门静脉高压症学
组全国委员,吉林省大肠癌学组副主任委员,吉林省
内分泌外科学组副主任委员,吉林省医学会外科分会
委员;中华实用医药学杂志、中华医药学杂志及世界华人消化杂志学术委员常务编委。
发表论文40余篇,主编外科专著2部,参加编写外科专著6部。
主持卫生部、省科技厅,长春市科委科研课题共5项,参加卫生部、省级科研课题共5项,曾获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项及医疗成果奖5项。
留学英国,有丰富的外科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对普外科常见多发病及疑难病症的诊断及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熟练掌握了各种手术技巧,对于疑难病症的手术有独到见解。
近年来着重在甲状腺疾病的发病机理、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等方面展开研究。
外科学(普外)张平简介
张平,男, 1964年12月生,教授,主任医师,
硕士生导师。
中华医学会吉林省及长春市外科学分会
常委兼秘书,2006年被评为省医学会优秀中青年专
家。
1982年考入原白求恩医科大学外语医学系,1988
年毕业获学士学位,同年参加工作。
1994年获硕士学
位,1998年获博士学位,2001年获得病理生理学博士后。
现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肝胆胰外科工作,能够诊断和治疗普外科常见病及多发病,可以完成肝胆胰外科各级手术及腹腔镜手术。
1996年-1997年,2001年-2002年分别获笹川奖学金及国家教委奖学金,先后两次到日本爱知医科大学及东京大学做博士课题及
访问学者,从事消化道肿瘤及器官移植方面的进修学习。
承担五年及七年制学生外科学的教学工作,指导研究生7名,已毕业2名。
共发表文章3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20余篇,获省部级科研课题7项,经费30余万元,获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两项,校医疗成果三等奖二项。
外科学(普外)张学春简介
张学春,男,1954年生,教授,硕士研究生导
师,89年在瑞士从事胰腺外科研究,获博士学位。
1978
年毕业于原白求恩医科大学医疗系,毕业后一直从事
普通外科临床工作。
从1982年起,从事胰腺外科的
移植研究工作,1987年前往瑞士苏黎世大学继续胰腺
外科研究,并于1989年获得苏黎世大学医学博士学位;1997年前往美国匹兹堡大学器官移植中心,从事肝脏外科及移植。
从事外科工作近30年,对各种外科疾病的诊治,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尤其擅长胰腺疾病的诊断治疗及肝胆外科疑难病的诊治。
承担五年制本科生、研究生、以及进修生教学工作,受到学生好评。
共发表论文30余篇,参与著作2部。
获省科技进步奖2次。
外科学(普外)王贵民简介
王贵民,男,1969年8月生,医学博士,病理
生理学博士后,外科学副教授、副主任医师。
现在吉
林大学第一医院普外科工作,能够诊断和治疗普外科
常见病及多发病,对疑难病、急重症诊断治疗也积累
了一定经验。
1993年7月,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医
疗系本科;2001年获得医学博士学位。
曾留学于日本
国秋田大学。
2005年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博士后出站。
承担五年制本科生、研究生、以及进修生教学工作,受到学生好评。
曾参加省市、校院课题10余项。
发表文章40余篇,参与撰写专著2部。
主要科研工作包括:端粒酶与消化道肿瘤的实验研究,类固醇激素对肝细胞三维再建影响,急性胰腺炎肺损伤与水通道蛋白表达影响机制研究、人参二醇皂苷临床应用研究等。
目前主要研究方向:外科基本问题、甲状腺疾病基础与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