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高中数学必修五全套教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完整版)高中数学必修五全套教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完整版)高中数学必修五全套教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c a

[探索研究]

在初中,我们已学过如何解直角三角形,下面就首先来探讨直角三角形中,角与边的等式关系。如图 1.1-2,在 Rt ? ABC 中,设 BC=a,AC=b,AB=c, 根据锐角三角函数中正弦函数的定 义,有a = si n A , b = si n B ,又si n C = 1 = c

c

c c

则 a = b = c =c b

si n A si n B si n C

从而在直角三角形 ABC 中,

a =

b =

c

C

B

si n A si n B si n C

(图 1.1-2)

思考:那么对于任意的三角形,以上关系式是否仍然成立?

(由学生讨论、分析)

可分为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两种情况:

如图 1.1-3,当? ABC 是锐角三角形时,设边 AB 上的高是 CD ,根据任意角三角函数的

定义,有 CD=a si n B =b si n A ,则 a = b

, 同 理 可 得 c = b

, si n A si n B

si n C si n B 从 而 a = b =

c

A c

B

si n A si n B si n C

(图 1.1-3)

正弦定理:在一个三角形中,各边和它所对角的正弦的比相等,即

a =

b = c

[理解定理] si n A si n B si n C (1) 正弦定理说明同一三角形中,边与其对角的正弦成正比,且比例系数为同一正数,即存在正数 k 使a = k si n A ,b = k si n B ,c = k si n C ; (2)

a =

b =

c 等 价 于 a = b , c = b , a = c si n A si n B si n C si n A si n B si n C si n B si n A si n C 从而知正弦定理的基本作用为:

①已知三角形的任意两角及其一边可以求其他边,如a = b si n A

si n B ②已知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与其中一边的对角可以求其他角的正弦值,如si n A = a

si n B b

一般地,已知三角形的某些边和角,求其他的边和角的过程叫作解三角形。 [例题分析]

例 1.在?ABC 中,已知 A =32.00 , B =81.80 , a =42.9 cm ,解三角形。解: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C =1800 -(A + B )

=1800 -(32.00 +81.80 )

=66.20 ;

根据正弦定理,

C

b a

,

= = a + b - 2a ?b

c b = a sin B = sin A 根据正弦定理, c = a sin C = sin A 42.9sin81.80 sin32.00

42.9sin66.20

sin32.00

≈80.1(cm ) ;

≈74.1(cm ).

评述:对于解三角形中的复杂运算可使用计算器。

例 2.在?ABC 中,已知 a =20 cm , b =28 cm , A =400 ,解三角形(角度精确到10 ,边

长精确到 1cm )。

解:根据正弦定理,

sin B = b sin A = a 28sin400

20

≈0.8999. 因为00 < B <1800 ,所以 B ≈640 ,或 B ≈1160.

⑴ 当 B ≈640 时,

C =1800 -(A + B )≈1800 -(400 +640 )=760 ,

c = a sin C = sin A 20sin760 sin400

≈30(cm ).

⑵ 当 B ≈1160 时,

C =1800 -(A + B )≈1800 -(400 +1160 )=240 ,

c = a sin C = sin A 20sin240 sin400

≈13(cm ).

[补充练习]已知? ABC 中, si n A : si n B : si n C = 1: 2: 3 ,求a : b : c (答案:1:2:3) (2) 正弦定理的应用范围:

①已知两角和任一边,求其它两边及一角; ②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对角,求另一边的对角。

联系已经学过的知识和方法,可用什么途径来解决这个问题? 用正弦定理试求,发现因 A 、B 均未知,所以较难求边 c 。 由于涉及边长问题,从而可以考虑用向量来研究这个问题。

如图 1.1-5,设C B = a ,C A =b ,A B =c ,那么c = a -b ,则

2

c ?c = (a -b )(a -b )

a ?a +

b ?b - 2a ?b

C = 2 2 从而 c 2 = a 2 +b 2 - 2a b cos C

(图 1.1-5)

同理可证

于是得到以下定理

a 2 =

b 2 +

c 2 - 2b c cos A b 2 = a 2 +c 2 - 2a c cos B

余弦定理:三角形中任何一边的平方等于其他两边的平方的和减去这两边与它们的夹角 的余弦的积的两倍。即

a 2 =

b 2 +

c 2

- 2b c cos A

(2 2)2 +( 6 + 2 )2 -(2 3)2

2?2 2 ?( 6 + 2)

b 2 = a 2 +

c 2 - 2a c cos B c 2 = a 2 +b 2 - 2a b cos C

思考:这个式子中有几个量?从方程的角度看已知其中三个量,可以求出第四个量,能否由

三边求出一角?

(由学生推出)从余弦定理,又可得到以下推论:

b 2 +

c 2 - a 2

[理解定理]

cos A =

cos B =

cos C =

2bc a 2 + c 2 -b 2

2ac b 2 + a 2 -c 2

2ba

从而知余弦定理及其推论的基本作用为:

①已知三角形的任意两边及它们的夹角就可以求出第三边;

②已知三角形的三条边就可以求出其它角。

思考:勾股定理指出了直角三角形中三边平方之间的关系,余弦定理则指出了一般三角形中三边平方之间的关系,如何看这两个定理之间的关系?

(由学生总结)若? ABC 中,C= 900 ,则cos C =0 ,这时c 2 = a 2 +b 2

由此可知余弦定理是勾股定理的推广,勾股定理是余弦定理的特例。 [例题分析]

例 1.在? ABC 中,已知 a =2 ⑴解:∵ b 2 = a 2 + c 2 -2ac cos B

, c = 6 + , B =600 ,求 b 及 A = (2 3)2 +( 6 +

2)2 -2?2 3?( 6 + 2) cos 450

=12+( 6 + = 8 ∴ b =2 2.

2)2 -4 3( 3 +1)

求 A 可以利用余弦定理,也可以利用正弦定理:

b 2 +

c 2 - a 2 1 ⑵解法一:∵cos A = ∴ A =600.

2bc

=

= 2

, 例 2.在? ABC 中,已知 a =134.6cm , b =87.8cm , c =161.7cm ,解三角形解:由余弦定理的推论得:

b 2 +

c 2 - a 2

cos A =

2bc

=

87.82 +161.72 -134.62 2?87.8?161.7 ≈0.5543, A ≈56020' ;

3 2

2 cos B =

c 2 + a 2 -b 2

2ca

=

134.62 +161.72 -87.82 2?134.6?161.7 ≈0.8398, B ≈32053' ;

C =1800 -(A + B )≈1800 -(56020'+32053')

[补充练习]在? ABC 中,若a 2 =b 2 +c 2 +b c ,求角 A (答案:A=120

0 ) Ⅳ.课时小结

(1) 余弦定理是任何三角形边角之间存在的共同规律,勾股定理是余弦定理的特例; (2) 余弦定理的应用范围:①.已知三边求三角;②.已知两边及它们的夹角,求第三边。 [随堂练习 1]

(1) 在? ABC 中,已知a = 80 ,b = 100 , ∠A = 450

,试判断此三角形的解的情况。 (2) 在? ABC 中,若a = 1,c = 1

, ∠C = 400 ,则符合题意的 b 的值有 个。

2

(3) 在? ABC 中,a = x c m ,b = 2c m , ∠B = 450

,如果利用正弦定理解三角形有两解,求 x

的取值范围。

(答案:(1)有两解;(2)0;(3) 2 < x < 2 )

2.在? ABC 中,已知a = 7 ,b = 5 ,c = 3 ,判断? ABC 的类型。分析:由余弦定理可知

a 2 =

b 2 +

c 2 ? A 是直角? ?A B C 是直角三角形 a 2 >b 2 +c 2

? A 是钝角? ?A B C 是钝角三角形 a 2

? A 是锐角??A B C 是锐角三角形

(注意:A 是锐角? ?A B C 是锐角三角形)

解: 72 > 52 + 32 ,即a 2 >b 2 +c 2

∴ ?ABC 是钝角三角形 。

[随堂练习 2] (1) 在? ABC 中,已知si n A : si n B : si n C = 1: 2: 3 ,判断? ABC 的类型。 (2) 已知? ABC 满足条件a cos A =b cos B ,判断? ABC 的类型。 (答案:(1) ?A B C 是钝角三角形 ;(2) ? ABC 是等腰或直角三角形)

2.在 ? ABC 中,A = 600 ,b = 1,面积为 3 ,求 a +b +c

的值

2 si n A + si n B + si n C

分析:可利用三角形面积定理S = 1 = 1 = 1 以及正弦定理

a b si n C a c si n B b c si n A 2 2 2

a =

b =

c = a +b +c

si n A si n B si n C si n A + si n B + si n C

3

3 解:由S = 1

= 得c = 2 ,

bc si n A 2

2

则a 2 =b 2 +c 2 - 2b c cos A =3,即a =

从而

a +

b +

c = a = 2

si n A + si n B + si n C si n A

Ⅲ.课堂练习

(1) 在? ABC 中,若a = 55 ,b = 16 ,且此三角形的面积S = 220

,求角 C

(2) 在? ABC 中,其三边分别为 a 、b 、c ,且三角形的面积S =

(答案:(1) 600 或1200 ;(2) 450 )

a 2 +

b 2 -

c 2

4

,求角 C

Ⅳ.课时小结

(1) 在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解三角形时,有两解或一解或无解等情形; (2) 三角形各种类型的判定方法; (3) 三角形面积定理的应用。

Ⅴ.课后作业

(1) 在? ABC 中,已知b = 4 ,c = 10 ,B = 300

,试判断此三角形的解的情况。

(2) 设 x 、x+1、x+2 是钝角三角形的三边长,求实数 x 的取值范围。

(3) 在? ABC 中,A = 600

,a = 1,b +c = 2 ,判断? ABC 的形状。

(4) 三角形的两边分别为 3cm ,5cm,它们所夹的角的余弦为方程5x 2

- 7x - 6 = 0 的根,

求这个三角形的面积。

例 1、如图,一艘海轮从 A 出发,沿北偏东 75 ? 的方向航行 67.5 n mile 后到达海岛 B,然后

从B 出发,沿北偏东 32

? 的方向航行 54.0 n mile 后达到海岛 C.如果下次航行直接从 A 出发

到达 C,此船应该沿怎样的方向航行,需要航行多少距离?(角度精确到 0.1

? ,距离精确到

0.01n mile)

解:在? ABC 中, ∠ ABC=180

? - 75 ? + 32 ? =137 ? ,根据余弦定理, 3

AC=

= ≈113.15 根据正弦定理,

BC = AC sin ∠CAB sin ∠ CAB =

=

sin ∠ABC

BC sin ∠ABC

AC

54.0 sin137?

113.15

≈0.3255,

所以

∠ CAB =19.0

? ,

75

? - ∠ CAB =56.0 ?

答:此船应该沿北偏东 56.1

? 的方向航行,需要航行 113.15n mile

补充例 2、某巡逻艇在 A 处发现北偏东 45

? 相距 9 海里的 C 处有一艘走私船,正沿南偏东 75

? 的方向以 10 海里/小时的速度向我海岸行驶,巡逻艇立即以 14 海里/小时的速度沿着直线

方向追去,问巡逻艇应该沿什么方向去追?需要多少时间才追赶上该走私船?

解:如图,设该巡逻艇沿 AB 方向经过 x 小时后在 B 处追上走私船,则 CB=10x,

AB=14x,AC=9,

∠ ACB= 75? + 45? =120?

∴(14x) 2 = 9 2 + (10x) 2 -2 ? 9 ? 10xcos 120? ∴化简得 32x 2 -30x-27=0,即 x= 3 ,或 x=- 9

(舍去)

2 16 所以 BC = 10x =15,AB =14x =21,

BC sin120? 15 又因为 sin BAC =

= ? AB 21 = 2 14

∴ ∠ BAC =38

?13' ,或∠ BAC =141 ? 47' (钝角不合题意,舍去), AB 2 + BC 2 - 2 A B ? BC ? cos ∠ABC

67.52 + 54.02 - 2 ? 67.5 ? 54.0 ? cos137? 3 5 3

1 - cos

2 B 1 - 0.76972 ∴38 ?13' + 45? =8

3 ?13'

答:巡逻艇应该沿北偏东 83 ?

13' 方向去追,经过 1.4 小时才追赶上该走私船.

评注:在求解三角形中,我们可以根据正弦函数的定义得到两个解,但作为有关现实生活的应用题,必须检验上述所求的解是否符合实际意义,从而得出实际问题的解

Ⅳ.课时小结

解三角形的应用题时,通常会遇到两种情况:(1)已知量与未知量全部集中在一个三角形中,依次利用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解之。(2)已知量与未知量涉及两个或几个三角形, 这时需要选择条件足够的三角形优先研究,再逐步在其余的三角形中求出问题的解。

例 7、在? ABC 中,根据下列条件,求三角形的面积 S (精确到 0.1cm

2 )

(1)已知 a=14.8cm,c=23.5cm,B=148.5

? ;

(2)已知 B=62.7

? ,C=65.8 ? ,b=3.16cm;

(3)已知三边的长分别为 a=41.4cm,b=27.3cm,c=38.7cm

解:(1)应用 S= 1

acsinB ,得

2 S= 1 ? 14.8 ? 23.5 ? sin148.5 ? ≈90.9(cm 2 ) 2

(2) 根据正弦定理,

b =

sin B

c

sin C c = b sin C

sin B

S = 1

bcsinA = 1 b

2 sin C sin A 2 2 sin B

A = 180

? -(B + C)= 180 ? -(62.7 ? + 65.8 ? )=51.5 ?

S = 1 2 sin 65.8? sin 51.5? ? 3.16 2 ? sin 62.7

≈4.0(cm 2 ) (3) 根据余弦定理的推论,得

c 2 + a 2 - b 2 cosB =

=

2ca

38.72 + 41.42 - 27.32 2 ? 38.7 ? 41.4 ≈0.7697

sinB = ≈ ≈0.6384

应用 S= 1

acsinB ,得

2

?

3 3 3

S ≈ 1 ? 41.4 ? 38.7 ? 0.6384≈511.4(cm 2

)

2

例 3、在? ABC 中,求证:

(1) a 2 + b 2

c 2 sin 2 A + sin 2 B

; sin 2 C

(2) a 2 + b 2 + c 2 =2(bccosA+cacosB+abcosC )

证明:(1)根据正弦定理,可设

a = sin A

b sin B =

c = k

sin C

显然 k ≠ 0,所以

a 2 +

b 2 左边=

c 2

= k 2 sin 2 A + k 2 sin 2 B k 2 sin 2 C

sin 2 A + sin 2 B = =右边 sin 2

C

(2)根据余弦定理的推论,

b 2 +

c 2 - a 2

c 2

+ a 2 - b 2

a 2 +

b 2 -

c 2 右边=2(bc +ca +ab )

2bc 2ca 2ab

=(b

2 +c 2 - a 2 )+(c 2 +a 2 -b 2 )+(a 2 +b 2 -c 2 )

=a

2 +b 2 +c 2 =左边

变式练习 1:已知在? ABC 中, ∠ B=30 ? ,b=6,c=6 ,求 a 及? ABC 的面积 S

提示:解有关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对角的问题,注重分情况讨论解的个数。答案:a=6,S=9 ;a=12,S=18 Ⅳ.课时小结

利用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将已知条件转化为只含边的式子或只含角的三角函数式,然后化简并考察边或角的关系,从而确定三角形的形状。特别是有些条件既可用正弦定理也可用余弦定理甚至可以两者混用。

=

⒈数列的定义:按一定次序排列的一列数叫做数列.

注意:⑴数列的数是按一定次序排列的,因此,如果组成两个数列的数相同而排列次序不同,那么它们就是不同的数列;

⑵定义中并没有规定数列中的数必须不同,因此,同一个数在数列中可以重复出现.

⒉数列的项:数列中的每一个数都叫做这个数列的项. 各项依次叫做这个数列的第 1 项(或首项),第 2 项,…,第 n 项,….

例如,上述例子均是数列,其中①中,“4”是这个数列的第 1 项(或首项),“9”是

这个数列中的第 6 项.

⒊数列的一般形式:a1 , a2 , a3 , , a n , ,或简记为{a n },其中a n是数列的第 n 项

1

结合上述例子,帮助学生理解数列及项的定义. ②中,这是一个数列,它的首项是“1”,“ ”

3

是这个数列的第“3”项,等等

下面我们再来看这些数列的每一项与这一项的序号是否有一定的对应关系?这一关

系可否用一个公式表示?(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列与项的定义,从而发现数列的通项公式)对于上面的数列②,第一项与这一项的序号有这样的对应关系:

项 1 1 1 1 1

2 3 4 5

↓↓↓↓↓

序号 1 2 3 4 5

1

这个数的第一项与这一项的序号可用一个公式:a n =

n

来表示其对应关系即:只要依次用 1,2,3…代替公式中的 n,就可以求出该数列相应的各项

结合上述其他例子,练习找其对应关系

⒋ 数列的通项公式:如果数列{a n }的第n 项a n与n 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那么这个公式就叫做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

注意:⑴并不是所有数列都能写出其通项公式,如上述数列④;

⑵一个数列的通项公式有时是不唯一的,如数列:1,0,1,0,1,0,…它的通项公式

1 + (-1)n+1n +1

可以是a n =

2,也可以是a n =| cos | .

2

⑶数列通项公式的作用:①求数列中任意一项;②检验某数是否是该数列中的一项.

数列的通项公式具有双重身份,它表示了数列的第项,又是这个数列中所有各项的一般表示.通项公式反映了一个数列项与项数的函数关系,给了数列的通项公式,这个数列便确定了,代入项数就可求出数列的每一项.

5.数列与函数的关系

数列可以看成以正整数集 N*(或它的有限子集{1,2,3,…,n})为定义域的函数a n= f (n) ,当自变量从小到大依次取值时对应的一列函数值。

反过来,对于函数y=f(x),如果f(i)(i=1、2、3、4…)有意义,那么我们可以得到一个数列f(1)、 f(2)、 f(3)、 f(4)…,f(n),…

6.数列的分类:

1)根据数列项数的多少分:

有穷数列:项数有限的数列.例如数列 1,2,3,4,5,6。是有穷数列

无穷数列:项数无限的数列.例如数列 1,2,3,4,5,6…是无穷数列

2)根据数列项的大小分:

递增数列:从第 2 项起,每一项都不小于它的前一项的数列。

递减数列:从第 2 项起,每一项都不大于它的前一项的数列。

常数数列:各项相等的数列。

摆动数列:从第 2 项起,有些项大于它的前一项,有些项小于它的前一项的数列[补充练习]:根据下面数列的前几项的值,写出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

2 4 6 8 10

(1) 3, 5, 9, 17, 33,……;(2) , , , , , ……;

3 15 35 63 99

(3) 0, 1, 0, 1, 0, 1,……;(4) 1, 3, 3, 5, 5, 7, 7, 9, 9, ……;

解:(1) a n =2n+1;(2) a =2n

; (3)

n(2n -1)(2n +1) a

n

1 + (-1)n

2

(4) 将数列变形为 1+0, 2+1, 3+0, 4+1, 5+0, 6+1, 7+0, 8+1, ……,

1 + (-1)n

∴a n =n+

2

1、通项公式法

如果数列{a n }的第 n 项与序号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那么这个公式就叫做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

如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的通项公式为;

的通项公式为;

2、图象法

启发学生仿照函数图象的画法画数列的图形.具体方法是以项数为横坐标,相应的项为纵坐标,即以为坐标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做出点(以前面提到的数列为例,做出一个数列的图象),所得的数列的图形是一群孤立的点,因为横坐标为正整数,所以这些点都在轴的右侧,而点的个数取决于数列的项数.从图象中可以直观地看到数列的项随项数由小到大变化而变化的趋势.

3、递推公式法

知识都来源于实践,最后还要应用于生活用其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观察钢管堆放示意图,寻其规律,建立数学模型. 模型一:自上而下:

第 1 层钢管数为 4;即:1 ? 4=1+3 第 2 层钢管数为 5;即:2 ? 5=2+3 第 3 层钢管数为 6;即:3 ? 6=3+3 第 4 层钢管数为 7;即:4 ? 7=4+3 第 5 层钢管数为 8;即:5 ? 8=5+3 第 6 层钢管数为 9;即:6 ? 9=6+3 第 7 层钢管数为 10;即:7 ? 10=7+3

若用 a n 表示钢管数,n 表示层数,则可得出每一层的钢管数为一数列,且 a n = n + 3(1≤n

≤7)

运用每一层的钢筋数与其层数之间的对应规律建立了数列模型,运用这一关系,会很快捷地求出每一层的钢管数这会给我们的统计与计算带来很多方便。 让同学们继续看此图片,是否还有其他规律可循?(启发学生寻找规律) 模型二:上下层之间的关系

自上而下每一层的钢管数都比上一层钢管数多 1。

即 a 1 = 4 ; a 2 = 5 = 4 + 1 = a 1 + 1; a 3 依此类推: a n = a n -1 + 1(2≤n≤7)

= 6 = 5 + 1 = a 2 + 1

对于上述所求关系,若知其第 1 项,即可求出其他项,看来,这一关系也较为重要。 递推公式:如果已知数列{a n }的第 1 项(或前几项),且任一项 a n 与它的前一项 a n -1 (或

前 n 项)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那么这个公式就叫做这个数列的递推公式递推公式也是给出数列的一种方法。

如下数字排列的一个数列:3,5,8,13,21,34,55,89 递推公式为: a 1 = 3, a 2 = 5, a n = a n -1 + a n -2 (3 ≤ n ≤ 8)

数列可看作特殊的函数,其表示也应与函数的表示法有联系,首先请学生回忆函数的表示法: 列表法,图象法,解析式法.相对于列表法表示一个函数,数列有这样的表示法:用 表 示第一项,用 表示第一项,……,用 表示第 项,依次写出成为 4、列表法

.简记为 .

[范例讲解]

例 3 设数列{a ? }满足? a 1 = 1 1

写出这个数列的前五项。 n ?a = 1+ (n > 1). ?

? n a n -1

解:分析:题中已给出{a n }的第 1 项即 a 1 = 1 ,递推公式: a n = 1 + a

1 n -1

4 5 n n n n -1 2 3 n n 1 2 3 1 1 2 1 5 8

解:据题意可知: a 1 = 1, a 2 = 1 + 1

= 2, a 3 = 1 + 2 = 3 ,

a 4 = 1 + a = 3 , a 5 = 5

[补充例题]

例 4 已知 a 1 = 2 , a n +1 = 2a n

写出前 5 项,并猜想 a n .

法一: a 1 = 2

a = 2 ? 2 = 22 a = 2 ? 22 = 23 ,观察可得 a = 2n

法二:由 a

n +1 = 2a n

∴ a n = 2a

n -1

a n

= 2 a

a n

? a n -1 ? a n -2 ? ? a

2 n -1

= 2n -1 a n -1 a n -2 a n -3 a 1

∴ [补充练习]

a n = a 1 ? 2n -1 = 2

n 1. 根据各个数列的首项和递推公式,写出它的前五项,并归纳出通项公式

(1) a 1 =0, a n +1 = a n +(2n -1)

(n∈N);

(2)

a =1, a

= 2a n (n∈N);

1

n +1

a n + 2

(3) a 1 =3, a n +1 =3 a n -2

(n∈N).

解:(1) a 1 =0, a 2 =1, a 3 =4, a 4 =9, a 5 =16, ∴ a =(n -1) 2

;

2

1 2 2 1 2 2 (2) a 1 =1, a 2 = 3 , a 3 = 2 = 4 , a 4 = 5 , a 5 = 3 = 6 , ∴ a n = n + 1

;

(3) a =3=1+2 ? 30 , a =7=1+2 ? 31 , a =19=1+2

? 32 ,

a =55=1+2 ? 33 , a =163=1+2 ? 34 , ∴ a =1+2·3 n -1

;

1. 等差数列: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

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就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常用字母“d”表示)。 ⑴.公差 d 一定是由后项减前项所得,而不能用前项减后项来求;

⑵.对于数列{ a },若 a -

a =d (与 n 无关的数或字母),n≥2,n∈N + ,则此数列是等差数列,d 为公差。

2.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a n = a 1 + (n - 1)d 【或 a n = a m + (n - m )d 】

等差数列定义是由一数列相邻两项之间关系而得若一等差数列{a n }的首项是 a 1 ,公

差是 d ,则据其定义可得:

a a 3

a 2 -a

1

=d 即:a

2

=a

1

+d

a 3 -a

2

=d 即:a

3

=a

2

+d =a

1

+ 2d

a 4 -a

3

=d 即:a

4

=a

3

+d =a

1

+ 3d

……

由此归纳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可得:a n =a1 + (n - 1)d

∴已知一数列为等差数列,则只要知其首项a1 和公差 d,便可求得其通项a n 。由上述关系还可得:a m =a1 + (m - 1)d

即:a1=a m - (m - 1)d

则:a n =a1 + (n - 1)d = a m - (m - 1)d + (n - 1)d =a m + (n -m)d

即等差数列的第二通项公式[范例讲解]a

n

=a

m

+(n -m)d ∴ d=

a

m

-a

n

m -n

例 1 ⑴求等差数列 8,5,2…的第 20 项

⑵ -401 是不是等差数列-5,-9,-13…的项?如果是,是第几项?

解:⑴由a1= 8, d = 5 - 8 = 2 - 5 =-3 ⑵由 a1=-5, d =-9 - (-5) =-4 n=20,得a20 = 8 + (20 - 1) ? (-3) =-49 得数列通项公式为:a n =-5 - 4(n - 1)

由题意可知,本题是要回答是否存在正整数 n,使得- 401 =-5 - 4(n -1) 成立解之得 n=100,即-401 是这个数列的第 100 项

例 3 已知数列{ a n }的通项公式a n =pn +q ,其中p 、q 是常数,那么这个数列是否一定

是等差数列?若是,首项与公差分别是什么?

分析:由等差数列的定义,要判定{a n }是不是等差数列,只要看a n-a n-1(n≥2)是不

是一个与 n 无关的常数。

解:当n≥2时, (取数列{a n }中的任意相邻两项a n-1与a n(n≥2))

a n -a

n-1

= ( pn +q) -[ p(n -1) +q] =pn +q - ( pn -p +q) =p 为常数

∴{ a n }是等差数列,首项a1 =p +q ,公差为 p。

注:①若 p=0,则{ a n }是公差为 0 的等差数列,即为常数列 q,q,q,…

②若p≠0, 则{ a n }是关于n 的一次式,从图象上看,表示数列的各点均在一次函数

y=px+q 的图象上,一次项的系数是公差,直线在 y 轴上的截距为 q.

③数列{ a n }为等差数列的充要条件是其通项 a n =pn+q (p 、q 是常数),称其为第

3

通项公式。 ④判断数列是否是等差数列的方法是否满足 3 个通项公式中的一个。

[补充练习]

1.(1)求等差数列 3,7,11,……的第 4 项与第 10 项.

分析:根据所给数列的前 3 项求得首项和公差,写出该数列的通项公式,从而求出所求 项.

解:根据题意可知: a 1 =3,d =7-3=4.∴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a n =3+(n -1)×4,即 a n

=4n -1(n ≥1,n ∈N *)∴ a 4 =4×4-1=15, a 10 =4×10-1=39.

评述:关键是求出通项公式.

(2)求等差数列 10,8,6,……的第 20 项. 解:根据题意可知: a 1 =10,d =8-10=-2.

∴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a n =10+(n -1)×(-2),即: a n =-2n +12,∴ a 20 =-2× 20+12=-28.

评述:要注意解题步骤的规范性与准确性.

(3)100 是不是等差数列 2,9,16,……的项?如果是,是第几项?如果不是,说明理由.

分析:要想判断一数是否为某一数列的其中一项,则关键是要看是否存在一正整数 n 值, 使得 a n 等于这一数.

解:根据题意可得: a 1 =2,d =9-2=7. ∴此数列通项公式为: a n =2+(n -1)×7=7n -5. 令 7n -5=100,解得:n =15,

∴100 是这个数列的第 15 项.

(4)-20 是不是等差数列 0,-3 1

,-7,……的项?如果是,是第几项?如果不是,

2

说明理由.

解:由题意可知: a =0,d =-3 1 ∴此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a =- 7 n + 7

,

1

2 n 2 2

令- 7 n + 7 =-20,解得 n = 47 因为- 7 n + 7 =-20 没有正整数解,所以-20 不是这

2 2 个数列的项.

7 2 2

3. 有几种方法可以计算公差 d

① d= a n

- a n -1

② d =

a n - a 1

n - 1

③ d =

a n - a m

n - m

7 9

n +1

n +k 问题:如果在 a 与b 中间插入一个数 A ,使 a ,A , b 成等差数列数列,那么 A 应满足什么条件?

由定义得 A- a = b -A

,即: A =

a + b

a + b

2

反之,若 A =

,则 A- a = b -A

2

a +

b 由此可可得: A = [补充例题]

? a , b , 成等差数列

2

例 在等差数列{ a n }中,若 a 1 + a 6 =9, a 4 =7, 求 a 3 , a 9 .

分析:要求一个数列的某项,通常情况下是先求其通项公式,而要求通项公式,必须知道

这个数列中的至少一项和公差,或者知道这个数列的任意两项(知道任意两项就知道公差),本题中,只已知一项,和另一个双项关系式,想到从这双项关系式入手…… 解:∵ {a n }是等差数列

∴ a 1 + a 6 = a 4 + a 3 =9 ? a 3 =9- a 4 =9-7=2

∴ d= a 4 - a 3 =7-2=5

∴ a 9 = a 4 +(9-4)d=7+5*5=32

∴ a 3 =2, a 9 =32

已知数列{ a n }是等差数列

(1) 2a 5 = a 3 + a 是否成立? 2a 5 = a 1 + a 呢?为什么?

(2) 2a n = a n -1 + a (n > 1) 是否成立?据此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3) 2a n = a n -k + a (n > k > 0) 是否成立??你又能得到什么结论? 结论:(性质)在等差数列中,若 m+n=p+q ,则, a m + a n = a p + a q

即 m+n=p+q ? a m + a n = a p + a q

(m , n , p , q ∈N )

但通常 ①由 a m + a n = a p + a q 推不出 m+n=p+q ,② a m + a n = a m +n

Ⅲ.课堂练习

1. 在等差数列{a n }中,已知 a 5 = 10 , a 12 = 31 ,求首项 a 1 与公差 d

2. 在等差数列

{a n }中, 若 a 5 = 6

a 8 = 15 求 a 14

?

n n 1. 等差数列的前 n 项和公式 1: S n =

n (a 1 + a n )

2

证明: S n = a 1 + a 2 + a 3 + + a n -1 + a n

S n = a n + a n -1 + a n -2 + + a 2 + a 1 ②

①+②: 2S n = (a 1 + a n ) + (a 2 + a n -1 ) + (a 3 + a n -2 ) + + (a n + a n )

∵ a 1 + a n = a 2 + a n -1 = a 3 + a n -2 =

∴ 2S = n (a + a )

由此得: S = n (a 1 + a n )

n

1

n

n

2

从而我们可以验证高斯十岁时计算上述问题的正确性

n (n - 1)d

2. 等差数列的前 n 项和公式 2: S n = na 1 +

2

用上述公式要求 S n 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n , a 1 , a n

n (n - 1)d

但 a n = a 1 + (n - 1)d 代入公式 1 即得: S n = na 1 + 2

此公式要求 S n 必须已知三个条件: n , a 1 , d (有时比较有用) 由例 3 得与 a n 之间的关系:

由 S n 的定义可知,当 n=1 时, S 1 = a 1 ;当 n≥2 时, a n = S n - S n -1 ,

?S 1 (n = 1)

即 a n = ?

n - S n -1 . (n ≥ 2) 1. 等差数列的前 n 项和公式 1: S n

=

n (a 1 + a n )

2

2. 等差数列的前 n 项和公式 2: S n = na 1 +

n (n - 1)d

2

结论: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a }, 的前 n 项和为 S = pn 2

+ qn + r ,其中 p 、q 、r 为常数,

且 p ≠ 0 ,那么这个数列一定是等差数列吗?如果是,它的首项与公差分别是多少? 由 S = pn 2 + qn + r ,得 S = a = p + q + r

n

1

1

当 n ≥ 2 时 a n = S n - S n -1 = ( pn 2 + qn + r ) -[ p (n -1)2 + q (n -1) + r ] = 2 pn - ( p + q )

∴ d = a n - a n -1 = [2 pn - ( p + q )] -[2 p (n -1) - ( p + q )] =2p

S

n ?

对等差数列的前 n 项和公式2: S n = na 1 + n (n - 1)d 2

可化成式子:

S = d n 2 + (a n 2 1

- d

)n ,当 d≠0,是一个常数项为零的二次式 2

对等差数列前项和的最值问题有两种方法: (1) 利用 a n :

当 a n >0,d<0,前n 项和有最大值 可由 a n ≥0,且 a n +1 ≤0,求得n 的值 当 a n <0,d>0,前n 项和有最小值 可由 a n ≤0,且 a n +1 ≥0,求得n 的值 (2) 利用 S n :

由S n = d

n 2

+ (a

2 1

- d )n 利用二次函数配方法求得最值时 n 的值 2

Ⅲ.课堂练习

1. 一个等差数列前 4 项的和是 24,前 5 项的和与前 2 项的和的差是 27,求这个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2. 差数列{ a n }中, a 4 =-15, 公差 d =3, 求数列{ a n }的前 n 项和 S n 的最小值。

Ⅳ.课时小结

1. 前 n 项和为 S = pn 2

+ qn + r ,其中 p 、q 、r 为常数,且 p ≠ 0 ,一定是等差数列,该

数列的

首项是 a 1 = p + q + r

公差是 d=2p

? S 1 = a 1 = p + q + r ,与

n = 1与 通项公式是 a n = ?S

n - S n -1 = 2 pn - ( p + q ),与 n ≥ 2 与 2. 差数列前项和的最值问题有两种方法:

(1) 当 a n >0,d<0,前n 项和有最大值 可由 a n ≥0,且 a n +1 ≤0,求得n 的值。

当 a n <0,d>0,前n 项和有最小值 可由 a n ≤0,且 a n +1 ≥0,求得n 的值。

(2) 由S n

= d n 2 + (a 2 1

- d

)n 利用二次函数配方法求得最值时n 的值

2

1. 等比数列: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个常数,那

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比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比数列的公比;公比通常用字母 q 表示(q ≠

0),即:

a n

a n -1

=q (q ≠0) 1?“从第二项起”与“前一项”之比为常数(q)

{ a n

}成等比数列?

a n +1

=q ( n ∈ N + ,q ≠0) a

n

2? 隐含:任一项 a n ≠ 0且q ≠ 0

“ a n ≠0”是数列{ a n }成等比数列的必要非充分条件. 3? q= 1 时,{a n }为常数。

2.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1:

由等比数列的定义,有:

a 2 = a 1q ;

a n = a 1 ? q n -1 (a ? q ≠ 0)

a = a q = (a q )q = a q 2 ;

3

2

1

1

a = a q = (a q 2 )q = a q 3 ;

4

3

1

1

… … … … … … …

a n = a

n -1 q = a 1 ? q n -1 (a ? q ≠ 0)

3.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2: a n = a m ? q m -1 (a ? q ≠ 0)

4.

既是等差又是等比数列的数列:非零常数列

探究:课本 P56 页的探究活动——等比数列与指数函数的关系 等比数列与指数函数的关系:

等比数列{ a n }的通项公式 a n = a 1 ? q

n -1

(a ? q ≠ 0) ,它的图象是分布在曲线 y = a 1 q x

q

(q>0)上的一些孤立的点。

当 a 1 > 0 ,q >1 时,等比数列{ a n }是递增数列; 当 a 1 < 0 , 0 < q < 1,等比数列{ a n }是递增数列; 当 a 1 > 0 , 0 < q < 1时,等比数列{ a n }是递减数列; 当 a 1 < 0 ,q >1 时,等比数列{ a n }是递减数列;

当 q < 0 时,等比数列{ a n }是摆动数列;当 q = 1 时,等比数列{ a n }是常数列。

1 1 1 1

ab ab a n +1

b n +1 a n b n

5 3 7 5 1 9 a = a a [补充练习]

2.(1) 一个等比数列的第 9 项是 4 ,公比是- 1

,求它的第 1 项(答案: a

=2916)

9 3 1

(2) 一个等比数列的第 2 项是 10,第 3 项是 20,求它的第 1 项与第 4 项(答案: a 1 = a 2 q

=5,

a 4 = a 3 q =40)

1. 等比中项:如果在 a 与 b 中间插入一个数 G ,使 a ,G ,b 成等比数列,那么称这个数 G

为 a 与 b 的等比中项. 即 G =± (a ,b 同号)

如 果 在 a 与 b 中 间 插 入 一 个 数 G , 使 a ,G , b 成 等 比 数 列 , 则

G = b

a G

? G 2 = ab ? G = ± , 反之,若 G 2 =ab ,则 G = b

,即 a ,G ,b 成等比数列。∴a ,G ,b 成等比数列? G 2 =ab (a ·b

a G

≠0)

例题 证明:设数列{a n }的首项是 a 1 ,公比为 q 1 ; {b n }的首项为b 1 ,公比为 q 2 ,那么数列{a n ? b n }的第 n 项与第 n+1 项分别为:

a ? q n -1 ?

b ? q n -1与a ? q n ? b ? q n 即为a b (q q )n -1与a b (q q )n

1

1

1

a ?

b 2

1

1

1

2

a b (q q )n 1 1

1 2

1 1

1 2

n +1 n +1 = 1 1 1 2

= q q

. a ? b a b (q q )n -1 1 2 n

n

1 1

1 2

它是一个与 n 无关的常数,所以{a n ? b n }是一个以 q 1q 2 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拓展探究:

对于例题中的等比数列{ a n

}与{ b n

},数列{

a n

}也一定是等比数列吗?

b n

探究:设数列{ a }与{ b }的公比分别为 q 与 q ,令c =

a n

,则c

=

a n +1

n

n

1

2

n

n +1

b n +1

∴ c n +1 =

= ( a n +1 ) (b n +1 ) = q 1 ,所以,数列{ a n }也一定是等比数列。 c n a n b n q 2 b n

已知数列{ a n }是等比数列,(1) a 2 = a a 是否成立? a 2

= a a 成立吗?为什么?

(2) a 2 = a a (n > 1) 是否成立?你据此能得到什么结论?

n

n -1 n +1

2 n n -k n +k (n > k > 0) 是否成立?你又能得到什么结论?

n

b

1

1 1 1 1 a 1 ? n 1 1 1 1 1 n p m 结论:2.等比数列的性质:若 m+n=p+k ,则 a m a n = a p a k

在等比数列中,m+n=p+q , a m , a n , a p , a k 有什么关系呢?

由定义得: a m = a q m -1 a = a q n -1

a = a q p -1

a k = a 1 ? q k -1

a m ? a n = a 2 q

m +n -2

, a p ? a k = a 2

q p +k -2 则 a a = a p a k

1、 等比数列的前 n 项和公式:

a (1 - q n )

a - a q

当 q ≠ 1 时, S n = 1 1 - q ① 或 S n = 1

n ②

1 - q

当 q=1 时, S n = na 1

当已知 a 1 , q, n 时用公式①;当已知 a 1 , q, a n 时,用公式②.

公式的推导方法一:

一般地,设等比数列 a 1 , a 2 + a 3 , a n 它的前 n 项和是

S n = a 1 + a 2 + a 3 + a n

?S n = a 1 + a 2 + a 3 + a n

由?

? = a q n -1

??S = a + a q + a q 2 + a q n -2 + a q n -1 得?

n 1 1 1 1 1

?qS = a q + a q 2 + a q 3 + a q n -1 + a q n

∴(1 - q )S n = a 1 - a q n

a (1 - q n ) a - a q

∴当 q ≠ 1 时, S n = 1 1 - q ① 或 S n = 1

n ②

1 - q

当 q=1 时, S n = na 1

公式的推导方法二:

有等比数列的定义,

a 2

a 1

=

a 3 a 2

= =

a

n = q a n -1

根据等比的性质,有

a 2 + a 3 + + a n a 1 + a 2 + + a n -1 = S n - a 1

= q

S n - a n

即 S n - a 1 = q ? (1 - q )S

= a - a q (结论同上) S n - a n

n 1 n

1

n n

新课标高一数学人教版必修1教案全集

课题:§1.1 集合教材分析:集合概念及其基本理论,称为集合论,是近、现代数学的一个重要的基础,一方面,许多重要的数学分支,都建立在集合理论的基础上。另一方面,集合论及其所反映的数学思想,在越来越广泛的领域种得到应用。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理解集合“属于”关系;(2)能选择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教学重点:集合的基本概念与表示方法;教学难点:运用集合的两种常用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军训前学校通知:8月15日8点,高一年段在体育馆集合进行军训动员;试问这个通知的对象是全体的高一学生还是个别学生?在这里,集合是我们常用的一个词语,我们感兴趣的是问题中某些特定(是高一而不是高二、高三)对象的总体,而不是个别的对象,为此,我们将学习一个新的概念——集合(宣布课题),即是一些研究对象的总体。阅读课本P-P内容 23二、新课教学(一)集合的有关概念 1. 集合理论创始人康托尔称集合为一些确定的、不同的东西的全体,人们能意识到这些东西,并且能判断一个给定的东西是否属于这个总体。 2. 一般地,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element),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集合(set),也简称集。 3. 思考1:课本P的思考题,并再列举一些集合例子和不能构成集合的例子,3对学生的例子予以讨论、点评,进而讲解下面的问题。 4. 关于集合的元素的特征 (1)确定性:设A是一个给定的集合,x是某一个具体对象,则或者是A的元素,或者不是A的元素,两种情况必有一种且只有一种成立。(2)互异性:一个给定集合中的元素,指属于这个集合的互不相同的个体(对象),因此,同一集合中不应重复出现同一元素。(3)集合相等: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完全一样 5. 元

高中数学必修5基本不等式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必修5基本不等式知识点总结 一.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 1.算术平均数 设a 、b 是两个正数,则 2 a b +称为正数a 、b 的算术平均数 2.几何平均数 a 、 b 的几何平均数 二基本不等式 1.基本不等式: 若0a >,0b >,则a b +≥,即 2 a b +≥2.基本不等式适用的条件 一正:两个数都是正数 二定:若x y s +=(和为定值),则当x y =时,积xy 取得最大值2 4 s 若xy p =(积为定值),则当x y =时,和x y +取得最小值 三相等:必须有等号成立的条件 注:当题目中没有明显的定值时,要会凑定值 3.常用的基本不等式 (1)()22 2,a b ab a b R +≥∈ (2)()22 ,2 a b ab a b R +≤∈ (3)()20,02a b ab a b +??≤>> ??? (4)()222,22a b a b a b R ++??≥∈ ??? . 三.跟踪训练 1.下列各函数中,最小值为2的是 ( ) A .1y x x =+ B .1sin sin y x x =+,(0,)2x π∈ C .2 y = D .1y x =+ 2.当02x π <<时,函数21cos 28sin ()sin 2x x f x x ++=的最小值是( )。

A. 1 B. 2 C. 4 D. 3.x >0,当x 取什么值,x +1x 的值最小?最小值是多少? 4.用20cm长的铁丝折成一个面积最大的矩形,应该怎样折? 5.一段长为30m的篱笆围成一个一边靠墙的矩形花园,墙长18m,这个矩形的长,宽各为多少时,花园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多少? 6.设0,0x y >>且21x y +=,求11x y +的最小值是多少? 7.设矩形ABCD(AB>AD)的周长是24,把?ABC沿AC向?ADC折叠,AB折过去后交CD与点P,设AB=x ,求?ADP的面积最大值及相应x 的值

高中数学必修五全套教案(非常好的)

(第1课时) 课题 §2.1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数列及其有关概念,了解数列和函数之间的关系;了解数列的通项公式,并会用通项公式写出数列的任意一项;对于比较简单的数列,会根据其前几项写出它的个通项公式。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一列数的观察、归纳,写出符合条件的一个通项公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数列及其有关概念,通项公式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 根据一些数列的前几项抽象、归纳数列的通项公式 ●教学过程 Ⅰ.课题导入 三角形数:1,3,6,10,… 正方形数:1,4,9,16,25,… Ⅱ.讲授新课 ⒈ 数列的定义:按一定次序排列的一列数叫做数列. 注意:⑴数列的数是按一定次序排列的,因此,如果组成两个数列的数相同而排列次序不同,那么它们就是不同的数列; ⑵定义中并没有规定数列中的数必须不同,因此,同一个数在数列中可以重复出现. ⒉ 数列的项:数列中的每一个数都叫做这个数列的项. 各项依次叫做这个数列的第1项(或首项),第2项,…,第n 项,…. 例如,上述例子均是数列,其中①中,“4”是这个数列的第1项(或首项),“9”是这个数列中的第6项. ⒊数列的一般形式: ,,,,,321n a a a a ,或简记为{}n a ,其中n a 是数列的第n 项 结合上述例子,帮助学生理解数列及项的定义. ②中,这是一个数列,它的首项是“1”,“ 3 1 ”是这个数列的第“3”项,等等 下面我们再来看这些数列的每一项与这一项的序号是否有一定的对应关系?这一关系可否用一个公式表示?(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列与项的定义,从而发现数列的通项公式)对于上面的数列②,第一项与这一项的序号有这样的对应关系: 项 1 51 413121 ↓ ↓ ↓ ↓ ↓ 序号 1 2 3 4 5 这个数的第一项与这一项的序号可用一个公式:n a n 1 = 来表示其对应关系 即:只要依次用1,2,3…代替公式中的n ,就可以求出该数列相应的各项 结合上述其他例子,练习找其对应关系

新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5知识点总结(详细)

高中数学必修5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解三角形 1、三角形三角关系:A+B+C=180°;C=180°-(A+B); 2、三角形三边关系:a+b>c; a-b,则90C <;③若 222a b c +<,则90C >. 注:正余弦定理的综合应用:如图所示:隔河看两目标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五教学案

数列 1.1数列的概念 预习课本P3~6,思考并完成以下问题 (1)什么是数列?数列的项指什么? (2)数列的一般表示形式是什么? (3)按项数的多少,数列可分为哪两类? (4)数列的通项公式是什么?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函数解析式有什么关系? [新知初探] 1.数列的概念 (1)定义:按一定次序排列的一列数叫作数列. (2)项:数列中的每一个数叫作这个数列的项. (3)数列的表示:数列的一般形式可以写成a1,a2,a3,…,a n…,简记为数列{a n}.数列的第1项a1,也称首项;a n是数列的第n项,也叫数列的通项. [点睛] (1)数列的定义中要把握两个关键词:“一定次序”与“一列数”.也就是说构成数列的元素是“数”,并且这些数是按照“一定次序”排列的,即确定的数在确定的位置. (2)项a n与序号n是不同的,数列的项是这个数列中的一个确定的数,而序号是指项在数列中的位次. (3){a n}与a n是不同概念:{a n}表示数列a1,a2,a3,…,a n,…;而a n表示数列{a n}中的第n 项. 2.数列的分类 项数有限的数列叫作有穷数列,项数无限的数列叫作无穷数列.

3.数列的通项公式 如果数列{a n }的第n 项a n 与n 之间的函数关系可以用一个式子表示成a n =f (n ),那么这个式子叫作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 [点睛] (1)数列的通项公式实际上是一个以正整数集N +或它的有限子集{1,2,3,…,n }为定义域的函数解析式. (2)同所有的函数关系不一定都有解析式一样,并不是所有的数列都有通项公式. 4.数列的表示方法 数列的表示方法一般有三种:列表法、图像法、解析法. [小试身手] 1.判断下列结论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同一数列的任意两项均不可能相同.( ) (2)数列-1,0,1与数列1,0,-1是同一个数列.( ) (3)数列中的每一项都与它的序号有关.( ) 答案:(1)× (2)× (3)√ 2.已知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为a n =1-(-1)n +1 2,则该数列的前4项依次为( ) A .1,0,1,0 B .0,1,0,1 C.12,0,1 2 ,0 D .2,0,2,0 解析:选B 把n =1,2,3,4分别代入a n =1-(-1)n + 12中,依次得到0,1,0,1. 3.已知数列{a n }中,a n =2n +1,那么a 2n =( ) A .2n +1 B .4n -1 C .4n +1 D .4n 解析:选C ∵a n =2n +1,∴a 2n =2(2n )+1=4n +1. 4.数列1,3,6,10,x,21,…中,x 的值是( ) A .12 B .13 C .15 D .16 解析:选C ∵3-1=2,6-3=3,10-6=4, ∴? ???? x -10=5,21-x =6,∴x =15. [典例] (1){0,1,2,3,4};(2)0,1,2,3;(3)0,1,2,3,4,…; (4)1,-1,1,-1,1,-1,…;(5)6,6,6,6,6. [解] (1)是集合,不是数列;

2020年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全套精品教案(完整版)

2020年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全套精品教 案(完整版)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 §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一. 教学目标: l.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 (2)知道常用数集及其专用记号; (3)了解集合中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4)会用集合语言表示有关数学对象; (5)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经历从集合实例中抽象概括出集合共同特征的过程,感知集合的含义. (2)让学生归纳整理本节所学知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到学习集合的必要性,增强学习的积极性. 二.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方法. 难点:表示法的恰当选择. 三. 学法与教学用具 1. 学法: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自主学习.思考.交流.讨论和概括,从而更好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2. 教学用具:投影仪. 四. 教学思路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1.教师首先提出问题:在初中,我们已经接触过一些集合,你能举出一些集合的例子吗? 引导学生回忆.举例和互相交流. 与此同时,教师对学生的活动给予评价. 2.接着教师指出:那么,集合的含义是什么呢?这就是我们这一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 (二)研探新知 1.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投影出下面9个实例: (1)1—20以内的所有质数; (2)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3)所有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4)所有的正方形;

(5)海南省在2004年9月之前建成的所有立交桥; (6)到一个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的点; (7)方程2560 -+=的所有实数根; x x (8)不等式30 x->的所有解; (9)国兴中学2004年9月入学的高一学生的全体. 2.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这9个实例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3.每个小组选出——位同学发表本组的讨论结果,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概括出9个实例的特征,并给出集合的含义. 一般地,指定的某些对象的全体称为集合(简称为集).集合中的 每个对象叫作这个集合的元素. 4.教师指出:集合常用大写字母A,B,C,D,…表示,元素常 用小写字母,,, a b c d…表示. (三)质疑答辩,排难解惑,发展思维 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相关内容,思考:集合中元素有 什么特点?并注意个别辅导,解答学生疑难.使学生明确集合元素的 三大特性,即:确定性.互异性和无序性.只要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是 一样的,我们就称这两个集合相等. 2.教师组织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判断以下元素的全体是否组成集合,并说明理由: (1)大于3小于11的偶数;

2021年高中数学必修5全册基础知识点复习提纲(全册完整版)

2021年高中数学必修5全册基础知识点复习提纲 (全册完整版) 第一章:解三角形 1、正弦定理: R C c B b A a 2sin sin sin ===. (其中R 为AB C ?外接圆的半径) 2sin ,2sin ,2sin ;a R A b R B c R C ?=== sin ,sin ,sin ;222a b c A B C R R R ?= == ::sin :sin :sin .a b c A B C ?= 用途:⑴已知三角形两角和任一边,求其它元素; ⑵已知三角形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求其它元素。 2、余弦定理: 222222 2222cos ,2cos ,2cos .a b c bc A b a c ac B c a b ab C ?=+-?=+-??=+-? 222 222222 cos ,2cos ,2cos .2b c a A bc a c b B ac a b c C ab ?+-=?? +-? = ?? ?+-= ?? 用途:⑴已知三角形两边及其夹角,求其它元素; ⑵已知三角形三边,求其它元素。 做题中两个定理经常结合使用. 3、三角形面积公式:

B ac A bc C ab S ABC sin 2 1 sin 21sin 21=== ? 4、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在△ABC 中,有()A B C C A B ππ++=?=-+ 222 C A B π+? =- 222()C A B π?=-+. 5、一个常用结论: 在ABC ?中,sin sin ;a b A B A B >?>?> 若sin 2sin 2,.2 A B A B A B π ==+=则或特别注意,在三角函数中, sin sin A B A B >?>不成立。 第二章:数列 1、数列中n a 与n S 之间的关系: 1 1,(1),(2). n n n S n a S S n -=?=? -≥?注意通项能否合并。 2、等差数列: ⑴定义: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即n a -1-n a =d ,(n ≥2,n ∈N +), 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 ⑵等差中项:若三数a A b 、、成等差数列2 a b A +?= ⑶通项公式:1(1)()n m a a n d a n m d =+-=+- 或(n a pn q p q =+、是常数). ⑷前n 项和公式: ()() 11122 n n n n n a a S na d -+=+ = ⑸常用性质: ①若()+∈ +=+N q p n m q p n m ,,,,则q p n m a a a a +=+; ②下标为等差数列的项() ,,,2m k m k k a a a ++,仍组成等差数列;

最新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教案

课题:§1.1 集合 1 2 教材分析:集合概念及其基本理论,称为集合论,是近、现代数学3 的一个重要的基础。许多重要的数学分支,都是建立在集合理论的基4 础上。此外,集合理论的应用也变得更加广泛。 5 课型:新授课 6 课时:1课时 7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8 (1)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理解集合“属9 于”关系; 10 (2)牢记常用的数集及其专用的记号。 11 (3)理解集合中的元素具有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12 (4)能选择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13 法)描述不同的问题。 14 2.过程与方法 15 (1)学生经历从集合实例中抽象概括出集合共同特征的过16 程,深入理解集合的含义。 17 (2)学生自己归纳本节所学的知识点。 18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9 使学生感受学习集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增加学生对数20 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集合的概念与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对待不同问题,表示法的恰当选择。 21 教学过程: 22 一、引入课题 23 军训前学校通知:8月15日8点,高一年段在体育馆集合进行军训动员;试24 问这个通知的对象是全体的高一学生还是个别学生? 25 在这里,集合是我们常用的一个词语,我们感兴趣的是问题中某些特定(是26 高一而不是高二、高三)对象的总体,而不是个别的对象,为此,我们将学习27 一个新的概念——集合(宣布课题),即是一些研究对象的总体。 28 阅读课本P 2-P 3 内容 29 二、新课教学 30 (一)集合的有关概念 31 1.集合理论创始人康托尔称集合为一些确定的、不同的东西的全32 体,人们能意识到这些东西,并且能判断一个给定的东西是否属于这个33 总体。 34 2.一般地,我们把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element),把一些元素35 组成的总体叫做集合(set)(简称为集)。 36 3.关于集合的元素的特征 37

高中数学必修五-不等关系与不等式-教案

第三章不等式 必修5 3.1 不等关系与不等式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问题情境,让学生感受到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不等关系; 2.通过了解一些不等式(组)产生的实际背景的前提下,学习不等式的相关内容; 3.理解比较两个实数(代数式)大小的数学思维过程. 二、教学重点: 用不等式(组)表示实际问题中的不等关系,并用不等式(组)研究含有不等关系的问题.理解不等式(组)对于刻画不等关系的意义和价值. 三、教学难点: 使用不等式(组)正确表示出不等关系.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现实世界和生活中,既有相等关系,又存在着大量的不等关系我们知道,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等等.人们还经常用长与短,高与矮,轻与重,大与小,不超过或不少于等来描述某种客观事物在数量上存在的不等关系. 在数学中,我们用不等式来表示这样的不等关系.

提问: 1.“数量”与“数量”之间存在哪几种关系?(大于、等于、小于). 2.现实生活中,人们是如何描述“不等关系”的呢?(用不等式描述) 引入知识点: 1.不等式的定义:用不等号<、>、≤、≥、≠表示不等关系的式子叫不等式. 2.不等式a b ≥的含义. 不等式a b ≥应读作“a 大于或者等于b ”,其含义是指“或者a >b ,或者a =b ”,等价于“a 不小于b ,即若a >b 或a =b 之中有一个正确,则a b ≥正确. 3.实数比较大小的依据与方法. (1)如果a b -是正数,那么a b >;如果a b -等于零,那么a b =;如果a b -是负数,那么a b <.反之也成立,就是(a b ->0?a >b ;a b -=0?a =b ;a b -<0?a

高中数学必修一教案全套

高中数学必修一教案全套 Last revision date: 13 December 2020.

『高中数学·必修1』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课题:§1.1 集合 教材分析:集合概念及其基本理论,称为集合论,是近、现代数学的一个重要的基础,一方面,许多重要的数学分支,都建立在集合理论的基础上。另一方 面,集合论及其所反映的数学思想,在越来越广泛的领域种得到应用。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1)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理解集合“属于” 关系; (2)能选择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 同的具体问题,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重点:集合的基本概念与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集合的两种常用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军训前学校通知:8 月15日8点,高一年段在体育馆集合进行军训动员;试问 这个通知的对象是全体的高一学生还是个别学生? 在这里,集合是我们常用的一个词语,我们感兴趣的是问题中某些特定(是高 一而不是高二、高三)对象的总体,而不是个别的对象,为此,我们将学习一个新 的概念——集合(宣布课题),即是一些研究对象的总体。 阅读课本 P-P内容 二、新课教学 (一)集合的有关概念 1. 集合理论创始人康托尔称集合为一些确定的、不同的东西的全体,人们能 意识到这些东西,并且能判断一个给定的东西是否属于这个总体。 2. 一般地,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element),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集合(set), 也简称集。 ——————————————第 1 页(共 70页)——————————————

高中数学必修五公式

高中数学必修五公式 第一章 三角函数 一.正弦定理:2(sin sin sin a b c R R A B C ===为三角形外接圆半径) 二.余弦定理: 三.三角形面积公式:111 sin sin sin ,222 ABC S bc A ac B ab C ?= == 第二章 数列 一.等差数列: 1.定义:a n+1-a n =d (常数) 2.通项公式:()d n a a n ?-+=11或()d m n a a m n ?-+= 3.求和公式:()()d n n n n a a a S n n 2 1211-+=+= 4.重要性质(1)a a a a q p n m q p n m +=+?+=+ (2) m,2m,32m m m S S S S S --仍成等差数列 二.等比数列:1.定义: )0(1 ≠=+q q a a n n 2.通项公式:q a a n n 1 1-?=或q a a m n m n -?= 3.求和公式: )(1q ,1==na S n )(1q 11)1(11≠--=--=q q a a q q a S n n n 4.重要性质(1)a a a a q p n m q p n m =?+=+ (2)()m,2m,32q 1m m m m S S S S S --≠-仍成等比数列或为奇数 三.数列求和方法总结: 1.等差等比数列求和可采用求和公式(公式法). 2.非等差等比数列可考虑(分组求和法) ,(错位相减法)等转化为等差或等比数列再求和, 若不能转化为等差或等比数列则采用(拆项相消法)求和. 注意(1):若数列的通项可分成两项之和(或三项之和)则可用(分组求和法)。 (2)若一个等差数列与一个等比数列的对应相乘构成的新数列求和,采用(错位相减法). 过程:乘公比再两式错位相减 (3)若数列的通项可拆成两项之差,通过正负相消后剩有限项再求和的方法为(拆项相消法). 常见的拆项公式:11 1)1(1. 1+-=+n n n n 2222222222cos 2cos 2cos a b c bc A b a c ac B c a b ab C =+-=+-=+-)11(1)(1.2k n n k k n n +-=+)121121(21)12)(12(1.3+--=+-n n n n ] ) 2)(1(1 )1(1[21)2)(1(1. 4++-+=++n n n n n n n ) 1(1 n 1 . 5n n n -+=++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五教案1

第一章解三角形 1.1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 1.1.1正弦定理 知识结构梳理 几何法证明 正弦定理的证明 向量法证明 已知两角和任意一边 正弦定理正弦定理 正弦定理的两种应用 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角的对角 解三角形 知识点1 正弦定理及其证明 1正弦定理: 2.正弦定理的证明: (1)向量法证明 (2)平面几何法证明 3.正弦定理的变形 知识点2 正弦定理的应用 1.利用正弦定理可以解决以下两类有关三角形的问题: (1)已知两角和任意一边,求其他两边和另一角; (2)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求另一边的对角,从而进一步求出其他的边和角。 2.应用正弦定理要注意以下三点: (1) (2) (3) 知识点3 解三角形

1.1.2余弦定理 知识点1 余弦定理 1. 余弦定理的概念 2. 余弦定理的推论 3. 余弦定理能解决的一些问题: 4. 理解应用余弦定理应注意以下四点: (1) (2) (3) (4) 知识点2 余弦定理的的证明 证法1: 证法2: 知识点3 余弦定理的简单应用 利用余弦定理可以解决以下两类解三角的问题: (1)已知三边求三角; (2)已知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可以求第三边,进而求出其他角。 例1(山东高考)在△ABC 中,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tanC=73. (1) 求C cos ; (2) 若 =2 5 ,且a+b=9,求c.

1.2应用举例 知识点1 有关名词、术语 (1)仰角和俯角: (2)方位角: 知识点2 解三角形应用题的一般思路 (1)读懂题意,理解问题的实际背景,明确已知和所求,准确理解应用题中的有关术语、名称,如仰角、俯角、视角、方位角等,理清量与量之间的关系; (2)根据题意画出示意图,将实际问题抽象成解三角形模型; (3)合理选择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求解; (4)将三角形的解还原为实际问题,注意实际问题中的单位、结果要求近似等。 1.3实习作业 实习作业的方法步骤 (1)首先要准备皮尺、测角仪器,然后选定测量的现场(或模拟现场),再收集测量数据,最后解决问题,完成实习报告。要注意测量的数据应尽量做到准确,为此可多测量几次,取平均值。要有创新意识,创造性地设计实施方案,用不同的方法收集数据,整理信息。 (2)实习作业中的选取问题,一般有:○1距离问题,如从一个可到达点到一个不可到达点之间的距离,或两个不可到达点之间的距离;②高度问题,如求有关底部不可到达的建筑物的高度问题。一般的解决方法就是运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解三角形。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数学必修4-全册教案

高中数学必修4教案按住Ctrl键单击鼠标打开教学视频动画全册播放 1.1.1 任意角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任意角的概念(包括正角、负角、零角) 与区间角的概念. (二)过程与能力目标会建立直角坐标系讨论任意角,能判断象限角,会书写终边相同角的集合;掌握区间角的集合的书写.(三)情感与态度目标 1.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 2.培养学生 应用意识.教学重点任意角概念的理解;区间角的集合的书写.教学难点终边相同角的集合 的表示;区间角的集合的书写.教学过程一、引入:1.回顾角的定义①角的第一种定义是 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②角的第二种定义是角可以看成平面内一条射线绕 着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形成的图形.二、新课: 1.角的有关概念:①角的定义:角可以看成平面内一条射线绕着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形成的图形.②角 的名称:始边 B 终边③角的分类: O A 顶点正角: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 零角:射线没有任何旋转形成的角负角: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④注意:⑴在不引 起混淆的情况下,“角α ”或“∠α ”可以简化成“α ”;⑵零角的终边与始边重合,如果α是零角α =0°;⑶角的概念经过推广后,已包括正角、负角和零角.⑤练习:请说出角α、β、γ各是多 少度? 2.象限角的概念:①定义:若将角顶点与原点重合,角的始边与x轴的非负半轴重合,那么角的终边(端点除外)在第几象限,我们就说这个角是第几象限角.例1.如图⑴⑵中的角 分别属于第几象限角? y y B 145° 30° x x o60 O O B 2B 3⑵ ⑴ 例2.在直 角坐标系中,作出下列各角,并指出它们是第几象限的角. 1 高中数学必修4教案⑴ 60°;⑵ 120°;⑶ 240°; ⑷ 300°;⑸ 420°;⑹ 480°;答:分别为1、2、3、

新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全套教案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1.1集合 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理解集合的含义。 2.了解元素与集合的表示方法及相互关系。 3.熟记有关数集的专用符号。 4.培养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 教学重点:集合含义 教学难点:集合含义的理解 教学方法:尝试指导法 教学过程: 引入问题 (I)提出问题 问题1:班级有20名男生,16名女生,问班级一共多少人? 问题2:某次运动会上,班级有20人参加田赛,16人参加径赛,问一共多少人参加比赛? 讨论问题:按小组讨论。 归纳总结:问题2已无法用学过的知识加以解释,这是与集合有关的问题,因此需用集合的语言加以描述(板书标题)。 复习问题 x-< 问题3:在小学和初中我们学过哪些集合?(数集,点集)(如自然数的集合,有理数的集合,不等式73的解的集合,到一个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到一条线段的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等等)。(II)讲授新课 1.集合含义 通过以上实例,指出: (1)含义:一般地,我们把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做集合(简称为集)。 说明:在初中几何中,点,线,面都是原始的,不定义的概念,同样集合也是原始的,不定义的概念,只可描述,不可定义。 (2)表示方法:集合通常用大括号{ }或大写的拉丁字母A,B,C…表示,而元素用小写的拉丁字母a,b,c…表示。 问题4:由此上述例中集合的元素分别是什么? 2. 集合元素的三个特征

由以上四个问题可知,集合元素具有三个特征: (1) 确定性: 设A 是一个给定的集合,a 是某一具体的对象,则a 或者是A 的元素,或者不是A 的元素,两种情况必有一种而且只有一种成立。 如:“地球上的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造纸,印刷,火药,指南针)可以构成集合,其元素具有确定性;而“比较大的数”,“平面点P 周围的点”一般不构成集合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有“属于∈”及“不属于?两种) 若a 是集合A 中的元素,则称a 属于集合A ,记作a ∈A ; 若a 不是集合A 的元素,则称a 不属于集合A ,记作a ?A 。 如A={2,4,8,16},则4∈A ,8∈A ,32?A.(请学生填充)。 (2) 互异性:即同一集合中不应重复出现同一元素。 说明:一个给定集合中的元素是指属于这个集合的互不相同的对象.因此,以后提到集合中的两个元素时,一定是指两个不同的元素. 如:方程(x-2)(x-1)2 =0的解集表示为{1,-2 },而不是{ 1,1,-2 } (3)无序性: 即集合中的元素无顺序,可以任意排列,调换. 。 3.常见数集的专用符号 (III )课堂练习 (IV )课时小结 1.集合的含义; 2.集合元素的三个特征中,确定性可用于判定某些对象是否是给定集合的元素,互异性可用于简化集合的表示,无序性可用于判定集合的关系。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全册教案

第一章:空间几何体 1.1.1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 通过实物操作,增强学生的直观感知。 (2) 能根据几何结构特征对空间物体进行分类。 (3) 会用语言概述棱柱、棱锥、圆柱、圆锥、棱台、圆台、球的结构特征。 (4) 会表示有关于几何体以及柱、锥、台的分类。 2. 过程与方法 (1) 让学生通过直观感受空间物体,从实物中概括出拄、锥、台、球的几何结构特征。 (2) 让学生观察、讨论、归纳、概括所学的知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使学生感受空间几何体存在于现实生活周围,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提鬲学生的观察能力。 (2)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括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感受大董空间实物及模型、概括出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 难点: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的槪括。 三、教学用具 (1) 学法:观察、思考、交流、讨论、槪括。 (2) 实物模型、投影仪 四、教学思路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1. 教师提出问题:在我们生活周围中有不少有特色的建筑物,你能举出一些例子吗这些建筑的几何结构特征如何引导学生回忆,举例和相互交流。教师对学生的活动及时给予评价。 2. 所举的建筑物基本上都是由这些几何体组合而成的,(展示具有柱、锥、台、球结构特征的空间物体),你能通过观察。根据某种标准对这些空间物体进行分类吗这是我们所要学习的内容。 (二)、研探新知 1. 引导学生观察物体、思考、交流、讨论,对物体进行分类,分辩棱柱、圆柱、棱锥。 2. 观察棱柱的几何物件以及投影出棱柱的图片,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它们的共同 特点是什么 3.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每小组选出一名同学发表本组讨论结果。在此基础上得出棱柱的主要结构特征。(1)有两个面互相平行;(2)其余各面都是平行四边形;(3)毎相邻两上四边形的公共边互相平

高中数学必修5测试题(基础)

朝阳教育暑期辅导中心数学必修5测试题(B 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出卷人:毛老师 考生姓名: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在等比数列{n a }中,已知11 = 9 a ,5=9a ,则3=a ( ) A 、1 B 、3 C 、±1 D 、±3 2.在△ABC 中,若=2sin b a B ,则A 等于( ) A .006030或 B .006045或 C .0060120或 D .0 015030或 3.在△ABC 中,若SinA :SinB :SinC=5:7:8,则B 大小为( ) A 、30° B 、60° C 、90° D 、120° 4.已知点(3,1)和(- 4,6)在直线3x -2y +a =0的两侧,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A. a <-7或 a >24 B. a =7 或 a =24 C. -7的解集是11 (,)23 -,则a b +的值是( )。 A. 10 B. 10- C. 14 D. 14- 8 1 1,两数的等比中项是( ) A .1 B .1- C .1± D . 12 9.设11a b >>>-,则下列不等式中恒成立的是 ( ) A . 11a b < B .11 a b > C .2a b > D .22a b > 10.已知{}n a 是等差数列,且a 2+ a 3+ a 8+ a 11=48,则a 6+ a 7= ( ) A .12 B .16 C .20 D .24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1、在△ABC 中,=2,=a c B 150°,则b = 12.等差数列{}n a 中, 259,33,a a ==则{}n a 的公差为______________。 13.等差数列{}n a 中, 26=5,=33,a a 则35a a +=_________。

人教版高二数学必修五学案(全套)

加油吧,少年,拼一次,无怨无悔! 高二数学必修五全套学案 §1.1.1 正弦定理 学习目标 1. 掌握正弦定理的内容; 2. 掌握正弦定理的证明方法; 3. 会运用正弦定理解斜三角形的两类基本问题. 学习过程 一、课前准备 试验:固定?ABC的边CB及∠B,使边AC绕着顶点C转动. 思考:∠C的大小与它的对边AB的长度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显然,边AB的长度随着其对角∠C的大小的增大而.能否用一个等式把这种关系精确地表示出来? 二、新课导学 ※学习探究 探究1:在初中,我们已学过如何解直角三角形,下面就首先来探讨直 角三角形中,角与边的等式关系. 如图,在Rt?ABC中,设BC=a, AC=b,AB=c, 根据锐角三角函数中正弦函数的定义,

有 sin a A c =,sin b B c =,又sin 1c C c ==, 从而在直角三角形ABC 中,sin sin sin a b c A B C == . ( 探究2:那么对于任意的三角形,以上关系式是否仍然成立? 可分为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两种情况: 当?ABC 是锐角三角形时,设边AB 上的高是CD ,根据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有CD =sin sin a B b A =,则sin sin a b A B = , 同理可得sin sin c b C B = , 从而sin sin a b A B = sin c C =. 类似可推出,当?ABC 是钝角三角形时,以上关系式仍然成立.请你试试导. 新知:正弦定理 在一个三角形中,各边和它所对角的 的比相等,即 sin sin a b A B = sin c C =. 试试: (1)在ABC ?中,一定成立的等式是( ). A .sin sin a A b B = B .cos cos a A b B =

高中数学必修5试题及详细答案

期末测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4小题,每小题4分,共56分.在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在等差数列3, 7, 11,…中,第5项为()? A. 15 B . 18 C. 19 D. 23 2?数列{a n }中,如果a n = 3n (n = 1, 2, 3,…),那么这个数列是(). A.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 C.首项为3的等比数列 B. 公差为3的等差数列 D.首项为1的等比数列 3.等差数列{ sh }中,a 2 + a 6= 8, a 3 + a 4= 3,那么它的公差是() 则c 的值等于() A. 5 B . 13 C. ,13 D. . 37 5. 数列{a n }满足 a 1= 1, a n +1 = 2a n +1( n € N+),那么 a 4的值为() A. 4 B . 8 C. 15 D. 31 6. A ABC 中,如果— = —^ = —,那么△ ABC 是 () . tan A tanB tanC A.直角三角形 B.等边三角形 C. 等腰直角三角形 D.钝角三角形 7. 如果 a > b >0, t > 0,设 M= - , N= 口,那么() . b b t A. M >N B . M k N C. M = N D. M 与N 的大小关系随t 的变化而变化 &如果{a n }为递增数列,则{a n }的通项公式可以为(). 2 A. a n = — 2n + 3 B. a n = — n — 3n +1 1 C. a n = 一 D. a n = 1 + log 2 n 2n A. 4 B . 5 C. 6 D. 7 4.A ABC 中,/ A Z B,Z C 所对的边分别为 a , b, c .若 a = 3, b = 4,Z C = 60° ,

高中数学必修1全套教案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1 全册教案 目录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1.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1.3集合的基本运算 §1.2.1函数的概念 §1.2.2映射 §1.2.2函数的表示法 §1.3.1函数的单调性 §1.3.1函数的最大(小)值 §1.3.2函数的奇偶性 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Ⅰ) §2.1.1指数(2) §2.1.1指数(3) §2.1.2指数函数及其性质(1) §2.1.2指数函数及其性质(2) §2.2.1对数与对数运算(1) §2.2.1对数与对数运算(2) §2.2.2对数函数及其性质(第一、二课时)

§2.2.2对数函数及其性质(第三课时)§2.3幂函数 §第2章小结与复习 第三章函数的应用 §3.1.2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 §3.2.1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 §3.2.2函数模型的应用实例(1) §3.2.2函数模型的应用实例(2) §3.2.2函数模型的应用实例(3)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一. 课标要求: 本章将集合作为一种语言来学习,使学生感受用集合表示数学内容时的简洁 性、准确性,帮助学生学会用集合语言描述数学对象,发展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 . 函数是高中数学的核心概念,本章把函数作为描述客观世界变化规律的重要数学模型来学习,强调结合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运用函数概念建立模型的过程与方法,从而发展学生对变量数学的认识 . 1. 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掌握某些数集的专用符号. 2. 理解集合的表示法,能选择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 3、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归纳的逻辑思维能力. 4、能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 5、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交集与并集, 培养学生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能力. 6. 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 . 7. 能使用Venn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体会直观图示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 . 8. 学会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来刻画函数,理解函数符号y=f(x)的含义;了解函数构成的三要素,了解映射的概念;体会函数是一种刻画变量之间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体会对应关系在刻画函数概念中的作用;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并熟练使用区间表示法 . 9. 了解函数的一些基本表示法(列表法、图象法、分析法),并能在实际情境中,恰当地进行选择;会用描点法画一些简单函数的图象. 10. 通过具体实例,了解简单的分段函数,并能简单应用. 11. 结合熟悉的具体函数,理解函数的单调性、最大(小)值及其几何意义,了解奇偶性和周期性的含义,通过具体函数的图象,初步了解中心对称图形和轴对称图形. 12. 学会运用函数的图象理解和研究函数的性质,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方法. 13. 通过实习作业,使学生初步了解对数学发展有过重大影响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了解生活中的函数实例. 二. 编写意图与教学建议 1. 教材不涉及集合论理论,只将集合作为一种语言来学习,要求学生能够使用最基本的集合语言表示有关的数学对象,从而体会集合语言的简洁性和准确性,发展运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 教材力求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数学知识,通过列举丰富的实例,使学生了解集合的含义,理解并掌握集合间的基本关系及集合的基本运算. 教材突出了函数概念的背景教学,强调从实例出发,让学生对函数概念有充分的感性基础,再用集合与对应语言抽象出函数概念,这样比较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同时有利于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