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生失业补助制度

合集下载

简析大学生失业保险重要性

简析大学生失业保险重要性

简析大学生失业保险重要性简析大学生失业保险重要性1.招生规模大。

我国于1999年开始高校大规模扩招,高等院校招生和在校生规模快速增加。

高等教育总规模到达1900多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到达17%。

在1999年-xx年短短的10年间,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翻了三番多。

1999年高等教育的招生规模大幅度增加,普通高等教育招生159.68万人,比1998年增加51.32万人,增长47.4%,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到达10.5%,比1998年提高0.7个百分点。

xx年研究生招生人数44.60万人,比扩招前的1998年增加37.35万人,增长了5.2倍;普通高等教育招生人数607.70万人,比扩招前的1998年增加了499.34万人,增长了4.6倍多。

从这些数据可以很容易的看出近十年来高等教育规模增长幅度很快很大。

2.毕业人数多。

xx年是高校扩招后本科生毕业的第一年,高等教育本科、高职(专科)毕业生共347.09万人,普通高等院校187.75万人,比xx年净增54.02万人,增长40.39%,成人高等教育毕业生159.34万人,加上毕业的研究生11.11万人,毕业生总人数近360万人。

而到了xx年仅普通高校毕业生就到达了512万,大学毕业生的人数剧增。

3.就业率下降。

近几年大学生就业率逐年下降:1999年全国普通高等院校就业率为85%;2000年全国普通高等院校一次就业率为76.1%;xx年共有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115万,6月初一次就业率70%;xx年开始,高校扩招的大学生陆续毕业,当年全国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145万人,较上年增加了27.1万人,增幅23.1%,6月初一次就业率64.7%,比上年下降约5个百分点;xx年是高校扩招的本科毕业生的第一年,普通高校毕业生比扩招前的1998年净增104.77万人,增长了1.3倍,6月初一次就业率为50%;xx年全国共有普通高校毕业生280万人,比xx年净增68万,增幅达32%,截止到6月底一次就业率仅为47%。

大学生失业救助问题

大学生失业救助问题

大学生失业救助问题摘要:如今,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已经进入了发展的新阶段,在这一阶段中,高等教育也得到了极大地发展,且大学生的就业方式也出现了本质性的变革:自主择业代替了原先的国家统包统分转。

如今,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获得了极大地发展,升学率逐年提升,这对于提高我国人口的综合素质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但是,这种情况也不可避免的带来了相应的弊病:大学生数量日益增加,使得劳动力的需求关系呈现“一头沉”的不平衡状态。

这种情况在客观上就导致许多大学生毕业后无法找到自己心仪的工作,陷入了“毕业就是失业”的困境中,这种情况不仅不利于大学生的未来成长道路,而且无疑也是教育资源的一种浪费,且影响社会的安定团结,甚至成为一种不稳定的因素。

可以肯定的是,随着我国对于高等教育的逐步重视,以及“科教兴国”的实施,高等院校的招生人数将日益增多,在短时期内,若想实现大学生的理想就业,是非常困难的。

如果不能妥善的解决,那么,必然会降低教育在人们心中的重要性,由于付出大量的时间、精力和物力却无法换来实际的就业,那么必然会在客观上降低大学的吸引性,这对于我国的长远发展,无疑是十分不利的,对于我国整个国家的形象,都会造成无法挽回的影响。

正因如此,必须提高对于大学生失业问题的重视,并且进行科学、全面的研究,最终有效的促进一套科学、有效的大学生失业救助机制的建设,从而最大程度的促进大学生就业率的提高,减少由于大学生失业而带来的各种影响,最终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文明。

关键词:大学生;失业;失业救助;失业保险;保障制度College students unemployment reliefAbstract: Nowaday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has entered a new stage of development. In this stage, the higher education has been greatly developed, and the employ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has also been a substantial change: self employment instead of the original national ec. Today,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has been greatly developed, and the rate of higher education has been increasing year by year, which has greatly improved the overall quality of the population. However, this kind of situation also inevitably brings about the disadvantages. This kind of situation in the objective cause many college students after graduation can not find their favorite work, into the "graduation is unemployed" predicament, this situation is not conducive to college students' future growth path, but also is a waste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 and the impact of social stability and unity, and even become an unstable factor. To be sure, with the gradual emphasis on Higher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as well as the implementation of "revitalizing the country through science and education", the number of stud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ill be increasing. In a short period, it is very difficult to achieve the ideal employ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If not properly resolved, it is bound to reduce the importance of education in people's hearts, due to pay a lot of time, energy and material strength but can not get the actual employment, it will inevitably reduce the attraction of the University, which is very bad for our country, the image of the whole country, will cause irreparable impact. For this reason, it is necessary to improve the problem of College Students' unemployment, and carry out scientific and comprehensive study. Finally, it can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unemployment assistance system for college students.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unemployment; unemployment insurance; unemployment insurance; insurance system目录摘要 (1)Abstract (2)前言 (4)一、研究的背景和理论概述 (5)(一)问题的提出 (5)(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5)(三)概念界定 (5)1 失业救助 (5)2 大学生失业救助 (6)二、当前我国大学生失业现状和外国先进经验 (6)(一)当前我国大学生失业情况概述 (6)(二)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学生失业救助体制 (7)三、我国当前大学生失业保障制度中存在的不足及缺陷 (8)(一)保险制度缺失 (8)(二)扶植力度较低 (9)(三)忽视大学生的基本要求 (9)四、大学生失业保障机制的发展探究具体措施探究 (9)1 借鉴国外先进经验 (9)2 加快立法脚步 (10)3 建立完善、统一的信息系统 (10)4 发展高校教育模式 (10)5 建立心理干预体制 (10)结论 (10)参考文献: (12)前言对于绝大多数大学生而言,经过竞争激烈的高考之后,进入高等院校学习,其目的除了学习相关知识之外,最重要的莫过于找到一份心仪的工作,为今后的人生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大学生失业补助金领取条件

大学生失业补助金领取条件

大学生失业补助金领取条件
大学生失业补助金领取条件:
一、基本条件
1.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经中国学位与学籍管理委员会认可的本科及以上学历;
2.毕业时间:报名申领失业补助金时,应首次毕业在两年以内(含);
3.报名时间:报名应在办理离校清理手续6个月内完成;
4.居住地址:参加认定保护期结束前,未在其他地区有连续90日以上实际居住证明;
二、可以申领补助的条件
1.单位就业人员:应为取得当地人民政府就业网正式登记的就业单位,符合劳动合同等事项的有效法律文书;
2.自主就业人员:已按照就业政策规定实际办理企业法人登记,取得当地人民政府就业网正式登记通知;
3.自谋职业人员:符合相关规定,经本地乡镇(街道)或团体县级就业管理机构认定;
4.自由职业人员:符合相关规定,经本地乡镇(街道)就业管理机构审核认可;
5.创业公司人员:以创业公司的名义注册的企业,拥有就业登记证
明,取得营业执照及个体工商户许可证;
三、申请补助金所需材料
1.就业表现材料:为报名参加相应部门或地方人民政府主管就业网登记就业人员;
2.薪资证明、劳动合同或储蓄存折:符合劳动合同等事项有效法律文书;
3.高等学历毕业论文或本科以上学位论文;
4.相关注册证明:企业法人登记、营业执照、个体户和自谋职业认定证明等;
5.申请补助的离校清理证明:来自学校官方网站的离校电子证书,并经学校招生就业处批准确认。

对我国大学生失业保险制度的研究

对我国大学生失业保险制度的研究

对我国大学生失业保险制度的研究【摘要】近年来,毕业人数激增,就业形式愈发严峻,国家将大学生失业纳入保险的规制范围,但就大学生失业保险制度的建立还存在一些问题。

文章基于对目前失业情况的研究,并借鉴外国失业保险制度,提出了个人观点来呼吁建立完善的大学生失业保险制度,以更好地促进再就业。

【关键词】大学生;失业保险;制度;建议【中图分类号】f2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8-0031-011 大学生就业现状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之前,我国实行的就业制度基本上是“就业包分配”,自九十年代中后期开始,毕业包分配就淡出了历史的舞台,而“自主择业”的新型的就业观渐渐覆盖了全国的各大高校。

九十年代中后期,全国各高校纷纷进行了扩招,乃至于大学生就业状况此后开始处于下滑状况。

据中国统计年鉴资料(2008年)显示,应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率2001年为80%的就业率;2002年80%的就业率;2003年75%的就业率;2004年73%的就业率;到2005年达到2001年到2008年就业率的最高为87.7%,此后三年里,基本维持在70%的就业率,就此看来,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2009年中国青少年权益状况研究报告蓝皮书首次披露了我国大学生就业状况情况,并公布了2008年到2009就令人惊讶的高校毕业数据。

失业的大学生约占当年度毕业生的20%到30%,这就意味着每年有超过上百万大学生当年毕业同时“失业”。

同时,本年度,教育部召开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教育部部长、党组书记袁贵仁在会上强调各地教育部门和高等学校要不松懈、不动摇,继续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当前就业工作的首位”的重要决策。

据以上数据的统计和国家政策的调整,我们能够深切感受到大学生失业问题的严峻,但是我们应该知道失业问题不是一朝一夕造成的。

适当的失业也许是经济发展优胜略汰的结果。

就14部委联合发出的《关于切实做好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来说,已是一个很大的突破,但仅仅凭借通知,对失业问题的解决效果还是不够。

失业救助:大学毕业生失业保障制度的现实选择

失业救助:大学毕业生失业保障制度的现实选择
的极 大 浪 费 , 时大 量 的失 业 大学 生 变 为 社 会 闲 散 人 同
近年来 ,中国的高等 教育事 业发展 迅速 , 随着教 育产业化 的改革 以及高校招生规模 的逐年 扩大 , 多 更 的高 中毕业生能够接受到 中国的高等教育 ,中国的高 等教育更加普 及化 、大众化 。同时 , 随着 高等 教育 的 逐渐大众化 , 越来越多 的高校毕业 生被培养 并输送 至 社会 ,由此也带来 了一些社会 问题 , 中近年 来最 引 其
据教育部 的资料 ,自 2 0 0 7年 以来 连续 几 年 的就业 率 仅在不足 7 % 的水平 ,而这个数据里 尚包含 了诸 如高 0 校生“ 被就业” 等种种水分 。 ④ 大学生毕业生 的失业 问题 已经成为引起社会 广泛
业而暂时中断生活来源 的劳动者提供物质资金 帮助 的 制度 ; 而失业救助是指国家通 过对 国民收入 的分配 与
员更容易激发各种社会矛盾 , 而引发大学 生高科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进
人关注 的就是大学毕业生 的失业 问题 。 据教育部部 根
长袁贵仁 曾在会议上 的表示 , 0 0年全 国普通高 校毕 21 业生规模将达 6 0 万人 ; 国 内几大 教育 网站 的统 3余 而 计数据显示 , 加上往届未就业 的毕业 生 , 0 0年需 要 21 就业 的毕业生数量有可能达 到 70万之 多。人力 资源 0 社会保 障部表示 , 0 0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推进行 动的 21 目标是高校毕业生离校时初次就业率达 7 %左右 , 0 应 届 高校毕业生 当年底总体就业率达 8 %以上。 2 1 0 仅 00

洛 阳 师范 学 院学 报 2 1 第 4期 0 0年
关键词 :大学毕业生;失业保障 ;失业救助 ;失业保 险

浅谈大学生失业保险问题及建议

浅谈大学生失业保险问题及建议

浅谈大学生失业保险问题及建议【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突出。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失业保险问题及建议。

在我们将从大学生失业保险的重要性以及大学生就业压力现状两个方面入手。

在我们将分析大学生失业保险制度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并呼吁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

在我们将进一步提出加强大学生失业保险制度的建议,强调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的重要性。

通过对这一重要议题的探讨,我们希望引起社会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关注,为大学生提供更好的就业保障和指导,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大学生的成长。

【关键词】大学生、失业保险、就业压力、制度现状、问题、原因、建议、就业指导、加强、结论、建议、就业质量。

1. 引言1.1 大学生失业保险的重要性大学生失业保险的重要性在于为大学生提供了一种保障机制,帮助他们在面对突发失业时能够有一定的经济保障。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大学生就业压力逐渐增大,失业率也在逐年攀升。

而失业保险则能够为大学生在失业后提供一定的生活保障,减轻他们的经济压力,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在现代社会,失业不再是个案,而是一种常态。

加强大学生失业保险制度的建设,对于保障大学生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稳定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仅仅依靠父母或个人积蓄无法完全解决大学生面临失业时的经济问题,而有了失业保险的支持,大学生在失业后可以更加从容地寻找下一份工作,减少了生活上的焦虑和压力。

大学生失业保险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和支持。

1.2 大学生就业压力现状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大学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大。

一方面,随着高校毕业生数量的增加,就业市场供大于求,导致大学生就业压力持续上升。

许多大学生在就业时面临着种种困难,比如缺乏实践经验、不符合招聘要求、薪资待遇低等问题,这些都给大学生找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现代社会对大学生的就业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大学生具备专业知识,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简析大学生失业保险重要性

简析大学生失业保险重要性

简析大学生失业保险重要性近年来,大学生失业率不断攀升,这直接影响到他们的生活质量,也给社会造成了不小的经济压力。

针对这一问题,相当一部分的国家实行了大学生失业保险政策,旨在为大学生提供安全的就业保障。

本文旨在简析大学生失业保险的重要性。

首先,大学生失业保险可以有效减轻失业造成的经济负担。

失业对于毕业生来说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既要承受心理上的沉重负担,同时也需要面对失去经济来源的压力。

如果有失业保险的支持,失业者可以获得一定的失业金,减轻经济压力,给求职者在找到新的工作之前提供了保障,减少他们在经济上的难度。

其次,大学生失业保险可以提高求职者的就业意愿。

失业保险给予了毕业生一定的经济支持,让他们在找到工作之前有一定的安全保障,由此便可以减少由于失业造成的一定的心理压力,从而提升求职者的就业意愿,增强求职者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再次寻找到工作的速度也会更快。

这样就能够让毕业生在工作找寻上不断保持积极性,进入到社会生活中。

再次,大学生失业保险可以帮助失业者提高就业技能。

在失业期间,毕业生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参加培训或者学习相关的技能和知识,这样就可以提高毕业生的就业技能,使他们在找工作期间具有更好的竞争力,在就业面试中更有优势。

而这并不需要毕业生必须自己掏腰包,失业保险可以提供对于个人培训的补贴费用或者提供就业技能培训项目等等。

可以说保险政策能够为失业者们提供多方面的帮助。

最后,大学生失业保险还可以促进经济稳定发展。

失业率的沉重负担将使政府经济承受压力,薪金的减少和财富流失同样会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

保障失业者的利益和权利,可以让他们在不同的压力环境中生存,保障了社会安定和经济增长。

总之,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以及就业竞争的日益激烈,大学生失业保险问题变得日益突出。

大学生失业保险通过为毕业生提供安全的就业保障,缓解经济压力,提高求职者的就业意愿和技能,促进经济的稳定发展,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社会保障政策。

因此,各国政府应该更加注重大学生失业保险的推广和落实,从而为社会经济长期稳定发展提供力量保障。

大学生失业保险金领取条件【推荐】

大学生失业保险金领取条件【推荐】

大学生失业保险金领取条件【推荐】对于家庭困难,且在毕业当年年底尚未能成功就业的大学生,国家有专门的政策帮扶,就是大学生失业保险。

它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保险的主要项目之一。

大学生要领取失业保险应当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呢?小编与你一起分享。

一、大学生失业保险金领取条件家庭困难、当年底未就业并进行失业登记的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次年1-6月可申领失业补助金。

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省民政厅等部门日前联合出台《河北省应届高校毕业生失业补助金申领发放暂行办法》。

二、领补助金先进行失业登记《办法》规定,生源地为河北省户籍,经相关部门认定为困难家庭,当年底未就业并进行失业登记的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可申领失业补助金。

依据该办法,高校毕业生应持身份证等有效证明,到户籍所在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进行失业登记,领取就业失业登记证。

劳动保障部门设立的失业保险经办机构受理高校毕业生领取失业补助金的申请,审核确认领取资格,核定失业补助金,负责发放失业补助金和调查统计、咨询服务等工作。

三、失业补助金最长领6个月高校毕业生申领失业补助金时间为毕业后第二年1-6月,每月10日(遇公休日顺延)前向户籍所在地的市、县(市、区)经办机构提出申请,初次申领失业补助金的,应填写失业补助金申领登记表,并出示身份证、毕业证书、就业失业登记证、困难家庭证明文件、档案等证明材料。

经办机构自受理高校毕业生领取失业补助金申请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对申领者的资格进行审核认定,并将结果及有关事项告知本人。

经审核合格者,从其提出申请当月起计发失业补助金。

失业补助金标准为高校毕业生户籍所在地的市、县(市、区)失业保险金最低标准的90%,但不得低于同级民政部门规定的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失业补助金的领取期限最长为6个月。

四、6种情况将被认定为困难家庭依据该办法,县级民政部门负责认定高校毕业生困难家庭。

其中,持《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证》或《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证》原件及复印件的,被认定为困难家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失业补助政策的现行做法及局限性一、大学生失业补助制度近几年,由于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钩、大学毕业生自身因素以及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等原因,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大学毕业生失业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各级政府也意识到做好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关系到广大毕业生的长远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因此而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其中之一就是大学生失业补助政策。

(一)国家大学生失业补助政策《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3]49号)提出“毕业半年以上未能就业并要求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可持学校证明到入学前户籍所在城市或县劳动保障部门办理失业登记。

劳动保障部门所属的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和街道劳动保障机构应免费为其提供就业服务。

”“对于因患病等原因短期无法工作并确无生活来源者,由民政部门参照当地城市低保标准,给予临时救助。

”这是国家首次提出按照城市低保标准给予贫困大学生临时救助。

2006年,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民政部、财政部、人事部、劳动保障部等十四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切实做好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教学[2006]8号),明确规定各地有关部门要加强对离校后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工作。

离校后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可到各类人才和职业中介机构登记求职,政府举办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人才交流服务机构、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应提供免费职业介绍服务。

有就业愿望的应届毕业生9月1日后仍未就业的,可到入学前户籍所在城市或县劳动保障部门办理失业登记,劳动保障部门和人事部门应免费提供专门的就业服务,组织其参加职业培训或就业见习。

高校毕业生因短期无法就业或就业后生活仍有困难的,民政部门要及时按照有关规定为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提供最低生活保障或临时救助。

(二)辽宁省大学生失业补助政策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20 03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3〕49号),做好辽宁毕业生就业工作,辽宁省人民政府发布了《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若干政策的通知》(辽政发[2003]26号)规定毕业生回生源地半年以上仍未就业的,可持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证明到户籍所在市或县劳动保障部门办理失业登记。

对已进行失业登记的高校毕业生,要纳入城镇就业和失业统一管理。

对于因患病等原因6个月内无法工作并确无生活来源的,可持学校证明,由各地民政部门参照当地城镇低保政策标准,给予临时救助。

2004年辽宁省人民政府又发布了《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若干政策的补充通知》(辽政发[2004]21号)强调做好未就业大学生的登记、培训工作。

高校毕业生毕业半年后仍未就业的,可到居住地社区劳动保障工作机构(农村毕业生到县级劳动保障工作机构)进行失业登记,领取失业证。

进行失业登记的高校毕业生凭失业证,可享受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免费职业指导、职业介绍等就业服务,可免费接受1次就业前的岗位应用技能培训或“订单式”培训。

《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2007年全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辽政办发〔2007〕40号)提出建立完善的高校毕业生失业登记制度,加大对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指导和服务。

08《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促进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强调县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失业保险制度,切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失业登记、临时救助和就业后社会保险参保等工作,依法确保失业毕业生的基本生活。

(三)其他各省市的大学生失业补助政策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3]49号)之后,其他各省市的促进大学生就业政策也相继出台,例如广东、南京于2006年把失业大学生纳入低保政策。

2006年9月,武汉市民政局发布消息,凡是没找到工作且生活困难的大学生,均可在其户口所在地基层民政部门申领低保或临时救助。

《河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河北省应届高校毕业生失业补助金申领发放暂行办法的通知》(冀劳社[2007]55号)规定,高校毕业生持《居民身份证》等有效证明,到户籍所在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进行失业登记,领取《就业失业登记证》。

失业补助金标准为高校毕业生户籍所在地的市、县(市、区)失业保险金最低标准的90%,但不得低于同级民政部门规定的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失业补助金的领取期限最长为6个月。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粤府办[2009]34号)提出改革高校毕业生失业登记办法。

高校毕业生离校时仍未实现就业的,可到户籍所在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免费办理失业登记,领取《广东省就业失业手册》,凭《广东省就业失业手册》享受各项免费公共就业服务和就业扶持政策。

登记失业6个月以上的高校毕业生,可按失业保险金标准按月给予临时生活补助,最长不超过6个月。

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自登记失业当月起即可按月申领临时生活补助。

具体申领办法由各地参照失业保险金申领办法制订。

二、大学生失业补助政策的局限性现行的大学生失业补助政策,有的省市完全按照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来操作,有的省市与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略有差异,如覆盖对象包括非困难家庭的失业大学生,全部或部分资金来源于失业保险基金,失业补助金标准高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无论采取那种方式,现行的大学生失业补助金政策都存在很多问题。

1.低保政策覆盖范围有限。

大学生“低保”政策并没有和以前的“低保”政策有什么不同。

大学生和一般人一样,要符合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才能领取“低保”。

按照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享受低保待遇的条件的规定——“家庭人均收入水平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而生活发生困难”,如果失业大学生的家庭人均收入经审查确实低于当地低保标准,那么他们自然应该享受低保,贫困家庭的失业大学生本来就涵盖在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之内。

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出台的政策也只是为失业大学生的最低生活保障“兜底”,大多省市的非困难家庭的失业大学生是不能领取失业补助金的。

2.对失业大学生回原籍进行失业登记的规定阻碍了大学生的流动性。

各省市都规定失业大学生“到入学前户籍所在城市或县劳动保障部门办理失业登记”,城镇户口大学生到入学前户籍社区劳动保障工作机构进行失业登记,而农村毕业生要到县级劳动保障工作机构领取失业证。

进行失业登记的高校毕业生凭失业证,可享受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免费职业指导、职业介绍等就业服务。

这种失业大学生回原籍进行失业登记、享受职业介绍等就业服务的政策规定,阻碍了大学生的合理流动,不利于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当前大学生为了寻求理想工作而跨省市流动的行为相矛盾。

3.失业大学生申领失业救助金的程序繁琐,条件苛刻。

按照政策的要求失业毕业生首先要到劳动保障工作机构进行失业登记,由之介绍就业。

如果对劳动保障工作机构安排的两次就业都觉得不合适,劳动保障工作机构才会出具相关的失业证明。

拿到失业证明的毕业生才可以向街道或县级劳动保障工作机构或民政部门提出申请,符合低保条件的毕业生提出申请后,还要由居委会上门进行调查。

最后,经街道审核和民政局公示后,才能申请成功。

4.家庭经济状况调查可能会伤害大学生的自尊心。

脆弱而敏感的大学生,因为找不到工作而难堪,申领低保会更让他们感到没有颜面,在社会阶层中本来处于较高阶层的大学生因为申领低保而降为弱势群体,是大学生自身及其家人都无法接受的。

低保政策属于社会救助制度,需要通过家庭经济状况调查才能享受低保待遇,“张榜公布”、“民主评议”使饱受求职挫折的大学生更加难堪。

失业大学生心理上无法接受低保救济,不会为了每月几百元的失业补助金而牺牲颜面,更担心亲戚、朋友也会因此瞧不起自己。

本来就繁杂又使失业大学生很没面子的申请程序,会使大多数自尊心很强的大学生不去领“低保”。

在武汉、南京、烟台等地,大学生低保政策出台之后的一段时间甚至三年内都无人申领低保,更加说明了这个问题。

5.现行政策未能充分发挥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功能。

失业大学生的真正需求并不在于基本生活保障,而是提高自身的就业能力、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

而大学生失业救助制度偏重其生活救济,促进就业再就业的功能明显不足。

基本的生活补助甚至不能维持大学生的基本生活,寻求工作的交通费、住宿费等没有保障。

相关的职业培训、就业指导没有很好地落实。

培训人员的技能水平有待提高,单一的培训不能满足技能不同、对工作的期望值不同的失业大学生的不同需求。

公共就业服务人员数量有限,不可能对大学毕业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性化培训。

6.用失业保险基金支付大学生失业补助金不符合权利与义务对等的原则。

目前有的省市以失业保险基金支付部分或全部大学生失业救助金。

在广东,登记失业6个月以上的高校毕业生,可按失业保险金标准按月给予临时生活补助,最长不超过6个月。

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自登记失业当月起即可按月申领临时生活补助。

临时生活补助资金由就业专项资金列支,并按有关规定从失业保险基金结余部分安排部分资金,转入就业专项资金。

河北省的失业补助金是在失业保险基金“其他费用”项下列支的。

但是按照《失业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的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失业人员,可以领取失业保险金:( 1) 按照规定参加失业保险,所在单位和本人已按照规定履行缴费义务满一年的;( 2) 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 3)已办理失业登记, 并有求职要求的。

”按此规定,刚刚毕业尚未找到工作的大学生,从未缴纳过失业保险金, 是不能领取失业保险金的。

因此这些省市动用失业保险基金支付失业补助金的做法是违背社会保险的权利与义务对等原则的。

三、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对策研究由于大多省市的大学生失业补助政策只针对困难家庭的失业大学生,再加之失业大学生需要回入学前户籍所在城市或县劳动保障部门办理失业登记、申请失业补助金程序繁琐、失业大学生碍于面子问题不愿领取低保等原因,符合低保条件的失业大学生中也只有很小一部分人领取了低保,因此失业补助金制度并不能很好地对失业大学生发挥作用。

为了保证制度的公平性,大学生并不能因为其身份而在低保制度中享受特殊待遇,失业补助金制度所需资金应由各级地方财政予以支付,不能占用失业保险基金,失业补助金的管理方法、待遇水平应和其他困难群体一样。

所以笔者建议帮助失业大学生度过暂时难关的方法应该是在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基础上建立自愿性的大学生失业保险制度。

作为一种“兜底”制度,大学生低保政策还是必要的,未参加大学生失业保险、符合低保条件的失业大学生可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而参加大学生失业保险的失业大学生享受失业保险待遇。

要发挥大学生失业保险制度促进就业的功能,政府要加强公共就业服务能力建设,完善劳动力市场,调整高校专业设置,建立大学生自主创业机制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