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待过五家倒闭公司,总结企业倒闭的14个真相
企业破产的常见原因

企业破产的常见原因企业破产是指由于企业无力偿付债务、运营不善等原因,无法维持正常经营而导致企业关停的现象。
企业破产的常见原因有以下几点:1.经营不善:企业破产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就是经营不善。
包括企业管理不善、竞争力不强、销售不善、盈利能力不足等问题。
例如,企业没有正确的市场定位和营销策略,导致产品无法获得市场认可,销售额低下;企业管理混乱,造成人力资源浪费和成本上升;企业没有及时调整战略,适应市场变化等等。
2.资金问题:资金问题是企业破产的一个重要原因。
包括企业的资金链断裂、资金流动性问题、严重的负债压力。
企业的运营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包括原材料采购、工资发放、设备购置等,如果企业无法及时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就会导致企业无法正常运营。
另外,如果企业负债过大,无法偿还债务,也容易导致破产。
3.市场竞争激烈:市场竞争激烈也是企业破产的一个常见原因。
在如今的市场环境中,大多数行业都存在激烈的竞争,企业面临着来自同行业的竞争对手的压力。
如果企业无法从竞争中脱颖而出,无法获得足够的市场份额和利润,就容易导致破产。
4.外部环境因素:外部环境因素也是导致企业破产的一个常见原因。
比如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如经济衰退、金融危机等。
另外,政府政策的变化、法律法规的调整等对企业的经营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这些外部环境的变化可能会使企业的成本上升、市场需求下降、市场准入难度加大等,从而影响企业的运营。
5.管理不善和腐败行为:管理不善和腐败行为也是企业破产原因之一。
企业内部存在管理混乱、决策失误、财务不透明等问题,导致企业无法有效运营。
另外,一些企业还存在腐败行为,如贪污、侵占公司资产等,这些行为不仅会导致企业财务损失,还会给企业形象和声誉带来负面影响。
总之,企业破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除了经营不善、资金问题、市场竞争激烈等内部因素外,外部环境的变化和管理不善腐败行为也是常见的原因。
为了防止企业破产,企业需要加强管理,提高竞争力,合理规划资金使用,灵活应对市场变化,并保持良好的外部关系。
为什么企业会倒闭?

为什么企业会倒闭?一、管理层失误导致企业倒闭1. 不善于战略规划:企业领导层对市场趋势和竞争对手的研究不足,缺乏对未来发展方向的准确判断和战略规划。
2. 管理决策失误:企业管理层在重大决策上缺乏理性思考和科学分析,偏离市场需求,导致产品失去竞争力。
3. 过度扩张:管理层盲目追求规模,不顾市场需求和企业自身实力,导致企业负债累累,无法偿还。
二、人力资源管理不善造成企业倒闭1. 高层腐败严重: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违法乱纪、贪污腐败,导致企业形象受损、资金流失。
2. 人员流失频繁:企业未能有效留住人才,人员持续流失,造成企业核心竞争力不足。
3. 组织架构混乱:企业对人员配备、职权划分、工作流程等组织架构不合理,导致管理混乱、效益下降。
三、市场竞争激烈导致企业倒闭1. 市场份额被逐渐侵蚀:市场竞争加剧,新兴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低价格侵蚀传统企业的市场份额。
2. 产品失去竞争力:企业的产品在品质、技术、服务等方面逐渐失去竞争力,导致销量下滑,市场份额减少。
3. 市场需求变化:市场需求不断变化,企业未能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和市场定位,导致产品无法满足消费者需求。
四、金融困境导致企业倒闭1. 资金链断裂:企业融资渠道受限,无法持续资金流入,导致企业无法维持正常的运营和发展。
2. 财务管理混乱:企业财务管理不规范,资金使用不合理,导致资金流失和负债增加。
3. 经济周期波动:经济周期波动导致市场需求萎缩,企业利润下降,无法应对经济困境。
总结:企业倒闭的原因多种多样,管理层失误、人力资源管理不善、市场竞争激烈、金融困境等都可能导致企业的衰退和倒闭。
为了避免企业倒闭,企业应加强战略规划,合理管理人才,关注市场变化,并注意财务风险的控制,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企业倒闭的原因分析

企业倒闭的原因分析1.资金问题:资金是企业运作的生命线,如果企业资金链断裂,经营就会面临困难。
资金问题可能来自于销售不佳、市场需求下滑、债务过大等原因。
当企业无法及时偿还债务或满足运营需求时,就可能导致倒闭。
2.经营问题:企业经营不善是导致倒闭的主要原因之一、经营问题包括管理层能力不足、市场竞争力弱、产品质量问题等。
如果企业不能持续提供具有竞争力的产品或服务,市场份额就会逐渐被竞争对手夺取。
3.市场环境变化:市场环境是企业发展的外部条件,如果市场环境发生变化,企业如果不能及时调整战略,就可能导致倒闭。
市场环境变化包括技术进步、消费习惯变化、政策法规调整等。
4.人才流失:人才是企业的核心资源,如果企业在人才管理方面存在问题,就会导致人才大量流失。
人才流失不仅会导致企业技术、经验的流失,还会削弱企业的竞争力,最终导致倒闭。
5.公关危机:公关危机是指企业在舆论环境中受到负面影响,从而导致声誉受损、销售下滑的情况。
一旦企业陷入舆论风波,就会引发公众对企业的不信任,影响到企业的经营状况。
若企业没有恰当的危机处理能力,就很有可能导致倒闭。
6.缺乏创新: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如果企业缺乏创新能力,就很难应对市场的变化和竞争的压力。
企业若不能及时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或服务,市场份额就会不断被竞争对手夺取,最终导致倒闭。
7.经济周期:经济周期波动会对企业的经营产生重大影响。
经济不景气时,市场需求下降,企业销售额下滑,利润减少,加之资金紧张,就容易引发倒闭。
在经济好转时,企业可以利用机会扩大市场份额,但如果企业没有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也可能错失发展机遇而倒闭。
综上所述,企业倒闭的原因多种多样,但可以归纳为资金问题、经营问题、市场环境变化、人才流失、公关危机、缺乏创新和经济周期等方面。
企业要想避免倒闭,就需要及时调整战略,加强管理,创新产品,提高竞争力,并保持与市场环境的良好沟通与适应。
私营企业倒闭原因分析

私营企业倒闭原因分析1.资金问题:私营企业通常面临资金紧张的问题,往往缺乏足够的资金来支付员工工资、采购原材料、支付供应商款项等。
这导致企业无法正常运转,最终倒闭。
2.管理不善:私营企业由个人或者少数股东控制,管理者的经验和能力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管理者如果缺乏相关经验和管理能力,无法有效地处理企业的运营问题,就会导致企业倒闭。
3.市场竞争压力:市场竞争激烈,对于私营企业来说,一旦市场份额被竞争对手夺走,企业的营业额会大幅下降。
而私营企业往往无法承受这种竞争压力,最终导致倒闭。
4.不符合法律法规:私营企业如果不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例如逃税、违规操作、环境污染等,会引发法律问题,甚至被责令停业整顿或关停。
这也是导致企业倒闭的重要原因之一5.产品或服务质量问题:私营企业的产品或服务质量是客户选择是否购买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私营企业的产品或服务质量不达标或者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客户将转向其他竞争对手,导致企业的销售额下降,最终倒闭。
6.经济周期波动:经济周期对企业经营产生重要影响。
在经济低迷期间,企业面临销售下滑、成本上升等问题,无法维持正常的经营运作,从而导致倒闭。
7.缺乏创新:企业需要不断创新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如果企业缺乏创新,产品或服务无法满足客户的新需求,企业将无法与竞争对手保持竞争力,最终倒闭。
8.拓展问题:一些私营企业在发展初期获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但后来没有及时进行拓展,无法抓住市场机会,导致企业逐渐衰退,最终倒闭。
9.人才流失:人才是企业发展的重要资源,如果企业无法留住核心的关键员工或者无法吸引到新的人才,将无法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转,最终倒闭。
10.自身问题:对于私营企业来说,创始者或者企业家的个人原因也可能导致企业倒闭,例如个人负债过大、管理能力不足、决策失误等。
综上所述,私营企业倒闭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涉及资金、管理、市场、法律、经济周期、创新、人才等多个方面。
因此,私营企业在运营过程中需要谨慎把握各种因素,及时调整策略,以降低企业倒闭风险。
导致企业失败的26个原因

导致企业失败的26个原因1.没有明确的商业目标和战略:企业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战略,导致经营方向模糊,无法有效地开展业务。
2.市场需求不确定:企业没有对市场需求进行充分的调研和了解,导致产品或服务无法满足客户的需求。
3.缺乏创新能力:企业没有注重创新,无法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
缺乏创新能力还可能导致产品过时。
4.人员不合适:企业的员工不具备必要的能力和素质,无法胜任工作,影响企业的运营和发展。
5.管理失误:企业的管理者在决策和执行过程中犯下错误,导致企业经营不善。
6.金融问题:企业面临资金短缺、财务不健康等金融问题,无法维持正常的运营。
7.销售策略不当:企业的销售策略无法吸引客户,导致销售额下降。
8.市场竞争激烈:企业所在的市场竞争激烈,无法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9.供应链问题:企业的供应链管理存在问题,导致产品供应不稳定或成本过高。
10.销售渠道狭窄:企业仅依赖少数销售渠道,无法覆盖更广泛的市场。
11.没有对内部流程进行优化:企业内部流程不清晰、效率低下,影响工作效率和客户满意度。
12.企业文化薄弱:企业缺乏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影响员工的士气和工作积极性。
13.没有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企业在供应商、客户等关键合作伙伴方面没有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14.品牌形象不佳:企业没有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导致品牌在市场上没有竞争力。
15.没有考虑法律法规问题: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法律法规的要求,导致面临法律风险或纠纷。
16.过度扩张:企业过度扩张导致资源过于分散,无法有效地管理和控制。
17.资源管理不当:企业在人力、物资等资源管理方面存在问题,导致管理困难和成本增加。
18.产品质量问题:企业产品质量不合格,影响用户体验和满意度。
19.未投资于市场营销:企业在市场营销方面未投入足够的资源,导致产品销售低迷。
20.没有适应市场变化:企业没有及时适应市场的变化,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21.对竞争对手的低估:企业低估了竞争对手的实力和市场影响力,导致在竞争中失败。
中小企业倒闭的十大原因总结

中小企业倒闭的十大原因总结在中国,每天都有很多新的中小型企业诞生,也有不少中小型企业倒闭。
他们的生命力并不算很强,此种公司尽管数量大,但经受市场风浪的能力弱,有些难逃市场淘汰的噩运。
它们通过破产程序退出市场除遭遇其他公司诸如周期长、职工安置难等困难外,还存在许多特有的障碍。
存在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今天就来总结下中小型企业倒闭的原因。
一、哥们式合伙,仇人式散伙在中国,合伙公司到处可见,有些是自家兄弟姐妹,有些是称兄道弟的好兄弟,他们在创办公司之前,都是以情感和义气来处理相互之间的关系的,对于制度和股权,有很大一部分是没有确定或者是很模糊的,当企业发生了什么重大变革或是企业做大后,制度和股权开始变得重要,所谓的情感和义气都不再重要,利益才是最重要的,于是开始争吵,猜疑,最后分家,企业不是剑拔弩张内耗不止,就是梁山英雄流云四散。
这也是中国合伙型企业最常见的聚散模式。
所以不管关系多好,只要是合伙做生意或是投资,都应该确定好制度和股权。
二、盲目崇拜社会关系在商人的眼里,社会关系是商场竞争中重要的能力之一,在商场混就需要有人脉,关系可以推动生产力,但是并不是说生产力就是关系,不是有关系就能把一切问题解决,当你把社会关系当成解决企业发展所有问题的灵丹妙药的时候,那么企业的生命也开始变得弱不禁风了,很可能一阵风吹,企业就倒了。
所以一定要切记,不能把企业的所有都依赖社会关系来解决。
三、迷信“空降兵”不能及时发现身边的人才,放弃身边的人才,迷信远方的大师,这是中国企业教训最多的做法.虽然教训最多,但是还是很多人会犯同样的错误.不要太过迷信远方的大师,试着相信身边的人,也许能够会更好一点.四、企业支柱亲信化再亲的人,都需要公私分明,不可没有制度,中国企业大部分都是这样,靠人来控制人,而不是制度来控制人,这种以情感为纽带的企业,存活率也会低得可怜,所以还是那句话,再亲近的人,都不可亲信化,一个企业的长远是需要靠制度来支撑的。
中小企业倒闭的十大原因总结[1]本月修正2023简版
![中小企业倒闭的十大原因总结[1]本月修正2023简版](https://img.taocdn.com/s3/m/e3074626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20.png)
中小企业倒闭的十大原因总结中小企业倒闭的十大原因总结引言中小企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管理不善、市场变化等原因,许多中小企业最终倒闭。
本文将总结中小企业倒闭的十大原因,旨在帮助中小企业主避免类似的经营困境,提高企业的长期生存能力。
1. 融资问题中小企业往往面临融资困难,无法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来扩大生产和开展业务。
这使得他们无法满足市场需求、无法投资研发创新、无法扩大规模,最终导致企业无法竞争和持续经营。
2. 销售问题许多中小企业存在销售问题,包括销售渠道不畅、销售能力不足等。
如果企业无法有效销售产品或服务,就无法获得足够的收入来支持企业的正常运营,最终可能导致倒闭。
3. 管理问题中小企业的管理问题是导致倒闭的常见原因之一。
管理团队缺乏经验和专业能力,无法应对市场竞争和业务挑战。
另外,管理者往往难以制定合理的战略规划和决策,进一步加剧了企业的困境。
4. 高成本问题中小企业往往面临高成本压力,包括人力资源成本、原材料成本、租金成本等。
如果企业无法控制成本,就很难实现盈利,进而导致倒闭。
5. 不合理的定价策略许多中小企业在定价策略上存在问题,往往定价过高或过低。
如果定价过高,可能导致产品无法与竞争对手相抗衡;如果定价过低,可能无法覆盖成本和获得利润。
不合理的定价策略直接影响了企业盈利能力,加速了倒闭的发生。
6. 产品或服务质量问题中小企业在产品或服务质量上的问题也是导致倒闭的原因之一。
如果产品质量不达标、服务不满足客户需求,将失去客户的信任和支持,最终导致市场份额下降,企业无法维持经营。
7. 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小企业常常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特别是与大型企业竞争时更加明显。
由于中小企业的规模和资源限制,难以与竞争对手抗衡,无法在市场上取得优势,最终可能被迫倒闭。
8. 法律和合规问题许多中小企业由于缺乏合规意识或违反法律法规,面临潜在的法律风险和罚款。
这些问题不仅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还会破坏企业的声誉,失去客户信任,最终导致倒闭。
大多数工厂倒闭是什么原因?

大多数工厂倒闭是什么原因?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和市场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工厂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繁荣之后,不得不面临倒闭的风险。
那么,大多数工厂倒闭是什么原因呢?一个显而易见的原因是市场需求的变化。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市场需求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
如果工厂不能及时调整生产方向和产品结构,不能适应市场的变化,就会面临生产过剩和销售困难的问题,最终导致倒闭。
管理不善也是导致工厂倒闭的一个重要原因。
管理不善可能表现为生产成本过高、生产效率低下、员工素质不高等方面。
这些问题都会导致工厂的利润率下降,甚至亏损,最终导致倒闭。
第三,资金链断裂也是导致工厂倒闭的原因之一。
资金链断裂可能表现为资金周转不灵、债务过高、投资失败等方面。
如果工厂不能及时解决资金问题,就会陷入资金链断裂的困境,最终导致倒闭。
第四,政策环境的变化也可能导致工厂倒闭。
政策环境的变化可能表现为政策扶持力度减弱、税收政策变化、环保政策变化等方面。
如果工厂不能及时调整生产方向和经营策略,不能适应政策环境的变化,就会面临倒闭的风险。
第五,竞争压力也是导致工厂倒闭的原因之一。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工厂面临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
如果工厂不能及时调整生产方向和经营策略,不能适应竞争环境的变化,就会面临倒闭的风险。
大多数工厂倒闭的原因主要包括市场需求变化、管理不善、资金链断裂、政策环境变化和竞争压力等方面。
工厂要想避免倒闭,就需要及时调整生产方向和经营策略,提高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做好资金管理和风险控制,同时关注政策环境和市场竞争的变化,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适应能力。
大多数工厂倒闭是由多种原因共同作用导致的。
只有在全面把握市场需求、优化管理、加强资金管理、适应政策环境和竞争压力的才能有效地避免工厂倒闭的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他待过五家倒闭公司,总结企业倒闭的14个真相创业看似美好,但要成功却前路坎坷。
它就像雪山,看着近在眼前,却可能遥不可及。
据市场调查数据显示,2015创业成功率只有5%,90%甚至更高比例的创业公司都会失败;就算拿到了投资,51%创业公司在五年内也会销声匿迹。
失败一定是坏事吗?答案是否定的。
成功不一定要靠自己一步一个血印走出来,还可以从别人失败的例子去总结和学习,走出成功的道路。
他——一个80后创业者,毕业后待过五家公司,无一例外都倒闭了,百般无奈下只能自己创业,创业两年来,目前还算成功。
经过无数个日日夜夜他吐血总结企业倒闭的14个真相,如果有中了三项,那么你就要警惕了!01 盲目自信、盲目创业、盲目改行微微拼车由最高估值十亿元的互联网拼车app到倒闭只用了三个月,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创始人王永是个传统企业家,二十几年来都在设计领域闷声赚钱,虽精于传播,在全国各地拥有众多合作资源,但从未涉足过互联网创业,不懂互联网的核心,在各种拼车软件风靡全国的时候,盲目发展拼车app;在微微拼车最受资本追捧的日子里,甚至拒绝一家A股公司10亿人民币的收购请求,很快故事发生了致命的转折,滴滴顺风车来了,滴滴一下就吓跑了投资人。
为了维持微微拼车的正常运营,王永个人还拿出了2000多万元到公司,但是最后还是沦为了滴滴的炮灰。
事后王永反思——微微拼车致命的一击就是对市场的判断错误,自以为滴滴在短期内不会做拼车业务,忽略了行业的发展和对手的战略,错过了中信资本的10亿元人民币。
29岁的Ann是一个工作稳定的小白领,工作压力巨大,于是辞职下海经商,想着逃离老板的“魔掌”。
然而创业四年,辛苦储下的60万元打了水漂。
盲目涉足陌生的行业是Ann栽跟头的主因,创业之前Ann没有任何经商经验,不懂生意里面的行道,也没有任何的人脉关系,空有一股子激情,为此次失败埋下了的导火索。
Ann做的是特产店,从开始的门店选址到装修,都选择最佳的,甚至后来为了扩大消失,不停的投广告,这一切并没有为Ann带来预期的业务效果。
最后挣扎了四年,Ann 的第一次创业以失败告终。
结论:钱是给内行人赚的,在一个行业待的越久,赚钱的机会越多;反之,盲目自信,盲目改行无疑等于自杀。
要想成功,必须明确未来发展方向,不跟风。
02 公司才开业,定位不聚焦,业务范围宽泛这里讲个要钱有钱、要人才有人才,但是最终因为定位不清晰而破产的例子。
1999年亿唐网的创始人唐海松在上海创立了亿唐公司,此时他本人刚刚获得哈弗商学院MBA学位,可谓风华正茂、才华横溢。
亿唐网在鼎盛时期,拥有5000万美元左右的融资,有一半的员工来自哈佛、芝加哥、匹兹堡、麻省、普林斯顿、复旦、清华等名牌院校,拥有在麦肯锡、普华永道、博雅等全球著名公司的工作经历。
但其定位极为宽泛,从网站到手表,从生活用品到模特公司,甚至参加电视剧的拍摄,没有一个核心业务。
网站内容贪大求全,毫无特色,除了邮箱等少数服务外,没有一个真正拿得出手的。
从1999年到2005年,亿唐的定位一直处于变化之中,没有核心业务,最后经过无数次的失败后,连域名都沦为被拍卖的下场。
结论:创业要成功,定位必须明确,要有一个拿得出手的核心业务。
03 事业心差这里要说的是山西海鑫钢铁的故事,作为山西第二大钢铁企业,也曾经是山西省规模最大的民营企业,是全国民企50强之一。
2003年海鑫钢铁董事长在办公室被枪杀,儿子李兆会仓促接班,其实一开始他是拒绝的,但其母亲和爷爷已经开启接班程序,李兆会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上任第一年,李兆会打了很漂亮的一场仗,还行钢铁成为当年中国民企中的“第一纳税大户”。
随后公司内部内斗不断,李兆会开始活跃于资本市场,沉迷在炒股当中,不爱实业,对公司事务不闻不问,甚至将公司掌控权交给已在上海结婚生子的妹妹李兆霞,李兆霞也只有在公司出现重大问题的时候才会露面。
11年时间,海鑫钢铁每况愈下,但在钢铁圈外的李兆会却“玩”的风生水起,不亦乐乎。
2014年11月,千疮百孔的海鑫钢铁申请破产重整,2015年宣布破产,这家曾经拥有数百亿资产的企业轰然倒塌。
个人认为,海鑫钢铁最终溃败,主因是其接班人无心实业热衷资本市场,在继承的责任下,被迫挑起担子,但做事三分钟热度,公司内部管理混乱,甚至将掌控权随意交与他人,企业无序发展,最终家族企业走向灭亡。
结论:没有事业心,纵然有百亿的家产,也会有败光的一天。
04 公司未营利,花钱无节制微微拼车,在公司最热闹的时候,每天都要补贴100多万元人民币,但后来却证明超过30%都落入刷单人的手中;地方分公司动辄向总公司要走上百万的推广费,却只带来不到1000的新用户;学习硅谷文化,大部分员工都拿着高薪,每个月花好几万的钱买水果酸奶。
然后这个疯狂的时间并不长,在花掉了4000多万元人民币以后,微微拼车轰然倒塌。
亿唐网,凭着诱人的创业方案,拿到两期5000万美元左右的融资,可以说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贵族。
创立伊始,财大气粗的亿唐很快在全国范围内迅速“烧钱”,仅一年时间,在宣传方面的投入就高达300万美元。
更有传亿唐在两个月里,就烧掉了1亿元人民币。
最终沦落到域名无人续费而被拍卖的下场。
竞投者仅以以3.5万美元投得。
结论:不管多有钱,都要学着省着花,否则后果很严重!05 公司产品或服务虚假诈骗先举个前段时间很火的例子。
2015年美国“女版乔布斯”被福布斯评为全球最年轻的白手起家女富豪,公司Theranos估值达到90亿美元,个人净资产高达45亿美元,但在2016年福布斯就将其个人净资产从高达45亿美元降为零。
这个传奇公司在一夜之间变得一文不值,原因就是这家公司产品弄虚作假,实际价值被严重高估,创业神话最终破灭。
曾经品牌价值近150亿元、在中国乳品界创造了很多第一的乳业巨头——三鹿集团,在一夜之间走向破产,遭人唾弃。
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当时的三聚氰胺污染事件,对企业声誉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影响,在社会舆论和强大的市场冲击下,终于资不抵债而被迫宣布破产。
昆明泛亚有色金属交易所曾经是全球最具规模的稀有金属现货投资及贸易平台,是我国最早由政府批准、监管的专业有色金属现货交易所。
2015年这家号称世界最大的稀有金属交易所,延续了数年疯狂的围猎资本游戏,最终使22万投资者的430亿元资金难以讨回。
随着泛亚事件的不断升级,批量文件流出,在无声起底这场游戏的真真相。
其模式暴露出庞氏骗局、不规范经营等质疑,而泛亚控制人更是失联,公安机关已依法立案侦查。
结论: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企业要长远生存和发展,必须少说空话,多干实事,凡是弄虚作假的都将走下神坛。
06 组织架构不健全(制度不完善)成立于2007年的武汉巴适餐厅曾经是武汉天地人气最旺的餐饮店,当时不少武汉的吃货们为了在巴适吃顿饭,排号都要等上2-3小时。
巴适餐厅从单店起家,后扩张到11家分店,然而从人气餐厅到穷途末路,巴适只用了三年不到的时间。
加速扩张、以规模取胜的经营方式给公司带来了强大的资金压力,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竞争者增多,巴适餐厅缺乏标准化管理,分店越多,在菜品口味质量、服务管理水平上的短板越突出。
2011年末,媒体曝光巴适回收吃剩的辣椒、消毒柜只是成列品、厨师赤手切菜配菜、上菜前学徒“尝鲜”等,揭露了巴适糟糕的卫生状况。
随后两年巴适的口碑和人气逐渐下滑,最后落得全盘关店停业,老板欠债600万元跑路的结局。
结论:企业谋发展,必须建立完善的组织架构和标准化制度,岗位必须实行标准化管理,按规章制度严格执行下去,否则就是在未来发展的路上埋了一颗定时炸弹。
07 老板很傻很天真,心慈手软(老板讲人情)这里举个反例。
在张瑞敏接手海尔之前海尔只是一个濒临倒闭的小电器厂,员工做事散漫,企业严重亏损,可是张瑞敏是如何用了20年的时间,将这个濒临倒闭的小厂打造成一个世界名牌企业冰一度跻身于世界500强之列的呢?是什么改变了散漫的工人?改变这一切的就是有纪律,所有行动都按照纪律来。
有一次开会张瑞敏由于个人原因迟到了,公司规定迟到必须罚站,此刻张瑞敏并没有端出老总的架子逃避处罚,而是自觉自主的按规定罚站,用实际行动做出了表率,也像员工展示了制度的震慑力。
海尔人的纪律性都非常强,在海尔很少会有人迟到早退,更不好有人会借着个人关系在公司胡作非为。
海尔是这样,联想是这样,华为和万科也是这样,这不仅仅是巧合,而是商业神话取决于铁的纪律和严格的执行。
就像多米诺股牌,一旦老板宽恕了某一个犯错的人,就会有更多犯同样错误的人出现,因为他们都认为会被原谅。
若老板养成的讲人情的习惯,将直接导致员工执行力下降,企业也会陷入被淘汰的厄运。
结论:企业要成功,就必须严格执行按规章制度办事,杜绝人情牌。
当企业中的制度成为摆设,员工无组织无纪律,只要讲人情就能逃离惩罚的时候,就是企业衰亡的时候。
08 商业模式不赚钱,企业无法盈利这里要讲一个悲伤的故事,主角是李东晋和他的我爱洗车。
李东晋——北大法律系毕业,曾拿过昌平区创业大赛冠军,2013年底,他开始对洗车感兴趣,随后和小伙伴创立了“捷洁洗车”,这就是我爱洗车的前身了。
2014年底,李东晋凭借精心准备的融资计划书,异常顺利的拿到500万元人民币融资,这500万却带着李东晋和他的我爱洗车走向了死亡的悬崖。
2015年,我爱洗车公司成立了,然而洗车工人大面积空缺。
五月底有企业出资千万欲收购“我爱洗车”,李东晋拒绝了。
直至6月中旬,这个洗车队已经烧掉400万元,7月洗车队所剩资金仅够支付下个月员工的工资。
10月大多数员工愤然离职,11月CEO跑了。
我爱洗车曾经的用户是这样评价的——我用过一次,7块钱洗一次车,还送一瓶玻璃水,两人洗了40分钟,傻子都能算出来这里面的成本远超收入。
从投入产出比来看,效益最好的是7月,洗车总收入14万元,开支200万元,平均每日亏损6.6万元;我爱洗车运营了十个月,洗车总收入为30万元,想想我也是醉了。
2009年下半年,新浪微博上线,用户增长迅速,一度引发了微博热。
2010年末,汤奕敏和他的小伙伴开发了Yibo微博Android客户端,很快良好的用户体验为他们带来了超过10万的用户。
此前这两位创始人从未花过一分钱做宣传,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
当时有网友评论道:Yibo甩其他客户端8条街。
可是这个“甩其他客户端八条街”的产品不久之后却被别的产品“甩了八条街”,直接导致被关闭的命运。
个人认为:Yibo倒掉的主要原因在于创始人过于理想化,只想着把用户量做起来,却没有想好企业盈利的方式;当用户量达到一定规模以后,却发现早已被竞争对手甩了八条街。
口碑虽好,却失去了商业化的机会!结论:一个企业没有赚钱的商业模式,利润无法支撑企业日常开支,就算拥有再好的创业理念,最终都难逃破产的厄运。
09 公司人才使用不科学,无大将可用1951年美籍华人创办了王安电脑公司,鼎盛时期公司每年营业额层高达30亿美元,员工达3万人,王安本人也曾名列美国第五大富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