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地生产力测定方法

合集下载

实习三、牧草生产性能测定

实习三、牧草生产性能测定

实习三、牧草生产性能测定一、目的和意义:掌握测定草原群落地上生物量的方法,并可为草原生产力的研究取得基本数据。

多年生和一年生草本植物群落的地上生物量积累是以一年内的生长期为周期的,不同年度之间不能连续积累。

二、仪器和用具:1m2的样方框、剪刀或小镰刀、塑料袋(15~35cm)、信封或纸口袋、纱布袋、小标签、药物天秤(0.1g)、扭力天秤(0.01g)、烘箱、登记表格、统计图纸、铁锹、铲刀、土壤筛、镊子。

三、方法和步骤:1、地上植物量的测定第一性生产有总第一性生产力(Pg)与净生产力(Pn),前者指一定期间内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所生产的有机物质总量,其中包括植物同期由于呼吸所消耗的有机物质的量(R)。

后者指一定期间内植物体实际积蓄的有机物质的数量,即Pg=Pn+R,主要包括现存量、立枯物量和凋落物量,还有动物采食量。

对草原、草甸等草本群落生产量的测定,常用直接收割法,这是植物群落学和农学上最通用的常规方法。

即直接将植物体地上枝叶及繁殖器官全部刈割下来进行烘干称重。

动物采食量测定较困难,在未被家畜采食的草地上,可忽略不计。

样地的建立:在典型的群落片段上,按要求的面积选定样地。

如果要求进行多次周期性测定,则应一次选好样地。

样地的重复数量须按统计学的要求来设计,并按研究工作的要求规定好测定的周期及日期,制定出测产的计划。

样地植物群落的登记,内容包括:植物种类、植物和高度、密度、株数、盖度等。

在规定的日期和样地上用剪刀分种刈割植物地上器官,装入薄膜塑料袋内,写好标签,并尽快进行野外称重(鲜重)。

称过鲜重以后,将样品装入信封或纸袋内,准备烘干。

如测定地上生物量的分层重量及计算产量结构,故需将每一植物种的样品按规定的长度(5cm或10cm)剪断,分别将每一段样品严格按次序分别收入信封内准备烘干。

如果要求按不同器官计算生物量时,则需按茎、叶、生殖枝等分别装入信封内准备烘干。

装入信封的样品要及时在电热烘干箱内保持65℃左右的温度烘烤8~10h(肉质植物还要延长烘干时间)。

草地生产力快速测定方法

草地生产力快速测定方法

草地生产力快速测定方法
草地生产力是指单位面积草地在一定时间内所能生产的干物质量,是衡量草地生态系统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草地生产力的快速测定方法对于草地管理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常用的草地生产力测定方法有割草法、收获法、生物量估算法等。

其中,割草法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其原理是在草地上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将样方内的草坪割下,称重后计算单位面积的干物质量。

这种方法测定结果准确可靠,但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不适用于大面积草地的快速测定。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近年来出现了一些快速测定草地生产力的方法。

其中,基于遥感技术的生产力估算方法是一种较为常用的方法。

该方法利用遥感影像获取草地植被指数,通过与实测数据的对比,建立草地生产力与植被指数之间的关系模型,从而实现草地生产力的快速估算。

这种方法具有测量范围广、测量速度快、成本低等优点,适用于大面积草地的快速测定。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基于草地土壤理化性质的生产力估算方法。

这种方法通过测定草地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氮、磷、钾等养分含量,建立草地生产力与土壤养分含量之间的关系模型,从而实现草地生产力的快速估算。

这种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等优点,适用于小面积草地的快速测定。

草地生产力的快速测定方法有多种,选择合适的方法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草地面积、测定目的、经费预算等因素进行选择,以实现快速、准确、经济的草地生产力测定。

草地生产力快速测定方法

草地生产力快速测定方法

草地生产力快速测定方法草地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其生产力的快速测定是保障草地健康和可持续生产的重要手段之一。

目前常用的草地生产力测定方法主要包括地上生物量法、植被指数法和气体交换法等。

本文将主要介绍地上生物量法及其应用。

一、地上生物量法地上生物量法是一种基于草地植物地上部分生物量的测定方法,其核心是通过测量草地中植物的地上部分重量,推算出草地植物的生长量、生产力等指标。

该方法通常分为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两种。

1.直接测量法直接测量法是指直接将草地植物地上部分割取、称重等操作,计算出植物生物量的方法。

常用的方法包括百分比法、串珠法和标准纸张法等。

(1)百分比法百分比法是一种常用的草地生产力测定方法,通过采取样林地上生物量,随后将其烘干至恒重。

然后根据草地样地的密度推算出草地每单位面积上的生物量和生产力。

百分比法能够测定草地植被的总生物量,但对草地植被的区分能力较弱。

(2)串珠法串珠法是一种实现草地植被生物量测量的方法,多应用于林、草地绿植的登楼或攀爬作业。

通过将植物地上部分割取,依次穿过橡胶珠串,随后称重。

最后,通过许多尺寸相同的珠子串起草地植被的生物量进行估算。

(3)标准纸张法标准纸张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草地生产力测定方法。

该方法将草地植被平整在标准面积(例如100cm×100cm)上,然后用剪刀剪得和标准纸张一样高,将被剪下的草叶和枝干称重。

标准纸张法操作简单、经济,对于对草地植被种类区分效果较好,但不能测量细小的植物茎杆。

间接测量法是一种通过利用与草地植物生长相关的表征参数估算植物地上部分生物量的方法,与直接测量法相比,具有更广泛的适用性和更为高效的测定过程。

常用的方法包括卫星遥感、植被指数及相关的统计学方法等。

二、应用通过以上介绍,我们知道地上生物量法是一种重要的草地生产力测定方法,尤其适用于北方寒区高寒草甸和牧草地等草地类型。

地上生物量法操作简单、不需要复杂的设备和技术,但对于不同草地植被类型的区分能力不同,且因草地生境和气候条件等因素影响较大,测定值易受到误差影响,限制了其实际应用场景的拓展。

草地监测方法

草地监测方法

草地资源监测方法一、意义草地资源既是畜牧业的生产资料,为发展新疆草原畜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物质基础;更重要的是,它也是人类生存环境的巨大维护者,在新疆特殊的荒漠区生态环境维护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天然草地资源的存在,对维护新疆区域生态平衡,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但是,新疆是干旱地区,生态系统十分脆弱,8.4亿亩的天然草地中有1/3是荒漠类草地,草地植被稀疏,覆盖度低,群落结构简单,草地生产力低。

加上人类的过度利用,造成新疆85%的天然草地处在退化之中,其中严重退化的已经达到37.5%。

而且目前仍然以每年435万亩的速度在增加。

草地退化,生态环境恶化已经成为制约新疆畜牧业,乃至整个经济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日益受到重视,草地资源的生态作用日显突出。

通过八十年代的调查,基本掌握新疆草地资源的分布、数量和质量,各地都有一批草地资源的本底资料,虽然这些资料有些过时。

但是,我们现在缺少对草地资源变化的资料,急需建立草地资源动态监测系统,以便准确地掌握草地资源的变化,为政府决策和合理利用天然草地提供决策依据。

二、监测方法与依据草地资源监测的方法可以分为:建立地面监测站,进行定位监测测定;利用遥感信息资料,进行动态监测。

草地监测可以采用打分法的方法进行。

目前,国内还没有比较成熟的草地资源监测的方法和依据。

主要是借鉴国外的一些方法。

从草地学的角度出发,草地资源监测实际就是评定草地的生长发育状况。

常用的评价方法有:1、草地植被的生态学评价(1)草地基况评价是指草原生长发育和发展的演替的基本情况,也可以形象地解释为草地的健康状况。

实际上就是对草地进行群落学和生态学的鉴定,以说明和比较草原实际和潜在生态—生产能力的差异。

它不是直接和普遍的生产能力指标,而是对群落发展的现状和趋势的评定,以间接和相对地表明生产能力。

植物群落指标评价法美国普遍采用的方法。

主要根据天然草地在放牧条件下,植被的演替变化划出优良、良好、中等、低劣四个状况级,为水土保持提供预防和治理草地的科学依据。

实习三、牧草生产性能测定

实习三、牧草生产性能测定

实习三、牧草生产性能测定一、目的和意义:掌握测定草原群落地上生物量的方法,并可为草原生产力的研究取得基本数据。

多年生和一年生草本植物群落的地上生物量积累是以一年内的生长期为周期的,不同年度之间不能连续积累。

二、仪器和用具:1m2的样方框、剪刀或小镰刀、塑料袋(15~35cm)、信封或纸口袋、纱布袋、小标签、药物天秤(0.1g)、扭力天秤(0.01g)、烘箱、登记表格、统计图纸、铁锹、铲刀、土壤筛、镊子。

三、方法和步骤:1、地上植物量的测定第一性生产有总第一性生产力(Pg)与净生产力(Pn),前者指一定期间内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所生产的有机物质总量,其中包括植物同期由于呼吸所消耗的有机物质的量(R)。

后者指一定期间内植物体实际积蓄的有机物质的数量,即Pg=Pn+R,主要包括现存量、立枯物量和凋落物量,还有动物采食量。

对草原、草甸等草本群落生产量的测定,常用直接收割法,这是植物群落学和农学上最通用的常规方法。

即直接将植物体地上枝叶及繁殖器官全部刈割下来进行烘干称重。

动物采食量测定较困难,在未被家畜采食的草地上,可忽略不计。

样地的建立:在典型的群落片段上,按要求的面积选定样地。

如果要求进行多次周期性测定,则应一次选好样地。

样地的重复数量须按统计学的要求来设计,并按研究工作的要求规定好测定的周期及日期,制定出测产的计划。

样地植物群落的登记,内容包括:植物种类、植物和高度、密度、株数、盖度等。

在规定的日期和样地上用剪刀分种刈割植物地上器官,装入薄膜塑料袋内,写好标签,并尽快进行野外称重(鲜重)。

称过鲜重以后,将样品装入信封或纸袋内,准备烘干。

如测定地上生物量的分层重量及计算产量结构,故需将每一植物种的样品按规定的长度(5cm或10cm)剪断,分别将每一段样品严格按次序分别收入信封内准备烘干。

如果要求按不同器官计算生物量时,则需按茎、叶、生殖枝等分别装入信封内准备烘干。

装入信封的样品要及时在电热烘干箱内保持65℃左右的温度烘烤8~10h(肉质植物还要延长烘干时间)。

牧草产量测定方法

牧草产量测定方法

牧草产量测定方法
嘿,你知道吗,牧草产量的测定可是非常重要的哦!这就像是给牧草来一场特别的“考试”,能让我们清楚地了解它们的生长情况。

那怎么来进行这个“考试”呢?首先,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样地,就像在一个大班级里选出几个有代表性的同学一样。

然后,在样地内用特定的工具,比如刈割器,把牧草割下来。

这过程中可不能马虎,要割得整齐干净,不然就不准确啦!割下来的牧草要称重,得到的就是鲜重。

但这还没完哦,还要把这些牧草烘干,去掉水分,再称一次重,这就是干重啦。

这里要特别注意,烘干的温度和时间都要严格控制,不然结果可就不靠谱啦!还有啊,在整个过程中,一定要认真仔细,不能有任何遗漏或错误。

在这个过程中,安全性和稳定性也是很重要的呀!就像建房子,根基要稳。

我们要保证在操作过程中不会对自己造成伤害,也要确保数据的稳定可靠。

不能今天测出来一个数,明天又变了。

这就需要我们严格按照步骤来,不能偷懒,不能随意更改。

那牧草产量测定有啥用呢?这用处可大啦!在畜牧业中,这可是关系到牛羊们能不能吃得饱饱的关键呢!通过测定,我们可以知道什么时候该收割牧草,能收多少,够不够牛羊吃。

这就像是我们知道自己有多少粮食一样重要。

而且这种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也不高,优势很明显呀!
我就知道有个牧场,以前不重视牧草产量测定,结果经常出现牧草不够吃或者浪费的情况。

后来他们开始认真测定,根据结果合理安排收割和养殖,现在牧场经营得越来越好啦!你说这牧草产量测定是不是很神奇?
所以呀,牧草产量测定真的太重要啦!它就像是牧草的“体检报告”,让我们能更好地了解它们,照顾它们,让它们为我们创造更多的价值!。

草地生产力测定方法

草地生产力测定方法

草地生产力测定方法草地生产力是进行草地资源评价,草地生产发展规划的重要基础数据,也是草地资源生产效能的最终反映。

由于草地生产是一个由牧草→家畜→畜产品的复杂的系列生产过程,其产品形态有牧草、家畜和畜产品三大类,那么相应地草地生产力也就有三种不同的表示方法:牧草生产能力——草地产草量;载畜能力——载畜量;畜产品生产能力——畜产品单位。

在草地资源动态监测中,主要进行草地牧草生产能力的测定。

1、1草地的现场取样技术1.1.1样地样地是用来描述与记载草地群落的生态环境、基本特征的典型地段,是进行草地定性与定量分析常用的方法。

记载样地主要是用来对草地进行群落特征分析和确定草地类型性质所用。

现场取样,首先是根据草地群落的植物种类组成、结构特征和分布的均匀性确定样地面积,面积的大小,以能反映与代表所调查类型各项特征的最小面积为宜。

一般的原则是,以生长草本植物为主的草地,样地面积要比木本植物为主的群落小些;群落草层低矮、结构简单、分布均匀、样地可小些,反之要大些。

以往调查工作中,用于群落特征分析与记载的样地,以草本植物为主的群落,一般面积为10m×10m;在植被稀疏的荒漠和灌丛草地,样地面积可扩大到10m×100m或10m×150m。

1.1.2取样方法在草地资源调查中,一般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进行现场取样。

常用的取样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典型取样,另一种是用概率统计的方法取样。

(1)典型取样法是最常用的方法。

方法是:在确定要调查的草地类型上,选择能够代表该类型自然与经济特征的典型地段设置样地。

放置的样地要求草群生长发育正常,未受或受家畜或其他活动干扰较小。

具体做法是:首先确定出样地的一个边界点,并将测绳或皮尺的一头用插钎固定,依据样地大小,圈出样地的范围。

在样地圈定之后,仔细观察样地的代表性与典型性,如有缺陷,可再度移动调整。

样地的数量,在一个点上一般只取一个样地,重复样地,在出现相同类型的其他地段再选取。

测绘技术中的草地资源测量方法介绍

测绘技术中的草地资源测量方法介绍

测绘技术中的草地资源测量方法介绍引言:草地资源是农牧业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草地的合理利用和保护至关重要。

测绘技术在草地资源的测量与评估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测绘技术在草地资源测量中的应用方法。

一、遥感技术在草地资源测量中的应用遥感技术是利用航空器或卫星对地球表面进行扫描和探测的一种方法。

在草地资源测量中,遥感技术可以通过获取草地土壤类型、植被覆盖度、植被高度等数据来评估草地的质量和数量。

1. 遥感影像的获取与处理通过卫星或航空器获取的遥感影像可以提供详细的草地信息。

利用影像处理软件,可以对遥感影像进行分类,从而得到草地的分布情况和面积。

2. 遥感影像的解译与分析通过对遥感影像的解译和分析,可以获取草地的性质和状况。

例如,利用遥感影像可以提取出草地覆盖的植被指数,进而评估草地生长的状况和质量。

3. 遥感影像与地面调查相结合遥感技术与地面调查相结合,可以进一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例如,在遥感影像解译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考察,可以对草地的类型进行进一步的细分和标定。

二、地理信息系统在草地资源测量中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基于计算机软硬件和空间数据进行地理空间数据采集、存储、管理和分析的系统。

在草地资源测量中,GIS可以用于草地信息的采集、分析和展示。

1. 数据采集利用GIS技术,可以对草地的地理位置、面积、土壤类型等信息进行采集。

这些信息可以用于草地资源规划和管理。

2. 数据分析通过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出草地资源的质量和数量指标。

例如,可以通过GIS分析草地的覆盖面积和植被指数等数据,对草地的生态环境进行评估。

3. 数据展示GIS可以将采集和分析的数据以地图的形式进行展示,使草地信息更加直观和易于理解。

同时,可以通过GIS生成的数据图层,为草地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三、全站仪在草地资源测量中的应用全站仪是一种高精度的测量仪器,可以用于测量草地的地形和地貌等特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草地生产力测定方法草地生产力是进行草地资源评价,草地生产发展规划的重要基础数据,也是草地资源生产效能的最终反映。

由于草地生产是一个由牧草→家畜→畜产品的复杂的系列生产过程,其产品形态有牧草、家畜和畜产品三大类,那么相应地草地生产力也就有三种不同的表示方法:牧草生产能力——草地产草量;载畜能力——载畜量;畜产品生产能力——畜产品单位。

在草地资源动态监测中,主要进行草地牧草生产能力的测定。

1、1草地的现场取样技术1.1.1样地样地是用来描述与记载草地群落的生态环境、基本特征的典型地段,是进行草地定性与定量分析常用的方法。

记载样地主要是用来对草地进行群落特征分析和确定草地类型性质所用。

现场取样,首先是根据草地群落的植物种类组成、结构特征和分布的均匀性确定样地面积,面积的大小,以能反映与代表所调查类型各项特征的最小面积为宜。

一般的原则是,以生长草本植物为主的草地,样地面积要比木本植物为主的群落小些;群落草层低矮、结构简单、分布均匀、样地可小些,反之要大些。

以往调查工作中,用于群落特征分析与记载的样地,以草本植物为主的群落,一般面积为10m×10m;在植被稀疏的荒漠和灌丛草地,样地面积可扩大到10m×100m或10m×150m。

1.1.2取样方法在草地资源调查中,一般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进行现场取样。

常用的取样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典型取样,另一种是用概率统计的方法取样。

(1)典型取样法是最常用的方法。

方法是:在确定要调查的草地类型上,选择能够代表该类型自然与经济特征的典型地段设置样地。

放置的样地要求草群生长发育正常,未受或受家畜或其他活动干扰较小。

具体做法是:首先确定出样地的一个边界点,并将测绳或皮尺的一头用插钎固定,依据样地大小,圈出样地的范围。

在样地圈定之后,仔细观察样地的代表性与典型性,如有缺陷,可再度移动调整。

样地的数量,在一个点上一般只取一个样地,重复样地,在出现相同类型的其他地段再选取。

(2)概率取样法随机取样,系统取样,分层取样。

(3)样地形状一般采用正方形。

(4)样地面积根据草地植物种类组成和分布的均匀程度,确定样地面积。

最常用的是10×10平方米,也可以用10×20平方米,10×100平方米等。

(5)样地数量一般规定为3个。

1.1.3样地的记载有专门的表格。

记载内容分为一般情况和生境特征的描述与记载,草地群落特征的调查与记载。

(1)草地环境条件的调查与记载内容地理位置:记载样地所在的地理位置,如某县、某山、某沟,或距离某乡镇、某重要地物的某方向若干距离的某部位,如乌鲁木齐市南山种羊场谢家沟新疆农业大学教学点南l km山地。

并注明样地位置的详细地理坐标。

现在多用GPS定点的经纬度值。

地形与地貌的一般特征:记载地貌类型,如山地、平原、丘陵、中山上部、亚高山、高山等;大中小地形的特征,分布变化情况、海拔高程(用海拔仪或GPS上显示的海拔高程)、坡向(分为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

在地形图上获取或实地用仪器确定)、坡度(用罗盘仪测定或在地形图上测定,也可以观测),坡位(脊顶,上坡、中坡、下坡,谷,平地),坡形(直线坡、凹形坡、凸形坡、复合型坡)。

如山地起伏不大,坡度较小,地形分布比较规则等。

附地貌类型划分标准:平原,它的范围一般指在人们视线(约30~50公里)范围内,地势漫平,高差很小的广阔的平坦地面,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相对高差在50米左右。

山地,按海拔高度、相对高度和坡度的差别,分为高山、中山和低山。

一般认为:高山,海拔高度超过3000m,相对高度在1000m以上,山坡陡峭。

,海拔高度在1000~3000m之间,相对高度为500~1000m。

低山,海拔高度为500~1000m,相对高度200~500m,山坡较为平缓,与丘陵常无明显界线。

盆地,它的周围被山岭环绕,中间地势低平好似盆状地貌便叫盆地。

地表特征:记载地表的各种状况,包括土壤表面上的死覆盖物种类(森林中的落叶层、草本植物枯叶、半灌木的小枝、有机杂质、雨水或洪水的冲积物等)、覆盖面积、厚度和腐烂程度。

特别要注意土壤侵蚀程度的记载,包括水蚀、风蚀、蹄蚀程度(形状、大小、分布)侵蚀原因以及散布土壤表面的各种土丘、草丘、石块、蚁塔等等的大小,数量、覆盖地面程度和所占面积的比例。

土壤名称及一般特征:记载土壤类、亚类的名称,并简要描述土壤理化特征。

土壤基质:土壤基质是土壤重要的物理特性,是荒漠类草地亚类划分的重要依据之一,现场要记载清楚。

主要记载基质的类型有土质、沙质、砂砾质、砾质。

水文:记载地表水种类、来源、流量;地下水埋藏深度、储量、水质及各种水源的利用情况。

草地利用、培育状况:记载草地利用方式、季节、培育改良及利用现状,是否合理,有无退化和改良措施等。

如:放牧草场、割草场、兼用草场或改良草场。

动物活动(鼠、虫类等):主要记载其穴的数量及对草场的影响程度。

动物穴数量可以分为少(个别)、较多(1~2个/100m2),很多(30~50个/100m2)和极多(>50个/100m2)。

描述昆虫的基本情况(有害虫和有益昆虫要分别记录)。

(2)草地群落特征调查与记载内容在样地内进行,一般分定性记载和定量记载。

定性观察记载的内容与方法:草地型的确定与命名:草地植物群落特征的观察与记载是以草地“型”进行的。

草地型是以群落中建群层片的建群种命名,如一个群落中共生有两个以上建群种,命名应按在群落中层次和地位的大小由上至下或由大至小顺序排列。

同层建群种用“+”号相连,不同层者用“-”号相连,也可以顿号顺序排列,如:草原锦鸡儿-博乐绢蒿+镰芒针茅型或草原锦鸡儿、博乐绢蒿、镰芒针茅型。

草地群落的种类登记:登记记载样地中群落组成的植物种的名称。

登记方法可按在群落中所起作用的大小顺序登记,如先登记建群种,然后再登记优势种、主要伴生种和常见成分;也可以按照植物的优势度登记;还可按草地植物生态经济类群分类登记。

植物种的名称应该包括中名和拉丁名。

草地群落结构与外貌描述:包括植物季相、生活型、生活力、物候期记载等。

①植物季相描述:指植物群落季节性外貌,记载主要植物的叶、花、果与杆的色彩组合。

描述应以群落中的建群种和优势种植物茎、叶、花、果的颜色与外貌特征组合来描述,如:在低山的阳坡、半阳坡坡面上,银灰色的羊茅、针茅、新疆亚菊的草群中,随风飘扬着银白灰色的针茅穗子和点缀着新疆亚菊的黄色花朵。

②生活型的记载可按照乔木、灌木、半灌木、多年生草本、一二年生草本、苔藓地衣等进行记载。

多年生草本植物是很大的一个类群,若要再进一步详细划分记载,可再分根茎草类、疏丛草类、根茎一疏丛草类、密丛草类、匍匐茎草类、根蘖草类、根颈草类、鳞茎、块茎草类等类型。

③生活力记载生活力:指各种植物在草群中生长发育的状况。

通常分为三级,并可用符号表示。

强:(+ + +)生长发育良好,生长茂盛,能完成生活史。

中:(+ +)能正常生长,营养繁殖不旺,不能完成发育阶段。

弱:(+)不能正常生长发育,不能结实,植株比正常者矮小细弱④物候期的记载指植物所处的生长发育阶段。

记载应以群落中大多数个体所处物候期为准,对少数处于不同发育阶段的也应注明。

通常达10%时为某一新阶段的始期,仍残存20%时为该阶段的末期。

物候期一般可以划分为营养期、现蕾(抽穗)期、开花期、结实期、成熟期、休眠期、再生期和干枯(枯死)。

⑤层片与成层结构分析与记载在此项记载中,最主要的是区分层片与成层二者的概念。

层片与层在具体划分中,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层片是根据植物生活型一致划分;层是根据群落中植物的高度或不同生活型植物在空间上垂直排列的结果划分。

⑥生态类型记载生态类型按水分、温度和土壤基质条件划分有:超旱生、旱生、中旱生、旱中生、中生、湿生、水生、冷型、暖型、沙生、石生、盐生等。

在上述内容记载完毕,要采集该地区所出现植物的标本,特别是对用以草地类型命名的建群种、优势种,绝对不可漏采。

定量观察记载的内容与方法:草地群落数量特征的测定:草地类型群落数量特征调查的内容一般包括高度、盖度、多度、频度和重量,具体方法如下:①高度的测定与记载:现场测量植株的叶层高度、营养枝高度、生殖枝高度。

一般测量植株的绝对高度。

叶层高度,是指草丛叶层集中分布部位的一般高度。

②盖度的测定与记载:指植被的投影面积与地表面积的百分比。

测定方法有样方法、目测法和点样法。

样方法:用一个面积为1m2并用细线分隔成10cm×l0cm方格网的样方置于草地上,按不同植物植冠投影占有的方格数统计盖度。

目测法:是在样方内直接目视估测,要求几次估测相对误差不超过5%。

点样法:其原理是在任一有限面积内,草群盖度只能有三种情况,全部覆盖、部分覆盖和全部未覆盖。

当样地无限小接近一个点时,只能有完全覆盖和完全不覆盖两种情况,所以根据接触点对全部样点的比例,即可计算盖度。

在野外调查时常采用目测法进行估测。

盖度分群落的总盖度和群落内个体的分盖度。

分盖度:指样方内各种植物投影覆盖地表面积的百分数。

分盖度之和应等于或略大于总盖度。

乔木、灌木的盖度一般用郁闭度表示,常划分0.1~1十个等级。

草本、小半灌木植物,盖度用百分数表示。

③多度的测定与记载:指调查样地内各个植物个体的多少(丰富度)。

测定方法常采用目测法进行。

目测法常用“德氏多度”(Drude,1913)来表示。

测定以植物种分别统计,其标准为:Cop3:植株个体很多;Cop2:植株个体较多;Cop1:植株个体尚多;Sp:植株不多,零散分布;Sol:植株很少,偶见一些个体;Un:在样地中只有一株。

一般禾本科丛生牧草应统计丛数;根茎型的只记株数;一年生植物只计个体数。

④频度的测定与记载:指某种植物在草地中出现的次数。

对株丛较小的草本群落,一般用直径35.6厘米的样圆在调查样地内随机抛20次,统计每种植物在每个样地中出现次数,然后计算出每一个种在群落中的百分比。

如果群落是由高大的草丛或灌木、半灌木组成,频度样方可适当扩大到1~10m2。

⑤重量:见下面草地第一性生产力调查。

1.1.4草地第一性生产力调查草地第一性生产力调查实际就是调查草地植物群落的重量。

技术关键:样方位置,分种测定,测产方法。

(1)样方大小:荒漠草原、草原、草甸草原、草甸1m×1m;荒漠(半灌木或小半灌木)2m×2m或4m×4m;荒漠(灌木)5m×20m或10m×10m;灌丛草地10m×10m,下层草本1m×1m。

根据以往工作经验和多数的研究结果,从样方大小与产量的关系来看,在以草本植物为主组成的草地,如草甸、草甸草原、草原、荒漠草原,样地面积以lm×lm比较合适;在植被分布比较均匀情况下,也可用0.5×0.5m的样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