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经信委办公室关于公布2016年度湖北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名单的通知

合集下载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意见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意见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7.11.07•【字号】鄂政发[2007]69号•【施行日期】2007.11.0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宏观调控和经济管理综合规定正文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意见(鄂政发〔2007〕69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培育有竞争力的产业,促进资源节约利用,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促进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现就促进全省产业集群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发展产业集群的重要意义产业集群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发展产业集群,能够最大限度地挖掘资源潜力,发挥比较优势,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和生产要素的有效集中,促进企业向优势地区集聚,提高专业化生产水平,形成不同特色的优势产品和主导产业。

加快产业集群发展,是壮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竞争力、推动区域特色经济向集约化和可持续方向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举措。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从实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意义,不断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进一步加快产业集群发展。

二、明确发展产业集群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突出企业主体和市场导向,紧紧围绕主导产业、骨干企业、重点园区、重大项目、知名品牌,优化资源配置,细化专业分工,延伸产业链条,加速生产要素集聚和产业升级,促进产业联系,引导产业聚集,不断提升全省工业发展水平和区域竞争能力。

(二)主要原则重视规划指导。

加大政府推动力度,制定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科学合理规划区域特色工业园区建设和产业布局,加强政策引导,鼓励和扶持重点产业集群发展。

湖北省经济委员会关于印发《湖北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管理试行办法》的通知

湖北省经济委员会关于印发《湖北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管理试行办法》的通知

湖北省经济委员会关于印发《湖北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管理试行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经济委员会•【公布日期】2008.01.29•【字号】鄂经县域[2008]19号•【施行日期】2008.01.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企业正文湖北省经济委员会关于印发《湖北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管理试行办法》的通知(鄂经县域[2008]19号)各市、州、直管市、林区、县(市、区)经委(经贸局):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全省产业集群又好又快发展,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意见》(鄂政发[2007]69号)精神,省经委制定了《湖北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管理试行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〇〇八年一月二十九日湖北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管理试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意见》(鄂政发[2007]69号)文件精神,规范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管理工作,促进我省产业集群又好又快发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是指规模较大、集中度较高、成长性好、竞争力强,在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支撑体系和产业园区建设等方面有一定基础,对全省产业集群发展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产业集群。

第三条全省原则确定50个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实行动态管理,每年对其进行考核调整。

第二章指导思想、原则及基本条件第四条指导思想。

贯彻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升级,充分发挥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示范、引导作用,加强科学规划,优化产业集聚环境,提高专业化协作水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培育和发展一批特色鲜明、结构优化、体系完整、环境友好、市场竞争力强和带动作用大的产业集群,促进全省产业集群又好又快发展。

第五条基本原则:(一)突出重点、择优扶强。

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主要选择规模较大、集中度较高、产业链较完整、特色明显、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

湖北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名单(67家)

湖北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名单(67家)

附录:湖北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名单(67家)医药化工(11家)1.宜昌市医药产业集群2.天门市医药产业集群3.蕲春县李时珍医药化工产业集群4.武穴市医药化工产业集群5.鄂州市生物医药产业集群6.武汉市东湖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集群7.石首市楚源医药化工产业集群8.宜昌市磷化工产业集群9.荆门市东宝区磷化工产业集群10.应城市化工产业集群11.潜江市泽口化工产业集群冶金、建材类、包装(11家)12.武汉市新洲区钢铁制品产业集群13.黄石市下陆区铜冶炼及深加工产业集群14.鄂州市钢铁深加工产业集群15.团风县钢结构产业集群16.当阳市建筑陶瓷产业集群17.通山县石材产业集群18.公安县塑料制品产业集群19.孝感市孝南区纸品产业集群20.云梦县塑料包装产业集群21.鄂州市金刚石刀具产业集群22.通城县涂附磨具产业集群机械、汽车类(18家)23.十堰市(茅箭、张湾)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24.丹江口市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25.郧县铸锻件产业集群26.荆州市(荆州、公安)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27.襄樊市轴承产业集群28.枣阳市汽车摩擦密封材料产业集群29.谷城县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30.麻城市汽车配件产业集群31.随州市专用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32.黄冈市华夏窑炉产业集群33.广水市风机产业集群34.宜昌市夷陵区机械电子产业集群35.孝感市电子机械产业集群36.咸宁市机电产业集群37.武汉市江夏区重工机械产业集群38.荆州市荆州区石油机械产业集群39.洪湖市石化装备制造产业集群40.京山县轻工包装机械产业集群电子信息类(3家)41.武汉市东湖高新区光通信产业集群42.武汉市东湖高新区半导体照明和光伏产业集群43.武汉市蔡甸区电子产业集群食品加工类(14家)44.武汉市东西湖区食品加工产业集群45.大冶市饮料食品产业集群46.松滋市白云边酒业产业集群47.宜昌市夷陵区稻花香酒业产业集群48.枝江市枝江酒业产业集群49.监利县食品产业集群50.襄阳市襄州区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51.宜城市食品加工产业集群52.钟祥市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53.随州市(随县、曾都区)香菇产业集群54.恩施市富硒绿色食品产业集群55.咸丰县绿色食品产业集群56.老河口市食品加工产业集群57.黄冈市大别山区食品饮料产业集群纺织服装类(10家)58.武汉市黄陂区佳海服装产业集群59.黄石市服装产业集群60.荆州市沙市区针纺织服装产业集群61.枝江市奥美医用纺织产业集群62.襄樊市樊城区纺织产业集群63.汉川市纺织服装产业集群64.英山县茧丝绸纺织产业集群65.赤壁市纺织服装产业集群66.咸宁市咸安区苎麻纺织产业集群67.仙桃市彭场无纺布产业集群。

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办公室关于组织推荐2023年度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的通知

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办公室关于组织推荐2023年度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的通知

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办公室关于组织推荐2023年度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办公室•【公布日期】2023.04.12•【字号】•【施行日期】2023.04.1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企业技术进步与高新技术产业化正文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办公室关于组织推荐2023年度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的通知各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经信局: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组织推荐2023年度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的通知》(工信厅企业函〔2023〕44号),现就组织推荐2023年度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按照自愿申报原则,由所在地县(市、区)中小企业主管部门为申报主体,填写《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申报表》,提交申报表中要求的佐证材料。

二、市州经信部门负责受理申报材料并进行初审,组织实地抽查。

在符合《暂行办法》认定标准的基础上,择优遴选发展水平居于细分领域全国前列的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向省经信厅推荐。

三、如发现虚假申报或隐瞒违法违规行为的,一经查实,立即取消其申报资格。

四、集群申报采取纸质报送方式,请各市州经信部门于2023年7月3日前将加盖公章的正式文件包括《2023年度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推荐汇总表》《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申报表》各一式4份及电子版光盘1份,报送省经信厅中小企业发展处(武汉市武昌区洪山路10号洪山大夏A座26楼)。

附件:1. 2023年度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推荐汇总表2. 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申报表3.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认定标准(2022年版)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办公室2023年4月12日。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2016年度全省金融信用市州县考评情况的通报-鄂政函〔2017〕39号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2016年度全省金融信用市州县考评情况的通报-鄂政函〔2017〕39号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2016年度全省金融信用市州县考评情况的通报正文:----------------------------------------------------------------------------------------------------------------------------------------------------省人民政府关于2016年度全省金融信用市州县考评情况的通报鄂政函〔2017〕39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2016年,全省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推动县域金融工程全面开展,农村金融服务“十三五”全覆盖工程深化启动,信用乡镇、信用企业、信用社区、信用区域等四大信用工程建设不断推进,政银企对接平台机制持续发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稳步提升,金融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

为鼓励先进,推动工作,省人民政府决定,对武汉市等17个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2016年度金融信用创建工作及成效突出的大冶市等76个县(市、区)予以通报(名单附后)。

希望各金融机构加大对优质信用区域的资源倾斜力度,大力推动金融改革创新。

各地要继续发挥好金融生态工作平台机制作用,协同政、银、企三方加强合作,共同服务实体经济发展;要持续做好金融生态环境监测预警,有效防范金融风险,促进全省经济金融健康协调发展。

2017年4月5日附件2016年度金融信用市州县名单(按综合得分排名)一、金融信用市(州)恩施州、宜昌市、武汉市、咸宁市、黄石市、随州市、荆门市、荆州市、黄冈市、襄阳市、十堰市、鄂州市、孝感市、仙桃市、潜江市、神农架林区、天门市。

二、最佳金融信用县(市、区)大冶市、武汉市江夏区、赤壁市、武汉市新洲区、阳新县、武汉市黄陂区、石首市、咸丰县、利川市、嘉鱼县、宜城市、谷城县、长阳县、恩施市、麻城市、枝江市、远安县、老河口市、秭归县、随州市曾都区。

经信局2016年工作安排

经信局2016年工作安排

一、加快高端产业发展,推动主导产业扩容升级。

坚持高端、蓝色取向,制定实施“3113”产业发展计划,拓展延伸产业链条,打造汽车、食品、服装纺织、装备制造四大千亿级产业集群,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强势突破,促进传统产业高端化、高端产业集群化。

一是提升汽车、食品、服装纺织三大传统优势产业。

汽车产业,以福田汽车为龙头,推动整车由商用向商用、乘用和专用并重发展,提升整车产业实力;推进零部件模块化发展,着力突破汽车动力总成系统、电子总成系统和汽车底盘系统研发生产,拓展汽车空调压缩机、尾气净化器、行驶记录仪等专特精新产品,加快实现原材料供应、零部件生产、物流配送、整车组装、质量检测、汽车销售、特约维修全覆盖,构建体系完整的汽车产业链条。

食品产业,扩大低温肉制品和高档肉制品生产,推进产品精深加工,开发营养速食品、方便休闲食品、调理保健品、海洋保健品,大力发展清真食品、专用食品,加快传统食品向高端、高附加值的现代食品方向发展。

服装纺织产业,突出高档化、功能化、品牌化发展方向,坚持发展前端、提升后端、膨胀中间,巩固男装发展优势,扩大高档面料、功能面料、女装和牛仔服装生产规模,健全原料、纺纱、织造、辅料、设计、制衣、营销及售后服务、产品开发、品牌塑造等各个环节,实现向产业链和价值链高端拓展延伸,形成完善开放的产业链条。

二是膨胀高端装备制造业。

坚持走高端技术引进、自主创新和产学研结合的路子,重点培育数控机床、海洋船舶、非标生产线等高端装备产业,发展壮大成套装备和专用装备。

三是培育新材料产业。

加快发展高分子复合材料、超导材料、能源材料和智能材料等新材料产业,促其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四是扶持电子信息、生物技术和新能源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制订产业发展规划,加大扶持力度,鼓励企业通过技术买断、引进人才、购进高端设备和建设研发平台等手段,推动新兴产业快速成长壮大。

二、加快大项目建设,培强做大骨干企业。

全年实施投资过千万元的大项目160个,其中过亿元的重点项目100个;完成投资170亿元以上。

2016湖北省重点建设项目

2016湖北省重点建设项目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地点
已批准总投资
79
鄂州年产1000万kVAh新能源电池生产基地
鄂州市葛店开发区
120000
80
东湖高新智慧城(鄂州)
鄂州市葛店开发区
360000
81
光谷联合科技城(鄂州)
鄂州市葛店开发区
300000
82
湖北虹润新能源材料(鄂州)
鄂州市葛店开发区
90506
83
潮团国际商贸公司国际冷冻食品园(鄂州)
湖北省2016年省级重点建设计划信息公开
单位:万元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地点
已批准总投资
合计(295项) 一、产业类(170项)
121163109
51176706
(一)先进制造业(104 项)
22185562
1
上海通用汽车武汉分公司228万台发动机
武汉市江夏区
1410000
2
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乘用车二期
12
大冶联润商贸城
黄石市大冶市
165000
13
中国十堰昌升国际商贸城
十堰市 张湾区
300000
14
黄龙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区
十堰市 张湾区
550000
15
十堰华西国际农商城
十堰市 茅箭区
135000
16
十堰寿康华悦城
十堰市 茅箭区
80000
第 9 页,共 288 页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地点
已批准总投资
17
宜昌市当阳市
100000
34
湖北当阳市盛鹏达文化旅游城开发置业有限公司天下关公文化旅游综合 宜昌市当阳市 体

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公布2012年度“湖北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名单的通知

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公布2012年度“湖北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名单的通知

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公布2012年度“湖北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名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公布日期】2012.12.17•【字号】鄂经信规划[2012]369号•【施行日期】2012.12.1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公布2012年度“湖北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名单的通知(鄂经信规划〔2012〕369号)各市、州、直管市、林区经信委:根据我委《创建湖北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管理办法(试行)》(鄂经信规〔2012〕151号)和《关于组织开展2012年度“湖北省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创建工作的通知》要求,经各地申报、我委审核评定,决定命名武汉市洪山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等13家产业基地为2012年度“湖北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名单附后),现予公布。

请各市、州、直管市经信委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创建工作。

要坚持按照创新引领、内涵发展、集约高效、清洁安全、突出特色、提升品牌、优化环境的基本要求,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引导创新资源和人才、资金、技术加快向示范基地集聚,要积极推进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设,打造创新支撑平台。

加快发展与示范基地配套的现代物流业,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将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成为推进产业集约集聚发展的平台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附件:2012年度“湖北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名单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2012年12月17日附件2012年度“湖北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名单1. 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武汉洪山区2. 汽车·十堰经济开发区3. 食品加工·武汉吴家山经济开发区4. 金属新材料·大冶经济技术开发区5. 特钢及深加工·湖北西塞山工业园6. 电子信息·襄阳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园7. 汽车零部件·十堰东城经济开发区8. 轻工机械·京山经济开发区9. 生物医药·葛店经济技术开发区10. 石油化学工业·潜江经济开发区11. 食品加工·仙桃高新技术产业园12. 生物医药·天门经济开发区13. 军民结合·宜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省经信委办公室关于公布2016年度湖北省重点成长型产
业集群名单的通知
【法规类别】国家产业政策
【发布部门】湖北省经济贸易委员会
【发布日期】2016.11.23
【实施日期】2016.11.23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湖北省经信委办公室关于公布2016年度湖北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名单的通知
各市州、县(市、区)经信委(局):
为进一步推动全省产业集群发展壮大,加快推进产业集聚、集约发展,根据《湖北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暂行管理办法》,省经信委组织开展了2016年度省级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考核工作。

按照省委省政府“一元多层次”发展战略重大产业发展规划布局和《中国制造2025湖北行动纲要》总体要求,充分结合地方产业发展实际,决定对2015年度省级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进行动态调整。

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确定“武汉市江夏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等99家产业集群为2016年度湖北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现予以公布:
武汉市:
武汉市江夏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武汉市黄陂区服装产业集群
武汉市新洲区钢铁制品产业集群
武汉市蔡甸区电子产业集群
武汉市东西湖区食品加工产业集群
黄石市:
黄石市服装产业集群
黄石市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黄石市模具产业集群
黄石市(阳新)化工医药产业集群
黄石市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
黄石市下陆区铜冶炼及深加工产业集群
大冶市饮料食品产业集群
黄石(大冶)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襄阳市:
襄阳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
襄阳市再生资源产业集群
襄阳市电机节能控制产业集群
襄阳市樊城区纺织产业集群
襄阳航空航天产业集群
老河口市食品产业加工产业集群
襄阳市(襄州、南漳)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枣阳市汽车摩擦密封材料产业集群
谷城县汽车零部件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