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信息题的解法
化学有机化合物、解有机化合物命名题型解题思路及知识点总结

化学有机化合物、解有机化合物命名题型解题思路及知识点总结
一、解题思路
在解有机化合物命名题型时,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解答:
1. 分析化合物的结构:首先要观察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确定有机官能团、官能团的位置和数量,以及链状或环状结构。
2. 确定主链:根据化合物的结构,找到含有最多碳原子的连续链或环,并将其作为主链。
3. 确定取代基的位置:在主链上,根据它们在命名中的顺序,确定有机取代基的位置编号。
4. 确定取代基的名称:根据取代基的种类和数量,使用相应的前缀和后缀来命名取代基。
5. 组合命名:将主链的名称与取代基的名称组合起来,按照一
定的顺序和规则组合命名。
二、知识点总结
1. 有机官能团:包括羟基、醇、醚、酮、醛、羧酸、酯、酰氯、酰胺等。
2. 基本命名规则:包括确定主链的原则、确定取代基的顺序、
确定取代基的前缀和后缀等。
3. 取代基的命名:根据取代基的种类和数量,使用相应的前缀
和后缀来命名取代基。
4. 组合命名:将主链的名称与取代基的名称按照一定的顺序和
规则组合起来进行命名。
5. 功能团的影响:不同官能团的存在会对化合物的性质和命名
产生影响,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以上是化学有机化合物命名题型解题的思路及知识点总结,希望对您有帮助。
化学有机大题答题技巧

化学有机大题答题技巧
化学有机大题的答题技巧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理解题意: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目要求,弄清题目中的关键信息和条件。
2. 思路清晰:根据题目要求,有条理地进行思考和解题。
可以先将问题拆解成几个小问题,然后逐个解决,最后再综合起来得出答案。
3. 利用知识点:有机化学的答题需要熟练掌握常见的有机反应和机理,以及常见的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和重要反应类型。
运用所学的有机化学知识,根据题目中的提示和条件,有针对性地应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
4. 注意细节:在解答问题过程中,注意细节的处理。
特别是在画结构式、写反应方程和计算物质的量时,要准确无误。
5. 提高效率:针对大题的答题,可以根据所给信息和条件,先排除一些不可能的答案,缩小范围,然后再进行计算和推理。
6. 实践运用:多做有机化学的练习题和模拟试题,通过实践运用,提高解题的能力和技巧。
总之,化学有机大题的解答技巧主要包括理解题意、思路清晰、利用知识点、注意细节、提高效率和实践运用。
只有熟练掌握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并能够灵活运用,才能在大题中取得好的成绩。
有机信息题解题方法研究

3有关解题 方法总结
3 . 1 一门知识的基础就是概念的积累 中学化 学所 涉及 的概念 和原理 约有 2 2 0多个 ,基本 概念 和原理 不过关 ,后面 的复 习就会 障碍重重 。因此对众多 的知 识 点 ,要仔 细比较 ,认真 琢磨 。 3 . 2养成在解题后再思考的习惯
2 有机物的推断
有机推 断题 所提供 的条件有两类 ,一类是 有机物的性质 及相互关 系 ,这类题要求直接推 断物质 的名称 ,并写 出结构 简式 ;另一类则通过化学计算进行推 断 ,一般 是先求出相对 分子质量 ,再求分子式 ,根据性质确定物质 ,最后 写化学用
中文 科技 期刊 数据库 ( 引文 版 )教育 科 学 2 0 1 5年 1 2期
有机信息题解题方法研究
王 2 5 0 0
摘要 : 有机推断和合成题 可以全 面考查 学生对有机物的结构、 性质 、 合成方法、 反应条件的选择等知识 掌握 的程度和应 用水平 ,
C H0。
( 3)官能团间 的衍变 。根据合成需要 ,可进行 有机物 的 官能团衍变 ,以使 中间物 向产物 递进 。常见的有三种方式 : ①利用 官能团的衍生关 系进行衍变 ,如伯醇 醛 羧酸 ;② 通过某种化 学途径使一个 官能 团变 为两个 ,如 :C H C H ̄ O H C H : = C H 2 加 成C 1 C H: C H : C 1 水 群H O C H C H O H;③ 通 过某 种手 段 ,改变 官能团的位置 。 ( 4) 碳 骨架的增减 。①增长 :一般会 以信 息形 式给 出, 常见方式 为有机 物与 H C N反应 以及 不饱 和化合物 间的加成 、 聚合等 。②变短 :如烃 的裂化裂解 , 某些烃 ( 如苯的同系物 、 烯烃 )的氧化、羧酸盐脱羧反应等 。 1 , 2有机合成题的解题 思路 解答题 目的关键在于 :①选择 出合理 简单的合成路线 ; ②熟 练掌握好各类有机物 的组成 、结构 、性质 、相互衍生关 系以及 重要 官能团 的引进和消去等基础知识 。有机合成路线 的推导 ,一般有两种方法 :一是 “ 直 导法 ” :从原料 出发 , 根据原 料的性质 ,采取一定 的反应 ,逐步 向产 品逼近 ,有时 可 直至产品。二是 “ 反推法 ” :从产 品出发 ,通过分析产 品 的组成 和结构 ,进行逆 向思维 ,推 出相关 的中间体 ,直至原
综合与复习有机信息给予题课件

目录
CONTENTS
• 引言 • 有机信息给予题概述 • 综合题解题技巧 • 经典例题解析 • 复习建议与策略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
有机信息给予题
课程目标
培养学生掌握有机信息给予题的解题技巧和策略,提高解题能力。
课程内容
涵盖了有机信息给予题的各种题型,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 等,以及针对不同题型的特点和解题方法进行详细讲解。
提高综合素质
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 表达和团队协作等综合 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模拟考试环境
在模拟考试环境下进行练习,提高应试能力和心理素质。
06 总结与展望
复习成果检验
01
02
03
04
知识掌握程度
通过课堂测验、作业和考试, 评估学生对有机信息给予题的
理解和掌握程度。
技能提升情况
观察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的表现 ,评估其信息筛选、整合和表
达能力是否有所提高。
课堂参与度
记录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和讨 论情况,评估其对有机信息给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2. 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进行深入分析。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3. 组织语言,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例题二:图表解读题
总结词:考查学生对图表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能力。 解题技巧 2. 分析数据变化,找出规律和趋势。
详细描述:这类题目通常会提供一张或几张图表,学生 需要理解图表中的数据,并对其进行解释和分析。 1. 仔细查看图表,了解数据来源和指标。
02 有机信息给予题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有机信息给予题是一种题型,通 常在考试中出现,要求考生根据 所给的信息,完成相应的任务或 回答相应的问题。
中考化学信息题的解题策略

有关中考“化学信息题”的解题策略
有关中考“化学信息题”的解题策略如下:
1.提取信息:首先,从题目中提取有用信息。
信息题中通常会给出一些新的知识或者信
息,这些信息可能是化学原理、化学反应等。
要善于利用这些信息,并能够与已有的知识相结合。
2.分析信息:对于提取的信息进行整理、分析,理清题目中的反应原理、物质成分等,
并将问题与所学知识对应起来。
3.建立模型:根据题目描述的情境,建立适当的化学模型。
这有助于将问题具体化,更
好地理解和解答。
4.运用规律:在解题过程中,要善于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寻找化学对象在变化过程中
满足的定性和定量的规律。
5.谨慎答题:对于一些开放性题目,可能答案不唯一。
在这种情况下,选择最符合题目
要求的答案,不要过于偏离。
6.审题仔细:认真审题是非常关键的。
仔细阅读题目,明确题目的要求和给定的条件,
避免因为粗心而失分。
7.联系实际:在回答问题时,尽量联系实际,将化学知识与生活情境相结合。
这样可以
使答案更加生动、有说服力。
8.实验技能:对于涉及实验的问题,要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如实验操作、实验器材的
使用等。
9.逻辑推理:在解题过程中,逻辑推理是非常重要的。
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合理推断
出结论。
10.复查答案:完成题目后,一定要复查答案,确保没有遗漏或错误。
同时,检查是否符
合题目的要求和条件。
高中化学 有机信息给予题的特点和类型 专题辅导

高中化学有机信息给予题的特点和类型专题辅导文/陈宏兆王海富陈一信息给予题又称为材料分析题,此类题目着重考查的是学生的自学能力、单位时间内的思维变通能力以及类推能力等等。
一、有机信息题的特点及解法这类题目直接涉及的化学知识一般是新的,有些甚至在高等学校的教材上也找不到。
这些新知识以信息的形式在题目中给予我们,要求我们通过阅读理解信息,独立思考,分析整理给予的信息,找出规律,学会利用联想、迁移、转换、重组、类推等方法来解决有关问题,使自己已有的能力能在解题中得以充分发挥。
当然,要能接受并掌握给出的信息,必须具备一些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
通过从要求解答的问题来说,并不困难。
所以,有人指出这类试题特点是“起点高,落点低”。
例1请认真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瑞典皇家科学院于2001年10月10日宣布,将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的诺尔斯(William S.Knowles)和夏普莱斯(K.Barry Sharpless)以及日本的野依良治(Ryoji Noyori)等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手性催化反应研究领域取得的成就。
材料二:在有机物中,有一类化合物的化学式相同,原子的连接方式和次序也相同(即结构式相同),但原子在空间排列的方式上不同,因而具有像实物和镜像一样的两种结构,虽然非常相似,但不能重叠,这种异构现象叫对映异构。
这一对映异构之间的关系就像人的左手和右手一样,故这类化合物的分子叫手性分子。
材料三:在有机物分子中,若某个碳原子连接着四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这种碳原子就叫做手性碳原子或不对称碳原子,含有手性碳原子的分子一般是手性分子,手性分子就可能存在对映异构。
试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分子中,不含手性碳原子的是()A. BC. D.(2)2002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通告暂停使用和销售含苯丙醇胺的药品制剂。
苯丙醇胺的英文缩写为PPA,结构简式为,一个苯丙醇胺分子中有_________个手性碳原子。
有机推导题新信息题型专题复习

专题三:新信息题型 一、三步破解“新信息”1、读信息。
题目中给出教材以外的化学原理,需要审题时阅读新信息,即读懂新信息。
2、挖信息。
在阅读的基础上,分析新信息所给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中,反应条件、反应物断裂化学键的类型及产物形成化学键的类型、有机反应类型等,掌握反应的实质,并在实际解题中做到灵活运用。
3、用信息。
在上述两步的基础上,利用有机反应运力解决题目设置的问题,这一步是关键。
一般题目给出的“新信息”都会用到,根据框图中的“条件”提示,判断需要用那些新信息。
二、有机合成中常用的信息 1.烷基取代苯R 可以被KMnO4的酸性溶液氧化生成COOH ,但若烷基R 中直接与苯环连接的碳原子上没有C 一H 键,则不容易被氧化得到COOH 。
【解析】此反应可缩短碳链,在苯环侧链引进羧基。
2.在一定条件下,羧酸酯或羧酸与含-NH2的化合物反应可以生成酰胺,如:【解析】醇、酸、酸酐、酰卤、酯、酰胺胺解都能得到酰胺。
3.3.已知溴乙烷跟氰化钠反应再水解可以得到丙酸CH3CH2Br −−→−NaCNCH3CH2CN −−→−OH 2CH3CH2COOH,产物分子比原化合物分子多了一个碳原子,增长了碳链。
【解析】卤代烃与氰化物亲核取代反应后,再水解得到羧酸,这是增长一个碳的常用方法。
4.已知两个羧基之间在浓硫酸作用下脱去一分子水生成酸酐,如:+H2O【解析】这是制备酸酐的一种办法。
5.烯烃通过臭氧化并经锌和水处理得到醛或酮。
例如:===CH CH CH 23C CH 3CH 3①O 3②Zn/H 2O ===CH CH CH 23===+O O CCH 3CH 36. RCH=CHR ’与碱性KMnO4溶液共热后酸化,发生双键断裂生成羧酸:常利用该反应的产物反推含碳碳双键化合物的结构。
【解析】这都属于烯烃的氧化反应。
其中,臭氧化还原水解一般得到醛和酮,而用酸性高锰酸钾得到羧酸。
通过分析氧化后的产物,可以推知碳碳双键的位置。
高考有机综合题解题策略

高考有机综合题解题策略一、应试基础1、不饱和度的应用(1)计算不饱和度(Ω):据分子式CxHyOzClm,Ω=[2x+2—(y+m)]/2(2)分配不饱和度,预测结构信息。
若Ω=1,则可能为1个C=C或1个C=O(醛、羧、酯)或1个环;碳碳叁键、若Ω=2,则可能为2个C=C或2个C=O(醛、羧、酯)或2个环或1个环和1个双键;或1个碳碳叁键。
若Ω≥4,一般有1个苯环。
【例题1】分子式为C9H10O2的分子可能的结构情况。
【解析】:Ω=[2⨯9+2—10]/2=5;因Ω≥4,故一般应有1个苯环,还剩1个不饱和度,再加上该物质有2个O,可能是1个-COOH或1个-COO—,也可能是1个环或1个C=C;或者羟基醛、羟基酮。
2、熟练书写烷烃的同分异构体,从而确定各类有机物的碳架利用摘挂法,注意对称性,熟练书写1到6个碳原子的烷烃的碳架,首尾相接即得各类环状化合物的骨架。
在环上注意邻间对的位置关系。
3、由相对分子质量寻找可能的分子式(1)原理:从相对质量上看:C=12H ;O=CH4(2)方法:每增加1个C,减少12个H,增加1个O,必少1个C和4个H,直到符合不饱和度为非负。
【例题2】相对分子质量为92的有机物可能的分子式。
【解析】先用92/12=7余8,得①C7H8,其Ω=4,估计为甲苯。
②去1C多12H则C6H20,Ω<0,不存在。
③C5H16O,Ω<0,不存在。
④C4H12O2,Ω<0,不存在。
⑤C3H8O3,Ω=0,可能为甘油。
4、根据对称性,借助不饱和度,利用代和插解决同分异构问题(1)碳架的对称性:例如对于碳架C1—C2—C3—C4—C5来说中间碳处存在一个对称轴,所以1号碳与5号碳相同,为1种碳;2号碳与4号碳相同,为1种碳,对称轴上3号碳自己为1种碳,故该碳架对应的烷烃其一氯代物有3种。
(2)挂法:在母体碳架上挂Cl、—OH、—CHO、—COOH等。
(3)插入法:在母体碳架上C—C或C—H间之间插入双键或叁键或—O—或—COO—得到烯烃、炔烃、醇(醚)、酯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有机环状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可进一步简化 ,例如A式可简 写为B式.C式是1990年公开报导的第1000万种新化合物.
则化合物C中的碳原子数是 14 ,分子式是 C14H20O.若D 是 C 的同分异构体 , 但 D 属于酚类化合物 , 而且结构式中没 有—CH3基团.请写出D可能的结构简式.(任意一种 ,填入上 列D方框中)
3. 聚氨酯的主链含有-NHCOO-重复单元的一类新型高分子化合物, 其 单 体 是 氰 酸 酯 ( 如 O=C=N-R-N=C=O) 和 多 元 醇 ( 如 HO-R’OH)。其高聚物结构式为: O O n ( 1) 由 上 述 异 氰 酸 酯 和 多 元 醇 合 成 高 聚 物 的 反 应 属 于 反应(填“加聚”,“缩聚”) 加聚 ( )。 CH3 ( 2)写出由2,6-甲基 苯二异氰酸酯(如右图) O=C=N-N=C=O 和1,3-丙二醇为单体 生成高聚物的化学方程式 CH3 C-NH-R-NH-C-R’-O
已知,该分子中没有发现苯环连接苯环,也没有发现 炔键连接炔键的情况。试求B分子中含有这四种基团 各几个(试列式求解)。 设:四种基团依次为w、x、y、z, 依据C原子守恒:6w+6x+2y+4z=1398 依据H原子守恒: 3w+4x+9z=1278 依据不饱和度:4w+4x+2y=(1398x2+2-1278)/2=760 依据余价:3w+2x=2y+z 联立求解:w=94 x=33 y=126 z=96
4、烯烃分子中存在一种同分异构现象,如 CH3CH=CHCH3就有两种同分异构体: CH3 CH3 CH3 H
反式: C=C H H H CH3 试分析:分子式为C5H10的烯烃,包括顺反异构再内的 6 种。 同分异构体的数目共有--------顺式:
5、下列芳香烃中,一氯代物的同分异构体数目最多的是
2、降冰片烷的立体结构如图(键线式) C7H12 。 (1)写出其分子式 --------------
(2)当其发生一氯取代时,取代 3 种。 位置有-------(3)当苯分子中一个C原子被一个N原子代替,得到 80 。 另一种稳定的化合物,其分子量为-----------
*
*
* *
3、环丙烷的结构简式可以表示为 ,而环己烷的 原子在空间的排列有两种形式:船式 和 椅式 。当环己烷的C原子上连有两个重氢时, 包括重氢在碳环上位置不同和空间异构再内的异构体 数目是 A、6种 B、12种 C、16种 D、18种
1、烯烃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的规律是,双键两 端的基团=CH2变成CO2,=CHR变成RCOOH, R’ R’ C= C=O ,现有某溴代烷A, 变成 R R 分子式为C4H9Br,在NaOH醇溶液中加热得到有机物 B,B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后不可能得到的产物是 ( D ) A、只有CH3COOH B、CO2和 CH3-C-CH3 O C、CO2和CH3CH2COOH D、HCOOH和CH3CH2COOH
** *
* **
7、右图所示的分子中,若其中 的H原子被一个-Cl和一个-NO2 同时取代时,可形成的同分异 构体的数目有---------2 种。
*
*
Cl
8、有人曾提出苯除具有的结构 以外,还可能具有空间立体结 构,如图中的Ⅰ式和Ⅱ式。 (1)若以 Ⅰ式为主,其一元取 代物分子中,2,4,6位置上的 H原子性质相同,3,5位置上的 Ⅰ Ⅱ H原子性质相同,请写出2,4,6-三氯硝基苯的结构 简式。 (2)若以 Ⅱ式为主,则生成四氯苯时,其可能的同 6 种。 分异构体有-------
13. 中 国 科 学 院 长 春 应 用 化 学 研 究 所 许 禄 等 人 用 他 们 开 发 的 ESESSOC 软件计算出 C12H44 的同分异构体为 910726个,且每增 加一个碳原子,其异构体数目增加约3倍。C4H4的同分异构体也 有多种。 (1)试写出C4H4 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只写两种)
3.已知烯烃、炔烃在臭氧作用下发生以下反应:
CH3-CH=CH-CH2-CH=CH2
CH3-C≡C-CH2 -C≡CH
O3 CH3CHO+OHC-CH2-CHO+HCHO H2 O O3CH COOH+HOOC-CH -COOH+HCOOH 3 2 H2 O
(1)化学式为C10H10的某烃,在臭氧作用下发生反应: C10H10
11.合成分子量在2000-50000范围内具有确定结构的有机化 合物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1993年报道合成了两种烃A和B, 其分子式分别为C1134H1146和C1398H1278. B分子比A分子多了 33 个这样的结构单元(填写数字).
12.(1)类似于卤素 X2与苯的同系物的反应,卤代烃亦可以进行此 类反应,如1、3、 5—三甲基苯与氟乙烷的反应。它们的反应经历 了中间体(Ⅰ)这一步,中间体(Ⅰ)为橙黄色固体,熔点 -15 ℃, 它是由负离子 BF4— 与一个六元环的正离子组成的,正离了中正电 荷平均分配在除划※号的碳原子外的另五个成环的碳原子上,如上 图(Ⅰ)。
( 1 )从反应类型来看,反应 A 属于 _______ 反应,反应 B 属于 ______反应,全过程属于________反应。 (2)中间体(Ⅰ)中画※号的碳原子的立体构型与下列化合物中画※ 号碳原子接近的是:______________
(3)模仿上题,完成下列反应(不必写中间体,不考虑反应条件,但要 配平) +CH3COCl → +CHCl3 →
11、
4
2
*
*
*
C10H16
4
12. 已知 [Co(NH3)6]3+ 的主体结构如右图。其中 小圆圈表示氨分子,且各相邻的氨分子之间的距 离相等。Co3+以位于八面体中心的黑点表示。若 其 中 2 个 氨 分 子 被 Cl- 取 代 , 所 形 成 的 [Co(NH3)4Cl2] + 及 4 个氨分子被 Cl- 取代,所形成 的 [ Co(NH3)2Cl4]- 的 同 分 异 构 体 的 种 数 分 别 为 (A). 4种和6种 ( B). 2 种 和 4 种 (C). 都是3种 ( D). 都是2种
O
(3)、[ OCH2CH2OCOCH2CH2CO ]n OH (4)、 [ CH ]
n
Br
O
(5)、某些具有空腔结 构的物质因其可以开发为 具有特定催化作用或作为Br 酶模拟物而倍受人们关注, 右图为其中的一种结构, C28H20O 试写出其分子式----------。 4Br4 并分析合成该物质的化合 HCHO 物有-----------------------和 Br OH ---------------------。
*ClΒιβλιοθήκη Cl NO2**
Ⅱ
*
*
Cl Ⅰ
9、金刚烷的空间结构如右图所示: C10H16 。该分子中 其分子式为------------4 个六元环。其二氯代物 共有-------共有-------3 种同分异构体。
10、篮烷的结构如右图所示: C12H14 。 (1)其分子式为------------3 个 (2)该分子中存在------2 个五元环。 六元环。存在------4 (3)其一氯代物共有----种 同分异构体
4. 中草药秦皮中含有的七叶树内酯 (环上氢原子未标出, 每个折点表示一个碳原子),具有抗菌作用。若 1mol 七 叶树内酯分别跟浓溴水和 NaOH溶液完全反应,则消耗的 溴和NaOH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HO(A)3mol,2mol (B) 3mol,4mol HO(C) 2mol,3mol (D) 4mol,4mol O O
O3 H2 O
① 该烃分子中含有 2 个双键, 2 个叁键。 ②C10H10的结构简式为: CH3C≡C-CH=CH-C≡C-CH=CH-CH3 (2)有人尝试着合成C8H8的饱和烃。你估计若成功的话, 其结构怎样?试用示线式 (不必写出C、H原子,仅用线 条表示分子的空间构型) 画在虚线方框内。
CH3COOH+3HOOC-CHO+CH3CHO
(2)在C4H4 中有一种饱和烃,根据这种饱和烃的特点,可以类 推出C6H6、C8H8中也有饱和烃,试分别写出它们的结构简式:
(3)若C8H8与C6H6含有相同的饱和烃基,则C8H8中还有一个烃 基的名称是 __________ ,若 C8H8 中含有现代苯环结构,试写出 其与(CH2=CHCN)发生加聚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可不写反应 条件):
CH2 OH CH2
Br CH2 OH CH2
2、写出下列物质聚合的产物: CH2-CH2 O (1) CH NH 开环聚合 2 [ NH-(CH2)5-C ]n CH2-CH2 C=O CH2 CH2Cl CH2Cl ( 2) O 开环聚合 C CH2 [ CH2-C-CH2-O ]n CH2Cl CH2Cl (3)Nomex纤维是一种新型阻燃性纤维 .它可由间苯二甲酸 和间苯二胺在一定条件下以等物质的量缩聚合成 . 请把 Nomex纤维结构简式写在下面的方框中
(4)某种ABS工程树脂,由丙烯腈(CH2=CHCN,符号 A)、1,3-丁二烯(CH2=CH-CH=CH2,符号B)和苯乙 烯(C6H5-CH=CH2,符号S)按一定配比共聚而得。 (1)A、B和S三种单体中,碳氢比(C:H)值最 丁二烯(写B或写结构简式也可) 小的单体是1,3。 (2)经元素分析可知该ABS样品的组成为 CaHbNc(a、b、c为正整数),则原料中A 和B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2c:(b-a) (用a、b、c表示)。
n
O=C=N-
-N=C=O + nCH2CH2CH2 OH OH CH3 O O
C-HN-
-NH-C-O-CH2CH2CH2O
n
三、有关同分异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