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式设计中常用排版术语

合集下载

版式设计中常用排版术语

版式设计中常用排版术语

1、封面(又称封一、前封面、封皮、书面)封面印有书名、作者、译者姓名和出版社的名称。

封面起着美化书刊和保护书芯的作用。

2、封里(又称封二)是指封面的背页。

封里一般是空白的,但在期刊中常用它来印目录,或有关的图片。

3、封底里(又称封三)是指封底的里面一页。

封底里一般为空白页,但期刊中常用它来印正文或其他正文以外的文字、图片。

4、封底(又称封四、底封)图书在封底的右下方印统一书号和定价,期刊在封底印版权页,或用来印目录及其他非正文部分的文字、图片。

5、书脊(又称封脊)书脊是指联接封面和封底的书脊部。

书脊上一般印有书名、册次(卷、集、册)、作者、译者姓名和出版社名,以便于查找。

6、书冠书冠是指封面上方印书名文字的部分。

7、书脚书脚是指封面下方印出版单位名称的部分。

8、扉页(又称里封面或副封面)扉页是指在书籍封面或衬页之后、正文之前的一页。

扉页上一般印有书名、作者或译者姓名、出版社和出版的年月等。

扉页也起装饰作用,增加书籍的美观。

9、插页插页是指凡版面超过开本范围的、单独印刷插装在书刊内、印有图或表的单页。

有时也指版面不超过开本,纸张与开本尺寸相同,但用不同于正文的纸张或颜色印刷的书页。

10、篇章页(又称中扉页或隔页)篇章页是指在正文各篇、章起始前排的,印有篇、编或章名称的一面单页。

篇章页只能利用单码、双码留空白。

篇章页插在双码之后,一般作暗码计算或不计页码。

篇章页有时用带色的纸印刷来显示区别。

11、目录目录是书刊中章、节标题的记录,起到主题索引的作用,便于读者查找。

目录一般放在书刊正文之前(期刊中因印张所限,常将目录放在封二、封三或封四上)。

12、版权页版权页是指版本的记录页。

版权页中,按有关规定记录有书名、作者或译者姓名、出版社、发行者、印刷者、版次、印次、印数、开本、印张、字数、出版年月、定价、书号等项目。

图书版权页一般印在扉页背页的下端。

版权页主要供读者了解图书的出版情况,常附印于书刊的正文前后。

版式设计名词解释

版式设计名词解释

版式设计名词解释版式设计是指在印刷、排版和多媒体设计等领域中,对页面或画面的整体布局进行设计和安排的过程。

通过版式设计能够有效地组织和呈现信息,增强视觉吸引力,提高阅读性,达到良好的视觉效果。

版式设计中常见的名词有很多,下面对其中一些常见的名词进行解释。

1. 比例:在版式设计中,比例是指页面或画面元素之间的尺寸和空间的相对关系。

通过合理的比例设计,可以使视觉效果更加平衡和协调。

2. 字体:字体是版式设计中常用的文字样式。

合适的字体选择能够增强页面的可读性和视觉效果。

常见的字体包括宋体、微软雅黑、Arial等。

3. 行距:行距是指文字行与行之间的垂直间距。

合适的行距设置能够提高文字的可读性,使阅读更加舒适。

行距的大小通常根据字号和字体来决定。

4. 字间距:字间距是指文字中的每个字母之间的水平间距。

合适的字间距设置能够使文字排列更加紧凑或松散,以达到更好的视觉效果。

5. 制纸尺寸:制纸尺寸是指用于印刷的纸张的标准尺寸。

常见的制纸尺寸有国际标准尺寸、美国标准尺寸等。

在版式设计中,合理选择制纸尺寸能够更好的适应设计要求。

6. 格栅系统:格栅系统是版式设计中用于标准化网页、杂志等页面布局的一种方法。

通过将页面分割为等宽的列和行,可以更好地组织和安排页面上的元素。

7. 病句:病句是指在版式设计中排版时出现的诸如字重不一、文字对齐不准确、行距过小等问题。

病句会影响版面整体的质量和美观度,需要及时进行修正。

8. 边距:边距是指页面或画面四周的空白区域。

合适的边距设置能够使页面更加整洁、清晰,提高可读性和视觉效果。

9. 图文混排:图文混排是指在版式设计中将图片和文字相结合的一种布局方式。

通过合理的图文混排设计,可以使页面更加丰富和生动。

10. 插图:插图是版式设计中用于补充和说明文本内容的图画。

插图能够更直观地传达信息,增强页面的视觉效果。

总之,版式设计涉及的名词众多,而每个名词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熟悉这些名词的含义和应用,设计人员能够更好地进行版式设计,创造出具有良好视觉效果的页面或画面。

出版资格考试排版术语版式及版口

出版资格考试排版术语版式及版口

版式版式是指书刊正文部分的全部格式,包括正文和标题的字体、字号、版心大小、通栏、双栏、每页的行数、每行字数、行距及表格、图片的排版位置等。

版心版心是指每面书页上的文字部分,包括章、节标题、正文以及图、表、公式等。

版口版口是指版心左右上下的极限,在某种意义上即指版心。

严格地说,版心是以版面的面积来计算范围的,版口则以左右上下的周边来计算范围。

超版口超版口是指超过左右或上下版口极限的版面。

当一个图或一个表的左右或上下超过了版口,则称为超版口图或超版口表。

平面设计用语

平面设计用语

平面设计用语
1. 排版(Typography):指文字在平面设计中的布局和排列方式,包括字体选择、字号、行距、字间距等。

2. 色彩(Color):指用于平面设计中的颜色选择和运用,包括色调、明度、饱和度等。

3. 图像(Image):指在平面设计中使用的图片、插图或图形元素,可以是照片、矢量图形或图标等。

4. 图标(Icon):指用于表示特定概念、功能或对象的简单图形符号。

5. 品牌标识(Brand Identity):指企业或品牌的标志、商标、标识系统等,用于识别和区分品牌。

6. 布局(Layout):指平面设计中元素的摆放和组合方式,包括文字、图像、空白区域等的相对位置和比例关系。

7. 对比度(Contrast):指在设计中使用不同元素之间的明暗、颜色或大小上的差异,以增强视觉效果和吸引力。

8. 比例(Proportion):指设计中各个元素之间的大小和比例关系,包括整体比例和元素之间的比例协调。

9. 纹理(Texture):指在设计中使用的具有触感或视觉感受的表面质感,可以是实际的纹理或模拟的纹理效果。

10. 图层(Layer):指在平面设计软件中用于分离和组织不同元素的独立图像层。

11. 反馈(Feedback):指设计师从客户或观众那里获得的意见、建议或评价,用于改进和优化设计作品。

12. 印刷(Printing):指将设计作品转化为实体媒介(纸张、印刷品等)的过程,包括印刷技术、纸张选择和印刷效果的调整。

排版设计名词解释

排版设计名词解释

排版设计名词解释
排版设计,也称为版面设计,是平面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涉及文字、图形、色彩等元素的排列组合,以达到传达信息、引导读者视觉流程、增强视觉美感的目的。

以下是排版设计中的一些常用名词解释:
1. 网格(Grid):网格是一种辅助排版的工具,用于将版面按照一定的比例和规则划分成不同的区域,以便将文字、图片等元素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在版面上。

2. 对齐(Alignment):对齐是指将文字、图形等元素按照一定的规则排列,使其在水平或垂直方向上保持一致,以提高版面的整体感和易读性。

3. 行间距(Line Height)和字间距(Letter Spacing):行间距是指文本行之间的距离,字间距是指字符之间的距离。

适当的行间距和字间距可以提高文本的可读性和易读性。

4. 空白(White Space):空白是指在版面中留出的空白区域,可以起到突出主题、引导读者视觉流程、增强版面美感的作用。

5. 字体(Font):字体是指文字的样式和风格,不同的字体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选择合适的字体可以提高文本的可读性和易读性。

6. 色调(Tone):色调是指版面的色彩基调,通过选择合适的色调可以营造出不同的氛围和情感,增强版面的视觉效果。

7. 对比(Contrast):对比是指将不同颜色、大小、形状的元
素进行比较,以突出重点和引导读者的注意力。

以上是排版设计中常用的一些名词解释,了解这些名词有助于更好地进行排版设计工作。

编排设计赏析的专业术语

编排设计赏析的专业术语

编排设计赏析的专业术语
1、和谐:从狭义上理解,和谐的平面设计是统一与对比两者之间不是乏味单调或杂乱无章的。

广义上理解,是在判断两种以上的要素,或部分与部分的相互关系时,各部分给我们的感觉和意识是一种整体协调的关系。

2、对比:又称对照,把质或量反差很大的两个要素成功的配列在一起,使人感觉鲜明强烈而又具有统一感,使主体更加鲜明、作品更加活跃。

3、对称:假定在一个图形的中央设定一条垂直线,将图形分为相等的左右两个部分,其左右两个部分的图形完全相等,这就是对称图。

4、平衡:从物理上理解是指的重量关系,在平面设计中指的是根据图像的形量、大小、轻重、色彩和材质的分布作用与视觉判断上的平衡。

5、比例:是指部分与部分,或部分与全体之间的数量关系。

比例是构成设计中一切单位大小,以及各单位间编排组合的重要因素。

排版术语

排版术语

排版术语1 字符◆字体(Font):是一系列字号、样式和磅值相同的字符(例如:10磅黑体Palatino)。

现多被视为字样的同义词◆字面(Face):是所有字号的磅值和格式的综合◆字体集(Font family):是一组相关字体(例如:Franklin family包括Franklin Gothic、Fran-kli nHeavy和Franklin Compressed)◆磅值(Weight):用于描述字体粗度。

典型的磅值,从最粗到最细,有极细、细、book、中等、半粗、粗、较粗、极粗◆样式(Style):字形有三种形式:Roman type是直体;oblique type是斜体;utakuc type是斜体兼曲线(比Roman type更像书法体)。

字体有时也被扩展和压缩。

见图1—1中的字形◆x高度(X height):指小写字母的平均高度(以x为基准)。

磅值相同的两字母,x高度越大的字母看起来比x高度小的字母要大◆Cap高度(Cap height):与x高度相似。

指大写字母的平均高度(以C为基准)◆下行字母(Descender):例如在字母q中,基线以下的字母部分叫下伸部分◆上行字母(Ascender):x高度以上的部分(比如字母b)叫做上伸部分(见图1—2)◆基线(Baseline):通常在x、v、b、m下的那条线◆描边(Stroke):组成字符的线或曲线。

可以加粗或改变字符形状◆衬线(Serif):用来使字符更可视的一条水平线。

如字母左上角和下部的水平线。

例如Times就是有衬线字(参见图1—2)◆无衬线(Sans Serif):可以让排字员不使用衬线装饰。

例如Helvetica就是无衬线字样(参见图1—2)◆方形字(Block):这种字体的笔画使字符看起来比无衬线字更显眼,但还不到常见的衬线字的程度。

例如Lubalin Graph就是方形字,这种字看起来好像是木头块刻的一样◆手写体脚本(Calligraphic script):是一种仿效手写体的字体。

报纸排版术语

报纸排版术语

报纸排版术语1. 标题(Headline):报纸文章或新闻的标题,通常用于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2. 副标题(Subheadline):文章标题下方的补充信息,用于进一步说明主题或引发兴趣。

3. 摘要(Summary):文章的简短总结,用于提供读者文章的概要或引导读者进一步阅读。

4. 正文(Body Text):文章的主要内容,一般分为段落,段落之间有空行分隔。

5. 引文(Quote):直接引用他人的话语或观点,通常用引号引起来,并置于正文中。

6. 图片(Image):插图或照片,为了更好地与相应的文章内容配合,图片通常会被放置在适当的位置,如在正文中间或与相关文章并排。

7. 图注(Caption):图片的文字说明,用于解释图片内容或提供额外信息。

8. 副标题(Subhead):辅助标题,用于分隔不同主题或段落,并使文章更易于阅读。

9. 纵横文字(Floating Text):文字内容与图片并排,通常用于解释或说明图片内容。

10. 盒子(Box):通常是一种用于突出或强调某个内容的边框或区域。

11. 脚注(Footnote):文中以小字体给出的补充说明或者引用的资料来源。

12. 引语(Epigraph):引用于文章开头的一段短文或作者的名言,用于引发读者的思考。

13. 页眉(Header):出现在每个页面顶端的标题或版面标识,以便读者快速识别报纸或杂志。

14. 分栏(Columns):将正文内容分为多个垂直排列的列,通常可以提高文字阅读的效果。

15. 页码(Page Number):报纸或杂志的每一页都会标注唯一的数字或符号,用于读者寻找特定页面。

16. 导航(Navigation):指导读者找到特定文章或内容的标志或链接,通常在每个版面上的侧边或底部有导航栏。

17. 装饰(Decoration):用于美化报纸页面布局的装饰元素,如边框、线条、色块等。

18. 栏目(Section):报纸或杂志中特定主题或内容分类的分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封面(又称封一、前封面、封皮、书面)
封面印有书名、作者、译者姓名和出版社的名称。

封面起着美化书刊和保护书芯的作用。

2、封里(又称封二)
是指封面的背页。

封里一般是空白的,但在期刊中常用它来印目录,或有关的图片。

3、封底里(又称封三)
是指封底的里面一页。

封底里一般为空白页,但期刊中常用它来印正文或其他正文以外的文字、图片。

4、封底(又称封四、底封)
图书在封底的右下方印统一书号和定价,期刊在封底印版权页,或用来印目录及其他非正文部分的文字、图片。

5、书脊(又称封脊)
书脊是指联接封面和封底的书脊部。

书脊上一般印有书名、册次(卷、集、册)、作者、译者姓名和出版社名,以便于查找。

6、书冠
书冠是指封面上方印书名文字的部分。

7、书脚
书脚是指封面下方印出版单位名称的部分。

8、扉页(又称里封面或副封面)
扉页是指在书籍封面或衬页之后、正文之前的一页。

扉页上一般印有书名、作者或译者姓名、出版社和出版的年月等。

扉页也起装饰作用,增加书籍的美观。

9、插页
插页是指凡版面超过开本范围的、单独印刷插装在书刊内、印有图或表的单页。

有时也指版面不超过开本,纸张与开本尺寸相同,但用不同于正文的纸张或颜色印刷的书页。

10、篇章页(又称中扉页或隔页)
篇章页是指在正文各篇、章起始前排的,印有篇、编或章名称的一面单页。

篇章页只能利用单码、双码留空白。

篇章页插在双码之后,一般作暗码计算或不计页码。

篇章页有时用带色的纸印刷来显示区别。

11、目录
目录是书刊中章、节标题的记录,起到主题索引的作用,便于读者查找。

目录一般放在书刊正文之前(期刊中因印张所限,常将目录放在封二、封三或封四上)。

12、版权页
版权页是指版本的记录页。

版权页中,按有关规定记录有书名、作者或译者姓名、出版社、发行者、印刷者、版次、印次、印数、开本、印张、字数、出版年月、定价、书号等项目。

图书版权页一般印在扉页背页的下端。

版权页主要供读者了解图书的出版情况,常附印于书刊的正文前后。

13、索引
索引分为主题索引、内容索引、名词索引、学名索引、人名索引等多种。

索引属于正文以外部分的文字记载,一般用较小字号双栏排于正文之后。

索引中标有页码以便于读者查找。

在科技书中索引作用十分重要,它能使读者迅速找到需要查找的资料。

14、版式
版式是指书刊正文部分的全部格式,包括正文和标题的字体、字号、版心大小、通栏、双栏、每页的行数、每行字数、行距及表格、图片的排版位置等。

15、版心
版心是指每面书页上的文字部分,包括章、节标题、正文以及图、表、公式等。

16、版口
版口是指版心左右上下的极限,在某种意义上即指版心。

严格地说,版心是以版面的面积来计算范围的,版口则以左右上下的周边来计算范围。

17、超版口
超版口是指超过左右或上下版口极限的版面。

当一个图或一个表的左右或上下超过了版口,则称为超版口图或超版口表。

18、直(竖)排本
是指翻口在左,订口在右,文字从上至下,字行由右至左排印的版本,一般用于古书。

19、横排本
就是翻口在右,订口在左,文字从左至右,字行由上至下排印的版本。

20、刊头
刊头又称“题头”“头花”,用于表示文章或版别的性质,也是一种点缀性的装饰。

刊头一般排在报刊、杂志、诗歌、散文的大标题的上边或左上角。

21、破栏
破栏又称跨栏。

报刊杂志大多是用分栏排的,这种在一栏之内排不下的图或表延伸到另一栏去而占多栏的排法称为破栏排。

22、天头
天头是指每面书页的上端空白处。

23、地脚
地脚是指每面书页的下端空白处。

24、暗页码
又称暗码是指不排页码而又占页码的书页。

一般用于超版心的插图、插表、空白页或隔页等。

25、页
页与张的意义相同,一页即两面(书页正、反两个印面)。

应注意另页和另面的概念不同。

26、另页起
另页起是指一篇文章从单码起排(如论文集)。

如果第一篇文章以单页码结束,第二篇文章也要求另页起,就必须在上一篇文章的后留出一个双码的空白面,即放一个空码,每篇文章要求另页起的排法,多用于单印本印刷。

27、另面起
另面起是指一篇文章可以从单、双码开始起排,但必须另起一面,不能与上篇文章接排。

28、表注
表注是指表格的注解和说明。

一般排在表的下方,也有的排在表框之内,表注的行长一般不要超过表的长度。

29、图注
图注是指插图的注解和说明。

一般排在图题下面,少数排在图题之上。

图注的行长一般不应超过图的长度。

30、背题
背题是指排在一面的末尾,并且其后无正文相随的标题。

排印规范中禁止背题出现,当出现背题时应设法避免。

解决的办法是在本页内加行、缩行或留下尾空而将标题移到下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