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学专业 课程设置

合集下载

林学专业基础设置

林学专业基础设置

林学专业基础设置一、引言林学专业是研究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学科,旨在培养掌握森林资源管理、森林生态学、林木遗传育种、森林经营与规划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的专业人才。

林学专业的基础设置是学生在学习林学专业的过程中必须要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有助于他们在后续的学习和实践中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内容。

二、主要内容林学专业基础设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生物学基础知识生物学是林学专业的基础科学,因此学生需要掌握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包括细胞生物学、遗传学、植物生理学等内容,这些知识将为学生后续学习林木遗传育种、森林生态学等专业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2. 森林资源及管理学生需要了解森林资源的形成、分布和特点,学习森林资源的调查和评估方法,以及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管理和利用。

此外,学生还需了解森林病虫害的预防和治理方法,掌握森林采伐和造林的技术要点。

3. 森林生态学学生需要学习森林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包括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物种多样性保护、生态恢复与重建等内容。

通过学习森林生态学,学生能够理解森林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为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4. 林木遗传育种学生需要掌握林木遗传育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林木育种的目标和意义。

同时,学生还需了解林木种质资源的收集与保护,掌握林木育种的技术要点和育种方法,为森林经营与规划提供优良品种。

5. 森林经营与规划学生需要学习森林经营与规划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了解林业经营的重要性和现状,掌握森林经营与规划的方法和技术。

学生还需了解林业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了解林业市场的运作和经营管理的基本要点。

三、总结林学专业基础设置是林学专业学生必备的知识和技能,为他们深入学习和应用林学专业课程奠定了基础。

掌握生物学基础知识、森林资源及管理、森林生态学、林木遗传育种和森林经营与规划等内容,可以使学生更全面地理解和应用林学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为森林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做出积极贡献。

林学 二级学科

林学 二级学科

林学二级学科林学二级学科林学是一门研究森林及其相关资源的学科,旨在探讨森林的构成、生长、管理和利用等方面的问题。

林学作为一门应用科学,对于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在林学的二级学科中,涉及到多个专业领域,如森林生态学、森林保护学、森林经营学等。

下面将对林学二级学科进行介绍。

一、森林生态学森林生态学是林学的一个重要二级学科,主要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相互关系。

森林生态学关注森林与环境的互动关系,研究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物种组成、生物多样性、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等生态过程。

通过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研究,可以提供保护和合理管理森林资源的科学依据。

二、森林保护学森林保护学是林学的另一个重要二级学科,主要研究森林资源的保护与管理。

森林保护学涉及到森林病虫害防治、火灾防控、自然灾害防范等内容。

通过对森林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治,可以保护森林的健康和稳定。

同时,对于森林火灾的预防和控制,可以降低火灾对森林资源的破坏。

森林保护学的研究成果对于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三、森林经营学森林经营学是林学中的另一个重要二级学科,主要研究森林资源的经营与利用。

森林经营学包括森林资源的规划、种植、培育、采伐等内容。

通过对森林资源的合理规划和管理,可以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森林经营学的研究成果对于提高森林资源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重要作用。

四、林木遗传育种学林木遗传育种学是林学中的一个重要二级学科,主要研究林木的遗传育种和改良。

林木遗传育种学涉及到林木的遗传特性、育种方法、育种目标等内容。

通过对林木的遗传育种,可以培育出抗病虫害、适应性强、高产高效的林木品种,提高森林资源的质量和产量。

林学的二级学科涵盖了森林生态学、森林保护学、森林经营学和林木遗传育种学等多个专业领域。

这些学科的研究成果对于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具有重要意义,为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通过对林学的研究和应用,可以促进森林资源的合理管理和可持续发展,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林业专业背景、培养方向和核心课程情况

林业专业背景、培养方向和核心课程情况

林业专业背景1.林业专业作为农林类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从事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林木育种选育、森林生态修复与保护等工作的专门人才的专业。

2.林业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具备系统的林业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相关的技能和能力,具备对林业生产、森林资源管理、生态环境修复等方面进行综合规划和管理的能力,同时具备继续深造和从事科学研究的基础。

3.林业专业的毕业生主要在国家林业行政管理机关、森林工程企事业单位、研究机构、高等学校等部门从事与林业生产、经营管理、科研教学、技术推广、环境保护等相关的工作。

培养方向1.林木培育与利用方向:培养从事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林木育种选育、林木利用和加工等方面的专门人才。

2.林业资源保护与管理方向:培养从事林业资源保护和管理、森林公园建设和管理、自然保护区管理、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野生动植物保护等方面的专门人才。

3.森林生态修复与保护方向:培养从事森林生态改良与修复、森林生态系统健康和稳定性评价与保护、生态旅游规划与开发等方面的专门人才。

核心课程情况1.林学基础课程:包括植物学、生态学、林业学概论等课程,主要介绍森林资源、森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等内容。

2.林木学科专业课程:包括森林资源管理学、林木育种学、遗传学、林木病虫害学等课程,主要介绍林木资源的生物学特性、育种选育原理、病虫害防治等知识。

3.生态学专业课程:包括生态学原理、生态系统管理学、野生动植物保护学等课程,主要介绍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生物多样性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等内容。

4.经济与管理学科专业课程:包括林业经济学、林业统计学、林业规划学等课程,主要介绍林业资源的经济价值评估、规划管理技术等知识。

5.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实习、毕业设计、实验等教学环节,旨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提高他们在工作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林业专业知识与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对林业知识技能的掌握,包括林业资源调查、生态环境监测、森林火灾预防和扑救等。

北林的林业工程课程设置

北林的林业工程课程设置

北林的林业工程课程设置
北林林业工程课程设置包括以下内容:
1. 林业基础课程
- 林学概论
- 林业生态学
- 林业遗传学
- 林业测量学
- 林木生理学
2. 林木种质资源与培育课程
- 林木种子学
- 林木苗圃学
- 林木遗传育种
- 林木生物技术
3. 林业经营与管理课程
- 林业经济学
- 林业与法规
- 林业统计学
- 林业企业管理
4. 木材科学与工程课程
- 木材结构与性质
- 木材加工工艺
- 木材防护与防腐
- 木材产品设计与制造
5. 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课程
- 森林保护学
- 森林病虫害防治
- 森林资源评价
- 森林水文学
6. 林业工程技术课程
- 林业机械学
- 林业工程设计与施工
- 林业工程管理
- 野生动物保护与管理
除了以上核心课程外,北林还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实训机会,帮助他们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

同时,学生还可以选择相关的选修课程,以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

北林林业工程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林业工程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未来的林业工作做好准备。

林学教学大纲

林学教学大纲

林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林学是指研究森林植被以及森林资源管理与保护的学科。

林学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森林生态系统的认识和理解,掌握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管理技术,具备森林保护和生态修复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1.了解森林的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理解森林对环境的重要性。

2.掌握森林资源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学习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

3.培养学生的实地调查和研究能力,学习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林业生产管理。

4.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培养新时代林业人才。

三、课程内容1.林学概论-森林学科的定义与范畴-森林资源的分类与特点-全球森林资源现状与发展趋势2.森林生态学-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自然生态系统与人工林的比较-生物多样性与森林生态保护3.森林资源管理-林业规划与土地资格评定-森林资源的测量与管理-森林遥感技术在资源管理中的应用4.森林经营学-林业经济学基本概念-林业投资与经营分析-森林经济效益评价方法5.生物技术在林业中的应用-森林树种选育与改良-森林病虫害治理技术-林木资源再生利用技术四、教学安排1.理论课程-每周3学时,主要讲解课程内容及相关案例分析-适时安排专题讲座,邀请相关领域专家进行授课2.实验课程-每周1学时,组织实地调查研究或实验操作-学生根据教师指导完成实验报告和数据分析3.课程作业-每学期安排课程设计或实践任务-学生需按时提交书面作业和实验报告五、考核方式1.平时表现(20%)-包括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等评价2.实验报告(30%)-针对实验成果和数据分析进行评定3.期末考试(50%)-考查学生对整个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六、教材和参考资料1.主教材:《林学导论》2.辅助教材:《森林生态学实务》、《森林资源管理》3.参考书目:《现代林业学导论》、《森林经营学基础》以上为《林学教学大纲》的内容安排,希望同学们能够在学习过程中认真对待,努力提高自身林业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为我国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做出贡献。

林业技术专业课程

林业技术专业课程
6.林业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介绍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在林业中的应用。
7.林业经济学:介绍林业资源的经济价值、经济利益分析和林业经济政策。
8.林业管理学:介绍林业资源的规划、管理和保护。
9.林业机械化:介绍林业机械化的基本原理、分类和应用。
10.野外实习:实地考察林业资源பைடு நூலகம்病虫害防治和林业管理等方面的实际问题。
林业技术专业课程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林业概论:介绍林业的基本概念、历史和发展现状。
2.林木生长与发育:介绍林木生长的生物学基础、环境因素和调节措施。
3.林业土壤学:介绍林业土壤的形成、性质和管理方法。
4.林业昆虫学:介绍林业害虫的种类、生活习性和防治方法。
5.林业病理学:介绍林业病害的种类、病因和防治方法。

林业学教学大纲

林业学教学大纲

林业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林业学是一门研究森林资源、林木生长发育和森林经营管理的学科,旨在培养学生具备林木种植、森林经营、资源保护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本课程旨在系统讲解林业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提高学生对林木生长发展规律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1. 系统掌握林业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林木生长规律、森林生态系统概念、森林资源管理等内容;2. 熟悉林业学的研究方法和实践技能,具备独立进行林木栽培、森林资源评估等实践操作的能力;3.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 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促进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三、课程内容1. 林业学概论- 林业学科的定义与范围- 林业学的历史沿革- 林业学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和作用2. 林木生长与发育- 林木的形态特征及生长条件- 林木的生长规律与发育过程- 林木的栽培技术与管理方法3. 森林资源管理- 森林资源的概念和分类- 森林资源调查与评估- 森林资源保护与可持续管理4. 林木病虫害防治- 林木病虫害的危害与防治措施- 病虫害防治的常用方法和技术- 病虫害防治的实际操作5. 森林生态系统- 生态学基本概念- 森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 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与保护四、教学方式本课程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通过课堂讲解、实验演示、田间实习等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五、考核方式1.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实验报告、作业完成情况等;2. 期中考试:考察能够掌握的课程理论知识;3. 学期论文:撰写结合实践的林业学研究论文;4. 期末考试:综合考核学生全学期的学习成果。

六、教学大纲更新与变更本教学大纲经教务处批准后实施,如有必要进行调整或变更时,需提前向学生通知并报教务处备案。

以上为本课程的教学大纲,希望学生们能够认真学习,积极参与,全面提升自己的林业学知识水平和实践技能,为未来的林业从业和科研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林学专业详细简介

林学专业详细简介

林学专业学科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森林培育、林木遗传育种、森林病虫鼠害防治与检疫、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的知识,能在林业、农业、环境保护等部门从事森林培育、森林资源保护、森林生态环境建设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主干学科:林学、生物学、植物保护1学科简介学科培养目标:学科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森林培育(包括经济林栽培)、林木遗传育种、森林病虫鼠害防治、野生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林木良种选育、造林、森林资源调查规划、森林病虫鼠害防治与检疫、林火管理及野生植物利用的基本训练,具有森林经营方案编制、森林培育、森林资源保护、森林生态环境建设管理的基本能力。

[1]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基本理论知识;2.掌握林学、生物学、植物保护学、环境科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3.掌握土壤理化性质分析、林木生理生化分析和森林资源调查、评价的方法,掌握林木良种选育、林木栽培抚育、森林病虫鼠害防治和林特产品加工利用的技术;4.具有森林经营方案编制、森林培育、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森林资源监测、森林生态环境建设管理的基本能力;5.熟悉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森林生态环境建设、森林资源保护和国土绿化的方针、政策和法规;6.了解国内外林学学科理论前沿、生物工程技术应用前景、林业科技发展趋势以及林业生产发展动态。

主干课程:主干学科:林学、生物学、植物保护。

主要课程:森林植物学、植物生理学、植物营养学、林木遗传育种、生物技术、土壤肥料学、森林环境学、森林昆虫学、林木病理学、森林生态学、测量与遥感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实验、课程设计、教学综合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般安排28-30周。

修业年限:四年授予学位:农学学士相近专业:林学森林资源与保护游憩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就业方向:主要就业于各级林业部门;基层林场、园艺场、森林公园;园林部门;学校等2北京林大北京林业大学,简称北林,原名北京林学院,是北京学院路八大学院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0370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
0002
邓小平理论概论
3
03707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4
2
8996
林学生产实践
0
18996
林学生产(实践)
0
3
9231
农业基础知识
7
04593
农业基础知识
7
4
9233
林木种苗培育
6
19233
林木种苗培育
6
5
9234
造林学
5
19234
造林学
林学专业
专业代号:090201主考学校:华中农业大学
一、课程设置及使用教材


课程
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教材名称
教材主编
出版社
出版时间
备注
1
0370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刘瑞复、李毅红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年
2
03707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4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孙时轩
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2年
15
19234
造林学
5
《造林学》(第二版)
孙时轩
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2年
16
18996
林学生产(实践)
4
含(02663)植物生理学(实践)、(02669)土壤肥料学(实践)、(02743)森林植物学(实践)、(02751)测树学(实践)
总学分
71
二、实践性环节考核
序号
课程代号
课程名称
所包含的考核内容
学分
1
18996
林学生产(实践)
(02663)植物生理学(实践)
1
(02669)土壤肥料学(实践)
1
(02743)森林植物学(实践)
1
(02751)测树学(实践)
1
三、新旧课程衔接
序号
原计划规定课程及代号
新计划规定课程及代号
课程代号
课程名称
学分
课程代号
课程名称
学分
1
0001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尹均
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6年
7
02668
土壤肥料学
4
《土壤肥料学》
王申贵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0年80ຫໍສະໝຸດ 742森林植物学4
《树木学》(南方本)
编委会
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4年
9
02749
森林经营管理学
5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
亢新刚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1年
10
02750
测树学
3
《测树学》(第2版)
孟宪宇
中国林业出版社
钱淦荣、罗正楷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年
3
02554
农业政策与法规
4
《农业政策与法规》
陈文宽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1年
4
02662
植物生理学
4
《植物生理学》
孟繁静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0年
5
02664
农业气象学
4
《农业气象》(第二版)
段若溪、姜会飞
气象出版社
2005年
6
02665
农业生态基础
4
《农业生态基础》
5
6
9235
经济林栽培
5
04051
经济林栽培
5
1996年
11
04051
经济林栽培
5
《经济林栽培学》
中南林学院
中国林业出版社
1983年
12
04593
农业基础知识
7
《农业基础知识》
徐鸿涛
武汉测绘科技大学
出版社
1998年
13
06305
农家经营管理
6
《农家经营管理》(第二版)
王双振、赵邦宏
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6年
14
19233
林木种苗培育
6
《造林学》(第二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