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起诉应提交的材料
民事起诉材料清单

民事起诉材料清单
一、起诉状
各位审判员:
我系原告,就xxxx一案拟向贵院提起民事诉讼,现将起诉状所附材料清单如下:
二、原告材料
1. 原告身份证明材料(复印件);
2. 原告联系方式证明材料(复印件);
3. 原告委托代理人身份证明材料(复印件);
4. 原告委托代理人联系方式证明材料(复印件);
5. 原告与被告相关证据材料(如约定书、合同、账单等);
6. 其他原告补充材料(如专家鉴定报告等);
三、被告材料
1. 被告身份证明材料(复印件);
2. 被告联系方式证明材料(复印件);
3. 被告委托代理人身份证明材料(复印件);
4. 被告委托代理人联系方式证明材料(复印件);
5. 被告相关证据材料(如约定书、合同、账单等);
6. 其他被告补充材料(如专家鉴定报告等);
四、证人材料
1. 证人身份证明材料(复印件);
2. 证人联系方式证明材料(复印件);
3. 证人证言笔录(如有);
五、律师材料
1. 律师身份证明材料(复印件);
2. 律师执业证明材料(复印件);
3. 律师委托代理授权书(如有);
4. 律师代理词(如有);
六、其他相关材料
1. 专家鉴定报告(如有);
2. 相关合同、协议、证照等证明材料(复印件);
3. 证据材料清单;
4. 其他补充材料;
以上为本人所提供的民事起诉材料清单,请贵院依法审查受理,并依法组织调解或开庭审理。
特此申请。
原告:(签名)日期:年月日。
民事诉讼立案需要什么材料?

I have always felt that I am a very independent, strong, motivated, and unwilling to admit defeat.整合汇编简单易用(页眉可删)民事诉讼立案需要什么材料?导读:民事诉讼立案需要的材料有:起诉状、有关证据、有关原告及被告的身份证明文件、委托书、律师委托证明等,具体情况下可以根据民事诉讼的具体程序来提出起诉处理,并由法院来进行合法的判决处理。
一、民事诉讼立案需要什么材料?1、起诉状一份并按被告的人数提供副本。
起诉状正本和副本均必须提供原件,原告为个人的必须亲笔在具状人一栏中签名,原告为单位的,由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签名并加盖单位公章。
2、主要证据材料,并按被告的人数提供副本(复印件)。
包括下列证据:(1) 证明原告诉权的证据;(2) 证明原、被告之间存在起诉的民事法律关系的证据;(3) 证明原告所诉事实、理由存在的证据;(4) 其他可支持原告诉讼请求的证据。
3、原、被告的身份证明:(1)原告为个人的,提供身份证复印件,必要时提供原告的户籍证明;被告为个人的,提供其户籍证明或暂住证明;(2)原告为单位的,提供其营业执照复印件、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书原件;被告为单位的,提供其工商登记证明。
4、如委托他人诉讼,另须提交授权明确的授权委托书及受托人身份证复印件各1份,并同时提供原件供查验。
5、如委托ls诉讼的,则另须提交授权明确的授权委托书及ls事务所接收委托的证明、函件和ls证复印件。
二、《民事诉讼法》对于起诉的规定第一百一十九条起诉条件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第一百二十条起诉形式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欠债不还起诉应该提交哪些材料

⽋债不还起诉应该提交哪些材料⽋债纠纷属于民事纠纷案件的内容,发⽣⽋债纠纷的解决途径有很多,可以是私下进⾏调解,也可以申请仲裁的⽅式进⾏解决,还可以利⽤法律的⼿段进⾏维权。
下⾯就由店铺⼩编为⼤家整理有关资料,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债不还起诉应该提交哪些材料1、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作单位、住所、联系⽅式,法⼈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或者主要负责⼈的姓名、职务、联系⽅式;2、被告的姓名、性别、⼯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3、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4、证据和证据来源,证⼈姓名和住所。
起诉时应提交哪些材料1、起诉状正本⼀份,并按被告的⼈数提交副本;2、当事⼈主体资格的证明(包括原告、被告和第三⼈等);3、本院具有管辖权的证据;4、其他证据。
⽋钱不还法院强制执⾏程序是怎样的1、申请发⽣法律效⼒的民事判决、裁定以及刑事判决、裁定,当事⼈必须履⾏。
⼀⽅拒绝履⾏的,对⽅当事⼈可以向⼈民法院申请执⾏,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员执⾏。
对依法设⽴的仲裁机构的裁决,⼀⽅当事⼈不履⾏的,对⽅当事⼈可以向有管辖权的⼈民法院申请执⾏。
受申请的⼈民法院应当执⾏。
2、法院受理当事⼈、利害关系⼈认为执⾏⾏为违反法律规定的,可以向负责执⾏的⼈民法院提出书⾯异议。
当事⼈、利害关系⼈提出书⾯异议的,⼈民法院应当⾃收到书⾯异议之⽇起15⽇内审查,理由成⽴的,裁定撤销或者改正;理由不成⽴的,裁定驳回。
3、申请复议当事⼈、利害关系⼈对裁定不服的,可以⾃裁定送达之⽇起10⽇内向上⼀级⼈民法院申请复议。
⼈民法院⾃收到申请执⾏书之⽇起超过六个⽉未执⾏的,申请执⾏⼈可以向上⼀级⼈民法院申请执⾏。
上⼀级⼈民法院经审查,可以责令原⼈民法院在⼀定期限内执⾏,也可以决定由本院执⾏或者指令其他⼈民法院执⾏。
4、向被执⾏⼈发出执⾏通知执⾏员接到申请执⾏书或者移交执⾏书,应当向被执⾏⼈发出执⾏通知,责令其在指定的期间履⾏,逾期不履⾏的,强制执⾏。
民事起诉流程

民事起诉流程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民事起诉流程(附诉讼收费办法)民事起诉流程(附诉讼收费办法)一、当事人起诉,首先应提交起诉书,并按对方当事人人数提交相应份数的副本。
当事人是公民的,应写明双方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年龄、籍贯、住址;当事人是单位的,应写明单位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姓名。
起诉书正文应写明请求事项和起诉事实、理由,尾部须署名或盖公章。
二、根据"谁主张谁举证"原则,原告向法院起诉应提交下列材料:1、原告主体资格的材料。
如居民身份证、户口本、护照、港澳同胞回乡证、结婚证等证据的原件和复印件;企业单位作为原告的应提交营业执照、商业登记证明等材料的复印件。
2、证明原告诉讼主张的证据。
如合同、协议、债权文书(借条、欠条等)、收发货凭证、往来信函等。
三、当事人向法院提交书证,应填写一式两份证据清单,详细列明提交证据的名称、页数。
证据经法院承办人核对后,由承办人在证据清单上签字盖章,一份交当事人,一份备案。
四、立案庭在当事人履行必须的手续和交齐有关证据材料之后,在七天内,对符合立案条件的,办理立案手续;对不符合立案条件的,依法裁定不予受理。
五、当事人应在收到受理通知书之日起七天内预交案件受理费和其他诉讼费用,如确有困难,可在预交期内向本院提出减、缓、免交的书面申请,逾期不交或者书面申请缓、减、免交未获批准而仍不预交的,本院将裁定按自动撤诉处理。
六、立案手续后,案件由法院排期开庭,当事人应服从法院的各项工作安排,并于结案后到财务室结算诉讼费用,多退少补。
附:人民法院诉讼收费办法(附最新补充规定)(1989年6月29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四百一十一次会议通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试行)》第三条、第八十条、第一百七十八条、第一百九十条、第二百条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诉讼费用的收费范围第一条当事人进行民事、经济、海事和行政诉讼,应当向人民法院交纳案件受理费。
各种诉讼起诉申请条件及提交材料清单

各种诉讼起诉申请条件及提交材料清单!有鉴于当事人起诉或申请再审或申诉不知道如何提交材料,特别为你准备了三大诉讼法起诉及申诉再审条件及需要提交的材料,以方便广大朋友学习、周知!一、民事诉讼起诉条件及需要提交的材料(一)民事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1、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2、有明确的被告;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二)民事诉讼起诉应当提交的诉讼材料:1、民事起诉状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1)当事人(包括原、被告)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
(当事人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应写明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2)案由。
(3)诉讼请求(分项写明向法院起诉所要达到的目的)。
(4)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写明起诉或提出主张的事实依据和法律依据,包括证据情况和证人姓名及联系方式)。
(5)起诉状所递交的人民法院名称。
(6)起诉人签名、日期。
(7)起诉状用A4型纸,并按被告人数提交副本。
2、证据材料(1)主体资格证明。
如身份证、结婚证、营业执照等。
(2)法定代理人证明、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证明。
(3)授权委托书。
(4)证明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消灭等事实的证据。
二、行政诉讼起诉条件及需要提交的材料(一)行政诉讼起诉条件:提起行政诉讼应当符合下列条件:1、原告是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2、有明确的被告;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4、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二)行政起诉受理应当提交的诉讼材料:1、行政起诉状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1)原告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
(原告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应写明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2)被告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姓名及职务、联系方式。
民事诉讼程序准备材料

民事诉讼程序准备材料民事诉讼程序是指当一方认为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的程序。
在诉讼过程中,充分准备好合适的材料起到关键作用,帮助我们充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并顺利解决纠纷。
下面是一份生动、全面、有指导意义的民事诉讼程序准备材料清单。
一、起诉状:起诉状是诉讼的起点,它应该详细陈述事实、阐明诉讼请求,并提供相关证据。
确保起诉状的编写规范、内容准确是首要任务。
二、证据:1. 书证:包括合同、协议、发票、凭证等;要着重确保这些文件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2. 证人证言:如有目击者或相关人士存在,采集证人的证言有助于进一步确认事件真相。
3. 鉴定意见:依法需要进行鉴定的案件,要准备好相关鉴定材料和鉴定机构出具的意见书。
4. 询问笔录、调解协议等其他可能的证据:进行实质调查过程中获取的证据,包括询问笔录、调解协议等,一并准备以备参考。
三、诉讼费用:合理准备好应缴纳的诉讼费用,确保按照规定的时间和途径准时缴纳。
四、法律依据:查找和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准备好常见的相关法条便于案件的辩护和举证。
五、律师委托书:如果委托律师代理,需要准备律师委托书,明确律师代理权。
六、人民调解书(如有):如果曾经尝试过人民调解,要准备好相应的人民调解书作为证据。
七、财产保全申请书(如有):如需要保全被诉财产,要准备好财产保全申请书,并提供相应的证据和理由。
八、其他相关材料:根据案件的特殊情况,可能还需要准备其他的相关材料,如专利证书、著作权登记证书等。
准备好充分的材料是胜诉的基础,但也要注意材料清晰、有序,便于法院对案件进行审理。
在整理材料过程中,应尽量避免遗漏和重复,杜绝虚假和伪造。
同时,要关注法律法规的变更和最新解释,确保材料的合规性和时效性。
总之,民事诉讼程序准备材料是诉讼成功的重要保障。
合理规划、精心准备,将有助于提高我们的胜诉率,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民事诉讼起诉准备的材料有哪些?

民事诉讼起诉准备的材料有哪些?带上欠条、你的身份证件,被告的身份信息联系方式等,越详细越好,凭上述材料写好诉状即可到被告所在地法院立案。
去你同事工作所在地,或户籍所在地,或常住地所在法院均可提起诉讼。
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越来越强,在遇到不能协商解决的矛盾时,当事人一般会选择诉讼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原告向法院申请立案,应提交与案件有关的材料,那▲民事诉讼起诉准备的材料有哪些?小编将就这个问题为您提供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
▲一、公民起诉应提交的材料:1、起诉书(1个被告2份,2个被告3份,类推,都须原告签字或盖章)2、主要证据材料复印件。
(1个被告2份,2个被告3份,类推)3、原告身份证复印件1份并同时提供原件供查验。
法定(指定)代理人代为起诉的应提交本人身份证复印件及与原告关系的证明材料复印件;同时提供原件供查验。
没有身份证的提供其他身份证明材料。
4、如委托他人诉讼,另须提交授权明确的授权委托书及受托人身份证复印件各1份,并同时提供原件供查验。
5、如委托律师诉讼的,则另须提交授权明确的授权委托书及律师事务所接收委托的证明、函件和律师证复印件。
▲二、起诉流程1、当事人起诉,首先应提交起诉书,并按对方当事人人数提交相应份数的副本。
当事人是公民的,应写明双方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年龄、籍贯、住址;当事人是单位的,应写明单位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姓名。
起诉书正文应写明请求事项和起诉事实、理由,尾部须署名或盖公章。
2、根据"谁主张谁举证"原则,原告向法院起诉应提交下列材料:(1)原告主体资格的材料。
如居民身份证、户口本、护照、港澳同胞回乡证、结婚证等证据的原件和复印件;企业单位作为原告的应提交营业执照、商业登记证明等材料的复印件。
(2)证明原告诉讼主张的证据。
如合同、协议、债权文书(借条、欠条等)、收发货凭证、往来信函等。
3、当事人向法院提交书证,应填写一式两份证据清单,详细列明提交证据的名称、页数。
民事案件起诉状(民事起诉状)

民事案件起诉状(民事起诉状)引言概述:民事案件起诉状是民事诉讼中的重要文书,起诉状的内容和格式对案件的审理和判决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起诉状的基本要素、起诉状的格式、起诉状的内容、起诉状的提交和起诉状的修改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起诉状的基本要素1.1 当事人信息:起诉状中应当包含原告和被告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等。
1.2 诉讼请求:起诉状应当清楚明确地表达原告的诉讼请求,即要求法院做出何种判决。
1.3 事实和理由:起诉状中应当详细陈述案件的事实经过和法律依据,以支持原告的诉讼请求。
二、起诉状的格式2.1 标题:起诉状应当在文首注明“民事起诉状”字样,并在下方注明起诉状的具体内容。
2.2 文体:起诉状应当使用正式、简练的文体,避免使用口语化的表达方式。
2.3 页眉页脚:起诉状应当在每页的页眉处注明案件的名称和案号,页脚处注明页码和日期。
三、起诉状的内容3.1 诉讼请求:起诉状中应当明确表达原告的诉讼请求,包括请求法院做出何种判决。
3.2 事实陈述:起诉状中应当详细陈述案件的事实经过,包括时间、地点、人物等相关细节。
3.3 法律依据:起诉状中应当列明法律依据,以支持原告的诉讼请求,包括相关法律条文和裁判文书。
四、起诉状的提交4.1 递交法院:起诉状应当递交给被告所在地或者案件发生地的基层人民法院。
4.2 递交方式:起诉状可以通过邮寄、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递交给法院,也可以直接到法院递交。
4.3 递交材料:起诉状应当连同其他相关证据材料一并递交给法院,以便法院审理案件。
五、起诉状的修改5.1 修改方式:如果原告在递交起诉状后发现错误或需要修改内容,可以向法院提交修改申请书。
5.2 修改原则:法院会根据案件情况和原告的请求来决定是否同意修改起诉状的内容。
5.3 修改期限:在诉讼过程中,原告可以随时向法院提出修改起诉状的申请,但应当遵守法院规定的期限。
总结:民事案件起诉状是民事诉讼中至关重要的文书,原告在起诉状中应当清楚明确地表达诉讼请求、陈述事实和法律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公民(自然人)起诉应提交的材料
1、民事诉状(1个被告提交2份,2个被告提交3份,类推),都需原告签字捺印。
2、主要证据材料复印件(1个被告提交2份,2个被告提交3份,类推)。
3、原告身份证复印件1份,同时提供原件供查验。
法定(指定)代理人代为起诉,应提交本人身份证复印件及与原告关系的证明材料复印件1份,同时提供原件供查验。
没有身份证的提供其他身份证明材料。
4、如委托他人诉讼,另须提交授权明确的授权委托书、受托人身份证复印件各1份,并同时提供身份证原件供查验。
5、如委托律师诉讼,另须提交授权明确的授权委托书、律师事务所函、律师证复印件各1份。
6、被告为本市企业或个体工商户的,须提交其工商登记查询1份(可登陆北京市企业信用网或名索网查询并在线打印)。
注:以上材料均须用A4纸打印或用蓝黑钢笔、碳素笔书写
二、法人或其他组织起诉应提交的材料
1、民事诉状(1个被告提交2份,2个被告提交3份,类推),都须法定代表人签字,盖单位公章。
2、主要证据材料复印件(1个被告提交2份,2个被告提交3份,类推)。
3、原告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组织机构代码证副本复印件各1份;其他组织如没有营业执照,应提交证明其有效成立的法律文件复印件。
4、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职务证明原件以及身份证复印件各1份。
5、如委托他人诉讼,另须提交授权明确的授权委托书、受托人身份证复印件各1份,并同时提供身份证原件供查验。
6、如委托律师诉讼,另须提交授权明确的授权委托书、律师事务所函、律师证复印件各1份。
7、被告为本市企业或个体工商户的,须提交其工商登记查询1份(可登陆北京市企业信用网或名索网查询并在线打印)。
注:以上材料均须用A4纸打印或用蓝黑钢笔、碳素笔书写
一、当事人起诉,首先应提交起诉书,并按对方当事人人数提交相应份数的副本。
当事人是公民的,应写明双方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年龄、籍贯、住址;当事人是单位的,应写明单位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姓名。
起诉书正文应写明请求事项和起诉事实、理由,尾部须署名或盖公章。
二、根据"谁主张谁举证"原则,原告向法院起诉应提交下列材料:
1、原告主体资格的材料。
如居民身份证、户口本、护照、港澳同胞回乡证、结婚证等证据的原件和复印件;企业单位作为原告的应提交营业执照、商业登记证明等材料的复印件。
2、证明原告诉讼主张的证据。
如合同、协议、债权文书(借条、欠条等)、收发货凭证、往来信函等。
三、当事人向法院提交书证,应填写一式两份证据清单,详细列明提交证据的名称、页数。
证据经法院承办人核对后,由承办人在证据清单上签字盖章,一份交当事人,一份备案。
四、立案庭在当事人履行必须的手续和交齐有关证据材料之后,在七天内,对符合立案条件的,办理立案手续;对不符合立案条件的,依法裁定不予受理。
五、当事人应在收到受理通知书之日起七天内预交案件受理费和其他诉讼费用,如确有困难,可在预交期内向本院提出减、缓、免交的书面申请,逾期不交或者书面申请缓、减、免交未获批准而仍不预交的,本院将裁定按自动撤诉处理。
六、立案手续后,案件由法院排期开庭,当事人应服从法院的各项工作安排,并于结案后到财务室结算诉讼费用,多退少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