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食品包装材料的化学物迁移与危害

合集下载

食品安全与食品中的塑化剂

食品安全与食品中的塑化剂

食品安全与食品中的塑化剂食品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在当今社会,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食品中的塑化剂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塑化剂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塑料制品中的化学物质,其不可避免地会进入食品中,并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

本文将探讨食品安全与食品中的塑化剂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有效应对这一问题。

一、食品中塑化剂的来源塑化剂作为食品中的一种污染物,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1.食品加工过程中的污染:在食品加工过程中,许多使用塑料容器、包装袋等塑料制品。

由于塑料制品中常常含有塑化剂,因此在加工过程中,塑化剂很容易从塑料制品中释放出来,进入食品。

2.环境污染:塑化剂广泛存在于环境中,如土壤、水源、大气等。

这些塑化剂会通过食物链逐渐进入到人们食用的食品中。

3.不合格食品添加:一些不正规的食品生产商会在食品中非法添加塑化剂,以获取额外的经济利益。

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不仅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也对食品安全造成了极大威胁。

二、食品中塑化剂的危害食品中的塑化剂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不容忽视。

以下是主要的几个方面:1.内分泌干扰:许多塑化剂是内分泌干扰物质,它们可能干扰人体内分泌系统的正常功能,从而引发一系列内分泌紊乱相关的疾病,如生殖系统异常、肿瘤等。

2.发育和生殖问题:塑化剂对胚胎和儿童的发育有着潜在的影响。

长期摄入含有塑化剂的食品可能导致胎儿发育异常,影响生殖能力。

3.致癌风险:某些塑化剂被认为具有致癌潜能,长期摄入这些食品会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4.其他健康问题:塑化剂还可能导致一些其他的健康问题,如免疫功能受损、神经系统损伤等。

三、应对食品中塑化剂的措施为了保证食品安全,应采取以下措施来应对食品中塑化剂问题:1.加强监管:政府和食品监管机构应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加强对食品行业的日常检查和抽检力度,对违规行为严厉打击,确保食品生产过程中禁止使用塑化剂。

2.完善法律法规: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加大对食品行业中使用塑化剂的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保护消费者权益和食品安全。

塑料食品包装材料中有毒有害化学残留物及分析方法

塑料食品包装材料中有毒有害化学残留物及分析方法
3
权威论坛
2006年第 2期
进行了检测 ,发现乳酪中苯乙烯的含量在 1. 7~8. 5μg/ kg之 间 。另外 ,也可用反相液相色谱分析技术测定食品中苯乙烯 的含量 [5 ] 。 1. 2 氯乙烯
单体氯乙烯具有麻醉作用 ,可引起人体四肢血管收缩而 产生疼痛感 ,同时还具有致癌和致畸作用 。氯乙烯在肝脏中 可形成氧化氯乙烯 ,具有强烈的烷化作用 ,可与 DNA 结合产 生肿瘤 。由于氯乙烯单体毒性很强 ,因此许多国家对它在聚 氯乙稀食品包装中的含量进行严格控制 。例如欧盟规定 [6 ] 氯乙烯单体向食品或者模拟食品溶剂中的迁移量不能超过 0. 01 mg / kg;我国 [7 ]规定氯乙烯单体在聚氯乙烯树脂中的含 量不超过 5 mg / kg, 在 聚 氯 乙 烯 成 型 品 中 的 含 量 不 超 过 1 mg / kg。和苯乙烯单体的分析测定类似 ,顶空气相色谱法被 广泛用于 测 定 食 品 包 装 和 食 品 中 氯 乙 烯 单 体 残 留 物 的 含 量 [8 ] 。近来 ,科研人员还对氯乙烯单体的四聚物的迁移进行 了研究 [9 ] 。尽管这些低聚体的分子结构和氯乙烯单体的分 子结构不同 ,不会有直接的毒害作用 ,但由于这些低聚体是 有机氯化合物 ,仍有必要研究它们的扩散迁移特性 。可以采 用正己烷作为萃取剂从包装材料和饮料中萃取这些低聚体 , 然后采用带电子俘获检测器的气相色谱仪进行分析 。研究 结果表明 ,聚氯乙烯饮料瓶中含有 70~190 mg/ kg浓度范围 内的氯乙烯四聚体 ,然而 ,并没有发现该四聚体迁移到饮料 中的现象 。 1. 3 双酚 A 二环氧甘油醚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 PET)是乙二醇与对苯二酸或 二甲基对苯二酸的共聚物 ,常被用作饮料和食用油的包装材 料 。由于 PET在 220 ℃高温下不会受热变形 ,故也用于制造 微波炉烹调和传统烹调使用的盘子 、碟子等 。但 PET含有二 聚物到五聚物的少量低分子量低聚体 。根据 PET种类的不 同 ,这些环状化合物的含量为 0. 06%至 1. 0%不等 。研究人 员通常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PET中低聚体的含量 [22 ] , 检测结果表明 PET瓶体每 100 g材料中含有 316~412 mg的 三聚体 。此外 , Castle等人 [23 ]提出了先将食品提取液中所有 的低聚体转化成单体对苯二酸 ,然后用 GC2M S选择离子检 测模式进行分析检测 ,这一方法的缺点是这些低聚体和材料 中所有其它单体一起被检出 ,无法准确测定单体和低聚体的 含量 。

塑料包装材料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食品安全等专业毕业设计 毕业论文

塑料包装材料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食品安全等专业毕业设计 毕业论文

塑料包装材料对食品安全的影响摘要近年来,塑料在食品包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广泛用于食品及其他产品的包装。

食品塑料包装已成为包装材料领域中最为活跃的一个领域。

食品包装是现代食品生产的最后一个环节,起着保护食品质量和卫生、方便储藏和运输、延长或假期和提高商品价值等重要作用。

本文介绍了食品包装中常用的塑料包装材料的种类和卫生标准及塑料包装材料内的有害物及危害,并提出了加强塑料食品包装管理措施的问题。

关键词食品包装;塑料包装材料;食品安全;前言食品安全问题涉及到人们的生存和身体健康,是关系到国计民生、建设和谐社会的大事,已经成为衡量人民生活质量、社会管理水平和国家法制建设水平的重要指标。

食品包装是现代食品工业的最后一道工序,它起着保护产品质量和卫生,不损失原始成分和营养,方便贮运,延长货架期和提高商品价值的重要作用。

随着人们对食品质量和食品卫生安全需求的不断提高,对于食品质量和食品卫生安全直接相关的包装就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但是目前我国食品包装行业面临的形势却不容乐观,市场上各种食品包装材料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难以符合国家对食品安全、卫生和环保方面的要求,不但危害消费者身体健康,而且影响到我国的食品包装业,甚至整个食品工业的健康发展。

而塑料包装材料作为食品包装材料的后起之秀,因其原材料丰富、成本低廉、性能优良、质轻美观的特点,成为近四十年来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包装材料。

目前几乎所有的食品,不论多少,都用塑料包装。

所以塑料包装材料的食品安全问题,成为关系到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因素。

而塑料包装材料的制作过程,材料和添加剂选择得当与否更是直接关系到人民的身体健康【1】1.塑料食品包装材料的卫生标准目前我国常用的食品容器包装材料有金属、塑料、橡胶、纸、瓷器、塑料—铝箔复合包装以及纸-铝箔复合包装材料。

这些材料由化学原料制成或经过化学反应制成,加下过程可能残留有各种聚合物单体,增塑剂、抗氧化防老化剂。

重金属等严重威胁人体健康的成分。

食品包装材料中有害物质迁移分析及新型材料的应用

食品包装材料中有害物质迁移分析及新型材料的应用

食品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极其重要、不可或缺的,食品安全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而食品包装与食品安全密切相关,关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添加剂使用标准》(GB 9685—2016)等53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公告于2016年11月18日正式发布,涉及搪瓷、陶瓷、玻璃、塑料(树脂)、纸和纸板、金属、涂料及涂层和橡胶等材料制品。

由于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特性,在与食品接触的过程中都会对食品的安全性产生影响,其中有毒有害物质的迁移是影响食品包装安全的主要因素。

本文分析了近年来常用的食品包装材料中残留的化学物质或者用以改善包装材料物理性能的添加剂等成分的迁移行为,并对食品包装新材料的发展更新进行综述。

1 包装材料的特性及有害物质迁移分析1.1 塑料包装塑料包装属于食品包装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包装材料之一,主要成分为合成树脂,其原材料来源丰富,具有化学性质稳定、易于包装的特点。

用于食品包装的树脂材料本身无毒无害,但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高聚物裂解并产生单体分子和低聚物,或者因聚合物本身稳定性不足,发生老化降解。

我国食品包装所用合成树脂包括聚乙烯、聚丙烯、聚酰胺、聚氯乙烯以及聚苯乙烯等等,此类物质产生的单体和低聚物都具有一定的毒性,例如聚氯乙烯单体—氯乙烯会诱发肝脏肿瘤的形成,甚至引起多器官发生肿瘤病变[1]。

检测食品模拟浸泡液接触包装材料有害物质的迁移过程,主要是分析聚氯乙烯等单体及添加剂的迁移,张子豪等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同时测定塑料食品接触材料中20种邻苯二甲酯的迁移量,该方法定量限低,线性关系、回收率等良好,能满足塑料材质食品接触材料中邻苯二甲酸酯迁移量的实际检测需要[2]。

盖巧玥等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测定法,对常见的3种外卖塑料包装餐盒中双酚A的迁移进行测定,并初步评价其迁移风险[3]。

食品的属性、塑料包装材料类型与储存环境温度对有害物质的迁移都有影响,材料的结晶度与迁移率之间呈反比关系,聚丙烯均聚物会降低脂肪类食品的抗氧化剂的迁移率。

食品接触包装材料中有害物质的迁移及其潜在危害综述

食品接触包装材料中有害物质的迁移及其潜在危害综述

括抗氧 剂 、 增塑剂 、 增粘剂 、 稳定 剂等) 、 单体 和低聚体 ; 纸包装 材料 中有 消泡剂 、 墨剂 、 脱 表面施胶剂 、 光增 白剂等功能型 助剂以及油墨成分 ; 荧 金属罐 装材料 自身金 属组分和 内表面涂层材 料 ; 陶瓷 和玻璃容 器 中含 有 的重金 属元素的溶 出; 再加 上加工或者食用过程 中会有 如蒸煮 、 微波 处理或 其他 烹调方式 , 将会有 可能使得这 些包装材料 中 的化学 物成分 迁移进所 包装食品 中, 因此 , 包装本身的质量 问题 就不 能被忽略 。2 0 05 年发现 了 国内某外 资包装材 料公 司生产 的 P C保 鲜膜 中所 添加增 塑 V 剂 , 高温加热 下会迁移 到食 品 中去 。2 1 年发现 国内某知名外 资快 在 01 餐连锁 店所使用 的纸质包 装添加有荧 光增 白剂 , 这些潜 在的危 害都 有 可能威胁到人们 的身体 健康 。 1迁移介绍 . 迁移指包装 材料 中的残 留物或用 以改善包装材料加工性 能的添加 剂 以及包装材料 组分本身 , 从包装材料 内向与之接触 的食 品表面 扩散 , 从 而被溶剂化 或溶解 的现象 。迁移从简单 上讲 就是一个物理扩散 和平 衡 的过程 , 际的迁移过程要复杂得 多 , 要考虑包装材料与食 品之间 实 还 的相互作用 , 以及 包装材料在食 品加工 、 存过程 中环境条件 的改变给 储
迁 移 带 来 的影 响 。 所 以MK 也是食 品接触包装 材料 的潜在 迁移污染 物。Ti t y o 等 r n fl a a lu 研究表 明 , 同类 型和不 同挥 发性 能力 的污染物有可能会 转移到干燥 不 食品 中 污染物迁 移的能力与纸质本身性质 、 食物本身脂肪 的含量和组 分有 关 , 且接 触 时间 和温度 都对食 品 污染 物迁移 模型 有着 显著 的影 响。R d skn等[对橙 汁层压纸板包 装中铝元素 的迁移 进行了研究 , o uh i I H 并对食 品用纸包装 中铝元 素(1 A) 含量进 行了长达一年的监测 , 细致研究 了无菌纸包装材料 中 A 至橙汁 的迁移 。 l

塑料食品包装材料的化学物迁移与危害

塑料食品包装材料的化学物迁移与危害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V0.2 NO 5 1 9 .
Se p. 2 1 01
文 章 编 号 :6 11 1 ( 0 1 0 —0 80 1 7 —5 3 2 1 ) 50 0 —2
塑料 食 品包 装 材 料 的化 学 物 迁移 与 危 害
王 成 涛
( 京工 商 大学 食 品添 加剂 与配料 北 京 高等 学校 工程研 究 中・ / 北 6 : 北京 市食 品风味 化 学重 点 实验 室 ,北 京 1 0 4 ) 0 0 8 塑料包 装 材料具 有重 量轻 、 运输 销售 方便 、 学 化 稳定 性好 、 于 加 工 , 易 以及 良好 食 品 保 护 作 用 等 优 点, 塑料 食 品包 装得 到广 泛 应 用 .由于 塑 料 包 装 材 料 与食 品直接 接触 , 装材料 的安 全性 、 包 含有 化学 物 向食 品 中迁移 及 安全性 , 年引起 人们 的广 泛关 注 . 近 综 合 目前 国 内外文 献 , 源 于塑 料 食 品包 装 材 来 料 的安 全风 险主要 存在 以下 几方 面 : ) 1 塑料 本身 具 有 一定 的毒 性 ; ) 料材 料 残 留的有 害 单体 或 低 聚 2塑 物 、 化及裂 解 产 生 的 有 毒 物 质 ; ) 料 制 品制 造 老 3塑 过程 中添加 的增 塑剂 、 定剂 、 氧 剂等添 加剂 带来 稳 抗 的毒 性 ; ) 料 包 装 容 器 回收再 利 用 时 , 4塑 附着 污 染 物可 能造 成 的食 品 污 染.欧共 体 (E C 规 定 从 塑 E ) 料包 装 材料 向食 品 中迁 移 物 总量 应 <1 g d 0r / m 或 n ≤ 6 g k ; 国 F A规 定 , 种 食 品 接 触物 0m / g 美 D 一 质 ( 括食 品包 装 材 料 和 器 具 ) 包 所致 累 积饮 食 浓 度 < . 5 g g时 , 为其 是安 全 的 . 0 1 /k 认 3 氯 乙 烯 .聚 氯 乙烯 ( 0 v yclr e P C) ) pl i l oi , V yn h d 塑料 瓶多用 于灌 装矿 泉水 、 料 、 酵调 味 品等 .氯 饮 发 乙烯单体 具有 麻醉 作 用 , 引 起 人 体 四 肢血 管 收 缩 可 而 产生 疼痛感 ; 乙烯 在肝脏 中可形 成氧化 氯 乙烯 , 氯 具 有 强烈 的 烷化 作 用 , 引 起 D A 损 伤 , 有 致 癌 可 N 具 和致畸作用.由于氯乙烯单体毒性很强 , 因此许多 国家 对其在聚氯乙烯食 品包装 中含量进行严格控 限制. 4 双酚 A.双 酚 A( i h n l ) bs e o A,B A)是 由两 p P 分 子 苯酚和 一分 子丙 酮在 酸性 条件下 催化 缩合 而 成 的酚 类物 质.双酚 A主要 用 于生产 环氧 树脂 和聚 碳 酸酯 , 中双 酚 A二环 氧甘 油醚 ( A G 是 制造 环 其 B D E) 氧树 脂 的主要 原料 .添 加双 酚 A的塑料 具有 无色 透 明、 轻巧 和突 出防 冲击性 等特性 , 尤其能 防 止酸性 蔬 菜和 水果 从 内部侵蚀 金 属 容器 , 因此 双 酚 A类 环 氧 树脂 广泛 用作 罐 头 、 易拉 罐 的 内壁 涂 料 , 以及 饮料 、 奶瓶 、 瓶等 食 品包 装容 器 中. 水 5 己 内酰 胺 .聚酯 酰 胺 ( ) 即“ 尼龙 ” 常 被 用 作 ) 食 品包 装薄 膜.有 资 料 显 示 , 烹 饪过 程 中一 定 在 量 的 尼龙低 聚 体 和残 留尼 龙 单 体—— 己 内酰 胺 , 可 渗 透 至沸水 中,己 内酰 胺 毒 性 有 一 定 的毒 性 , 使 并 食 品产生不愉快的苦味.我 国规定 成型品 中己 内酰 胺含量 ≤1 g L 欧盟 20 7 E 5r / ; a 02/2/ C指令规定 食 品 或食 品模拟物 中己内酰胺迁移量 ≤1 5 mJk. g 6 对苯 二 甲酸 乙二醇 酯低 聚体 .对 苯 二 甲酸 乙 ) 二醇 酯 ( E ) 乙二 醇 与 对苯 二 酸 ( 二 甲基 对 苯 PT 是 或 二酸) 的共聚 物 , 常用 于饮 料 和 食 用油 的包 装 材 料 . 由于在 2 0℃ 高温下 P T不会 变 形 , 用 于制 造 微 2 E 常 波 炉烹调 和 传 统 烹 调使 用 的盘 子 、 子 等 .但 P T 碟 E 塑 料 中含 有少 量 2 5个单 体分 子 的低聚 体 , 其含量 约 为 0 0 % ~1O .研 究 人 员 采 用 H L .6 .% P C检 测 P T中低 聚 体 含 量 , P T瓶 中检 测 出 3 6~4 2 E 在 E 1 1 mg l0g的三 聚体 . /O 7 异氰酸酯.异氰酸酯常被用 于制作聚亚胺酯包 ) 装材料和粘合剂 , 目前共 有 1 异氰酸酯被允 许用 于 2种 制作食品包装材料.异氰酸酯有强刺激性 , 是一种有毒 化合 物 , 导 致 化 学 性 肺 炎 与 肺 水 肿 , 至 引 起 可 甚

食品塑料包装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食品塑料包装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应对措施
1建立 合理 的 消费使 用 系统 .
塑料 包装 材料 。
立 多类 化 学 物 质 检 测 的方 法 ,完 善 各
3 加 快标 准 制修 订 工 作 ,建 立起 类检测标准 ,尽快研 发出快速 、有效 . 的 检 测 方 法 和 检测 设 备 。 同时 ,不 断
当 前 , 我 国 对 塑 料 包 装 溶 剂 残
合 物 ,在 聚 合 合成 工 艺 中会 有 一 些 单 留量 的 限 制 越 来 越 严 格 ,如 GB/T l0 4 0 8 包装 用塑料复 合膜 、 0 0 —2 0
食 品包 装 的安 全 性 ,首 当其 冲 的 体 残 留和 低 分子 量 物 质溶 出 ;同时 ,
食 品包 装 的企 业 通 常 是 通 用 型企 业 ,
其 稳 定 性 、 降 解性 以 及 经 济 性 的 系 统
我 国食 品包 装 安 全评 价 和 检 测 技
术方 法 与 发 达 国家 相 比 仍 有一 定 的差
其 生产 环 境 和 卫 生 条 件 难 以 达 到食 品 研 究 和 评 估 ,如在 不 同温 度 、湿 度 、
食 品塑料包 装 对食 品安全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文 1 广东质检 中诚认证 有限公 司 张建清
民 以 食 为 天 , 食 以 安 为 先 。 这
塑料包装对食 品安全 的影响
1塑料包装材料的影响 .
其 中 甲 苯 是 用 来 调 节 油 墨 黏 度 常 用
的有 机 溶剂 。苯 类 溶剂 气 味较 大 ,
包 装 的要 求 。同 时 ,绝 大 多数 食 品企 酸 碱 度 、 含 氧 量 以 及 在 含 油 食 品 和 距 ,对 于 有 些 单 体 、添加 剂 尚无 法 检 业 不 允 许 包 装 生 产 企 业 在 食 品包 装 上 微 波 等 使 用 条件 下 的 安 全 性 评 估 。 因 测 , 即使 能 够 检 出 ,其 灵敏 度 也 十 分 打 上 自己的 标 志 ,公 众 也 无 法监 督 , 同样也 带 来 了食 品安全 隐患 。 此 ,科 研部 门要 加 大 对 食 品 塑 料 包 装 有 限 。 因此 应 加 强 对 检测 机 构 评 价 能 材料 的 系统 研 究 ,开 发 出符 合 食 品 安 力的 建 设 ,开 展 对 一 些单 体 、添 加 剂 全要 求 、对 人 体 和 环 境 都 无 毒 无 害 的 的痕 量 和 超 痕 量检 测技 术 的研 究 ,建

用来包装食品的材料大多数是塑料制品

用来包装食品的材料大多数是塑料制品

目前,用来包装食品的材料大多数是塑料制品,在一定的介质环境和温度条件下,塑料中的聚合物单体和一些添加剂会溶出,并且少量地转移到食品中,从而造成人体健康隐患。

一、塑料食品包装材料分析塑料是一类高分子化合物,塑料制品以合成树脂为主要原料,添加适量的增塑料、稳定剂、抗氧剂等助剂,在一定的塑化条件下加工而成。

目前我国容许使用的食品容器、包装材料及制造食品用工具、设备的热塑料有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偏氯乙烯、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脂、尼龙、不饱和聚酯树脂、丙烯腈-苯乙烯共聚树脂、再烯腈-苯乙烯共聚树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树脂等;热固性塑料有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等。

(1)聚乙烯(poltethylene,PE)和聚丙烯(polypropylene,Pp) 的卫生问题:聚乙烯和聚丙烯树脂本身毒性极低,化学稳定性较高,生物学活性较低,且其组成单体乙烯和丙烯本身的毒性也较低。

因此,聚乙烯和聚丙烯塑是较为安全的塑料,可广泛用作食品容器、包装材料。

(2)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m,PVC)的卫生问题:聚氯乙烯本身无毒,但其单体和降解产物毒性较大,聚氯乙烯中增塑剂含量较高。

由于合成工艺不同,聚氯乙烯中所含的卤代烃(1 ,1-二氯乙烷、1,2-二氯乙烷)也不同。

与食品接触时可以向食品中迁移。

因此,各国对聚氯乙烯树脂中氯乙烯单体残留量都作出规定。

聚氯乙烯成型品中要使用大量的增塑剂、稳定剂和紫外线吸收剂等助剂,其中有些增塑剂的毒性较大。

必须高度注意的添加助剂的毒性。

(3)聚苯乙烯(Polystyrene,PS) 的卫生问题:聚苯乙烯本身无毒,但含有游离的苯乙烯单体以及甲苯、乙苯、异丙苯等挥发性物质具有较大的毒性。

(4)三聚氰胺甲醛树脂(melamine-formalin:MF) 主要的卫生问题: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属热固型塑料(谷称蜜胺)。

耐热(120℃)、耐油、耐醇、耐污染,可制成各种色彩的、仿瓷器的食具和餐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塑料食品包装材料的化学物迁移与危害
在产品包装中塑料包装具有轻便,化学稳定性好,加工容易,食品保护性好等优点。

在进行食品包装时,一般情况下食品都是和包装有着一定的接触,所以对于包装的安全方面来讲化学品在食品中的迁移和安全性近年来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基于此,本文对塑料食品包装材料的化学品进行了简单的探索和分析,供有关人员参考。

标签:塑料包装;化学物迁移;危害
引言
塑料包装材料具有重量轻、运输销售方便、化学稳定性好、易于加工,以及良好食品保护作用等优点,塑料食品包装得到广泛应用。

由于塑料包装材料与食品直接接触,包装材料的安全性、含有化学物向食品中迁移及安全性,近年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1 食品塑料包装安全性现状
目前社会包装食品大多使用的都是塑料包装,他在整个食品加工中一般是最后一道程序,所以他和食品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消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食品包装材料已受到全社会的重视,塑料食品容器,软塑料包装材料包装食品对食品产生的安全问题也慢慢的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社会各界。

包装的主要功能是保护,美化,便于保存,储存和使用。

2 有害物质来源及毒性
2.1 稳定剂任何阻碍塑料变质的物质都称为稳定剂。

根据所起的作用,稳定剂包括:抗氧化剂,光稳定剂,热稳定剂和防霉剂。

在塑料加工过程中,通常加入铅,锌,钡盐,碱型铅盐,脂肪酸皂,有机锡,复合稳定剂等化合物,以提高聚合物的耐光性和耐热性,抑制聚合反应。

但是,稳定剂中的金属离子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迁移出去,而且随着食物进入人体,严重的影响着人们的健康,甚至产生中毒的现象。

为了提高塑料制品的长期耐候性,有必要在塑料制品中添加光稳定剂。

常用的光学稳定剂有光学屏幕,紫外线吸收剂,猝灭剂和自由基捕获剂。

性能最优异的光稳定剂目前是受阻胺光稳定剂多胺化学品(HALS),如Tinuvin 622,Chimasorb 944等,属于自由基清除剂,其光稳定效果是传统吸收型2-4倍的光稳定剂,它能有效提高聚合物的紫外辐射和抗Y射线能力,且无毒,无色,简单的合成,反应物成为目前主流产品光稳定剂。

2.2 荧光增白剂荧光增白剂(FWAs)在我国洗涤剂,造纸,纺织等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因含芳香族胺和苯乙烯为主体的结构,长期接触或间接服用人将
会患上癌症。

目前市场上应用最广泛的是二苯乙烯型荧光增白剂,占光亮剂总量的近80%。

荧光增白剂已被用作食品接触塑料产品中的添加剂。

FWA184SML中规定的食品容器和包装材料使用的添加剂卫生标准“(GB9685-2008)为0.6mgkg,这与欧盟法规2002/72/EC -致,并且规定了最大值聚苯乙烯塑料制品的数量是0.02%。

2.3 印刷油墨食品包装中有害物质的残留主要来源于包装材料,特别是用于包装印刷油墨和含苯,卤代烃等有害化学品溶剂的主要原料。

食品包装和印刷污染已成为二次食品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许多有机溶剂(如甲苯,乙酸乙酯和丁酮)用于塑料复合材料的凹版印刷和溶剂干混。

根据工艺要求,生产过程中的溶剂应该蒸发,但由于实际生产中的各种原因,总会有或多或少不完全挥发的溶剂,称为残留溶剂,通常是几种组合的溶剂。

2.4 润滑剂
润滑剂具有增强材料表面光滑度,不粘连,减少静电干扰等功能。

氨基脂肪酸,如油酰胺,硬脂酰胺,棕榈酸亚乙烯酯等通常用作塑料食品包装材料的润滑剂。

这些化合物的毒理学数据尚不清楚,这些化合物向模拟脂肪食物的扩散仍有待研究。

滑石粉经常用于制袋和挤出工艺。

这些材料将在与食品接触的过程中转移到食品中,造成重大食品安全问题。

2.5 增塑剂在所有塑料添加剂中,增塑剂特别是己二酸(2-乙基己基)己酯(DE-HA)和邻苯二甲酸酯(PAEs)的安全性受到高度关注。

这些化合物可以大大提高产品的塑性,柔韧性和强度,并广泛用于塑料食品包装材料。

毒理学实验表明,DEHA是一种生物内分泌干扰物,可干扰人体激素分泌。

邻苯二甲酸盐可能会降低生育能力并具有潜在的致癌作用。

在几种低毒增塑剂中,增塑剂应声称应用增塑剂,如硬脂酸丁酯,乙酰柠檬酸三丁酯和癸二酸烷基酯及己二酸酯类化合物,DEHA等邻苯二甲酸酯应严格限制在食品包装的应用中材料。

2.6 抗氧化剂当塑料制品暴露在空气中时,它们会被氧化和分解。

为了提高它们的稳定性,通常在塑料聚合中加入抗氧化剂。

常用抗氧化剂-264,抗氧化剂-1010,抗氧化剂-1076,亚磷酸三苯酯(TPP),亚磷酸三壬酯(rNP)等。

一般来说,大多数抗氧化剂是无毒的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但一些苯基取代的亚磷酸酯被认为具有一定的毒性,如苯三磷酸酯具有较强的毒性,羟基,二羟基二苯甲酮和苯并三唑衍生物的毒性不強,但它们可能引起的基因突变效应尚待研究。

尽管许多国家都允许使用某些抗氧化剂,但其纯度要求必须严格控制;这些抗氧化剂只有在包装材料不直接接触含脂肪食物时才允许使用。

3 改进食品包装材料卫生安全性的措施
3.1 制定卫生标准经济及科技的快速发展,使得世界一体化格局不断成形,该形势也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贸易流通范围。

而通过对我国有关于食品包装要求的分析可以发现,其部分标准已无法适应当前阶段的市场需求,特别是有关于环保、健康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相关行业产品的出口,进而也对经济
发展造成了影响。

塑料作为食品包装中的一种常见材料,其使用不但与环保、健康有着密切联系,同时也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无法脱离。

据相关调查研究发现,针对食品包装材料,国外大部分国家都有着明确的规定,同时也有相应的管理体系。

而我国对此较为落后,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对食品包装选用材料的管控仍有不足。

而定剂、增塑剂及润滑剂等不但会危害人体健康,同时还会破坏环境安全,然而对于这类添加剂所进行的风险评估内容中仍有一定缺陷存在。

对此,我国相关部门应以实际情况为根据,严格制定食品包装过程中塑料的采用标准,促使食品包装材料生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规定进行。

3.2 强化企业自律为保证食品包装的质量和安全,必须加强对企业的控制。

企业生产是产品质量的主要来源,强化食品包装材料生产企业提供有效的食品安全健康和安全,要强化法制,诚信教育,增强企业法律意识和自律行为。

同时,企业在选购时,确认原材料时,严禁降低成本,偷工减料或以廉价劣质原料,对于企业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等还需要明确一项规定,严格执行管理工作。

结束语
总之,塑料食品包装材料中含有的有害物质及其迁移是威胁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

目前,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食品包装材料的安全性,制定了越来越严格的卫生标准。

因此,必须加强塑料食品包装材料的安全性,加大科研和标准制定的投入,尽早解决迁徙问题和有毒有害物质的检测,确保食品包装材料的安全
参考文献:
[1]李友爱.塑料包装材料化学物向食品迁移的模拟[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8(04):45-48.
[2]刘志刚,王志伟,胡长鹰.塑料包装材料化学物迁移试验中食品模拟物的选用[J].食品科学,2006(06):271-27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