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鉴定学:全草类中药――石斛的鉴别
真假石斛的辨别方法

真假石斛的辨别方法石斛,又名兜兰,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材,具有滋阴补肾、益气生津、清热解毒等功效,因而备受青睐。
然而,市场上常常出现真假石斛混杂的情况,消费者往往难以分辨。
为了帮助大家正确识别真假石斛,本文将介绍几种简便有效的辨别方法。
首先,可以通过观察外观特征来辨别真假石斛。
真石斛的茎部通常粗壮,表面光滑,色泽鲜绿;而假石斛的茎部则常常细弱,表面粗糙,色泽较暗。
此外,真石斛的叶片较为肥厚,质地韧劲,而假石斛的叶片则较为薄弱,质地较为松软。
通过这些外观特征的对比,我们可以初步判断石斛的真伪。
其次,可以通过闻味来辨别真假石斛。
真石斛通常具有浓郁的清香味,而假石斛则往往缺乏香气,甚至带有一些异味。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闻味的方式来初步鉴别石斛的真伪。
另外,可以通过观察切口来辨别真假石斛。
将石斛茎部进行横切,真石斛的切口通常呈现出均匀细密的纹路,而假石斛的切口则可能会出现不规则、粗糙的纹路。
通过观察切口的特征,我们也可以初步判断石斛的真伪。
最后,可以通过水浸试验来辨别真假石斛。
将石斛茎部放入清水中浸泡,真石斛的茎部通常会在水中迅速膨胀,释放出大量的黏液;而假石斛的茎部则可能不会有太大变化。
通过水浸试验,我们可以进一步确认石斛的真伪。
总之,通过观察外观特征、闻味、观察切口以及水浸试验等多种方法,我们可以较为准确地辨别真假石斛。
在购买石斛时,建议大家多加留意,选择正规渠道购买,以确保所购买的石斛是真正的药用材料,从而保证其药效和安全性。
希望本文介绍的方法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辨别真假石斛,保护自己的健康。
中药鉴定学——全草类中药

上布满砂晶,形成嵌晶纤维,胞腔狭窄
• 木纤维多成束,壁较厚,胞腔稍大,可见 斜纹孔。
麻黄 ----- 【显微鉴别】
• ③ 髓部薄壁细胞木化或非木化,常含棕红 色块状物
• ④ 螺纹、网纹、具缘纹孔导管,细小,直 径10--15μm,导管分子端壁具麻黄式穿 孔板(端壁斜面相连,具有多数圆形穿孔, 排成1-3列)
叶的构造已如前述 对于全草类,叶的鉴别很重要 气孔、毛茸是很重要的鉴别特征 一些常用数据如气孔轴式、气孔数、脉岛数、
栅表比等对于相似的中药(唇形科)尤其重要。
麻黄 ----- 【历史】
• 本经,中品
• 《名医别录》记载:麻黄生晋地(今河北省 境内)及河东(今山西省境内)
• 陶弘景云:“今出青州(今山东省境内), 彭城(今河北省境内),荥阳、中牟(均在今 河南省境内)者为胜,色青而多沫。”
及华阴者为真。其根细而极辛,故名之曰细 辛。”
细辛 ----- 【历史】
• 《本草纲目》也称:“华州真细辛”,说明当时 就以产陕西华山之阴,即今华县一带所产的华细 辛为佳品
• ③ 节明显,节间长2--6cm,节上有膜质 鳞叶2片(稀3片),呈锐三角形,先端反 曲,渐尖,灰白色,基部合生呈筒状,红 棕色
• ④ 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纤维性,周边 黄绿色,髓部类圆形,红棕色
• ⑤ 气微香,味微苦,涩。
麻黄 ----- 【性状鉴别】
• 中麻黄 • ① 茎细长圆柱形,多分枝,直径为1.5--
• 掌禹锡引段成式酉阳杂俎云:“麻黄茎端 开花,花小而黄,簇生。子如覆盆子,可 食。”
麻黄 ----- 【历史】
• 苏颂云:“春生苗,至夏五月则长及一尺 以来。梢上有黄花,结实如百合瓣而小, 又似皂荚子,味甜,微有麻黄气,外皮红, 里仁子黑。根紫赤色。俗说有雌雄二种, 雌者于三月、四月内开花,六月结子。雄 者无花不结子。至立秋后收茎阴干”
石斛鉴别

石斛鉴别本品为较常用中药。
目前商品石斛的来源主要是兰科石斛属多种植物的茎。
因种类和加工方法不同,一般分干货和鲜货两类。
前者又分金钗石斛(原植物为石斛)、环草(原植物为粉花石斛、重唇石斛、铁皮石斛等)、黄草(原植物为束花石斛、罗河石斛、钩状石斛等)、耳环石斛(原植物为铁皮石斛等)四类,还有马鞭石斛(原植物为流苏石斛等)、圆石斛(原植物为重唇石斛等)及金黄泽(原植物为聚石斛)等。
1.石斛别名:金钗石斛、吊兰花、扁金钗(广西),扁黄草、扁草、大黄草(贵州)。
Dendrobium nobile Lindl.-兰科Orchidaceae多年生附生草本。
茎丛生、粗壮,直立,高至60cm,黄绿色,上部稍扁而略成"之"字形弯曲,具纵槽纹,下部收缩成圆柱形,基部膨大。
叶近革质,3~5片生于茎的上端,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6~12cm,宽1~3cm,先端2圆裂,叶脉平等;叶鞘紧附于节间。
花期有叶或无叶。
总状花序有花2~3朵;苞片膜质,小,卵形;花大,下垂,直径6~8cm;花萼及花瓣白色带淡紫色,先端紫红色;萼片3,中央一片离生,两侧一对基部斜生于蕊柱足上,几相等,长圆形,先端急尖或钝,萼囊短钝,长1.石斛(金钗石斛)茎下部圆柱形,中部及上部扁圆柱形,向上稍呈"之"字形弯曲,长18~42(~60)cm,中部直径4~10mm,节间长1.5~6cm。
表面金黄色或绿黄色,有光泽,具深纵沟及纵纹,节稍膨大,棕色,常残留灰褐色叶鞘。
质轻而脆,断面较疏松。
气微,味苦。
鲜茎直径1~1.5cm,黄绿色,肉质而脆;折断面较平坦。
2.粉花石斛(环草)茎细长圆柱形,常弯曲、盘绕成团或捆成把,长11~40cm,直径1~2(~3)mm,节间长0.4~2.3cm。
表面金黄色有光泽,具细纵纹。
质柔韧而实,断面较平坦。
气无,味淡,有粘性。
3.束花石斛(黄花)茎细长圆锥形,长23~200cm,直径2~5mm,节间长2~3.5cm。
真假石斛的辨别方法

真假石斛的辨别方法
石斛被誉为“生命之草”,在国内外都是备受追捧的中草药之一,以其“滋阴补肾、润肺止咳、补肝明目”的功效而闻名。
不过,由于
市场上存在着真假石斛,许多人都无法分辨真伪,下面我来介绍一下
真假石斛的辨别方法。
一、外观上的区别
1、真石斛
真石斛的表皮呈现光泽,色彩呈乳白色,打开后中间有白色的细丝。
真石斛的叶面清爽而有弹性,而且颜色较浅,茎的质地比较硬。
2、假石斛
假石斛的表皮略带皱纹,有时也会呈现光泽,很像牛皮的质地。
假石斛的颜色多为黄白色,打开后内部没有白色细丝,且呈松软状态。
二、气味上的区别
1、真石斛
真石斛的气味较为清香,闻起来像茉莉花香,如果有油腻味或化学味,就很可能是假的。
2、假石斛
假石斛是无气味或气味淡的,如果有香味或烟味或油腻味或化学味,则很可能是假的。
三、口感上的区别
1、真石斛
真石斛口感较硬,含水量少,口感干,咀嚼时易碎,且咀嚼后的香味依然清新。
2、假石斛
假石斛口感较软,含水量较多,口感湿润,咀嚼不易碎,且呈现油腻感。
四、价格上的区别
真石斛市场价格高,假石斛市场价格低。
因此,一般情况下,价格相对较低的石斛就有可能是假的。
总之,辨别真假石斛需要仔细观察、仔细嗅味、仔细品尝,并综
合考虑价格等多个因素。
大家平时要注意购买来源,并了解市场价格,以免上当受骗。
当然,如果您不了解、不熟悉的话,建议最好购买一
些有信誉、口碑好的商家的石斛。
中药鉴定学——全草类中药

中药鉴定学一一全草类中药细目常用全草类中药的鉴定要点全草类中药鉴别特点(一)性状鉴别全草类中药的鉴别,应按其所包括的器官,如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分别进行观察。
观察草本茎时,一般按茎的形状、粗细、颜色、表面特征、叶序、花序、横断面、气、味等顺序进行。
止匕外,鉴别过程中,如有完整的叶、花,可在水中浸泡后展开进行观察。
(二)显微鉴别全草类中药多数为双子叶植物,少数为单子叶植物。
观察时首先应根据维管束类型及排列方式区别是双子叶植物或单子叶植物。
1.双子叶植物草质茎横切面自外向内依次为表皮、皮层、维管柱。
茎一般没有周皮,由表皮行使保护作用。
表皮多由1列扁平长方形、排列整齐、无细胞间隙的细胞组成,常有角质层、气孔、毛茸、蜡被等附属物;皮层主要由排列疏松的薄壁细胞组成,靠近表皮部分的细胞常具叶绿体,故嫩茎呈绿色,有时分化成厚角组织,分布在棱角处或呈环排列;维管柱占较大比例,维管束多为无限外韧型,呈环状排列,髓部发达,髓射线较宽。
2.单子叶植物草质茎横切面最外层为表皮,向内是基本薄壁组织,其中散生多数有限外韧型维管束,无皮层、髓和髓射线之分。
观察时应注意厚壁组织、结晶体及分泌组织等的有无及其特征。
3.全草类中药粉末显微特征全草类中药粉末显微鉴别时,一般应注意观察茎叶的表皮细胞、非腺毛、叶肉组织、草酸钙或碳酸钙结晶、花粉粒等特征;带有根及根茎者还应注意淀粉粒、导管和厚壁组织等特征。
要点来源(24种)要点性状鉴别1.麻黄(1)草麻黄呈细长圆柱形、少分枝,直径1〜2mm有的带少量棕色木质茎表面淡绿色至黄绿色,有细纵脊线,触之微有粗糙感节明显,节间长2〜6cm节上有膜质鳞叶,裂片2 (稀3),锐三角形先端灰白色,反曲,基部联合成筒状,红棕色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略呈纤维性,周边绿黄色,髓部红棕色,近圆形气微香,味涩、微苦(2)中麻黄:多分枝,直径1.5〜3mm,有粗糙感节上膜质鳞叶长裂片3 (稀2),先端锐尖断面髓部呈三角状圆形(3)木贼麻黄:较多分枝,直径1〜1.5mm,无粗糙感节间长1.5〜3cm。
石斛检验操作规程(2020版药典)

石斛检验操作规程(2020版药典)【性状】鲜石斛呈圆柱形或扁圆柱形,长约30cm,直径0.4~1.2cm。
表面黄绿色,光滑或有纵纹,节明显,色较深,节上有膜质叶鞘。
肉质多汁,易折断。
气微,味微苦而回甜,嚼之有黏性。
金钗石斛呈扁圆柱形,长20~40cm,直径0.4~0.6cm,节间长2.5~3cm。
表面金黄色或黄中带绿色,有深纵沟。
质硬而脆,断面较平坦而疏松。
气微,味苦。
霍山石斛干条呈直条状或不规则弯曲形,长2~8cm,直径1~4mm。
表面淡黄绿色至黄绿色,偶有黄褐色斑块,有细纵纹,节明显,节上有的可见残留的灰白色膜质叶鞘;一端可见茎基部残留的短须根或须根痕,另一端为茎尖,较细。
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平坦,灰黄色至灰绿色,略角质状。
气微,味淡,嚼之有黏性。
鲜品稍肥大。
肉质,易折断,断面淡黄绿色至深绿色。
气微,味淡,嚼之有黏性且少有渣。
枫斗呈螺旋形或弹簧状,通常为2~5个旋纹,茎拉直后性状同干条。
鼓槌石斛呈粗纺锤形,中部直径1~3cm,具3~7节。
表面光滑,金黄色,有明显凸起的棱。
质轻而松脆,断面海绵状。
气微,味淡,嚼之有黏性。
流苏石斛等呈长圆柱形,长20~150cm,直径0.4~1.2cm,节明显,节间长2~6cm。
表面黄色至暗黄色,有深纵槽。
质疏松,断面平坦或呈纤维性。
味淡或微苦,嚼之有黏性。
【鉴别】(1)本品横切面:金钗石斛表皮细胞1列,扁平,外被鲜黄色角质层。
基本组织细胞大小较悬殊,有壁孔,散在多数外韧型维管束,排成7~8圈。
维管束外侧纤维束新月形或半圆形,其外侧薄壁细胞有的含类圆形硅质块,木质部有1~3个导管直径较大。
含草酸钙针晶细胞多见于维管束旁。
霍山石斛表皮细胞1列,扁平,外壁及侧壁稍增厚,微木化,外被黄色或橘黄色角质层,有的外层可见无色的薄壁细胞组成的叶鞘层。
基本薄壁组织细胞多角形,大小相似,其间散在9~47个维管束,近维管束处薄壁细胞较小,维管束为有限外韧型,维管束鞘纤维群呈单帽状,偶成双帽状,纤维1~2列,外侧纤维直径通常小于内侧纤维,有的外侧小型薄壁细胞中含有硅质块。
铁皮石斛好坏判断标准

铁皮石斛好坏判断标准铁皮石斛作为一种珍贵的中药材,其品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药效和食用价值。
在挑选铁皮石斛时,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判断标准,以确保选购到优质的产品。
本文将详细介绍铁皮石斛好坏判断的标准,帮助大家更好地选购这种珍贵的药材。
一、外观判断1.色泽:优质铁皮石斛外表呈黄绿色或暗绿色,颜色鲜艳、富有光泽。
如果颜色过于鲜艳或发白,可能为人工染色,品质较差。
2.形状:优质铁皮石斛形状呈卷曲状,枝条紧密,节间短。
长度在10-20厘米之间为佳。
过长或过短的铁皮石斛可能生长时间不足或过度生长,品质较差。
3.肉质:优质铁皮石斛肉质饱满,质地厚实,不易折断。
如果肉质较薄,容易折断,说明品质较差。
二、气味判断1.嗅觉:优质铁皮石斛具有一种清新的香气,闻起来让人感到舒适。
如果气味刺鼻或有异味,可能为劣质产品。
2.口感:优质铁皮石斛口感滑润,嚼起来有淡淡的甜味。
如果口感干燥、无味,说明品质较差。
三、生长环境判断1.产地:我国云南、贵州、广西等地均为铁皮石斛的主要产区。
其中,云南文山、贵州雷山等地的铁皮石斛品质较高。
2.海拔:铁皮石斛生长在海拔800-1500米的地区为佳。
过高或过低的海拔可能影响其品质。
3.土壤:优质铁皮石斛生长在疏松、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中。
这种土壤有利于铁皮石斛的生长发育,提高品质。
四、加工工艺判断1.干燥方法:优质铁皮石斛采用自然晒干或低温烘干工艺,保持其营养成分和药用价值。
如果采用高温烘干,可能导致有效成分破坏,降低品质。
2.加工痕迹:优质铁皮石斛表面无明显加工痕迹,边缘光滑。
如果表面粗糙,可能为劣质产品。
通过以上四个方面的判断,相信大家已经掌握了如何挑选优质铁皮石斛的方法。
在购买时,要仔细观察、闻嗅、品尝,同时了解其产地、生长环境和加工工艺,从而确保选购到真正高品质的铁皮石斛。
铁皮石斛的鉴别方法与石斛花的功效

铁皮石斛的鉴别方法与石斛花的功效1、外观鉴别优质的铁皮石斛表皮为铁绿色这也是铁皮石斛名字的由来,鞘皮即最外层表皮完整,并有明显黑节因此铁皮石斛又名黑节草。
就近观察,其分节鲜明,节短而多,且粗壮,两头细中间粗。
就茎部形状而言,铁皮石斛茎越粗越好,同时优质的铁皮鲜条一般都偏短而非偏长。
此外,横切开的铁皮石斛截面呈鲜嫩的翠绿色,并且可看到明显胶质,外观晶莹剔透。
优质的铁皮鲜条本身纤维极少甚至没有,因此如果从横切面可轻易看到纤维的铁皮石斛通常为伪品。
2、味道鉴别中医典籍记载铁皮石斛味道稍甜或平淡,并散发清新的草香味。
实际品尝铁皮石斛时,还能感受到较明显的胶质粘滞感,而即使长时间咀嚼,铁皮石斛的残渣也极少。
如果消费者买到的铁皮石斛嚼起来有苦味、酸味,或是汁液稀少、渣滓过多,那么可以断言其品质一定不好。
3、泡制鉴别目前市场上与铁皮石斛最容易混淆的是紫皮石斛,两者均无苦味,嚼之有黏滑感。
两者的主要区别是,铁皮石斛热水浸泡后汤色淡黄,节间长在2厘米以内,而紫皮石斛热水浸泡后汤色淡紫红,节间长在2.5厘米以上。
4、价格鉴别出现在市场上的许多石斛都称作铁皮石斛,而实际情况多数是用紫皮或者是水草石斛充当铁皮来卖。
殊不知,真正铁皮石斛是种一分价钱一分货的药材,其价格也与当时的市场行情成正比,若偏低的话就绝对不可能为铁皮石斛。
石斛花的功效:增强脾胃功能《神农本草经》:“主伤中,除痹,下气,补五脏虚劳,赢瘦,强阴,久服厚肠胃。
“石斛主治各种原因所致中焦脾胃损伤;能消除各种塞壅滞之症,调理脾胃气机,善补五脏虚劳所致的身体消瘦,还能补阴。
长期服用,能增强脾胃功能。
脾胃失调是指脾胃生理功能失常而致的一种疾病状态,也常导致一系列的疾病。
脾胃失调包括脾胃气虚、脾胃阳虚、寒湿阻滞、湿热蕴阻、中焦气滞等。
脾胃失调在临床上是很常见的一种疾病状况,常因为平素饮食不节,或者情志不舒,导致脾胃气机失调,水湿、寒湿、湿热蕴阻,出现一系列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鉴定学:全草类中药――石斛的鉴别
【性状鉴别】
鲜石斛
原植物多为金钗石斛。
常数条成束,茎基部类圆形较细,茎上部扁圆柱形,略呈之字型弯曲,长30cm~45cm,直径0.4cm~1.2cm.表面光滑或有纵皱纹,黄绿色,多节,节上有膜状叶鞘,叶片有时残存。
肉质,多汁,易折断,断面绿色,平坦。
气微,味微苦而甜,嚼之带粘性。
茎的干燥品,商品称金钗石斛。
茎直径0.4cm~0.6cm,节间长2.5cm~3cm.表面金黄色或黄中带绿色。
大石斛
原植物为马鞭石斛。
茎长圆锥形,长40cm~120cm,直径5mm~8mm,节间长3cm~4.5cm.表面黄色至暗黄色,有深纵槽。
质疏松,断面呈纤维性。
味微苦。
小石斛
原植物为环草石斛及黄草石斛。
环草石斛:茎细长圆柱形,常弯曲或考试,大网站收集盘绕成团,长15cm~35cm,直径1mm~3mm,节间长1~2cm.表面金黄色,具细纵皱纹。
质柔韧而实,断面较平坦。
黄草石斛:茎呈圆柱形,长15cm~30cm,直径3mm~8mm.表面金黄色或淡褐色,具纵沟,节长2cm~5cm,断面呈纤维性。
嚼之有粘性。
耳环石斛
为铁皮石斛去除部分须根后,边炒边扭成弹簧状,一般2~4个旋纹。
习称“枫斗”或“耳环石斛”,拉长后长3.5cm~8cm,直径2mm~3mm,表面金黄色,具细而密的纵皱纹。
质坚,易折断,断面平坦。
无臭,味淡,嚼之有粘性。
干品以色金黄、有光泽、质柔韧者为佳。
【显微鉴别】
金钗石斛茎横切面:
①表皮为1列细小扁平细胞,外被厚的角质层,黄色,易与细胞分离。
②皮层细胞6~8列,外方1~2列细胞壁木化。
③中柱宽广,散有多数有限外韧型维管束;韧皮部为数个细胞组成,外侧有考,试大网站收集纤维束,呈半环状,壁甚厚,纤维群外缘嵌有细小薄壁细胞,有的含圆簇状硅质块,直径7μm~9μm,木质部导管1~3个,壁较薄,有木纤维,有时木质部内侧也有纤维束,壁甚厚,维管束周围的薄壁细胞有时木化,并具壁孔。
薄壁组织中有含草酸钙针晶束的粘液细胞和网纹细胞。
其他几种石斛组织上大体相似,但马鞭石斛无针晶束。
【成分】
金钗石斛茎含生物碱0.3%,主要为石斛碱(dendrobine)、石斛次碱(nobilonine)、6-羟基石斛碱(6-hydroxydendrobine)、石斛醚碱(dendroxine)、6-羟基石斛醚碱、4-羟基石斛醚碱、石斛酯碱(dendrine)及次甲基石斛碱(nobilmethylene)等。
此外,尚含粘液质等。
据报道,还分得季铵生物碱:N-甲基石斛季铵碱碘化物(N-methyldendrobiniumiodide)、N-异戊烯基石斛季铵碱溴化物(N-isopentenyldrobiniumbromide)、N-氧石斛碱(dendrobineN-oxide)、N-异戊烯基石斛季胺醚碱氧化物和N-异戊烯基-6-羟基石斛季铵醚碱氯化物。
又从石斛叶中分离得石斛醌(denbinobin)β-谷甾醇及β-谷甾醇葡萄糖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