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一分配生语文试卷及答案2016年
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时限:150分钟满分:150分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丝绸之路的历史变迁与当代启示古代丝绸之路,从时间上看,跨越2000多年,历经先秦、汉唐、宋元、明清4个时期;从地理类型来看,包括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依据商品类型可细分为“皮毛之路”“玉石之路”“珠宝之路”和“香料之路”等。
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漆器等得以与西方的胡麻、胡桃、胡萝卜、胡瓜、葡萄、石榴、琥珀等物品互通有无。
在此基础上,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四大发明”在欧洲近代文明产生之前经由丝绸之路传入西方,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明代郑和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七下西洋,与南亚、西亚、欧洲和北非进行经济文化交流,发挥了同样的作用。
事实上,中国与西方的交流很早就开始了。
从希腊考古和文献资料中可以发现,公元前6世纪时,中国的丝绸等物品已传入希腊。
战国时期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学者就将当时的中原地区认定为与丝绸相关的地区,古代罗马博物学家普林尼在《自然史》中将中国称为“赛里斯”,“赛里斯”在希腊古语里是“丝”之意。
从古代中国的情况看,公元前10世纪周穆王西征犬戎就曾到达中亚一带,沿路还将丝绸、黄金、贝带和朱丹等中原物品馈赠给当地部落首领。
尽管《穆天子传》等带有神话色彩,但却提供了古代各族分布、迁徙和交往的历史素材,描述了古代中西交通和文化交流的基本状况。
学界有人认为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主要目的是开通丝绸之路。
事实上,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是为了传达汉朝希望与西域大月氏等国建立联盟共同抗击匈奴的愿望,尽管这一目标并没有达成,但张骞出使西域却使横贯东西方的丝绸之路被正式开通了。
此后,西域历史成为中国历史的一部分,中亚草原成为连接中国与西方文明的桥梁。
当然,在讨论古代丝绸之路形成和发展时,不仅要关注中国在沟通西域方面的举措,也要关注中亚和欧洲在构筑丝绸之路中所起的作用。
湖北省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华中师大一附中2016—2017学年度下学期高二期中检测语文试题试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古代小说对现当代小说的影响最为典型地表现在“故事新编”这一小说创作形式上。
“故事新编”指从20世纪20年代以来直至目前都盛行不衰的一种小说艺术创作手法:即通过对中国远古神话、历史故事、民间传说或古代小说的改写来创作具有明显的现代意识的新小说,这一方式已成为传统题材和现代手法融汇的重要表现之一。
“故事新编”这一术语作为鲁迅小说集《故事新编》之书名,是鲁迅对这本小说集创作方法的一个理论概括。
但如果要追根溯源,仅从创作方法的角度说开创者并非鲁迅。
周作人认为“故事新编”的小说创作方法古已有之,其中最独特的乃清初拟话本小说集《豆棚闲话》,他把《故事新编》跟这部拟话本小说集相提并论,显然是看到了二者之间在创作手法上极为相似,但就小说的思想价值和现代意义而言,两者则绝不可同日而语。
《故事新编》的《铸剑》这一篇,完全据魏晋志怪故事“三王冢”改编而成,如果追溯其本国传统,则可以上接宋元话本、“三言”、“二拍”中那些改编自文言小说或历史故事的篇目,但是就其在细节、情节方面的创造性增饰与主题上的极大深入、极具现代意识而言,则已经远过于宋元明之紧紧依傍于原作之拘谨撰作,从这个层面上说,“故事新编”的现代意义比其创作手法本身更为重要。
到20世纪30年代初,或许是受周氏兄弟译介的日本小说与鲁迅本人创作之影响,也可能出于其他原因,当时的青年作家施蛰存与沈从文几乎是同时进行了一系列“故事新编”式的小说创作尝试。
武汉华师一附中高中招生试题(语文、数学)

武汉华师一附中高中招生试题(语文、数学)华中师大一附中高中招生文科素质测试卷语文部分考试时间80分钟,卷面满分75分一、选择题(11分)1、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书写及注音、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2分)答案[ ]A、校团委、校学生会组织同学们向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尚义两县地震灾区捐款振灾[振:振济,用钱或衣服、粮食等救灾(灾民)振,音zhèn。
]B、华中理工大学博导王能超教授于1998年3月15日下午莅临我校作学术报告,题为“千古绝技割圆术”。
[莅临:书面语,来到;来临(多用于贵宾)。
莅,音lì]C、在当代,信息在不断“激增”,要学要懂的东西越来越使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目不暇接:东西太多,眼睛看不过来。
暇,音jiá]D、1997年11月24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第二次到华师一附中视察。
在校电视演播室,李副总理以赞赏的眼光观看同学们娴熟地操作摄像机等设备。
[娴熟:熟练,文雅。
娴,音xián]2、选出下列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3分)A、雅琪将士用不屈的斗志和协作的团队精神化作战斗力,使得劲旅申花怏怏而归。
B、梨园绿化广场是武汉市创建山水园林城市的重要项目之一。
该广场位于武昌徐东路、东湖路、环湖路三条交通干道的交汇处。
C、1970年3月18日凌晨,“诺曼底”号邮船在英伦海峡沉没。
船上有28名船员,1名女服务员,31名乘客,12名妇女。
D、外国朋友来武汉作客,往往会盛情约请他们品尝一下汉味小吃。
3、选出文言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3分)A、“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译文:“我和你们尽全力铲除险峻的大山,一直通向豫州的南部,到达汉水北岸,可以吗?”B、斯是陋室,惟吾德罄。
译文: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C、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译文:大大小小的监狱,虽然不能一一察看,但一定按照实情处理。
D、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译文:谁知道搜刮百姓的毒害有的如同蛇一样厉害呀。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I卷) 语文试题及答案(学生版)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I卷)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简答题(综合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____分,共____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殷墟甲骨文是商代晚期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商王室及其他贵族利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时写刻的卜辞和与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
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甲骨文的发现证实了商王朝的存在。
历史上,系统讲述商史的是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但此书撰写的时代距商代较远,即使公认保留了较多商人语言的《尚书•盘庚》篇,其中亦多杂有西周时的词语,显然是被改造过的文章。
因此,胡适曾主张古史作为研究对象,可“缩短二三千年,从诗三百篇做起”。
从甲骨文的发现,将商人亲手书写、契刻的文字展现在学者面前,使商史与传说时代分离而进入历史时代。
特别是1917年王国维写了《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史记•殷本纪》与《世本》所载殷王世系几乎皆可由卜辞资料印证,是基本可靠的。
论文无可辩驳地证明《殷本纪》所载的商王朝是确实存在的。
甲骨文的发现也使《史记》之类的历史文献中有关中国古史记载的可信性增强。
因为这一发现促使史学家们想到,既然《殷本纪》中的商王世系基本可信,司马迁的《史记》也确如刘向、扬雄所言是一部“实录”,那么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所记录的夏王朝与夏王世系恐怕也不是向壁虚构,特别是在20世纪20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甲骨文资料证实了《殷本纪》与《世本》的可靠程度,也使历史学家开始摆脱困惑,对古典文献的可靠性恢复了信心。
甲骨文的发现同时引发了震撼中外学术界的殷墟发掘。
湖北省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

资料概述与简介 华中师大一附中201-2016学年度上学期高一期中检测 艺术与象征宗白华 诗人艺术家在这人世间,可具有两种态度:醉和醒。
醒者张目人间,寄情世外,拿极客观的胸襟“漱涤万物,牢笼百态”(柳宗元语),他的心像一面镜子,照射到街市沟渠里面的污秽,却同时也映着天光云影,丽日和风!世间的光明与黑暗,人心里的罪恶与圣洁,一体显露,并无差等。
所谓“赋家之心,包容宇宙”,人情物理,体会无遗。
英国的莎士比亚,中国的司马迁,都会留下“一个世界”给我们,使我们体味不尽。
他们的“世界”虽是匠心的创造,却都是具有真情实理,活色生香,与自然造化一般无二。
然而他们究竟是大诗人,诗人具有别才别趣,尤贵具有别眼。
包容宇宙的“赋家之心”,反射出的仍是一个“诗心”所照临的世界。
这个世界尽管十分客观,十分真实,十分清醒,终究蒙上了一层诗心的温情和智慧的光辉,使读者走进一个较现实更清朗、更生动、更深厚的,富于启发性的世界。
所以诗人善醒,他能透彻人情物理,把握世界人生真境实相,散布着智慧,那由深心体验所获得的晶莹的智慧。
但诗人更要能醉,能梦。
由梦由醉诗人方能暂脱世俗,深深地坠入世界人生那一层变化迷离的奥妙境地。
《古诗十九首》,读之者回顾踌躇,百感交集,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无可表达的沉思,无可解答的疑问,令人愈体验愈深,文艺的境界已临近到宗教境界。
这样一个因体会之深而难以言传的境地,已不是明白清醒的逻辑文体所能完全表达。
醉中语有醒时道不出的妙处。
所以,诗人艺术家往往用象征的手法才能传神写照。
诗人于此凭虚构象,象乃生生不穷,声调、色彩、景物,奔走笔端,推陈出新,迥异常境。
戴叔伦说:“诗家之境,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间。
”就是说艺术之境要和我们有相当的距离,迷离朦胧,构成独立自足的美的意象,才能象征那难以言传的深心里的情和境。
所以最高的文艺表现,宁空毋实,宁醉毋醒。
西洋最清醒的古典艺境,希腊雕刻,也要在圆浑的肉体上留有清癯而不十分充满的境地,让人们心中波动一痕相思和期待。
【湖北省武汉市华师大一附中】2016届5月高考模拟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湖北省武汉市华师大一附中2016届5月高考模拟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9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宋人赁房而居有多普遍?看看宋代官员的住房情况就能大致了解。
南宋理学宗师朱熹说,“祖宗朝,百官都无居住,虽宰执亦是赁屋。
自神宗置东西府,宰相方有第”(《朱子语类》卷一二七)。
“百官都无居住,虽宰执亦是赁屋”是不是太夸张了?房产连片的权贵们什么时代都不少,但北宋中期之前宰相、执政一级的政府大员买不起房确实算不上稀罕事。
天禧元年,参知政事陈彭年去世,真宗临奠,目睹其租住的陋室,叹息不已;寇准一生曾两度入相,一任枢密使,“富贵四十年”,“无田园邸舍”,每次回京觐见只得寄居僧舍或赁宅。
(释文莹《湘山野录·卷下》)宋代京城人口百万,地价高昂,“尺地寸土,与金同价”(王禹偁《小畜集·李氏园亭记》);而宋代又冗官畸多,朝廷自然不可能负担所有官员住房问题。
除少数能获得“赐宅”的勋戚权贵及幸运地暂住官宅的臣僚之外,其余的则只能自己去想办法克服了。
职位油水丰厚且“头脑灵活”的,自然不愁买房,而其他的大多数则只能望房兴叹,赁房而居了。
当然,宋代官员赁房而居也并非全是因为贫困,比如上文所言寇准,奢华一生。
究其原因,大概只能从宋代官员任职流动性或者消费投资观念方面去找了。
政府对臣僚们住房问题也不是全然不问,宋廷曾对无房官员发放过“宅钱”“僦钱”,也就是今天的“房补”。
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农业中分离出来的大批流动人口,包括工商业者、兵士、游学学子以及大量丧失土地的游民,造就了宋代巨大的房屋租赁需求。
有需求就会有供给,从现存史料来看,宋代房屋租赁市场产业规模确实很大,在城镇中开设旅店、出租房屋者不计其数。
可以说从政府、权贵宗室到普通百姓乃至僧尼道观,只要有可能,都会投身其中。
宋代政府在房屋租赁市场上扮演着管理者与参与者双重角色。
相较于西欧社会,中国封建国家对社会经济控制程度要强得多,可以说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政府一般都会直接介入,房地产业自然也不例外。
初级中学语文真题2016年上半年及答案解析

师:有想法,可不可以再深入一些?
生2:细节描写在传递人物内心情感上有突出的作用。
生3:老师,朱自清的爸爸“穿过铁道”,这是违反交通规则,多危险呐!
师:这位同学看到了与大家迥异的地方,表明他阅读非常仔细。我们学习《背影》,就是要通过文字来体验如何表达情感,至于父亲行为是否得当,对于我们意义不大。但是请大家关注,“多危险呐”不正强调了父亲不顾安危去为儿子买橘子,这在某种意义上不也体现了父亲的舐犊情深吗?
全体学生:(鼓掌)是啊!
对上面教学片段分析正确的是()。
第6题
在诗歌创作中,诗人往往以梅为意象抒发思想感情。教师让学生举出例句,下列不合适的是()。
A.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B.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C.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D.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上一题下一题
(7/15)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8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第9题
语文教师的板书会给学生的书写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板书除了需要条理清晰外,还需要注意()。
A.高度概括
B.内容全面
C.规范工整
D.图文并茂
上一题下一题
(10/15)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8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初级中学语文真题2016年上半年及答案解析
(1/15)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8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华师一附中2016年分配生考试英语试题1

华师一附中2016年分配生考试英语试题1 英语部分五、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20分)阅读下面短文,从短文后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I was invited to attend a presentation at the Kentucky School. That evening I found to change our attitude…and our life.The young musician Mr. Patrick was rolled the stage in hiswheelchair and began to play the piano. His fingers across the keys ashe made beautiful music. He then began to sing as he played, and it was wonderful. But what shocked me most was , he discovered the piano. When his mom hit any note on the piano, and within , he’d get it. By his second birthday, he was playing “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 His father wastogether.”classes with him. He was also a part of the 214-member marching band! He was a blind, wheelchair-bound the night shift(夜班)in order to accompany his daytime band practice. Patrick says, “My dad’s my.”musical talent, it was Patrick’s “attitude of gratitude” that for over five minutes.,it’s not the hardship but how weto times, do we spend the rain?12.A(knowledge 13.A(onto 14.A(beat 15.A(strange 16.A(took—————————————————————————————————————————————————————17.A(fitted 18.A(place 19.A(memories 20.A(confused 21.A(taught22.A(worked 23.A(competitor 24.A(unbearableB(quality B(by B(patted B(magicC(wisdom C(off C(danced C(bitterD(power D(into D(jumped D(greedy D(left D(filled D(attempt D(notes D(overjoyed D(organized D(cancelled D(responsibility D(unreasonable B(led B(connected B(birthday B(words B(disappointed B(foundB(changed B(hero B(unbelievable C(forced C(decorated C(performanceC(tries C(interested C(attended C(refused C(burden C(unconditional —分配生综合测试 )—25.A(touched B(calmed C(freed26.A(satisfied B(concerned C(blessed27.A(cheered B(whispered C(cried28.A(Therefore B(Otherwise C(However29.A(suffer B(face C(have30.A(happy B(modern C(tough31.A(great B(sorry C(hopeful六、阅读理解(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 D(felt D(amazedD(laughed D(Besides D(create D(usual D(proud阅读小面的短文,从每题多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选项涂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