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员培训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保育员培训教学大纲

保育员培训教学大纲

保育员培训教学大纲一、培训目标1.培养学员全面掌握保育员岗位职责和职业道德规范,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

2.系统学习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能根据需求提供个性化照护。

3.使学员熟练掌握婴幼儿日常护理、喂养及生活习惯培养等基础保育技能。

4.提升学员在幼儿园安全教育、急救处理以及教育教学活动支持等方面的专业能力。

5.强化沟通技巧,能够有效与幼儿、家长及教师建立良好合作关系。

6.学习并实践特殊儿童的照护方法,实现因材施教。

7.通过实地参观与经验交流,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1.保育员职业素养与幼儿发展概论2.婴幼儿日常护理与喂养。

3.生活习惯培养与睡眠管理。

4.幼儿园安全教育与急救处理。

5.教育教学活动支持与配合。

6.沟通技巧与家园共育。

7.班级常规管理与特殊儿童照护。

8.实地参观与经验交流。

9.考核评价与结业总结。

三、教学方式1.理论讲解:采用PPT、视频等形式进行理论知识传授。

2.实操演练:以模拟练习、分组操作等方式强化动手能力。

3.情境模拟:通过角色扮演体验不同场景下的保育工作。

4.小组讨论:围绕具体问题展开深入探讨与分享。

5.实地参观:赴幼儿园实地考察,与在职保育员交流学习。

6.自我反思与同伴互评:促进学员间的学习互动与成长。

四、考核评价1.过程性评价:包括课堂参与度、小组合作、实操表现等。

2.知识技能测试:理论笔试与实操技能考核相结合。

3.项目作业与实践活动:提交个案分析报告或设计实施方案。

4.结业综合评估:结合全程学习情况给出总体评价。

五、培训周期本培训计划为期10天,每天安排8课时,每课时45分钟。

其中理论教学占30%,实操训练占70%,旨在确保学员充分理解和掌握各项保育技能,提高其专业服务水平。

保育员培训大纲和计划

保育员培训大纲和计划

保育员培训大纲和计划一、培训目标本次保育员培训旨在提高保育员的专业技能和素质水平,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履行托儿所保育工作,为儿童提供更加优质的照顾和教育服务。

二、培训内容1. 儿童成长发展规律和特点:通过学习儿童心理学、成长发展规律等知识,加深对儿童行为、情感、认知等方面发展的理解,为将来的保育工作提供理论基础。

2. 儿童教育理论和方法:学习各种儿童教育理论,了解不同年龄段儿童的教育特点和适宜的教育方法,为实际工作提供指导。

3. 儿童保育技能培训:包括婴儿护理、安全防护、健康管理、饮食营养等方面的培训,使保育员能够熟练掌握儿童保育的基本技能。

4. 保育员素质培养:着重培养保育员的责任感、爱心和耐心,使他们能够在工作中真正做到尊重儿童、关爱儿童。

5. 保育员职业道德培训:学习保育员职业操守、职业道德,了解保育员在工作中应该具备的职业态度和行为规范。

三、培训计划1. 第一阶段(1周)内容:儿童成长发展规律和特点培训方式:理论学习、案例分析培训目标:让保育员了解儿童心理和发展规律2. 第二阶段(2周)内容:儿童教育理论和方法培训方式:课堂讲授、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培训目标:培养保育员的教育理念和技能3. 第三阶段(1周)内容:儿童保育技能培训培训方式:实际操作、模拟训练培训目标:让保育员熟练掌握婴儿护理、安全防护等技能4. 第四阶段(1周)内容:保育员素质培养培训方式:讲座、案例分析培训目标:培养保育员的责任感、爱心和耐心5. 第五阶段(1周)内容:保育员职业道德培训培训方式: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培训目标:加强保育员的职业操守和道德意识四、培训评估1. 培训期末考核:采用笔试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形式,考核保育员在培训期间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2. 日常考核:培训中进行日常跟踪和督促,对保育员进行日常考核,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

五、培训材料1. 《儿童心理学》2. 《儿童教育理论与方法》3. 《儿童保育技能手册》4. 《保育员职业道德规范》以上为本次保育员培训的大纲和计划,希望通过培训能够提高保育员的专业水平和素质,更好地服务于儿童成长和发展。

《保育员》教学大纲

《保育员》教学大纲

《保育员》教学大纲关键信息项1、教学目标2、教学内容3、教学方法4、教学资源5、教学评估6、教学进度安排1、教学目标11 使学员掌握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的基本知识,了解幼儿教育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111 让学员熟悉保育工作的职责和任务,能够熟练进行幼儿日常生活照料和管理。

112 培养学员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热爱幼儿保育工作,有责任心和耐心。

2、教学内容21 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知识211 幼儿身体各系统的发育特点和保健要点。

212 幼儿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规律。

22 幼儿教育基础知识221 幼儿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

222 幼儿园课程设置和活动组织。

23 保育工作的职责和任务231 幼儿生活照料,包括饮食、睡眠、卫生等方面的护理。

232 班级环境创设和卫生消毒工作。

233 幼儿安全防护和意外事故的处理。

24 幼儿心理健康与教育241 幼儿常见心理问题的观察和干预。

242 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

25 保育工作的实际操作技能251 幼儿生活护理的实际操作,如穿衣、洗漱等。

252 卫生消毒工作的流程和方法。

3、教学方法31 课堂讲授311 由专业教师系统讲解保育工作的理论知识。

312 结合案例分析,加深学员对知识的理解。

32 实践操作321 在模拟幼儿园环境中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322 教师现场指导,纠正学员的操作错误。

33 小组讨论331 组织学员分组讨论保育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332 促进学员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共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4 观摩学习341 安排学员到幼儿园实地观摩优秀保育员的工作。

342 学习先进的保育经验和方法。

4、教学资源41 教材选用411 选用权威、实用的保育教材。

412 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和资料。

42 教学设备421 配备模拟幼儿园教室和保育设备。

422 提供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播放教学视频和演示课件。

43 实践基地431 与多家幼儿园建立合作关系,作为学员的实践基地。

保育员教学大纲

保育员教学大纲

保育员教学大纲教学目标:本教学大纲旨在培养和发展保育员的知识、技能和能力,使其能够在保育工作中胜任各项任务,提供高质量的保育服务,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一、保育基础知识1. 儿童发展心理学:了解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心理特点,学习如何与儿童有效沟通与互动。

2. 儿童健康与营养:掌握儿童健康管理的基本知识,了解儿童饮食需求、常见疾病及预防措施。

3. 儿童安全与急救:学习儿童安全意识培养及防范常见保育环境安全问题,掌握基础急救知识。

二、保育教育技能1. 日常保育技能:掌握喂养、洗漱、更衣等日常保育技能,确保儿童生活质量。

2. 游戏与活动设计:学习设计适合不同年龄段儿童的游戏与活动,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

3. 医疗卫生护理:了解儿童常见疾病的护理方法,能够有效处理日常医疗事务。

4. 行为管理技巧:学习管理儿童行为的方法,培养儿童自理能力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社会与家庭合作1. 家庭教育指导:与家长加强沟通,提供有效的家庭教育支持,共同促进儿童发展。

2. 与社区合作:了解并参与社区相关活动,与社区资源互动,为儿童提供更广泛的学习环境。

四、专业素养与能力发展1. 自我发展:培养自我学习的习惯,持续提升自身保育能力和知识水平。

2. 专业倡导:推广保育教育的理念和实践,参与相关培训与研讨,促进行业的发展。

3. 团队合作:与同事紧密协作,共同创造积极有益的保育环境。

五、实习要求与评估1. 实习安排:根据教学计划,安排实习课程及实践活动,并进行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操作和实践体验。

2. 实习评估:定期对保育员进行实习评估,包括技能掌握情况、工作表现和职业态度等方面的评价。

六、教学资源学员将提供以下教学资源:1. 相关课程教材与参考书目。

2. 实训场地和设备。

3. 儿童保育实习机会以及与家长和社区合作的机会。

总结:本教学大纲旨在培养保育员在儿童保育工作中的综合素质,确保其具备必要的知识、技能和能力,能够为儿童提供全面、安全、优质的保育服务。

保育员培训教学大纲

保育员培训教学大纲

保育员培训教学大纲1. 培训目的和背景本文档旨在为保育员的培训制定一份教学大纲,帮助培训机构或组织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效的指导和安排。

保育员在保护自然环境和野生动植物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培训的目的是提供他们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以履行他们的职责并促进可持续的保育工作。

2. 培训内容和结构2.1 基础知识在保育员的培训中,需要涵盖一些基础知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基础知识- 野生动植物的分类和特征- 破坏和保护生态系统的因素和影响- 环境保护法律和政策2.2 保育技能作为一名保育员,需要具备一些实际的技能,以便有效地进行保育工作。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保育技能:- 研究和运用科学研究方法- 有效的动植物监测和调查技巧- 保护区管理和维护- 野生动物救护和疏散技术- 环境教育和公众宣传技巧2.3 培训阶段和评估根据学员的需求和培训机构的安排,可以将培训划分为不同的阶段,并在每个阶段结束时进行适当的评估。

以下是一个示例培训阶段:阶段一:基础知识培训(2周)- 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认识- 野生动植物的分类和特征- 破坏和保护生态系统的因素和影响阶段二:保育技能培训(4周)- 科学研究方法的研究和应用- 动植物监测和调查技巧的实践- 保护区管理和维护的实践阶段三:实践和评估(2周)- 野生动物救护和疏散技术的实践- 环境教育和公众宣传的实践- 培训评估和反馈3. 培训资源和支持培训机构或组织需要提供一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以确保保育员的培训顺利进行。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支持措施:- 课程教材和参考资料的提供- 实地考察和实践机会的安排- 专业导师或讲师的指导和辅导- 培训设施和设备的提供4. 培训成果和效果评估在培训结束后,应对培训的成果和效果进行评估。

可以使用问卷调查、实际案例分析等方法,来评估学员对培训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根据评估结果,可以对培训计划进行调整和改进,以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保育员培训教学大纲

保育员培训教学大纲

保育员培训教学大纲一、培训目的保育员培训旨在培养学员具备扎实的知识和技能,能够胜任保育员的职责,在保护和照顾动植物的过程中做出贡献,并保障生物多样性的可持续发展。

二、培训内容1. 保育原理和理论知识:(1) 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和价值;(2) 保育原则和伦理;(3) 保育政策和法规。

2. 動物學:(1) 动物分类学;(2) 动物解剖学;(3) 动物行为学;(4) 动物生理学。

3. 植物學:(1) 植物分类学;(2) 植物解剖学;(3) 植物生理学;(4) 植物生态学。

4. 野外调查技术:(1) 野外导航和定位技术;(2) 野外标本采集和保存;(3) 野外动植物识别和观察技巧;(4) 野外数据记录和研究方法。

5. 保护项目管理:(1) 保育项目的规划与评估;(2) 保育项目的实施与监测;(3) 保育资源的管理与保护。

6. 环境教育和公众参与:(1) 环境教育理论与实践;(2) 公众参与保育项目的组织与推动;(3) 媒体与社交网络在保育宣传中的应用。

三、培训方法1. 理论讲座:通过课堂教学,介绍保育原理和理论知识,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以及野外调查技术等内容。

2. 实地考察:组织学员进行野外考察,展示和实践野外调查技术和保育项目管理的实际操作。

3. 研讨和讨论:通过小组研讨和讨论,激发学员的思考能力,加深对保育问题的理解。

4. 案例研究:引入真实的保育项目案例,分析和讨论案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培养学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培训评估1. 学习笔记:学员需要记录每堂课的重点内容和个人思考。

2. 小组作业:组织小组研讨,进行课后作业,分享和总结学习成果。

3. 个人报告:要求学员完成关于选定保育项目的个人报告,包括项目背景、目标、方法和预期结果等。

4. 综合考核:通过闭卷考试对学员进行综合考核,评估他们对培训内容的掌握和理解程度。

五、培训资源1. 图书和文献资源:提供相关的保育学术书籍和文献,供学员参考和阅读。

保育员培训教学大纲

保育员培训教学大纲

保育员培训教学大纲一、培训目的与背景保育员作为一种专业职业,需要经过系统的培训才能够胜任相关工作。

本教学大纲旨在为保育员培训提供指导,确保培训内容完整、合理,并促进保育员的综合能力提升。

二、培训目标1. 熟悉保育员的角色和职责,了解保育员职业的发展前景及重要性;2. 掌握基本的儿童心理学知识,了解儿童认知和发展特点;3. 学习儿童保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提高保育员的专业素养;4. 掌握常见儿童疾病的预防和处置方法,提高应急处理能力;5. 学习有效的沟通和团队合作技巧,提高保育员的人际交往能力;6. 培养并强化保育员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

三、培训内容1. 保育员职业导论1.1 保育员的角色与职责1.2 保育员的职业发展前景1.3 保育员的重要性与社会价值2. 儿童心理学基础2.1 儿童认知和发展特点2.2 儿童情感和社会性发展2.3 儿童行为和性格特征3. 儿童保育原则与方法3.1 儿童安全与健康保障3.2 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培养3.3 儿童情感与行为管理3.4 儿童生活习惯养成4. 儿童疾病预防与急救知识4.1 常见儿童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4.2 儿童急救基本原则4.3 儿童常见急救技巧5. 沟通与团队合作5.1 有效的沟通技巧与方法5.2 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与技巧5.3 处理冲突与解决问题的能力6. 职业道德与职业操守6.1 保育员的职业道德要求6.2 职业操守及自我约束能力四、培训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专家讲座、课堂教学等方式,向学员讲授相关理论知识。

2. 实践培训组织学员参与实际保育工作中的模拟操作和实地培训,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3. 讨论与案例分析组织学员进行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活动,提高学员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 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活动,让学员模拟真实工作场景,锻炼应对各种情况的能力。

五、培训评估1. 知识考核通过笔试、口试等方式,对学员的理论知识进行考核。

2. 技能操作评估对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进行评估,包括模拟操作和实地实习。

2024版年度保育员培训计划和教学大纲完整版

2024版年度保育员培训计划和教学大纲完整版

2024/2/2
11
时间安排与进度计划
培训周期
共计XX个月,分为理 论学习和实践操作两 个阶段。
理论学习时间
前X个月,每周安排X 天理论学习,每天X小 时。
实践操作时间
后X个月,每周安排X 天实践操作,每天X小 时。
进度计划
根据培训内容和保育 员的实际情况,制定 详细的进度计划,确 保培训任务的顺利完 成。
观察学员在实际操作中的表现, 评估其技能水平和应用能力。
案例分析
组织学员进行案例分析,评估其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024/2/2
19
学员满意度调查分析
调查问卷设计
设计科学合理的调查问卷,收集学员 对培训内容、教学方法、师资力量等 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数据统计与分析
结果反馈
将调查结果反馈给相关部门和人员, 为改进培训提供参考。
01
02
03
教材准备
选用适合保育员培训的教 材和辅助材料,确保教学 内容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2024/2/2
场地设施
提供宽敞明亮的教室、实 训室等场地设施,满足培 训需求。
教学设备
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儿 童玩具教具等,提高教学 效果。
16
教学质量监控与反馈
课程设置与评估
定期对培训课程进行评估 和调整,确保课程设置符 合培训目标。
对调查问卷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了 解学员的满意度和需求。
2024/2/2
20
持续改进策略及实施计划
针对性改进
根据学员反馈和评估结果,针对存在的问 题制定具体的改进措施。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保证培 训质量。
2024/2/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育员培训教学大纲保育员培训考证教学大纲一、说明本教学大纲是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编写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育员职业技能标准》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保育员职业技能鉴定规范》制定而成的。

以现代儿童生理卫生保健科学、现代儿童心理科学和现代儿童教育理论为先导,立足科学性、先进性、针对性、实用性,依据《幼儿园工作规程》精神,紧密与托幼园所的实际相结合,包含了完整的保育婴幼儿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

采用了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相结合的课题式结构,组合成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一体化的培训课题,分技能与理论两大部分,各个部分内视需要设置若干个二级课题----章级。

二、教学对象:从事或准备从事保育员这一职业的人员。

三、培训目标:通过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和操作技能训练,使学员能够达到以下标准:(国家职业资格五、四、三级)1、系统地掌握现代儿童保健科学及儿童教育理论知识。

婴幼儿各系统生理特点与卫生保健,小儿生长发育及体格锻炼,掌握小儿营养基础知识与合理喂养、微生物基础知识与消毒隔离、小儿常见病的预防和护理。

2、婴幼儿心理发展与保育、婴幼儿生活活动中的保育、婴幼儿游戏、学习、运动中的保育。

3、托幼机构意外伤害的预防及初步处理、托幼机构常用护理、托幼机构相关法律、法规及应用。

托幼机构设备、物品的保管与环境工作,以及保育员专业技能。

4、熟悉托幼机构的有关的法律、法规知识,明确托幼工作管理的基本要求,具备一定的道德、业务、身心素养。

并能根据婴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及保教工作的目标、原则、方法与求,独立地开展婴幼儿的各项保育工作。

5、具有熟练的,与婴幼儿保育、教育工作相关的各种专业技能。

高级保育员能对初、中级保育员进行保育工作指导。

四、培训内容与培训要求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和《理论知识鉴定要素细目表》要求,保育员培训中应达到的学习目标是理解有关保育员职业道德、婴幼儿生理、心理、教育的基本特点,能够及时发现幼儿身体的异常状况,及时处理小外伤类别以及了解相关法律、法规知识。

培训的重点和难点如下:《保育员(基础知识)》第一章:保育员的职业道德【目的要求】 :使学员掌握职业、职业道德的概念,了解保育员职业道德的内涵,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主要内容】:1.职业的概念、特征,职业道德的概念。

2.保育员职业道德内涵,作用,基本要求,及职业守则。

第二章:对学前教育的认识和理解【目的要求】 :使学员掌握教育、学前教育的含义,了解学前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明白我国学前教育的性质和任务,目标及遵循的原则。

【主要内容】:1.教育的含义、学前教育的含义。

2.学前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3.学前教育思想的发展。

4.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概况。

5.我国学前教育的性质、任务、目标、原则。

第三章:对学前儿童的认识和理解【目的要求】 :使学员掌握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了解影响学前儿童发展的一些重要因素,明确保育工作的职责任务要点。

【主要内容】:1.学前儿童身体发展的主要特点。

2.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

3.影响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因素。

第四章:婴幼儿各系统的生理卫生【目的要求】 :使学员初步掌握婴幼儿各系统的生理特点,掌握婴幼儿各系统的卫生保健知识。

【主要内容】:1.婴幼儿运动系统:腕骨、脊柱、关节、肌肉各部位的特点及保育。

2.婴幼儿呼吸系统:鼻、咽、喉、气管与支气管、肺各部位的特点及保育。

3.婴幼儿循环系统:血液、心脏、血管、淋巴结各部位的特点及保育。

.婴幼儿循环系统:血液、心脏、血管、淋巴结各部位的特点及保育。

45.婴幼儿消化系统:乳牙、恒牙、口腔黏膜、唾液、胃、肠、肝脏各部位的特点及保育。

6.婴幼儿泌尿系统部位的特点及保育。

7.婴幼儿皮肤的特点及保育。

8.婴幼儿内分泌系统的特点及保育。

9.婴幼儿神经系统的特点及保育。

10.婴幼儿视学器官:眼睛,耳朵各部位的特点及保育。

第五章:婴儿的心理发展【目的要求】 :使学员进一步了解影响婴幼儿心理发展的因素,掌握婴幼儿心理过程、个性心理发展的特点及保育要点,重视婴幼儿心理保健,掌握婴幼儿常见心理问题的保育要点。

【主要内容】:1.婴儿动作的发展及规律。

2.婴儿语言的发展。

3.婴儿的认知活动和自我意识的发展。

第六章: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年龄特点【目的要求】 :使学员进一步了解影响幼儿心理发展的因素,掌握幼儿心理过程、个性心理发展的特点及保育要点,重视幼儿心理保健,掌握婴幼儿常见心理问题的保育要点。

【主要内容】:1.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

2.各年龄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第七章: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目的要求】 :使学员进一步了解影响幼儿认知能力发展的因素,掌握认知能力发展的过程、特点及保育要点。

【主要内容】:1.幼儿感知觉:视、听、触、知觉、观察力的发展。

2.记忆的概念、意义、特点及培养幼儿记忆力的原则。

3.想象的概念和要素及作用,幼儿想象的特点,培养幼儿想象力的原则。

4.思维的概念和特点,幼儿思维发展的一般趋势,基本过程及特点。

5.幼儿思维的基本形式及特点,培养幼儿思维能力。

6.注意的概念及与心理过程的关系。

7.幼儿注意的特点,培养幼儿的注意力。

8.语言的作用及幼儿语言的特点。

9.影响幼儿语言发展的因素及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

第八章: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目的要求】 :使学员进一步了解幼儿情绪的特点,幼儿基本情绪的培养。

【主要内容】:1.情绪的概念和地位、作用。

2.幼儿情绪的一般特点。

3.幼儿基本情绪及情绪的培养。

第九章:幼儿社会性的发展【目的要求】 :使学员进一步了解幼儿常见的一些社会行为,发展趋势和对幼儿社会行为的指导。

【主要内容】:1.幼儿与同龄伙伴、成人的关系。

2.幼儿常见的一些社会行为。

3.幼儿社会性的发展趋势和社会行为的指导。

第十章:幼儿个性的发展【目的要求】 :使学员进一步了解幼儿个性发展的过程和特点和对幼儿养成良好的个性能力给予指导。

【主要内容】:1.气质的概念和影响,幼儿的气质类型及特点,幼儿气质的发展,幼儿的气质特点与教育。

2.性格的概念和特征,幼儿性格的发展,幼儿性格与气质的关系,幼儿性格的培养。

3.能力的概念和分类,影响幼儿能力发展的因素,幼儿能力的发展与培养。

第十一章:婴幼儿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目的要求】 :使学员进一步了解婴幼儿生长发育的规律,影响因素,常见的心理问题及保育。

【主要内容】:1.生长发育的概念,婴幼儿生长发育的规律,影响因素,生长发育的评价,婴幼儿的健康检查。

2.婴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准,常见心理问题的预防及矫治。

第十二章:婴幼儿的膳良和营养【目的要求】 :使学员进一步了解婴幼儿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和热能,熟悉各年龄婴幼儿的喂养。

【主要内容】:1.六大营养素的功能和来源,热能。

2.各年龄婴幼儿的喂养。

第十三章:婴幼儿的疾病预防【目的要求】 :使学员进一步了解婴幼儿常见病和寄生虫病、传染病的预防。

【主要内容】:1.婴幼儿常见病和寄生虫病:上呼吸道感染、腹泻、佝偻病、缺铁性贫血、龋齿、肥胖症、蛔虫病、蛲虫病的常识与预防。

2.婴幼儿传染病的常识与预防措施。

3.流感、水痘、风疹、幼儿急疹、猩红热、流行性腮腺炎、传染性肝炎、细菌性痢疾的症状及护理预防措施。

第十四章:婴幼儿常用护理技术和意外事故处理【目的要求】 :使学员掌握婴幼儿常用护理技术和处理意外事故。

【主要内容】:1.常用护理技术:测体温、喂药、滴眼药、滴鼻药、滴耳药、高热护理、测脉博和观察呼吸。

2.婴幼儿发生意外事故的原因。

3.婴幼儿意外事故:小外伤、挤伤、异物、鼻出血、惊厥、蚊虫咬伤、中暑、冻伤、头部摔伤的处理措施。

第十五章:学前儿童的素质发展和素质教育【目的要求】 :使学员掌握学前儿童的素质发展和素质教育的相关知识,认识到促进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是学前教育应该完成的最重要任务。

【主要内容】:1.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概念、目标、内容及要求、主要途径和方法。

2.学前儿童的语言教育的概念、发展目标、内容及要求、主要途径和方法。

3.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与教育的含义、目标及内容要求、主要途径和方法。

4.学前儿童的科学教育的概念、目标和内容及要求、主要途径和方法。

5.学前儿童的艺术教育的概念、目标和内容及要求、主要途径和方法。

第十六章:学前教育的基本要素【目的要求】 :使学员掌握学前教育对于学前教育机构的环境的要求,保育员职责及应具备的能力的要求。

【主要内容】:1.环境的概念、学前教育机构的环境。

2.保育员职责的要求,保育员的知识结构和应具备的教育教学能力。

第十七章:学前儿童的游戏活动【目的要求】 :使学员充分认识到游戏在学前儿童发展中的价值,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保障儿童游戏的权利,使游戏真正成为学前教育机构的基本活动。

【主要内容】:1.学前儿童喜欢游戏的原因。

2.学前儿童游戏的种类和指导。

第十八章:学前教育机构中幼儿一日生活安排【目的要求】 :使学员掌握幼儿一日生活的内容,对幼儿生活中的各类活动进行组织和指导。

【主要内容】:1.幼儿一日生活的内容。

2.幼儿生活中各类活动的组织和指导。

第十九章:学前教育与家庭、社区及小学【目的要求】 :使学员掌握学前教育机构与家庭的关系,做好幼儿从家庭到学前教育机构时的衔接和平时与家长的沟通两方面工作,做好新生入园工作和家长的教育的工作。

【主要内容】:1.新生入园工作。

2.学前教育机构的家长工作。

3.学前教育机构与社区。

4.幼儿园与小学衔接工作的意义和任务、主要困难及教育策略,应注意问题。

第二十章:相关的法律和法规知识【目的要求】 :使学员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及《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中与托幼工作有关的内容,进一步确立现代儿童观,了解托幼园所保教目标制定的指导思想,进一步掌握保教目标、教育工作的原则,明确做好家长工作的意义和任务,掌握家长工作的内容与方法。

【主要内容】:1.《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节选。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节选。

3.《幼儿园管理条例》和《幼儿园工作规程》节选。

4.《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节选。

5.《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节选。

《保育员(初级技能、中级技能、高级技能)》第一部分初级保育员技能第一章清洁和消毒【目的要求】 :使学员重视活动室和寝室的卫生工作,掌握每日小、大扫除工作顺序和操作流程,做到盥洗室清洁、无味、无蝇,能够根据具体情况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清新,能够做好幼儿园的日常消毒工作,会配制消毒液。

【主要内容】:1. 活动室和寝室的卫生工作、工作顺序和准备工作、注意事项。

2(盥洗室卫生的工作程序和注意事项。

3. 开窗通风的工作程序、注意事项及相关知识。

4. 幼儿园日常消毒工作的程序、方法及注意事项。

5. 配制消毒液的工作程序及注意事项。

生活管理第二章【目的要求】 :使学员能够协助教师和保健医生进行晨、午、晚检;能够给婴幼儿喂药;能够协助保健医生对婴幼儿进行体检;能够根据天气情况做好三餐的保温和保洁工作;能够按照婴幼儿的年龄特点、能力及教育的要求分发餐具;能够根据婴幼儿的个体差异,分发、添加饭菜;能够为婴幼儿营造适宜的进餐环境;能够清洁水桶,并更换当日的饮用水;能够组织不同年龄的婴幼儿饮水;能够培养婴幼儿良好的饮水习惯;能够为婴幼儿准备消毒毛巾、能够照顾婴幼儿洗手、洗脸、洗脚、洗臀部等;能够做好婴幼儿大小便的照顾和清洁工作;能够为婴幼儿提供安静的睡眠环境;能够发现和纠正婴幼儿不良的睡眠姿势;能够正确处理婴幼儿的遗尿问题;能够帮助、指导婴幼儿穿脱衣服和整理床铺;能够管理本班的物品;能够做好本班设备的更换和维修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