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颅内动脉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探讨
16排螺旋CT脑血管造影(CTA)的临床应用

显堡趁堑皇佥△趑越堂呈QQ垒生筮!曼鲞箜3塑・147-图l左大脑后动脉发自左大脑中动脉图2右大脑中动脉水平段(M1)狭窄图3前交通支动脉瘤图4AVM:清楚显示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3);AVM1例(图4)供血血管及引流血管显示清楚明确。
本组病例显示前交通支29例(100%),后交通支26例34支(58.62%),小脑上动脉29例54支血管(93.1%),小脑下前动脉20例36支血管(62.07%),小脑下动脉26例46支血管(79.31%)。
讨论当临床要了解脑血管的情况,传统方法是插管脑血管造影,其检查结果也作为其他检查的金标准,介入放射学的发展及先进仪器设备的作用,脑血管造影进一步简便化,DSA对血管显示能力突显其在该领域的优越性;但是其创伤性的检查以及该检查诱发再出血的可能性,均限制了其在急性脑血管意外的临床应用[II。
此外,由于不能早期获得脑出血的量和病因,往往给I阻床选择治疗方案带来困难,延误治疗,增加了死亡率和后遗症发生率。
CTA检查前一般先作CT平扫,可早期鉴别脑血管意外的类型(梗死或出血),比较准确i贝4定脑出血的量,很大程度改善了传统DSA的不足。
据研究121与DSA相比,CTA有以下优点:①仅做静脉穿刺,创伤小,避免了DSA麻醉和插管所引起的并发症。
②可任意角度动态观察颅内血管,更加客观和细致地显示血管的解剖结构,而常规DSA只能l一2个角度进行投照。
③可同时显示颈内动脉系、椎动脉系和Willis环血管全貌,而DSA每次只能显示一条大血管及其属支。
④时间短费用少。
⑤受患者病情因素限制少,急性脑出血或蛛网膜出血患者,属危重症,当临床怀疑动脉瘤或AVM可能为出血诱因时,DSA检查受限,CTA可作为早期检查可靠方法。
1.与普通螺旋CT相比,16排螺旋CT有明显优越性:(1)扫描时间明显缩短,普通螺旋CTA扫描时间30—40S,16排旋CT扫描时问9~10S。
(2)成功率高,由于扫描时间短,在造影剂血管充盈期间可进行重复扫描,本组2例,由于年龄较大(8l岁和85岁),血液循环较慢,第1次扫描动脉充盈欠佳,接着作第2次扫描,血管充盈满意,总时间24S。
16层螺旋CT脑血管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

16层螺旋CT脑血管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摘要]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脑血管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脑血管病变患者70例,采用16层螺旋ct进行诊断,就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肝血管主干及其主要分支采用mscta均可显示,大脑前、中动脉及其5级分支可清晰显示。
29例动脉狭窄的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狭窄部位cta可清晰显示。
4例动脉闭塞患者中断部位、范围、形态cta或清楚显示。
脑动脉瘤18例患者其形态、大小、位置、载瘤动脉及瘤颈关系cta均可清晰显示。
23例动静脉畸形的患者引流静脉、供血动脉、畸形血管团cta可清晰显示。
静脉畸形cta显示静脉呈海蛇头样畸形。
颈动脉海绵窦患者cta显示患侧眼上静脉扩张,海绵窦扩大。
动静脉畸形及动脉瘤后均经手术证实,无其他异常情况发生。
结论临床颅内血管性病变检查中,多层螺旋ct脑血管造影成像技术具有无创、定位明确、定性、快速、方便的特点,明显提高了确诊率,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关键词] 16层螺旋ct;脑血管成像;临床应用价值[中图分类号] r44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14-101-0216-slice spiral ct of cerebral vascular imaging and its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tan yingjiect room, lufeng people’s hospital in guangdong province,lufeng 516500,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16 slice spiral ct cerebral imaging and its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methods 7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 in our hospital from 2009 october to 2012 october were,by 16 slice spiral ct diagnosis,clinical dat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results the liver vascular trunk and main branches of the mscta can be displayed,the anterior cerebral artery,the 5 branches can clearly display.29 cases of artery stenosis in patients with atherosclerotic plaque and stenosis,cta can clearly display.4cases of patients with artery occlusion interrupt site and range,morphology of cta or clear.cerebral aneurysm in 18 cases of patients with its shape,size,position, the parent artery and aneurysm neck can clearly show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ta.23 cases of patient with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 of the draining vein,artery, nidus cta can clearly display. venous cta display the left parietal vein in caput deformity.cta patients with carotid cavernous sinus showed dilated vein ipsilateral eye,enlargement of cavernous sinus.avm and aneurysm were confirmed by operation,no other abnormal situations.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intracranial vascular lesions,multislice spiral ct angiography imaging is non-invasive,clear positioning,qualitative,fast,convenient,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diagnosis rate,has provided the powerful safeguard for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key words] 16 slice spiral ct;angiography;clinical application近年来,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带动了医疗科技的进步,颅内血管性病变诊治中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的应用使效果得到了明显改善,特别是16层螺旋ct,具有高时间和空间图像分辨力、扫描层厚薄、扫描速度快的特点,可合理设计扫描参数,对扫描延迟时间可个性化选择,具有较为重要的临床价值[1]。
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颅内动脉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 关键 词】 1 6 层螺旋 C T ;血管成像技术 ( C T A ) ;颅 内动脉疾病 ;应用价值 【 中图分类号】R 4 4 5 . 3 【 文献标志码 】 A 【 文章编号 】1 0 0 7 — 8 5 1 7( 2 0 1 4 )O 5 — 0 0 8 3一 O 1
随着影像技术 的不断发展与完善 ,螺旋 C T的空 间分辨
管 网显示 均与 D S A一致 。
3 讨 论
率及后处理技 术 已有显著 提 高。1 6层 螺旋 C T具有 亚秒 级
的扫描 速 度 ,实 现 了血 管 成 像 性 能 ,其 血 管 成 像 技 术
D S A是将影像通 过数 字化 处理 ,保 留血 管影像 的一 种 数字减影 技术 ,是 目前测 量血 管病 变 、血管 狭窄 的常用 方
就诊时临床 表现 主要 为 头 痛 、恶 心 、四肢 乏 力 、癫 痫 等 。 全部患者均经 C T平 扫诊断 为蛛 网膜下 腔 出血 2 6例 、疑 脑 动脉瘤 1 1例 ,未 见 异 常 5例 。C T平 扫 后 行 C T A检查 , C T A检查后 1 0天 内行 D S A检查 ,部分患者采取手术 治疗。
成像技术 的诊 断结果 ,并与数 字减影 血管造影 ( D S A)或手术结果进行对 比分析 。结 果:4 2例患者经 C T A后均可见清晰血管 ,诊断为脑动 脉瘤 2 5例 ,烟雾病 7例 ,动脉狭窄 7例 ,未见异常 3例 ,与 D S A或手术结果对照基本相同。结论 :1 6层 螺旋 C T A诊 断颅内动 脉疾病无创 、 方便 、快捷 ,可作为 目前颅内动脉病变的首选诊 断方法 。
1 6层 螺 旋 C T血 管成 像 在 颅 内动脉 疾 病 诊 断 中 的应 用
16排螺旋CT血管成像在主动脉夹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
医学影像 ・
21 0 1年 l 2月第 4 9卷第 3 6期
3 讨 论
主动脉夹层是主脉壁发生 中层坏死或退行性病 变 ,当 内膜 破 裂时 , 血液在 主动脉压力的作用下 , 中层 内形 成血肿并主要 在
上显示整个 病灶 ,能 较好地显示 病变 的范 围; I M P对管壁 的钙 化 及附壁血栓 显示最理想 ,对血管管腔 的直径测量最 精确 , 但
选 检查 。
【 关键词】主动脉 夹层 ;6排螺旋 C ;T 血管造影 1 T C A;
【 中图分类号】R 4 .6 R 1.2 5 31 ; 844 【 文献标识码】B 【 文章编号】17 — 7 12 1 )6 9 — 2 6 3 90 (0 13 — 5 0
V l e o 6.l e S ia T A go r p y i a n ss o ri is c. au f1 . i pr lC n ig a h n Dig o i fAo tc D se . Sc
2 例 , 性 7例 , 龄 4 1 女 年 3~7 7岁 , 中有 多 年 高 血 压 病 史 其 2 例 、 冠心病 1 例 、 遗传 性心 血管 疾病 3例 ; 4 有 1 有 主诉 突感 剧 烈胸 部疼 痛者 1 0例 , 伴偏 瘫 者 2例 , 伴急 腹部疼 痛 、 肢疼 痛 上
示主动脉的全程及其分支 , 主要表现为 主动 脉增 宽 , 以降主动脉 最常见 , 2 例 , 共 5 证实并 区分主动脉 真假腔的存在 及清 晰地 显
处理方法。
1 资料 与方 法
11一 般 资料 .
2 结 果 2 8例患 者中 , 3例 为 I型夹层动 脉瘤 ,4例 为 Ⅱ型夹层 动 脉瘤 ,2 例为Ⅲ型夹层动脉瘤 , 获得 图像满意 , 1 所 均能很好地显
MSCTA检查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

MSCTA检查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发表时间:2012-11-22T15:01:11.937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23期供稿作者:葛东泉乔先达付秀萍[导读] 探讨多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三维成像技术在脑动脉瘤诊断中的作用。
葛东泉乔先达付秀萍(山东省平度市第一人民医院山东平度 266700)【摘要】目的探讨多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三维成像技术在脑动脉瘤诊断中的作用。
方法对112例经手术证实的脑动脉瘤患者术前行螺旋CT血管造影容积扫描,所得数据传输到工作站,采用表面遮盖法(SSD)、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重建(VR)进行成像。
结果 112例患者,共检出脑动脉瘤122个,5例多发2个)。
所示病例经SSD、MIP、VR及CTVE重建处理后能够全面直观地显示动脉瘤的大小、形态、位置、血管与动脉瘤的内部结构,能多方位观察瘤体与载瘤动脉的空间解剖关系。
结论联合运用多种三维成像技术,能为脑动脉瘤的诊断提供更多信息,充分显示动脉瘤的空间解剖结构。
靶重建、CTA像与原始图像相结合及立体旋转观察法等措施,对脑动脉瘤诊断很有帮助。
本方法可部分代替传统脑血管造影,并作为该病的临床筛选手段。
2009年4月~2011年12月,我院采用16层螺旋CT行血管成像(MSCTA)诊断颅内动脉瘤患者并经手术证实112例。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06例因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H),动眼神经麻痹6例。
临床怀疑颅内动脉瘤破裂的患者,男72例、女40例,年龄23—81岁,均采用16层螺旋 CT行头颅CTA检查。
先常规行颅脑平扫,再行小剂量试验确定最佳延迟扫描时间,后行CTA检查。
CTA扫描线平行听眦线,从颅底向颅顶扫描。
在肘静脉建立通道,经压力注射器注入60~80 ml碘对比剂,注射速度为3.9 ml/s。
延迟扫描时间为13~20 s。
扫描条件为螺距1.0,层厚1.25 mm,层间距0.625mm,120 kV,160 mAs,矩阵512×512,采集长度50~70mm。
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Moyamoya病诊断价值(附30例报告)

p t nsw t y mo adsaeda n sdb A w r n ye ers e t ey T edgt u t cina go rp y ( A)w s ai t i Mo a y ie s ig oe yCT eea a zdrt p ci l. ii sbr t n iga h DS e h l o v h l a a o a
p r r d i a e , n e i g n s w r o a e t h e ut fCT Re u t Th ar we n e a a t r r ef me n 6 c s a d t ma i g e e c mp r d w h t e r s l o A. s l o s h i s s e n ro d it m l c r i at y o d e
1例, 性 1 8 女 2例 , 年龄 l~6 4 2岁 , 均年 龄 4 . 平 2 0岁 。 病 高峰 中 3 ~4 6 发 0 0年 龄段 为 1 2例 ,0 5 4 ~ 0年 龄段 1 。做 1 0例 6层螺 旋 C A, T 扫描 参数 为 :5 V,5 mA, 20k 2 0 螺距 1 , 描 层厚 1 5扫 mm。 时 6例 又行 D A 检查 , 其 C A结 果 与 D A 图像 进 行 比 同 S 将 T S 较 。结 果 3 0例 中病 变 累及 颈 内动 脉 者共 2 7例 , 占总 例数 的 9 . 受 累段 均 为 颈 内动脉 末 段 。病变 累及 双侧 者 2 例 ( 0 0%, 6 占 总例 数 8.%) 0例 C A 均清 晰 显示 发 生狭 窄 、 塞 的颈 内动 脉 远端 、 6 7 。3 T 闭 大脑 前 中动 脉 近端 及 迂 曲扩 张 的大 脑后 动 脉 、 后交 通动 脉 等代 偿 动脉 , 窄 血管 显示 率 10 清 晰显示 脑 底 异常 血 管 网者 2 狭 0 %; 8例 , 常血 管 网 显示 率 9 -%。0例 中有 6例 同 异 3 3 3 时行 D A检 查 , 者检 查 结果 完 全一 致 。 结论 S 两 C A 可 以清 楚 显示 Moa y 病 脑 血管 改 变 特点 , 括 颅 内血 管狭 窄 及 脑 T ymoa 包 底异 常 血管 网 , 以考 虑 作为 Moa y 可 ymoa病诊 断 的重 要 影像 学 筛查 方 法 之一 。
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价值

Di g s i l e o - lc r lCT g o r p o nta r ni lAn u y m SH EN iq a g, a no tc Va u f 16 Sie Spia An i g a hy f r I r c a a e r s A — i n ZH AN G Bo, A N G u- W Xi
( VR)i g swe e o t i e y r c n t u t n ma e r b an d b e o s r c i .Re u t : h 6 p t n s 1 n u y mswe e d t c e y CTA. ep t n o s l Oft e1 a i t 。 7 a e r s r e e t d b s e On a i t e h d mu tp e( 一 2 n h t e sh d s l a y a e r s Th n u y m swe e man y r u d o v l n s a e ( 一 1 ),h a l l n i )a d t e o h r a o i r n u y m. e a e r s r i l o n ro a h p n t i 5 te o h r r e n s a e( t e swe e b a h p n一 2 , o a y s a ea d g u d s a ef ro e c s a h Th a g s n s 1 mm n h ma ls ) r s r h p n o r h p o n a e e c . el r e t e wa 8 o a d t es l t e
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前后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的应用价值

1 王嵩 , 0 薛兆英 , 张智清, 等.V G E F在膀胱癌细胞中的表达.中华泌尿 外科杂志, 0 0 2 ( ) 13 2 0 ,1 3 :5 (0 8o 收稿 20 -3 20 -62 0 80 -5修 回)
颅 内动脉瘤 夹 闭术前 后 l 螺旋 C 6层 T血 管成像 的应 用价值
呈梭形 。动脉瘤最常见的部位是大脑中动脉 ( 1 )其 次是后交通动 脉( 9 。全部动脉瘤平 均直径为 6 9 m、 体 3% , 2 %) .m 瘤
平 均 大小 为 55 m、 颈 平 均 大 小 为 3 4 m。4 .m 瘤 .m 9个 动 脉 瘤 需 要 1个 钛 夹 夹 闭 , 动 脉 瘤 需 要 2个 钛 夹 夹 闭 。 l 2个 6层
i u e f i r n i o a el c r i o ft e b a d r U oo y 0 , n s p r c a ta st n l c l a cn ma o ld e . r l g ,2 01 il i h
5 ( ) 85 7 5 :9
clr e a it f t ua pr bly a o me i c r(vsu r n ohll rwhf t )a di e ac l dtei o t co n s ・ ae ag a r tr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颅内动脉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探讨
发表时间:2015-09-10T16:32:39.893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1期作者:韩金凤
[导读] 北安市第四人民医院 164000 随着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螺旋CT的空间分辨率及后处理技术已有显著提高。
北安市第四人民医院 1640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颅内动脉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及临床价值。
方法:整理收集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在我院行CTA检查42例经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的诊断结果,并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或手术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全部42例患者经CTA后均可见清晰血管,诊断为脑动脉瘤25例,烟雾病7例,动脉狭窄7例,未见异常3例,与DSA或手术结果对照基本相同。
结论:16层螺旋CTA诊断颅内动脉疾病无创、方便、快捷,可作为目前颅内动脉病变的首选诊断方法。
关键词: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CTA);颅内动脉疾病;应用价值
随着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螺旋CT的空间分辨率及后处理技术已有显著提高。
16层螺旋CT具有亚秒级的扫描速度,实现了血管成像性能,其血管成像技术(CTA)可清晰显示脑血管病变及周围组织情况,从而为临床提供了更为准确的解剖概念。
本研究观察了16层螺旋CTA技术在颅内动脉疾病中的诊断效果,旨在进一步探讨16层螺旋CTA技术在颅内动脉疾病中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在我院行CTA检查的42例患者为本研究观察对象,其中男22例,女20例;年龄11~72岁,平均年龄(4125±542)岁。
就诊时临床表现主要为头痛、恶心、四肢乏力、癫痫等。
全部患者均经CT平扫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26例、疑脑动脉瘤11例,未见异常5例。
CT平扫后行CTA检查,CTA检查后10天内行DSA检查,部分患者采取手术治疗。
12检查方法采用飞利浦Brilliance 16排螺旋CT扫描机扫描,患者取仰卧位,从颅底至颅顶扫描,扫描条件:120KV,300MAS,探测器宽度05mm,层厚 1mm,旋转床速度10mm/圈。
增强造影剂为非离子型碘海醇(300mgI/ml),经高压注射器注入,注射速度为 3~4ml/s,成人总量为 80~100ml,全部患者均经20ml小剂量造影剂试验,以确定扫描延时时间,对于疑血管畸形病例进行动、静脉双期扫描。
将原始图像传入工作站进行图像处理,经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重建技术(VRT)、表面遮盖技术(SSD)等进行三维重建脑血管图像,观察局部脑血管病变情况。
并与DSA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所有CTA检查及DSA检查图像均由同一组放射科医师读判。
2结果
42例患者经CTA后均可见清晰血管,其中诊断为脑动脉瘤25例,烟雾病7例,动脉狭窄7例,未见异常3例。
①诊断为脑动脉瘤的25例患者均为单发病灶,位于前交通动脉12例,后交通动脉5例,大脑中动脉4例,大脑前动脉3例,颈内动脉1例;经手术治疗21例,与手术所见完全一致19例,诊断动脉瘤体积略小于手术所见2例;25例CTA诊断结果均与DSA结果一致。
②诊断为烟雾病7例,动脉狭窄7例,其血管狭窄位置、形态及异常扩张毛细血管网显示均与 DSA一致。
3讨论
DSA是将影像通过数字化处理,保留血管影像的一种数字减影技术,是目前测量血管病变、血管狭窄的常用方法,具有图像清晰、分辨率高等特点。
DSA已被视为临床诊断脑动脉瘤的金标准,其检查诊断准确率高达95%以上[1]。
近年来研究发现,CTA检查脑动脉瘤的诊断符合率与DSA基本相同,几乎所有破裂的急性脑动脉瘤经CTA检查后无需DSA检查即可进行手术[2]。
本研究中,经CTA诊断为脑动脉瘤25例,均为单发病灶,位于前交通动脉12例,后交通动脉5例,大脑中动脉4例,大脑前动脉3例,颈内动脉1例;经手术治疗21例,与手术所见完全一致19例,诊断动脉瘤体积略小于手术所见2例;25例CTA诊断结果均与DSA检查结果一致。
表明CTA与DSA在诊断脑动脉瘤方面具有同等诊断效果,且CTA在显示肿瘤体积、瘤颈及周围结构方面显示更加清晰,分析原因主要与以下几点有关:①CTA可准确测量出瘤体大小情况,明确瘤体血栓及瘤壁钙化情况,而DSA往往因瘤壁钙化小而低估肿瘤体积;②CTA检查期间可任意选择,故在观察瘤体、瘤颈及与周围关系方面较DSA更加清晰、准确,若行三维DSA也可达到上述效果,但设备昂贵,基层医院配备较少;③CTA具有无创、省时等优势,但在判断肿瘤血流及供血图像方面不如DSA[3]。
本研究中,诊断出烟雾病7例,动脉狭窄7例,其血管狭窄位置、形态及异常扩张毛细血管网显示均与 DSA检查基本相同。
提示,CTA在诊断烟雾病及动脉狭窄方面仍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16 层螺旋 CT血管成像技术在诊断颅内动脉疾病方面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作为首选诊断方法。
但在应用时应考虑的技术参数对图像的影响,如:扫描厚层、方向、进床速度等,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毛俊,王艳萍,彭秀斌,等.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颅内血管性病变的临床应用[J].中国CT和MRI杂志,2007,5(1):10-11.
[2]张飞雪,王青,杨晨明,等.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术在颅内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4,14(12):963-964.
[3]张文洪,陈文华,邢伟,等.多层螺旋 CT 血管成像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医药导报,2012,9(34):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