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一轮复习 小说阅读之探究题(主题、标题)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专项《小说探究》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专项《小说探究》练习题(附答案解析)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16分)阴影与阳光徐慧芬14岁的中学生小蒙觉得自己这几天倒霉透了。
前天,因为出黑板报的缘故,他是最后一个离校的学生。
黑板报出到一半,突然他想看看高年级的黑板报出得怎么样,取取经。
但是人家教室的门已经锁上了。
于是他从自己教室搬来一张凳子。
人站在凳子上,高了,这样他就可以通过墙上的气窗,看到人家教室里的黑板报。
正在他脸贴玻璃、专心张望的时候,值班教师走了过来,有点狐疑地问了一番后,就要他赶快回家。
巧的是,这天夜里,这一层办公室遭窃,所有老师的抽屉都被翻过,连零星小钱都被搜走了。
这样,作为最后一个离校又有点古怪行为的学生,小蒙就有理由被唤到教务处谈话。
虽然班主任和熟悉他的任课教师全部担保他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但是从教务处出来的小蒙仍忍不住掉了眼泪,因为班上竟有不明真相的同学用一种陌生的眼光打量他,其中包括和他挺好的同学。
今天的事就更糟糕了。
小蒙向妈妈哭诉了今天的遭遇:他放学回家途经一个专卖复习资料的书屋,买了两本书,刚准备跨上自行车,迎面一辆卡车突然掉下一个大纸箱。
纸箱破了,里面的儿童玩具散落一地。
待车上司机发现,将车停下来时,周围已有人趁机捡了便宜溜走了。
他看司机挺急,就帮着司机把玩具捡起装回箱子里。
好事做完后,他的自行车却不见了!那是才买不久的新车啊!“好心没好报!小偷太坏了!呜……”小蒙边说边哭,眼泪越流越多。
“哭什么?哭了车子就能回来吗?以后一定要吸取教训。
俗话说,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
妈妈不是要你做一个自私的人,问题是现在风气坏,人心不古,所以要学会保护自己,不要多管闲事,免得招惹是非……”小蒙的妈妈唠唠叨叨边劝边教训儿子。
“你在培养儿子朝自私方向发展吗?”小蒙的爸爸从外面踏进门,听到妻子的话,打趣道。
“你倒还有心情说笑话!你儿子前天为班级做事,被人疑心当贼;今天做好事,被贼偷了车!”小蒙的妈妈把儿子今天的遭遇愤愤地说给丈夫听,一旁的小蒙哭得更厉害了。
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小说阅读之探究小说标题、主旨

冯歪嘴子在窗里,祖父在窗外,祖父看不见冯歪嘴子,冯歪嘴子看不见祖父。 有的时候,祖父走远了,回屋去了,只剩下我一个人在磨房的墙根下边坐着 玩,我听到了冯歪嘴子还说: “老太爷今年没下乡去看看哪!” 有的时候,我听了这话,我有意的不出声,听听他往下还说什么。 有的时候,我心里觉得可笑,忍也不能忍住,我就跳了起来了,用手敲打着 窗子,笑得我把窗上挂着的黄瓜都敲打掉了。而后我一溜烟地跑进屋去,把这情 形告知了祖父。祖父也一样和我似的,笑得不能停了,眼睛笑出眼泪来。但是总 是说,不要笑啦,不要笑啦,看他听见。有的时候祖父竟把后门关起来再笑。祖 父怕冯歪嘴子听见了不好意思。
百亩园就在河对面,一抬眼就能看见。一座三孔石桥跨过乱流河,把百亩园 和村子连在一起,这整整一百二十亩平坦肥沃的河滩地,是乱流河一百多里河谷 当中最大最肥的一块地。西湾村人不知道在这块地上耕种了几千年几百代了。几 千年几百代里,西湾村人不知把几千斤几万斤的汗水撒在百亩园,也不知从百亩 园的土地上收获了几百万几千万斤的食粮,更不知这几百万几千万斤的食粮养活 了世世代代多少人。但是,从今年起百亩园再也不会收获庄稼了。煤炭公司看中 了百亩园,要在这块地上建一个焦炭厂。两年里反复地谈判,煤炭公司一直把土 地收购价压在每亩五千块。为了表示绝不接受的决心,今年下种的季节,西湾村 人坚决地把庄稼照样种了下去。煤炭公司终于妥协了,每亩地一万五千块。这场 惊心动魄的谈判像传奇一样在乱流河两岸到处被人传颂。一万五千块,简直就是 一个让人头晕的天价。按照最好的年景,现在一亩地一年也就能收入一百多块钱。 想一想就让人头晕,你得受一百多年的辛苦,流一百多年的汗,才能在一亩地里 刨出来一万五千块钱呐!胜利的喜悦中,没有人再去百亩园了,因为合同一签, 钱一拿,推土机立刻就要开进来了。
[典例1] (202X·全国乙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锄
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小说阅读专题七:探究主题、标题、人物、情节、句子的意蕴

专题七探究主题、标题、人物、情节、句子的含义题型归纳一、探究主题探究小说主题,往往要结合情节、环境、人物甚至写作背景进行,但一般都是从人物角度,尤其是主要人物角度探究。
因为小说主题的多义性和选择性,所以,有时探究主题就重点探究其多义性、选择性,如对这篇小说,有人认为反映了这样一个主题,有人认为反映了那样一个主题,要求说出你的看法,这时探究方法除了要结合人物外,还可以从题材、社会环境和描写人物的方法等角度展开。
二、探究标题高考对标题探究的角度有三个:一是标题含义(意蕴),二是标题作用(妙处),三是分析是否可以更换标题。
1.探究标题含义(意蕴)标题含义有表层义、深层义和主旨义(情感义)三个层面。
表层义是指标题本义;深层义主要指在文中的指代义、比喻义或象征义;主旨义是指标题传达出的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思想感情。
理解标题含义,尤其是其深层义和主旨义,一定要对文本仔细琢磨,善于抓住文中的点题词句,联系主旨来思考。
2.探究标题作用(妙处)①点明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
②概括故事情节。
③形成结构线索,贯穿全文。
④铺开情节,呼应细节;对比讽刺,强化效果。
⑤强化突出人物形象。
⑥暗示、揭示小说主旨,寄托情感,深化主题。
⑦制造悬念、引起读者兴趣等。
当然,标题的作用还是与标题自身有关:①如果以时间、地点、环境为题,则标题可能具有“点明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隐含比喻象征意义”的作用。
②如果以物件(物象)为题,则标题可能具有“作为结构线索贯穿全文、概括故事情节、寄托作者情感、揭示文章主题、隐含比喻象征意义”的作用。
③如果以形象特征为题,则标题可能具有“铺开情节,呼应细节;对比讽刺,强化效果”的作用。
④如果以问题为题,则标题可能具有“设置悬念,激发阅读兴趣,引人思考”的作用。
3.探究标题是否可以更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比较:①能否体现主题;②能否表达情感;③是不是线索;④是不是简洁、醒目、形象、生动、富有诗意;⑤是不是富有情感或悬念,引人入胜;⑥是不是体现作者的构思;⑦是不是突出人物形象的某种个性化特征等等。
高考小说阅读复习之探究题

4、马因为主人的一句谩骂,就自己把自己弄瞎了。 你认为它这样做值得吗?请结合文本联系现实谈谈你 的看法。(6分) 莫言《马语》
❖ (1)答值得的,要答出下面几个要点:①保住了自 己的尊严;②没在战场上驰骋,却可以为生产服 务,以力大无穷任劳任怨闻名乡里,活出自己的 尊严,这同样也是自身价值的体现。
❖ 3、(2014,天津)《枣香醉人》:本文标题为“枣香 醉人”,有人认为也能以“根”为标题,你认可哪一个? 请阐明理由。(4分)
❖ 4、(2014,辽宁)《数学家的爱情》:数学天才为什 么赢得爱情又为什么失去爱情?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你从这个人物身上得到了什么启示?(8分)
❖ 5、(2014,湖北)《六指猴》:这篇微型小说的段落 都很短小,甚至大量使用一句一段的形式。作者为什么 要采用这种写法?请结合全文,探探你的看法。(8分)
【答案】示例二:这是一篇意蕴丰富的小说。 罗永才最终摆脱丧妻之悲,主要是受到王石匠 和老山民的影响,以及大自然的启迪。王石匠 的淡定、老山民的坚忍,分别折射出中国传统 文化精神中道家的超然和儒家的担当,他们的 生活态度深深地感染了罗永才,从而使得他发 现了春回大地的可爱、人间生活的温暖。
以小见大,由点及面,从个人到人生
【2016年江苏卷】16. 请探究小说结尾“微笑的意义”的意蕴。(6分)
① 这个六月没有士兵因战事而伤亡、腐烂,会 明对此感到欣慰; ②在喂鸡的行为中,会明体验到幸福感; ③从热衷于战争转变到“非战主义”,会明感 到思想提升的快乐; ④心灵世界由单一走向丰富,会明的生命变得 更加立体。
注意围绕关键词“微笑”分析 对“意义”理解要深化
【2016年新课标3】 (4)是否状告酒店,“我 ”与王有福的态度不同。你更认同谁的态度?请 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8分)
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新教材新高考)小说的主旨和标题专项检测题(解析版)

第07讲小说的主旨和题目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暖墓穴袁省梅母亲的坟墓已经刨开了,等着明天与父亲合葬。
老大一身白孝,蹲在坟前,瞅瞅老二,扁扁嘴,心说等老二来了,一起下去。
老二在地头蹲一会儿站一会儿,孝子棍梆梆地戳着地边一块砖头,看老大一眼,倏地扭过头,装作没看见,却不往坟前去。
老二和老大已经快十年不说话了。
那年,老二的孩子初中毕业停了学,老二找老大帮忙给娃找个活儿干。
老大的小舅子媳妇的舅舅在县里是个局长,老大的孩子大学刚毕业,就给找了份工作,安安稳稳地坐办公室拿工资。
老二眼红,让老大给他小舅子媳妇的舅舅说说,给他孩子也找份工作。
老大没把事情办成。
老二孩子工作找不下,打架斗殴,进了派出所。
老二抱怨老大不出力,说要是旁人也就算了,可我是你亲弟弟,娃是你亲侄子,你不帮,存心害娃进监狱。
老大说我腿都跑细了嘴都说破了,人家说娃只是个初中文化不行啊。
老二说没有好活儿还没有赖的吗?你就是存心不帮还说一肚子人情话,你有半点人味吗?老二怨着怨着就怨出了一股恶气,呼哧呼哧跑到老大家,把老大家的锅碗砸得稀烂,电视机也被掀到了地上,摔得稀烂。
老大媳妇火了,跑到老二家也砸了一通。
从此,过年过节,老大老二也不走动。
巷里碰了照面,也跟陌路人般,横眉对冷脸,谁也不理谁。
父亲死了,灵堂设在老大家,停灵七日,供人祭奠。
老二对媳妇说,养老送终是正事,咱不去老大家,在地头巷口等着,给爸送终。
总管来了,提着一壶酒,看见地头的老二就高声大嗓门地斥责,眼瞅着天黑了,还不紧赶着下去暖墓穴,等啥哩。
羊凹岭的习俗,亲人下葬前一天,儿女得下到墓穴查看亲人的“房子”——另一世界的“家”,不平的地方平整好,不阔的地方再挖大,还要在放置棺材的地方躺一躺,唤作“暖墓穴”。
老大扯过酒壶,跟在总管身后,扑嚓扑嚓去了坟地。
老大下墓穴里了,老二还是不下去,他要等老大上来再下。
他不想跟老大碰面。
总管又叫骂,下,等啥哩?就你弟兄俩,把你爸妈的墓穴弄好。
老二不情不愿地嘟着嘴,把酒壶别在腰上,手撑着洞壁,蹬着壁上的脚窝子,下去了。
2021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探究小说的标题(讲义)(解析版)

考点14 文学类文本阅读—探究小说的标题(讲)一、必备知识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或是情节的高度概括,或是人物性格的突出体现。
故探究标题应较为重要。
【标题效果的探究】标题是文章的核心,命题者对于标题意蕴的探究最近几年的确有所偏爱。
主要是从“标题意蕴的探究”“不同标题的比较”“拟标题的意图”等几个角度命题。
作答时,可从以下角度思考:①题目本身能否使人产生联想,是否有丰富的意蕴;②题目是否与小说独特的谋篇布局和构思方式有关;③题目与主要情节是否有密切关系,是不是对主要情节的概述;④题目与主要人物性格是否密切相关;⑤题目能否表现小说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⑥题目是否暗示或揭示主题。
对于题目意蕴的探究,可从小说题目本身的含意、人物形象在题目中的表现、主要情节在题目中的表现、题目对主题的暗示和总结等维度进行思考。
还要考虑标题是否存在双关、象征义,是不是行文线索等方面。
【常见的探究题有三种】一是侧重内容的意蕴探究;二是不同标题的比较探究;三是拟标题的意图。
无论是哪种,都要关注两方面:一是标题本身的内容、艺术特点;二是标题与文本的联系。
(一)小说标题探究的思考角度(1)环境角度:交代时间、地点等,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
(2)情节角度:设置悬念;贯串始终,是结构严谨的线索;推动(暗示)情节发展;衔接照应。
(3)形象角度:突出人物的形象或者性格。
(4)主题角度:寄托情感、突出(揭示)主题,对主题的表现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5)自身的表达特点角度:运用双关、比喻、象征等手法。
(6)读者角度:给读者带来思考,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二)标题意蕴探究题的答题步骤第一步:点出标题所用的表达技巧,比如:双关、比喻、反讽(反语)、反问、引用等。
第二步:分析标题的表层义,即把标题在文中所表示的最浅层的意思分析出来。
第三步:分析标题的深层义,深层义的挖掘要联系小说情节、人物、环境、主题等方面。
(三)标题的含义表层义(即字面义)﹢深层义(比喻义或引申义或指代义)。
高中语文一轮复习 小说阅读之探究题(主题、标题)

《祝福》主题探究
自然环境(江南水乡、漫天飞雪) 一、环境分析 社会环境(千年不变的民风民俗、
闭塞沉闷
顽固守旧、道貌岸然的四叔)
二、人物形象 的分析必须联系情节的发展, 从祥林嫂的
生命轨迹以及她和周围人的关系看她的形象内涵,
剖析她悲剧命剖析她悲剧命运的根源
四叔夫妇
婆婆
族权
贺家大伯
祥林
夫权 祥林嫂 神权
卫老婆子
贺老六 柳妈
鲁镇其他人
结论:
祥林嫂的死不是哪一个人的罪恶,几乎她 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在将她往死路上推,而且 每一个人都是合乎“道德规范”(封建礼教) 的自觉行为,所以祥林嫂死于封建礼教(夫 权、族权、神权)的迫害,她的死是那样一 个特定时代这样一个特定民族生活的必然。
命题角度二:标题类探究
一、高考真题展示
1 . (11四川卷)《锈损了的铁铃铛》 16.请结合全文谈谈“铁铃铛”在文中的意义。(6分)
2. (2010全国新课标卷)《保护人》 这篇小说以“保护人”为题,有主题思想、人物塑造、情节结构等多方面的考虑, 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分析。(8分)
深层义的挖掘要联系小说情节、人物、环境、主题等 方面
1.以人物为题,比如:《孔乙己》《阿Q正传》《铁齿铜牙纪晓 岚》《甄嬛传》……
2.以物象为题,比如:《药》《项链》《变色龙》……
3. 以事件为题,比如:《宝玉挨打》《失街亭》《林黛玉进贾 府》……
4.以时间、地点、环境为题,比如:《《荷花淀》 《晚秋》…… ①主题、人物、情节; ②线索、悬念; ③象征、双关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作用: ①设置悬念,激发阅读兴趣;②引人思考。
(环境角度)①点明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 (情节角度)②概括故事情节;结构线索,组织全文;暗示情 节发展,铺开情节,呼应细节。 (人物形象)③塑造和突出人物形象。 (主题角度)④寄托情感;揭示小说主旨、深化主题;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专题--十六文学文本小说阅读之探究题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专题--十六文学文本小说阅读之探究题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专题--十六文学文本小说阅读之探究题第4讲探究和综合性选择题探究题往往要求考生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或者探讨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甚至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这种题型往往不设置唯一性答案,旨在鼓励考生积极思考,培养考生的探索和思辨的精神,它要求考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调动生活经验进行探索,对作品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能合理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
多数考生认为探究题不设置唯一性答案,因此答题技巧便也无章可循,要么脱离文本随意回答,要么拘泥文字表面无法深入剖析,得分率往往不高。
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小说考查的探究题的类型主要有这样几类:思想意蕴与情感意蕴类探究、标题意蕴类探究、情节类探究、人物形象类探究、艺术特点类探究。
题型一思想意蕴与情感意蕴类探究所谓小说的思想意蕴是指作品表现出来的思想意义或价值,重在指文本给读者的思考和认识。
情感意蕴类是指作品的情感意义或取向,即的情感态度、喜怒褒贬。
思想意蕴探究重在探究小说的思想性、认识性,情感意蕴探究重在探究的倾向性。
[常见设问方式]2013重庆卷对贝尔蒂和霍夫曼持何态度?你怎样看待文中所涉及的风度与尊严?2013重庆卷贝尔蒂对俘虏霍夫曼的态度是否值得肯定?他该不该舍命去救胆小怕死的迈尔?请谈谈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2012福建卷请结合文本简要探析作品蕴含的情感。
其他设问方式:(1)读了全文后,文章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请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2)小说意蕴丰富,你认为它表达了怎样的主题?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3)读完作品后对你有什么样的启示?[例一] (2012·福建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双琴祭梁晓声那两棵树,是生长极慢的树,其材最适合做琴。
那位老制琴师呢,他的经验是,一棵那样的树,只能锯取一段,做成一把音质优良的小提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小说标题的思路
(环境角度)①点明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 渲染环境氛围。 (情节角度)②概括故事情节;结构线索,组织 全文;暗示情节发展,铺开情节,呼应细节。 (主题角度)③寄托情感; 揭示小说主旨、深 化主题;暗示比喻象征。 (人物形象)④塑造和突出人物形象。 (表达效果)⑤对比讽刺,强化效果;一语双关, 对主题表现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回顾课内
《祝福》主题探究
自然环境(江南水乡、漫天飞雪) 一、环境分析 社会环境(千年不变的民风民俗、
闭塞沉闷
顽固守旧、道貌岸然的四叔)
二、人物形象 的分析必须联系情节的发展, 从祥林嫂的
生命轨迹以及她和周围人的关系看她的形象内涵,
剖析她悲剧命运的根源。
2、情节:从祥林嫂和周围人的关系剖析她悲剧命运的根源
15年新课标卷1 《马兰花》
(4)小说三次写马兰花流泪,每次流泪的表现都不同, 心情也不一样。请结合小说内容进行具体分析,并说明 这样写有什么效果。(8分)
效果:三次描写,层层递进(推动情节的发展),丰 富了马兰花的人物形象,
凸显了小说“人间自有真情在”的主题。
2014新课标卷Ⅰ《古渡头》
(4)作品为什么以渡夫的任情高歌为结尾?结合全 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2. 小说以“××”为题,有主题思想、人物塑造、情节结 构、题材选择等多方面的考虑。请选择其中一个方面, 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分析。(侧重拟标题的意 图探究)
三、解题基本思路
(一)标题的含义 在理解标题本义的基础上,首先要注意它在文中是否
有指代意义或比喻义、象征义,其次要注意它在表面含义 之外是否有双关义或文章主旨意义。
作用:①突出人物形象; ②展开故事情节; ③紧扣中心,突出主题。
2.以物象为题,比如:《药》《项链》《变色 龙》……
作用: ① 表层含义,深层含义(象征,寄托某种情
感;) ②线索,贯穿全文; ③悬念,引发联想,吸引读者; ④中心,突出文章主题。
3. 以事件为题,比如:《宝玉挨打》《失 街亭》《林黛玉进贾府》……
④思想内容上,从批判社会现实的黑暗到表现 渡夫追求自由生活的信念,深化了作品的主题。
练习:《二轮复习练案》P149 《一只冬季的羊》
2.小说围绕“一只羊”展开情节,表现了怎样的主题? 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
①作者借哨所军人在大雪封山给养缺乏的情况下最 终善待了那只无主羊的故事,以小见大,表现了对 身处困境但纪律严明、精神高尚的边防军人的赞颂。 ②正是因为这样,军人们受到了人民拥戴,也蕴含 了军爱民,民拥军的主题。
(2)答题模板: 理解标题内涵:一是具体的意思(文
中具体的××,即表层含义); 二是与主题相关的意思(即深层含义)。
标题的作用:①……②……③……
[解一题·会一法·通一类]
探究小说标题意蕴需要四个“关注”
四叔夫妇
婆婆
族权
贺家大伯
祥林
夫权 祥林嫂 神权
卫老婆子
贺老六 柳妈
鲁镇其他人
结论:
祥林嫂的死不是哪一个人的罪恶,几乎她 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在将她往死路上推,而且 每一个人都是合乎“道德规范”(封建礼教) 的自觉行为,所以祥林嫂死于封建礼教(夫 权、族权、神权)的迫害,她的死是那样一 个特定时代这样一个特定民族生活的必然。
练习:《衡水金卷》小说(一) 四、《月下美人泪》
12.王胡子认为黄金养花虽好,可比不过季献民。你从中悟出了哪些 人生道理?请结合文意分析。(6分)
①人生更需要有精神追求。黄金养花是为了生活,而季献民是为了观赏;黄金养花 是为了卖给别人,而季献民养花不卖,只送人。 ②无私共享技艺不仅能促进技艺的提高而且也能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精神上的愉悦。 黄金担心养花的技艺外露,而季献民是高兴地愿意和别人共赏技艺。 ③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才是最美的。黄金养花是通过人工干预让昙花白天开放、 通过嫁接的方式改变花木本性、追求新奇;而季献民是顺应花木本性,赢得花儿的 最美开放。 ④人生应懂得感恩,感恩身边的一切事物。黄金把养花当作谋生的手段、花木是其 赚钱的工具,不存在感恩;季献民尊重花木,认为花木有灵,懂得感恩。 ⑤要尊重并珍惜自己拥有的事物。黄金养花不懂得尊重或爱惜花;而季献民则是用 爱和珍惜在养花,是真正尊重并珍惜花的人。 (每个答案要点概括1分,结合文章内容解说1分;任意答对3个要点,给6分。其他 感悟言之成理亦可。)
人物形象:祥林嫂是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 她勤劳、善良、质朴、顽强,对生活要求低,却被 践踏、被迫害、被愚弄、被鄙视,她深受封建礼教 思想毒害,以至于被社会所吞噬。
主题 :《祝福》这篇小说通过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
遇,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的社会矛盾,深刻地揭 露了地主阶级对劳动妇女的摧残与迫害,深切地表达 了对底层劳动妇女的同情和关心,深刻地揭示了封建 礼教吃人的本质,指出彻底反封建的必要性。
练习:《二轮复习练案》P152 《美美》
6.本文题目《美美》内涵丰富,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①指鸟的活泼之美,带给哨兵心灵上的慰藉。 ②指军人的奉献之美,为了国家和人民,军人保家卫国, 无私奉献。 ③指部队生活的人情之美,连长爱护士兵,大家都关心 小鸟。
练习:《衡水金卷》小说(一) 三、《一颗未出膛的枪弹》
8.小说标题“一颗未出膛的枪弹”具有丰富的内涵。 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①指向小说的情节,连长要给孩子一颗枪弹,最后 却没有执行。 ②象征着小红军,他虽未上场杀敌,却有坚定的信 念与抗日的决心。 ③象征着一切抗日的力量,它们凝聚在一起,必将 摧毁敌人。
(二)标题的作用
1.以人物为题,比如:《孔乙己》《阿 Q正传》《铁齿铜牙纪晓岚》《装在 套子里的人》《甄嬛传》……
作用:①突出主要故事情节; ②紧扣中心、突出主旨。
4.以时间、地点、环境为题,比如:《《荷 花淀》 《晚秋》……
①主题、人物、情节; ②线索、悬念; ③象征、双关。
5、以问题为题:《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小说的标题作用: ①设置悬念,激发阅读兴趣; ②引人思考。
标题作用:
1、交代时间、地点、环境; 2、线索作用; 3、制造悬念,吸引读者(激发读者兴趣), 引人思考回味; 4、概括主要情节; 5、突出主人公的形象(品质、特点等)。 6、紧扣(揭示)主题。 7、象征意味、寓意。
挖掘主题的途径
2.一“联” 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及典型的环境描写,
认识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上所打上的时代烙 印,把握住人物形象所折射出的时代特征, 达到理解小说主题的目的。
二、主题概括常用术语 1.歌颂、赞扬、宏扬什么; 2.讽刺、批判、揭露、谴责什么; 3.揭示什么人生道理; 4.对什么现象的反思; 5.表达了什么情感。 三、语言表达一般模式 1.概括主题。小说通过……情节,刻画了……形象,表现 了/批判了/颂扬了……现象/性格/情感/思考。
命题角度二:标题类探究
一、高考真题展示
1 . (11四川卷)《锈损了的铁铃铛》
16.请结合全文谈谈“铁铃铛”在文中的意义。(6分)
2. (2010全国新课标卷)《保护人》 这篇小说以“保护人”为题,有主题思想、人物塑造、情节结 构等多方面的考虑,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 点并作分析。(8分)
常见题型
出题形式
①或用自己的话概括作品的主题; ---主题概括
②读了全文后,文章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本文对你有何启迪?谈谈你的一点体会) ③结合全文主题,谈谈你对某一句话(某一 个问题)的理解或看法。
---- 主题探究
挖掘主题的途径
一、思维趋向——三“从”一“联” 1.三“从” (1)从小说的标题入手。有的小说的标题除了表面意思 外,还有比喻象征义或双关义,隐含着小说的主题,如 《祝福》。 (2)从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入手。从故事情节的发展 中和人物性格命运的变化中,去挖掘小说所要揭示的社 会意义。 (3)从作者的思想倾向上去思考。这可以抓住小说中的 关键性词语来把握。
练习:《衡水金卷》小说(二) 五、《声音》
15.小说中,“我”对声音的来源进行了不断追索。声音的来源可能 有哪些?请结合作品主旨,谈谈你的看法。(6分)
①被砍掉的树木发出的声音:小说多次提到砍伐树木,写到了河边山 上的树桩与河对岸的两棵被砍断的树,因此声音可能是它们发出的。 ②被人类破坏的大自然发出的声音:人类的乱砍滥伐破坏了自然生态, 导致了泥石流的发生,因此声音可能是大自然对人类行为发出的警告。 ③承受自然被破坏恶果的人发出的声音:乱砍滥伐导致泥石流发生, 半个村子被淹没,人们被灾害惊醒,因此发出“再不能乱砍树木了” 的声音。 ④有环保意识的觉醒者发出的声音:古代官府惩治乱砍树木者,人们 在泥石流灾难面前终于意识到“再不能乱砍树木了”,因此声音可能 是环保意识觉醒的人发出的警示与劝诫。
3. (2011山东卷)《 审丑》 “审丑”作为小说的标题,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6分)
4. (2011全国新课标卷)《血的故事 》 小说的题目是“血的故事”,但主要内容是围绕血型而展开的, 如果以“血型的故事”为题,你认为是否合适?请谈谈你的观 点和具体理由。(8分)
5. (2012年辽宁卷)《最后的黄豆》
小说以“最后的黄豆”为标题,寓意何在?
6. (2012年四川卷)《柴禾》
根据全文概况“柴禾”在文中的含义。(5分)
二、小说标题常见命题形式:
标题含义:
1.小说以××为标题,寓意何在?
2. “××”作为小说的标题,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谈 谈你的理解。(侧重内容的意蕴探究)
标题作用:
1.这篇小说的题目“××”改为“××”,你认为是否合 适,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侧重不同标题的比较探究)
小说阅读之 探究题
命题角度一:主旨类探究
小说主题表现形式
• ①通过形象来实现。以小说主要人物的性格特 点、道德风貌、品格等揭示人性中的真善美和 假丑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