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蓝色的家园海洋教育篇
蓝色家园教案(上)

蓝色家园教案(上)第一章:了解海洋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海洋的基本概念和特点让学生知道海洋对地球的重要性1.2 教学内容海洋的定义和分类海洋的特点和作用1.3 教学步骤引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海洋的美丽景象,引发学生的兴趣讲解:教师讲解海洋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引导学生了解海洋的重要性互动:学生分享自己对海洋的了解和感受,教师回答学生的问题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海洋对地球的重要性第二章:海洋生态系统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海洋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特点让学生知道海洋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2.2 教学内容海洋生态系统的组成:生物和非生物因素海洋生物的相互关系:捕食、竞争、共生等2.3 教学步骤引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海洋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引发学生的兴趣讲解:教师讲解海洋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特点,引导学生了解海洋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互动:学生分享自己对海洋生态系统的了解和感受,教师回答学生的问题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海洋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第三章:海洋生物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海洋生物的种类和特点让学生知道海洋生物的保护意义3.2 教学内容海洋生物的种类:鱼类、哺乳动物、鸟类、贝类等海洋生物的特点:适应海洋环境的能力、形态结构等3.3 教学步骤引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海洋生物的多样性,引发学生的兴趣讲解:教师讲解海洋生物的种类和特点,引导学生了解海洋生物的保护意义互动:学生分享自己对海洋生物的了解和感受,教师回答学生的问题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海洋生物的保护意义第四章:海洋资源的利用和保护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海洋资源的种类和利用方式让学生知道海洋资源保护的重要性4.2 教学内容海洋资源的种类:渔业、石油、矿产、旅游等海洋资源的利用方式:捕捞、开采、旅游等海洋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可持续发展、生态保护等4.3 教学步骤引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海洋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引发学生的兴趣讲解:教师讲解海洋资源的种类和利用方式,引导学生了解海洋资源保护的重要性互动:学生分享自己对海洋资源的了解和感受,教师回答学生的问题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海洋资源保护的重要性第五章:海洋环境问题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海洋环境问题的种类和原因让学生知道海洋环境保护的必要性5.2 教学内容海洋环境问题的种类:污染、过度捕捞、气候变化等海洋环境问题的原因:人类活动、自然因素等海洋环境保护的必要性:生态保护、可持续发展等5.3 教学步骤引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海洋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引发学生的兴趣讲解:教师讲解海洋环境问题的种类和原因,引导学生了解海洋环境保护的必要性互动:学生分享自己对海洋环境问题的了解和感受,教师回答学生的问题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海洋环境保护的必要性第六章:海洋环境保护行动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个人和政府在海洋环境保护方面的行动让学生知道如何参与海洋环境保护6.2 教学内容个人在海洋环境保护方面的行动:垃圾分类、减少塑料使用、参与海滩清洁等政府在海洋环境保护方面的行动:制定法律法规、开展保护项目、国际合作等如何参与海洋环境保护:参与志愿者活动、倡导环保意识、宣传环保知识等6.3 教学步骤引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个人和政府在海洋环境保护方面的行动,引发学生的兴趣讲解:教师讲解个人和政府在海洋环境保护方面的行动,引导学生了解如何参与海洋环境保护互动:学生分享自己在海洋环境保护方面的行动和计划,教师回答学生的问题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每个人在海洋环境保护中的责任第七章: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7.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让学生知道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方法和措施7.2 教学内容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维持生态平衡、提供生态系统服务、促进可持续发展等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方法和措施:建立保护区、实施可持续捕捞、开展科学研究等7.3 教学步骤引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海洋生物多样性的美丽景象,引发学生的兴趣讲解:教师讲解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引导学生了解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方法和措施互动:学生分享自己对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了解和感受,教师回答学生的问题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第八章: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8.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概念和原则让学生知道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实践和方法8.2 教学内容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概念和原则:满足当前需求而不损害后代利益、综合管理、公平性等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实践和方法:渔业管理、石油和矿产资源开发、旅游资源开发等8.3 教学步骤引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成功案例,引发学生的兴趣讲解:教师讲解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概念和原则,引导学生了解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实践和方法互动:学生分享自己对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了解和感受,教师回答学生的问题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性第九章:海洋环境保护法律法规9.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海洋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种类和作用让学生知道海洋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实施和遵守9.2 教学内容海洋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种类:国际法律法规、国家法律法规、地方性法规等海洋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作用:保护海洋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促进可持续发展等海洋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实施和遵守:监管机构、执法力度、公众参与等9.3 教学步骤引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海洋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重要案例,引发学生的兴趣讲解:教师讲解海洋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种类和作用,引导学生了解海洋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实施和遵守互动:学生分享自己对海洋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了解和感受,教师回答学生的问题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海洋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重要性第十章:海洋环境保护的公众参与10.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公众参与海洋环境保护的方式和途径让学生知道公众参与海洋环境保护的重要性10.2 教学内容公众参与海洋环境保护的方式和途径:志愿者活动、环保组织、社交媒体等公众参与海洋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提高环保意识、形成社会压力、促进政策制定等10.3 教学步骤引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公众参与海洋环境保护的成功案例,引发学生的兴趣讲解:教师讲解公众参与海洋环境保护的方式和途径,引导学生了解公众参与海洋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互动:学生分享自己在海洋环境保护方面的参与经历和计划,教师回答学生的问题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公众参与海洋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第十一章:海洋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1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海洋保护区的概念和作用让学生知道海洋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方法11.2 教学内容海洋保护区的概念:为了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而设立的区域海洋保护区的作用:保护海洋生物、维持生态平衡、提供科学研究基地等海洋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方法:选择合适的区域、设定保护目标和措施、实施监测和管理11.3 教学步骤引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海洋保护区的美丽景象,引发学生的兴趣讲解:教师讲解海洋保护区的概念和作用,引导学生了解海洋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方法互动:学生分享自己对海洋保护区的了解和感受,教师回答学生的问题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海洋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的重要性第十二章:海洋环境监测和评估1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海洋环境监测和评估的目的和方法让学生知道海洋环境监测和评估的重要性12.2 教学内容海洋环境监测和评估的目的:了解海洋环境状况、预测环境变化、制定保护措施等海洋环境监测和评估的方法:采样、测试、数据分析、模型模拟等海洋环境监测和评估的重要性:及时发现问题、指导保护行动、评估保护效果等12.3 教学步骤引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海洋环境监测和评估的场景,引发学生的兴趣讲解:教师讲解海洋环境监测和评估的目的和方法,引导学生了解海洋环境监测和评估的重要性互动:学生分享自己对海洋环境监测和评估的了解和感受,教师回答学生的问题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海洋环境监测和评估的重要性第十三章:海洋环境保护的国际合作1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海洋环境保护国际合作的意义和领域让学生知道海洋环境保护国际合作的重要组织13.2 教学内容海洋环境保护国际合作的意义:共同应对海洋环境问题、分享资源和信息、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等海洋环境保护国际合作的主要领域:污染防治、生物多样性保护、资源管理等海洋环境保护国际合作的重要组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国际海洋组织、各国环境保护机构等13.3 教学步骤引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海洋环境保护国际合作的场景,引发学生的兴趣讲解:教师讲解海洋环境保护国际合作的意义和领域,引导学生了解海洋环境保护国际合作的重要组织互动:学生分享自己对海洋环境保护国际合作的了解和感受,教师回答学生的问题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海洋环境保护国际合作的重要性第十四章:海洋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1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海洋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让学生知道海洋环境保护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14.2 教学内容海洋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保护海洋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海洋环境保护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维护生态平衡、提供生态系统服务、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等14.3 教学步骤引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海洋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案例,引发学生的兴趣讲解:教师讲解海洋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引导学生了解海洋环境保护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互动:学生分享自己对海洋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理解和感受,教师回答学生的问题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海洋环境保护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第十五章:海洋环境保护的未来挑战1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海洋环境保护面临的挑战和困难让学生知道应对海洋环境保护挑战的方法和策略15.2 教学内容海洋环境保护面临的挑战和困难:气候变化、海洋污染、过度捕捞等应对海洋环境保护挑战的方法和策略:加强法律法规建设、推进科技创新、提高公众环保意识等15.3 教学步骤引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海洋环境保护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引发学生的兴趣讲解:教师讲解海洋环境保护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引导学生了解应对海洋环境保护挑战的方法和策略互动:学生分享自己对海洋环境保护挑战的理解和感受,教师回答学生的问题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应对海洋环境保护挑战的方法和策略的重要性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蓝色家园教案(上)的内容,包括海洋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海洋生态系统、海洋生物、海洋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海洋环境问题、海洋环境保护行动、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海洋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海洋环境保护的公众参与、海洋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海洋环境监测和评估、海洋环境保护的国际合作、海洋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以及海洋环境保护的未来挑战。
一年级海洋教育备课(李村)

2011 —2012 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进度表课时教学案课时教学案II. 活动导学,自主建标学生们回忆,回答问题。
看图片,回答问题。
拾贝壳捉螃蟹挖沙子捉鱼靠海的沙子比岸边的要细。
学生回答。
之后小组根据不同的意见进行讨论,最后做出自己的判断。
学生回答问题。
欣赏美丽的贝壳图片以及用贝壳制作的各种精美的艺术品。
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海边玩吗?你们在沙滩上都玩些什么呢?1.出示书本P6P7的图片。
我们来看看这些小朋友都在海边干什么。
2.玩沙子的小朋友有了一个发现,是什么呢?为什么,你们知道吗?释疑:较细的沙子更容易被携带到较远的距离,因为海水不断洗刷,粗的可以留下来,细的就会被带到水中,所以越细的沙子越靠近海。
3.海边的一个小姑娘正在研究海边的脚印,奇怪,脚印怎么不见了?谁知道?指导。
释疑:靠近海的脚印被海浪冲平了。
4.有个小朋友正在捡贝壳呢!你们捡过贝壳吗?贝壳很漂亮,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课件播放图片和音乐。
5.沙滩上会有一个个的小洞,你知道为什这个问题比较难,让学生先讨论,有一个思考探究的过程,给孩子一个自主的空间,这样比直接告诉答案要好。
欣赏美丽的贝壳,感受大海带给我们的美丽,同时可以培养学生有动手制作,创新的意识。
课时教学案主建标听童谣,感受大海。
欣赏图片,聆听童谣。
问大海问题。
大海为什么这样蓝,大海为什么这样咸。
学生回答。
欣赏图片,聆听童谣。
贝壳。
贝壳的年龄不大,为什么皱纹很多。
小组讨论。
欣赏图片,聆听童谣。
浪花。
讲述自己和浪花玩耍的事情。
1.课件播放海边的动画,听第一首海娃的童谣:我是快乐的小海娃......2.海娃给我们带来了三首童谣,我们来听一听,童谣里有什么?1)播放《问大海》这首童谣中你听到了什么?问了哪两个问题?那从童谣中你知道答案了嘛?教师总结:海水咸是因为海水中含有盐,海水看着是蓝色的,但是当我们捧起海水,海水并没有颜色。
因为大海反射天空颜色。
2)播放《小贝壳》这首童谣中你听到了什么?有什么问题?你知道为什么呢?教师总结:3)播放童谣《浪花歌》这首童谣说了什么?你和浪花一起游戏一起玩耍过吗?3.我们一起欣赏了三先听一听海娃的童谣,给学生一个氛围,了解所学的内容。
蓝色家园教案(上)

蓝色家园教案(上)第一章:蓝色星球的认识教学目标:1. 了解地球的蓝色部分——海洋,及其对地球的重要性。
2. 认识海洋生态系统,了解其生物多样性。
3. 培养学生热爱海洋,保护海洋环境的意识。
教学内容:1. 地球上的蓝色星球:介绍地球表面的蓝色部分——海洋,及其覆盖面积。
2. 海洋生态系统:介绍海洋生物的种类、数量和相互关系。
3. 保护海洋环境:强调保护海洋的重要性,介绍保护措施。
教学活动:1. 观看海洋生态纪录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海洋的美丽和庞大。
2. 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海洋对地球的重要性,以及人类活动对海洋生态的影响。
3. 制作海报:让学生展示保护海洋环境的创意和想法。
第二章:海洋生物的奇妙世界教学目标:1. 了解海洋生物的分类,认识常见海洋生物。
2. 了解海洋生物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3. 培养学生对海洋生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内容:1. 海洋生物分类:介绍海洋生物的分类及特点。
2. 常见海洋生物:介绍鱼类、哺乳动物、爬行动物、浮游生物等。
3. 海洋生物的生活习性:介绍海洋生物的生活环境、食物来源等。
教学活动:1. 图片展示:展示各种海洋生物的图片,让学生认识并了解它们。
2. 故事分享:讲述海洋生物的趣事,激发学生对海洋生物的兴趣。
3. 观察实验:让学生观察海洋生物的标本,了解其特点。
第三章:海洋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教学目标:1. 了解海洋资源的种类和利用方式。
2. 认识海洋资源开发对环境的影响。
3. 培养学生合理利用和保护海洋资源的意识。
教学内容:1. 海洋资源种类:介绍海洋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动力资源等。
2. 海洋资源利用:介绍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式。
3. 海洋资源保护:介绍海洋资源保护的重要性,以及保护措施。
教学活动:1. 案例分析:分析海洋资源开发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案例,让学生从中汲取经验。
2. 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如何在利用海洋资源的保护海洋环境。
第四章:海洋灾害与应对教学目标:1. 了解海洋灾害的类型和成因。
蓝色家园教案(上)

蓝色家园教案(上)第一章:了解海洋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海洋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使学生认识到海洋对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1.2 教学内容海洋的定义和特征:介绍海洋的面积、深度、温度、盐度等基本参数。
海洋生态系统:介绍海洋生物的种类、食物链、栖息地等。
1.3 教学方法采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帮助学生形象地了解海洋的特征。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海洋生态系统的认识。
1.4 教学评估学生能回答出海洋的基本特征和重要性。
学生能参与到小组讨论中,提出自己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看法。
第二章:海洋生物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海洋生物的分类和特征。
使学生认识到海洋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2.2 教学内容海洋生物的分类:介绍海洋生物的分类体系,包括鱼类、哺乳动物、鸟类、昆虫等。
海洋生物的特征:介绍海洋生物的生活习性、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等。
2.3 教学方法采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展示海洋生物的形态和特征。
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和描述,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2.4 教学评估学生能回答出海洋生物的分类和特征。
学生能参与到观察和描述中,展示对海洋生物的理解。
第三章:海洋环境保护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海洋环境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使学生认识到保护海洋环境的重要性。
3.2 教学内容海洋环境问题:介绍海洋污染、过度捕捞、生态破坏等现实问题。
保护海洋环境的措施:介绍海洋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等保护措施。
3.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海洋环境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案。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海洋环境保护的实践。
3.4 教学评估学生能回答出海洋环境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案。
学生能参与到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中,提出自己对海洋环境保护的看法。
第四章:海洋资源的利用和保护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海洋资源的种类和利用方式。
使学生认识到合理利用和保护海洋资源的重要性。
4.2 教学内容海洋资源的种类:介绍海洋生物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等。
蓝色的家园-海洋教育篇1—3年级教材分析

海洋自然环境
(二上)2.多变的海浪
海洋自然环境
海洋自然环境 唤醒原有认知 突出探究 知识拓展
激发继续探究的兴趣
(一上)8.海珍进我家
海洋资源与经济
(一上)8.海珍进我家
海洋资源与经济
(二上)6. 家乡的干海产品
海洋资源与经济
(二上)6. 家乡的干海产品
海洋资源与经济
海洋资源与经济
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 海洋资源正广泛应用并带来经济效益
一至三册内容框架
领域 目 标 对应课题
初步认识沿海地区人们生活的 特点,了解常见的海边游戏, 《我家住在大海 感受海边生活的丰富多彩,培 边 》 《海边寻趣》 海洋 养学生亲近海洋的情感; 《海娃的童谣》 文化 了解与大海有关的童谣,初步 与 《琅琊古韵》 感受大海的美好、有趣; 生活 《大海的故事 》 了解沿海地区的传说故事,感 受丰富多彩的海洋文化,体会 其悠久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一至三册内容领域
领域 领域
领域 海洋 自然 环境 海洋 资源 与 经济 领域
领域 领域
海洋 开发 与 科技
海洋 文化 与 生活
海洋 生态 与 环保
海洋 权益 与 国防
一至三册内容目录
一至三册内容框架
领域 目 标 对应课题
知道地球是一个蓝色水球,了解海 洋所占的大致比例; 了解大海的颜色、形态,知道海水 是咸的,知道大海是千变万化的; 海洋 欣赏海上奇观,初步了解海洋奇观 自然 的成因; 环境 初步了解海浪形成的原因和海水运 动的规律; 了解我国沿海地区主要的自然环境 特点。
一至三册内容框架
领 域 目 标 对应课题
《大黄鱼哪儿 去了》 《挽救我们的 朋友》 《海洋环保卫 士》
(新版)《海洋教育》教材框架构建及目标定位

3.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并能主动提出问题、开展探究活动。
6
海洋里的好伙伴
1.知道海洋中动物之间互利共生、相互依存的关系。
2.感受海洋动物间的和谐相处。
7
海上飞行家
1.认识各种各样的海鸟,了解它们的特点、生活习性等。
2.树立保护海鸟、保护海洋的环保意识。
四年级
领域
序号
活动主题
活动目标
认识
海洋
1
蓝色国土(走近四大海域)
1.了解蓝色国土含义以及构成,树立整体国土观。
2.知道我国的四大海域,了解我国四大海域的地理位置、范围、物征等。
3.树立珍视蓝色国土的观念。
4.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分析信息、问题能力。
2
沧海桑田
1.知道地球表面海陆处在不断地运动和变化之中。
10
海边寻趣
1.知道海边生活有很多乐趣,了解海边游戏的多种方法。
2.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3.通过组织学生开展海边游戏活动,初步培养学生亲近海洋的情感。
11
大海的故事
1.了解我国及世界其他沿海地区的一些传说故事。
2.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海洋文化。
12
海娃的童谣
1.了解与大海有关的童谣。
2.搜集并选择自己喜欢的与大海有关的童谣,进行配画和朗诵等活动。
2.学会通过沙盘的制作和观察实验,探究海底地形地貌。
探索
海洋
5
我看海岸工程
1.初步了解常见的海岸工程。
2.关注海岸工程的建设,感受海岸工程给当地发展带来的变化。
3.能积极参与保护海岸的活动,增强保护海岸的意识。
青岛版海洋教育一年级鱼类运动会

《鱼类运动会》教案学习内容:青岛版《蓝色的家园——海洋教育篇》一年级第9——12页。
学习目标:1、认识鱼类各部分身体结构名称,根据鱼的身体结构特点辨别鱼类,通过了解鱼类各自的生理特点、行动方式等,增长科普知识;掌握更多的海洋知识;2、丰富学生对海洋生物的认识,激发探究海洋奥秘的兴趣。
3、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和分析的能力。
学习重点:1、通过搜集了解不同鱼类的资料,研究更多鱼的特点,了解鱼的特征及分类,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搜集,整理信息以及分析信息的能力。
2、了解更多海洋与人类依存关系,树立环保意识,激发学生对海洋生物的热爱。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习过程:一、谈话导入,明确运动会的概念谈话:同学们,你知道什么是运动会吗?运动会里有哪些项目呢?老师听说今天海洋里也要举办一场运动会,你想不想去看看呀?【设计意图:给学生明确运动会的概念,同时引起学生对知识的兴趣。
】师:大家看,有一只小鱼儿拿着大喇叭游了出来(课件出示图片一),大家仔细听,他说什么了?(播放录音)二、合作探究,参加鱼类运动会(一)喧闹的报名处1、师:你能说一下参加海洋运动会需要什么条件吗?(使学生注意到,必须是鱼类才可以参加。
)2、小组合作探究,报名参加运动会。
①谈话:老师这里有一些海洋朋友的卡片,谁来扮演一下这些小动物?(师扮演小螃蟹,做报名示范)其余的同学一起来当严谨的小裁判,看看这些小动物们符合不符合参赛条件,好吗?师:当裁判要公平公正啊,那我们选择运动员的标准是什么呢?生:只要是鱼类就可以参加。
追问:那判断一个小动物是不是鱼类有什么依据呢?大家请看大屏幕,这是鱼类结构图,鱼类有鳃、心脏、鱼鳔、肠、鳍。
鱼类的特点是:1、鱼用鳃呼吸;2、鱼用鳍游泳;3、鱼有脊椎骨。
我们记住这三条标准,一起来当严谨的小裁判吧!下面开始报名了。
②(师示范)小螃蟹:裁判你好,我是小螃蟹,我想报名参加鱼类运动会。
小裁判:小螃蟹对不起,你不是鱼类,所以你不能参加鱼类运动会。
卢建英蓝色家园备课

师 生 活 动
个性化设计
师:同学们收集的资料真多啊,大海里的好伙伴还有很 多,希望同学们继续收集有关资料。 四、 互相帮助,和谐生活
教
姜淑娟: 让学生收集 有关这方面 的故事, 课堂 上讲给同学 们听。
师;同学们,观察课本 12 页,海洋里的生物是怎样和谐 生活的?
学
学生交流:海龟视力差,全靠虾虎鱼帮忙。 小鱼住在小虾挖的洞里。
识
知道海鸟是海上飞行家,了解它们的本领。
与技能 过 程 了解海鸟家族的烦恼。
与方法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保护海鸟的意识。
教学重点
知道海鸟是海上飞行家,了解它们的本领。
教学难点
知道海鸟是海上飞行家,了解它们的本领。
教学突破
通过收集资料,交流资料,进行教学。
教学(具) 课件、资料 准备 师生活动 个性化设计
生:棘皮动物 如海星、腔肠动物如海葵、软体动物如 姜淑娟: 乌鱼、节肢动物如螃蟹、海绵动物、其他。 教师多让学 师:海洋脊椎动物馆包括那些动物? 生收集这方 生:鱼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面的材料 2、 奇妙的海洋无脊椎动物 (1)、师出示海绵动物的图片;学生观察
教
师出示棘皮动物的图片:海参、海星、海胆、海百合 学生观察。
一、 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老师让同学们回家收集有关海鸟的知
教 学 过 程
识,这节课我们来交流一下,好不好? 课件显示:第三届海鸟家族才艺大赛报名开始了 比赛项目:飞行、滑翔、游泳、潜水、捕食 飞行报名单:军舰鸟、海鸥 滑翔报名单:信天翁、
师 生 活 动
个性化设计
游泳报名单:鹈鹕、 姜淑娟: 潜水报名单:企鹅、海鹦 让学生多说 捕食报名单:海鸬鹚、海雕 多交流 生:企鹅也是鸟吗? 生:企鹅是不会飞的海鸟,它们的翅膀退化了。 师: 同学们刚才的回答太好了。 看来同学们非常关心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上册蓝色的家园
海洋教育篇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一年级上册蓝色的家园海洋教育篇
《4海有多大》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道地球是一个蓝色的水球,在活动中感知地球上海洋所占的大致比例。
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能在地球上找到四大洋和我国的四大领海为止,对它们有初步的了解。
3、感知海洋是相互连通的,初步体会海洋的博大。
教学重难点:
在游戏中感知地球上海洋所占的大致比例,能在地球上找到四大洋和我国的四大领海,感知海洋是相互连通的,初步体会海洋的博大。
教学过程:
一、玩一玩,激发学习兴趣。
1、导语:小朋友们,你们看!(教师出示:充气地球仪。
)
2、准备游戏道具:快快拿出你们的材料袋,找出一个这样的充气地球仪和十枚小贝壳,让我们开始玩“投掷充气地球仪,看看贴小贝壳的大拇指落在海洋还是陆地”的游戏吧!
3、讲解游戏规则。
4、教师巡视,及时表扬反馈。
5、游戏总结:
(1)学生汇报小组桌面上的贝壳总数。
(2)你们发现落在海洋里的次数多还是落在陆地上的次数多学生回答。
(3)教师引导学生猜想:海洋面积大。
(4)教师小结:地球仪掷的不错,猜想也很多样,那么到底海洋有多大让我们一起走进海洋,看看海洋究竟有多大。
二、拼一拼,引导学生发现
1、导语:老师又给大家带来了海洋拼图游戏。
2、游戏道具:从材料袋里拿出世界地图拼图。
3、讲讲游戏规则。
4、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用各种方式把陆地拼到海洋里。
5、小组汇报发现:无论怎样拼,陆地的板块放到海洋里,都无法将海洋完全覆盖。
6、教师小结:同学们都是小小科学家,具有探索发现精神,这也是我们的贝壳落在海洋上次数多的原因。
三、涂一涂,认识海洋占地球的大致比例。
1、导语:这么多的海水包裹着我们的地球,如果把整个地球表面分成10分,可以让我们生活的陆地占3份,剩下的7份都是海洋呢!
2、涂色活动:请小朋友们快在组内把答案涂在小转盘上,看哪个组涂得又准又快!
3、通过涂色,你们知道了什么指名回答。
四、找一找,为四大洋和中国领海找“家”。
1、导语:人们为了更好地认识广袤的海洋,把离陆地近的地方称为海,把远离陆地的部分称为洋。
2、给四大洋找家。
现在老师遇到一个问题:请同学们帮忙,帮我把四大洋的名称“送回家”。
指名板贴大洋名称
3、给中国四大领海找家。
(1)小朋友们,中国有18000多公里长的海岸线,我们就生活在大海边,青岛坐落在黄海之滨。
黄还是我国的领海之一,我国一共有四大领海,其他三个请各小组拿出材料袋里的中国地图找一找、圈一圈。
(2)、小组展示:从北到南找到的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3、小结:通过学习你对海洋有了那些了解
五、看一看,三个视角观视频,升华学生爱国情感
1、导语:大家在游戏和地图中发现了海洋的博大,那么宇航员在空中看地球又会是什么样(播放视频)
2、太空中看海:
谁来说一说太空中看地球是什么样子的教师及时评价激励。
3、大海边看海:从太空中看地球,地球就是一个蓝色的水球,我们平时站在海边看大海又是什么样子的(播放视频)
4、海洋中看海:还想知道在海中看海洋什么样子吗(课件播放纪录片《海洋》精编版视频片段)
5、教师总结:
现在同学们有什么感受
其实,我们广袤的海洋蕴含着无穷的奥妙,等待着大家去探索,课后希望同学们去观赏这部有关海洋的纪录片,去感受海洋之大,去领略海洋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