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管理知识)食用油的生产
食用油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确保食用油生产过程的安全生产,保障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食用油安全生产管理领导小组,负责食用油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2. 食用油安全生产管理领导小组下设安全管理部门,负责日常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3. 各部门、车间应设立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负责本部门、车间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三、安全生产管理内容1. 生产设备管理(1)严格执行设备管理制度,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2)设备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取得操作资格后方可上岗。
2. 原材料管理(1)严格把好原材料采购关,确保原材料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2)建立原材料入库、出库台账,实行严格的质量检验制度。
3. 生产过程管理(1)严格执行生产工艺流程,确保生产过程安全、卫生。
(2)加强对生产过程中的温度、压力、流量等关键参数的监控,确保生产过程稳定。
4. 质量管理(1)严格执行产品质量标准,确保出厂产品符合国家标准。
(2)加强产品质量检验,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5. 安全生产培训(1)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2)组织员工参加安全生产知识竞赛、演练等活动,提高员工应急处置能力。
6. 应急预案(1)制定食用油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明确事故报告、应急响应、救援措施等。
(2)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四、安全生产考核与奖惩1. 建立安全生产考核制度,对各部门、车间及员工的安全生产业绩进行考核。
2. 对在安全生产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3. 对违反安全生产规定、造成安全事故的单位和个人依法进行处罚。
五、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食用油安全生产管理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和修改。
油脂生产安全安全生产

油脂生产安全1、求食用油生产工艺流程一、浸出工艺:1、浸出工艺是将油料破碎后,用化学溶剂(6号氢汽油)充分浸泡提取油脂,然后通过蒸馏将溶剂油(6号氢汽油)分离回收得到的毛油脂。
油脂的精炼和脱臭可去掉毛油的难闻气味,还能去掉某些有毒物质。
但在去除杂质时,生物活性物质也损失了。
2、浸出工艺流程:油料破碎——化学浸出——高温分离——高温精炼(脱胶、脱酸、脱色、脱臭、脱蜡)——添加防腐剂——成品油二、压榨工艺1、压榨工艺特指纯物理压榨,它是在对油脂原料进行严格筛选后,再对原料进行特定温度的蒸炒,让出油率保持最高,用螺旋压榨机榨出油脂,再用特殊纤维网过滤得到成品油。
该方法生产的油安全、卫生、无污染、无溶剂残留,完全保障油品的营养成分不被破坏。
2、压榨工艺流程:油料精选——油料加温——压榨——沉淀过滤——初榨油拓展资料:食用油也称为“食油”,是指在制作食品过程中使用的,动物或者植物油脂。
常温下为液态。
由于原料来源、加工工艺以及品质等原因。
常见的食用油多为植物油脂,包括粟米油、菜籽油、花生油、火麻油、玉米油、橄榄油、山茶油、棕榈油、芥花子油、葵花子油、大豆油、芝麻油、亚麻籽油(胡麻油)、葡萄籽油、核桃油、牡丹籽油等等。
食用油的保存方法:食用植物油有“四怕”:一怕直射光,二怕空气,三怕高温,四怕进水。
因此,保存食用油要避光、密封、低温、防水。
巧藏3种食用油花生油、猪油、小磨香油的贮藏方式:花生油将花生油或豆油入锅加热,放入少许花椒、茴香,待油冷后,倒进搪瓷或瓷制容器中存放。
这样,油可以较久存放而不变质,做菜用时味道也特别香。
猪油猪油熬好后,趁其未凝结时,加进一点白糖或食盐,搅拌后密封,可较久存放而不变质。
小磨香油小磨香油在贮存过程中易酸败、失香。
现介绍以下方法:把香油装进一小口玻璃瓶内,每500克油加入精盐1克,然后将瓶口塞紧,不断地摇动,使食盐溶化,放在暗处3日左右,再将沉淀后的香油倒入洗净的棕色玻璃瓶中,拧紧瓶盖,置于避光处保存,随吃随取。
食用油加工车间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规范食用油加工车间的生产秩序,确保产品质量,保障员工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的食用油加工车间全体员工。
三、基本要求1. 生产过程(1)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进行生产,确保食用油产品质量。
(2)生产过程中,操作人员必须穿戴整齐,佩戴防护用品,防止污染。
(3)对原材料进行严格筛选,确保原材料质量符合要求。
(4)生产设备定期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 车间卫生(1)保持车间清洁卫生,每天清扫地面,定期冲洗。
(2)生产过程中,操作人员不得在车间内吸烟、进食、饮水。
(3)车间内不得存放易燃、易爆、腐蚀性物品。
3. 员工管理(1)员工进入车间必须穿工作服,佩戴厂牌。
(2)闲杂人员不得进入车间。
(3)员工必须服从管理,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4)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4. 设备管理(1)设备操作人员必须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非操作人员严禁操作设备。
(2)设备定期进行保养和检修,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设备发生故障时,及时上报并采取应急措施。
四、质量管控1. 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2. 定期对生产过程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 对不合格产品进行隔离处理,严禁流入市场。
4.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作,确保产品质量。
五、安全与环保1. 车间内设置消防设施,定期检查,确保消防设施完好。
2. 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3. 严格遵守国家环保法律法规,确保生产过程无污染。
4. 定期对车间环境进行监测,确保环境达标。
六、附则1. 本制度由公司生产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3. 本制度如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食用油HACCP计划

食用油HACCP计划1.引言食用油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品,在烹饪和烘焙中起到关键作用。
然而,由于其易受污染和氧化的特性,必须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来确保其安全性和品质。
HACCP(Hazard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s)是一种系统化的食品安全管理方法,为食用油的生产和加工提供了一套科学的控制措施。
本文旨在制定一份食用油的HACCP计划,以确保产品的安全和品质。
2.原材料选择和存储首先,在选择原材料时应确保其质量和安全性。
只选择经过认证的供应商提供的食用油原料。
在存储原材料时,应将其分别储存在清洁、干燥、阴凉的环境中,避免与有害物质接触,避免灰尘和异物的污染。
3.原料检验对每批收到的原材料进行全面的检验。
检验项目包括外观、气味、颜色、酸值、过氧化值、残留物等。
确保原料符合国家和地区相关标准。
4.加工过程控制在油的加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控制措施:-控制温度:根据不同类型的食用油,设置适当的加热温度,确保不会导致过高的酸值和过氧化值。
-控制加热时间:控制加热时间,以充分破坏油中可能存在的微生物和潜在的有害物质。
-避免接触空气:在加工过程中,油应避免与空气接触,以减少氧化反应的发生。
-严格控制添加剂:对于添加剂,如抗氧化剂、防腐剂等,应根据标准规定的使用量添加。
定期检查添加剂的有效性和质量。
5.设备清洁和消毒设备的清洁和消毒对于防止油的交叉污染和细菌滋生至关重要。
应建立清洁和消毒操作程序,并使用适当的清洁剂和消毒剂。
设备的清洗和消毒频率应根据加工工艺和使用情况进行合理安排。
6.成品检验和包装每批生产出的食用油应进行全面的检验。
检验项目包括外观、酸值、过氧化值、残留物等。
成品油质检合格后,应对油进行净化、过滤和包装。
包装材料应安全、清洁,符合相关标准。
7.合格品的保留和追溯8.培训和文件记录为确保HACCP计划的有效实施,必须对从事食用油生产和加工的员工进行培训。
食用油脂的卫生和管理规定范文

食用油脂的卫生和管理规定范文一、油脂的加工方法常用油脂的加工方法有:精炼法、压榨法、浸出法。
(一)精炼法精炼法用于动物油脂加工,将动物组织在高温下熔炼,再经压榨或过滤取油。
(二)压榨法压榨法多用于加工植物油,分热榨和冷榨。
热榨是先将油料种子焙炒后再榨取,这种方法出油率较高,杂质少,因为加热破坏了种子内的酶类、抗营养因子和有毒物质。
冷榨是种子不经加热直接压榨,出油率较低,杂质多。
(三)浸出法浸出法是利用有机溶剂将植物组织中的油脂分离出来,然后再将有机溶剂去除,获得毛油。
我国常用的溶剂为轻汽油(沸点60℃~90℃),是石油的低沸点分馏物,它的主要成分为已烷和庚烷。
二、食用油脂的酸败及其预防1、食用油脂酸败的原因油脂酸败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由于动植物的组织残渣和微生物中的酶引起的酶解过程,可使甘油三酯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使油脂酸度增高,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氧化;二是在氧气、紫外线、水等外界因素作用下所引起的脂肪酸,尤其是不饱和脂肪酸的自身氧化过程。
铜、铁、锰等金属离子可催化油脂的氧化过程。
油脂的自身氧化是引起油脂酸败的主要原因。
2、食用油脂酸败的食品卫生学意义(1)感官性状发生变化这是因为油脂酸败产生的醛、酮、过氧化物等有害物质使油脂带有不愉快的气味和滋味,即所谓的哈喇味。
(2)营养物质被破坏,导致食用价值降低食用油脂中的亚油酸、维生素A、D在油脂酸败过程中可因氧化遭到破坏。
(3)对人体的损害作用油脂酸败产物对机体的酶系统如德珀酸脱氢酶、细胞色素氧化酶等有明显破坏作用,影响体内正常代谢,危害人体健康。
因油脂酸败而引发的食物中毒在国内外均有报道。
3、防止油脂酸败的措施(1)从加工工艺上确保油脂纯度在加工过程中油脂应避免动植物组织残渣的存在;控制水分含量,我国规定含水量不得超过0.2%;防止微生物污染。
(2)采用正确的贮存方法油脂适宜的贮存条件是密封、隔氧、避光、低温;在加工和贮存过程中应避免重金属污染。
(3)添加抗氧化剂添加油脂抗氧化剂是防止食用油脂酸败的重要措施。
食用油生产企业的管理制度

食用油生产企业的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食用油生产企业的管理活动,提高企业运营效率和产品质量,保障食用油安全和食品安全,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管理目标1. 管理目标: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和食品安全标准,保障食用油的生产质量和安全。
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 管理原则:科学规范、公平公正、透明高效、诚实守信。
三、组织架构1. 企业管理层:企业管理层由董事会、经理层、技术人员和质检人员组成,负责企业的战略规划、生产管理、技术研发、质量监控等工作。
2. 部门设置:包括生产部门、质检部门、市场部门、财务部门、人力资源部门等,每个部门负责不同的职能和工作任务。
3. 岗位职责:明确每个岗位的职责和权限,确保各个部门和岗位之间有序协调和配合。
四、质量管理1. 生产工艺:遵循严格的生产工艺流程,确保食用油的加工过程安全卫生,质量稳定可靠。
2. 原材料采购:严格把关原材料的采购和质检,保证原材料的安全和质量。
3. 生产设备:对生产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检验,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工作状态。
4. 质量监控:建立严格的质量监控体系,对每一道工序进行监控和抽检,及时发现并解决生产中的质量问题。
五、食品安全1. 产品卫生:对食用油产品进行卫生安全检测,确保产品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
2. 包装流通:保证产品的包装和流通环节符合卫生标准,避免产品受到二次污染。
3. 投诉处理:建立客户投诉处理机制,及时处理客户的投诉和意见反馈,保障客户权益。
六、市场营销1. 市场调研:定期开展市场调研,了解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根据市场情况调整企业的生产计划和销售策略。
2. 产品宣传:加强对产品的宣传和推广,提高产品知名度和影响力,拓展产品销售渠道。
3. 售后服务:建立健全的售后服务体系,提供快速有效的售后服务,促进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七、安全生产1. 安全生产培训:对所有生产人员进行安全生产培训,提高员工对安全生产的重视和意识。
食用油生产车间规章制度

食用油生产车间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公司食用油生产车间的管理,促进公司食用油生产车间的科学、有序运作,维护公司食用油生产车间的正常生产秩序,特制订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公司食用油生产车间全体管理人员和生产职工。
第三条公司食用油生产车间实行“严格管理、规范作业、科学生产、安全第一”的管理原则。
第四条公司食用油生产车间要做到“生产安全第一、质量第一、效益第一、成本最低”。
第二章食用油生产车间基本管理制度第五条公司食用油生产车间的生产计划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并报公司领导批准。
第六条公司食用油生产车间应建立并严格执行生产档案,对生产过程进行全程记录。
第七条公司食用油生产车间应建立并执行品质管理制度,确保产品符合国家标准和公司质量标准。
第八条公司食用油生产车间应建立并执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确保生产过程安全。
第九条公司食用油生产车间应建立并执行环保制度,保护环境,达到绿色生产标准。
第十条公司食用油生产车间应建立并执行设备管理制度,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第十一条公司食用油生产车间应建立并执行成本管理制度,降低生产成本。
第十二条公司食用油生产车间应建立并执行安全检查制度,定期组织安全检查。
第十三条公司食用油生产车间应建立并执行员工培训制度,提高员工素质。
第十四条公司食用油生产车间应建立并执行岗位责任制度,明确岗位责任。
第三章食用油生产车间生产制度第十五条所有生产人员要遵守生产纪律,服从管理,确保生产过程顺利进行。
第十六条生产人员应按照操作规程操作设备,保证生产安全。
第十七条生产人员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产品质量。
第十八条生产人员在生产过程中必须穿着工作服、带好防护用品,严禁擅自操作设备。
第十九条生产人员要定期检查设备,发现问题及时报告。
第二十条生产人员要定期参加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第二十一条生产人员要维护生产环境卫生,确保生产场地整洁。
第二十二条生产人员不得私自调整设备参数,必须经过主管批准后方可调整。
食用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加强食用油生产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预防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根据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结合我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食用油生产、储存、运输、销售等环节,以及所有参与食用油安全生产管理的员工。
三、组织机构与职责1. 公司成立安全生产委员会,负责公司安全生产工作的全面领导和管理。
2. 安全生产委员会下设安全生产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3. 各部门负责人为本部门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负责本部门安全生产工作的组织实施。
4. 员工应自觉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服从安全生产管理。
四、安全生产管理措施1. 设备设施管理(1)严格执行设备设施操作规程,定期进行设备设施的检查、维护和保养。
(2)确保设备设施符合国家标准,严禁使用过期、损坏的设备设施。
2. 原料与产品管理(1)严格采购、检验、储存、运输等环节,确保原料和产品质量。
(2)加强产品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确保产品符合国家标准。
3. 人员培训与管理(1)对新员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使其掌握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
(2)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4. 安全生产检查与隐患排查(1)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
(2)对重大安全隐患实行挂牌督办,确保整改到位。
5. 应急预案与救援(1)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应急组织、职责、程序和措施。
(2)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6. 安全生产考核与奖惩(1)建立安全生产考核制度,对安全生产表现突出的部门和个人给予奖励。
(2)对违反安全生产规定、造成事故的部门和个人,依法进行处罚。
五、附则1. 本制度由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3. 本制度如与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相抵触,以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为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习时间: 2008.10.12--2008.10.17指导教师: 孙庆杰陈海华幕鸿雁赵梅实习地点: 化学楼112化学楼117青岛东生集团青岛校区食品工程实训中心实习内容: 1、观看教学录像:主要是了解一些简单的粮油制品的加工工艺;2、实验室操作:查阅资料、设计工艺、提取淀粉、制作凉粉;花色蛋糕的加工和研制;提取蛋白质及其功能性质;3、参观青岛东升集团花生加工车间,了解脱皮油炸花生的加工流程及企业的一些发展现状。
4、总结并写出实习报告心得粮油是大宗农产品,其中稻米、小麦、玉米、大豆、油菜是我国五大粮油作物,影响到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际民生。
而粮油加工是指对原粮、油料等基本原料进行处理制成成品粮油及其制品的过程。
主要包括:稻谷加工、小麦制粉、玉米及杂粮加工、植物油加工和粮油加工机械设备的制造。
粮油加工业是粮油再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和基础性行业,是粮油产业化经营(或者说粮油产业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搞活粮油经营、提升粮油附加值不可缺少的中间环节,也是食品工业的基础工业,粮油加工的产品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观看教学录像1.1粉丝制作工艺:在所有粉丝加工企业中数龙口粉丝最为出名,通过看录像我们了解了龙口粉丝的制作工艺,大致可以分为二个部分:(1)提取淀粉:在所有制作粉丝的原料数绿豆为上品,因此在挑选原料是要选取粒大饱满、杂质少、淀粉含量高的绿豆,原料→浸泡→清洗、去杂→磨碎→过筛→加入酸浆水沉淀→分离淀粉(如果含杂质,清洗去杂)→沉淀分离→去水→晾晒(2)漏粉工艺:烘粉团→打粉糊→和面(用明矾搅拌不出现白色粉末)→揉面(由上而下,揉到粉细腻有光泽,保持条纹3~4s不消失)→漏粉→糊化(沸水锅中煮制,待要浮起时捞出)→冷却→漂洗→晾挂、晒粉(晒粉要均匀,分离粘连的粉丝)→收粉→定量包装。
首先将大豆用水浸泡一夜,然后用石磨或研磨机湿磨制成水浆.在水浆里加水后再加入消泡剂悬浮液(脂肪酸钙、硅树脂及脂肪酸单甘油)进行加热,直到除去大豆的青臭味为止,然后过滤,将豆腐渣除去,得到豆浆。
在豆浆加热到70℃-80℃左右时,加入悬浮于水中的凝固剂,蛋白质包裹住油脂发生凝固,与上面澄清部分分开,在有油的型箱中铺好布,把凝固物轻轻放入,压上重物,将水分挤出,型箱中所剩即为豆腐。
将豆腐在水中从型箱中取出,切成大小适宜的块,原样加以控水,以除多余的凝固剂。
这种豆腐与后述的豆腐脑相对叫做布包豆腐。
布包豆腐的名称是因在豆腐周围有一圈布纹的缘故。
1.2蛋黄派制作蛋黄派是一种人们日常的食物,夹心蛋糕,看似小面包,但吃起来十分酥软,里面有类似黄油的东西,富含蛋白质。
具有浓郁的蛋香味,其松软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深受消费者青睐。
蛋黄派的生产工艺如下:(1)备料面粉过筛,按蛋:糖:面粉配料比例为1:0.5:0.6备料;加入占面粉0.1%的防霉剂;备好占面粉量3%的蛋黄油。
(2)搅拌先将蛋、糖和蛋糕油在立式搅拌机中快速搅6-8分钟,然后加人面粉,慢速搅拌1-1.5分钟,当面粉充分混合、没有面团时停止搅拌。
(3)灌注将搅拌好的浆料倒人自动灌注机的人料口,自动灌注机在压缩空气(压力为0.5兆帕)的作用下.用16个喷头将浆料灌人蛋糕模具中(4)烘焙将装好浆料的模具盘送人焙炉内。
人口处炉温为160摄氏度,随着蛋糕炉盘的推进,炉温逐渐升高,至9米处达到180-190摄氏度,是蛋糕成熟定型和表面上色阶段。
焙炉的后部分是蛋糕内部烘透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炉温从180-190摄氏度,逐渐降至160摄氏度。
随着水分的蒸发和热量渗透,蛋糕内部组织被烤至最佳程度。
蛋糕在焙炉内烤焙的时间总共是15-18分钟。
(5)冷却出炉的蛋糕温度为105摄氏度左右,在冷却带上冷却至35-40摄氏度。
(6)制料先将糖磨成搪粉,按奶油与糖的比例为I ; 0.65-0.7在立式搅拌机中将夹心料搅拌成膏状,然后加人香精再混匀。
香精量按奶油量的0.15%-0.2%配人。
灌入夹心将冷却了的蛋糕送入蛋黄派注油专用机。
专用机在0.6-0.7兆帕的压力下把奶油夹心料压至蛋糕的中心,经充填即成蛋黄派。
(7)包装蛋黄派经自动传送带送人自动包装机进行包装,每块1袋。
包装材料选用高密度、低透气的塑膜或复膜,再装入外包装袋中,然后装箱人库待售。
1.3 面点制品主要由北京烹饪协会特二级面点讲师王新国讲解制作。
1.3.1 豆沙千层酥配料:清酥面,豆沙,面粉,鸡蛋液(1)先把千层酥面压成长方形,厚度0.4~0.5cm。
印模具。
(2)把豆沙放在酥皮的右侧,一侧刷蛋液对折,固定。
(3)刷上蛋液,入烤箱,220~240ºC烤15分钟左右1.3.2 苹果派烹调类别:微波炉食材类别:其他菜系:微波速食材料:烤好的脆皮馍一个,苹果三个,肉桂粉50克,白脱奶油100克,干淀粉50克,生脆皮一块。
白糖140克,精盐少许,柠檬半个。
做法:(1)苹果洗净,去皮、籽,切丁块备用。
(2)将白脱奶油、苹果、白糖、精盐、肉桂粉放入器皿中高火3分钟至熟。
(3)加少量水调匀,倒入材料内勾芡。
(4)勾好芡的材料倒入脆皮馍内。
(5)生脆皮切成条状,覆盖于苹果派上,擦上蛋黄浆,放进微波炉烤箱以高火烤约10分钟即可。
1.4裱花蛋糕制作裱花蛋糕由蛋糕坯和装饰料组成,饰料多采用蛋白、奶油、果酱、水果等,制品装饰精巧,图案美观的糕点。
裱花的技巧在于力道。
用力均匀流畅,轻柔。
视频中我们主要观看了父亲节蛋糕、大理石蛋糕、马蹄莲蛋糕等几种蛋糕裱花的做法。
2.实验室操作2.1绿豆淀粉的提取2.1.1实验目的:(1)掌握淀粉提取的原理。
(2)了解和掌握淀粉提取的方法和工艺流程。
2.1.2实验原理:淀粉具有不溶于冷水和比重大于水的基本特性,根据这一特性可以从含淀粉的原料中提取淀粉。
对于蛋白质含量高的原料,如豆类,为了防止蛋白质阻碍淀粉的沉降,加快二者的分离,习惯上使用“酸浆”的办法,俗称“兑浆”,酸浆呈酸性,适量混入淀粉乳,可使蛋白质等胶体物质达到等电点而凝固,淀粉颗粒受此凝结作用的影响而下沉。
淀粉比重大,下沉速度快,所以槽的底部为淀粉,上一层为凝结成絮状的蛋白质,最上层为浑浊的汁水。
这种方法是操作时一般凭经验进行,处理得当,几分钟可将其分开,处理不当,会使分离困难。
2.1.3实验材料和仪器:(1)实验材料:绿豆(2)仪器:盆,磨浆机,纱布,离心机,电磁炉,7~9cm孔径的多孔容器或分析筛2.1.4实验步骤:2.1.4.1工艺流程:原料选择→清洗→浸泡→捞豆→磨浆→过滤→静置→沉淀→分离→脱水→干燥→成品淀粉2.1.4.2操作要点:(1)原料的选择。
绿豆质量的要求:籽粒饱满、有光泽、无病虫害、无霉变、颗粒较大的绿豆。
颜色应以绿色、有光泽的最好。
其他颜色的绿豆不仅出淀粉率低,而且提取的淀粉颜色发暗,影响淀粉的质量,同时还应了解贮藏时间不宜超过一年,因为贮藏时间过长,其淀粉制品如粉丝、粉条、粉皮的筋力小,质地酥脆易碎。
(2)清理。
由于绿豆在收获、干燥、贮藏和运输等流通过程中,难免混入各种不同类型的杂质。
杂质的存在不仅会影响淀粉及制品的质量,而且还会危害人体的健康,因此,必须对绿豆进行清理。
清理的方法主要有筛理、去石、精选等工序。
(3)浸泡。
将经过挑选的绿豆洗净,先用开水烫一下,再放入35~45oC的温水中浸泡12~18h,直到用手捏挤时,豆皮能剥离,豆肉也易粉碎时为止。
水温用添加冷热水调节。
(4)捞豆(漂豆)。
捞豆是将浸泡过的绿豆漂洗,把没有浸泡开的“死豆”选出来。
这些死豆如果混在泡好的绿豆中一起加工,不仅会降低淀粉出率,而且会影响淀粉的质量,也会给后道工序带来麻烦,所以必须将其分离。
(5)磨浆。
在浸泡好的绿豆中加水4~5倍进行磨浆。
加水时要均匀,使粉碎的颗粒大小一致、均匀细腻。
(6)过滤。
磨好的绿豆浆液用四层纱布过滤,使淀粉乳与豆皮、豆渣分离。
过滤时,可加入少量食用油搅拌,以除去泡沫。
豆渣滤出后要用水冲洗3~4遍,以全部回收其中的淀粉。
(7)静置、沉淀和分离。
采用沉淀法沉淀,淀粉乳静置1h,淀粉沉于容器底部后,将上层含蛋白质的水放出,再加入清水进行二次沉淀,即得到淀粉。
(8)干燥。
将淀粉糊取出,放入托盘中,在50oC干燥至含水量为20%。
2.1.5实验结果:大豆重量500g 水4000ml2.2 凉粉的制作2.2.1实验目的:(1)掌握淀粉的糊化和胶凝的机理。
(2)了解凉粉的制作的方法及加工工艺。
2.2.2实验原理:淀粉中加入适量水,加热搅拌糊化成淀粉糊,冷却或冷冻后,由于相邻分子间的氢键逐步恢复成致密、高度精化的淀粉分子微束,淀粉糊会变得不透明甚至凝结而沉淀,这现象称为淀粉的老化。
将淀粉加水制成糊状物,然后在沸水中煮沸片刻,令其糊化,冷却后,即得凉粉。
凉粉或粉丝的生产就是利用淀粉老化这一特性。
2.2.3实验材料和仪器(1)实验材料:淀粉、明矾(2)仪器:电磁炉,平底锅,玻璃棒,天平,大烧杯2.2.4试验步骤:2.2.4.1工艺流程称取淀粉和水→熬制→搅拌→加入明矾→继续熬制→冷却→成品2.2.4.2操作要点(1)称取原料。
称取100g淀粉(甘薯、马铃薯或豆类淀粉),同时称取1000ml的水(2)熬制。
将淀粉和水同时下锅熬制,一边熬一边用玻璃棒搅拌,熬八成熟时,汁液已经变得粘稠。
(3)加入明矾。
待搅拌感到吃力时将1.5g的明矾加入锅中并继续搅拌,继续熬煮片刻,此时再搅动已感觉到轻松时,说明已熟,即可出锅。
(4)冷却成型。
将熬好的凉粉倒入备好的大烧杯中,放入一旁自然冷却成型,即得到凉粉。
2.2.5实验结果(感官评定):色泽:成蛋清色,透明,光泽鲜亮,透明度好弹性: 弹性好,完整不碎,有粘性,无杂质气味:无异味,无其他杂味味道:无杂味,口味纯正。
2.3 油脂色泽的测定2.3.1实验目的(1)掌握罗维朋比色计的用法及构造(2)熟悉植物油色泽的质量指标2.3.2实验原理色泽的深浅是植物油油脂的重要指标之一,特别是对于食用植物油,常要求具有较浅的色泽。
植物油脂之所以具有各种不同的颜色,主要是因为油料籽粒中含有叶绿素、叶黄素等。
油脂的色泽,除了与油料籽粒的粒色外,还与加工工艺以及精炼程度有关。
此外,油料品质劣变和油脂酸败也会导致油色变深或影响油脂色泽。
所以,测定油脂的色泽,可以了解油脂的纯净程度、加工工艺和精炼程度以及判断是否变质。
2.3.3实验材料及仪器(1)花生油、葵花籽油、玉米油、大豆油(2)罗维朋比色计色泽的深浅是植物油脂的重要质量指标之一,特别是对于食用植物油,常要求具有较浅的色泽。
植物油脂之所以具有各种不同的颜色,主要是由于油料籽粒中含有各种色素,在制油过程中溶于油脂的缘故。
油脂的色泽,除与油料籽粒的粒色有关外,还与加工工艺以及精炼程度有关。
此外,油料品质劣变和油脂酸败也会导致油色变深或影响油脂色泽。
所以,测定油脂的色泽,可以了解油脂的纯净程度、加工工艺和精炼程度以及判断其是否变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