湍流状态下甲烷爆炸特性的实验研究正式版

合集下载

《不同浓度甲烷在管状空间内爆炸传播特性的实验研究》

《不同浓度甲烷在管状空间内爆炸传播特性的实验研究》

《不同浓度甲烷在管状空间内爆炸传播特性的实验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安全防护的需求,甲烷作为易燃易爆的能源介质,其燃烧和爆炸特性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研究不同浓度甲烷在管状空间内爆炸传播的特性和规律,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本实验所需材料包括甲烷气体、空气、管状空间装置(如玻璃管、金属管等)、高速摄像机、压力传感器等。

2. 实验方法(1)制备不同浓度的甲烷混合气体,分别充入管状空间装置中。

(2)利用点火装置在管状空间的一端点燃甲烷混合气体。

(3)通过高速摄像机记录爆炸传播过程,同时利用压力传感器测量管内压力变化。

(4)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不同浓度甲烷在管状空间内爆炸传播的特性。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不同浓度甲烷在管状空间内爆炸传播的压力变化曲线和图像记录。

结果表明,随着甲烷浓度的变化,爆炸传播的速度、压力峰值等参数均有所变化。

2. 结果分析(1)甲烷浓度对爆炸传播速度的影响实验发现,在一定范围内,甲烷浓度越高,爆炸传播速度越快。

然而,当甲烷浓度超过一定值时,爆炸传播速度反而会降低。

这可能是由于高浓度甲烷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和气体膨胀力较大,但同时也会抑制燃烧反应的进行。

(2)甲烷浓度对爆炸压力峰值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甲烷浓度的增加,爆炸压力峰值先增大后减小。

这可能是由于在合适浓度的甲烷混合气体中,燃烧反应更加充分,产生的热量和气体膨胀力更大,从而使得爆炸压力峰值增大。

然而,当甲烷浓度过高或过低时,燃烧反应的效率降低,导致爆炸压力峰值减小。

(3)爆炸传播过程中的其他特性除了速度和压力峰值外,我们还观察到爆炸传播过程中火焰形态、温度变化等其他特性。

这些特性也与甲烷浓度密切相关,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四、结论本文通过实验研究了不同浓度甲烷在管状空间内爆炸传播的特性。

结果表明,甲烷浓度对爆炸传播速度和压力峰值有显著影响。

《不同浓度甲烷在管状空间内爆炸传播特性的实验研究》范文

《不同浓度甲烷在管状空间内爆炸传播特性的实验研究》范文

《不同浓度甲烷在管状空间内爆炸传播特性的实验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能源需求的增加,甲烷作为清洁的能源日益受到关注。

然而,由于甲烷具有潜在的爆炸性,了解其爆炸传播特性在工业安全、灾害预防和安全研究等领域中显得尤为重要。

本研究以不同浓度的甲烷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方法,深入探讨了其在管状空间内的爆炸传播特性。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本实验主要材料为甲烷气体、管状空间装置、压力传感器、高速摄像机等。

其中,管状空间装置用于模拟实际环境中的管道空间,压力传感器用于测量爆炸过程中的压力变化,高速摄像机用于记录爆炸传播过程。

2. 实验方法(1)制备不同浓度的甲烷气体;(2)将管状空间装置密封,并注入不同浓度的甲烷气体;(3)点燃甲烷气体,同时使用压力传感器和高速摄像机记录爆炸过程中的压力变化和传播过程;(4)重复实验,以获取不同浓度甲烷的爆炸数据。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获得了不同浓度甲烷在管状空间内爆炸的压力变化数据和传播过程视频。

这些数据包括甲烷浓度、爆炸压力、爆炸传播速度等。

2. 结果分析(1)甲烷浓度对爆炸压力的影响:随着甲烷浓度的增加,爆炸压力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

在特定浓度下,爆炸压力达到最大值。

这表明,甲烷浓度并非越高越容易发生强烈的爆炸。

(2)甲烷浓度对爆炸传播速度的影响:实验发现,低浓度甲烷的爆炸传播速度较快,而高浓度甲烷的爆炸传播速度相对较慢。

这可能是由于高浓度甲烷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和压力较大,导致传播速度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3)管状空间对爆炸传播的影响:在管状空间内,爆炸传播受到空间的限制,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

在管状空间的弯曲处,爆炸传播速度会受到影响,可能导致爆炸传播方向发生变化。

此外,管状空间的尺寸也会影响爆炸传播的特性。

四、讨论与结论本研究通过实验方法,探讨了不同浓度甲烷在管状空间内爆炸传播的特性。

实验结果表明,甲烷浓度对爆炸压力和传播速度具有显著影响,而管状空间的结构和尺寸也会影响爆炸传播的过程。

《柔性置障条件下甲烷爆炸传播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范文

《柔性置障条件下甲烷爆炸传播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范文

《柔性置障条件下甲烷爆炸传播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甲烷爆炸事故频发,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为了更好地了解甲烷爆炸的传播过程及其影响因素,本文针对柔性置障条件下的甲烷爆炸传播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对甲烷爆炸传播过程中的各种因素进行了深入探讨,以期为预防和控制甲烷爆炸事故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二、数学模型与数值方法1. 数学模型本文采用流体动力学理论,建立了甲烷爆炸传播的数学模型。

该模型考虑了甲烷的燃烧特性、气体流动特性以及柔性置障的物理特性等因素,为数值模拟提供了基础。

2. 数值方法本研究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进行数值模拟。

CFD方法可以通过离散化方法求解流场中各种参数的偏微分方程组,从而获得甲烷爆炸传播过程中流场的变化情况。

此外,还采用了网格自动生成技术和动态网格技术,提高了模拟的准确性和效率。

三、甲烷爆炸传播过程分析1. 甲烷爆炸基本特性在无障碍物的情况下,甲烷爆炸传播过程表现为典型的球形传播。

然而,在柔性置障条件下,甲烷爆炸传播过程将受到障碍物的影响,传播速度和方向都会发生变化。

2. 柔性置障对甲烷爆炸传播的影响柔性置障对甲烷爆炸传播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改变了甲烷爆炸的传播速度和方向;二是影响了甲烷燃烧产物的分布。

通过数值模拟,我们发现柔性置障条件下甲烷爆炸的传播过程更为复杂,存在多个冲击波和湍流区域。

四、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1. 仿真实验设置根据实际场景,建立了包含柔性置障的仿真实验环境。

仿真实验中,设置了不同种类的柔性障碍物、不同浓度的甲烷气体以及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爆炸情况。

通过调整参数,观察和分析甲烷爆炸的传播过程。

2. 结果分析通过数值模拟,我们得到了柔性置障条件下甲烷爆炸传播的详细过程和结果。

分析发现,柔性置障对甲烷爆炸的传播速度、方向以及燃烧产物的分布都有显著影响。

同时,我们还发现甲烷爆炸在遇到柔性置障时会产生湍流区域,这对周边环境的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2024年柔性置障条件下甲烷爆炸传播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范文

《2024年柔性置障条件下甲烷爆炸传播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范文

《柔性置障条件下甲烷爆炸传播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篇一一、引言甲烷是一种常见且危险的天然气,其在密闭或受限空间内如若遭遇点火,会引发爆炸事故。

对于这类灾害的研究与控制至关重要,特别是在含有柔性障碍物(如可燃或不可燃的纤维材料)的场景下,障碍物对甲烷爆炸的传播和扩散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本篇论文旨在探讨柔性置障条件下甲烷爆炸传播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

二、文献综述早期的研究中,许多学者对于甲烷爆炸传播的过程以及其与刚性障碍物的相互作用进行了详尽的探索。

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发现柔性障碍物在甲烷爆炸传播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这些柔性障碍物能够改变爆炸的传播路径、传播速度和压力变化等关键参数。

近年来,针对柔性置障条件下的甲烷爆炸传播过程,已有不少学者通过实验和数值模拟的方法进行了研究。

这些研究主要关注了不同类型和不同布置的柔性障碍物对甲烷爆炸的影响。

然而,这些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如对障碍物材料特性的考虑不够全面,对爆炸过程中障碍物与甲烷气体的相互作用机制理解不够深入等。

三、研究内容本篇论文的主要目的是对柔性置障条件下甲烷爆炸传播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

我们将选取不同材料特性的柔性障碍物,以及不同布置方式和不同甲烷浓度条件下的场景进行模拟分析。

同时,我们将深入探究在甲烷爆炸过程中,这些柔性障碍物与甲烷气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和传播过程的变化规律。

具体来说,我们将通过计算流体动力学(CFD)的方法来模拟这一过程。

在建模过程中,我们将根据障碍物的实际物理特性建立合适的数学模型,以更好地反映实际环境中障碍物的特性和其对甲烷爆炸的影响。

我们还将利用多种仿真软件来确保我们的研究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方法与实验设计在数值模拟过程中,我们将采用先进的CFD方法,通过建立三维模型来模拟甲烷爆炸的传播过程。

我们将根据不同的材料特性、布置方式和甲烷浓度条件设计不同的实验场景,以全面了解柔性障碍物对甲烷爆炸传播过程的影响。

《柱状空间内不同浓度甲烷爆炸传播特性的实验研究》范文

《柱状空间内不同浓度甲烷爆炸传播特性的实验研究》范文

《柱状空间内不同浓度甲烷爆炸传播特性的实验研究》篇一一、引言甲烷是一种常见的可燃气体,其爆炸传播特性在工业安全、消防安全等领域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柱状空间作为一种常见的空间形态,其内部甲烷爆炸传播特性的研究对于预测和防控甲烷爆炸事故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实验方法,研究了柱状空间内不同浓度甲烷爆炸传播特性,为相关领域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实验所需材料主要包括甲烷气体、空气、实验容器(柱状空间)、高速摄像机、压力传感器等。

其中,甲烷气体浓度为实验变量,空气作为载体,实验容器模拟柱状空间环境。

2. 实验方法(1)制备不同浓度的甲烷气体,分别充入实验容器中。

(2)通过高速摄像机记录甲烷在柱状空间内的爆炸传播过程。

(3)使用压力传感器测量爆炸过程中的压力变化。

(4)分析实验数据,得出不同浓度甲烷在柱状空间内的爆炸传播特性。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爆炸传播速度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甲烷浓度的增加,爆炸传播速度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

在低浓度时,甲烷与空气混合物的爆炸传播速度较慢;随着浓度的增加,爆炸传播速度逐渐加快;当浓度达到一定值后,爆炸传播速度开始减小。

这可能与甲烷的燃烧反应机理及氧气供应情况有关。

2. 爆炸压力变化实验发现,不同浓度甲烷在柱状空间内爆炸时,压力变化趋势不同。

低浓度甲烷爆炸时,压力上升较慢,峰值较低;随着浓度的增加,压力上升速度加快,峰值增大;当浓度过高时,压力上升速度反而减慢,峰值降低。

这可能与甲烷的燃烧反应放热速率及气体动力学特性有关。

3. 爆炸火焰形态通过高速摄像机记录的爆炸过程发现,不同浓度甲烷的火焰形态有所不同。

低浓度甲烷的火焰较为分散,传播速度较慢;随着浓度的增加,火焰逐渐变得明亮、紧凑,传播速度加快;当浓度过高时,火焰形态变得不稳定,传播速度减慢。

这可能与甲烷的燃烧反应过程及气体流动特性有关。

四、结论本文通过实验研究了柱状空间内不同浓度甲烷爆炸传播特性,得出以下结论:1. 甲烷浓度对爆炸传播速度、压力变化及火焰形态具有显著影响。

《2024年不同浓度甲烷在管状空间内爆炸传播特性的实验研究》范文

《2024年不同浓度甲烷在管状空间内爆炸传播特性的实验研究》范文

《不同浓度甲烷在管状空间内爆炸传播特性的实验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对气体爆炸动力学和爆炸现象深入的研究,理解不同浓度可燃气体在管状空间内爆炸传播特性的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众多的可燃气体中,甲烷以其广泛的分布和重要性而成为研究焦点。

本研究主要探讨不同浓度甲烷在管状空间内的爆炸传播特性,分析其规律及特性,以期为安全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装置与方法实验在标准的封闭管状空间内进行,包括一端封闭的管道和一系列用于控制甲烷浓度的设备。

甲烷通过特定的浓度控制设备引入到管道中,同时管道内部安装了高速摄像机和压力传感器,用于记录爆炸过程及产生的压力变化。

本实验通过改变甲烷的浓度(设定为低浓度、中浓度和高浓度),研究其爆炸传播的特性。

所有实验都在相同的环境温度和压力下进行,以确保数据的可比性。

三、实验结果1. 爆炸传播速度实验结果表明,甲烷的爆炸传播速度与甲烷的浓度密切相关。

在低浓度下,甲烷的爆炸传播速度较慢;随着浓度的增加,爆炸传播速度逐渐加快;但当浓度达到一定值后,爆炸传播速度反而会降低。

这可能是由于高浓度的甲烷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热效应和压力效应更为显著,但过高的浓度也会使反应的活性降低。

2. 爆炸产生的压力变化甲烷在管状空间内爆炸时,会产生显著的压强变化。

低浓度的甲烷产生的压力较小,而高浓度的甲烷则可能产生较大的压力。

然而,过高的浓度可能导致反应的不完全燃烧,从而降低压力峰值。

此外,我们还发现爆炸过程中压力的变化与爆炸传播速度密切相关。

四、讨论实验结果揭示了不同浓度甲烷在管状空间内爆炸传播的特性。

这些特性不仅与甲烷的浓度有关,还与反应过程中的热效应和压力效应有关。

这些特性对于理解和预测气体爆炸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这些结果也可以为安全控制提供科学依据,例如在工业生产中可以通过控制可燃气体的浓度来预防和控制爆炸事故的发生。

五、结论本研究通过实验研究了不同浓度甲烷在管状空间内爆炸传播的特性,揭示了甲烷的爆炸传播速度、产生的压力变化与甲烷浓度之间的关系。

《不同浓度甲烷在管状空间内爆炸传播特性的实验研究》范文

《不同浓度甲烷在管状空间内爆炸传播特性的实验研究》范文

《不同浓度甲烷在管状空间内爆炸传播特性的实验研究》篇一一、引言甲烷作为一种常见的气体燃料,在工业、能源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然而,当甲烷浓度达到一定范围时,其与空气混合后可能发生爆炸,对人类生命和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因此,研究不同浓度甲烷在管状空间内爆炸传播特性,对于预防和控制甲烷爆炸事故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实验方法,对不同浓度甲烷在管状空间内的爆炸传播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本实验所需材料包括甲烷气体、空气、管状空间容器、压力传感器、高速摄像机等。

2. 实验方法(1)制备不同浓度的甲烷气体,分别将甲烷与空气混合,形成不同浓度的甲烷-空气混合气体。

(2)将管状空间容器置于实验室内的防震平台上,保证实验过程中空间内的稳定。

(3)在管状空间容器的一端点燃不同浓度的甲烷-空气混合气体,并使用高速摄像机记录爆炸传播过程。

(4)通过压力传感器记录爆炸过程中的压力变化。

(5)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不同浓度甲烷在管状空间内爆炸传播的特性。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1)通过高速摄像机记录了不同浓度甲烷在管状空间内爆炸的传播过程。

(2)压力传感器记录了爆炸过程中的压力变化。

(3)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得到了不同浓度甲烷的爆炸传播速度、爆炸压力等参数。

2. 结果分析(1)随着甲烷浓度的增加,爆炸传播速度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

在较低浓度时,甲烷的增加使得爆炸过程中的反应更为充分,从而提高了爆炸传播速度;而在较高浓度时,由于氧气含量的限制,使得反应速率降低,从而减缓了爆炸传播速度。

(2)爆炸压力随着甲烷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当甲烷浓度达到一定值时,爆炸压力达到最大值后开始减小。

这表明在一定的甲烷浓度范围内,甲烷浓度的增加能够提高爆炸强度,但过高的甲烷浓度反而可能导致爆炸强度降低。

(3)通过对比实验结果,发现在管状空间内,爆炸传播速度和爆炸压力受到空间形状的影响。

管状空间的形状对爆炸传播具有一定的约束作用,使得爆炸过程中的能量分布和传播速度发生变化。

湍流状态下甲烷爆炸特性的实验研究

湍流状态下甲烷爆炸特性的实验研究

湍流状态下甲烷爆炸特性的实验研究煤矿井下瓦斯爆炸事故是最为严重的矿井灾害之一,为了预防和控制矿井瓦斯爆炸,国内外学者对瓦斯爆炸特性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的研究成果多是基于宏观静止状态下的瓦斯气体爆炸。

但是,煤矿井下大量瓦斯集中喷出或涌出时,释放到井巷风流中,由于浓度梯度和风流脉动作用在风流中逐渐扩散稀释,被风流携带而流动[1]。

所以,研究流动气体爆炸问题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H.W.Emmons 等[2]推算过拟动态条件下爆炸的管道出口压力;陈爱平[3]研究了管道内流动气体流动阻碍作用和流量对爆炸特性的影响;王宝兴[4]研究了通风对强瓦斯爆炸的作用。

湍流是井下气体最常见的流动状态,尤其在瓦斯爆炸过程中,由于爆炸激波受巷道内障碍物及巷道尺寸变化等因素的诱导可产生强烈的湍流。

为此,本文利用20L 近球形气体爆炸反应装置,测试甲烷在宏观静止和湍流两种状态下的爆炸极限、爆炸压力、爆炸压力上升速率及爆炸压力峰值时间等基本参数,分析湍流对甲烷爆炸特性的影响,可为有效防治矿井瓦斯爆炸灾害提供一定的指导。

1 实验概述1.1 实验系统的构成实验系统主要由20L 爆炸反应罐、配气系统、点火系统及测量系统四部分组成,其具体构成如图1 所示。

爆炸反应罐容积约20L,最大内径30cm,内部空间高35cm;压力传感器响应时间1ms,量程为0~1MPa,精度为0.3%F.S;精密数字压力计量程为0~±101.3 KPa,分辨率为0.01Kpa;储气罐容积0.6L;储气罐压力表量程为0~4MPa,精度为0.4;点火源为能量约1 焦耳的电起爆烟火点火具,点火位置在反应罐中心。

测试过程中,储气罐高压空气的释放、点火及爆炸压力测量是由电脑通过控制器进行控制的。

电磁阀开启后,储气罐高压空气充入反应罐,经历预设的延迟时间后,点火电极自动引爆点火具进行起爆,同时压力传感器进行数据采集(采集时间0~500ms),并保存至计算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hrough the reasonable organization of the production process, effective use of production resources to carry out production activities, to achieve the desired goal.
湍流状态下甲烷爆炸特性的实验研究正式版
湍流状态下甲烷爆炸特性的实验研究
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生产计划、生产组织以及生产控制环境中,通过合理组织生产过程,有效利用生产资源,经济合理地进行生产活动,以达到预期的生产目标和实现管理工作结果的把控。

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煤矿井下瓦斯爆炸事故是最为严重的矿井灾害之一,为了预防和控制矿井瓦斯爆炸,国内外学者对瓦斯爆炸特性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的研究成果多是基于宏观静止状态下的瓦斯气体爆炸。

但是,煤矿井下大量瓦斯集中喷出或涌出时,释放到井巷风流中,由于浓度梯度和风流脉动作用在风流中逐渐扩散稀释,被风流携带而流动 [1]。

所以,研究流动气体爆炸问题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H.W.Emmons 等[2]推算过拟动态条件下爆炸的管道出口压力;陈爱平[3]研究了管道内流动气体流
动阻碍作用和流量对爆炸特性的影响;王宝兴[4]研究了通风对强瓦斯爆炸的作用。

湍流是井下气体最常见的流动状态,尤其在瓦斯爆炸过程中,由于爆炸激波受巷道内障碍物及巷道尺寸变化等因素的诱导可产生强烈的湍流。

为此,本文利用20L 近球形气体爆炸反应装置,测试甲烷在宏观静止和湍流两种状态下的爆炸极限、爆炸压力、爆炸压力上升速率及爆炸压力峰值时间等基本参数,分析湍流对甲烷爆炸特性的影响,可为有效防治矿井瓦斯爆炸灾害提供一定的指导。

1 实验概述
1.1 实验系统的构成
实验系统主要由20L 爆炸反应罐、配
气系统、点火系统及测量系统四部分组成,其具体构成如图1 所示。

爆炸反应罐容积约20L,最大内径
30cm,内部空间高35cm;压力传感器响应时间1ms,量程为0~1MPa,精度为
0.3%F.S;精密数字压力计量程为
0~±101.3 KPa,分辨率为0.01Kpa;储气罐容积0.6L;储气罐压力表量程为
0~4MPa,精度为0.4;点火源为能量约1 焦耳的电起爆烟火点火具,点火位置在反应罐中心。

测试过程中,储气罐高压空气的释放、点火及爆炸压力测量是由电脑通过控制器进行控制的。

电磁阀开启后,储气罐高压空气充入反应罐,经历预设的延
迟时间后,点火电极自动引爆点火具进行起爆,同时压力传感器进行数据采集(采集时间0~500ms),并保存至计算机。

1.2 实验方法及条件
实验参照GB/T 12474-90《空气中可燃气体爆炸极限测定方法》,利用渐近法测试甲烷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爆炸判据参考美国标准材料实验协会(ASTM)所确定的实验判据,即点火后实验压力升高7%或以上。

参照GB803-89《空气中可燃气体爆炸指数的测定》,对甲烷爆炸压力、爆炸压力上升速率及爆炸压力峰值时间等参数进行测试。

实验中烷-空混合气体采用分压法在爆炸反应罐内进行配制。

实验在烷-空混合气体处于宏观静止和湍流两种状态下进行
上述参数的测试,气体流动状态的改变是在配制混合气体时通过储气罐高压空气的释放来实现的。

本实验点火延迟时间设定为500ms,通过高压空气释放前储气罐压力表征点火时混合气体的湍流程度。

实验室环境温度为14.6~21℃,湿度为54~74%RH,爆炸初始压力为常压。

2 实验结果及分析
2.1 甲烷爆炸极限
在烷-空混合气体处于宏观静止和湍流两种状态下测试甲烷的爆炸下限(LEL)和爆炸上限(UEL),结果见表1。

实验测得宏观静止状态甲烷的爆炸极限为
5.35%~17.35%。

标准装置测定甲烷的爆炸极限为5%~14%[5]。

可见在20L 近球形气
体爆炸反应装置中测试的甲烷爆炸下限同标准装置的测试结果基本一致,上限偏高。

这是反应容器材质、形状和尺寸等影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主要原因是近球形爆炸反应罐截面尺寸大,反应中的游离基碰撞器壁丧失活性的机会减少,反应速率增大,反应时间缩短,热损失减少,最终导致混合气爆炸极限范围增大。

由表 1 可见,宏观静止和湍流状态下甲烷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基本一致,说明甲烷的爆炸极限受其流动状态的影响不大。

2.2 甲烷爆炸压力相关参数
对甲烷浓度为6%至16%的烷-空混合气
体在宏观静止和湍流两种不同状态下进行了几百次爆炸压力测试,得出了甲烷各浓度爆炸压力、爆炸压力上升速率等相关参数。

湍流状态测试时,储气罐压力为1 MPa。

(1)爆炸压力。

实验测得宏观静止状态甲烷平均最大爆炸压力Pmax 为
0.778MPa,湍流状态Pmax 为0.818MPa。

图 2 为甲烷浓度C 为11%时,宏观静止和湍流状态烷-空混合气体爆炸压力曲线。

由图可见,湍流状态的爆炸压力峰值和压力上升速率较宏观静止状态明显升高,达到峰值压力的时间较短,仅50ms。

图3 为宏观静止和湍流状态烷-空混合气体的爆炸压力Pm 随甲烷浓度C 变化的趋势曲线。

由图可见,甲烷浓度为11%时爆炸超压峰值最大,此浓度为甲烷在20L 近球形爆炸反应罐中爆炸的最佳浓度。

常见可燃气体和空气混合气体的最佳浓度为化学计量浓度的1.1~1.5 倍[6]。

本测试结果符合该规律。

图3 中湍流状态各浓度甲烷混合气体的爆炸压力Pm 较宏观静止状态均有所增大,其中甲烷浓度低于其爆炸最佳浓度时压力增幅基本一致,高于最佳浓度时压力增幅随浓度的增大而加大。

基于以上分析,说明湍流可促使瓦斯爆炸压力增大,增强其爆炸威力。

主要原因是由于湍流状态混合气体分子不规则脉动的扩散,
加速反应物的混合,促进爆炸反应过程的传热传质,反应更加充分,释放的能量更多,而导致爆炸超压较高。

(2)爆炸压力上升速率。

实验测得宏观静止状态甲烷平均最大爆炸压力上升速率(dp/dt)max 为32.471MPa/s,湍流状态(dp/dt)max 为85.938MPa/s。

两种状态下烷-空混合气体的爆炸压力上升速率(dp/dt)m 随甲烷浓度C 的变化情况见图4。

由图可见,湍流状态各浓度甲烷混合气体的爆炸压力上升速率(dp/dt)m 较宏观静止状态明显增大,且甲烷浓度越接近其爆炸最佳浓度,爆炸压力上升速率受湍流的影响程度越大。

同图3 对比可见,湍流对甲烷爆炸压力上升速率的影响较为显著。

爆炸压力上升速率(dp/dt)m 属于爆炸瞬时压力升速,爆炸压力峰值时间对应爆炸平均压力升速。

湍流气体爆炸属于极为不稳定的激烈化学反应,考察整个过程的平均参数对其特性研究很有价值。

图5 显示了宏观静止和湍流状态下烷-空混合气体的爆炸压力峰值时间随甲烷浓度变化的情况。

由图可见,湍流状态各浓度甲烷混合气体的爆炸压力峰值时间tm 较宏观静止状态明显缩短,甲烷浓度越接近其爆炸最佳浓度缩短幅度越小。

基于以上分析,说明湍流可提高瓦斯爆炸压力上升速率,增强其爆炸激烈程度。

主要原因是由于湍流状态混合气体分子不规则脉动,燃烧火焰面扭曲,已燃区
和未燃区的接触面增加,加大了反应游离基和热量的运输,使反应物的质量消耗速率大大增加。

(3)湍流强度变化对爆炸的影响。

由图3 可知较高浓度甲烷的爆炸压力受湍流的影响程度较大。

为了清晰体现湍流强度变化对爆炸的影响规律,取甲烷浓度为16%,在高压空气储气罐压力Pair 为
0.3、0.6 和1 MPa 产生的湍流状态下,对烷-空混合气体进行爆炸压力测试,见图6。

由图可见,随着湍流强度不断增大,爆炸超压峰值升高,压力上升速率增大,到达压力
峰值时间缩短。

所以,在同一瓦斯浓度下,混合气体湍流强度越大,瓦斯爆炸
越猛烈,造成的事故后果也必然越严重。

3 结论
(1)甲烷的爆炸极限基本不受气体流动状态的影响。

湍流状态烷-空混合气体爆炸压力和爆炸压力上升速率较宏观静止态明显增大,爆炸压力峰值时间明显缩短,其中爆炸压力上升速率受湍流影响较为显著。

(2)在甲烷爆炸极限范围内,浓度越高,爆炸压力受湍流的影响程度越大;越靠近甲烷爆炸最佳浓度,爆炸压力上升速率受湍流
的影响程度越大,爆炸压力峰值时间也明显缩短。

(3)同一浓度的烷-空混合气体,爆
炸压力和爆炸压力上升速率随着湍流的加强而增大;爆炸压力峰值时间则缩短。

(4)煤矿井下气体的湍流程度越高,瓦斯爆炸强度越大。

避免和减少井下气体湍流对降低矿井瓦斯爆炸强度具有积极意义。

——此位置可填写公司或团队名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