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学案
铁及其化合物导学案完整

铁及其化合物导学案完整一、铁的概述铁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元素,化学符号为Fe,原子序数为26。
它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之一,广泛用于建筑、制造业等领域。
铁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同时也是人体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
二、铁的性质1. 物理性质铁是一种具有银白色的金属,具有较高的密度和强度。
它的熔点为1535°C,沸点为2750°C。
在常温下,铁是固体状态。
2. 化学性质铁在空气中会与氧气反应生成铁的氧化物,形成铁锈。
铁也可以与硫、氮等元素形成化合物。
此外,铁可以与酸反应产生相应的盐。
三、铁的化合物1. 氧化反应铁可以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形成两种不同的化合物:FeO和Fe2O3。
其中,FeO为黑色的物质,Fe2O3为红色的物质。
2. 硫化反应铁也可以与硫反应,形成FeS的化合物。
这种化合物在水中会产生硫化氢气味,有较强的臭味。
3. 氯化反应铁和氯气反应会生成FeCl2和FeCl3两种不同的氯化物。
FeCl2为绿色晶体,FeCl3为黄褐色晶体。
四、铁的用途1. 工业领域铁在工业上被广泛应用于制造钢铁、建筑材料、机械设备等。
其中,钢铁是铁与碳以及其他合金元素的混合物,在建筑、制造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2. 生活用途铁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我们常常用铁制的锅、勺子等炊具;铁制的家具、器皿等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物品。
3. 营养需求铁是人体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它参与了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的合成,对于人体的造血功能至关重要。
缺乏铁元素会引发贫血等健康问题。
五、铁的环境影响由于铁是一种金属元素,大量的铁在自然界中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例如,铁的氧化反应会形成铁锈,导致金属锈蚀。
此外,不适当的铁的排放会对水质等环境因素产生负面影响。
六、结语铁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元素,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我们应该在合理使用铁的同时,注意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以保护我们的生活环境。
同时,合理补充铁元素也是保持健康的重要举措之一。
铁及其化合物教案

铁及其化合物教案第一章:铁的性质与制备1.1 铁的物理性质铁的颜色、状态、密度、熔点、沸点等1.2 铁的化学性质铁的氧化性、还原性、活泼性等1.3 铁的制备方法铁矿石的冶炼过程、钢铁的生产工艺等第二章:铁的化合物2.1 铁的氧化物氧化铁、氧化亚铁、四氧化三铁等2.2 铁的氢氧化物氢氧化铁、氢氧化亚铁等2.3 铁的其他化合物硫化铁、氯化铁、硫酸铁等第三章:铁的化合物性质与应用3.1 铁的氧化物的性质与应用氧化铁的颜色、稳定性、在颜料中的应用等3.2 铁的氢氧化物的性质与应用氢氧化铁的沉淀反应、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等3.3 铁的其他化合物的性质与应用硫化铁的磁性、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等第四章:铁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4.1 铁在自然环境中的循环过程铁的侵蚀、溶解、沉淀等过程4.2 铁在生物体内的循环过程铁的吸收、运输、利用等过程4.3 铁的生物地球化学意义铁对生物体的生理作用、铁的生态作用等第五章:铁的化合物与环境污染5.1 铁的氧化物与环境污染铁的氧化物在大气污染、水体污染中的作用5.2 铁的氢氧化物与环境污染铁的氢氧化物在重金属污染、有机污染中的作用5.3 铁的其他化合物与环境污染铁的硫化物、氯化物等在环境污染中的影响第六章:铁的化合物与人类健康6.1 铁的生理功能与健康铁的生理功能、铁缺乏与过量对健康的影响6.2 铁的化合物与疾病铁的过量积累与疾病、铁的氧化产物与疾病等6.3 铁的化合物在医药中的应用铁的化合物在药物制备、靶向治疗等方面的应用第七章:铁的化合物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7.1 铁的氧化物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铁的氧化物在陶瓷、玻璃、涂料等材料中的应用7.2 铁的氢氧化物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铁的氢氧化物在催化、吸附等方面的应用7.3 铁的其他化合物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铁的硫化物、氯化物等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第八章:铁的化合物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8.1 铁的氧化物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铁的氧化物在去除有害气体、废水处理等方面的应用8.2 铁的氢氧化物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铁的氢氧化物在重金属去除、有机污染物降解等方面的应用8.3 铁的其他化合物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铁的硫化物、氯化物等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第九章:铁的化合物在工业中的应用9.1 铁的氧化物在工业中的应用铁的氧化物在冶金、化工、建筑等工业中的应用9.2 铁的氢氧化物在工业中的应用铁的氢氧化物在造纸、皮革、化妆品等工业中的应用9.3 铁的其他化合物在工业中的应用铁的硫化物、氯化物等在工业中的应用第十章:铁的化合物在农业中的应用10.1 铁的氧化物在农业中的应用铁的氧化物在土壤改良、植物营养等方面的应用10.2 铁的氢氧化物在农业中的应用铁的氢氧化物在植物保护、病害防治等方面的应用10.3 铁的其他化合物在农业中的应用铁的硫化物、氯化物等在农业中的应用第十一章:铁的化合物在能源技术中的应用11.1 铁的氧化物在能源技术中的应用铁的氧化物在燃料电池、超级电容器等能源技术中的应用11.2 铁的氢氧化物在能源技术中的应用铁的氢氧化物在能源储存、能源转换等方面的应用11.3 铁的其他化合物在能源技术中的应用铁的硫化物、氯化物等在能源技术中的应用第十二章:铁的化合物在信息技术中的应用12.1 铁的氧化物在信息技术中的应用铁的氧化物在磁性材料、存储技术等方面的应用12.2 铁的氢氧化物在信息技术中的应用铁的氢氧化物在光学器件、光电子学等方面的应用12.3 铁的其他化合物在信息技术中的应用铁的硫化物、氯化物等在信息技术中的应用第十三章:铁的化合物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13.1 铁的氧化物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铁的氧化物在酶催化、生物成像等方面的应用13.2 铁的氢氧化物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铁的氢氧化物在生物材料、组织工程等方面的应用13.3 铁的其他化合物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铁的硫化物、氯化物等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第十四章:铁的化合物的安全与环保14.1 铁的氧化物的环境影响铁的氧化物的空气污染、水污染等方面的影响14.2 铁的氢氧化物的环境影响铁的氢氧化物的土壤污染、生态影响等方面的影响14.3 铁的其他化合物的环境影响铁的硫化物、氯化物等的环境影响第十五章:铁的化合物在未来的发展趋势15.1 铁的氧化物在未来发展趋势铁的氧化物的绿色合成、可持续应用等方面的趋势15.2 铁的氢氧化物在未来发展趋势铁的氢氧化物的创新应用、新型材料等方面的趋势15.3 铁的其他化合物在未来发展趋势铁的硫化物、氯化物等在未来发展趋势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制备方法、应用领域以及环境和安全方面的内容。
《实验活动2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教案、导学案

《实验活动2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教案【教材分析】本节教学内容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三章《铁金属材料》实验活动2《铁极其化合物的性质》。
该部分的教学内容涉及到金属材料中铁及其化合物的重要化学性质以及检验铁离子是否存在的方法,之前的课时分别从物质类别和元素价态两个视角认识物质间的转化关系,是通过理论分析出铁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性质等。
本节将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用化学实验清晰的展示铁及其化合物在实验过程中的现象,透过实验现象去了解、认识和总结铁及其化合物的重要化学性质。
通过学习这部分知识,学生将认识铁及其化合物的重要化学性质;学会铁离子的检验方法;认识可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实现含有不同价态同种元素的物质间的相互转化。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将认识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从宏观上观察铁、铁盐、亚铁盐的实验现象,从微观上找到铁及其化合物化学性质的区别与共同点,体会微观粒子的变化对宏观物质的性质的影响。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通过具体的化学实验,直观的观察到不同物质反应的现象,通过结合理论与实际感知化学学习的魅力,为后续的化学知识的学习奠定坚实的方法基础。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熟悉掌握铁及其化合物的相关实验现象,学会铁离子的检验方法,熟练掌握合金性能的调节方法,体会化学研究过程中的科学方法。
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通过对不同合金性能调节方法的理解,认识可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实现含有不同价态同种元素的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建立高效学习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熟知铁及其化合物的重要化学性质;学会铁离子的检验方法;认识可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实现含有不同价态同种元素的物质间的相互转化。
【课前准备】学生复习铁极其化合物的讲解,预习本堂课的内容,提前了解化学实验中常使用的实验器材有哪些,并加以思考;教师准备好多媒体课件,以及课堂中需要使用的图片、实验器材。
【教学过程】引入:人类在四千五百多年前就开始使用铁器。
高一化学《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教案

§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课型:新授使用人使用时间【知识序列要求的教学内容】:1.掌握铁的化学性质2.理解铁的化合物的性质3.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4.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学情分析】:本节课虽为新授课,但是所涉内容与前面学习的金属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都是一个套路,所以学习时有很多可以借鉴参考的地方,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学习目标】1、能说出铁及其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和主要的化学性质。
2、能熟练书写相关的反应方程式。
【重、难点】金属铁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性质【教学过程】二、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探究1预测与假设探究2实验方案(1)证明只有氧化性,需加入还原剂,如等。
(2)证明只有还原性,需加入氧化剂,如等。
(3)证明有氧化性,需加入还原剂,如等;证明其有还原性,需加入氧化剂,如等。
探究3实验步骤、实验现象(1)Fe3+的性质探究。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及有关离子方程式加入KSCN,溶液呈红色,加入足量铁粉后,溶液呈浅绿色Fe3+具有氧化性,Fe具有还原性,离子方程式:2Fe3++Fe===3Fe2+加入KSCN,溶液呈红色,加入足量Cu片后,溶液红色消失、变为蓝色Fe3+具有较强氧化性,离子方程式:Cu+2Fe3+===Cu2++2Fe2+(2)Fe2+的性质探究。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及有关离子方程式加入KSCN溶液,溶液呈色,滴加氯水后溶液呈色Fe2+具有性,离子方程式:溶液由色变为色Fe2+具有性,离子方程式:有白色沉淀生成,在空气中迅速变成,最后变成色Fe(OH)2不稳定,易被氧化,化学方程式:。
《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导学案

《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铁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
2、掌握铁单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理解铁的氧化物的性质和用途。
4、熟悉铁的氢氧化物的制备和性质。
5、学会铁离子和亚铁离子的检验方法。
二、知识梳理(一)铁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铁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位居第四位。
在自然界中,铁元素主要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如赤铁矿(主要成分是 Fe₂O₃)、磁铁矿(主要成分是 Fe₃O₄)等。
(二)铁单质1、物理性质纯铁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质软,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导电性、导热性,能被磁铁吸引。
2、化学性质(1)与非金属单质的反应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₂点燃 Fe₃O₄铁与氯气反应:2Fe + 3Cl₂点燃 2FeCl₃(2)与酸的反应铁与稀盐酸反应:Fe + 2HCl = FeCl₂+ H₂↑铁与稀硫酸反应:Fe + H₂SO₄= FeSO₄+ H₂↑(3)与盐溶液的反应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₄= FeSO₄+ Cu(三)铁的氧化物1、氧化亚铁(FeO)黑色粉末,不稳定,在空气中加热时迅速被氧化为 Fe₃O₄。
化学性质: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
2、氧化铁(Fe₂O₃)红棕色粉末,俗称铁红,常用作红色颜料。
化学性质:具有碱性氧化物的通性。
3、四氧化三铁(Fe₃O₄)黑色晶体,具有磁性,俗称磁性氧化铁。
化学性质:与酸反应生成两种盐。
(四)铁的氢氧化物1、氢氧化亚铁(Fe(OH)₂)白色絮状沉淀,在空气中迅速被氧化为氢氧化铁。
制备:FeSO₄+ 2NaOH = Fe(OH)₂↓ + Na₂SO₄2、氢氧化铁(Fe(OH)₃)红褐色沉淀。
制备:FeCl₃+ 3NaOH = Fe(OH)₃↓ + 3NaCl (五)铁离子和亚铁离子1、铁离子(Fe³⁺)棕黄色溶液,具有氧化性。
2、亚铁离子(Fe²⁺)浅绿色溶液,具有还原性。
3、检验方法(1)Fe³⁺的检验滴加 KSCN 溶液,溶液变为血红色。
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学案及参考答案

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1.(2020高考改编组合题)下列关于铁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FeS 2在沸腾炉中与O 2反应主要生成SO 3(2020浙江7月选考)B.Mg 加入到过量FeCl 3溶液中可得Fe(2020浙江7月选考)C.钢铁在潮湿空气中生锈主要是发生了电化学腐蚀(2020浙江7月选考)D.室温下,Fe 与浓H 2SO 4反应生成FeSO 4(2020江苏卷6)2.《唐本草》记载“本来绿色,新出窟未见风者,正如琉璃。
陶及今人谓之石胆,烧之赤色,故名绛矾矣”。
文中“绛矾”为( )A.FeSO 4·7H 2OB.CuSO 4·5H 2OC.Na 2SO 4·10H 2OD.KAl(SO 4)2·12H 2O3.把SO 2通入Fe(NO 3)3溶液中,溶液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但立即又变为棕黄色,此时若滴入BaCl 2溶液,则会产生白色沉淀。
在上述一系列变化过程中,最终被还原的是A.SO 2B.Fe 2+C.Fe 3+D.NO4.常温下,向22H O 溶液中滴加少量243Fe (SO )溶液,反应原理如图所示。
关于该反应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过程中,M 是3Fe M'+,是2Fe +B.当有21molO 生成时,转移2mol 电子C.在22H O 分解过程中,溶液的pH 逐渐降低D.22H O 的氧化性比3Fe +强,还原性比2Fe +弱5.某学生以铁丝和Cl 2为原料进行下列三个实验。
下列从分类角度分析正确的是( )A.实验①、③反应制得的物质均为纯净物B.实验②、③均未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实验①、③均为放热反应D.实验①、②所涉及的物质均为电解质6.纳米级四氧化三铁是应用最为广泛的软磁性材料之一。
共沉淀法是目前制备纳米四氧化三铁的重要方法,其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保存溶液A 时,应加入少量铁粉B.其制备反应类型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C.取滤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为黄色D.FeSO4·7H2O和FeCl3·6H2O的物质的量之比最好应为2∶17.某同学用含有铁锈(Fe2O3)的废铁屑来制取氯化铁晶体,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夹持装置略,气密性已检验),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A.B中收集到的气体是氢气B.烧杯中双氧水的作用是将Fe2+还原为Fe3+C.A中的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D.烧杯中的溶液在氯化氢气氛下,经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后得到氯化铁晶体8.某溶液中可能存在Fe3+、Fe2+、I-、HCO-3、Cl-、NO-3六种离子中的几种。
1-铁及化合物学案

1.铁的化学性质(掌握)2.铁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的性质及应用(掌握)3.铁三角及其应用(掌握)【目标一】铁的单质1.⑴周期表中的位置:第周期第族;原子结构示意图:⑵在参加化学反应时,铁易失去最外层上的2个电子,有时它还失去次外层上的一个电子,所以铁有两种价态,且价稳定。
2.铁的物理性质和存在:⑴纯净的铁是银白色的金属,铁的熔点较高。
当含有碳和其它元素时,熔点将降低,导电性比铜铝差。
铁能被磁铁吸引,在磁场作用下,铁自身也能产生磁性。
⑵铁在自然界中分布较广。
铁在地壳中的含量仅次于氧、硅、铝,居第四位。
我国早在春秋初年就掌握了人工冶铁的技术。
3.铁的化学性质铁是较活泼的金属,具有金属的通性,能跟氧气及其它非金属、水蒸气、酸、盐反应。
⑴铁跟氧气和其它非金属的反应:Fe + O2点燃现象Fe + Cl2点燃现象Fe + S △现象【导读】课本P50⑵铁跟水的反应:Fe + H2O【导思】再写出一个生成Fe3O4的反应:⑶①常温下,铁遇浓硫酸、浓硝酸发生钝化。
②铁与稀硝酸的反应:稀硝酸足量Fe + HNO3(稀)=稀硝酸不足量Fe+ HNO3(稀)=③铁与盐酸的反应:Fe + HCl=⑷铁与盐的反应:Fe + FeCl3=Fe + CuSO4=目标二:铁的化合物【导读】课本P 61科学探究① 向2 mL FeCl 3溶液中滴加几滴KSCN 溶液,现象为: ,再向其中加入足量铁粉,现象为 ,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 向①实验后的溶液中,滴加氯水,现象为 , 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铁的化合物和亚铁化合物间的相互转化:(铁三角) 【导练】① Fe 2+✂Fe 3+ (可加氧化剂Cl 2、O 2、H 2O 2、HNO 3、KMnO 4等) 例如:Fe 2+ + Cl 2===Fe 2+ + H 2O 2 + H +===② Fe 3+✂Fe 2+ (可加还原剂Fe 、Zn 、Cu 、S 2-、I -、H 2S 、SO 2等)例如:Fe 3+ + S 2-=== ; Fe 3+ + I -=== ③ Fe ✂Fe 2+ (可加H +、Cu 2+、Fe 3+、Ag +、Hg 2+、I 2、S 、少量HNO 3) 例如:Fe + Fe 3+=== ④ Fe 2+✂Fe (可加Al 、CO 、H 2、C 、Zn 、Mg 等) 例如:FeO + Al高温FeO + CO高温⑤ Fe ✂Fe 3+ (可加Cl 2、Br 2、足量稀HNO 3、浓H 2SO 4等) 例如:Fe + HNO 3===⑥ Fe 3+✂Fe (高温下用还原剂H 2、CO 、C 、Al 还原,溶液中可用Zn 置换)例如:Zn(过量) + Fe 3+=== Fe 2O 3 + CO=== 4.Fe 2+、Fe 3+ 的鉴别方法:Fe 2+与Fe 3+的性质不同而又可以相互转化。
高中铁及其化合物教案化学

高中铁及其化合物教案化学教学内容:高中化学——铁及其化合物教学目标:学生能够掌握铁及其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理解铁的性质、反应特性以及相关化合物的性质和制备方法。
教学重点:铁的性质、反应特性、制备方法以及常见的铁化合物。
教学难点:理解铁在氧气和酸中的反应特性,掌握铁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工业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实验器材、教学资料等。
教学过程:一、铁的性质及制备方法1. 铁的性质:介绍铁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重点讲解铁的磁性、铁的稳定性等。
2. 铁的制备方法:简要介绍铁的提取方法,如高炉法、直接还原法等。
二、铁的化合物及其性质1. FeO(氧化铁):介绍FeO的性质、制备方法以及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Fe2O3(三氧化二铁):讲解Fe2O3的性质、制备方法以及在颜料和磁性材料中的应用。
3. Fe3O4(亚铁氧化铁):探讨Fe3O4的性质、制备方法以及在制备磁性材料中的应用。
三、实验环节1. 实验一:观察铁与氧气的反应产物,观察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 实验二:用盐酸溶液浸泡铁片,观察反应产生气体,验证铁的酸性反应特性。
四、课堂讨论1. 根据实验结果,讨论铁在氧气和酸中的反应特性。
2. 探讨铁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和为什么选择铁作为原料。
五、作业布置1. 完成相关的练习题和实验报告。
2. 阅读相关教材,了解更多有关铁及其化合物的知识。
教学结束后,学生应该能够全面了解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反应特性和制备方法,以及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同时,能够对铁的性质和化合物有更深入的理解,为今后学习化学提供坚实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学案
【教学目标】
1.了解铁在自然界中的存在、铁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2.掌握铁的化学性质、Fe2+及Fe3+的检验及性质、铁的氢氧化物的制备及性质。
3.了解铁盐的净水原理。
【教学重点】
1.铁与水蒸气
2.Fe2+及Fe3+的检验及性质。
3.铁的氢氧化物的制备及性质。
【突破方法】
立足初中所学相关基础知识,运用物质间相互转化的基本反应规律及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基本概念和规律来进行指导学习,并以此设计相关实验进行探究验证学习。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教学法。
【教学过程】
阅读并回答问题:
人类用铁的历史
人类使用铁的历史可以追溯到4500多年前,不过那时的铁是从天而降的陨铁(其中含铁90%以上)。
铁是天体演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产物。
在漫长的岁月中,宇宙中的氢、氦经一代又一代的、聚变,产生了碳氧、氖、镁,镁再聚合成硅,最后形成铁。
铁很稳定,是浩渺宇宙中普遍存在的一种重要元素。
铁在地球的生物进化过程中也至关重要。
距地面3 000
km深处的地心就是铁和镍的熔融体(含铁90%),但目前还无法开采。
目前,铁的主要来源是蕴藏在地表层的铁矿石。
铁(Fe)这元素占地壳元素总量的5.5%,世界上的金属总产量中钢铁占99.5%。
自然界中自然铁极少,大部份和氧结合成铁矿石。
纯铁呈灰白色,强度不是很大,故用处不大。
通常我们所说的铁,或钢,其实是一种合金,这种合金主要成份为纯铁(Fe,含有锰,铬,钨等金属元素及碳,硅,硫磷等非金属元素。
其中碳所扮演的角色最为重要,它决定铁是否有展延性,是不是很脆,容不容易熔化。
将铁矿石加入高炉还原而得的“熔铣”(hotmetal,即熔融生铁)含碳2到7.5%。
将熔铣浇注到模中得一定的形状,称为铸铁(castiron)。
铣铁(或生铁)无法锻造、轧制或压制,换句话说,它不允许作任何形式的机械变形。
铣铁有白铣(whitepig iron)和灰铣(grey pig iron)的区别。
白铣中的碳以碳化铁(Fe3C)的形式存在,故新的断口呈银白色;且因碳化铁硬而脆,所以白铣较硬且脆。
至于灰铣中的碳以石墨的形式出现,故断口为灰色,且较白铣软且勒。
磷与硫对铁来说,是很令人讨厌的元素,虽然磷可使铁之流动性变佳,但也使得铁变脆(此因磷与铁结合或硬脆的Fe3P)。
至于硫呢?如果铁中含硫过多,则有热脆现象发生,即铁在高温加工的操作下脆裂(这是因为硫与铁结合成为硫化铁,铁与硫化铁成为共晶,形成网状,围绕在铁的晶体周围,因为共晶体的熔点较铁为低,所以在高温加工的温度下,铁与硫的共晶体熔融而铁未熔;此时若加以外力,铁即生裂痕)。
如果加入某些特定的合金元素——锰、铬、镍、钼等等,可以增加钢铁的延性、抗拉强度,硬度,改进其铸造性质,增加其对腐蚀与热的抵抗力。
经过热处理(即将钢料加热至某一预定高温,再以各种速率使其冷却),可以改变钢料的机械性质和物理性质。
再者,钢铁容易施以机械加工而得到所需要的尺寸和形状。
钢铁因为具有这些特性,所以广泛地用来制造各种机械,设备及建筑楼房。
一般将含碳量高于2%的铣铁或铸铁称为铁,而将含量少于2%的称为钢。
1、铁在自然界中以存在,这是因为其化学性
质。
2、纯铁具有金属光泽,质,有良好
的性,铁的密度是7.86g/cm3,熔点1535℃,沸点2750℃。
铁还是电和热的导体。
鉴别铁和铜最简单的方法是。
3、赤铁矿主要成分,黄铁矿主要成
分,菱铁矿主要成分
(写化学式),由赤铁矿炼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为。
4、完成下列表格:
设计思想:通过对铁的历史回顾,不仅让学生了解铁的性质,以及铁与人类生活、社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尝试探索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自学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的有效途径。
【实验探究】
探究一、铁与水反应条件及产物的研究
2、思考与交流:
(1)点燃上述气体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用文字表达其具体操作。
(2)如果要收集干燥的气体,应在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间接一装置,所用药剂为。
(3)如果想测所产生气体的体积,应如何操
作。
(4)运用双线桥标出上述反应方程式中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并指出氧化剂和还原剂。
(5)当上述反应转移2 mol电子时,在标准状态下,气体的体积为。
探究二、设计实验判断FeO、Fe2O3是哪一类氧化物
2、学与问:
(1)Fe2O3俗称,其颜色为,利用该性质,Fe2O3可用于制造。
(2)上述操作中,使用胶头滴管滴加药品要注意的事项
是。
探究三、检验Fe2+和Fe3+试剂选择的研究
探究四、Fe3+氧化性的研究
思考与交流:
(1)往FeCl2溶液中加入铜片,现象
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往FeCl3溶液中加入铜片,现象
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为。
(2)Fe2+、Fe3+、Cu2+的氧化性强弱顺序
为。
(3)某溶液中可能含有Fe2+或Fe3+之一,请设计实验予以确认。
(要求仪器、药品、现象、结论)
探究五、Fe(OH)2与Fe(OH)3制备条件及化学性质的研究
1、实验设计与探究
2、验证Fe(OH)2与Fe(OH)3的化学性质
思考与交流:
由于Fe(OH)2易被空气中的O2氧化而很难观察到其白色,如何改进实验以避免这种情况,以便较长时间地观察到实验现象的变化。
请提出改进方案。
设计思想:培养学生依据现有基础,尝试设计实验(原理、装置、操作、现象、结论)来学习化学的能力,同时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表达、讨论、交流共享、分析数据等。
【知识重整】
1.用流程图的形式表示铁及其重要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
2.Fe2+和Fe3+的鉴别。
3.Fe(OH)2与Fe(OH)3的化学性质。
设计思想:养成学生课后回顾小结知识的习惯,培养知识整理的能力。
【练习】
1.右图中A、B均为带支管试管,先在A中加入
足量铁粉,再从漏斗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溶液和少
量CuSO4溶液。
(1)若装入药品后b、d立
即同时关闭,打开a,产生的现象
为,此装置的原理类
似于的工作原理。
(2)若加入药品后马上关闭a、b,打开c、d,A管内的物质充分反应。
B管中可观察的现象为。
B管中发生反应的方程式
为。
(1)A管中有气泡冒出,溶液由淡蓝色逐渐变为浅绿色,且其中的液体被压入漏斗中。
启普发生器。
(2)A管内液体压入B管中;使B管内液面升高,同时生成白色沉淀,该白色沉淀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2、在一定条件下用普通铁粉和水蒸气反应,可以得到铁的氧化物.该氧化物又可以经过此反应的逆反应,生成颗粒很细的铁粉.这种铁粉具有很高的反应活性,在空气中受撞击或受热时会燃烧,所以俗称"引火铁".请分别用下图中示意的两套仪器装置,制取上述铁的氧化物和"引火铁".实验中必须使用普通铁粉和6摩/升盐酸,其他试剂自选(装置中必要的铁架台、铁夹、铁圈、石棉网、加热设备等在图中均已略去)。
填写下列空白:
(1)实验进行时试管A中应加入的试剂是 ;烧瓶B的作用
是;
烧瓶C的作用是 ;在试管D中收集得到的是。
(2)实验时,U型管G中应加入的试剂是 ;长颈漏斗H中应加
入。
(3)两套装置中,在实验时需要加热的仪器是(填该仪器对应的字母) 。
(4)烧瓶I中发生的反应有时要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其目的
是。
(5)试管E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是。
(6)为了安全,在E管中的反应发生前,在F出口处必须 ;E 管中的反应开始后,在F出口处应。
设计思想:让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有利于师生查缺补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