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竞赛资料-动物学-第15章圆口纲

合集下载

第15章 圆口纲

第15章 圆口纲

第十五章圆口纲1.为什么是圆口纲是脊椎动物亚门最低等的一个纲?试述其主要特征。

答:圆口纲是脊椎动物亚门最低等的一个纲,主要从它的特征上得以表现。

(一)原始特征①缺乏用作主动捕食的上、下颌。

②无成对的偶鳍,支持奇鳍的是不分节的辐鳍软骨。

尾鳍为内部支持骨及外部背、腹叶完全对称的原型尾,这是水栖无羊膜动物中最原始的尾型。

③终生保留脊索,外围脊索鞘,用于支持体轴。

脊索背方的脊髓两侧有按体节成对排列的软骨质弓片,相当于脊椎骨椎弓的基背片和间背片,尚未形成椎体。

④脑颅主要由脑下的软骨底盘、嗅软骨囊、耳囊软骨及支持口漏斗和舌的一些软骨所构成。

脑颅不完整,除左右耳囊软骨之间有一联耳软骨外,均覆有纤维组织膜,这种状态大致相当于高等脊椎动物颅骨在胚胎发育的早期阶段。

支持呼吸器官鳃囊的是9对细长弯曲的鳃弓和4对纵走软骨条共同连接而成的鳃笼,鳃笼末端构成保护心脏的围心软骨。

鳃笼紧贴皮下,包在鳃囊外侧,不分节,而鱼类的鳃弓则分节并着生在咽壁内。

⑤躯体部和尾部肌肉为一系列按节排列的弓形肌节及附着肌节前后的肌膈。

肌节间尚无水平隔,故不分为轴上肌和轴下肌。

⑥胃未分化,肠管内有许多纵行的粘膜褶及一条纵行的螺旋瓣,或称盲沟,是增加吸收养料面积的结构。

⑦开始出现由静脉窦、二心房和一心室组成的心脏。

除无肾门静脉和总主静脉外,循环系统及血液循环方式均与文昌鱼十分相似。

⑧脑的各部分排列在同一平面上,无任何脑曲。

中脑未形成二叠体。

小脑还没有与延脑分离,仅为一狭窄的横带。

视神经在间脑腹面不形成视交叉。

脑神经中的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因脑颅的枕骨区不发达,所以是由头骨之外的延脑两侧分出的。

脊神经的背根和腹根互不相连成混合神经。

内耳平衡器只有1或2个半规管。

⑨雌雄异体(七鳃鳗)或同体(盲鳗),生殖腺单个(发育初期成对),无生殖导管。

性成熟后生殖腺在繁殖季节表面破裂,释出精子或卵,由腹腔经生殖孔进入尿殖窦,再通过尿殖乳突末端的尿殖孔排出体外。

排泄系统与生殖系统无任何联系,肾脏滤泌的尿液,由输尿管导人膨大的尿殖窦,也经尿殖孔排至体外。

第十五章 圆口纲

第十五章  圆口纲

第十五章圆口纲第一节圆口纲的主要特征圆口纲是脊椎动物中结构最低等而又特化的类群一、原始特征1.无真正的上、下颌,故称无颌类2.无成对的附肢(仅有奇鳍,而无偶鳍)。

3.无真正的齿(仅有表皮形成的角质齿)4.终生保留着脊索,仅具脊椎骨的雏形(长在脊索鞘背面的软骨弧片)5.头骨不完整,还没有顶部(相当于其它脊椎动物头骨胚胎发育的早期阶段)6呈“<”形7.脑的发育程度低内耳只有一个(盲鳗)或2个(七鳃鳗)半规管。

二、特化特征1.具吸附性口漏斗,口位于漏斗的底部;分布在漏斗内壁及舌尖端呈锉刀式的角质齿,为摄食器。

故称圆口类。

2.皮肤无鳞,体表具粘滑粘液腺。

3.嗅囊为单个的,单一的鼻孔开口于头顶中线上。

故称单孔类。

4.鳃位于特殊的鳃囊中,鳃囊中附有由内胚层起源的鳃丝。

故圆口类又名囊鳃类。

* 圆口类在脊椎动物进化史上代表着动物已进入有头、有雏形脊椎骨,但还无颌这一发展水平,在动物学和比较解剖学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古代无颌类已绝灭,而现存的七鳃鳗等少数种类可以说是活化石。

(包括海七鳃鳗,河七鳃鳗,盲鳗等约50种低等的水栖动物)。

代表动物——七鳃鳗主要特征:1.口呈吸盘状,无上、下颌;七鳃鳗常用口吸盘吸附鱼体,营半寄生生活。

七鳃鳗吸附在鱼体身上的情况口内具角质小齿:口吸盘内侧壁上,上、下颌板上,肌肉质的小舌上,都具角质小齿。

锉舌的作用如同唧筒中的活塞一样。

七鳃鳗以其口吸盘内角质牙齿及小舌,锉破鱼体,以吸取鱼的血液为生。

2.体呈长圆柱形,微纵扁,分头、躯干、尾三部分。

全身光滑无鳞(具单细胞腺体)3.仅具奇鳍(背鳍2个,尾鳍1个)无偶鳍。

是脊椎动物中唯一没有成对附肢的一个纲。

4.具外鼻孔1个:位于头部背面两眼中间的稍前方,故称单孔类,为嗅觉器官,为一盲管,不通呼吸道。

5.脊索发达,终生存在,具脊椎的雏形(长在背神经管两侧分节排列的雏形神经弧)(在脊索背面,每一体节内有两对极小的软骨弧片)(虽然不起任何支持作用,但他们代表着脊椎骨的雏形)6.具特殊的呼吸器官——鳃囊鳃束是由鳃道部分膨大而成;囊壁上有许多褶皱状鳃丝,其上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气体交换在此进行。

高中生物精品资源生物竞赛动物学教学课件 第十五章 圆口纲

高中生物精品资源生物竞赛动物学教学课件 第十五章 圆口纲

嗅觉:外鼻孔通一圆形嗅囊,囊后壁有嗅觉 细胞分布,囊下部向后突起一个鼻垂体囊, 穿过基板上脑垂体孔止于脊索前端腹面, 垂体囊壁细胞部分分化为腺垂体。
6、循环系统
心脏:一心房,一心室,一静脉窦,无动脉圆锥, 单循环。
动脉:心室发出1条腹大动脉—8对入鳃动脉—鳃囊 壁—8对出鳃动脉—背动脉根(向前发出一条颈动脉至头 部,向后汇合成1条背大动脉—到全身各部)。
静脉:前主静脉(1对),后主静脉(1对)共同汇 入总主静脉,然后注入静脉窦。有肝门静脉。血液红色, 红细胞有核。
缔组织肌隔。无水平隔,无轴上肌和轴下肌之分。
鳃囊、口漏斗、舌、眼等处有肌肉分化。肌肉分 节明显,W形,基本和文昌鱼相似;
❖ 4、消化:口漏斗、口、食道、肠、肛门, 舌齿突,肠内有纵行的黏膜褶和螺旋瓣;肝胰脏。
口腔
脊髓 脊索 食道 肝脏
心脏
❖ 5、呼吸:咽后部有一盲管——呼吸管, 两侧有7对鳃囊;
呼吸管


外鳃孔
成 体
鳃囊 鳃骨
过鳃横切图
口腔 缘膜
外鳃孔
口 舌 鳃
鳃囊
呼吸管
七鳃鳗头部腹面与鳃囊
盲鳗的外鳃孔不直 接与外界相通,而是 经出鳃管通向一条总 出鳃管,开口于头后 方,体表只见一对外 鳃孔。无呼吸管,内 鳃孔开口于咽壁。
3、唾腺
七鳃鳗眼眶下方,口腔后侧有一对 “唾腺”以细管直通舌下,分泌物为抗 凝血剂,阻止动物创口血液凝固。
文昌鱼的循环系统
7.排泄系统:
幼体为前肾,成体为中肾。与生殖系统无联系。
盲鳗:幼体前肾小管按体节排列纵贯全身,与前肾 导管相通,前肾导管开口体表。成体:身体前部肾 小管退化形成头肾,中部以后肾小管的肾口消失, 此时的肾小管构成中肾,前肾导管称中肾导管。

普通动物学第15章圆口纲

普通动物学第15章圆口纲

口腔
舌肌 缘膜 咽 鳃裂 心脏
图15-6 七鳃医鳗学课的件p内pt 部结构
脊髓 脊索 食道 肝脏
16
医学课件ppt
17
医学课件ppt
18
生活史
图15-10 七鳃鳗的生活史
幼体—沙隐虫(Ammocoete):自由生活3-7年
医学课件ppt
19
医学课件ppt
20
神经系统
脑:大脑、间脑、中脑、小脑、延脑
皮肤褶

上颌板 侧齿
15
-2
下颌板



鳃裂



外鳃道

鳃囊

围鳃腔

鳃间隔


内鳃道

呼吸管
医学课件ppt
6
医学课件ppt
7
医学课件ppt
8
医学课件ppt
9
肌节呈 形
医学课件ppt
10
骨骼
眶下软骨 嗅囊 听囊
弧片



舌下软骨
鳃笼
图15-5 七鳃鳗的骨骼
医学课件ppt
脊索 围心软骨
11
医学课件ppt
23
第三节 分类概述
1、七鳃鳗目(Petromyzoniformes)
有吸附型口漏斗和角质齿;鳃囊7对,分别向体外 开口;内耳有2个半规管;成体半寄生生活,幼体 独立生活。
2、盲鳗目(Myxiniformes)
无背鳍和口漏斗;眼退化,隐于皮下;鳃囊6-15对, 多以一共同开口通体外;内耳仅具1个半规管;体 内寄生生活。
医学课件ppt
12
医学课件ppt

第十五章圆口纲

第十五章圆口纲

听神经
菱状窝 延脑 延脑
背面观
腹面观
七鳃鳗的脑
(8)感觉器官
1、嗅觉器官 2、听觉器官 3、视觉器官 1个外鼻孔 具内耳,2个半规管 1对眼、松果眼、顶体
4、侧线
(9)泄殖系统
有了集中的肾脏和集中的生殖腺
肾脏:1对
生殖器官:雌雄异体,生殖腺1个(盲鳗雌雄同体)
二、圆口纲的特征
(一)原始特征(与其它脊椎动物相比较而言) 1、无上下颌 2、无成对附肢 3、终生保留脊索 4、肌肉保持原始的分节 5、排泄系统和生殖系统关系不密切
附:我国圆口动物分种检索表
1 ( 6 )无口须,口呈漏斗状吸盘。眼在成体 发达,鼻孔位于头背面; 2(3)两背鳍连续… … …雷氏七鳃鳗; 3(2)两背鳍分离; 4(5)下唇板齿9—10枚…… 东北七鳃鳗 5(4)下唇板齿6—7枚…… …日本七鳃鳗 6(1)具口须,口不呈漏斗状吸盘,眼埋于 皮下,鼻孔位于吻端……蒲氏粘盲鳗
四、七鳃鳗的生活史
1、成体生活在江河或海洋 2、溯河而上或由海入江繁殖 3、自由游泳的幼鳗
4、变态(3-7年)
5、成体经数月的半寄生,发育到性成熟
口→呼吸管→内鳃孔(7对) → 鳃囊(7对) →外鳃孔(7对) 成体与幼体不同:外鳃孔 ﹤=﹥鳃囊 盲鳗与七鳃鳗不同:外鳃孔不直 接与外界相通 囊鳃:七鳃鳗等圆口动物的鳃。 鳃丝由内胚层演变而来,因鳃 丝只着生于由鳃裂膨大而成的 鳃囊内壁,故称这种鳃为囊鳃。
(6)循环系统
前 心 肝 后 腹 鳃 主 房 静背 主 入 出 大裂 脉大 静 鳃 鳃动 静 动 动 动脉 脉心静 脉脉 脉 室脉
肠 动 脉


肠 下 静 脉
尾 静 脉 和 尾 动 脉

第15章圆口纲

第15章圆口纲
22
水流→口腔→呼吸道→内鳃孔→鳃囊 ↓↑
外鳃孔(7个) ↓↑ 水流
23
七鳃鳗与文昌鱼的比较

文昌鱼
七鳃鳗
生活方式 海水
海水或淡水
外形 皮肤 骨骼
无头无附肢
有头无成对附肢
表皮单层细胞,真皮不明显
表皮多层细胞,真皮多层细 胞
脊索终生存在,无骨骼 具雏形脊椎骨和不完整头骨
循环
无心脏,无血细胞
有心脏,有血细胞
但由于生活方式所限,眼不发达,仅有感光作用。
16
排泄系统 ■ 具集中的肾脏和生殖腺。 ■ 肾脏1对,呈长条形。成体为中肾,胚胎期为前
肾。 ■ 盲鳗成体仍保留前肾,雌雄异体,无生殖管道。
生殖系统 ■ 雌雄异体,生殖腺单个,无生殖管道。 ■ 成熟的精子和卵子进入体腔,经泄殖孔排出体外。
17
脑颅不完整:在脑颅的左右耳囊软骨之间有一联 耳软骨,除此外均覆有纤维组织膜,相当于高等 脊椎动物颅骨在胚胎发育的早期阶段。
7
⑥生殖器官极为特殊,在结构上是雌雄同体。幼体 生殖腺前部是卵巢,后部是精巢,如前端发达、 后端退化则为雌性,反之则为雄性。这在脊椎 动物中是绝无仅有的。
⑦无变态,受精卵直接发育成幼鳗。 ⑧体液与海水等渗。成体仍保留前肾。
代表动物——盲鳗(Myxine glutinosa)
8
2、七鳃鳗目(Petromyzoniformes)
14
口漏斗:位于七鳃鳗的头部腹面,周边生 小穗状皮褶,内壁有角质齿。
盲鳗无口漏斗。
15
背神经管分化为脑和脊髓,脑分化为大脑、间脑、 中脑、小脑和延脑5部分,排列在一个平面上。
感官:有集中的感觉器官。 嗅觉器官为单个的外鼻孔; 听觉器官仅有内耳的前、后半规管(盲鳗仅具1个

圆口纲【高中生物奥赛讲座专题06】

圆口纲【高中生物奥赛讲座专题06】

2.原始性特征 (5)肌肉保持原始分节现象
2.原始性特征 (6)生殖腺单个,无输出导管
生殖器官:雌雄异体, 生殖腺1个
3.特化特征 (1)七鳃鳗具 有不能关闭 的口漏斗, 口漏斗的内 壁和舌的尖 端具角质齿, 利于寄生生 活。

口腔 舌
缘膜 鳃
七鳃鳗头部腹面与鳃囊
外鳃孔 鳃囊
呼吸管
3.特化特征 (1)七鳃鳗具 有不能关闭 的口漏斗, 口漏斗的内 壁和舌的尖 端具角质齿, 利于寄生生 活。
(一)圆口纲动物的基本特征 1.进步特征 (3)具心脏 为1心房、1心室、 1静脉窦组成, 血液中已有红细胞, 单循环
(一)圆口纲动物的基本特征 2.原始性特征 (1)没有成对的 附肢(只有奇鳍 而没有偶鳍)。 具原型尾。
七鳃鳗
鱼鳍分为奇鳍和 偶鳍, 奇鳍有背鳍、臀 鳍和尾鳍, 偶鳍有胸鳍和腹 鳍
无背鳍和口漏斗;眼退化,隐于皮下;鳃囊6-15对, 多以一共同开口通体外;内耳仅具1个半规管;体 内寄生生活。
(三)无颌类的起源和演化
1太古代 :最低等原始生物产生 2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 海生无脊椎动物时代
3泥盆纪 :鱼时代
4石炭纪―二迭纪: 两栖动物时代
5三迭纪―侏罗纪―白垩纪: 爬行动物时代
6第三纪 :哺乳动物时代 7第四纪 :人类时代
动 物 学·脊椎动物
六、圆口纲
六、圆口纲
现存脊椎动物中最原始的一纲:
栖息于海水或淡 水中,营半寄生 回寄生生活。 外形似鱼而非鱼, 未出现上下颌, 因而称无颌类。 有一个圆形的口 吸盘,故由称圆 口类。
(一)圆口纲动物的基本特征 1.进步特征 (1)有脑的分化及保护脑的软骨性脑盒: 脑:大脑、间脑、中脑、小脑、延脑 中枢神经 脊髓

普通动物学第十五章 圆口纲

普通动物学第十五章  圆口纲

第十五章圆口纲是现代脊椎动物中最低等、无成对偶鳍和上下颌的种类,称无颌类。

现生七鳃鳗和盲鳗两类。

常称古生代无颌类为甲胄鱼,现存种类为圆口类。

一、外形1、体鳗形,分头、躯干和尾。

2、皮肤裸露,具单细胞粘液腺3、无成对偶鳍,具奇鳍4、头侧具眼1对,无眼睑;眼后鳃裂1-16个(七鳃鳗为7个)5、单鼻类,具退化的感觉器官——松果眼和顶体6、具口漏斗(盲鳗无),体侧和头部腹面有感觉小窝7、肛门位于尾基部,肛门后有一泄殖乳突二.内部结构1、表皮:由多层细胞组成,2、有单细胞腺体,润滑表皮。

2、骨骼系统:1)颅骨:由前背软骨、3、后背软骨、前侧软骨、后侧软骨等组成。

2)口吸盘骨:软骨环。

3)咽骨:由9对垂直排列的弯曲的鳃弓和4对纵软骨带组成,称为鳃笼。

4)背鳍和尾鳍:软骨鳍条组成。

3)肌肉为弓形(或横W形)肌节及肌隔组成。

4)消化系统:口通入短的口腔,口腔向后通向背、腹两条管道,背方为食道,腹面为呼吸管。

胃未分化,肠管内有粘膜褶及螺旋瓣(盲沟)。

胃的下方有肝脏,左右两叶。

9)生殖系统:雌雄异体(七鳃鳗)或同体(盲鳗),生殖腺单个,无生殖导管,体外受精。

三、分类1、七鳃鳗目:有口漏斗和角质齿,鼻孔在两眼中间的前方,鳃囊7对,内耳有2个半规管,发育有变态。

七鳃鳗是一种寄生生活的鱼类,对渔业的危害很大。

1913年进入美国五大湖,40年代危害大湖里的鳟鱼,产量由3900吨下降到12吨。

2、盲鳗目:寄生生活,无背鳍和口漏斗,口位于身体的前端,有4对触须,鼻孔开口于吻端,鳃孔1-16对,内耳有1个半规管,发育无变态。

四、原始特征1、缺乏主动捕食的上、下颌2、无成对偶鳍3、终生保留脊索4、脑颅由软骨底盘、嗅软骨囊、耳囊软骨及支持口漏斗和舌的一些软骨构成5、肌肉为弓形肌节及肌隔组成6、心脏由静脉窦、一心房、一心室组成,无肾门和总主静脉7、胃未分化,肠管内有粘膜褶及螺旋瓣(盲沟)8、雌雄异体(七鳃鳗)或同体(盲鳗),生殖腺单个,无生殖导管,体外受精9、五部脑在同一平面,小脑与延脑未分离,内耳具1或2个半规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4 圆口纲总结
1. 原始性特征
① 终生保留脊索 ② 无颌类;单鼻孔 ③ 无真正的齿,只有表皮形成的角质齿 ④ 无成对附肢,尾鳍原尾型 ⑤ 肌肉分化少,保持原始的肌节排列 ⑥ 松果眼 ⑦ 虽5个脑泡,但在一个平面
2. 进步而又不完善的特征
① 皮肤的表皮细胞由多层上皮细胞组成 ② 出现雏形的脊椎骨; ③ 神经管已经分化为脑和脊髓,脑分化为5部分,但脑
• 呼吸系统
呼吸管和鳃囊;
幼体自由生活,呼吸方式由口 腔进水,经内鳃孔于鳃囊完成气 体交换后,从外鳃孔流出;
成体吸附或钻入鱼体内,水流 的进出都通过外鳃孔。
• 神经系统和感官
脑已分化为5部分:大脑、间脑、中脑、小脑、延脑; 但5部分排列在同一平面,无任何脑弯曲;
嗅觉:单鼻孔 规管;
各部分排列在同一平面上; ④ 有集中的感觉器官,但鼻孔单个,内耳(平衡)仅
有1或2个半规管;具松果眼和顶眼; ⑤ 有头类,但头骨由软骨组成,不完整,没有顶部; ⑥ 出现了心脏,血液中已有红细胞,单循环; ⑦ 有集中的肾脏和生殖腺,但生殖腺单个,
无生殖导管。
3. 特化性特征
① 圆口 具吸附性口漏斗和角质齿的舌
15. 圆口纲
为什么圆口纲是最原始的脊椎动物?
1. 原始性特征 2. 进步而又不完善的特征 3. 特化性特征 生活史
14 圆口纲
无颌类:圆口纲动物是现存的脊椎动物中最原
始的一类,没有上、下颌;具有圆形口吸盘。 生活在海洋或淡水中,寄生或半寄生生活。
14.1 代表动物——东北七鳃鳗
• 外形
头、躯干、尾; 表面光滑无鳞,富黏液; 单鼻类:头顶部两眼之间有单个鼻孔; 口漏斗:吸盘式构造,附生口触须具吸附功能 ;内壁有角质齿; 2个背鳍,原尾型尾鳍;
• 骨骼和肌肉
终生保留脊索;代表了雏形的脊椎骨; 没有完整的软骨脑颅,相当于脊椎动物头骨胚 胎发育的早期阶段; 具软骨鳃篮:横向和纵向弯曲的软骨条组成; 无成对的偶鳍; 不具上、下颌;肌肉原始:肌节按体节排列。
• 消化系统
适应半寄生生活而特化; 以角质齿锉破鱼体,吸食血肉; 口腔内特殊腺体分泌物使寄主创口血液不凝固; 无胃的分化,食管接通肠; 肠内有黏膜褶,可增加吸收面积。
② “唾腺”分泌抗凝血剂 ③ 呼吸器官为呼吸管和鳃囊 ④ 皮肤裸露,分泌黏液,利于流水
视觉:眼已经具有脊 椎动物眼的基本结构,但 由于适应半寄生而退化;
侧线:体表两侧有感 觉细胞群,位于纵行的浅 沟内;感受水流
14.2 圆口纲分类
① 盲鳗目:体内寄生,海生,直接发育 ② 七鳃鳗目:半寄生,淡水、海水,间接发育;
幼鳗和文昌鱼很像;
14.3 圆口纲的起源和进化
共同的无颌类祖先
甲胄鱼 圆口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