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自然资源复习学案
第三章《中国自然资源复习教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养成正确对待考试和养成良好的复习习惯。
教学重点
1.自然资源及其主要类型。
2.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及利用和保护。
3.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及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而建设的大型工程。
教案号
17
授课教师
李艳君
课题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自然资源及其主要类型。
2.说明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
3.说明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及其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4.说明我国为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而建设的大型工程。
5.归纳我国的资源国情特征,提高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源的意识。
过程与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复习自然资源的基本方法和答题技巧
教具
自制课件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检测
教学过程
出示目标
2分钟
梳理框架
13分钟
合作探究
5分钟
展示学习目标
学生依据学案中的基础知识导航梳理框架。
出示学案中练习题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讨论交流
巩固练习
20分钟
检测学案中的练习题
板书设计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
一.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二.土地资源
三、水资源
教后反思
成功之处:
1.展示学习目标,学生齐读教师详细解读明确学习目的。
2.先让学生自已完成本章的知识框架,完成之后利用2分钟时间组内汇总答案统一,分组进行汇报。知识框架使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更加系统。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复习导学案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复习导学案使用人:_____ 初三___班主备:审核_ 备课5月28日上课5月日学习目标:见中考辅导书第57页重点、难点:考点梳理,插缺补漏学法指导:运用数据、资料,结合读图,教材分析总结。
课型:复习课时:1课时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自主学习(5---10分钟).第一节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目标1举例说出什么是自然资源以及主要类型1.下列属于自然资源的是:() A.布匹 B.煤炭 C.钢材 D.水泥2.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能够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属________资源;还有些自然资源,总是用一些就少一些,是________资源。
人们对可再生资源的保护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我国自然资源状况的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节土地资源目标1运用资料分析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利用类型、分布特点。
1.根据土地的用途和利用状况,可将土地资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等。
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为农业用地,_______为非农业用地。
2.(1)我国耕地、林地占全国土地面积的,难利用的土地占全国土地面积的。
我国所有的土地利用类型中,占的比重最大。
比例。
3.(1)我国耕地主要分布于我国的__________部。
(2)我国森林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地区。
(3)我国草地主要分布在_____部_____地区。
(4)不利于人类开发和利用的土地资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种类,这些类型多分布于我国的______部。
(5)我国耕地、林地、草地资源分布不均的主要原因是( )A.各地开发历史长短不同B.受光热、水、地形等自然条件的影响C.各地的人口密度不同D.各地的生产方式不同(5)连线耕地高原季风区湿润区半湿润区山地林地平原非季风区干旱区半干旱区丘陵草地盆地(6)我国的耕地类型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两种类型。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复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主要介绍了我国自然资源的种类、分布、利用和保护。
本章内容是学生理解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情况和自然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为进一步学习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自然资源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分析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方面还缺乏深入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实际案例中分析自然资源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对自然资源保护的意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自然资源的种类、分布、利用和保护;学会分析自然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学生对自然资源的珍惜意识,提高学生对自然资源保护的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自然资源的种类、分布、利用和保护。
2.难点:自然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自然资源保护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使学生了解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2.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提高学生对自然资源保护的认识。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
2.案例材料:我国自然资源利用和保护的案例。
3.投影仪:用于展示案例材料和教学PPT。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我国自然资源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自然资源?自然资源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重要性?2.呈现(10分钟)介绍我国自然资源的种类、分布、利用和保护。
通过案例材料,使学生了解自然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每组选一个案例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4.巩固(10分钟)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组进行评价。
《中国的自然资源》复习学案

《中国的自然资源》复习学案学习目标:课前预习案【学法指导&使用说明】1、限时20分钟,独立完成2、查阅地图册和相关资料,填写相应知识点3、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识出来,并填写到“我的疑问”处。
一.自然资源概述1.基本特点:(1)总量丰富(2)类型多样(3)人均不足(4)破坏严重(5)分布不均1.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特征(1)总量多(河流年径流量居世界第6位),但人均量少(我国的人均河川径流量为2600立方米,世界人均为11000立方米,占世界人均值的1/4,居世界第88位);(2)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从东南向西北减少(由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决定);(3)我国水量资源的时间分配特点:夏秋季多,冬春季少,季节变化大;(4)我国水资源的河流分布:由河流的径流量来决定,长江水资源最丰富;(5)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特点的评价:一是与土地资源的配合不佳,我国的水资源是南多北少,而我国的土地资源是北多南少,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二是与煤、铁、石油资源的配合不佳,影响工业的发展。
2.水能资源(1)蕴藏总量:6.8亿千瓦,世界第一。
(2)分布地区:70%在西南三省和西藏;长江水系最多,其次是雅鲁藏布江水系、黄河水系。
(3)主要电站:葛洲坝,龙羊峡及三峡。
四.土地资源1.总特点:类型多样;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林地比重小,难利用2.主要地形的土地利用类型及原因(在土地利用类型上,平原以耕地为主,高原以草地为主,而山地则以林地为主。
)(1)平原以耕地为主是因为平原地势低平,有利于耕作灌溉,而且我国大部分平原地处东部季风区,夏季降水丰沛,多为湿润地区,水热条件配合较好,有利于发展耕作业(降水在800mm以上为水田,以下为旱地);此外,平原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历史悠久,交通方便,更有利于农业发展。
所以,平原的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为主。
(2)高原以草地为主是因为高原地势高且表面较平坦,地处半干旱和干旱地区,年降水量多在400毫米以下,利于牧草生长(400mm以下为草甸,300mm以下草原,200mm以下荒漠草原,50mm以下荒漠)。
中国地理《中国的自然资源》导学案

学案13 中国的自然资源(一)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我国矿产资源的特点。
2、我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的主要分布地区。
3、根据各类资源分布图,分析说明该类资源地区分布的特点,并能结合相关自然因素分析其形成原因。
【学习过程】一、矿产资源(一)煤炭我国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南方除省外,几乎没有大煤矿分布。
其我国大陆上已开发的油田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地区。
海上油气区包括东南沿海大陆架和南海海域。
快速经济发展对石油需求量剧增,我国已在上个世纪90年代成为石油净进口国。
(三)天然气主要分布在、柴达木盆地、及东部浅海大陆架地区。
(四)非能源矿非能源矿包括:)有色金属矿:(储量少)(3)贵重金属矿:、银等;(4)稀有金属矿:稀土矿,分布于内蒙古的(储量世界第一);(5)非金属矿:、钾盐、菱镁矿、石棉、石墨等。
总结:我国矿产资源的特点。
①矿产资源总量,种类;②分布广泛,相对;③伴生矿多,某些重要矿种贫矿多、富矿少;④人均占有量,浪费严重,利用率低;⑤日渐枯竭。
二、其他能源资源1、风能思考:归纳我国风能较丰富区的空间分布特点,分析这些地区风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例:我国可开发风能超过10亿千瓦,风能是我国潜力巨大的新能源。
图为我国风能资源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问题:(1)我国_ _、__等地区(填出二个省级行政单位)为风能资源丰富区。
从整体上看,我国风能资源最丰富的季节是_________。
(2)简述甲地区风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3)乙省工业、经济发达,大力发展风电的生态环境效益主要是可减少大气中的_危害。
(4)试从资源、经济两角度,分析乙省大力发展风力发电的主要原因。
(5)简述乙省大力发展风电的生态环境效益。
2、太阳能思考:找出我国太阳能最丰富地区和最贫乏地区分别在哪里,并分别分析其原因。
3、地热能地热资源的分布与、岩浆运动、火山、活动等密切相关。
我国的高温地热资源主要集中分布在环太平洋地热带通过的,以及地中海-喜马拉雅地热带通过的西藏南部和云南、四川西部。
中国的自然资源复习学案

八年级地理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复习学案【学习目标】1 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特点,举例说明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区别。
2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类型特点,分布规律及区域差异。
理解我国的土地国策。
3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解决措施,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4 读图说出我国海洋资源的类型,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保护海洋资源的必要性。
【复习重、难点】1 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
2 中国土地资源的国情,类型、分布特点及区域差异。
3 中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解决措施。
【复习方法指导】:复习方法或复习注意事项等中国的各种自然资源在课本中,是按资源的分布规律、利用中的问题、解决措施来编排的。
这一部分考查题型多以选择题和材料分析题为主。
关键是考察基础知识、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因而学习时,应注重这些知识点与地形、气候、河流等要素的联系,结合现实状况,灵活分析把握要点,加强对基础知识的分析理解,与社会发展要求结合起来,提高答题正确率。
一般出题方式为:出示漫画、材料、图片等,分析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学习过程】(包括五部分)一、构建知识结构概念: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自然资源主要类型: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自然主要特征:可拓展性、有限性资源可再生资源概况按照资源能否再生概念、类型、开发利用或恢复的特性非可再生资源人多地少土地的重要性:基本国情------人多地少中国的耕地:比重偏小,数量有限土地类型齐全林地:比重偏小,覆盖率低资源草地:比重大,居世界前列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较大耕地区域差异明显空间分布不平衡林地主要分布地区草地东部季风区土地生产力差别大西北部内陆青藏高原区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耕地林地----- 存在的问题-----相应的措施草地知识点2.举例说明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区别及利用原则。
下列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①石油②水资源③土地资源④太阳能⑤天然气⑥小麦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④⑤⑥知识点3.通过教材P66的活动1、2,归纳“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把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作为基本国策其原因是:()A土地资源不可再生B土地资源分布不均C土地资源总量不多D人口多耕地少知识点4.据“土地资源构成图”和“土地资源分布图”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类型特点,分布规律。
人教版初二地理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复习学案

人教版初二地理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复习学案【知识框架】【中考热点】热点一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命题剖析本考点是中考常考的内容之一,是中考命题的重点和热点,尤其是对自然资源维护的考察,更是重中之重。
考察方式以选择题为主,多结合关于资源、环境的时势或许漫画停止命题。
本考点包含的主要知识点有:自然资源的定义、分类,自然资源的现状,浪费和维护自然资源的措施等。
例1 [衡阳中考] 以下自然资源中,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A.石油B.铝土矿C.水D.自然气解析可再生资源是指被人类开发应用后,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许可以重复应用、循环运用的自然资源,如气候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等。
答案C例2 [南充中考] 图示漫画«自毁家园»通知我们的道理是〔〕A.靠山吃山B.合理应用水资源C.砍树拓荒,扩展耕空中积D.维护森林资源,保护人类家园解析该漫画反映了人类乱砍滥伐等不合理的生活方式,致使少量森林被毁,环境好转,形成泥石流等灾祸发作,因此漫画通知我们要维护森林资源,保护人类的家园。
答案D例3 [宿迁中考] 以下行为契合〝从点滴做起,共建浪费型校园〞建议的是〔〕A.洗濯物品过量用水B.就餐时经常运用一次性餐具C.节日时少量运用纸质贺卡D.随手关灯,人走灯熄解析随手关灯,人走灯熄,浪费了电能,契合〝浪费型校园〞建议;过量用水、运用一次性餐具、运用纸质贺卡都糜费了资源,不契合〝浪费型校园〞建议。
答案D热点二土地资源命题剖析我疆土地资源的构成、散布和应用是中考命题的重点和热点内容,题型以选择题为主,经常结合我疆土地资源构成图、土地资源散布图及有关土地资源应用的漫画,还有国度对土地资源维护的热点资料等外容停止考察。
例4 [怀化中考] 读中疆土地资源构成图,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土地资源总量丰厚,人均充足B.土地资源类型不完全C.难以应用的土地比严重,后备耕地资源缺乏D.耕地、林地比严重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我疆土地应用类型完全,耕地、林地比重小,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因此人均耕地资源较少。
八上《中国的自然资源》复习教案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复习教案【本章考点】1.我国的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是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2.我国主要矿产资源的名称及分布地区3.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及分布4.我国水资源空间和时间的分布。
5.我国海洋资源。
【典型例题精讲】[例]读我国西部部分地区图,回答:(1)从图中所提供的信息,分析本区工业发展的条件。
(2)在图中未显示出的发展条件还有哪些?(试举两条)(3)从农产品为工业提供原料,工业布局接近原料产地原则的角度,A省区可以在其北部建立______工业部门,其南部可以建立______工业部门。
(4)你认为制约本地经济发展的主要自然和经济因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
(5)为了开发本地丰富的油气资源,国家正在筹建规模很大的“西气东输”工程,试述该工程建设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命题意图】本题第(1)、(2)问,旨在考查学生的地理基本技能,即从图中获取地理信息(包括显性地理知识和隐性地理知识)的能力;第(3)问意在建立农业生产与工业布局的相互影响和联系,知识跨度在高中地理第8、9两章;第(4)问将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结合,从更广阔的背景上考查学生对该地环境的整体认知;第(5)问有一定的开放度,但问题的思维指向是明确的,即“一线两点”,其思维线索为:起点沿线终点。
【易错分析】不会从图中获取地理信息是此题易出错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分析问题不全面也是易出错的原因。
【解题思路】①对起点的意义:开发西部地区的油气资源,发展那里的经济建设,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②对终点的作用:缓和东部地区的能源供应紧张状况,改善能源消费结构;③对沿线的影响:带动沿线省区相关产业的发展。
【答案】(1)能源充足,如水电、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丰富,如有色金属、盐等(2)交通便利,旅游资源丰富,农业原料充足等(任两条即可)(3)甜菜制糖棉纺织(4)气候干旱和基础设施差(5)略【学法指导】这部分需要复习掌握的考点有:我国自然资源的特征,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及土地资源的利用原则,我国矿产资源的特点,各种矿产资源的分布地区,我国丰富的海洋资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的自然资源复习学案
识记:掌握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基础知识:
重点是土地资源、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存在问题及措施(以下基础知识)
能力:图文结合,提高读图、记图与析图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通过复习知道我国自然资源概况及分布,树立正确的资源观。
【基础知识提纲】:
一、自然资源概况
1.定义:
气候资源
水资源
分类土地资源
生物资源
海洋资源
矿产资源石油、天然气
2.
3. 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
自然资源数量:既是丰富的又是不足的
的基本特征质量:各个地区有差异的
分布:具有集中性但一般是不均匀的
状况:是不断变动的
4.油田:、、、、、、、
主要矿产地煤矿:、、、、、、、、、
(记图中铁矿:、、、、、、、
产地的位置)有色金属:、、、、、、、、、
5.我国年太阳辐射量分布的规律及原因,最多的地区是,最少的地区是。
二、土地资源
1.重要性:人类生存最基本的自然资源;基本国情:;主要特点:类型,面积较广,比重大;、比重小;的土地比重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2. 耕地:区的和地区
空间分布:林地:天然林地:林区(最大的天然林区)和林区(第二大林区)不均衡人工林和次生林:林区(最大的经济林区)
草地:北方干旱和半干旱的高原和山地及青藏高原区
难利用的土地:干旱荒漠和高寒荒漠
3. 质量差别大东部季风区北方:旱地
南方:
西北内陆:
青藏地区:
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乱占耕地,耕地减少基本国策:
4.土地存在问题滥伐森林,陡坡开荒,森林资源减少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
与措施(看学案超载放牧,毁草开荒,草场退化
5.“三北”防护林工程是我国第一个大型林业生态建设工程,国际上称之为“中国的绿色长城”,被称为生态工程之首。
“三北”指、、,作用是防风固沙。
三、水资源与海洋资源
1.水资源的特点:总量不少,人均占有量很低
2.空间分布特点:、,根据水资源的供需状况,从南到北可分为丰水带、多水带、、、。
(看课本图)
3.
合理利用
、
4.水危机:华北地区自然原因:降水较少,且集中在夏秋季,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
缺水最严重人文原因: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并且水污染和水浪费严重
5.南水北调:将流域的水调入缺水的、地区。
东线利用的天然航道,将、、、流域联结起来。
6.主要水电站:长江上:、、二滩水电站
(记住位置)黄河上:、、、
四、海洋资源
1、多样的生物资源
四大海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大渔场:_____ ___渔场,___ ___渔场、________ __渔场和___ __渔场。
其中属于_____海的___ ___渔场最大。
我国主要海水养殖品种有、、______、扇贝、鲍鱼、牡蛎等
2、丰富的矿产资源:大陆架矿产(石油和天然气),滨海砂矿
3.巨量的化学资源:
四大盐场:渤海西岸的___ ___盐场(最大)、盐场(黄海)、布袋盐场、海南的_____ ___盐场(记住图中位置)。
我国海盐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其中的85%集中分布在______以北的北方盐区。
4.利用和保护“蓝色国土”
(1)面临问题:海洋______频繁、局部海域__________加剧、近海______资源衰竭
(2)海洋污染:我国海洋总污染量的80%来自于陆地,其中______污染最为严重。
(3)______:又称红潮。
发生后,赤潮会始海域大面积______,并释放大量的有害气体和______,严重污染海洋环境。
(4)海洋保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