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太阳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人造太阳]《人造太阳》阅读答案-V1
![[人造太阳]《人造太阳》阅读答案-V1](https://img.taocdn.com/s3/m/96ff69eb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9a.png)
[人造太阳]《人造太阳》阅读答案-V1
人造太阳是近年来备受瞩目的科技项目,它被广泛认为是未来清洁能
源的主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人造太阳。
一、人造太阳的原理
人造太阳是通过核聚变技术产生能量,具体而言,就是将氢原子聚变
成氦原子释放出巨大能量的过程。
通过模拟太阳内核的高温高压环境,让氢原子在磁场和惯性力的作用下发生聚变,产生能量。
二、人造太阳的优势
相较于目前主流的核裂变技术,核聚变技术具有以下优势:
1. 燃料常见:聚变燃料是氢和氦,这两种元素在地球上非常常见,而
核裂变燃料则需要稀有元素。
2. 安全性高:聚变反应不会产生核废料和温室气体,不会对环境产生
污染。
3. 能量密度大:核聚变技术可以在小型反应堆中产生大量的能量,可
以满足城市能源需求。
三、人造太阳的挑战
尽管人造太阳有很多优势,但想要实现核聚变技术商业化仍然存在许
多挑战。
1. 技术难题:核聚变技术需要高温高压环境、可控核燃烧等复杂技术,至今仍没有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
2. 成本高昂:人造太阳需要庞大的设备和高昂的运行成本,商业化进
程严重受制于技术和成本。
3. 安全问题:虽然核聚变反应更加安全,但对于容错性和人为失误的
考虑必须更加谨慎。
总体而言,人造太阳作为未来清洁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阔的发
展前景。
但我们需要看到的是,商业化进程需要经过长时间的技术攻
关和成本优化。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进步,人造太阳将成为
创造清洁世界的重要利器。
2024年山东烟台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2)

2024年山东烟台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3.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4.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5.写在试卷上和答题卡指定区域外的答案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五一前夕,某学校举行了春季运动会,下列数据中你认为符合实际的是( )A. 男子立定跳远的成绩为6.8mB. 女子跳绳的成绩为每分钟360个C. 男子100m的成绩为15.5sD. 女子铅球的成绩为45m2.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站在湖边的小明看到清澈的水中鱼儿在云中游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看到的水中的鱼是实像B. 看到的水中的云是实像C. 看到的水中的云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D. 看到的水中的鱼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3.A. 悠扬的钟声是由空气的振动产生的B. 用相同的力敲击大小不同的钟,发声的音调不同C. 敲钟时,用力越大,钟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越大D. 通过钟声判断钟是否破损,利用了声可以传递能量4. 生活中很多现象都蕴含着物理奥秘,对以下生活实例解释正确的是( )A. 夏天向地面洒水可以降温,是因为水蒸发吸热B. 打扫卫生时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C. 高压锅的原理是通过增大气压使液体的沸点降低D. 冬天搓手取暖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5. 霜、雾、露、雪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现象,下列关于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B.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C. 露的形成是升华现象,需要吸热D.雪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6. 原地纵跳摸高是同学们经常玩的游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游戏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A. 在离地前的起跳过程中,地面对人的支持力大于人对地面的压力B. 在离地前的起跳过程中,地面对人的支持力小于人对地面的压力C. 在离地后的上升过程中,人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D. 在落地前的下降过程中,人的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增加7.乒乓球被称为中国的“国球”,深受同学们喜欢。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课内阅读练习试题(含答案)

9.《竹节人》节选1.我们小时候的玩具,都是自己做的,也只能自己做。
A只要有一个人做了一件新鲜玩意儿,大家看了有趣,很快就能风靡(mí mǐ)全班,以至全校。
……2.那一段时间,妈妈怪我总是把毛笔弄丢。
而校门口卖毛笔的老头则生意特别好。
教室里的课桌破旧得看不出年纪,桌面上是一道道豁(huōhuò)开的裂缝,像黄河长江B,一不小心,铅笔就从裂缝里掉下去了。
……3.仔细想来,那个发明竹节人的家伙,准也是坐这种课桌长大的。
C……4.将鞋线一松一紧,那竹节人就手舞之、身摆之地动起来。
两个竹节人放在一起,那就是搏斗了,没头没脑地对打着,不知疲倦,也永不会倒下。
……5.竹节人手上系上一根冰棍棒儿,就成了手握金箍棒的孙悟空,号称“齐天小圣”,四个字歪歪斜斜刻在竹节人背上,神气!6.找到两根针织机上废弃的钩针,装在竹节人于上,就成了窦尔敦的虎头双(钩钓)。
把“金钩大王”刻在竹节人的胸口,神气!7.用铅皮剪一把偃月刀,用铁丝系一绺红丝线做一柄蛇矛,给那竹节人装上,再挖空心思取一个更威风、更吓人、叫得更响的名号。
8.破课桌,俨然一个叱(咤诧)(zhàchà)风云的古战场。
D9.还有同学①,想②,给竹节粘上一个橡皮擦雕成的脑袋,做一套纸盔甲。
一有机会,便③招呼大伙儿来观摩。
谁知④,中看不中用,没打几个回合,那粘上的脑袋连盔甲被它自己手里的大刀(磕嗑)飞了,于是对方大呼胜利。
……10.黑虎掏心!泰山压顶!双龙抢珠!11.咚锵咚锵咚咚锵!咚咚锵!……12.只见老师在他自己的办公桌上,玩着刚才收去的那竹节人。
双手在抽屉里扯着线,嘴里念念有词,全神贯注,忘乎所以,一点儿也没注意到我们在偷看。
1.在文中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读音或字。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1)挖空心思: (2)叱咤风云: . 3.文中空白处应填入的成语依次是()-()-()-()A. 弄巧成拙B. 别出心裁C. 技高一筹D. 得意扬扬4.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A.找近义词:盛行()绞尽脑汁()B.找反义词:陈旧()沉默寡言()5.第5、6自然段末尾都有“神气”,这属于写法,这样写的好处是 . . .6.选文介绍了三种竹节人玩具的名号,前面两种分别叫“”“”,请你为后面一种取个名号。
[人造太阳]《人造太阳》阅读答案(1)
![[人造太阳]《人造太阳》阅读答案(1)](https://img.taocdn.com/s3/m/822b64b0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27.png)
[人造太阳]《人造太阳》阅读答案(1)近年来,“人造太阳”的话题越来越引人注目。
而当中,一部叫做《人造太阳》的纪录片更是向人们展现了人类在太阳能研究方面的伟大成果。
那么,我们该如何去理解这个话题,以及从这个纪录片中汲取一些什么启示呢?以下是我的一些思考:1. 人造太阳真的起到了太阳的作用吗?对于这个问题,我认为答案是否定的。
虽然“人造太阳”也能够像太阳一样持续释放出能量,但是与太阳相比,人造太阳所产生的能量数量还是有很大的差距。
而且,人造太阳的能量产生来自于聚变反应,也就是说需要消耗大量的燃料才能维持其持续运行。
相比较而言,太阳的能量则是通过核聚变反应产生的,而这种反应可以不断自我维持且产生的能量也是不可估量的。
2. 人造太阳的组成结构是什么?人造太阳主要是由两个关键部分组成,分别是“大真空室”和“量子井”。
整个系统运行的原理是:在大真空室内部通过注入氘气体,相互碰撞的氘原子会运动得非常快,速度甚至可以达到太阳内部的数倍,从而产生出极高的温度和压力,创造出核聚变的条件。
而“量子井”则是整个系统中特别重要的一个部分,它的存在能够极大地提高氘气体的浓度和密度,从而使反应能够更加高效和充分地进行。
3. 人造太阳的应用前景和价值是什么?人造太阳的应用前景和价值还是非常广泛的。
在能源领域,它可能是一种非常具有潜力的替代能源,因为它产生的能量非常巨大,且不会产生任何有害的副产品。
另外,在空间探索方面,它也能够大大提高载人航天的安全性,因为人造太阳可以模拟太阳的辐射环境,帮助科学家更加准确地研究空间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另外,它还能用于医疗和材料研究等领域,展现了其巨大的应用前景和经济价值。
总而言之,人造太阳无疑是代表了人类在科技上的伟大进步和变革,也为人类的未来注入了新的希望。
虽然人造太阳与太阳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但是我们仍然要对人类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充满信心,相信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
2021年中考人教版物理真题分类汇编——第21、22章 信息的传递、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答案+解析)

第21、22章信息的传递、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一.选择题(共25小题)1.(2021•十堰)5月30日,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与太空中的天和核心舱顺利实现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是我国航空航天科技的重大技术升级。
它们之间的信息传递是利用()A.电磁波B.次声波C.超声波D.光导纤维2.(2021•陕西)如图是一款磁悬浮蓝牙音箱,可实现与手机的无线信息传递,底座通电后,上面的磁体音箱就会在底座产生的磁场作用下悬浮起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音箱悬浮时在竖直方向受到两个力,即重力和磁场的作用力B.底座通电后能产生磁场,与电动机的工作原理相同C.音箱悬浮利用了同名磁极相互排斥D.无线信息传递利用的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m/s3.(2021•邵阳)“中国天眼”是一个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灵敏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能够接收到137亿光年以外的信号,2021年3月31日0时起,已向全球天文学家征集观测申请,“中国天眼”成为“世界天眼”,它所接收的信号是()A.超声波B.次声波C.电磁波D.以上都不是4.(2021•武威)中国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规模居世界首位,下列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A.太阳能B.石油C.煤D.核燃料5.(2021•邵阳)能量的利用要考虑可持续发展,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要考虑后人的需求,可再生能源是未来理想能源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下列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A.风能B.天然气C.石油D.煤6.(2021•自贡)关于信息的传递和能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能是广泛使用的一次能源B.手机通信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C.北斗卫星是利用超声波来进行定位的D.因为能量在转化过程中是守恒的,所以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7.(2021•临沂)2021年5月15日,我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稳稳降落在火星的乌托邦平原。
探测器经过借助火星大气进行气动减速等一系列减速措施后,再通过反推发动机进行动力减速,距离火星表面100m时,进入悬停阶段,完成精避障和缓速下降后抵达火星表面。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填空题1.阅读文段,根据语境填空。
如上图所示,在甲骨文中,“契”(qì)是会意字。
右边是一把刀,左边的丯(jiè)是草芥,合起来表示① 的意思。
楷书的“契”字增加“木”旁,表示这种契刻记事是以木条为材料的。
后来“木”误写成“大”,就成了今天的“契”字。
后引申为符契,又引申为相和、相投,如端木蕻良笔下,关东原野的土地和他的心就在热情的① (mòqì)里彼此呼唤。
“锲”的读音为① (A.qìB.qiè二选一),仍表示雕刻的意思,如闻一多先生① (词意:不停地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地钻研古代典籍,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
二、情景默写整理时,小柯发现唐诗和宋诗在题材内容上有些差别。
以此,他推断“百唠千声随意移,三、语言表达3.赏析标语。
柯桥瓜渚湖畔的樱花和郁金香成了本地网红,观赏者络绎不绝。
为此,公园新立一块标语牌——“郁你相遇,樱你而美”。
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四、名著阅读4.以下是小语对七下名著中“救助”情节的整合、圈点、批注,请结合相关名著完成下5.“越是危难时刻,越显责任担当,越到艰难险阻,越显人间大爱!”请从祥子、尼摩船长、梁生宝中选择一个人物,结合作品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五、现代文阅读大红花李娟①大红花五十多岁的光景。
花白头发,大嗓门,高鼻梁,身高一米八。
粗胳膊粗腿虎背熊腰,往那儿一站,中流砥柱般稳稳当当,雷霆不能撼之。
②可惜这样一副气派的身材,平日里却衣装破陋滑稽。
上面一件小了三码的短背心,亮堂堂地露出肚脐眼,下面一条抹布似的长裙拖在脚背上。
她还从不穿袜子,光脚趿一双男式破拖鞋。
脚趾头脏得何其狰狞,獠牙般凶狠。
③不过劳动人民嘛,整天辛苦奔忙,不甚讲究也是无可厚非。
《中国助力“人造太阳”早日发光》阅读练习及解析答案

中国助力“人造太阳”早日发光①通过模仿太阳的热核聚变反应,中外科学家们正在建造人类首颗“人造太阳”。
“人造太阳”计划,由欧盟、中国、美国等7大经济体联合打造,已历经30余年,预计2019年建成,2050年商用。
②上月底,中国承担生产和设计的首个超大部件——脉冲高压变电站(PPEN)首台主变压器,已运往“人造太阳”设施的建造地法国。
随着各类设施逐渐完工,人类离建成首个“人造太阳”的目标越来越近。
③为什么要制造“人造太阳”?这和人类长久以来的能源危机有关。
现代以来,随着人口增加、工业发展,人类对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消耗速度越来越快。
据测算,人类最多还能用两三百年的自然能源,即使核能也只能用数百年。
④此外,像煤、石油这些能源的燃烧还会引发温室效应、酸雨等,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核电站或核能发电厂的能量来源是核裂变(能量产生过程与核聚变相反),所需原料稀有,产生的废料也没法安全处理,还可能产生核泄漏。
⑤不光我们这一代,我们的子孙将从哪里弄这么多能源呢?科学家们带着这个惊恐的问题,把目光投向了核聚变。
天空中的太阳就是一个巨大的聚变体,几十亿年为人类提供了光、热。
那太阳是怎么做的呢?⑥简单来说,当两个质量较轻的原子核聚合为一个较重的新原子核时,大量电子和中子能够逃离原子核的束缚,带来巨大能量。
在自然界中,最容易实现的聚变反应是氢的同位素——氘和氚的聚变。
据测算,1千克氢燃料经过聚变反应所产生的能量,至少可以抵得上4千克铀燃料或1_000万千克优质煤燃料释放的能量。
⑦要提取它们,方法也十分简便,成本也很低。
我们从海水里舀一升水,其中就含有0.03克氘,它就可以产出约.300公升汽油这么大的能量。
地球上的海水能提取45万亿吨氘,它们都聚变的话,能保证人类上百亿年的能源消耗。
⑧而且核聚变非常干净,因为聚变就是把两个氢核放在一起,当温度到了上亿度以后,它们就会聚合在一起,除了产出能量,其余产出的氦是一种清洁无害的元素。
《人造太阳》高三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

《人造太阳》高三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人造太阳》高三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特别是作为常用文体的说明文,说明文写作的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或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
那么问题来了,说明文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人造太阳》高三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随着石油、煤炭等化石能源的日益枯竭,能源危机和能源污染步步逼近,获取新型能源已经变得十分迫切。
虽然风能、水能、太阳能等不断地被开发利用,但很难想象,它们能够完全替代传统能源。
1939年,美国科学家证实,一个氘原子核和一个氚原子核通过碰撞结合成一个氦原子核,可以释放出一个中子和17.6兆电子伏特的能量。
该发现揭示了已经持续“燃烧”了50亿年的太阳的巨大能量来自氢的同位素氘和氚的核聚变反应的奥秘。
模拟太阳,利用热核聚变为人类提供源源不断的安全而又清洁的能源,成为了人类的新梦想。
面对这个梦想在理论研究和实验技术上遇到的一个又一个难以逾越的障碍,原本独立进行研究和实验的欧盟,也同美国、俄罗斯、日本、韩国、中国和印度6个成员合作协定了“国际热核反应实验堆计划”,合力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打造“人造太阳”。
太阳巨大的能量来自核聚变反应。
在太阳的中心,温度高达20xx 万摄氏度,气压达3000多亿个大气压,在这样的高温高压条件下,核聚变释放出大量能量。
“人造太阳”将模拟这一过程,在建成的一个巨大的核聚变反应装置的真空室内加入少量氢的同位素氘,像变压器似的使其产生等离子体,然后提高密度和温度,使其发生聚变反应,产生巨大的能量。
作为核聚变反应的必要燃料,氘在自然界中几乎“取之不尽”,它可以从空气中提取,也可以从海水中提取。
地球上仅在海水中就含有45万亿吨氘,而每1升海水中含30毫克氘,30毫克氘聚变产生的能量,相当于300升汽油。
采集氘进行聚变反应,产生的能源足够人类使用100亿年。
但是,在地球上再现太阳的环境,以利用这种强大的能量,就意味着必须实现极高的温度,使燃料能够达到上亿度的高温,并且把处于上亿度高温下的燃料约束到一个局部的小空间当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造太阳
何平
①前不久,一条新闻引起全世界关注: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研制的“人造太阳”调试成功,年内即可试发电。
②“人造太阳”?难道真要在地球上造一个太阳?当然不是!“人造太阳”是指科学家利用太阳核反应原理,为人类制造一种能提供能源的机器——人工可控核聚变装置。
科学家称它为“全超导托克马克试验装置”。
③太阳的光和热,来源于氢的两个同胞兄弟——氘和氚(物理学叫氢的同位素)在聚变成一个氦原子的过程中释放出的能量。
“人造太阳”就是模仿这一过程。
④氢弹是人们最早制造出的“人造太阳”。
但氢弹的聚变过程是不可控的,它瞬间释放出的巨大能量足以毁灭一切。
而“全超导托克马克试验装置”却能够稳定控制核聚变,使聚变产生的能量缓缓输出,转化为人们可持续使用的电能。
⑤核聚变反应,首要条件是高温高压。
太阳中心的温度高达1500万摄氏度,压强达到3000多亿个大气压。
在这样的高温高压下,太阳的聚变反应非常容易。
但在地球上可不容易,因为用任何一种材料制作的容器都无法耐受这样的高温高压。
⑥怎么办?科学家想到了用磁场做容器。
从氢弹爆炸至今,科学界用了60年的努力,目前已成功在磁场容器中将温度提高到4亿到5亿摄氏度,然后投入氘氚产生聚变反应。
但由于很难把这种高温长时间维持下去,所以全世界30多个国家上百个实验装置的聚变放电时间都很短!少则几秒,长的也不过数百秒。
我国从1965年研究“人造太阳”开始,如今已能使放电时间持续千秒以上。
⑦所以,科学家说,建设核聚变电站投入民用。
至少要再等上50年时间。
但等待是值得的!现在地球上的石油、煤炭等化石能源至多可用200年时间,其中石油不足50年。
即使目前核裂变电站使用的铀燃料,全世界也只能再开采60年。
用这些材料做能源还有个致命弱点——环境污染!
⑧相反,氘和氚却是清洁能源,如空气中平时就有氘和氚。
所以不用担心聚变反应会产生废气、废渣和放射性污染等问题。
有人担心电站爆炸,但科学家说。
聚变在磁场中进行,维持温度已很不易,只要稍微马虎,温度就会降下来,聚变就停止了,因此爆炸的可能性是零。
⑨氘和氚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
世界海洋中大概蕴藏了40万亿吨氘。
如果全部用于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足够人类使用几百亿年,这比太阳的寿命还要长了。
1 选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总体特征是什么?
2 选文第③段的目的在于说明什么?
3 从选文第④段的说明中,你得出什么结论?请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4 科学家说核电站“爆炸的可能性是零”,其理由是什么?
5 氘和氚是清洁的能源,这样说的根据是什么? 参考答案:1 人造太阳。
能够稳定控制核聚变,使聚变产生的能量缓缓输出,转化为人们可持续使用的电能。
2 说明“人造太阳”的制造原理。
3 氢弹的聚变过程和“全超导托克马克试验装置”聚变过程是不同的,前者是不可控的,它瞬间释放出的巨大能量足以毁灭一切,而后者却能够稳定控制核聚变,使聚变产生的能量缓缓输出,转化为人们可持续使用的电能。
4 聚变在磁场中进行,维持温度已很不易,只要稍微马虎,温度就会降下来,聚变就停止了,因此爆炸的可能性为零。
5 空气中平时就有氘和氚。
所以不用担心聚变反应会产生废气、废渣和放射性污染等问
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