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PF特殊区域的配置案例
OSPF区域类型--NSSA区域完全NSSA区域

OSPF区域类型--NSSA区域/完全NSSA区域NSSA区域:NSSA区域允许一些外部路由通告到OSPF自治系统内部,顾名思义,NSSA,是stub的一个升级网络结果,全称为:Not-So-Stub-Area.不是那么末节的区域。
NSSA同时也保留自治系统区域部分的stub区域的特征。
假设一个stub区域中的路由器连接了一个运行其他路由器进程的自治系统,现在这个路由器就变成了ASBR.因为有了ASBR,所以这个区域也就不能再叫stub了,而改名叫NSSA区域。
但是如果把这个区域配置为NSSA区域,那么ASBR会产生NSSA外部lsa(type=7),然后泛洪到整个NSSA 区域内,这些7类的lsa在NSSA的ABR上面最后会转换成type=5的lsa进行泛红到整个ospf域中。
通过读这里的描述,我自己先做总结,后续再用实验进行验证。
我觉得NSSA区域中,只会存在1/2/3/7类的lsa.绝对不会存在5类的lsa。
下面还是用实验来验证一下上面的原理:现在area0是骨干,R2+R3+R4是NSSA area 10.R4将外部EIGRP路由冲分发到OSPF 中产生外部路由注入OSPF区域。
然后再R2/R3/R4的ospf进程下面都配置为:area 10 nssa这样area 10的所有路由器就共同组成了一个NSSA区域。
这个时候再来验证一下原理:在R2/R3/R4上面分别配置area 10 nssa.那么我们来验证一下在R4/R3上面有哪些lsa在ospf的lsdb中。
在R4上面,其实最后就是NSSA type-7的lsdb.宣告路由器是40.40.40.40,宣告的是外部路由172.16.1/2/3.0,lsa类型是7类的.下面再看看R3.实际上就是R4, 40.40.40.40在NSSA区域内泛洪了引入的外部路由,所以R3除了1类,2类,3类的lsa,就只有7类从40.40.40.40传递过来的.然后最后在R2上面,这个ABR,可以看到相关的lsdb.R2这个ABR也收到了R4这个ASBR发送过来的type-7的NSSA 外部lsa,但是也同时向非nssa区域扩散5类的lsa,可以注意到,到5类的时候,实际上宣告路由器已经发生了变化。
OSPF

2
1
R1
R2
Area 0
Loopback0
R3
RED
R4
Are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n
R5 R6
解答
在R3路由器上的Loopback0应该规划到哪个区域比较合理? Loopback0应属于Area n。这样做可以避免上联端口中断后, Area 0 被分割,导致R3上的业务网段不能被其它OSPF区域 访问。 如果骨干区域被分割有何后果? 骨干域被分割会导致被分割的骨干域之间不能互访。且ABR上的 业务网段不能被部分其它OSPF区域访问。 如果非骨干区域n被分割有何后果? 如果非骨干区域被分割,由于路由器R3,R4两个ABR都是汇聚路 由以后发布,会依据实际连接拓扑图导致部分非骨干区域网段 不能被访问。 图中的红线应该属于Area0还是Area n? 图中的红线应属于Area n。实现对Area n的连接。 对于某些特殊要求,如区域链路备份主干网络,那么也可以使红 线同时属于Area 0和Area n(子接口),或在R3和R4之间建 立虚联接
OSPF规划举例——双塔奇兵
OSPF如果某个区域存在 两个ABR,并且在两个 ABR上都对Area n内的路 由做了聚合操作。 Loopback0应该属于Area 0还是Area n? 如果骨干区域被分割有何 后果? 如果非骨干区域n被分割 有何后果? 图中的红线应该属于Area 0还是Area n?
ospf的四种特殊区域(通俗易懂)

stub(末节区域):使用的前提:如下图示,非骨干路由和其它路由协议(静态、EIGRP、RIP...)均要与骨干路由直连。
作用是:把一个非骨干区域配置成stub区域,而stub区域路由器将从其它协议重分布到OSPF的路由条目(OE1、OE2)替换成默认路由指向骨干区域。
如下图所示:在R1、R2(即ABR)上配置,配置命令如下:R1/R2:router ospf 1area 100stub结果是:由于R2既是处于area 100,又处于area 0,所以,当“show ip route ospf”的时候,只有R1上的OSPF路由条目(OE1、OE2)会被替换成默认路由指向骨干路由,而R2上的路由条目是不会被替换的。
当然,此图右边使用的是EIGRP,也可以使用除OSPF外的其他路由协议,因为,我们要在R3上做“路由重分布”。
totally-stub(完全末节区域):使用的前提条件和stub的一样,只是totally-stub要更“狠”,它的作用是:将从它路由协议重分布到OSPF的路由条目(OE1、OE2)及OIA(区域间学习到的路由)全部替换成默认路由指向骨干区域,但配置命令与上述还是有一点点差别的:R1:router ospf 1area 100 stubR2: router ospf 1area 100 stub no-summary结果:也是只有R1上的所有OSPF路由条目(包括OE1、OE2机OIA)被替换成了一条默认路由指向骨干路由。
nssa和totally-nssa的使用前提是一样的,即当OSPF区域跨非骨干区域连接到骨干区域时,如下图所示,RIP跨了area 10连接到了area 0。
而两者的作用有点不同。
nssa(次末节区域):作用是将从连接骨干区域出口的其它路由协议重发布来的(OE1、OE2)替换成默认路由指向骨干区域配置命令:R2和R3:router ospf 1area 10 nssaR4: router ospf 1area 10 nssa default-information-originatetotally-nssa(完全次末节区域):作用是将从连接骨干区域出口的其它路由协议重发布来的(OE1、OE2)及区域间学习到的路由(OIA)替换成默认路由指向骨干区域。
OSPF的NSSA区域原理与配置

OSPF的NSSA区域原理与配置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是一种开放的链路状态路由协议,用于在大型网络中实现最短路径选择。
在OSPF中,NSSA(Not-So-Stubby Area)区域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区域。
它的特点是可连接到外部AS (Autonomous System)的非叶节点,可以接收来自外部网络的路由信息,但不会转发这些路由信息给其他内部区域。
NSSA区域的主要目的是允许一些AS中的叶节点将外部路由信息注入到该AS中,而不会对该AS中的其他节点造成负担。
这样可以实现灵活的路由策略,同时减少AS中的资源消耗。
在OSPF的NSSA区域中,存在三种类型的路由:Type 1、Type 2和Type 7- Type 1:这是一个OSPF内部路由,其目的是在整个AS中传输和学习路由信息。
这种路由类型在NSSA区域中不会被转发到其他区域。
- Type 2:这是一个OSPF的外部路由,其目的是向AS外部发送路由信息。
这种路由类型在整个AS中都会传输和学习,但在NSSA区域中不会被转发到其他区域。
- Type 7:这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路由,它用于在NSSA区域中注入外部路由信息。
这种路由类型只在NSSA区域中传输和学习,不会被转发到其他区域。
当NSSA区域中的一些节点收到来自外部网络的路由信息时,它将转换为Type 7路由,并向其他NSSA区域中的节点传播。
NSSA区域的配置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在OSPF配置中,需要为NSSA区域定义一个区域号。
该区域号必须是32位的整数,并且在OSPF进程范围内唯一2. NSSA区域中的非叶节点需要配置为NSSA ASBR(Autonomous System Boundary Router)。
NSSA ASBR负责将NSSA区域中的Type 7路由转换为Type 5路由,并将其注入到整个AS中。
3. NSSA区域中的NSSA ASBR需要配置为默认情况下转换Type 7路由为Type 5路由。
华为OSPF 特殊区域完全NSSA 区域的配置及区域路由汇总

华为OSPF 特殊区域完全NSSA 区域的配置及区域路由汇总作者:救世主220实验日期2015.6.28实验拓扑如下:说明:AR3上的loopback9 作为外部路由,其余的nssa区域路由传入AREA0的时候进行汇总从而减少AR1上的路由条目;AR1 开启Telnet功能并且禁止any登录。
AR1 配置:[AR1]dis cur[V200R003C00]sysname AR1#acl number 3000rule 5 deny tcp destination 10.0.1.1 0rule 10 deny tcp destination 10.0.12.1 0#aaalocal-user ccie password cipher %$%$2P6NSU818+S,I[-}w2Q)V@O~%$%$(此处乱码为密码ccie)local-user ccie privilege level 3local-user ccie service-type telnet#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0ip address 10.0.12.1 255.255.255.0traffic-filter inbound acl 3000#interface LoopBack0ip address 10.0.1.1 255.255.255.0ospf network-type broadcast#ospf 1 router-id 1.1.1.1retransmission-limit 5flooding-control number 60area 0.0.0.0network 10.0.0.0 0.255.255.255user-interface vty 0 4authentication-mode aaaAR2配置:[AR2]dis current-configuration[V200R003C00]#sysname AR2#acl number 2000rule 5 permit source 10.0.4.0 0.0.0.255#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0ip address 10.0.12.2 255.255.255.0#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1ip address 10.0.23.2 255.255.255.0#interface LoopBack0ip address 10.0.2.2 255.255.255.0ospf network-type broadcastospf 1 router-id 2.2.2.2lsa-originate-interval intelligent-timer 6000 1000 1200 lsa-arrival-interval 1000retransmission-limitarea 0.0.0.0network 10.0.12.2 0.0.0.0area 0.0.0.1abr-summary 10.0.0.0 255.255.224.0network 10.0.2.2 0.0.0.0network 10.0.23.2 0.0.0.0AR3配置:[AR3]dis current-configuration[V200R003C00]sysname AR3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0ip address 10.0.23.3 255.255.255.0 #interface LoopBack0ip address 10.0.3.3 255.255.255.0 ospf network-type broadcast#interface LoopBack1ip address 10.0.4.3 255.255.255.0 ospf network-type broadcast#interface LoopBack9ip address 99.1.1.1 255.255.255.0 #ospf 1 router-id 3.3.3.3import-route directarea 0.0.0.1network 10.0.0.0 0.255.255.255 nssa no-summary测试结果:注意:AR1与AR3连通性测试正常,如下图所示。
ospf特殊区域命令

ospf特殊区域命令nano-ummarnadefault-route-advertieno-ummarnadefault-route-advertienano-import-routeno-ummarno-import-route:该参数用于禁止将AS外部路由以Type-7LSA的形式引入到NSSA区域中,这个参数通常只用在既是NSSA区域的ABR,也是OSPF自治系统的ASBR的路由器上,以保证所有外部路由信息能正确地进入OSPF路由域。
no-ummary:该参数只用于NSSA区域的ABR,配置后,ABR只通过Type-3LSA向区域内发布一条缺省路由,不再向区域内发布任何其它Type-3LSA(这种区域又称为TotallyNSSA区域)。
default-route-advertie:该参数只用于NSSA区域的ABR或ASBR,配置后,对于ABR,不论本地是否存在缺省路由,都将生成一条Type-7LSA向区域内发布缺省路由;对于ASBR,只有当本地存在缺省路由时,才产生Type-7LSA向区域内发布缺省路由。
Stubdefault-route-advertie-alway:该参数只用于Stub区域的ABR,配置后,ABR向Stub区域内发布缺省路由的Type-3LSA时不检查骨干区域是否存在FULL状态的邻居。
如果未指定本参数,ABR向Stub区域内发布缺省路由的Type-3LSA时需要检查骨干区域是否存在FULL状态的邻居,如果不存在FULL状态的邻居,则ABR不会向Stub区域内发布缺省路由的Type-3LSA。
no-ummary:该参数只用于Stub区域的ABR,配置后,ABR只向Stub 区域内发布一条缺省路由的Type-3LSA,不生成任何其它Type-3LSA(这种区域又称为TotallyStub区域)。
OSPF实验4OSPF多区域配置

OSPF实验四OSPF多区域配置
一、实验目的
配置OSPF的多区域并进行路由汇总。
应用场景:作为使用最为广泛的动态路由协议,OSPF的使用一般都要划分区域并在ABR上针对路由进行汇总。
二、实验设备
四台Cisco 7206 VXR 中由器、IOS版本V ersion 12.3(5)。
三、实验拓普
四、实验步骤
基本配置:
1、设备命名。
2、用Ping命令测试总部和分部链路的连通性。
3、按照拓扑图配置好接口IP和接口描述信息。
OSPF配置:
4、启动OSPF进程并配置Router-ID。
5、把相关接口放入OSPF进程并绑定特定的区域。
6、在ABR上做路由汇总。
五、配置命令
六、测试结果
七、实验思考
1、单区域OSPF能看到OSPF的路由是什么路由?在LSDB中能看到哪些LAS?多区
域?
2、OSPF划分区域的目的是什么?划分区域后什么配置是必须做的?为此在分配地址
时必须注意什么?
3、如何划分多区域?骨干区域的作用是什么?设计拓扑证明骨干区域的作用(有、无
骨干区域)?
4、针对区域间路由在哪个设备做汇总?路由汇总针对的是哪种LSA?
5、这种拓扑有什么问题?实际部署时如何解决?
6、不希望其他区域看到本区域的设备及链路IP,如何实现?
7、LSA1、LSA2、LSA3分别是哪个设备产生的?作用是什么?各自的关系是什么?查看LSA具体的内容?并尝试读解。
OSPF的特殊区域--stub及totally-stub及nssa及totally-nssa详解

OSPF特殊区域详解(通俗易懂) OSPF有四种特殊的区域。
为了进一步学习,我在网上查看了其他同道中人写的OSPF 的特殊区域,说实话,看了半天,实在是没看懂,看得脑袋晕晕的,正好这些天上课在讲这个,而或许是因为网上没有总结的很巴适,所以,老师都是在课堂上与我们一起总结的,我们是用GNS3模拟的。
因为写的比较通俗易懂,符合大众口味,没有太多的书面官方语言,因此,对于有写的不足之处,请大家指出,共同进步。
首先,OSPF的特殊区域,顾名思义,是只有OSPF协议才有的,所以,RIP啊、EIGRP 啊、BGP。
这些协议就没得了,最重要的是,是只针对OSPF中的非骨干区域的。
那何谓非骨干区域呢,相信同道中人都理解哈,即:area不是0的为非骨干区域,那area是0的就理所当然地为骨干区域。
而OSPF特殊区域的重要作用就是优化路由表条目,节省了网络在查询路由条目做的大量的计算的时间。
果真做了实验后,我滴神啊,那个路由条目真真儿的是减少了大大的多。
好了,现在来介绍OSPF的四大特殊区域吧!!!对了,忘提了,在咱们配置OSPF的四大特殊区域之前,需要将整个网络配置成功,配通。
stub(末梢区域):使用的前提:如下图示,非骨干路由和其它路由协议(静态、EIGRP、RIP...)均要与骨干路由直连。
作用是:把一个非骨干区域配置成stub区域,而stub区域路由器将从其它协议重分布到OSPF的路由条目(OE1、OE2)替换成默认路由指向骨干区域。
如下图所示:在R1、R2(即ABR)上配置,配置命令如下:R1/R2:router ospf 1area 100stub结果是:由于R2既是处于area 100,又处于area 0,所以,当“show ip route ospf”的时候,只有R1上的OSPF路由条目(OE1、OE2)会被替换成默认路由指向骨干路由,而R2上的路由条目是不会被替换的。
当然,此图右边使用的是EIGRP,也可以使用除OSPF外的其他路由协议,因为,我们要在R3上做“路由重分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机报告
图1.1 实验拓扑图
一、配置stub区域
1、R1的配置代码
[R1]dis cu
#
version 5.20, Release 1808, Standard
#
sysname R1
#
domain default enable system
#
#
interface Ethernet0/0
port link-mode route
ip address 192.168.2.1 255.255.255.0
#
interface Ethernet0/0.1
vlan-type dot1q vid 1
ip address 202.168.0.1 255.255.255.0
#
interface Ethernet0/0.2
vlan-type dot1q vid 2
图1.2 R1的路由信息查看R4上面未配置和配置特殊区域对比:
图1.3 未配置时的状态
图1.4 配置后的状态
任务二、配置totally stub区域
1、R3中的配置代码
#
ospf 1
area 0.0.0.1
network 20.0.0.0 0.0.0.255
area 0.0.0.2
network 30.0.0.0.0.0.0.255
stub no-summary
#
2、R4中的配置代码
#
ospf 1
area 0.0.0.2
network 30.0.0.0 0.0.0.255
network 40.0.0.0 0.0.0.255
stub no-summary
#
3、R4的路由信息
图3.1 R1中的路由信息任务2 Nssa区域配置
图1.1 实验拓扑图
一、o spf的配置
注:ospf的配置中,只有R1的配置代码不一样,所以只需要改写R1的代码即可。
1、R1的配置代码
#
interface Ethernet0/0
port link-mode route
ip address 192.169.5.1 255.255.255.0
#
interface Ethernet0/0.1
vlan-type dot1q vid 1
ip address 192.169.6.1 255.255.255.0
#
interface Ethernet0/0.2
ip address 192.169.7.1 255.255.255.0
#
interface Ethernet0/0.3
vlan-type dot1q vid 3
ip address 192.169.8.1 255.255.255.0
#
interface Ethernet0/0.4
ip address 192.169.9.1 255.255.255.0 #
interface Ethernet0/1
port link-mode route
#
interface Serial1/0
link-protocol ppp
ip address 10.0.3.2 255.255.255.0
#
interface LoopBack0
ip address 1.1.1.1 255.255.255.255 #
ospf 1
area 0.0.0.2
network 10.0.3.0 0.0.0.255 network 192.169.5.0 0.0.0.255 network 192.169.6.0 0.0.0.255 network 192.169.7.0 0.0.0.255 network 192.169.8.0 0.0.0.255 network 192.169.9.0 0.0.0.255
#
2、R1的路由信息
图2.1 R4上面的LSDB表
图2.2 R4的路由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