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网上计份4答案
2020年智慧树知道网课《金融学》课后习题章节测试满分答案

绪论单元测试1【判断题】(20分)间接融资是指资金供求双方通过商业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而间接融通资金。
在间接融资方式下,资金短缺单位与盈余单位并不发生直接的融资关系,而是通过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发生间接的融资关系。
A.对B.错2【多选题】(20分)金融体系的构成要素一般包括:A.金融制度B.金融工具C.金融市场D.金融机构3【多选题】(20分)金融资产具有的两个重要经济功能是:A.提供流动性功能B.资源配置功能C.风险转移功能D.提供信息功能4【判断题】(20分)从广义角度的金融创新来看,一部金融发展史就是一部金融创新的历史。
A.对B.错5【判断题】(20分)金融机构是金融交易活动的中介和金融体系的核心,是金融体系运行的组织者、推动者和管理者。
A.对B.错第一章测试1【单选题】(20分)从铸币时期开始,金属货币不再具有一般实物货币的基本属性,主要表现是因为()。
A.铸币的标准化B.名义价值和实际价值开始相分离C.国家信用成为载体D.运输成本下降2【单选题】(20分)综合物价指数上涨了25%,则货币购买力指数会()。
A.下降20%B.下降25%C.上涨25%D.上涨20%3【多选题】(20分)曾被人们誉为最理想的货币制度的金币本位制之所以崩溃的原因在于()。
A.金币不可以自由输出入国境B.黄金储量与产量难以维持经济发展对货币数量的要求C.金币失去自由铸造和自由熔化的前提D.黄金存量的分布不均4【判断题】(20分)银行券是银行发行的以其自身为债务人的债权债务凭证,早期作为最主要的一种代用货币可以随时兑现为金属货币,后来发展成为不可兑现的信用货币,但是其一直都是足值的货币。
A.错B.对5【单选题】(20分)在货币层次中M是指()。
A.回笼的现金B.流通中的现金C.贮藏的现金D.投放的现金第二章测试1【单选题】(20分)信用是:A.赠予行为B.买卖行为C.救济行为D.各种借货关系的总和2【单选题】(20分)利用信用卡透支属于:A.消费信用B.商业信用C.银行信用D.国家信用3【单选题】(20分)西方国家所说的基准利率,一般是指中央银行的:A.贷款利率B.存款利率C.市场利率D.再贴现利率4【单选题】(20分)名义利率与物价变动率的关系是:A.交叉相关关系B.负相关关系C.正相关关系D.无相关关系5【多选题】(20分)可贷资金利率决定理论认为,利率决定于:A.货币供给B.投资C.货币需求D.储蓄第三章测试1【单选题】(20分)下列不属于我国相关规定的外汇范畴的是()。
东北财经大学智慧树知到“金融学”《金融学》网课测试题答案1

东北财经大学智慧树知到“金融学”《金融学》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净现值法则的优点有()。
A.NPV法充分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B.NPV法能够反映投资项目在整个经济年限内的总效益,使用项目的全部现金流量,而不是利润C.NPV法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改变贴现率,进行敏感性分析D.NPV法是相对决策指标E.NPV是绝对决策指标2.银行类金融机构体系构成()。
A.中央银行B.商业银行C.专业性银行D.投资银行E.综合性银行3.影响人们的风险态度和风险承受能力的因素()。
A.年龄大小B.收入和财富C.家庭状况D.投资额大小E.心理预期4.相关系数对风险的影响为()。
A.当相关系数为1时,等额投资多种股票的组合标准差就是各自标准差的简单算术平均数B.证券收益率的相关系数越小,风险分散化效果也就越明显C.当相关系数小于1时,投资组合曲线必然向右弯曲D.当相关系数等于0时,投资多种股票的资产组合标准差就是各股票标准差的加权平均值5.影响市盈率的因素包括()。
A.未来投资机会净现值B.再投资率C.净投资收益率D.贴现率6.所谓的不确定性分析,是指()是不确定的。
A.项目的资本成本B.项目的投资期限C.项目的相关现金流数据预测D.以上全部7.某公司持有的甲债券还有4年到期,面值为1000元,票面利率为8%,每年付息一次。
如果贴现率为10%,那么该债券价格应为()。
A.936.60元B.935.37元C.1066.24元D.1067.33元8.实际年利率是一年按复利计息()次的利率。
A.一B.二C.三D.四9.与普通定期存单相比,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具有()的特点。
A.规定面额,且面额较大B.通常不记名,可在二级市场转让C.既可以采用固定利率也可采用浮动利率计息D.不能提前支取10.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应当首选外部融资,然后才考虑内部融资。
()A.正确B.错误11.无风险利率为5%,市场组合的预期收益率和标准差分别为12%和10%,在CML线上的某一投资组合的标准差为7%,在CML线上的某一投资组合的预期收益率为20%,则该组合的标准差为()。
金融学计分作业答案

A.羊群效应B.冲击效应C.杠杆效应D.一体化效应A.SIBORB.HIBORC.LIBORD.FIBOR A.加拿大永明人寿集团B.美国友邦国际保险集团C.日本海上火灾保险公司D.法国安盛保险公司A.欧洲货币市场B.亚洲美元市场C.香港离岸市场D.东京离岸市场A.外债还本付息额/GNPB.外债余额/GNPC.外债余额/外汇收入额D.外债还本付息额/外汇收入额A.借方B.贷方C.借贷双方D.附录6、储备资产减少应反映在国际收支平衡表的()。
一、单选题1、国际资本流动就可以借助衍生金融工具具有的()效应,以一定数量的国际2、在国际信贷市场上,()是制定国际贷款和发行债券的基准利率。
3、我国于1992年开始在上海进行保险市场开放的试点,()是最早进入国内4、历史最为悠久、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大的离岸货币市场是()。
5、衡量一国外债偿还能力的偿债率是指()。
A.经济增长B.国际收支状况C.人们的预期D.货币政策A.欧洲英镑B.欧洲马克C.欧洲日元D.欧洲美元A.投资捐赠B.购买外国股票C.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存贷款交易D.购买外国专利权A.2000年12月11日B.2001年12月11日C.2002年12月11日D.2003年12月11日A.借方增加B.贷方增加C.借贷减少D.贷方减少A.即期交易B.远期交易C.套汇交易D.掉期交易A.外汇经纪商B.外汇银行C.外汇交易商D.中央银行12、正因为存在外汇市场上的()活动,才使不同外汇市场的汇率趋于同一13、国际外汇市场的最核心主体是()。
7、影响外汇市场汇率变化的最主要的因素是()。
8、欧洲货币最初指的是()。
9、下列各项中应记入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其他投资中的项目是()。
10、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间是()。
11、按照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原理,凡引起资产增加的项目应反映为()。
A.贸易差额B.经常项目差额C.国际收支总差额D.资本与金融项目差额A.10%B.15%C.20%D.25%A.规范效应B.示范效应C.鲇鱼效应D.竞争效应A.经济增长周期性不平衡B.经济增长收入性不平衡C.产品结构性失衡D.要素结构性失衡A.贸易一体化B.生产一体化C.金融一体化D.市场一体化A.黄金储备B.外汇储备C.特别提款权D.在IMF中的储备头寸A.期权汇率18、生产过程从生产要素的组合到产品销售的全球化称为()。
国开网电大本科金融基础形考册1234答案

国开网电大金融基础形考作业1234答案形考作业1一、名词解释(共10道题,每题4分,共40分)1.劣币驱逐良币答: 指当一个国家同时流通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法定比价不变的货币时,实际价值高 的货币或银子(良币)必然要被熔化、收藏或输出而退出流通领域,而实际价值低的 货币(劣币)反而充斥市场。
2.金银复本位制答: 同时以金币和银币作为本位币,两种货币同时流通的货币制度。
3.布雷顿森林体系答: 二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因该体系是在1944年7月布雷顿森林会议 上确立,故名。
其主要内容是:以黄金为基础,确立“两个挂钩”原则,即美元与黄 金挂钩,资本主义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建立两大金融机构,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 世界银行。
它的确立,奠定了美国在战后世界经济格局中的霸权地位。
4.特里芬难题答: 是指以单一国别货币(如美元)充当世界货币时,该种货币将面临的保持币值稳定和提供充分的国际清偿力之间的矛盾:若美国国际收支长期保持逆差,国际储备资 产就会发生过剩现象,造成美元泛滥,进而导致美元危机;相反若美国的国际收支长期保持顺差,国际储备资产就不能满足国际贸易发展的需要,就会发生美元短缺现象。
5.牙买加体系答: 牙买加体系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形成的、沿用至今的国际货币制度,主要内容 是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汇率安排多样化、多种渠道调节国际收支。
牙买加体系对维持国际经济运转和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仍存在着一些缺陷。
6.货币的时间价值答: 是指货币经历一定时间的投资和再投资所增加的价值。
7.收益资本化答: 任何有收益的事物,都可以通过其所带来的收益和利息率之比求得相当于多大的资本金额即——收益的资本化。
8.基准利率答: 基准利率是指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
9.无风险利率答:无风险利率是指将资金投资于某一项没有任何风险的投资对象而能得到的利息率。
这是一种理想的投资收益。
10.实际利率答: 实际利率是指物价不变从而货币购买力不变条件下的利率,是名义利率剔除通货膨胀因素以后的真实利率。
东北大学智慧树知到“工商管理”《金融学》网课测试题答案4

东北大学智慧树知到“工商管理”《金融学》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目前我国银行的存贷款利率是由商业银行自己决定的。
()A、正确B、错误2.投资基金的风险小于()。
A.股票B.固定利率债券C.浮动利率债券D.债券3.由政府或金融管理部门或者中央银行确定的利率是()。
A.公定利率B.一般利率C.官定利率D.实际利率4.信用活动中的货币发挥的职能是( )。
A、流通手段B、支付手段C、储藏手段D、价值尺度正确答案:B5.在高通货膨胀的情况下,人们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很低。
()A.正确B.错误6.现代货币数量论与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有何异同?7.任何国家,任何国家的任何时期,货币政策的目标无论是如何描述的,无论是否有明文规定,稳定币值都是其中的一个目标。
()A.正确B.错误8.甲企业向A银行申请贷款1000万元,年利率8%,贷款期限5年,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分别按单利和复利计息,甲企业应支付A银行多少利息?9.国际储备格局呈现出日益明显的货币多元化特征,目前基本形成了美元、日元和马克三足鼎立的局面。
()A.正确B.错误10.目前进行金融监管国际协调的形式主要有()。
A.多边的谅解备忘录B.多边论坛C.以统一的监管标准为基础的协调D.统一监管11.剑桥学派认为,决定人们持有货币多少的因素有()。
A.恒久性收入B.持有货币可能拥有的便利C.个人的财富水平D.利率变动12.与货币的起源密不可分的是()A.私有制B.社会分工C.贫富分化D.商品交换13.由于货币政策操作必然影响资本市场的价格,并通过资本市场影响到其他微观经济行为,所以多数货币当局对资本市场的运行负有干预责任。
()A.正确B.错误14.下列对成员国没有法律约束力的金融监管国际协调组织包括( )。
A、欧盟B、巴塞尔委员会C、国际证券委员会D、国际保险监管官联合会正确答案:BCD15.股票未来收益的现值是股票的()。
大连理工大学智慧树知到“金融学”《国际金融》网课测试题答案4

大连理工大学智慧树知到“金融学”《国际金融》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是一种虚金本位制度。
A.金币本位制B.金块本位制C.金汇兑本位制D.纸币本位制2.货币危机的发生可能是预期贬值自我实现的结果。
()A.错误B.正确3.()是远东主要的黄金分销和结算中心。
A.伦敦黄金市场B.苏黎世黄金市场C.美国黄金市场D.香港黄金市场4.1994年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后,我国银行间外汇市场采用的是撮合竞价交易方式。
()A.错误B.正确5.下列关于国际借贷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外汇的供求是由国际借贷引起的B.国际借贷论又被称为国际收支论C.进入和未进入支付阶段的借贷都会影响外汇的供求关系D.国际借贷论只说明了汇率短期变动的原因6.实行()汇率制度的,多是发展中国家。
A.单独浮动B.联合浮动C.钉住浮动D.管理浮动7.人民币的升值阶段是从()开始的。
A.1949年B.1980年10月C.1994年1月D.2005年7月21日8.交易风险的管理主要有()。
A.财务多元化B.风险转移C.风险对冲D.外汇风险分担E.提前和错后9.影响黄金价格变动的因素不包括()。
A.通货膨胀B.货币利率和汇率C.各国央行的监管D.国际政治局势10.下列关于欧洲货币市场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欧洲货币市场最早起源于巴黎B.欧洲货币市场是一个完全自由的国际金融市场C.欧洲货币市场的交易几乎完全不受官方的限制D.欧洲货币市场的利率具有竞争性11.下列关于政策配合论的说法正确的是()。
A.探讨了国际收支差额产生的原因B.重点在于研究一国政府如何解决既定的差额C.将国际收支差额看做是孤立的事件D.与弹性论、货币论、吸收论等没有显著不同12.国际储备的功能主要体现为充当支付手段和干预资产。
()A.正确B.错误13.人们把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一直延续至今的以()为特征的国际货币体系称为“牙买加体系”。
金融学 第4章自测题(形考计分)答案

金融学第四章1、下列()不属于构建信用体系的基础性保障。
产权制度2、银行信用在三方面克服了商业信用的局限性,成为现代经济中最基本、占主导地位的信用形式。
下列不属于商业信用局限性的是()。
安全性3、政府信用的主要形式是()。
发行政府债券4、商业信用是以商品形态提供的信用,提供信用的一方通常是()。
卖方5、以下融资形式中属于间接融资范畴的是()。
贷款6、国民经济五大部门中,作为一个整体表现为赤字部门的是()。
企业, 政府7、经济范畴的信用是指()。
还本付息为条件的借贷活动, 体现债权债务关系, 会涉及道德范畴的信用8、下列属于消费信用的是()。
割断了资金供求双方的直接联系, 增加了筹资者成本并减少了投资者收益, 较难满足新兴产业和高风险项目的融资需求9、金融工具的特征是()。
具有法律保障的承载信用关系的契约, 具有交易对冲能力或变现能力, 能给交易者带来货币或非货币收益, 市场价值变化带来收益与损失的不确定性10、间接融资的局限性是()。
割断了资金供求双方的直接联系, 增加了筹资者成本并减少了投资者收益, 较难满足新兴产业和高风险项目的融资需求11、私有财产的出现是借贷关系赖以存在的前提条件。
对12、在现代社会中,任何信用活动几乎都是货币运动:信用的扩张与紧缩意味着对货币供给与流通的调整,微观主体的信用活动意味着货币在不同主体之间的流动。
对13、商业票据可以通过背书流通转让,发挥货币交换媒介职能,因而被称为商业货币。
对14、社会化大生产是信用产生的前提条件。
错15、在筹资成本、投资收益和安全性等方面,直接融资都是优于间接融资的。
错1. 信用的基本特征是()。
以还本付息为条件的价值单方面转移2. 保证信用活动正常进行的基本条件是()。
信用制度3. 以下选项中,不属于直接融资优点的是()。
安全性高4. 现代信用活动的基础是()。
现代经济中广泛存在着赤字和盈余单位5. ()属于道德范畴信用。
诚实履行自己的承诺取得他人信任6. 以下关于现代信用活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金融学课后习题答案(已打印)

1•价值2•时间3•复利4•贴现率5•普通年金6•终值1.ABCD2.ABE3.A4.B5.A6.A7.C8.C 1•什么是货币的时间价值,怎样计算货币的时间价值?货币资金的时间价值是指货币经历一定时间的投资和再投资所增加的价值。
货币时间价值有两种表示方法:(1)绝对数,即增值额(△G): (2)相对数,即增值额(△G)和本金(P)的比率,它是相当于在没有风险和通货膨胀条件下的社会平均资金利润率。
计算利息有两种方法,单利法和复利法单利是指在计算利息时,不论期限长短,仅对本金计算利息,本金所生利息不再加入本金计算下期利息。
单利计算公式为:I=P • r•nS=P(l+r • n)式中,I表示利息额,P表示本金,r表示利息率,n表示借贷期限,S表示本金和利息Z 和,简称本息和。
复利是指计算利息时,不仅对本金计息,而且对本金在上一时期所生利息加入木金一并计算利息,逐期滚算。
其计算公式为:S=P - (1+r)*I=S - P在复利计息方式下,在到期R之前每一年所生的利息将被进行再投资并获得利息,即利滚利。
由于复利计息有利于加强资金的时间观念,而且便于比较不同期限的资金使用效益,更符合资金的时间价值概念a2.如何理解终值和现值?利率的变动对现值和终值有什么影响?终值是指现在的一定资金按复利计息方法计算在将来某一时期结束后获得的本金和利息之和,用FV表示。
如果我们用PV表示初始的资金,用r表示利率, 用n表示计息的期数,则FV二PV(l+r)%现值是在复利计息方式下,未來一定金额按照某一利率折算到现在的价值,或者说为取得将来一定的本利和,现在需要付出的本金。
通过复利的终值计算公式FV=PVX(l+r)^我们可以倒推出现值的计算公式:由公式可知,终值同利率同方向变动,现值同利率反方向变动。
3.年度百分率和有效年利率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年度百分比率(annual percent age rate, APR )是指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 的利率,也叫做报价利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融学网上第四次记分作业一、单选题1、作用力度最强的货币政策工具是()。
A.公开市场业务B.再贴现率C.流动性比率D.法定存款准备率2、中央银行握有证券并进行买卖的目的不是()。
A.盈利B.投放基础货币C.回笼基础货币D.对货币供求进行调节3、剑桥方程式重视的是货币的()。
A.交易功能B.资产功能C.避险功能D.价格发现功能4、从总体上看,金融创新对金融发展和经济发展的作用是()。
A.利小于弊B.利弊均衡C.有利无弊D.利大于弊5、“金融二论”重点探讨了()之间的相互作用问题。
A.经济部门B.金融部门C.经济与国家发展D.金融与经济发展6、治理通货膨胀中可以解决收入分配不公问题的政策是()。
A.限价政策B.指数化政策C.减税政策D.增加供给的政策7、中央银行投放基础货币的渠道是()。
A.资产业务B.负债业务C.清算业务D.国库业务8、金融创新的活跃程度与货币作用效率呈()A.反比B.不可比C.正比D.不确定关系9、我国目前主要是以()反映通货膨胀的程度。
A.居民消费价格指数B.GDP平减指数C.批发物价指数D.GNP平减指数10、居民和企业的持币行为影响()。
A.准备——存款比率B.通货——存款比率C.法定准备率D.超额准备率11、成本推动说解释物价水平持续上升的原因侧重于()。
A.需求与成本B.供给与成本C.需求与供给D.供给与结构12、商业银行的提现率与存款扩张倍数的变化是()。
A.同方向B.反方向C.同比例D.不相关13、当代金融创新的()特点大大刺激了创新的供给热情。
A.高收益低成本B.安全性C.投机性D.灵活性14、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强调的是()。
A.恒久收入的影响B.人力资本的影响C.利率的主导作用D.汇率的作用15、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非常重视()。
A.恒久收入的作用B.货币供应量的作用C.利率的作用D.汇率的作用16、垄断货币发行权,是央行()的职能的体现。
A.银行的银行B.国家的银行C.监管的银行D.发行的银行17、中央银行若提高再贴现率,将()。
A.迫使商业银行降低贷款利率B.迫使商业银行提高贷款利率C.迫使企业增加贷款D.迫使企业增加存款18、弗里德曼认为货币需求具有()的特点。
A.不稳定B.不确定C.相对稳定D.相对不稳定19、凯恩斯把用于保存财富的资产划分为()。
A.货币与债券B.股票与债券C.现金与存款D.储蓄与投资20、凯恩斯认为,债券的市场价格与市场利率()。
A.正相关B.负相关C.无关D.不一定二、多选题1、根据“平方根法则”,交易性货币需求()。
A.与利率反方向变化B.与利率同方向变化C.与交易量同方向变化D.与交易量反方向变化E.与手续费同方向变化2、在货币政策诸目标之间,更多表现为矛盾与冲突的有()。
A.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B.充分就业与物价稳定C.稳定物价与经济增长D.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E.物价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3、治理通货膨胀可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主要手段包括()。
A.通过公开市场购买政府债券B.提高再贴现率C.通过公开市场出售政府债券D.提高法定准备金率E.降低再贴现率4、当代金融业务创新的体现是()A.新技术在金融业中广泛应用B.金融制度创新C.金融工具不断创新D.新业务和新交易大量涌现E.金融组织机构创新5、影响货币均衡实现的因素主要有()。
A.利率机制B.央行的敢于和调控C.国家财政收支平衡D.生产部门结构是否合理E.国际收支是否平衡6、中央银行作为“国家的银行”体现在()。
A.代理国库B.代理发行政府债券C.为政府筹集资金D.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E.集中存款准备金7、1998年以后按新的贷款五级分类方法对不良贷款进行比率监管,下面各项中属于不良贷款的有()。
A.正常贷款B.关注贷款C.次极贷款D.可疑贷款E.损失贷款8、影响准备——存款比例的因素有()。
A.个人持币行为B.企业持币行为C.中央银行的调控D.商业银行的经济行为E.政府采购9、对经济货币化程度起支配作用的影响因素是()。
A.政府的决心B.商品经济的发展程度C.金融的作用程度D.社会公众的强烈意愿E.信用的发展程度10、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可以增加或减少()。
A.商业银行资本金B.商业银行借款成本C.商业银行准备金D.流通中现金E.流通中商业票据11、各国金融监管体系基本相同的构成是()。
A.组织体制B.管理体制C.目标与原则D.内容与措施E.手段与方式12、发展中国家实现金融深化首先要具备两个前提条件()。
A.政府提高货币化程度B.政府鼓励金融创新的发展C.政府推行全方位金融改革D.政府放弃对金融市场、金融体系的干预和管制E.政府允许利率、汇率机制自由运行13、货币均衡的基本标志是()。
A.商品市场上物价稳定B.商品市场上供给稳定C.商品市场上需求稳定D.金融市场上利率稳定E.金融市场上价格稳定14、货币供给过程中的主要环节有()。
A.货币供应量的增加B.基础货币的提供C.存款货币的创造D.货币乘数的扩大E.再贴现率的提高15、公开市场业务的优点是()。
A.被动性强B.主动性强C.灵活性强D.影响范围广E.调控效果猛烈16、按监管机构的监管范围可把金融监管体制分为()。
A.单一监管体制B.多元监管体制C.集中监管体制D.分业监管体制E.混合监管体制17、中央银行是()。
A.发行的银行B.国家的银行C.银行的银行D.监管的银行E.自负盈亏的银行18、金融深化可以通过以下()效应对经济发展起促进作用。
A.储蓄B.投资C.就业D.收入E.替代19、下列属于选择性政策工具的有()A.消费信用控制B.证券市场信用控制C.窗口指导D.道义劝告E.优惠利率20、世界各国金融监管的一般目标是()。
A.建立和维护一个稳定、健全和高效的金融体系B.保证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健康的发展C.保护金融活动各方面特别是存款人利益D.维护经济和金融发展E.促进各国银行法或证券法等金融法规的趋同性三、判断题1、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证券,只是等额的投放基础货币,而非等额地投放货币供应量。
√×2、现代金融业的发展在有力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出现不良影响和副作用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3、所谓通货膨胀促进论是指通货膨胀具有正的产出效应。
√×4、一般地,金融机构越趋于简单化,金融功能就越强,金融发展的水平也就越高。
√×5、使用GDP平减指数衡量通货膨胀的优点在于其能度量各种商品价格变动对价格总水平的影响。
√×6、“金融二元论”的核心观点是全面推行金融自由化,取消政府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一切管制和干预。
√×7、货币供给由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行为所决定。
√×8、存款保险制度是为了维护存款者利益和金融业安全而建立的,它强制规定商业银行必须加入存款保险。
√×9、需求拉上说解释通货膨胀时是以总供给给定为前提的。
√×10、充分就业是指失业率降到极低的水平,仅可能存在结构性失业,非自愿事业、摩擦失业都不存在。
√×11、金融业特殊的高风险,一是表现为其经营对象的特殊性——货币资金,一是其具有很高的负债比率。
√×12、中国的金融市场监管机构中属外部监管的机构主要有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
√×13、工资——价格螺旋上涨引发的通货膨胀是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14、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增加或减少基础货币。
√×15、商业银行的准备金由库存现金和在央行的存款准备金所组成。
√×16、通货膨胀得以发生的前提是现代货币供给的形成机制。
√×17、货币当局可以直接调控货币供给数量。
√×18、再贴现政策是通过增减商业银行资本金来调控货币供应量的。
√×19、金融已成为现代经济的核心,现代经济也正在逐步转变为金融经济。
√×20、选择性的货币政策工具通常可在不影响货币供应总量的条件下,影响银行体系的资金投向和不同贷款的利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