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表情及其应用分析
爱情微动作解读身体语言的微表情含义及其应用原则

爱情微动作解读身体语言的微表情含义及其应用原则爱情是一门复杂而奇妙的艺术,其中身体语言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微动作和微表情是身体语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传递深层次的情感和意义。
本文将探讨爱情微动作的解读,揭示微表情的含义,并介绍应用原则,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身体语言,提升感情交流的效果。
一、爱情微动作的解读1. 目光交流目光交流是爱情中常见而重要的微动作。
通过目光交流,人们可以传达情感,表达喜好和意愿。
在爱情中,眼神模糊、眼神闪烁、长时间凝视等都是常见的微动作。
例如,两个人在一起时,他们的目光会不期而遇,然后迅速避开,这意味着他们对彼此有着莫名的吸引力和羞涩感。
2. 身体接触身体接触是爱情中表达亲密感和情感的重要方式。
常见的微动作包括拥抱、握手、轻轻触碰等。
通过这些微动作,人们可以传递安慰、支持和温暖的情感。
例如,两个人手指相碰时,他们的心跳会加快,这暗示着他们之间存在着激动的情感。
3. 姿势和动作人们的姿势和动作也蕴含着爱情微动作的信息。
例如,当一个人喜欢另一个人时,他们会不自觉地朝向对方,身体会保持相对靠近的姿势。
此外,一些微小的动作,如轻轻咬唇、调整发型等,也传达出他们对彼此的吸引和关注。
二、微表情的含义微表情是爱情中更为微妙和短暂的表情,能够反映内心真实感受。
它们的出现往往是在情绪切换或者出人意料的情况下,传递着深层次的信息。
1. 心照不宣微表情中的心照不宣,多表现为眼神中的闪烁和微笑的挂在嘴角。
这表明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有着特殊的感觉,但并不想明确表达。
这种微表情往往伴随着内心的愉悦和期待。
2. 紧张与焦虑当一个人紧张或焦虑时,微表情中的眉毛会微微皱起,眼神会不安地四处游移,嘴唇会微微抿紧。
这表明这个人对眼前的情境或者对方产生了压力和不安。
3. 兴奋与喜悦微表情中的兴奋与喜悦常表现为眼睛明亮、眉毛稍微扬起以及嘴角微微上扬。
这透露出一个人对特定事物或者对方的喜爱和兴奋之情。
三、应用原则了解爱情微动作和微表情的含义对于改善个人的感情交流至关重要。
微表情分析

02
微表情识别技术
传统识别方法
基于手工特征的识别方法
利用专家知识设计特定的特征提取器,如LBP、HOG等 ,从微表情图像中提取有效的特征,然后采用分类器( 如SVM、随机森林等)进行分类识别。
基于动态纹理的识别方法
利用微表情的动态特性,采用动态纹理描述子(如LTP 、MBP等)对微表情图像序列进行建模和特征提取, 然后采用分类器进行分类识别。
07
总结与展望
研究成果回顾
微表情识别技术
通过计算机视觉和机器学习技术,实现了对微表情的自动识别和 分类,提高了识别的准确性和效率。
微表情与情绪关系研究
揭示了微表情与情绪之间的内在联系,为情感计算和人工智能领域 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微表情应用领域拓展
将微表情分析技术应用于临床医学、安全监控、人机交互等领域, 取得了显著的应用成果。
微表情应用领域拓展
探索微表情分析技术在更多领域的应 用可能性,如在线教育、虚拟现实、 智能机器人等。
THANKS
感谢观看
05
微表情识别算法设计
特征提取方法选择
基于手工设计的特征提取
利用专家知识设计特定的特征提取器,如Gabor滤波器、LBP 算子等,以捕捉微表情的局部纹理和形状信息。
基于深度学习的特征提取
采用卷积神经网络(CNN)等深度学习模型,通过训练自动 学习微表情的特征表示,能够捕捉更抽象和高级的特征。
分类器设计策略探讨
未来研究方向展望
跨文化背景下的微表情研究
探讨不同文化背景下微表情的差异性 和普遍性,为跨文化交流提供新的视 角和方法。
微表情与生理反应关系研究
深入研究微表情与生理反应之间的内 在联系,揭示情绪产生的生理机制。
微表情研究及应用共11页

□ 该工具包含前测、训练、练习、复习与后测5个部 分。在训练部分,Ekman 用视频方式讲授识别微 表情的要点,在练习部分,被试练习使用在训练部 分学习到的技巧对微表情进行识别;在复习部分, 被试进一步 巩固学习到的技巧。而前测后测部分 与“日本人与高加索人短暂表情识别”测验相同
□ Frank 于2019年使用“日本人与高加索人短暂表 情识别测验 (JACBART)”进行研究,结果发现被 试在该测验上的得分与其谎言识别的成绩均呈显 著正相关
□ Matsumoto 等人发现不同人格特点的人,或许 也有不同的微表情识别能力
□ 2019年 ,Ekman 研制出第一个微表情训练工具 (Micro Expression Training Tool, METT)
微表情研究及应用 综述
09 应用心理 懒懒
微表情研究的历史发展
□ 1966年,Haggard 和 Isaacs 率先发现微表情 □ 1969年,Ekman 和 Friesen 也独立地发现了微
表情 □ 现在关于微表情的 研究越来越多,Ekman 团队是开展微表情研 究的主要力量
微表情研究现状分析
□ 根据目前公开发表的资料,微表情研究可分为三
个部分:
□ 早期的微表情识别研究 □ 微表情识别来自应用研究 □ 微表情表达的研究
□ Ekman 和 Sullivan 在1991年研究发现,被试在 短暂表情识别测验中的得分与他们在谎言识别测 验中的成绩呈显著正相关
□ Frank 和 Ekman 在2019年使用新测验 ,测验结 果依然支持早期的研究发现
行为心理学之微表情心理学集合分析

目录
• 微表情心理学概述 • 微表情的分类与识别 • 微表情与情绪表达 • 微表情心理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 微表情心理学的挑战与未来发展
01
微表情心理学概述
微表情的定义与特点
1
微表情是一种短暂且非自主控制的面部表情,通 常持续时间在1/25秒至1/5秒之间。
2
应用前景
人工智能在心理诊断、心理咨询、犯罪调查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例如,在心理诊断中,人工智能可以帮 助医生更准确地评估患者的情绪状态和心理状况。在犯罪调查中,人工智能可以通过分析嫌疑人的微表情变化, 辅助判断其是否在说谎。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微表情与常规表情不同,它不受意识控制,能够 揭示人的真实情感和情绪状态。
3
微表情具有非言语性、瞬时性和真实性等特点, 能够提供关于个体内心世界的宝贵信息。
微表情的重要性与应用领域
01
微表情在心理学、司法鉴定、安全检查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 用价值。
02
通过微表情分析,可以揭示一个人的真实情感和意图,有助 于提高人际沟通效果和决策准确性。
02
微表情的分类与识别
常见微表情的分类
快乐微表情
嘴角上翘、眼睛眯起、眉毛舒展,表示喜悦 和愉快的情绪。
惊讶微表情
眼睛睁大、眉毛上扬、嘴巴张开,表示惊讶和 出乎意料。
悲伤微表情
嘴角下垂、眼中含泪、眉毛皱起,表示悲伤和失 落。
愤怒微表情
眉毛皱起、眼睛瞪大、嘴角下撇,表示愤怒和不满 。
恐惧微表情
眼睛睁大、眉毛上扬并聚拢、嘴巴张大,表示恐 惧和害怕。
微表情与非言语行为的关联
01
微表情是非言语行为的一种表现形式,与身体语言、声音语调 和语气等相互关联,共同表达一个人的情感和意图。
微表情的介绍和应用

了解微表情和其应用1. 微表情的概念1.1 微表情是什么微表情最早由保罗.艾克曼提出,是在人们压抑或说谎情况下泄露的面部情绪活动,一般持续时间在1/25或1/5间,微表情可以带动整个面部肌肉或部分肌肉。
微表情具有碎片化的特征,微表情的出现时间较短且容易被其他表情掩盖。
目前研究表明微表情包含了六大表情:高兴、悲伤、愤怒、厌恶、恐惧、惊讶。
微表情通常出现在自然环境和实验环境下,实验发生范式分为两种说谎—泄露和压抑—诱发。
1.2 微表情的产生原理Frank 和Svetieva (2015)认为微表情的发生是由于表情加工的双系统:一个是锥体束运动系统驱动自主的及来源于大脑皮层的面部表情,另一个是锥体束外运动系统非自住的及来源于皮层下的面部运动,前者是出于社会化和通过模仿的表情,后者是由内在情绪引发的表情。
当一个人想要掩盖自身的真实情感就会引发这两种运动系统,皮层下大脑会发送一种无意识的发射式信号给面部神经,而锥体束自主运动系统会发送一个信号进行抑制,遮掩真实的情绪表达。
这两种系统同时出现时也会互相牵制,当皮下层的信号足够强大时,真实情绪会在短时间内暴露,然后自主系统恢复对面部肌肉的控制,掩盖先前的表情,这就是微表情形成的原理。
导致两个系统互相牵制的情况有两种:(1)说谎者对说谎这件事或对象产生强烈的情绪波动。
Frank 和Svetieva (2013)认为当说谎者害怕被拆穿谎言,或者因说谎而产生巨大的厌恶感或内疚感,或者厌恶谎言针对的对象,这些情况往往会从说谎者的表情及肢体语言上暴露出来。
说谎者为了不被拆穿谎言会控制自己的表情和行为,形成“印象管理”(Memon, Vrij, & Bull, 2003),说谎者可能会通过减少肢体动作、减少回答的间隔时间来掩盖谎言的线索。
(2)说谎往往需要更多的精力构建谎言。
说谎者需要编造合理的理由,要注重逻辑融洽、前后内容一致,同时要注意欺骗对象的行为,这导致说谎者需要耗费巨大的精力编造谎言。
微表情及其应用

微表情及肢体语言得奥秘微表情介绍微表情,就是内心流露与掩饰,就是心理学名词。
“微表情”最短可持续1/25秒,虽然一个下意识得表情可能只持续一瞬间,但这就是种烦人得特性,很容易暴露情绪。
通过研究微表情可以判断一些更加准确得信息人得脸部可以传达信息,就是一种信息传输器,人们无意识得表情会无法控制得表现在面部, “微表情”一闪而过,通常甚至清醒得作表情得人与观察者都察觉不到。
比起人们有意识做出得表情,“微表情”更能体现人们真实得感受与动机。
肢体语言介绍肢体语言,就是指由身体得各种动作代替语言本身来表情达意得一种特殊语言。
通俗讲就是指通过头、眼、颈、手、肘、臂、身、胯、腿、足等人体部位得协调活动向交流对象传达信息,借表情达意得一种沟通方式。
不同得肢体语言在不同情况下所传达得不同心理意义。
前人研究状况微表情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保罗·埃克曼在1969年提出。
当时,一个名叫玛丽得重度抑郁症患者告诉主治医生,想要回家瞧瞧自己得剑兰与花猫。
提出请求得时候,她显得神情愉悦而放松,不时地眯起眼睛微笑,摆出一副撒娇得模样。
令人震惊得就是,玛丽在回家之后,尝试了3种方法自杀,结果未遂。
事后,埃克曼将当时得视频反复播放,用慢镜头仔细检视,突然在两帧图像之间瞧到了一个稍纵即逝得表情,那就是一个生动又强烈得极度痛苦得表情,只持续了不到1/15秒。
后来,埃克曼将其称为“微表情”。
1978年,埃克曼发布了面部动作编码系统。
在这一系统中,人脸部得肌肉有43块,可以组合出1万多种表情,其中3000种具有情感意义。
埃克曼根据人脸解剖学特点,将其划分成若干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得运动单元。
分析这些运动单元得运动特征及其所控制得主要区域以及与之相关得表情,就能得出面部表情得标准运动。
2002年,这个系统进行了一次升级,对表情得捕捉准确率达到了90%。
研究内容现阶段中学生研究本课题可以研究微表情在现实生活中得应用,一些微表情与肢体语言得含义及在生活中得发现与理解。
基于深度学习的微表情分析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基于深度学习的微表情分析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之一。
深度学习作为人工智能中重要的分支,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而在深度学习技术中,微表情分析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也备受关注。
本文将就基于深度学习的微表情分析技术进行探讨,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情况。
一、微表情分析技术的定义所谓微表情,就是指在人的面部表现上非常微小和短暂的表情变化,这些变化往往持续时间只有1/25至1/5秒,人眼很难直接察觉到。
但是,微表情却是人类情感中非常重要的表现形式,将其解读和应用于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对于人的情感状态,心理健康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并且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二、微表情分析技术的技术手段深度学习技术是最为核心的微表情分析技术手段之一。
它主要通过训练模型,自动从海量的数据中学习和发现规律,从而构建语义模型或者分类器。
这一手段的优点在于可以让计算机在处理复杂的数据情况下,能够快速准确地识别出微表情的特征,从而对于微表情进行分类。
此外,由于微表情在人类表情中所占比例很小,所以需要高性能的摄像设备来进行采集。
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发展,可为从高速摄影中获取的时间序列图像的处理提供技术支持。
我们可以运用其中的传统图像处理技术和计算机视觉技术,将视频序列转化为目标点序列,并且把机器学习算法应用到序列中来完成微表情分析任务。
三、微表情分析技术的应用前景微表情分析技术在人工智能领域具有重大的应用前景,作为一种高级的人机交互技术,它可以广泛应用于情感智能、智能监控等领域。
下面将分别进行探讨。
1. 情感智能方面微表情在人类表情中所占比例虽小,但是却是感情变化过程中非常重要的表现形式。
我们可以通过微表情的分析,推断出人的情感状态,这对于情感智能的实现非常有帮助。
例如,通过人的微表情分析,我们可以在主观情感上进行疏导和疏解,从而达到情感治疗的目的。
2. 智能监控方面微表情分析技术还具有很强的在智能监控方面的应用潜力。
微表情心理学分析
微表情心理学分析微表情心理学分析⒈简介微表情是指人的面部表情在极短的时间内出现并迅速消失的微小表情。
微表情心理学分析是一种通过观察和解读微表情来推断个体的内心状态和情绪的方法。
本文将详细介绍微表情心理学分析的原理、方法和应用。
⒉微表情的定义和分类⑴微表情的定义微表情是指人的面部表情在1/25秒至1/5秒的时间内发生的瞬间表情。
由于其时长极短,通常在无意识或意识控制不住的情况下出现,往往能够揭示个体真实的心理状态。
⑵微表情的分类微表情可分为七个主要分类:愤怒、厌恶、恐惧、快乐、悲伤、惊讶和轻蔑。
每种微表情都对应着不同的内心状态和情绪,通过观察和分析这些微表情,可以个体的内心世界。
⒊微表情心理学分析的原理⑴非言语信息的重要性微表情通过非言语的方式表达个体的内心状态,非言语信息在交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微表情心理学分析通过对非言语信息的分析,可以更准确地了解个体的情绪和心理状况。
⑵面部表情的神经机制微表情是由面部肌肉的微小活动引起的,面部表情的与大脑的神经机制密切相关。
微表情心理学分析研究了面部表情与神经机制之间的关系,从而能够解读微表情背后的心理含义。
⒋微表情心理学分析的方法⑴观察微表情观察个体的面部表情是微表情心理学分析的第一步。
通过仔细观察个体面部的微小变化,可以发现并识别出微表情的存在。
⑵分析微表情分析微表情是微表情心理学分析的核心步骤。
通过观察微表情的时间、强度、持续时间等特征,结合个体的背景信息和情境,推断其内心状态和情绪。
⑶采集证据为了更准确地分析和解读微表情,可以结合采集其他证据,如语言表达、行为动作等,来进一步验证和支持对微表情的解读和分析。
⒌微表情心理学分析的应用⑴心理咨询和辅导微表情心理学分析可以帮助心理咨询师和辅导员更准确地了解个体的内心状况,提供更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
⑵面试和招聘微表情心理学分析可以帮助面试官更准确地评估应聘者的情绪和心理特点,从而更好地选择合适的候选人。
通过微表情看透别人心思的案例
通过微表情看透别人心思的案例1.概述微表情是指持续时间短暂(通常不超过1秒)的面部表情,它们通常出现在人们试图控制或隐藏他们真实感情时。
微表情能够展现出一个人的真实情感,因此被研究人员广泛应用于心理学、犯罪学和心理揭露等领域。
下面将介绍几个通过微表情看透别人心思的案例。
2.案例一:警察用微表情破案◆情况描述:一名警察在询问一名涉嫌谋杀案的嫌疑人时,嫌疑人声称自己并不知情。
然而在询问过程中,警察突然发现了嫌疑人脸上的微表情。
当被问及有关案件的细节时,嫌疑人的嘴角微微一动,眼睛闪烁了一下。
◆分析:根据嫌疑人的微表情,警察怀疑他在撒谎。
通过进一步的调查和审问,最终嫌疑人交代了自己的罪行。
3.案例二:婚姻交流师观察微表情◆情况描述:一对夫妻在交流师办公室里谈论着他们的婚姻问题,丈夫说他已经尽力了,妻子则表露出不满的情绪。
◆分析:交流师通过观察妻子的微表情,发现她在丈夫说话时面部微微抽搐,眼睛闪烁。
这表明妻子并不信任丈夫所说的话,可能隐藏了一些真实的情感。
通过进一步的探讨,交流师帮助夫妻解决了他们之间的矛盾。
4.案例三:心理揭露专家运用微表情◆情况描述:一名心理揭露专家在一项调查中,观察到被调查者在回答某个问题时出现了微表情。
这个被调查者声称自己并不知道被害人的下落,但是在被问及和被害人的关系时,他的面部出现了挠头的微表情。
◆分析:心理揭露专家认为这个微表情表明被调查者在掩饰自己对被害人的了解。
通过深入交谈和进一步的观察,揭露专家最终揭开了被调查者隐瞒的真相。
5.结论通过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微表情可以帮助人们更准确地了解别人的真实情感和心思。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通过观察微表情来更好地交流和交流。
当然,对于不同个体的微表情解读,需要结合更多的实践和科学研究,我们相信微表情的应用将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了解他人内心是一项挑战性的任务,但通过微表情的观察与解读,我们可以更好地洞察他人的真实情感和动机。
微表情检测及应用简介
浅谈微表情检测方法和应用姓名:学号:日期:微表情是指人类在极短的时间内(约1/25秒至1/15秒)出现的极其细微的面部表情,是我们在面对外部环境的刺激时不经意间透露出的真实情感。
迄今为止,对于微表情的研究远没有达到一个可靠且全面的共识,但随着近年来计算机视觉技术的飞速发展,对微表情检测的研究也逐渐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本文将阐述微表情检测的实现方法,并展望其未来可能的应用领域。
一、微表情检测的实现方法微表情检测方法主要包括五个步骤:数据采集、预处理、特征提取、建模与分类、检测与分析。
1.数据采集:收集大量含有人脸表情的图像或视频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通过摄像头实时捕捉,也可以从公共数据集中获取。
为提升数据的多样性及可靠性,数据采集过程中应注意保证各种表情、年龄、性别、种族等方面的代表性。
2.预处理:在采集的数据中,通过人脸检测和对齐技术,实现对人脸图像的准确提取及规范化处理。
3.特征提取:从规范化后的人脸图像中提取微表情的特征。
目前,特征提取方法主要包括传统人工设计特征和基于深度学习的特征提取。
传统方法包括局部二值模式(Local Binary Patterns,LBP)、光流法(Optical Flow)等;而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通常采用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进行特征学习。
(1)传统方法:局部二值模式(LBP) 是一种简单但极具表达力的面部纹理描述符,通过对比领域像素值差异来提取图像纹理信息。
光流法是通过计算图像序列中相邻帧之间像素的运动来描述面部动态表情变化。
这两种方法凭借较低的计算复杂度和易实施性,在微表情检测领域取得了初步成果。
(2)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发展,卷积神经网络(CNN)已被证明具有优越的特征提取能力。
在微表情检测任务中,由于序列数据的时序信息对于微表情特征的表达至关重要,因此常采用时序卷积神经网络(Temporal Convolutional Networks, TCN)或者长短时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 LSTM)等时序模型进行特征提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表情及肢体语言的奥秘
微表情介绍
微表情,是内心流露与掩饰,是心理学名词。
“微表情”最短可持续1/25秒,虽然一个下意识的表情可能只持续一瞬间,但这是种烦人的特性,很容易暴露情绪。
通过研究微表情可以判断一些更加准确的信息
人的脸部可以传达信息,是一种信息传输器,人们无意识的表情会无法控制的表现在面部,“微表情”一闪而过,通常甚至清醒的作表情的人和观察者都察觉不到。
比起人们有意识做出的表情,“微表情”更能体现人们真实的感受和动机。
肢体语言介绍
肢体语言,是指由身体的各种动作代替语言本身来表情达意的一种特殊语言。
通俗讲是指通过头、眼、颈、手、肘、臂、身、胯、腿、足等人体部位的协调活动向交流对象传达信息,借表情达意的一种沟通方式。
不同的肢体语言在不同情况下所传达的不同心理意义。
前人研究状况
微表情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保罗·埃克曼在1969年提出。
当时,一个名叫玛丽的重度抑郁症患者告诉主治医生,想要回家看看自己的剑兰和花猫。
提出请求的时候,她显得神情愉悦而放松,
不时地眯起眼睛微笑,摆出一副撒娇的模样。
令人震惊的是,玛丽在回家之后,尝试了3种方法自杀,结果未遂。
事后,埃克曼将当时的视频反复播放,用慢镜头仔细检视,突然在两帧图像之间看到了一个稍纵即逝的表情,那是一个生动又强烈的极度痛苦的表情,只持续了不到1/15秒。
后来,埃克曼将其称为“微表情”。
1978年,埃克曼发布了面部动作编码系统。
在这一系统中,人脸部的肌肉有43块,可以组合出1万多种表情,其中3000种具有情感意义。
埃克曼根据人脸解剖学特点,将其划分成若干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运动单元。
分析这些运动单元的运动特征及其所控制的主要区域以及与之相关的表情,就能得出面部表情的标准运动。
2002年,这个系统进行了一次升级,对表情的捕捉准确率达到了90%。
研究内容
现阶段中学生研究本课题可以研究微表情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一些微表情和肢体语言的含义及在生活中的发现与理解。
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在社会层面,目前针对微表情的研究已经应用到各个领域。
在国家安全领域,有些训练有素的危险人物可能轻易就通过测谎仪的检测,但是专业人员可以通过微表情通过微表情,发现他们
内心的真实想法;在医学临床领域,精神分裂症患者可以从METT 训练中受益,使得他们的微表情识别恢复到正常。
生活中的微表情及肢体语言
一、说谎与隐瞒
01.说话时,不觉的摸一下鼻子,说明说谎了,隐瞒了事情。
02.撒谎时,血压上升,这会使人感到面部和颈部神经组织发痒,所以习惯动作就是挠一下脖子或者松领带。
03.一个人如果说的是事实,他的眼神和手指指的方向,应该是一致的。
04.回答问题时松口气,表明这件事不是此人做的。
05.当面对别人问话时,迟疑就是默认。
06.说谎时,眼睛往往看着左上方,因为这是用右脑来编故事、形象思维;而左脑是用来记忆的、逻辑思维。
07.手有点哆嗦,还在大腿上摩擦,是想擦走手心的汗,以及用手触摸去镇静自己,这是一种极度紧张的表现。
08.手突然变得很凉,是极度恐惧时,人本能地抽掉全身大量的血液,使其回流保护心脏的结果。
二、惭愧与羞愧
01.闭上双眼,用手托头,这个动作是羞愧的表现。
02.当人或动物在不安或恐惧的时候,会用尽一切的办法去挡住自己,这个动作在心理学上称作“遮蔽行为”。
他们会用手来遮住双
眼,令自己和眼前的事物保持一定的距离。
03.嘴角向下拉,视线向下看,神情尴尬,是羞愧的表情。
三、面部表情
01.正常的惊讶的表情不会超过两秒钟,否则就是装的。
尤其是惊讶的特质来得快、去得也快,就更是装出来的。
02.真正的笑容,两边面额会抬高,眼睛下面的皮肤会起皱,甚至有鱼尾纹,两边脸会宽一点。
03.一个人作秀或者吵闹的时候,眼光看着谁,那人才是想激怒或刺激的人。
04.眉毛下压,眼角上挑,一字嘴紧闭,这种是代表仇恨和愤怒。
05.一字嘴的笑,往往是愤怒的冷笑或狞笑。
06.嘴角绷紧,向上翘起,这是不屑的表情。
07.嘴角紧闭,表示压力与焦虑,很不安的时候会有这个小动作。
08.紧皱眉头,咬住下唇,表示很紧张;而嘴角翘起,则表示喜悦。
五、拒绝特征
01.后背转向谈话人,意味着不愿意再交谈下去。
02.双手交叉抱在胸前,说明这个人在潜意识中是想保护自己,同时也是对抗对方的动作。
03.足部行为是显示意向性的行为,你不喜欢那个人,一双腿会自然反方向而行。
六、其它动作表情
01.握手时,把对方的手从上往下按,反映了自信、亢奋和嚣张。
02.女生用手向后撸头发,代表很在意对方对自己的看法,想给对方看最好的一面,是吸引异性的举动。
03.塔状手——两手微交叉搭尖,是极度自信的表现。
祈祷手——两手指交叉合拳状,说明人的信心开始动摇,甚至是心理怀疑才有的表现;而祈祷手再把两个大拇指藏在手里面,是信心极度低落的表现。
把手藏起来是因为有所保留。
04.同样是看手指甲,但男性和女性很不一样,男性会握拳头那样反手来看,而女性则是伸直正面看。
05.要想了解人真实的一面,就要看他睡觉的地方,所以卧室是人的隐私之地。
06.字体很大,代表为人很有自信,勇于表现。
笔画很有力,棱角分明,为人很主观霸道,报复心重,占有欲强。
结论
微表情是人体不可避免的生理表现,除面瘫外,任何人都会出现微表情。
相信在未来的生活中会更加广泛的在各行各界中运用到微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