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对消化性溃疡发病的影响

合集下载

消化性溃疡会复发吗?

消化性溃疡会复发吗?

消化性溃疡会复发吗?发布时间:2021-02-24T15:37:37.903Z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1期作者:李绍明[导读] 在临床中,消化性溃疡的发生率越来越高,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生理痛苦和心理负担。

李绍明阆中市第二人民医院四川南充 637400在临床中,消化性溃疡的发生率越来越高,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生理痛苦和心理负担。

实施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但是部分患者易出现复发现象,需提高其重视程度,做好日常防护工作,从而降低其复发率。

一、消化性溃疡的基本概述(一)消化性溃疡的基本概念在致病因子的作用下,患者产生黏膜炎症,而且坏死性病变穿透患者的黏膜肌层,从而诱发消化性溃疡现象。

该疾病多发生在患者的胃部、十二指肠等部位,如果患者的胃部前后壁均出现溃疡现象,此种疾病类型叫做对吻溃疡。

复合性溃疡主要是指患者的十二指肠和胃部均存在溃疡现象。

绝大多数患者的溃疡部位为单个,多发性溃疡患者存在2~3个溃疡部位。

一般情况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直径超过2cm,因此,十二指肠溃疡也被叫做巨大溃疡。

除此之外,在患者的食管下段也会出现消化性溃疡症状。

(二)消化性溃疡的发病原因1.消化性溃疡的损害因素在消化性溃疡的发病过程中,使用抗炎药物进行治疗,多为抑制环氧合酶。

实施前列腺素度患者的消化道黏膜具有保护的作用,能够有效减轻患者酒精及高温液体的损伤。

使用前列腺素,可增加患者消化道黏膜的血流量,刺激离子转运。

其中,维持患者消化道黏膜血流量是非常重要的内容。

2.消化性溃疡的防御因素患者感染幽门螺杆菌之后,合成黏液逐渐减少,削弱了黏膜的保护作用,将患者幽门螺杆菌根除后,有助于合成恢复碳酸氢盐。

在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中,胃酸分泌量逐渐增高,患者呈现出轻度或者中度的炎症。

胃溃疡患者的胃粘膜炎症比较严重,产生萎缩性胃炎的风险性比较高。

3.消化性溃疡的其他因素对于消化性溃疡患者而言,精神因素、遗传因素及胃排空异常等和该疾病具有很大的相关性,如果患者吸烟,影响患者的溃疡愈合。

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
定义
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主要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 即胃溃疡(GU)和十二指肠溃疡(DU),因溃疡形成与胃酸/胃蛋白酶的消 化作用有关而得名。溃疡的黏膜缺损超过黏膜肌层,不同于糜烂。
病因及发病机制
在正常生理情况下,胃十二指肠黏膜经常接触有强侵蚀力的胃酸和在酸 性环境下被激活、能水解蛋白质的胃蛋白酶,此外,还经常受摄入的各种 有害物质的侵袭,但却能抵御这些侵袭因素的损害,维持黏膜的完整性, 这是因为胃、十二指肠黏膜具有一系列防御和修复机制。目前认为,胃十 二指肠黏膜的这一完善而有效的防御和修复机制,足以抵抗胃酸/胃蛋白酶 的侵蚀。一般而言,只有当某些因素损害了这一机制才可能发生胃酸/胃蛋 白酶侵蚀黏膜而导致溃疡形成。
诊断和鉴别诊断
(二)胃泌素瘤
亦称Zollinger-Ellison综合征,是胰腺非β细胞瘤分泌大量胃泌素所致。 肿瘤往往很小(<1cm),生长缓慢,半数为恶性。大量胃泌素可刺激壁细胞增生, 分泌大量胃酸,使上消化道经常处于高酸环境,导致胃、十二指肠球部和不典 型部位(十二指肠降段、横段、甚或空肠近端)发生多发性溃疡。胃泌素瘤与 普通消化性溃疡的鉴别要点是该病溃疡发生于不典型部位,具难治性特点,有 过高胃酸分泌(BAO和MAO均明显升高,且BAO/MAO>60%)及高空腹血清胃泌素 (>200pg/ml,常>500pg/ml)。
病因及发病机制
(一)幽门螺杆菌
确认幽门螺杆菌为消化性溃疡的重要病因主要基于两方面的证据:
①消化性溃疡患者 的幽门螺杆菌检出率显 著高于对照组的普通人 群,在DU的检出率约为
90%,GU约为70%~80;
②大量临床研究肯定,成功根除幽门螺 杆菌后溃疡复发率明显下降,用常规抑酸治 疗后愈合的溃疡年复发率50%~70%,而根除幽 门螺杆菌可使溃疡复发率降至5%以下,这就 表明去除病因后消化性溃疡可获治愈。

消化性溃疡复发相关因素论文

消化性溃疡复发相关因素论文

探讨消化性溃疡复发的相关因素与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复发危险因素,为减少复发提供参考。

方法:426例消化性溃疡分为复发组(128例)与无复发组(298例)。

比较两组在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率、长期服用nsaids、不良生活饮食习惯(吸烟、饮酒)、精神紧张、复发季节、溃疡愈合质量等方面的差异。

结果复发组平均年龄58.9±12.5岁,高于未复发组(41.3±9.8);复发组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率(92.2%)、长期服用nsaids(39.8%)、不良生活习惯(56.3%)均明显高于未复发组(74.8%、10.7%、24.2%);复发组愈合质量s1期多于s2期,而为复发组s2期多于s1期;复发组多发生于春秋季;精神因素复发组占9.38%,明显高于未复发组。

结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长期服用nsaids、不良生活习惯是消化性溃疡复发的重要危险因素。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复发【中图分类号】r57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1-0081-01一般将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总称为消化性溃疡,有时简称为溃疡。

原本消化食物的胃酸(盐酸)和胃蛋白酶(酶的一种)却消化了自身的胃壁和十二指肠壁,从而损伤黏膜组织,这是引发消化性溃疡的主要原因。

消化性溃疡病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疾病之一,它是一种慢性疾病,具有自然缓解和反复发作的特点,在人群中发病率高并且复发率高。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长期服用nsaids、溃疡愈合质量、以及不良生活习惯是影响溃疡复发的主要因素[1]。

为了减少消化性溃疡的复发,本文临床资料对其危险因素进行了分析。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08年11月~2010年11月我院诊治并成功随访的消化性溃疡患者426例,其中男性298例,女性128例,男:女=2.33∶1。

年龄22岁~86岁,平均年龄46.8±12.6岁。

病史1~12年,平均4.68±2.15年。

2023年执业药师继续教育--《胃肠道常见疾病诊疗及管理》

2023年执业药师继续教育--《胃肠道常见疾病诊疗及管理》

2023年执业药师继续教育--《胃肠道常见疾病诊疗及管理》1、反流性食管炎是属于胃食管反流病。

(正确)2、胃溃疡治疗疗程一般需要(D)A.1-2周B.2-4周C.4-6周D.6-8周3、大肠癌筛查最简便有效易行的方法是(B)A.问卷调查B.大便隐血检查C.腹部CT 检查D.结肠镜检查4、大肠癌一半以上是腺瘤演变而来。

(正确)5、以下哪些不是结肠腺瘤的一级预防(D)A.改善饮食结构B.增加膳食纤维C.戒烟D.高蛋白饮食6、下列哪些是消化性溃疡发病的攻击因素(ABC)A.胃酸B.HPC.吸烟D.前列腺素7、中国胃食管反流病发生率高于西方国家。

(错误)8、慢性活动性胃炎最主要的病因是(C)A.饮食和环境因素B.药物C.幽门螺杆菌感染D.自身免疫因素9、大肠息肉都会癌变吗。

(正确)10、胃食管反流病治疗的目的是(ABCD)A.促进粘膜愈合B.快速缓解症状C.预防复发D.防止并发症11、胃粘膜重度异性增生是癌前病变。

(正确)12、哪种检查方法诊断反流性食管炎最准确(B)A.食管吞钡X线检查B.胃镜检查C.24小时食管PH检测D.胸部CT检查13、大肠癌的高危人群是(ABCD)A.>50岁B.男性C.有家族史D.吸烟者14、检查是否有幽门螺杆菌感染方法有(ABCD )A.快速尿素酶试验B.血清抗体检测C.尿素呼气试验D.细菌培养。

引起消化性溃疡的常见病因有哪些?

引起消化性溃疡的常见病因有哪些?

引起消化性溃疡的常见病因有哪些?发表时间:2020-11-25T11:13:21.520Z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第20期作者:黄昊[导读] 消化性溃疡主要指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是一多发病、常见病黄昊(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四川宜宾 644000)消化性溃疡主要指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是一多发病、常见病。

以往认为该病在儿童中少见,但随诊诊断技术的进步,尤其是消化内镜在儿科的普及应用,该病的检出率明显上升。

消化性溃疡是病因繁多,与发病有关的因素有胃酸、胃蛋白酶、感染、遗传、饮食、生活习惯、神经精神因素等,通过不同途径或机制,均可促发溃疡发生。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perforated gastroduodenal ulcer,PGDU)大部分是继于胃十二指肠溃疡病之后而发生的严重并发症,其发病率及危险性都相当高,是临床较常见的急腹症。

本病发病急、变化快,若此时诊断失误,出现误诊,会导致急性腹膜炎的不断发展,产生剧烈疼痛及大量液体渗出,导致血容量下降,严重时可致休克,电解质平衡紊乱,造成患者生命危险。

胃肠道风险主要包括:高龄(年龄≥60周岁)胃肠道溃疡病史,存在其他合并症(如糖尿病、肝硬化、缺血性心脏病、肿瘤、脑血管病变等),合并应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抗凝药物、糖皮质激素、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等,慢性肾功能不全及血液透析患者,合并Hp感染等。

心血管风险主要包括近期是否有急性心血管事件或糖尿病等高危因素。

主要的病因有:胃酸一胃蛋白酶分泌增加导致胃肠粘膜自我消化不同部位的Hp感染引起溃疡的机制有所不同。

在以胃窦部感染为主的患者中,Hp通过一系列机制诱发胃窦部的高酸分泌状态,极易诱发十二指肠溃疡。

而以胃体部感染为主的患者中,Hp直接作用于壁细胞并引起炎性反应、萎缩,导致胃酸分泌减少,以及胃黏膜防御能力下降,从而造成胃溃疡,甚至增加胃癌的风险。

而感染Hp的人群中仅15%发生消化性溃疡,说明除了细菌毒力,遗传易感性也有一定作用。

消化系统专科知识考核试题及答案

消化系统专科知识考核试题及答案

消化系统专科知识考核试题一、选择题1.消化道手术后提示患者肠蠕动恢复的有效指征是()[单选题]*A.肛门排气√B.听诊有肠鸣音C.患者有饥饿感D.患者有便意E胃管的引流液较前减少2.肝脏组织基本的功能单位是()[单选题]*A.肝细胞B.肝小叶√C.肝窦D肝段E.门脉系统3.对食管描述正确的是()[单选题]*A.成人的食管长约40CmB.食管下连咽部C.食管的第2狭窄在其与左支气管交叉处√D.食管分为颈、胸、腹、盆四部E.食管的第3狭窄位于其与贲门相接处4.对小肠描述正确的是()[单选题]*A.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储存和转运粪便B.分空肠和回肠2部C.包括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3部分√D.十二指肠能分泌胆汁E.空肠血液最后匚入腔静脉5.胆汁的排放方式为()[单选题]*A.持续性B.定时C.间断性VD.夜间E∙空腹6.疱疹性□炎的病原体是()[单选题]*A.链球菌B.白色念珠菌C.单纯疱疹病毒√D.柯萨奇病毒E.腺病毒7.患儿,4个月,患鹅口疮2天。

护士为其制定的首要护理诊断是()[单选题]*A.疼痛8.低效性呼吸型态C.体温过高√D.口腔黏膜改变E.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8.小兰,女,10个月。

因食欲下降就诊,体检发现口腔颊黏膜多处有白色乳凝块样物,不易擦掉,强行擦去下面有红色创面。

清洁该患儿口腔应选择的清洁液是()[单选题]*A.3%过氧化氢BQ1%依沙口丫陡C.制霉菌素溶液√D.2%碳酸氢钠E.1%高镒酸钾9.新生儿,15天。

其母喂奶时发现口腔黏膜表面有白色点状乳凝块样物,不易擦去。

经护士家庭访视时确诊为鹅口疮。

治疗鹅口疮的药物是()[单选题]*A.碳酸氢钠B.制霉菌素√C.红霉素D.庆大霉素E∙青霉素10.1岁肺炎小儿治疗3周后,口腔黏膜上出现点状灰白色乳凝块样物质,无全身不适,无局部疼痛。

应考虑为()[单选题]*A.维生素C缺乏B.鹅口疮√C.疱疹性口炎D.疱疹性咽峡炎E.溃疡性口腔炎11.患儿男,生后10天。

十二指肠溃疡的症状与特点

十二指肠溃疡的症状与特点

十二指肠溃疡的症状与特点十二指肠粘膜被胃消化液自身消化从而造成粘膜肌层的组织损伤。

十二指肠溃疡是常见消化性溃疡疾病,不及时采取措施会导致十二指肠溃疡穿孔。

那么十二指肠溃疡的症状有哪些呢?以下由广州海军医院胃肠专家给我们介绍十二指肠溃疡的症状有哪些。

咨询电话:4006-567-120.十二指肠溃疡的症状有哪些广州海军医院胃肠专家指出:腹痛为溃疡病穿孔最突出的症状,同时可伴有恶心、呕吐,呕吐物为食物残渣及胃液。

常有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心悸、出汗、脉速弱、血压下降等,此为原发性休克表现,其严重程度与患者神经系统反应性、穿孔大小、腹腔污染程度有关。

十二指肠溃疡穿孔1-5小时后,以上各种症状可有不同程度的缓解,腹痛及腹肌紧张有所减轻,但压痛仍很明显。

随着腹腔渗出液的吸收以及继发细菌性感染,患者很快出现发热、呼吸浅促、脉搏快弱、血压再次下降等症状,腹痛再度加重,呈弥漫性全腹痛,也可集中于上腹或右下腹部,腹胀明显,此时已继发腹膜炎。

十二指肠溃疡穿孔10-12小时后,如症状继续加重,可进入腹膜炎晚期,出现寒战、高热及中毒性肠麻痹(如剧烈呕吐粪样物)等症状,最终因中毒性休克而死亡。

十二指肠溃疡有哪些特点?近年来,人们饮食习惯的变化和一些不良的饮食习惯、精神情绪,是诱发十二指肠溃疡的主要原因,如情绪波动、过度劳累、饮食失调、吸烟、酗酒等等,那么十二指肠溃疡有哪些特点呢?下面由广州海军医院胃肠专家为我们揭晓。

十二指肠溃疡有哪些特点?1、周期性发作消化性溃疡的上腹痛,多呈周期性发作,且有季节性,多在秋冬、冬春气温变化较大季节发作。

可因气候突变、过劳、精神与情绪、饮食不节、吸烟、药物等因素诱发。

发作期和缓解期交替出现,每次发作可持续数天或数周不等,症状缓解后经过长短不定的缓解期后可再发。

随着病情进展,发作次数增加,持续时间延长,缓解期相应缩短。

2、慢性经过消化性溃疡发生呈慢性过程。

一般病史较长,通常可为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

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高危风险因素综述

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高危风险因素综述

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高危风险因素综述消化性溃疡为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本文首先分析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机理,然后从性别因素、患者个人生活习惯,年龄因素,幽门螺杆菌与药物因素,溃疡大小,心理因素,环境等因素分析导致出血的可能原因,旨在为临床消化性溃疡并出血防治提供客观依据。

标签:消化性溃疡;出血;高危因素消化性溃疡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该疾病发生机理与幽门螺旋菌感染、胃酸与胃蛋白酶自身消化、黏膜防御机制受损、精神因素有直接关系。

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病情危急,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

1 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机理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机理是由于胃蛋白酶、胃酸过多分泌,再加上患者自身消化道粘膜防御能力下降,两者共同作用,导致胃蛋白酶、胃酸对局部粘膜进行侵蚀,粘膜缺乏一定的防御平衡能力[1]。

消化性溃疡患者自身的胃酸分泌量超过一般人群,消化性溃疡患者为何有如此高的胃酸分泌,究其原因分析,包括胃壁细胞增多、对刺激物敏感性提升、胃泌素对酸的中和功能出现障碍、胃肠激素异常分泌、迷走神经张力上升等因素。

据相关资料统计,全世界约有10%人群患过消化性溃疡疾病,而每十万患者中,就有21.5人出现过消化性溃疡并出血[2-3]。

约50%的上消化道大出血是由于消化性溃疡并出血导致的。

80%的化性溃疡并出血患者会自行恢复,20%患者会反复、大量出血,在这20%的患者中,死亡率高达36%[4]。

2 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高危风险因素2.1性别因素、患者个人生活习惯消化性溃疡并出血作为消化系统性疾病,男性的发病率显著高于女性,该疾病的发病有显著的性别差异。

男性发生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概率是女性人员的两倍以上[5]。

相关研究资料统计,随着年龄的逐渐上升,男性发生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概率将会进一步上升,究其原因可能与生活饮食习惯、工作压力、饮酒、吸烟、精神紧张等因素有很大关系[6]。

相关研究资料证实,O型血出现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疾病概率较大[7]。

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疾病是由于溃疡导致血管破裂而致,在有机体凝血过程中,凝血因子与VWF共同起到重要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例分析
• 精神方面:在上大学时,他经常在考试前 的一两周发作,工作以后,则经常在精神 紧张、工作压力大的时候出现。 • 生活习惯:吸烟20多年,每天一包。由于 工作需要,应酬时会喝酒,每次喝大约半 斤左右的白酒,一个月大约喝2-3次,但平 时不喝。 • 天气方面:在秋冬和冬春季节交替时也容 易发作。
• 上述多方面的综合作用,引起黏膜缺 血缺氧损伤,胃酸分泌增高,Hp感染 增加,可能正是PU冬春季发病明显增 高的原因。
气温对消化性溃疡(PU)发病的影响
• PU发病,冬春季明显高于夏秋季,可 能与冬春季气候寒冷或气温剧变应激 引发机体内分泌失调,使交感神经兴 奋,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血管紧 张素II及内皮素分泌增加,致消化道 黏膜的血管收缩,黏膜缺血缺氧损伤 及引起生长抑素分泌减少,胃泌素水 平升高,胃酸分泌增高有关。
• 寒冷应激还可刺激胃窦5-羟色胺(5-HT) 细胞内5-HT量明显增加; • 血浆的前列腺素E2(PGE2)和一氧化 氮(NO)水平明显降低; • 表皮生长因子(EGF)下降。
• 5-HT可直接收缩血管,同时还可增强 其他血管活性物质的缩血管效应(例 如加强去甲肾上腺素、血管紧张素II、 组织胺等的缩血管效应),引起黏膜 缺血缺氧损伤。 • PGE2对扩张血管、调节胃黏膜血流 量和抗氧自由基方面有重要作用。
• NO还能抑制胃酸分泌和有助于PGE2 生物合成。 • 因此,血浆PGE2和NO水平明显降低, 则可增加PU的发病。
• EGF下降则可导致胃黏膜黏液黏蛋白 的合成和分泌减少,黏膜DNA的合成 减少,黏膜血流量减少,抑制胃酸分 泌作用减低,从而促进p)感染 存在着明显的季节性波动,以冬、春 季最高。 • Hp感染与免疫功能有关,人体在寒冷 应激下可引起免疫功能下降,能导致 Hp感染机率的增加。
消化性溃疡(PU)的发病原因
发病原因
• • • • • • 1.胃酸和胃蛋白酶的作用增强 2.胃粘膜屏障被破坏 3.粘膜抵抗力减弱 4.幽门螺杆菌的感染 5.不良的饮食习惯、饮酒等 6.吸烟
• 7.精神因素:精神过度紧张和创伤
• 8.药物:如肾上腺皮质激素、阿斯匹林、 非甾体类抗炎药(吲哚美辛、布络芬等)
• NO作为一种内源性血管舒张因子, 可与血管紧张剂内皮素-1共同调节血 管紧张性和内皮细胞连续性,可有效 地舒张血管,增加胃血流量,从而在 维持黏膜完整性和黏膜防御中直接发 挥作用。 • 但在寒冷应激条件下,NO的合成与 释放受到极大的抑制,内皮素将充分 发挥血管收缩、血流减少之功能,威 胁胃黏膜完整性,促进黏膜损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