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通讯与细胞信号转导-北京大学

合集下载

细胞通讯与信号传导

细胞通讯与信号传导

细胞通讯与信号传导细胞是生物体的最基本单位,每个细胞都像一个小工厂,拥有自己的机器和设备,它们需要不断地接收与发出信息才能完成各自的任务,这就需要细胞间的通讯与信号传导。

本文将从细胞通讯和信号传导两个方面介绍这个重要的生命现象。

一、细胞通讯细胞通讯是指细胞之间通过化学信号相互交流的过程。

这种信号传递可以调节细胞的生命周期、维持内环境的恒定,以及协调身体各系统之间的协同运作。

在细胞通讯中,信号的传递可以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两类。

内源性信号是由细胞内自身产生的,如某些信号分子可以调节基因表达,从而影响一系列细胞行为。

外源性信号则来自外界,如神经元通过传递神经递质来调节细胞行为。

通常,细胞通讯的信号传递过程可分为三个基本步骤:识别、传递和响应。

第一步是识别阶段,在这个阶段,细胞必须能够识别外界或内源性信号分子。

这需要细胞表面的受体与信号分子之间发生特定的化学结合。

第二步是信号的传递阶段,在这个阶段,信号分子通过细胞内传递通路进入到细胞内部,从而调节细胞行为。

第三步是响应阶段,在这个阶段,细胞根据传递的信号做出相应的反应。

二、信号传导信号传导是指信号分子在细胞内部的传递过程。

它涉及一系列的生化反应和分子互动。

信号分子进入到细胞内部后,可能被一些蛋白激酶或酶水解,进而改变信号分子的化学结构。

这些过程就是信号转导的第一步,即信号的转换,使原本无法进入细胞内部的信号分子转变为可以作用于细胞内部的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

第二步是信号传导通路,在这一步中,转换后的信号分子会引起细胞内一些特定蛋白质的生物分子反应,这些反应一般有激活或抑制的作用,从而调节细胞内的活动。

最后一步是响应阶段,在这个阶段,细胞会根据信号的强度和类型产生不同的反应,如细胞分裂、细胞分化、细胞凋亡等。

总的来说,细胞通讯和信号传导是两个紧密联系的概念。

细胞通讯的主要任务是产生信号分子,并将其传递到另一个细胞,而信号传导则是用一种内部系统将细胞解码和响应这些信号。

细胞的信号转导:细胞间的通讯

细胞的信号转导:细胞间的通讯

细胞的信号转导:细胞间的通讯
细胞信号转导是细胞间相互通讯的重要过程之一。

细胞通过信号转导将外部环境的信息传递到细胞内部,以调控细胞的生理功能和行为。

这种通讯过程在生物体内各个层次和组织中都十分普遍。

细胞信号转导通过一系列复杂的分子相互作用和级联反应完成。

信号转导通常从外部环境的信号开始,例如化学物质、细胞间接触和光照等。

这些刺激会激活细胞表面的受体蛋白,如受体酪氨酸激酶、离子通道和G蛋白偶联受体等。

一旦受体被激活,它们将开始传递信号到细胞内部。

这个过程中涉及到许多信号转导分子,如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中的蛋白激酶、转录因子、细胞骨架和细胞内钙离子等。

这些分子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网络,将信号从细胞膜传递到细胞质和细胞核,并最终调控基因表达和细胞功能。

细胞间的通讯也是细胞信号转导的一部分。

细胞可以通过细胞间的信号分子进行直接或间接的交流。

例如,神经细胞之间通过突触传递神经递质进行快速的信息传递。

而免疫细胞之间通过细胞因子的释放和受体结合来调节免疫反应。

此外,细胞还可以通过细胞外囊泡(如外泌体)释放信号物质,并被周围的细胞摄取,进而影响接受细胞的行为。

总的来说,细胞信号转导和细胞间通讯是细胞间相互沟通的重要机制。

通过这种方式,细胞可以感知和响应外界环境的变化,并协调各种生物学过程。

理解细胞信号转导和细胞间通讯的机制对于深入研究生物学和治疗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这篇简要介绍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有任何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了解细胞的信号传递与细胞通讯

了解细胞的信号传递与细胞通讯

了解细胞的信号传递与细胞通讯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它们通过信号传递与通讯来实现生物体内的协调和调节。

了解细胞的信号传递机制对于探索生命奥秘以及相关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细胞的信号传递与通讯进行探讨。

一、细胞的信号传递机制细胞的信号传递机制是指细胞内外环境信息的接收、传递和响应的过程。

广义的信号传递包括细胞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细胞内各种信号传导的过程。

细胞间的相互作用是指细胞通过细胞外分泌物(如激素)或细胞接触等方式传递信息。

这种方式通过细胞表面的受体感知到信号,然后经过信号转导传递给细胞内的靶蛋白,从而引发一系列信号级联反应,最终实现细胞的应答。

另一种信号传递方式是细胞内的信号传导。

细胞内的信号传导通常是通过细胞内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来传递信号。

常见的信号传导分子有离子、细胞因子、酶、蛋白激酶等。

这些信号传导分子可以通过磷酸化、磷酸酶等酶促反应来改变其活性,从而实现信号的传导。

二、细胞通讯的方式细胞的通讯方式有多种,包括直接接触、细胞外信号分子介导以及细胞外囊泡转运等。

1. 直接接触:直接接触是指细胞之间通过细胞间连接或结构物相互贴附、接触来进行信息传递。

这种方式常见于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免疫细胞的识别和交流等。

2. 细胞外信号分子介导:细胞外信号分子介导是指细胞通过分泌信号分子来传递信息。

这些信号分子可以是激素、生长因子等蛋白质,也可以是小分子信号物质如细胞因子、氨基酸等。

这些信号分子可以通过扩散或运输蛋白质在细胞间传递信息。

3. 细胞外囊泡转运:细胞外囊泡转运是细胞之间通过囊泡来传递信号和物质。

这种方式常见于细胞的分泌、摄取等生理过程中。

三、典型的信号传递通路细胞的信号传递通路有很多,其中细胞外信号分子介导的通路是比较典型的。

1. G蛋白偶联受体信号传导通路:这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细胞膜上的信号传导方式。

当外界的信号分子(如激素)结合到受体上时,受体会激活相应的G蛋白,从而引发下游的蛋白级联反应,最终产生一系列生理效应。

细胞生物学第11章-细胞通讯与信号转导

细胞生物学第11章-细胞通讯与信号转导
(2)不同细胞对同一化学信号分子可能 具有不同的受体。如:Ach分别引起骨骼 肌的收缩、唾液腺的分泌。
(3)不同的细胞通过各自的受体,对胞外信号应答, 产生相同的效应。如:肝细胞肾上腺素受体和胰 高血糖素受体结合各自的配体激活以后,都能促 进血糖的升高。
(4)一种细胞具有一套多种类型的受体,应答多种 不同的胞外信号,从而启动细胞的不同生物学效 应。
(3)自分泌(autocrine):
细胞对自身分泌物产生反应,常见于病理 条件下。如:肿瘤细胞合成释放生长因子刺 激自身。
(4)化学突触传递神经信号:
神经细胞兴奋后,动作电位的传递,引起突 触前突起终末分泌化学信号,扩散至突触后细 胞,实现电信号和化学信号之间的转换。
2 通过细胞的直接接触(contactdependent signaling):即细胞间接 触性依赖的通讯
(3)气体信号分子: 第一个发现的气体信号分子是NO,可以进入细胞直 接激活效应酶,参与体内众多的生理和病理过程。
2. 受体(receptor)
是一种能够识别和选择性结合某种配体的大分子, 通过和配体的结合,经信号转导作用,最终表现为生 物学效应。
▪ 受体的结构特点:
多为糖蛋白,至少包含配体结合区和效应区2个 功能区域,分别具有结合特异性和效应特异性。
▪ 特异性 ▪ 放大作用 ▪ 信号终止或下调特征 ▪ 整合作用
第二节
细胞内受体介导的信号传递
一、细胞内受体与基因表达
细胞内受体活化的机制:
激活前:受体和抑制性蛋白结合成复合物 激活后:如果甾类激素和受体结合,导致抑制
性蛋白从复合物上解离下来,使受体暴露出 DNA结合位点,激素-受体复合物与基因调 控区(激素应答元件,hormone response element, HRE)结合,影响基因的转录。

细胞通讯与信号转递

细胞通讯与信号转递

● 细胞通讯基本过程:
①合成并释放信号分子; ②信号分子向靶细胞运输; ③信号分子与靶细胞受体特异性结合并导致受体激活; ④活化受体启动靶细胞内一种或多种信号转导途径; ⑤引发细胞功能、代谢或基因表达的改变; ⑥信号分子的解除并导致细胞反应终止。
在信号传递中,细胞将细胞外信号分子携带的信息转 变为细胞内信号的过程称为信号转导。
开关蛋白( switch peotein ):
进化上保守的胞内信号传导蛋白:一个信号的接收导致
它们从非活性状态到活性状态的切换; 在细胞的信号通路中起正负反馈调节的蛋白 种类: • GTP结合蛋白:根据开关蛋白是否结合GTP或GDP决定 • 开关蛋白:活性由磷酸化和去磷酸化开启和关闭
常数Kd表示(10-11~10-9mol/L); • 饱和性(saturation):生物效应与被配体占领的受体数成正
比,受体数目有限,故呈饱和性; • 可逆性(reversibility):受体与配体非共价结合;快速可逆 • 生理效应(physiological response):信号分子与受体的结合会 引起适当的生理反应,反应的强弱与结合配体受体数量正相关。
受体类型:
细胞内受体 (intracellular receptor):位于细胞质基质或核
基质;主要识别和结合小的脂溶性信号分子。
细胞表面受体 (cell-surface receptor):位于细胞质膜上,
主要识别和结合亲水性信号分子。
细胞表面受体
据信号转导机制和受体蛋白类型的不同,细胞表面受体分属 三大家族: • 离子通道偶联受体(ion-channel-linked receptor) • G-蛋白偶联受体(G-protein-linked receptor) • 酶联受体(enzyme-linked receptor)

细胞信号转导与细胞间通讯

细胞信号转导与细胞间通讯

细胞信号转导与细胞间通讯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它们通过细胞间通讯和细胞信号转导来实现各种生物学功能。

细胞间通讯是指细胞之间通过分子信号传递信息的过程,而细胞信号转导则是指细胞内信号分子传递到细胞内的特定目标分子的过程。

这两个过程密不可分,相互作用,共同调控着生物体的生理和病理过程。

细胞间通讯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

其中一种常见的方式是通过细胞间的直接接触来进行通讯。

这种接触通讯主要通过细胞间连接蛋白质,如细胞间连接蛋白(connexin)和黏着蛋白(cadherin)等来实现。

这些蛋白质可以形成细胞间连接通道,使细胞间的信号分子能够直接传递。

例如,心肌细胞通过细胞间连接通道传递电信号,从而实现心脏的有序收缩。

除了细胞间的直接接触,细胞间通讯还可以通过细胞外分泌物质来实现。

这些分泌物质可以是蛋白质、激素、细胞外囊泡等。

它们通过扩散、受体介导的摄取或细胞外囊泡的融合等方式传递信息。

例如,免疫细胞可以释放细胞外囊泡,将抗原信息传递给其他免疫细胞,从而协调免疫应答。

细胞信号转导是细胞内信号分子传递到特定目标分子的过程。

这个过程涉及到多个信号分子、受体和信号转导通路的相互作用。

信号分子可以是激素、细胞因子、神经递质等,它们通过与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触发一系列的信号转导反应。

这些反应可以涉及到细胞内的酶活性调节、细胞骨架的改变、基因表达的调控等。

通过这些反应,细胞能够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做出适应性的响应。

信号转导通路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一个信号转导通路通常包含多个分子组分,如受体、信号分子、酶、蛋白激酶等。

这些分子之间通过磷酸化、蛋白质结合等方式相互作用,形成信号转导的网络。

这个网络可以分为多个级联的步骤,每个步骤都是前一步骤的结果和后一步骤的起点。

通过这种级联的方式,细胞可以对信号进行放大、整合和调控。

细胞信号转导和细胞间通讯在生物体内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参与了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如细胞增殖、分化、凋亡、免疫应答等。

细胞生物学[第八章细胞信号转导]课程预习

细胞生物学[第八章细胞信号转导]课程预习

第八章细胞信号转导一、概述(一)细胞通讯细胞通讯(cell communication)是指一个细胞发出的信息通过介质传递到另一个细胞产生相应的反应。

1.细胞通讯的方式(1)细胞通过分泌化学信号进行细胞间相互通讯。

这是多细胞生物包括动物和植物最普遍采用的通讯方式。

(2)细胞间接触性依赖的通讯(contact-dependent signaling)。

细胞间直接接触,通过与质膜组合的信号分子影响其他细胞。

(3)细胞问形成间隙连接使细胞质相互沟通,通过交换小分子来实现代谢偶联或电偶联。

2.细胞分泌化学信号的作用方式(1)内分泌(endocrine)。

由内分泌细胞分泌信号分子(激素)到血液中,通过血液循环运送到体内各个部位,作用于靶细胞。

(2)旁分泌(paracrine)。

细胞通过分泌局部化学介质到细胞外液中,经过局部扩散作用于邻近靶细胞。

(3)自分泌(autocrine)。

细胞对自身分泌的物质产生反应。

(4)通过化学突触传递神经信号(neuronal signaling)。

当神经元细胞在接受环境或其他神经细胞的刺激后,神经信号通过动作电位的形式沿轴突以高达100m/s的速度传至末梢,刺激突触前突起终末分泌化学信号(神经递质或神经肽),快速扩散作用于突触后细胞,影响突触后膜,实现电信号一化学信号一电信号转换和传导。

细胞识别(cell recognition)是指细胞通过其表面受体与胞外信号物质分子(配体)选择性相互作用,从而导致胞内一系列生理生化变化,最终表现为细胞整体的生物学效应的过程。

可见,细胞识别是细胞通讯的一个重要环节。

细胞信号通路(signaling pathway):细胞接受外界信号,通过一整套特定的机制,将胞外信号转导为胞内信号,最终调节特定基因的表达,引起细胞的应答反应,这是细胞信号系统的主线,这种反应系列称之为细胞信号通路。

(二)信号分子与受体1.信号分子细胞的信号分子(signal molecule)可根据其溶解性分为亲脂性和亲水性两类:(1)亲脂性信号分子主要代表是甾类激素和甲状腺素。

细胞信号转导和细胞通信

细胞信号转导和细胞通信

细胞信号转导和细胞通信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不同细胞在生物体内密切合作,完成各种生理功能。

为了实现这种协作,细胞之间需要进行精密的信号转导和通信。

细胞信号转导是一种复杂的过程,其中包括多种信号分子、受体和信号通路的参与。

本文将介绍细胞信号转导的基本概念、信号分子的类型以及细胞通信的机制。

一、细胞信号转导的基本概念细胞信号转导是指外界刺激通过信号分子传递到细胞内部,并引起相应的生物学响应的过程。

这个过程涉及多个组分,包括信号分子、受体和信号通路。

信号分子可以是离子、小分子物质或蛋白质,它们在细胞外和细胞内之间传递信息。

受体则是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可以与信号分子结合并传递信号。

信号通路是指信号分子与受体结合后所经过的一系列化学反应和调控,最终实现细胞内的生物学效应。

二、信号分子的类型信号分子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包括激素、神经递质、生长因子等。

激素是一类由内分泌腺分泌的物质,它们通过血液循环传播到身体各个部位,并影响细胞的行为。

神经递质是神经细胞释放的化学物质,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电信号,并触发细胞内的相应反应。

生长因子则促进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在胚胎发育、伤口修复等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三、细胞通信的机制细胞通信是细胞之间相互协作的重要方式,可以通过直接接触或信号分子传递实现。

细胞间的直接接触包括细胞间连接和细胞间黏附。

细胞间连接是通过细胞膜蛋白的结合实现的,可以传递电信号和分子信号。

细胞间黏附是指细胞表面的特定蛋白质相互结合,形成稳定的细胞群体,并进行相互作用和通信。

此外,细胞之间还可以通过信号分子传递来进行通信。

信号分子可以在细胞间的空间中自由扩散,通过结合受体来传递信息。

这种信号传递方式可以实现长距离的通信,并对细胞产生广泛的影响。

四、细胞信号转导的调控细胞信号转导是一个高度调控的过程。

细胞通过多种机制来调节信号转导的强度和时机。

其中包括信号通路的激活和抑制,信号分子的合成和降解以及受体的调节等。

细胞信号转导的调控机制能够确保细胞对外界刺激做出适当的生物学响应,并避免过度反应或错误反应的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胞通讯与信号转导北京大学医学部细胞生物学系第一节基本概念第二节膜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第三节细胞内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信号通路第四节Wnt/β-catenincatenin信号通路第五节细胞信号转导与疾病第一节基本概念一、基本概念1.细胞通讯(cell signaling):指细胞通过释放信号分子分子,,实现细胞之间实现细胞之间、、以及细胞与其环境之间的信息交流的信息交流。

2.细胞间通讯(cell-cell communication):特指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之间的信息交流,,即一个细胞发出的信息通过介质传递到另一个细胞产生相应反应的过程介质传递到另一个细胞产生相应反应的过程。

第一节基本概念一、基本概念3.细胞识别(cell recognition):以某个细胞为主体,表述对其周围环境的识别表述对其周围环境的识别。

细胞周围的环境包括境包括::−细胞环境细胞环境::即其它相邻的自体或异体细胞即其它相邻的自体或异体细胞;;−分子环境分子环境::包括激素包括激素、、细胞因子细胞因子、、信息素信息素、、营养物营养物、、异物异物、、毒物毒物、、理化因子等理化因子等。

一、基本概念4.信号转导(signal transduction):细胞外的信号分子通过与相应的受体作用子通过与相应的受体作用,,引发细胞将胞外信号转变为胞内信号的过程号转变为胞内信号的过程。

5.信号转导途径或通路(signaling pathway):细胞通讯过程中涉及的一系列分子相互作用顺序通讯过程中涉及的一系列分子相互作用顺序。

第一节基本概念二、细胞信号分子三、受体三、受体三、受体三、受体三、受体四、第二信使与信号开关四、第二信使与信号开关四、第二信使与信号开关Signaling by phosphorylation Signaling by GTP-binding protein枢纽性蛋白激酶枢纽性蛋白激酶((PK )PKA: cAMP 信号通路PKB (即AKT ):):启动启动PI3-kinase 依赖性细胞存活通路PKCs: IP3/DAG/Ca2+ 信号通路等PKD: 即为PKCmuPKG: cGMP 信号通路PKI :将PKA 的C-亚单位排出细胞核PKR: dsRNA-dependent kinase ,抑制蛋白质合成抑制蛋白质合成,,参与双链RNA 引起的固有免疫引起的固有免疫。

五、G蛋白G 蛋白蛋白((Guanine n u cleotide binding proteins, or GTP -binding proteins, or G proteins )类信号开关:包括单体G 蛋白和三聚体G 蛋白两大类,二者均通过G 蛋白上结合的GDP 交换为GTP 而活化活化,,并通过G 蛋白本身具备的GTP 酶活性将结合的GTP 水解为GDP 而失活。

单体G 蛋白蛋白((Monomeric g uaninen u cleotide binding proteins ),),又称为小又称为小GTP 酶(s mall GTPase s )或小G 蛋白蛋白((s mall G proteins )。

如:Ras , Ran, Rho , Rac , Cdc42, Arf , EF -Tu.三聚体G 蛋白蛋白((t rimeric g uaninen u cleotide binding proteins )。

)。

或称为大或称为大G 蛋白(large G proteins )。

如:Gs, Gi , Gq .单体G 蛋白蛋白((小GTP 酶)信号开关的运转特点:GEF (guanine nucleotide -exchange factor): facilitates dissociation of GDP from the Gprotein (故又称为GDP-releasing factors, GRF); and then GTP binds G protein spontaneously, yielding the active form (G pr -GTP). 例子例子::SOSGAP (GTPase -activating protein): accelerates the hydrolysis of the bound GTP, yielding the inactive form (G pr -GDP GDP).六、蛋白质激酶蛋白质激酶是一类磷酸转移酶,其作用是将 ATP 的 γ-磷 酸基转移到底物特定的氨基酸残基上,使蛋白质磷酸化。

− 蛋白质激酶主要有蛋白丝氨酸/苏氨酸激酶 − 蛋白酪氨酸激酶 − 蛋白丝氨酸/苏氨酸双特异性激酶 蛋白激酶在信号转导中的主要作用有两个方面: − 其一是通过磷酸化调节蛋白质的活性, − 通过蛋白质的逐级磷酸化,使信号逐级放大,引起细胞反应。

第一节 基本概念 第二节 膜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第三节 细胞内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第四节 细胞信号转导与疾病第二节膜表面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一、通道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通路 二、G蛋白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通路− cAMP 信号通路 − 磷脂酰肌醇 信号通路三、酶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通路− 受体蛋白质酪氨酸激酶信号通路(即Ras/MAPK信号 通路)二、G蛋白偶联受体G蛋白偶联受体大而复杂, 为7次跨膜的受体超家族, 成员超过1000个。

其配体分子一般较小,种 类多,包括:− 核苷酸、氨基酸或脂肪酸及其衍生 物、趋化因子、神经递质、光 子 、气味分子 、味觉分子、离子 等,也包括肽类激素、糖蛋白激素 等一些较大分子。

G蛋白偶联受体(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s: GPCRs)或七次跨膜受体(7TMSRs)或蛇形受 体(serpentine receptors)超家族: 是具有7个跨膜α-螺旋区的膜蛋白,可启动G蛋 白耦联受体介导的信号通路。

广泛存在于各类生物、以及各种人体细胞上,在 人类成员超过1000个。

目前临床使用的、超过50%的药物的作用靶点为 GPCRs。

(一) cAMP信号通路活化顺序::信号通路的活化顺序ddcAMP信号通路的活化顺序Ligand →Serpentine Receptor→Trimeric G protein →Adenylate cyclase(AC)→cAMP→PKA C-subunit release→PKA C-subunit 转移入细胞核的磷酸化,,使其活化→磷酸转录因子CREB 的磷酸化→PKA 催化催化转录因子化的CREB与CRE (cAMP response element,即结合,,CREB上的磷酸化位点则被转录cAMP反应元件) 结合因子CBP/P300识别基因转录→具有CRE的特定的特定基因转录(二)磷脂酰肌醇信号通路Activated receptor三、酶偶联受体受体酪氨酸激酶(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s, RTKs ):Ras-MAPK 信号通路蛋白质酪氨酸激酶联系的受体蛋白质酪氨酸激酶联系的受体((Tyrosine kinase-linked receptors) :JAK-STAT 通路和整合素参与的Src 介导的信号通路受体丝/苏氨酸激酶苏氨酸激酶::转化生长因子TGF-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 受体信号通路受体为磷酸酯酶受体为磷酸酯酶::受体为鸟苷酸环化酶受体为鸟苷酸环化酶::心钠素受体受体酪氨酸激酶(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s, RTKs ):受体大多数为单跨膜蛋白受体大多数为单跨膜蛋白,,胞外区与配体结合结合,,胞内区具有激酶活性胞内区具有激酶活性,,可使靶蛋白可使靶蛋白((包括自身肽链括自身肽链))特定部位的酪氨酸残基磷酸化特定部位的酪氨酸残基磷酸化,,启动酶启动酶((耦)联受体介导的信号通路联受体介导的信号通路。

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以及各种人体细胞上,人类有超过100个成员个成员。

Dimerization and autophosphorylation of receptor protein-tyrosine kinases Growth factor binding induces receptor dimerization, which results in receptor autophosphorylation as the two polypeptide chains phosphorylate one another.细胞增殖调控的轴心通路细胞增殖调控的轴心通路::The 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MAPK) pathway, 又称为the extracellular signal regulated kinase (ERK) pathway ,故常合写为MAPK/ ERK pathway. 也常常写为也常常写为::The Ras / MAPK pathway 轴心通路的突变轴心通路的突变::癌细胞的“邪恶轴心”RAS信号途径Ligand →RTK →Grb2 →SOS →Ras→MAPKKK (Raf, MEKK, etc.)→MAPKK (MEK1, MEK2, etc.)→MAPK (ERK1, ERK2) →转移入细胞核→转录因子(Myc, Elk-1, etc.) 活化→基因转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