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缸受力分析
(易错题)高中物理选修三第一章《分子动理论》测试题(包含答案解析)(1)

一、选择题1.(0分)[ID :129752]钻石是首饰和高强度钻头、刻刀等工具中的主要材料,设钻石的密度为ρ(单位为3kg /m ),摩尔质量为M (单位为g/mol ),阿伏加德罗常数为A N 。
已知1克拉0.2=克,则( )A .a 克拉钻石所含有的分子数为30.210AaN M-⨯B .a 克拉钻石所含有的分子数为AaN MC .每个钻石分子直径的表达式为33A 610πM N ρ-⨯(单位为m )D .每个钻石分子直径的表达式为A 6πMN ρ(单位为m ) 2.(0分)[ID :129739]如图所示,活塞质量为m ,缸套质量为M ,通过弹簧吊放在地上,汽缸内封住一定质量的空气,缸套与活塞无摩擦,活塞截面积为S ,大气压强为p 0,则( )A .汽缸内空气的压强等于0p mgS-B .内、外空气对缸套的作用力为(M +m )gC .内、外空气对活塞的作用力为mgD .弹簧对活塞的作用力为(M +m )g3.(0分)[ID :129734]若以M 表示水的摩尔质量,V m 表示标准状态下水蒸气的摩尔体积,ρ表示标准状态下水蒸气的密度,N A 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m 和V 分别表示每个水分子的质量和体积,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A VN mρ=B .m A V N V =⋅C .A MN Vρ<D .AM m N >4.(0分)[ID :129719]以M 表示水的摩尔质量,m V 表示在标准状态下水蒸气的摩尔体积,ρ为在标准状态下水蒸气的密度,A N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m 、v 分别表示每个水分子的质量和体积,四个关系式:①A m V N mρ=,②A M N v ρ=,③A M m N =,④m A V v N =.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①和②都是正确的 B .①和③都是正确的 C .②和④都是正确的D .①和④都是正确的5.(0分)[ID:129690]下列有关分子动理论和物质结构的认识,其中正确的是()A.分子间距离减小时分子势能一定减小B.温度越高,物体中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C.物体内热运动速率大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比例与温度无关D.非晶体的物理性质各向同性而晶体的物理性质都是各向异性6.(0分)[ID:129671]如图所示为两分子系统的势能E p与两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r大于r1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B.当r小于r1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C.当r等于r2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为零D.在r由r1变到r2的过程中,分子间的作用力做负功7.(0分)[ID:129667]关于分子热运动和布朗运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布朗运动是指在显微镜中看到的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B.布朗运动反映了液体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C.悬浮微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显著D.当物体温度达到0℃时,物体分子的热运动也不会停止8.(0分)[ID:129663]由于水的表面张力,迎霞湖里荷叶上的小水滴总是球形的,在小水滴表面层中,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总体上表现为引力,分子势能E p和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图中哪个点能总体上反映小水滴表面层中水分子分子势能()A.A点B.B点C.C点D.D点9.(0分)[ID:129681]将型汁滴入水中,逐渐扩散,最终混合均匀,下列关于该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墨汁扩散是水的对流形成的B.墨汁扩散时碳粒与水分子发生化学反应C.混合均匀主要是由于碳粒受重力作用D.混合均匀过程中,水分子和碳粒都做无规则运动10.(0分)[ID:129680]甲、乙两图分别表示两个分子之间分子力和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判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 .当分子间距离为0r 时,分子力和分子势能均最小且为零B .当分子间距离0r r >时,分子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增大C .当分子间距离0r r >时,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D .当分子间距离0r r <时,分子间距离逐渐减小,分子力和分子势能都增加11.(0分)[ID :129677]水银气压计中混入了一些气泡,上升到水银柱的上方,使水银柱上方不再是真空,气压计的读数跟实际大气压存在一定的误差。
气缸的工作原理

气缸的工作原理气缸是一种常见的机械装置,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
它的工作原理基于压力的变化和活塞的运动,通过将气体或者液体压缩或者推动来产生力或者运动。
1. 结构组成气缸主要由气缸筒、活塞、活塞杆、密封件和连接件等组成。
- 气缸筒是一个空心的圆筒形构件,通常由金属材料制成,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磨性。
- 活塞是一个与气缸筒内壁密封配合的圆柱形构件,它可以在气缸筒内往复运动。
- 活塞杆是与活塞连接的杆状构件,它通过活塞环与活塞连接在一起,使活塞能够沿着气缸筒的轴向运动。
- 密封件用于保持气缸内的气体或者液体不泄漏,通常包括活塞环、密封圈等。
2. 工作原理气缸的工作原理基于压力差和活塞的运动。
当气缸内的气体或者液体被增加压力时,会产生一个力,推动活塞沿着气缸筒的轴向运动。
当压力减小或者消失时,活塞会受到外部力的作用,返回原来的位置。
普通来说,气缸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压缩气缸和推动气缸两种类型。
- 压缩气缸:压缩气缸通过增加气体或者液体的压力来产生力。
当气缸内的气体或者液体被压缩时,体积减小,压力增加,从而产生一个力,推动活塞运动。
常见的应用包括压缩机、内燃机等。
- 推动气缸:推动气缸通过推动活塞来产生力。
当气缸内的气体或者液体被推动时,活塞运动,从而产生一个力。
常见的应用包括液压系统、气动系统等。
3. 工作过程气缸的工作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吸气、压缩、工作和排气。
- 吸气阶段:在吸气阶段,活塞向外运动,气缸内的气体或者液体被吸入气缸内,气缸内的压力降低。
- 压缩阶段:在压缩阶段,活塞向内运动,气缸内的气体或者液体被压缩,气缸内的压力增加。
- 工作阶段:在工作阶段,活塞保持在压缩位置,气缸内的气体或者液体维持一定的压力,从而产生一个力或者推动其他机械部件运动。
- 排气阶段:在排气阶段,活塞向外运动,气缸内的气体或者液体被排出气缸外,气缸内的压力降低。
4. 应用领域气缸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包括工业自动化、冶金、石油化工、航空航天等领域。
《好题》高中物理选修三第二章《气体,固体和液体》测试(含答案解析)(8)

一、选择题1.(0分)[ID:130052]如图所示是一定质量的气体从状态A经B到状态C的V-T图象.由图象可知()A.p A>p B B.p C<p BC.p A>p C D.p C>p B2.(0分)[ID:130051]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经等温变化到状态B,再经等容变化到状态C,A、C压强相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A到B气体分子平均动能增加B.从B到C气体分子平均动能不变C.A、C状态气体压强相等的原因是分子撞击器壁的平均作用力相等D.从A到B过程气体压强变小的原因是分子的密集程度减小3.(0分)[ID:130050]浸润现象和不浸润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是常见的,下列几种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水银不能浸润玻璃,说明水银是不浸润液体B.水可以浸润玻璃,说明附着层内分子间的作用表现为引力C.脱脂棉球脱脂的目的,是使它从不能被水浸润变为可以被水浸润D.建筑房屋时在地基上铺一层涂着沥青的纸,是利用了毛细现象4.(0分)[ID:130044]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压强不变的情况下。
温度由5C︒升高到10C︒,体积的增量为ΔV1;温度由10C︒升高到15C︒,体积的增量为ΔV2,则()A.ΔV1=ΔV2B.ΔV1>ΔV2C.ΔV1<ΔV2D.无法确定5.(0分)[ID:130039]如图所示,两端开口、内径均匀的玻璃弯管竖直固定,两段水银柱将空气柱B封闭在玻璃管左侧的竖直部分,A侧水银有一部分在水平管中.若保持温度不变,向右管缓缓注入少量水银,稳定后()A.右侧水银面高度差h1减小B.空气柱B的长度不变C.空气柱B的压强增大D.左侧水银面高度差h2增大6.(0分)[ID:130038]如图所示的装置,气缸分上、下两部分,下部分的横截面积大于上部分的横截面积,大小活塞分别在上、下气缸内用一根硬杆相连,两活塞可在气缸内一起上下移动.缸内封有一定质量的气体,活塞与缸壁无摩擦且不漏气,起初,在小活塞上的杯子里放有大量钢球,请问哪些情况下能使两活塞相对气缸向下移动()A.给气缸内气体缓慢加热B.取走几个钢球C.大气压变大D.让整个装置自由下落7.(0分)[ID:130026]如图所示,D→A→B→C表示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状态变化的一个过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D→A是一个等温过程B.A→B是一个等温过程C.A与B的状态参量相同D.B→C体积减小,压强减小,温度不变8.(0分)[ID:1300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相同的氢气和氧气,氢气分子和氧气分子的平均动能不相同B.液体表面存在张力是因为液体表面层分子间的距离不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C.晶体和非晶体可以相互转化D.气体如果失去了容器的约束就会散开,这是因为气体分子之间存在斥力的缘故9.(0分)[ID:130000]关于液体的表面张力,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表面张力是液体内部各部分间的相互作用B.表面张力的方向总是垂直液面,指向液体内部C.表面张力的方向总是与液面平行D.因液体表面层分子分布比液体内部密集,分子间相互作用表现为引力10.(0分)[ID:129994]如图,一定质量的某种理想气体,由状态A沿直线AB变化到状态B,A、C、B三点所对应的热力学温度分别记为T A、T C、T B,在此过程中,气体的温度之比T A∶T B∶T C为( )A.1∶1∶1 B.1∶2∶3C.3∶3∶4 D.4∶4∶311.(0分)[ID:129974]关于温度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某物体的温度为0℃,则其中每个分子的温度都为0℃B.温度是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速率的标志C.温度是物体分子热运动平均动能的标志D.温度可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达到热平衡时,两物体温度相等12.(0分)[ID:129969]如图所示,粗细均匀的细直玻璃管上端封闭,开口端竖直向下插入水银槽中,管内封闭有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玻璃管露出水银槽液面的长度为L=40cm,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为h=8cm.现使管缓慢转过θ=37°角,保持玻璃管在水银槽液面上方的长度L不变,外界大气压强不变,这时()A.管内气柱长度可能为30cmB.管内气柱长度可能为32cmC.管内水银柱长度可能为9cmD.管内水银柱长度可能为12cm二、填空题13.(0分)[ID:130152]如图所示,下端用橡皮管连接的两根粗细相同的玻璃管竖直放置,右管开口,左管内被封闭气柱长20cm,水银面比右管低15cm,大气压强为 75cmHg。
专题18 热学中的气缸问题(解析版)-2023年高考物理计算题专项突破

专题18 热学中的气缸问题①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的关系:K t T 15.273+=;②玻意耳定律:1C pV =;(1C 是常量)或2211V p V p =③盖—吕萨克定律:T C V 2=(2C 是常量);或2211T V T V =或2121T T p p =; ④查理定律:T C p 3=(3C 是常量);或2211T p T p =或2121T T p p =; ⑤理想气体状态方程:222111T V p T V p =或C TpV =; ⑥热力学第一定律:W Q U +=∆;在解决热力学中的汽缸问题题时,首先要确定力学和热学的研究对象:①力学对象一般为汽缸、活塞、连杆、液柱等,确定研究对象后,要对其进行受力分析;②热学对象一般是封闭气团,要分析其初、末状态参量值及其变化过程。
第二步列出方程:①根据牛顿运动定律或平衡条件列出力学方程;②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或气体实验室定律方程列出热学方程;③进一步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或集合关系。
最后对所列的多个方程联立求解,检验结果的合理性。
常考的关联气体汽缸模型 模型一(如图):上图模型中,A 、B 两部分气体在状态变化过程中的体积之和不变。
模型二(如图):上图模型中,压缩气体,使隔板缓慢移动的过程中,A 、B 两侧的压强差恒定。
模型三(如图):上图模型中,连杆活塞移动相同距离,A 、B 两部分气体体积的变化量之比等于活塞面积之比,即BA B A S S V V =∆∆。
典例1:(2022·河北·高考真题)水平放置的气体阻尼器模型截面如图所示,汽缸中间有一固定隔板,将汽缸内一定质量的某种理想气体分为两部分,“H”型连杆活塞的刚性连杆从隔板中央圆孔穿过,连杆与隔板之间密封良好。
设汽缸内、外压强均为大气压强0p 。
活塞面积为S ,隔板两侧气体体积均为0SL ,各接触面光滑。
连杆的截面积忽略不计。
现将整个装置缓慢旋转至竖直方向,稳定后,上部气体的体积为原来的12,设整个过程温度保持不变,求:(i )此时上、下部分气体的压强;(ii )“H”型连杆活塞的质量(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
2022-2023学年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第一中学高二物理第二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

2022-2023学年高二下物理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功的单位是焦耳(J),焦耳与基本单位米(m)、千克(kg)、秒(s)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A.1J=1kg·m/sB.1J=1kg·m/s2C.1J=1kg·m2/sD.1J=1kg·m2/s 22、两个相向运动的物体碰撞后都静止,这说明两物体原来的( ).A.速度大小相等B.质量大小相等C.动量大小相等D.动量相同3、如图所示,是一直升机通过软绳打捞河中物体,物体质量为m,由于河水的流动将物体冲离使软绳偏离竖直方向,当直升机相对地面静止时,绳子与竖直方向成θ角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绳子的拉力为mg/cosθB.绳子的拉力小于于mgC.物体受到河水的作用力等于绳子拉力的水平分力D.物体受到河水的作用力大于绳子拉力的水平分力4、如图所示,质量为0. 4 kg的带底座的透明球壳放置在光滑水平面上,球壳内半径为5 cm,内壁光滑.当对球壳施加一水平推力时,放在球壳内、质量为0. 2 kg的小球(可视为质点)相对球壳静止, 且距离球壳最低点的高度为2 cm,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则水平推力的大小为A.8 NB.5.3 NC.4.5 ND.3 N5、如图所示,开口向下的“┍┑”形框架,两侧竖直杆光滑固定,上面水平横杆中点固定一定滑轮,两侧杆上套着的两滑块用轻绳绕过定滑轮相连,并处于静止状态,此时连接滑块A的绳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连接滑块B的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2θ,则A、B两滑块的质量之比为()A.2sinθ:1 B.2cosθ:1 C.1:2cosθD.1:2sinθ6、“摩天转盘”是游乐场中常见的娱乐设施,大转盘在竖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能够将游人运送到很高的地方,坐在吊篮里的游人却显得悠然自得.如图所示,图中A、B两点的半径分别的r1、r2(r1<r2),在转盘转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点的线速度大于B点的线速度B.坐在吊篮的人速度始终保持不变C.吊篮对游人的作用力的方向始终指向圆心D.B处的游人运动一周的过程中,吊篮对他先做负功,后做正功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教学案:第八章 第1节 气体的等温变化-含解析

第1节气体的等温变化1.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其压强与体积变化时的关系,叫做气体的等温变化。
2.玻意耳定律: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压强p 与体积V 成反比,即pV =C 。
3.等温线:在p -V 图像中,用来表示温度不变时,压强和体积关系的图像,它们是一些双曲线。
在p -1V 图像中,等温线是倾斜直线。
一、探究气体等温变化的规律 1.状态参量研究气体性质时,常用气体的温度、体积、压强来描述气体的状态。
2.实验探究二、玻意耳定律1.内容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压强与体积成反比。
2.公式pV=C或p1V1=p2V2。
3.条件气体的质量一定,温度不变。
4.气体等温变化的p -V图像气体的压强p随体积V的变化关系如图8-1-1所示,图线的形状为双曲线,它描述的是温度不变时的p -V关系,称为等温线。
一定质量的气体,不同温度下的等温线是不同的。
图8-1-11.自主思考——判一判(1)一定质量的气体压强跟体积成反比。
(×)(2)一定质量的气体压强跟体积成正比。
(×)(3)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温度不变时,压强跟体积成反比。
(√)(4)在探究气体压强、体积、温度三个状态参量之间关系时采用控制变量法。
(√)(5)玻意耳定律适用于质量不变、温度变化的气体。
(×)(6)在公式pV=C中,C是一个与气体无关的参量。
(×)2.合作探究——议一议(1)用注射器对封闭气体进行等温变化的实验时,在改变封闭气体的体积时为什么要缓慢进行?提示:该实验的条件是气体的质量一定,温度不变,体积变化时封闭气体自身的温度会发生变化,为保证温度不变,应给封闭气体以足够的时间进行热交换,以保证气体的温度不变。
(2)玻意耳定律成立的条件是气体的温度不太低、压强不太大,那么为什么在压强很大、温度很低的情况下玻意耳定律就不成立了呢?提示:①在气体的温度不太低、压强不太大时,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很大,气体分子之间除碰撞外可以认为无作用力,并且气体分子本身的大小也可以忽略不计,这样由玻意耳定律计算得到的结果与实际的实验结果基本吻合,玻意耳定律成立。
气缸壁单位面积所受气体压力

气缸壁单位面积所受气体压力
气缸壁单位面积所受气体压力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气体的种类、温度、压力和气缸的尺寸。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气体的压力与温度、体积和物质的数量有关。
在气缸内,气体受到压缩或膨胀时,气体压力会发生变化,从而影响气缸壁所受的压力。
在工程设计中,准确计算气缸壁单位面积所受气体压力是非常重要的。
合理的气体压力可以确保气缸的正常工作,提高设备的效率和稳定性。
此外,对于液压系统和空气压缩机来说,气缸壁单位面积所受气体压力还直接关系到设备的功率和能耗。
为了保证气缸的正常运行,工程师需要根据实际工作条件和需求,合理选择气缸的尺寸、气体压力和工作温度。
同时,定期检查和维护气缸,确保气缸壁单位面积所受气体压力处于安全范围内,是保障设备安全和稳定运行的重要措施。
总的来说,气缸壁单位面积所受气体压力是一个关乎设备性能和安全的重要物理量,工程师需要在设计和运行过程中充分重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确保气缸的正常工作。
重庆市2018届高三学业质量调研抽测(第二次)物理试题【含解析】

重庆市2018届高三学业质量调研抽测(第二次)物理试题物理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 卷(选择题)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为氢原子能级示意图的一部分,关于氢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一个氢原子从n =3能级跃迁到n =l 能级,可能辐射出3种不同频率的电磁波B. 从n =4能级跃迁到n =3能级,氢原子会吸收光子,能级升高C. 从n =4能级跃迁到n =3能级,氢原子会向外辐射光子,能级降低D. 处于不同能级时,核外电子在各处出现的概率是一样的2.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输入电压u =U m sin ωt ,副线圈电路中R 0为定值电阻,R 是半导体材料做成的光敏电阻(光照强度增大,电阻减小).V 1和V 2是理想交流电压表,示数分别用U 1和U 2表示;A 1和A 2是理想交流电流表,示数分别用I 1和I 2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I 1和I 2表示电流的瞬时值B. U 1和U 2表示电压的最大值C. 光照强度增大,U 2变小、I 1变小D. 光照强度增大,U 2不变、I 1变大3.如图所示,a 、b 、c 、O 位于同一直线上,ab =bc .在O 点固定一点电荷Q ,已知b 点电势高于c 点电势.一电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先从a 点运动到b 点,再从b 点运动到c 点,经历两个运动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点电荷Q 带正电B. 两个运动过程,电场力做的功相等C. 两个运动过程,电子运动的加速度相等D. 整个运动过程,电子的动能不断减小4.“天宫一号”圆满完成相关科学实验,预计2018年“受控”坠落.若某航天器变轨后仍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但动能增大为原来的4倍,则变轨后( )A. 向心加速度变为原来的8倍B. 周期变为原来的C. 角速度变为原来的4倍D. 轨道半径变为原来的5.如图所示,倾角为 的粗糙斜劈放在粗糙水平面上,物体a 放在斜面上,轻质细线一端固定在a 上,另一端绕过2个光滑的滑轮固定在c 点,滑轮2下悬挂物体b ,系统处于静止状态.若将悬挂点c 向右移动少许,而a 与斜劈始终保持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地面对斜劈的摩擦力一定增大B. 斜劈对a 的摩擦力一定增大C. 细线对a 的拉力一定减小D. 斜劈对地面的压力一定减小6.如图所示,在第二象限中有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在第一象限内存在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一带电粒子(电荷量为q ,质量为m )以垂直于x 轴的速度v 0从x 轴上的P 点进入该匀强电场,恰好与y 轴正方向成45°角射出电场,再经过一段时间又恰好垂直于x 轴进入第四象限.已知OP 之间的距离为d ,粒子重力不计,则( )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A. 带电粒子通过y轴时的坐标为(0,d)B. 电场强度的大小为C. 带电粒子在电场和磁场中运动的总时间为D. 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二、多选题7.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以速度v0匀速滑动的物块,运动到A点时受到一水平恒力F 的作用,经过一段时间后运动到B点,速度大小仍为v0,方向改变了90°,在此过程中()A. 物块的加速度大小方向都不变B. 物块的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时刻改变C. 水平恒力F的方向一定与AB连线垂直D. 物块的动能先增加后减小8.如图所示,木块A、B的质量分别为m1、m2,A、B之间用一轻弹簧相连,将它们静置于一底端带有挡板的光滑斜面上,斜面的倾角为θ,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现对A施加一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恒力F,使A沿斜面由静止开始向上运动.当B对挡板的压力刚好为零时,A的速度刚好为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此时弹簧的弹力大小为B. 在此过程中拉力F 做的功为C. 在此过程中弹簧弹性势能增加了D. 在此过程中木块A 重力势能增加了第II卷(非选择题)三、实验题9.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实验中:(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D,示数如图甲所示,D=__________mm.(2)某小组利用电流表(内阻约0.1Ω)、电压表(内阻约3kΩ)等器材,按要求从0开始测量,得到多组电流、电压数据,求出金属丝的电阻R x=50Ω.他们采用的是图乙中的_____电路图,所测电阻R x的真实值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等于”)50Ω.10.某实验小组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滑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在一端装有定滑轮的长木板上固定A、B两个光电门,与光电门相连的计时器能显示滑块上的遮光片通过光电门时的遮光时间,滑块通过绕过定滑轮的轻质细绳与测力计挂钩相连,测力计下吊着沙桶,测力计能显示挂钩所受的拉力,滑块对长木板的压力与滑块的重力大小相等,已知遮光片宽度为d,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1)为了满足实验的要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A.长木板应放在水平桌面上B.长木板没有定滑轮的一端应适当垫高,以平衡摩擦力C.沙桶及测力计的总质量应远小于滑块的质量D.定滑轮与滑块之间的细绳应与长木板平行(2)甲同学测出A、B两光电门之间的距离为L,滑块通过A、B两光电门的时间分别为t1、t2,滑块的加速度大小a=_________(用字母L、d、t1、t2表示).(3)多次改变沙桶里沙的质量,重复步骤(2),根据测得的多组F和a,作出a-F图象如题23图乙所示,由图象可知,滑块的质量为____________,滑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________.四、解答题11.如图所示,固定在同一水平面内的两根平行长直金属导轨的间距为d(导轨电阻不计),其右端接有阻值为R的电阻,整个装置处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一质量为m、电阻为r的匀质导体杆ab垂直于导轨放置,与导轨接触良好,杆与导轨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对ab施加水平向左的恒力F,使ab从静止开始沿导轨运动,当运动距离为l时,速度恰好达到最大.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在此过程中,求:(1)导体杆ab的最大速度v m;(2)电阻R产生的焦耳热Q R.12.如图所示,水平面上AB间有一长度x=4m的凹槽,长度为L=2m、质量M=1kg的木板静止于凹槽右侧,木板厚度与凹槽深度相同,水平面左侧有一半径R=0.4m的竖直半圆轨道,右侧有一个足够长的圆弧轨道,A点右侧静止一质量m1=0.98kg的小木块.射钉枪以速度v0=100m/s射出一颗质量m0=0.02kg的铁钉,铁钉嵌在木块中并滑上木板,木板与木块间动摩擦因数μ=0.05,其它摩擦不计.若木板每次与A、B相碰后速度立即减为0,且与A、B不粘连,重力加速度g=10m/s2.求:(1)铁钉射入木块后共同的速度V;(2)木块经过竖直圆轨道最低点C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F N;(3)木块最终停止时离A点的距离s.13.如图所示,质量为m=6kg的绝热气缸(厚度不计),横截面积为S=10cm2,倒扣在水平桌面上(与桌面有缝隙),气缸内有一绝热的“T”型活塞固定在桌面上,活塞与气缸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活塞在气缸内可无摩擦滑动且不漏气.开始时,封闭气体的温度为t0=270C,压强P=0.5×105P a,g取10m/s2,大气压强为P0=1.0×105P a.求:①此时桌面对气缸的作用力大小;②通过电热丝给封闭气体缓慢加热到t2,使气缸刚好对水平桌面无压力,求t2的值.14.如图所示,一个足够大的水池盛满清水,水深h=0.4m,水池底部中心有一点光源A,其中一条光线斜射到水面上距A为l=0.5m的B点时,它的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恰好垂直.求:①水的折射率n;②用折射率n和水深h表示水面上被光源照亮部分的面积(推导出表达式,不用计算结果,圆周率用π表示).五、填空题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凡是符合能量守恒定律的宏观过程一定自发地发生而不引起其他变化B.气体的温度降低,表明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减弱C.机械能可以全部转化为内能,内能也可以全部转化为机械能而不引起其他变化D.如果两个系统分别与状态确定的第三个系统达到热平衡,那么这两个系统彼此之间也必定处于热平衡E.气缸里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发生等压膨胀时,单位时间碰撞器壁单位面积的气体分子数一定减少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机械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如果波速变大,那么波长一定变大B. 在太阳光照射下,肥皂泡呈现彩色,这是光的衍射现象C.已知弹簧振子初始时刻的位置及其振动周期,就可判断振子在任意时刻振动的方向D.变化的磁场可以产生电场,变化的电场可以产生磁场E.发生多普勒效应时,波源发出的波的频率并没有发生变化重庆市2018届高三学业质量调研抽测(第二次)物理试题物理答案1.C【解析】A项:一个氢原子从n=3能级跃迁到n=l能级,最多可能辐射2种不同频率的电磁波,故错误;B、C项:从n=4能级跃迁到n=3能级,是从高能级向低级跃迁,氢原子会放出光子,能级降低,故B错误,C正确;D项:处于不同能级时,核外电子在各处出现的概率是不一样的,故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