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税法概述 (2)[46页]

合集下载

税法(1)税法概述2011.02

税法(1)税法概述2011.02

第一章税法概论引言:◆本章内容:4节第一节税法概述★第二节税收立法与实施第三节我国现行税法体系第四节我国税收管理体制第一节税法概述A.征税方B.纳税方C.征纳双方D.国家税务总局『正确答案』C三、税法构成要素税法的构成要素——征税人、纳税义务人、征税对象、税目、税率、计税依据、纳税环节、纳税期限、减免税和法律责任。

重点有:(一)征税人(“征税”主体)——代表国家行使征税职权的各级税务机关和其他征收机关。

包括各级税务机关、财政机关和海关。

(二)纳税人:1.含义:是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2.范围:自然人和法人;我国的法人主要有四种:机关法人、事业法人、企业法人和社团法人。

居民纳税人和非居民纳税人;(三)征税对象。

即纳税客体,也就是对什么征税。

是区别一种税与另一种税的重要标志。

(四)税目——征税对象的具体化,各个税种所规定的具体征税项目。

如:消费税具体规定了烟、酒等l4个税目。

但不是所有的税种都规定税目。

(五)税率:税率是对征税对象的征收比例或征收额度。

税率是计算税额的尺度,也是衡量税负轻重与否的重要标志。

我国现行的税率主要有:(六)计税依据计税依据(课税依据、课税基数)——计算应纳税额的根据。

除了一些特殊性质的税种外,绝大多数的税种都采取从价计征。

1.从价计征。

以计税金额为计税依据。

如企业所得税是以应纳税所得额的多少作为计税依据,消费税中的大部分应税消费品以销售额作为计税依据。

计税金额=征税对象的数量×计税价格应纳税额=计税金额×适用税率2.从量计征。

以征税对象的重量、体积、数量为计税依据。

如屠宰税以屠宰应税牲畜的头数为计税依据;消费税中的黄酒、啤酒以吨数为计税依据;汽油、柴油以升数为计税依据。

应纳税额=计税数量×单位适用税额(定额税率)3.复合计征。

既包括从量计征又包括计价从征。

如我国现行的消费税中的卷烟、白酒等。

应纳税额=计税数量×单位适用税额+计税金额×适用税率(七)纳税环节具体被确定应当缴纳税款的环节,就是纳税环节。

税法 第一章 税法概论

税法  第一章 税法概论

二、税收实体法体系

由19个税收法律、法规组成,它们按
性质作用分五类。

• 三、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包括《税 收征收管理法》、《海关法》和《进出 口关税条例》等。
• 【例题·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我国 现行税法的有( )。
• A.税收基本法 B.企业所得税法 C.进出口关税条例
• D.中央与地方共享税条例 • 『正确答案』BC
第五节 我国税收管理体制
• 一、税收管理体制 是在各级国家机构之间划分税权的
制度或制度体系。税收管理权限按大类 可划分为税收立法权和税收执法权。
二、税收立法权的划分
(一)税收立法权划分的种类 第一,可以按照税种类型的不同来划分。 第二,可以根据任何税种的基本要素来
划分。 第三,可以根据税收执法的级次来划
• 『正确答案』BC 『答案解析』选项A,为税收行政法规;选 项D,为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授权立法。
• 三、税收立法、修订和废止程序 目前我国税收立法程序主要包括以
下几个阶段:
(1)提议阶段。

(2)审议阶段。

(3)通过和公布阶段。
• 四、税法实施原则
1.层次高的法律优于层次低的法律; 2.同一层次的法律中,特别法优于普通法; 3.国际法优于国内法; 4.实体法从旧,程序法从新。
交往的可靠保证
• 三、税法的地位及与其他法律的关系
• (一)税法的地位 1.税法属于国家法律体系中一个重要部门
法,它是调整国家与各个经济单位及公民个人 分配关系的基本法律规范。
2.性质上属于公法。 3.税法是我国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 (二)税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 1.税法与《宪法》的关系 《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它是

税法基础知识

税法基础知识

第一章税法概述第一节税收概述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依据政治权力,按照法律规定的标准,强制地向纳税人无偿征收货币或实物所形成的特定分配关系,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主要方式。

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第二节税法一、税法的分类1、按基本内容和效力分:税收基本法和税收普通法我国目前没有税收基本法2、按职能作用分:税收实体法和税收程序法3、按征税对象分:流转税法、所得税法、财产税法、行为税法、资源税法二、税法的制定(税法的渊源)1、人大和人大常委会制定税收法律2、人大或人大常委授权国务院制定暂行规定或条例3、国务院制定税收行政法规4、地方人大及常委制定税收地方性法规5、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制定税收规章6、地方政府制定税收地方规章三、税法的构成要素(一)纳税人(二)征税对象(三)税目(四)税率1、比例税率: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关税、契税等。

2、超额累进税率:个人所得税中工资薪金所得、加成所得等。

3、定额税率:资源税、消费税中的啤酒黄酒等。

4、超率累进税率:土地增值税(五)纳税环节(六)纳税期限(七)纳税地点(八)加成征税、减免税(九)罚则(违法处理)第三节税收法律关系的三个要素一、主体1、征税主体:国家税务机关、海关(财政机关)2、纳税主体:法人、自然人、其他组织、在华的外国企业,组织,个人、在华没有机构场所但境内有所得的外国企业或组织.二、客体,即征税对象,是区别税与税的标志.三、内容,包括权利和义务两个方面。

税务机关的权利:征税、检查、处罚.税务机关的义务:宣传咨询、及时缴纳国库、受理纳税人申诉纳税人的权利:申请退还权、延期纳税权、申请减免税权、申请复议权、提起诉讼权纳税人的义务:办理税务登记、纳税申报、接受税务检查、依法缴纳税法。

注意:①税收法律关系中主体双方的权利义务不对等;②纳税人与税务机关发生争执,必须先交税。

第四节本章近年注会考试试题(选)(近年来本章分值:1-2分)一、单选1、税收管理体制的核心内容是()。

税法第一章 税法概述

税法第一章  税法概述

含税级距
不含税级距
税率 (%)
速算扣除 数
说明
1 不超过1500元的 不超过1455元的
3
超过1500元至 2 4,500元的部分
超过1455元至 4,155元的部分
10
超过4,500元至 3 9,000元的部分
超过4,155元至 7,755元的部分
20
超过9,000元至 超过7,755元至 4 35,000元的部分 27,255元的部分
➢税法构成要素是国家有效征税必须具备的 条件。只有在符合构成要素的情况下,国 家才可以征税。
税法构成要素
实体要素:即税收实体法必须规定的内容, 是确定相关主体实体纳税义务成立所必须 具备的要件。
程序要素:就是税收程序法必须规定的内容, 是纳税人具体履行纳税义务所必须具备的条 件,也称程序法要素
一、税收实体法要素
免征3 额
税法规定的征 税对象中免于 征税的数额。 免征额部分不 征税,只对超 过免征额的部 分征税。
二、 税收程序法的构成要素
纳税期限 纳税地点
税收程序法 构成要素
纳税环节 违法处理
(一) 纳税期限
纳税期限的概念:
• 纳税期限是纳税人向国家缴纳税款的法定期限。各 种税都明确规定了税款的缴纳期限。
• 纳税期限是税收固定性特征的重要体现。税收的固 定性,不仅表现在税法预先规定了征税的数量,而 且还表现在明确规定了缴纳税款的期限。
纳税期限的分类
纳税结 算期限
说明纳税人应多长时间计缴 一次税款,反映了计税频率。
纳税结算期可分为按次结算 和按期结算。
纳税期限
税款缴 库期限
说明应在多长期限内将税款缴 入国库,它是纳税人实际缴纳税 款的期限。

税法讲义1章 税法概论

税法讲义1章 税法概论

第一章税法概论【本章简介】重要内容包括:税收三性;税收法律关系;税法的构成要素;税法的分类;税法的地位及与其他法律的关系;税收立法机关与税法制定;我国现行税法体系;税务机构的设置和税收征管范围划分。

第一节概述一、税收概述(一)概念政府为了满足公共需要,凭借政治权力,强制、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二)特征(1)无偿性(2)强制性(3)固定性税收三性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它们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其中,无偿性是核心,强制性是保障,固定性是对强制性和无偿性的一种规范和约束。

学生互动:税收特征具有无偿性,但为什么我们还说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呢?请大家思考一下。

【解释】社会主义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是针对人民群众整体利益而言具有整体返还性,但针对具体纳税人而言没有直接返还性,是无偿的。

二、税法概述(一)概念国家制定的用以调整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在征纳税方面的权利及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它是国家及纳税人依法征税、依法纳税的行为准则,其目的是保障国家利益和纳税人的合法权益,维护正常的税收秩序,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

税法具有义务性法规和综合性法规的特点。

(二)分类我国税法分类主要有四种分类方法:1.按照税法的基本内容和效力的不同,可分为税收基本法和税收普通法。

2.按照税法的职能作用的不同,可分为税收实体法和税收程序法。

3.按照税法征收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对流转额课税的税法,对所得额课税的税法,对财产、行为课税的税法、特定目的课税的税法和对自然资源课税的税法。

税种分类税种名称作用流转税类增值税主要在生产、流通和服务领域发挥调节作用消费税营业税关税资源税类资源税调节因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差异而形成的级差收入土地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所得税类企业所得税调节生产经营者的利润和个人纯收入个人所得税特定目的税类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暂缓征收)为达到特定目的,调节特定对象和特定行为筵席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车辆购置税耕地占用税烟叶税财产和行为税类房产税对某些财产和行为发挥调节作用车船税印花税契税4.按照主权国家行使税收管辖权的不同,可分为国内税法、国际税法、外国税法等。

第一章 税法概论

第一章 税法概论

第一章税法概论一、学习要点:第一节税法的概念一、税法的定义1、税法的定义及特征税法是国家制定的用以调整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在征纳税方面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的法律尺度的总称。

税收主要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特征。

2、税收与税法的关系税收与税法密不成分,税法是税收的法律表示形式,税收那么是税法所确定的具体内容。

二、税收法律关系〔二〕税收法律关系的发生、变动与消灭税收法律关系的发生、变动和终止必需按照能够引起税收法律关系发生、变动或终止的客不雅情况,也就是税收法律事实。

〔三〕税收法律关系的庇护税收法律关系的庇护,本色上是庇护国家正常的经济秩序,保障国家财务收入,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税收法律关系的庇护对权利主体双方是对等的。

对权利享有者的庇护,就是对义务承担者的制约。

五、税法的作用税法在包管国家财务收入、国家宏不雅调控经济、维护经济秩序、有效庇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权益等方面,都阐扬着重大作用。

第二节税法的地位及与其他法律的关系一、税法的地位税法是我国国家法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法,它是调整国家与各个经济单元及公民个人分配关系的底子法律尺度。

二、税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第三节我国税收的立法原那么我国税收立法应遵循以下原那么:1、从实际出发的原那么2、公平原那么3、民主决策原那么4、原那么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那么5、法律的不变性、持续性与废、改、立相结合的原那么第四节我国税法的制定和实施一、税法的制定〔一〕税收立法机关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税收法律2、全国人大或人大常委会授权立法3、国务院制定的税收行政法规4、处所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的税收处所性法规5、国务院税务主管部分制定的税收部分规章6、处所当局制定的税收处所规章〔二〕税收立法程序我国税收立法程序主要包罗三个阶段:提议阶段、审议阶段、通过和发布阶段。

二、税法的实施它包罗税收执法和税收守法两个方面。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一般按以下原那么处置:1、层次高的法律优于层次低的法律。

税法(第一章 概述)

税法(第一章 概述)
法人、其他组织、自然人
三、税法的构成要素
1、总则 2、纳税人:又叫纳税主体,是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 务的单位和个人。 相关概念: 扣缴义务人——按税法规定负有代扣税款义务的人 负税人——最终负担国家征收的税款的人
3、征税对象:又叫征税客体,是征纳税双方权利义务共同 指向的客体或标的物。
三、我国现行税法体系
1、税收实体法:共有税种18个税种 (1)由税务机关负责征收的:15种工商税 (2)由海关负责征收的:关税(包括行邮税)、船舶吨 税,代征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 (3)由财政部门负责征收的:契税、耕地占用税,1996 年起划归国家税务总局征管
2、税收程序法
(1)由税务机关征收的税种,适用《税收征管法》 (2)由海关征收的税种,适用《海关法》和《进出口 关税条例》 (3)由财政部门征收的税种,由国务院另行规定
2003年10月14日,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分步实施税收制度改革”的 战略部署
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十二五”时期税收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
(国税发[2011]56号) 五、进一步深化税制改革 14.建立健全科学的税收制度和政策体系 15.深化货物劳务税制改革 16.深化所得税制改革 17.深化财产行为税制改革 18.调整和完善税收政策
第一章 税法概述
教学重点、难点:税法的构成要素
教学方法、手段:讲授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税收的产生发展、含义、分类、基本特征 和职能作用 2、了解税法的概念、分类,掌握税法的构成要素 3、了解我国税收立法概况和现行税法体系
§1.1 税法的概念
一、税收概述

大学税法期末笔记总结

大学税法期末笔记总结

大学税法期末笔记总结第一章:税法概述1. 税法的概念和内容税法是国家税务主管机关依法管理税务工作所制定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其他决定的总称。

税法包括法律层面和行政层面。

2. 税法的特征和功能税法具有法定性、强制性、公益性、调整性的特征,其功能包括税收的调节、保护国家利益、调整社会收入分配、促进经济发展等。

3. 税法的体系和层级税法由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组成。

宪法法律是最高法律文件,行政法规是国家税务主管机关根据宪法法律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是地方政府根据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制定的。

4. 税收管理机关和纳税人的主体地位税收管理机关是税务主管机关。

纳税人包括个人纳税人和单位纳税人。

个人纳税人包括居民个人纳税人和非居民个人纳税人。

单位纳税人包括企业和其他组织。

第二章:税收制度1. 税收制度的概念和分类税收制度是国家为实现税收目标而制定的一系列有机衔接的税法规则和税务操作程序。

税收制度可以分为综合征税制、分类征税制、简单征税制和特别征税制等。

2. 综合征税制和分类征税制综合征税制是指将纳税人全年的各项收入汇总,按照一定的税率进行全额计算。

分类征税制是指将纳税人的各项收入进行分类,按照不同的税率进行计算。

3. 简单征税制和特别征税制简单征税制是指遵循简化税种、简便征管的原则,通过较高的税率和较低的起征点,减轻纳税人的申报和征缴负担。

特别征税制是指针对特定行业或特定商品征收特别的税费。

4. 增值税增值税是纳税人按照货物或服务的增值额计算并缴纳的一种税费。

增值税包括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两种纳税方式。

第三章:税收主体1. 各级政府税收主体的范围和职责各级政府税收主体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

中央政府负责征收和管理国家税收,地方政府负责征收和管理地方税收。

2. 纳税人的分类和纳税义务纳税人可以分为居民纳税人和非居民纳税人,具体包括个人纳税人和单位纳税人。

纳税义务包括申报义务、征收义务和缴纳义务。

3. 特殊纳税人的身份和义务特殊纳税人是指税务机关依法指定的纳税人,有特殊的纳税身份和义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税法的特点主要是: (1)从立法过程看,税法属于制定法,而不属于习惯法。 (2)从法律性质看,税法属于义务性法规,而不属于授 权法规。 (3)从内容看,税法属于综合法,而不属于单一法。
8
云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王红云
二、税收法律关系
2021/2/19
税收法律关系总体上由权利主体、客体和法律关系 内容三方面构成。
(三)税收法律关系的保护
税收法律关系是同国家利益及企业和个人的权益相 联系的。
11
云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王红云
三、税法的构成要素
2021/2/19
三、税法的构成要素
税法的构成要素是指各种单行税法具有的共同 的基本要素的总称。
税法的构成要素一般包括总则、纳税义务人、 征税对象、税目、税率、纳税环节、纳税期限、纳 税地点、减税免税、罚则、附则等项目。
13
云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王红云
三、税法的构成要素
2021/2/19
3.代扣代缴义务人
代扣代缴义务人是指有义务从持有的纳税人收入中扣 除其应纳税款并代为缴纳的企业、单位和个人。
4.代收代缴义务人
代收代缴义务人是指有义务借助与纳税人的经济交往 而向纳税人收取应纳税款并代为缴纳的单位。
14
云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王红云
(1)名义税率与实际税率
名义税率与实际税率是分析纳税人负担时常用的概念。名义税率 是指税法规定的税率。实际税率是指实际负担率,即纳税人在一定时 期内实际缴纳税额占其课税对象实际数额的比例。实际税率常常低于 名义税率。
(2)边际税率与平均税率
税法
第9版 王红云主编
LOGO
目录
第一章
税法概述
第二章 税收征收管理
第三章 第四章
增值税
普通发票和增值税 专用发票的规定
2021/2/19
2
云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王红云
目录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消费税 关税 资源税 土地增值税
2021/2/19
3
云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王红云
目录
第九章
城市维护建设税 与教育费附加
15
云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王红云
三、税法的构成要素
2021/2/19
(二)课税对象和计税依据 1.课税对象
课税对象又称征税对象,是税法中规定的征税的目的 物,是国家据以征税的依据。通过规定课税对象,解决对 什么征税这一问题。
2.计税依据
计税依据又称税基,是指税法中规定的据以计算各种 应征税款的依据或标准。也是纳税人正确履行纳税义务, 合理负担税收的重要标志。
第十章
企业所得税
第七章
个人所得税
第八章
其他税
2021/2/19
4
云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王红云
第一章
税法概述
第一节 税法概述
LOGO
第一章 税法概述
2021/2/19
1
税法的概念
2
我国税法原则
3 我国税收立法机关和程序
4 我国现行税法体系 5 我国税收管理体制
6
云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王红云
一、税法的概念与特点
3.课税对象与计税依据的关系
16
云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王红云
三、税法的构成要素
2021/2/19
(三)税目
税目是课税对象的具体化,反映具体的征税 范围,代表征税的广度。
17
云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王红云
三、税法的构税额与课税对象之间的比例,是计算税额 的尺度,代表课税的深度,关系着国家的收入多少和纳税 人的负担程度,因而它是体现税收政策的中心环节。税率 具体又包括:
三、税法的构成要素
2021/2/19
5.代征代缴义务人
代征代缴义务人是指接受税务机关委托,按国家税法 规定代征税款的单位和个人。采取由代征代缴义务人代征 税款的征收方法,是税务机关为了加强征收管理,方便群 众纳税,对于不便直接征收,而有关单位又能控制的税源 的一种有效征管形式。
6.纳税单位
纳税单位是指申报缴纳税款的单位,是纳税人的有效 集合。如企业所得税可以每个分公司为一个纳税单位,也 可以总公司为一个纳税单位。纳税单位的大小通常要根据 管理上的需要和国家政策来确定。
3.税收法律关系的内容
税收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权利主体所享有的权利和所 应承担的义务,这是税收法律关系中最实质的东西,也 是税法的灵魂。
10
云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王红云
二、税收法律关系
2021/2/19
(二)税收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与消灭
税法是引起税收法律关系的前提条件,但税法本身 并不能产生具体的税收法律关系。税收法律关系的产生、 变更和消灭必须有能够引起税收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 消灭的客观情况,也就是由税收法律事实来决定。税收 法律事实可以分为税收法律事件和税收法律行为。
1.比例税率 2.累进税率
累进税率具体又包括: (1)全额累进税率。(2)超额累进税率。 (3)超率累进税率。(4)超倍累进税率。
3.定额税率
定额税率具体又包括: (1)地区差别定额税率。(2)分类分项定额税率。
18
云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王红云
三、税法的构成要素
2021/2/19
对税率的其他相关概念:
12
云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王红云
三、税法的构成要素
2021/2/19
(一)纳税义务人概念及与纳税人相关的概念
1.纳税义务人
纳税义务人简称纳税人,是税法中规定的直接负有 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也称“纳税主体”。
2.负税人
负税人是指纳税人和负税人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 别的概念。纳税人是直接向税务机关缴纳税款的单位和 个人。负税人是实际负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纳税人如 果能够通过一定途径把税款转嫁或转移出去,纳税人就 不再是负税人。否则,纳税人同时也是负税人。
(一)税收法律关系的构成
1.权利主体
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法律关系的参加者。 在我国税收法律关系中,权利主体主要包括: 一方是代表国家行使征税职责的国家行政机关,另一方 是履行纳税义务的人,包括法人、自然人和其他组织
9
云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王红云
二、税收法律关系
2021/2/19
2.权利客体
权利客体是指税收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义务所共 同指向的对象,即征税对象。
2021/2/19
(一)税法的概念
税法是指有权的国家机关制定的有关调整税收分配过 程中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税法的调 整对象是税收分配中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
税收和税法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不同概念。
7
云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王红云
一、税法的概念与特点
2021/2/19
(二)税法的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